经济发展潜力

2024-06-18

经济发展潜力(精选十篇)

经济发展潜力 篇1

数字经济强调的是在一个经济系统中, 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

越南工商会报告指出, 目前全球每天大约有40%的人口正在使用互联网。自2010年至今, 越南互联网用户占据人口总数30%, 连续多年跻身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前20个国家名单。预计到2020年, 越南互联网用户可能提升到占人口总数的45-50%。

互联网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知识,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越南工商会常务委员阮光荣表示, 每一项有关科技的工作就能创造新的5到7个相关就业岗位, 信息技术和传媒产业每增长20%将带动国家GDP增长1%。然而, 最近公布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考察结果却不如所望, 在对50个国家进行的考察中, 越南排在第45位。因此, 越南希望尽快加速相关技术的发展。

关于亚洲数字经济的榜样, 越南技术项目研究中心总经理约翰认为, 越南完全有能力发展成为像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那样的数字经济社会国家。当然, 要达到这个目标, 除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外, 人才培训和宽松的政策机制也极为重要。以韩国为例, 早在2010年, 韩国即在政府政策与蓝图和社会与文化环境领域的数字化方面, 分别仅次于瑞典和美国, 排名世界前茅;在互联网上网及技术水平、政府政策与蓝图、社会与文化环境等三个领域, 韩国位居亚洲国家榜首。

温江金马的发展潜力 篇2

据温江区委书记、区长谢超介绍,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形态优美,经济社会繁荣,享有“金温江”和“国际花园城市”等美誉,是天府之国的璀璨明珠、中国西部最具品质的宜居宜业城市。近年来,温江区联动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贸、信息服务、运动休闲、生态旅游、健康医疗、现代教育、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都市农业,形成了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循环促进的发展格局。已吸引了新加坡丰隆集团大中华区总部、新加坡悦榕庄酒店、韩国SK集团、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崇邦集团等二十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温江投资兴业。2012中国马术节的举办以及本次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为45亿元人民币。将为温江区面向国际化的现代经济体系提供助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并纷纷入驻温江,共赢发展。

中国马术节将会成为继“德国亚琛国际马术节”、“澳大利亚墨尔本杯赛马节”、“美国肯塔基世界马术大赛”之后的又一项国际性综合马术盛会。

马术节期间签定的项目包括,中国滑水协会和四川华威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场签订滑水表演战略合作协议,将邀请中国顶尖滑水队入驻温江金马河进行训练和表演,并开展各种级别的特技划水培训和赛事活动。中国顶尖滑水队的入驻,使金马河成为水上运动的乐园。

经济结构多样 发展潜力强劲 篇3

近年来,富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两大主题,按照“油煤化工强县、果菜烟畜富民、项目支撑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富县县区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20%,财政收入年递增21%,已成为延安市经济总量增速最快的县区之一。2010年,富县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37位,较2007年前进28位。2011年,县区生产总值25.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财政总收入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8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2007年翻了一番。富县已经具备了奋发崛起、赶超进位的基础和条件。

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富县耕地平坦肥沃,水资源富集,川塬相间,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展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曾有“五谷杂粮遍地有,九州不收鄜州收”的古谚,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近年来,富县以打造全国良好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果业为主导,蔬菜、畜牧、烟叶为补充,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构建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促进肥源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县苹果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45万吨,优果率达85%,2007年成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跻身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和全省果业十强县。蔬菜总面积3.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427亩,2009年成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基地县。烤烟面积达2万亩,正在进行直罗现代烟草科技园建设。粮食作物面积达10.8万亩,总产4.5万吨。畜牧养殖大户270户,户用沼气池1.6万口,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个。201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年均递增20.6%。

