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核心

2024-06-06

理论核心(精选十篇)

理论核心 篇1

关键词:炒股,核心理论,股民

一、前言

现如今炒股之所以能够这么火, 其根本原因就是炒股能够短时间内获得巨大利润, 还不需要付出较大的劳动力和时间, 所以我国每年股民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中。但是股民数量的增加, 使我国原本就不稳定的股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大多数新股民在进行炒股时常常会盲目的进行投资, 使其受到一些没必要的损失, 所以股民必须清楚的指导炒股核心理论, 才能够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炒股核心理论的步骤

(一) 树立正确的炒股理念

首先, 在炒股之前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炒股理念。不能将赚大钱作为终极目标, 而是要摆正心态, 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从而盲目的跟风进行投资或抛售, 要拥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其实现如今股民中真正能赚钱的非常少, 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炒股理念, 太高估自己, 低估了股市的风险。并且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 经济水平也不相同, 适合别人的炒股方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但是我国却跟风十分严重, 股民发现有一个人用这种方式赚到了很多钱, 那么就会急于想要分一杯羹, 也想通过同样的方式赚钱, 但是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适合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现如今太多所谓的炒股老师, 所有人都去看所谓炒股老师的炒股技巧, 炒股方式, 但是仅仅依靠别人的经验或知识, 是不可能在股市中生存下来的。所以, 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炒股, 或者是跟着老师进行炒股, 都一定要树立属于自己的炒股理念, 不能再炒股过程中失去自我[1]。

(二) 建立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稳赚不赔的盈利模式。炒股时一项风险巨大, 并且需要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稳赚不赔的盈利模式, 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可以坚持几十年以上一直买一只股票, 这样肯定会稳赚不赔, 虽然缺少刺激度, 但是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好方式。还可以寻找正在涨或一直涨, 一旦抛出就会跌的股票。主要分析以下庄家对于这只股票的操控能力, 并且重点分析庄家的实力, 庄家的建仓速度等等。综合一下, 就会知道这只股票是做波浪呢, 还是做一浪, 是做长得还是短做。要想在股市中取得稳定可观的收益, 一定要有顺势而为的理念, 当多数个股翻一倍或几倍了, 同时大盘整体市盈率也偏高的时候, 就要见好就收、就要谨慎操作, 或者清仓离场。当大盘跌幅巨大, 市场上个股纷纷跌幅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大盘整体市盈率较低的时候, 可以大胆逢低吸纳未来几年能复合增长、有政策扶持的个股, 中长线持股, 不翻倍不走[2]。

(三) 执行力

最后一个步骤, 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执行力。执行力的好坏与否, 直接影响着股民最终的盈利或亏损。一些股民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是十分聪明果断的, 但是一旦进入股市之后就变得犹豫不决, 其根本原因就是股市本身就是一定十分混乱的场所和市场, 种类繁多的股票和庄家与庄家之间的障眼法都是股民看不懂的地方, 并且由于牵涉较大的经济利益, 一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不够了, 在选择股票方面逐渐变的犹豫不决, 最终错失了盈利最佳时机。什么时候买?买进什么个股?多少价位钱买进?买进哪个行业或者哪个版块?这就必须要根据自身性格和资深经济情况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并且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对其进行完善, 保证这种方式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没有强大的执行力, 再好的投资理念、再好的盈利模式, 都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说要坚决执行自己的盈利模式。

三、炒股核心理论的重要技巧

在炒股过程中, 一定要找到多思考, 多跟他人探讨相关的经验, 使自己的炒股知识不断进步。炒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三跟三找原则”。 (1) 跟着政策找版块。股市中的一些股票都是对着国家相关政策而出现的, 这些股票相对来说不具有太大的风险, 但是要想找到政策相关的股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股民要时刻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和实施, 通过合理的分析, 就能掌握股票的最新信息, 保证能够及时的买进盈利股票, 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2) 跟着版块找龙头。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 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在同行业板块股票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龙头股的盈利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 股民一定要找到股票中的龙头股, 再根据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选择合适的时间买进, 就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 跟着龙头找买点。股民在找到真正的龙头股票之后一定要将购买时间计算准确, 才能够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选择买进实践点时, 一定要迅速, 但是迅速不代表盲目买进, 而是要根据龙头股票的增长幅度和下跌率, 选择价格最低点进行买入, 并且在选择时间上来说, 一定要迅速, 不能将时间拖延太久, 因为对于股市来说, 晚一分钟的股市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在选择过程中, 一定遵循一定的股市规律, 才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 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3]。