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富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6425万吨,原煤储量4.2亿吨,天然气储量14.6亿立方,紫砂陶土储量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40万吨,发展能源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广阔的前景。2011年,原油产量达到22万吨,较2007年翻了两番,石油产业已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煤炭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牛武煤区五处煤矿完成技改全面投产,生产能力由10万吨增加到105万吨;张村驿镇党家河矿区和芦村煤区正在建设,煤炭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双翼煤焦油裂化项目的引进建设,奠定了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年均增长14%。富县正由传统的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今后富县将以50万吨原油、400万吨煤炭产能建设、洛阳化工园区、双翼石化四大项目为支撑,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可达到150亿元。

项目建设强势扩张

“十一五”期间,富县共争取并组织实施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产业类、基础类、民生类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386.8亿元,完成投资52.6亿元。原油产能建设、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面推进;中省现代果业发展、恒兴果汁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县乡公路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校舍安全工程、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投入使用。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西洽会、农高会等重大节会平台,积极招引项目资金,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项,引进资金312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特别是投资219亿元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投资53亿元的华能延安电厂落户我县,为富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富县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县城、小城镇和社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体现“唐韵鄜州”特色为理念做美县城、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为目标做强乡镇、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做好社区。近年来,县城规划面积由8.3平方公里扩展到14.6平方公里,通过实施改造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和桥梁等工程,富县城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实施了城区第二水源建设、洛河堤防建设、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等40个市政工程,开展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区绿化率达到52.6%,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实施了农村公路建设、水利工程、电网改造等44项惠民工程,农村油路通村率达到9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解决了城乡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四个集中供水系统和三大供水网络,基本实现水利网络化。重点镇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富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平安幸福新富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保障民安,注重民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纳入城乡低保5484户,1.8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中小学校由原来的332所调整布局为39所,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明显,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9%。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05个,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2%。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得到落实,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落实农村税费改革、退耕还林、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农民政策性收入不断增加。建成保障性住房2138套16.3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窑改造1300户9.7万平方米,移民搬迁491户2237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大局稳定,连续多年实现 “一控双降”目标,居民社会治安满意率达100%。2008年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实现全省信访“三无”县。先后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等称号。

牦牛奶展现发展潜力 篇4

经了解,由西部牦牛产业集团旗下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雪域之舟牦牛奶,原料采集青藏高原特有牛种-牦牛。牦牛的产奶量相当于普通奶牛的1/15至1/20,奶源极其稀少。牦牛奶的营养成分高于牛初乳,具有降低血脂、稳定血压、镇静安神、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血液携氧能力等几大作用,但价格也不菲。单盒250m L卖到了近5元。如此高价位、高品质的牛奶,其市场前景目前还无法估量。

牛乳以其营养全面、饮用方便、价格低廉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地域分布最广、受益人群最多、消耗量最大的营养饮料。牛乳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概括为六大支持体系,即:营养供给支持体系、儿童发育支持体系、免疫功能支持体系、睡眠调整支持体系、美容护理支持体系和血脂调控支持体系。牦牛乳也同样具备以上六大支持体系,并且因为牦牛独特的物种因素、生长的环境因素和生产采集的原生态因素等,造就了牦牛乳的非凡品质。牦牛乳被业内人士和营养专家称为乳中极品。

1 高浓度、高比重、高含量

与普通牛乳相比较,牦牛乳还具备以下生物学特点:高浓度、高比重、高含量的营养物质。牦牛乳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比普通牛乳高15%;钙元素比普通牛乳高15%;维生素A比普通牛乳高6%;微量元素、乳铁蛋白和溶菌酶也很丰富。由于牦牛乳的高浓度与高比重,因此饮用时口感浓郁纯厚,香满唇齿之间。

2 独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

牦牛乳含有独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即CLA(共扼亚油酸)。其具有降低人体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功效,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糖,提高骨密度,强化肌肉组织,减少脂肪堆积,消灭过度活跃的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

3 极其纯净的生理状态

目前,我国99%的牦牛乳产品由西部牦牛产业集团供给。在先进科学思想指导下,西部牦牛产业集团领导班子制定了“维护绿色环境,坚持绿色生产,保证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的经营理念。西部牦牛产业集团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三省一区十二县组织建立了大规模的牦牛饲养和牦牛乳采集网络联合体。坚持半野生放牧,不搞圈养或室内工业化饲养;坚持原始种群,不搞杂交或人为的品种优化;坚持天然饲料,不搞合成饲料或使用添加剂;为了保障奶源质量的稳定,不盲目地扩大产量。因此,西部牦牛产业集团的牦牛乳产品经过检测,其农药残留物、化肥残留物及重金属离子含量均为零。产品已经通过美国FDA以及我国、日本和新加坡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定。

新闻链接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 篇5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企业的.技术含量、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评,为加快科技进步实施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

作 者:张凤武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5(1)分类号:C931.2关键词:企业科技进步系统 技术含量 技术能力 评价

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篇6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十二五”的发展问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表示,筹划“十二五”发展,首先需要对这个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做一些分析和预测,只有把环境条件分析清楚了,才能明确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国际环境: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讲,张军扩认为,“十二五”或者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影响最大、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对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总趋势的判断。这个问题对我们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年来中国可以说是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总的判断是,金融危机之后,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全球化总的趋势不仅不会逆转,还会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改善而进一步加强。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有利于中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中国充分吸收或引进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短期来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会增加。

二是对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和影响力的判断。这对我们思考“十二五”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总体来看,现在正处于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启动期,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技术进步的迅猛发展,对我们来讲,既隐含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中国具有市场潜在规模巨大和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的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但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占优势的局面不仅不会改变,甚至其创新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第三个比较重大的且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应对气候的变化。

第四个需要关注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可能引起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一些因素。比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储蓄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并将对中国的对外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迫于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一些资金相对密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以及一些原来不可转移的服务业,都有可能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既对中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中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张军扩指出,最后一个需要关注的是全球治理结构的调整、重构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会相应增大。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如何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国际规则制订的积极参与者,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内环境:苦练内功。时不我待

从国内发展环境、条件来讲,张军扩强调以下六点最值得考虑。这六个方面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或者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第一是需求方面。总的判断是,潜力巨大,有待释放。这是因为,“十二五”及今后更长的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同时,由于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潜力的充分释放还面临不少障碍。

第二是供给方面。总体判断是,基础更加牢固,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升级取得新的进展,产业配套条件继续优化,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和品牌管理能力等)还有待提高,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却屈指可数。服务业相对落后,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性服务水平等都需要进步提升。

第三是要素优势方面。可以判断,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同时,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中国正在形成一些新的优势,这就是高素质劳动力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这对中国发展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优势和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等各类要素成本都在上升,提高社会福利、改善环境状况的压力也在增大。另外,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显现,导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失。要素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有其正常和积极的一面,但客观上要求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第四是生态环境方面。总体判断是,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都会进一步加大,局部改善的趋势也会继续延续,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度会进一步加大。

第五是社会方面。张军扩的总体判断是,社会建设投入会增多,步伐会加快,但社会问题依然突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六是经济体制方面。总体来看,经济体制具有的独特优势不会改变,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十二五”:着力于七个方面工作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张军扩指出,“十二五”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在“十二五”末使中国经济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现实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同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为保持经

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一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对于扩大内需、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等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基本保障制度,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增强均等化程度,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二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三要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事务方面的事权和财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筑基础性、共用性的技术平台,增加政府在共性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强化政府整合科技资源和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作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技术含量,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位置。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快发展与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相关的服务业。把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张军扩强调,以进城农民全面转型为重点(农民工市民化),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和区域体化为手段,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集聚人口的作用,提高经济活动聚集与人口聚集的协调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城乡统一规划,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努力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

第五,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对非传统资源(比如排放权资源、水流资源、频道资源等)的产权界定和保护。进一步深化资源和要素价格及相关税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同时,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使之能够在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平衡不同主体利益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既要在国际谈判中积极争取中国应有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又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消费政策,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市场经济情况下,消费模式对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除了运用法律、行政等强制性手段和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以外,还要充分运用舆论宣传和道德教育等手段,引导城乡居民形成文明、合理的消费理念,减少直至杜绝消费环节的各种浪费现象。