总的来说, 可以将以上的三个技巧融为一体, 具体实施应用过程是:股民要善于观察股市的动向, 要知道在股市中, 任何一个版块的大幅度上涨或该版块的龙头股飙升必定有其内在原因, 极有可能是强庄控盘, 但更多大牛股往往是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因此, 每一个股民一定要高度关注每一次重大政策的出台, 每一次重大政策出来受益的版块自然会上涨, 上涨的幅度取决于政策的力度, 但该版块龙头个股的涨幅会远远大于版块中其他个股, 一定要找到该版块的龙头个股, 再根据龙头个股的增长幅度和频率进行分析, 找到龙头个股的最佳买入时机。只要将“三跟三找”原则运用得当, 股民就肯定会盈利。也就是说, 股民只有彻底掌握了“三跟三找”原则, 才能够将股市风险降到最低, 并且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4]。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是, 在进行炒股时, 一定要遵循一些理论准则, 才能够保证损失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能盲目的投资, 并且要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炒股规则, 使整个炒股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在选择股票或抛售股票时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决定力度, 不能犹豫不决, 并且遵循“三跟三找”原则, 稳定的进行, 就能够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澍.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炒股应用界面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3.

[2]王巍.我国股民股票购买动机对其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蓝明.论模拟炒股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运用[J].市场论坛, 2013, 03 (11) :97-98.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篇2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

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Vygotsky主张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 内化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二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学习理论是内容非常庞杂的教育/学习哲学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的观点十分丰富

5其整体思想可以总括为十大理念。

1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建构知识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总是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人们是从经验的各种现象如各种事件、活动和过程等中学习的从中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经验和作出推论并对解释和推论的过程进行反思。Bruner 1990称这一过程为意义制定 meaning making。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从A传递到B。从本质上说教学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

2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知识存在于活动之中。由于人们总是依照所经验的情境去解释意义和获得信息因而不能把对事物/现象的理解与经验活动割裂开来。活动是人与情境产生互动作用的中介。人们所建构的意义来源于经验与情境的互动活动。

3.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境包括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如激奋、担忧、恐惧、快乐等等。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用的。情境是知识的寄居地、附着带、储存地和回忆/检索的有效提示。

4意义存在于个人的心智模式中。个人的意义制定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的体验是个性化的、独特的。固然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存在差异但并不妨碍彼此之间共享不同的看法。通过社会性的交流、协商可以共同探究事物/现象的意义达到共识共享。这也说明知识并非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它不能简单地被“传递”也不能机械地被“复制”它只能被建构。

5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是多元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经验更是如此。这意味着知识的建构是个人化的无法由他人替代。反过来知识的建构影响我们的经验看法/观点和共享的方式也影响我们对任何事物或主题的看法。比如政治、宗教观的迥然不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等等无不说明了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观点。多元意味着差异有差异才有交流和碰撞的条件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

6问题性、模糊性、不一致性/非和谐性是引发意义制定的触点学习者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产生意义建构的关键。知识建构的动力来源于“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意义的建构活动是由问题所激发的。面对问题学习者可能产生好奇、惊讶、困惑、不安、烦恼、失落等等情绪体验存在认知不和谐及失衡感。因此要有效地建构意义学习者必须对问题有深刻的切入感并且拥有自己的观点。学习者的主见直接决定他能学到什么即知识的建构因为主见是学习者自己而不是别人进行认知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7知识的建构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阐释、表达或展现这是建构知识的必要方式也是检测知识建构水平的有效方式。活动是建构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真正有益的知识建构来说学习者必须认真思考他们在学习什么并阐释其中的意义。阐释的过程/结果通常是言语的但也可从系列视听学习媒体中建构经验或理解。阐释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计算机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学习的反思过程。

8意义可以与他人共享因而意义的建构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交流是人类的天性。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或确证自我观点获得某种认同。社会建构主义坚信意义的建构是学习者/参与者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的协商过程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

交流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从中参与者共同分享经验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促进学习。对话/交流共同体是意义制定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种强势学习资源。

9意义制定存在于文化交流、工具运用和学习共同体活动中。交流共同体中的学习者必然受到共同体的观点、价值观的影响。在共同体中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分布式学习理论来看一个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布式记忆”的群体其记忆能量远非个人所能比。在共同体中个体的认知特点不同共同体的认知特性和运作方式也不同合作小组的社会组织也不一样这些差异为个体之间的碰撞、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如同活动的形式会影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一样共同体中的交流可能会改变学习者的知识、信念和学习伙伴的关系因为在共同体完成某种复杂的任务时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此外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其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