经济发展潜力 篇7

2009年7月,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后, 辽宁海洋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 辽宁省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实现5263亿元, 增长15.9%;海洋生产总值实现4065亿元, 增长11.8%,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但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海洋经济的综合管理能力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2011年, 国家海洋局启动了省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工作, 历时3年的建设, 初见成效。但省级海洋经济运行评估研究通过知网、维普、万方等期刊网, 检索不到任何文献, 可见国内在海洋经济评估方面的研究处于空白阶段, 因此, 研究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估方法, 对辽宁海洋经济运行评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评估分析, 需求辽宁海洋经济突破性发展的举措, 对辽宁“海洋强省”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潜力评估方法构建

1.1 收益还原法

(1) 计算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

收益还原法用于海洋资源价值估价时, 把使用的海洋资源作为一种投资, 在这个框架下, 其实海洋资源的价值就可以认为是, 购买未来若干年土地收益, 而投入的资本。收益还原法以收益途径评估价格, 求得的价格称为“收益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表示海洋资源价值;

a—表示海洋资源开发的纯收益;

i—表示还原利率, 实际计算时, 海洋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难以估算。可采用多年海洋资源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

r—表示海洋资源开发的年总收入;

c—表示海洋资源开发的年总成本。

(2) 计算辽宁省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

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风暴潮灾害、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 根据辽宁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系统, 找到辽宁省海洋灾害主要类型, 运用收益还原法计算海洋灾害造成的渔业损失。

1.2 市场价值法

进行海洋石油资源价值计算时, 可采用收益还原法和市场价值法评估。市场价值法是利用市场价格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直接评价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表示资源总储量价值;

Pe—资源单位采出量价值;

Q—资源储量;

R—表示资源回收率 (%) ;

1.3 直接求和法

(1) 计算资源损失率。

资源损失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R———资源损失率, %;

近年内同期渔业资源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 (kg/km2) 或尾每平方千米 (尾/km2) ;

Dp———污染后资源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 (kg/km2) 或尾每平方千米 (尾/km2) ;

E——回避逃逸率, %。

式中:

Y1———渔业资源损失量, 单位为千克 (kg) 或尾;

近年内同期第i种渔业资源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 (kg/km2) 或尾每平方千米 (尾/km2) ;

Ri———渔业资源损失率, %;

Ap———污染面积, 单位为平方千米 (km2) 。

1.4 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法

(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式中:

Le———渔业资源损失金额, 单位为元或万元;

Yli———第i种渔业资源渔业生物损失量, 单位为千克 (kg) 或尾或个;

Pdi———第i种水产品当地的平均价格, 单位为元每千克 (元/kg) 或元每尾 (元/尾) 或元每个 (元/个) ;

Fi———第i种养殖生物的后期投资, 单位为元或万元。

(2) 鱼卵、仔稚鱼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鱼卵、仔稚鱼的经济损失应折算成商品苗种规格, 按下式计算:

式中:

Lz———鱼卵、仔稚鱼损失金额, 单位为元或万元;

Yz———鱼卵、仔稚鱼损失量, 单位为万粒或万尾;

Pd——当地鱼类苗种的平均价格, 单位为元每万尾 (元/万尾) ;

Kh———由鱼卵、仔稚鱼折算为商品苗种规格的换算比例;

F——苗种生产后期投资, 单位为元或万元。

(3)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恢复费用的估算。

由于高密度或者其他不合理的渔业养殖等, 会对周围的水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 天然的渔业资源就会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当时的损失, 还需要充分考虑天然渔业资源在恢复过程中需要花费的费用, 一般来说, 不应该低于直接经济损失额的3倍。

2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估分析

待辽宁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数据收集齐全, 即可通过计算得出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区间值和平均值。通过目前已有数据, 计算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值如表1所示。