10并非所有的意义建构都是一样的。一般说来任何建构都是个性化的建构。在任何知识建构共同体中只有为共同体所共识的观点才能被接受或得到赞同。如果个体的建构与共同体的标准不一致很容易被共同体判为无效——除非个体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对形成共同体正确的共识来说诸多个体共同建构某种意义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意义建构的经验基础或来源极大地拓展了。此外尤其要注意的是评价个体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应该有多重的标准应当避免个体新颖奇特的观点被共同体和单一评价标准所遮蔽或扼杀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励个体建构的积极性赞赏和发掘个体知识建构的价值。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 一知识、学习与教学的关系 知识、学习与教学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1对知识的不同看法是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分野。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知识观。

2学习理论假设倾向直接决定教学范式。任何教学设计都显现地或隐含地蕴涵着一定的学习理论假设。

3从不同角度入手可以对知识进行不同的分类形成一定的知识类型并转换为学习与教学的预期结果或目的。

4不同的知识类型其相关的学习、形成或获得过程是不一样的。长期以来学习心理学研究力图揭示不同知识类型形成与获得的内在心理过程。学习理论是知识的形成与获得的基础。学习理论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究学习发生的内部条件。

5教学就是根据一定的知识观和学习理论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为学习者的学习、形成和获得相应的知识创设恰当的外部条件亦即为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创设适当的外部条件。二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

1知识的建构性世界具有无限的复杂性主体具有巨大的认识能动性。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结果建构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才能实现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

2知识的社会性强调知识的社会本质认为知识既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个体的更存在于团体/共同体中社会的。知识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等方而的张力形式而构建的一个完整的、发展的实体。

3知识的情境性知识是个人和社会/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是互动的产物也是心理内部的

表征强调认知与学习的“交互”特性和“实践”的重要性注重研究和理解学习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本质。

4知识的复杂性知识总是和认知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求知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对真理的质疑、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以及相应的情境脉络 context知识难以直接访取或传递给他人。知识是复杂的一是因为世界是复杂且普遍联系的二是每个认知者的建构及其结果是独特的。复杂知识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的开放性、不良性知识的建构性、协商性、情境性和应用的不规则性。

5知识的沉默性/隐性强调知识的隐性特点及其隐性知识的学习。显性知识是指大部分的理论知识是能够表达和交流的、存在于个体内部或外部的理论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大部分的经验知识是不能表达和交流的、个体内部的经验知识。隐性知识像雾一样弥漫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是人类知识各层次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关键而显性知识则像粒子一样离散地存在于意识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仅互为前提而且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7 综观起来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是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隐性。在建构主义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知识与其说是个名词knowledge不如说是个动词knowing。知识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和建构的过程。三建构主义的学习隐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使得现在的学习理论研究正处在一种理论革命或理论范型转变的进程中它代表着学习理论研究的现状和走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焦点集中在理解和意义的制定方面而不是知识本身方面集中在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方面集中在社会的互动而不是行为方面。

8从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出发建构主义的学习隐喻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1学习是知识的建构。2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强调知识的社会本质。

3学习是交互和实践的产物。

4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劣构知识进行质疑、探求、建构和协商的过程。

5学习是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让隐性知识与人/情境产生互动和增长的过程。四建构主义的教学隐喻 从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和学习隐喻中可以概括出五大相关的教学隐喻

1教学就是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能提供适当的认知工具蕴涵丰富资源并且能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意义。

2要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建构和知识协作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社群。

3要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习场以使学习者所学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力和强大的生存力。

4知识不可能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掌握掌握复杂知识需要掌握组成系统形式的知识的不同方面必须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

5利用情境原则设计支持隐性知识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能潜移默化地领悟所需要的知识通过合法的边缘参与让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隐性知识在与人/情境互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随着实践经验的增长而扩展隐性知识的复杂性和有用性。

三、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 一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 尽管对什么是当代学习理论还存在分歧但就其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还是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认同Duffy ampJonassen1992Perkins1992Resnick1996Willis1998情境、建构、专注、能力和共同体是其关键性和共同性要素Trilling amp Hood1999。10根据这些要素我们可以描述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如图1所示。