在此基础上, 提出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的优化途径。

3 辽宁省海洋经济突破性发展重要举措

综观中国东部沿海新一轮规划部署,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 到海南国际旅游岛, 各大经济区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 寻求突破的竞争态势更加明显。辽宁省海洋经济绝大部分直接依托环渤海区域, 环渤海地区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13271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本地区四省一市均致力于发展本地经济, 该地区内的合作竞争呈现新格局。辽宁省作为国家沿海经济发展布局的战略一环, 是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点睛之笔。意味着海洋经济、海岛经济、临海经济、港口经济、国际海洋经济突破性发展更高的要求、更强的动力、更大的责任。

注:以上数据根据辽宁部分监测数据, 模拟计算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3.1 海洋产业集聚园区 (基地) 发展建设

近期, 辽宁省支持的重点是庄河、盘锦、丹东三个海洋产业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 一般可以把海洋的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即规划开发阶段、大规模项目建设时期、稳步发展期, 后续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发展阶段。政府支持应贯穿于海洋经济区发展的周期全过程, 建议支持方向为以“辽宁海洋产业区”为先行先试的优化区和展示区, 使之成为海洋经济区支持的目标导向, 取得经验后向其他海洋产业集聚园区推广。

3.2 海洋渔业产业链延伸优化

加快产业链建设和运行是辽宁省海洋与渔业产业层次提升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 笔者以渔业产业链进行说明。渔业产业链的上中下三个阶段一般为: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养殖鱼类和捕捞等, 其中需要一定的场地资源, 并且还用到相应的船只以及捕捞工具。中游的产业主要是鱼类产品的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 会对原始的渔业资源进行初级加工, 提高其附加值, 需要用到的设备有加工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冷藏设备。下游产业生产过程包括批发、分销、零售以及消费。支持的方向是上游产业的资源增值、现代化海洋牧场;中游产业的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下游产业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以及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源头创新能力和共享技术开发、面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求的示范基地、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有效的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都市型现代渔业等。

3.3 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创新培植

海洋产业是省政府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中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新兴海洋产业涵盖范围广, 科学选择支撑重点至关重要。支撑的方向为海洋增养殖业的提升;海洋生物食品、保健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拓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休闲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

3.4 优势传统产业提升转型

根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3年》, 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4313亿元, 海洋经济仍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全国情况基本相似, 海洋传统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帮主导力量。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 既有利于沿海地区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3.5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某种意义的“海上辽宁”就是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合理利用和开发全省海洋空间资源, 能保障全省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党的十八大做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的推进下, 我国沿海各省市乘势而上, 齐力聚焦, 奋发谋求创新突破。辽宁更应抓住新的历史机遇, 聚焦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新突破, 聚力海洋经济创新驱动新引擎, 真正把“沿海带”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带”, 加快辽宁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的步伐。因此, 迫切需要把全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数据转化成能提供宏观调控、决策支撑的有用信息, 如何利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数据, 在运行监测评估系统中通过发展潜力评估方法的构建, 得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优化途径的建议, 将是下一步工作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周达军, 崔旺来, 汪立, 李有绪, 刘国军, 朱婧.浙江省海洋科技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地理, 2010 (09) .

[2]许旭.基于“五点一线”的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4) :1-3.

[3]全占岐, 贺芳.辽宁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1, 4 (13) :43-44.

[4]晏露蓉, 张奇斌, 朱敢, 吴伟.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 2012 (03) .

[5]徐胜, 王晓惠, 宋维玲, 李巧稚.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问题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05) .

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助推宁德经济发展 篇8

1 宁德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1.1 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不断扩张

十年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1元,比2005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9元,比2005年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3%。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扩张,十年间消费支出将近翻两番。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5年的4376元增长到2015年的14268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2.5%。

1.2 消费市场不断繁荣,消费结构得到升级

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5亿元,比2005增加345.09亿元,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14.5%。2005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城镇和农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从由2005年的45.9%、49.5%下降到2015年的36.9%、40.6%。表明宁德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结逐渐升级。

1.3 总体消费层次偏低,城乡差异依然显著

全市消费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从消费总量看,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5亿元,仅占福建省的4.4%;从消费结构看,食品消费支出仍是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分别占消费性支出的36.9%和40.6%,两指标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从城乡消费市场看,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市场零售额402.74亿元;乡村市场零售额62.71亿元,城乡差异6.4倍,城乡消费市场的差距依然十分显著。

2 制约因素和潜力分析

2.1 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收入水平总体偏低。2015年宁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5351元,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56625元,分别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2277元、2094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5元,虽比2005年增加了12793元,但仍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6229元。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居民消费总量仍然偏小。

预期消费支出偏高。据抽样调查显示,46.5%的城市居民表示其安排家庭结余(指消费后的剩余部分)的最主要方式是储蓄。当问及储蓄目的时32.0%选择养老、29.0%居民选择防病,而选择子女教育为储蓄目的的占47.0%。居民的预期消费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

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市场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消费业态比较单一,商贸流通业还不发达。另一方面,商贸企业自身经营粗放,理念陈旧,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在激发居民消费需求上还缺乏应有方式手段,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2.2 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分析

高储蓄率,为消费潜能释放提供资金基础。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3.75亿元,人均储蓄额达19991元人民币,大大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年均增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能量“蓄水池”。储蓄资金如果用于投资,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投资的增加可能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速的增加;如果用于消费将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低城镇化水平,蕴含巨大的消费需求。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经验,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产生的直接消费将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只有53.6%,低于福建省9.0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宁德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低消费层次,蕴藏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不同的消费群体来看,消费结构在优化、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消费需求:相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提高低收入户的生活质量,增加中档生活用品的消费量大有作为;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扩大中等收入户的服务性支出的空间较大;而高收入群体对汽车、住房、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这些潜在的消费需求一旦转化成有效需求,必将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3 扩大宁德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

收入的合理增长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前提。一要努力开拓就业门路。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就业率;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3.2 推进城乡—体化,扩大消费需求

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尚待培育,大多数城镇居民有消费能力但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而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有限,这是消费难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转移,通过增加城镇人口来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3.3 创新贸易方式,优化消费环境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进一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全市商品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奖优抚强,下决心培育一批大型流通集团,并以此为支撑促进全市消费市场发展。二是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拓展网络消费领域,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科学规划,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商业网点新格局。适应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3.4 完善保障制度,激发消费热情

丰富课堂内涵 发展学生潜力 篇9

数学教师灵活地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 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 使课堂教学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一、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丰富课堂内涵

首先, 作为为一一名名数数学学教教师师, , 自自己己动动手手制作数学课件, 也是一个重新备课的过程。一般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审核重点、难点, 设定应用课件的范围、怎样使课堂更生动……因而需重新整理知识结构, 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的联系。知识体系更清楚, 掌握知识更准确, 几乎相当于一次知识的再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和丰富自己。其次, 通过多媒体课件使那些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促进学生爆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 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 激活课堂气氛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 再现于学生眼前, 它集画面、声音于一体, 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 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 老师说今天丁当请客, 带来了1个哈密瓜, 平均分成了5份, 请了蓝猫、淘气两位客人, 如果蓝猫吃了, 淘气吃了, 他们两人一共吃了多少?丁当自己可以吃多少?在学生的回答下画面显示蓝猫分苹果的过程, 巧妙地利用录音和图片相结合, 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 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 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 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 学生由“奇”而生“趣”, 由“趣”而生“惑”, 心生疑惑, 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发展学生潜能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 还存在着一些学生平时不大接触的知识, 这样极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 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实效性。比如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 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非典”“伊拉克战事”出发,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 (包括上网) , 搜集有关数据, 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酒的浓度, 有的是我国的绿化面积率, 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 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潜力 篇10

一、国外经济型酒店简介

欧美等酒店业发达的地区经济型酒店指的是保持低廉价格;针对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饭店 (史密斯旅行研究定义Smith Travel Research Definition) 。经济型酒店是一个特定、动态、均衡的相对概念, 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酒店的全套服务的有限服务。一部分经济型酒店只提供早餐, 只有一个餐厅甚至没有餐厅;浴室分享;不配备康娱设施, 只向客人提供满足其住宿要求的最基本服务。经济型酒店在欧美地区已经发展的日臻完善。各大饭店集团和经济型酒店联号已打造出了众多的经济型酒店品牌, 如:天天客栈 (Days Inn) 、超级汽车饭店8 (Super 8Motel) 、汽车饭店6 (Motel 6) 、宜必思 (Ibis) 、仙境客栈 (Fairfield Inn) 等。目前, 除希尔顿、凯悦等少数主要经营高档酒店的联号以外, 如圣达特、雅高、巴斯、马里奥特等名列世界前列的酒店集团旗下都有了经济型酒店。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概况

(一) 我国酒店业的现有格局

我国酒店业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随着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已开始逐步转变, 中档酒店也有所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2002年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单位共有27.61万户, 但到2007年末, 全国星级酒店数量仅为1.36万家, 这意味着95.1%住宿单位为招待所、小旅馆、小饭店。可见, 我国酒店业高档酒店和小型旅馆多、中档酒店少“两头大, 中间小”的格局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界定

一般认为, 我国经济型酒店主要包括各种投资主体兴建的三星级及其以下、没有星级的中低档次的饭店、宾馆、招待所及度假村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是指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中低档酒店, 它的内涵不仅要从价格和设施, 更要从性价比、服务、市场定位、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来界定。目前, 我国规范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经济型酒店为数尚不多。

(三)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

自1996年“锦江之星”注册成立以来, 我国经济型酒店开始有所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如:锦江之星、新亚之星、中江之旅、如家客栈、莫泰168、中州快捷等。特别是近两年, 国内的这些经济型酒店连锁集团正在迅速的发展。锦江之星现已有店面百余家, 并计划2010年发展到1000家;如家现有近百家;莫泰168则以每年5-8家的速度扩张, 中州快捷提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型酒店市场攻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经济型酒店也已经走出了北京、上海, 登陆成都、重庆、天津等大中城市。另外, 国外多家著名酒店管理集团也瞄准了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市场。美国圣达特酒店集团旗下, 号称世界最大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的“速8”2004年已经进驻中国市场并计划开店55家。法国雅高旗下的宜必思 (ibis) , 美国的“美兴”, 洲际集团的“假日快捷”也纷纷进入中国酒店市场, 抢占商机。尽管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发展相对较快, 但与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与豪华酒店7:3的比例相比,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潜力

根据经济型酒店与豪华酒店7:3的经验数字表明,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经济型酒店以其非凡的表现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活力。目前,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高达85%-90%, 甚至“莫泰168”的出租率达到了100%。以其自身的优势和优良的产业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型酒店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经济型酒店的优势

1、成本优势。

经济型酒店同高档酒店相比较有着显著的低投资成本优势。目前, 四星级酒店一个标准间的建造成本约为70万元, 五星级约为85万元, 初建成本居高不下;而建造一家经济型酒店只需一两千万元的投资。在正常情况下, 一般的酒店投资回收期需8-10年, 而经济型酒店只需5-6年, 且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可达20%-25%, 几年后不仅能够收回全部投资, 而且还可凭借酒店优越的区位坐享城市房地产的增值。这些都已成为经济型酒店吸纳资金、引进资本的亮点。另外, 经济型酒店经营期间较低的成本费用也有着显著的优势。一是硬件成本低。经济型酒店以居家、精致、简洁为目标, 不用豪华材料, 控制硬件成本。二是经营费用。经济型酒店大多采用了分体空调, 有客人入住才开, 节约了能源费用;经济型酒店摒弃了普通饭店的许多设施, 其后期的设备维护费用也远远低于普通饭店。三是人力成本低。经济型酒店规模小, 配套设施少, 管理简单, 员工可以一人多岗, 一人多用, 人力成本比同等旅馆要低2/3。

2、价格优势。

相对于高档酒店, 经济型酒店的固定成本以及后期追加成本少, 保本点低, 管理和服务成本也较低, 其价格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价位为150元-400元, 区域之间存在差别, 一般为200元左右, 比较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据统计, 我国70%的工薪族可以接受150元-200元左右的价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价格能够满足我国一般商务旅客和普通游客等大众旅游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 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3、特色优势。

鉴于有限服务原则, 经济型酒店摒弃了普通酒店许多庞杂的部门机构, 根据自身的定位来建设酒店, 走的是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路子。如定位于出差者和旅游者的“锦江之星”保留了“锦江大厨”;“莫泰168”则有“美林小厨”;定位于商务人士的“新亚之星”则强调了会议室。经济型酒店的这种专业化特色经营一方面降低了成本,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人才储备的要求;另一方面正处于“创品牌”时期的经济型酒店, 直营是其主要扩张方式。部门精简, 便于其快速自我复制, 形成规模连锁经营, 更能够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引起目标市场的关注, 创出名牌。

(二)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遇

1、大众旅游的迅速兴起。

2007年, 我国入境游客已达到1.32亿人次, 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16.1亿。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已经超过了世界旅游组织 (WTO) 的预测:“到2020年, 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 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 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而旅游人次的增加主要还是靠一般商务人士和普通大众的贡献, 这就给经济型酒店带来了相对固定的、数量巨大的客源。

2、酒店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机遇。

我国目前酒店业的档次结构明显呈不合理状态:一方面高星级酒店林立, 设施豪华, 价格昂贵;另一方面, 小型旅馆、招待所的服务质量低、卫生条件差, 大多数普通消费水平的旅客感到不便。数量结构上也是“两头大, 中间小”:质量好、价格高的高档酒店和质量次、价格低的社会旅馆数量大, 而质量与价格较适中的酒店少。这一供给断层, 给经济型酒店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且社会旅馆因自身质量不高而广泛存在的经营状况不理想, 无形中又提高了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力。

3、旅游环境的优化。

随着“建设旅游强国”口号的提出, 我国旅游业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旅游配套设施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我国政府正在努力调整其接待机制, 增加和改善接待设施,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化预定系统, 以及建立了广泛、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供应网络。这就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据有关方面预测, 2009年的世博会期间, 上海的游客数量将达到7000万, 届时经济型酒店将成为缓解住宿压力的重要渠道。

4、旅游者观念的转变。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先行发展和青年旅舍的引入, 目前, 多数旅游者开始对经济型酒店有了新的认识。经济型酒店的“经济、卫生、安全、方便”慢慢地深入人心。经济型酒店所提倡的生活理念, 也已为大众所接受, 像如家客栈提出的“适度生活, 自然自在”就非常符合现代的生活理念。同时, 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和消费理念的日趋多元化, 旅游者不再盲目追求酒店的档次, 而是更注重酒店的实用性, 由豪华型酒店转入经济型酒店同样享受优质的服务, 并可以节约费用。商务旅游、学生就业游、休学游, 甚至考试期间的短期包房, 长住市场 (延时居住市场extended stay) , 经济型酒店都可能成为其首选。

目前,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诸如:市场价格混乱, 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区域、区位选择存在盲从;主打商务市场而忽视了大众观光休闲市场;缺乏对酒店长期战略发展的考虑等等。但随着经济型酒店的日益完善和经济型酒店这一新业态的日趋成熟, 再凭借其发展优势和良好的机遇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邹统钎.经济型酒店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 .

[2]、颜庭干.我国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J].经济师, 2004 (4) .

[3]、张静.上海再掀经济型酒店热[J].中国旅游报, 2005 (4) .

[4]、魏小安, 厉新建.经济型酒店的十大误区[J].中国旅游报, 2005 (11) .

[5]、张辉, 秦宇, 厉新建.试论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基础与意义[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 .

上一篇:小包分析下一篇:黄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