1情境注重基于情境的学习。学习的环境条件如客体、人、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知识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并不容易实现。教学实践要求真实的学习任务与现实的条件相匹配对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便为发现、探究、设计、实践、教学探索和建构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2建构注重心智模式的构建。构建心智模式就是同化/顺应新经验——当新经验与心智模式不“相符”时就必须顺应变化重构心智模式。重构活动包括 “实际的”建构如搭积本等和“虚拟的”建构如在纸张和计算机屏幕上绘画通过模拟SimCity进行模仿等。学习中的设计、模仿和建构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支持完成学习中的建构、模拟和设计任务而且为学习者履行未来的知识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准备。3专注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就学习的效果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如果学习者能真正关注自己的学习任务就可产生高效的学习结果。知识时代要求学习者/工作者充分发展自立、自主和自我激发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为棘手的、复杂的问题寻求答案所以教学应当充分注重学习者控制的或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4能力注重多元智能的发展。能力因不同的爱好偏向而不同智力因不同的行为类型而相异。不论是R.Sternberg的二元智力理论还是 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都强调了多种学习方法与多种学习风格、多种理解表达方式匹配的重要性。无论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是不同小组的协作或者是为不同对象进行服务和产品的时尚设计都能从多种才能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最大的益处。5共同体注重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习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实践共同体对知识时代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小组互动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特点、同伴/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小组文化以及工具、条件和技术的环境影响为学习者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时代的学习/工作通常需要运用协作学习、基于共同体的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而从不同的实践共同体中学习可以得到相关能力的训练。情境、建构、专注、能力和共同体五个基本要素不仅反映了当代学习理论的基本精神代表着当代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走势亦即任何包含上述五个基本要素精神的学习理论都属于当代的学习理论。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上述五个要素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同义语。二当代学习理论的二个本质性变化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引发了学习理论研究范型的革命代表着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现 状和走势。研究者认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标志的当代学习理论研究发生了三个本质性的变化 1学习是意义制定sense-making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递。意义制定是指试图解决“确实知识的”与“感知的或相信他人指导的”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意义制定会导致疑惑、不安、棍乱、期待、好奇或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物主身份ownership/identity。2越来越关注意义制定的社会本质。人是社会的创造者他们依靠他人的反馈决定自己的存在以及个人信念的多样性。意义制定是活动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协商过程。学习就是对话既是内部的又是社会的协商。学习就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3意义制定受共同体的影响。意义不仅产生于人脑更产生于个体与实践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在参与话语和实践的共同体时人的知识和信念就会受到共同体的影响并在其中形成同一性。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和社会协商的心智中而且存在于个体间的话语、社会的约束关系、运用的人工制品以及制造人工制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中。知识和认知活动分布于知识存在的文化与历史中知识是由人所运用的工具作中介的。11

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 一关键词网络视图 过去十年来在理解建构主义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中外学者对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原则对推进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的作用Jonassen***92000 WilsonampCole 1991P.Ernest1995 Honebein1996何克抗1997高文199819992002陈琦张建伟1998毛新勇1999章伟民2000 钟志贤2000。12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分析其共性提取关键词并且构造一个反映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这一网络不仅概括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特征而且可以充当反思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一种工具。二必要的警觉 值得提出的是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是一个连续统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理论 核心问题 教育

我国计算机科学系里的传统是培养做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方向不见得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做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而计算机的理论研究,说到底了,如网络安全学,图形图像学,视频音频处理,哪个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这里我还想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有些数学研究工作者喜欢用一些现存的理论知识去推导若干条推论,殊不知其一:问题考虑不全很可能是个错误的推论,其二:他的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导实践。严格的说,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政治课上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指导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航标(至少我认为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当本着这个方向)。

我个人的浅见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跟数学系不同,跟物理类差别则更大。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就是把数学分析中较困难的理论部分删去,强调套用公式计算。而对计算机系的学生来说,数学分析里用处最大的恰恰是被删去的理论部分。记上一堆曲面积分的公式,难道就能算懂了数学?那倒不如现用现查,何必费事记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a或是Matlab好了。退一万步。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不用我去多说,但是他这光辉的一生做得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几件事情:首先是它筹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是我们国家计算机科学的摇篮。在有就是他把很多的高等数学理论都交给了做工业生产的技术人员,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进步。第三件就是他一生写过很多书,但是对高校师生价值更大的就是他在病期间在病床上和他的爱徒王元写了《高等数学引论》(王元与其说是他的爱徒不如说是他的同事,是中科院数学所的老一辈研究员,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贡献全世界仅次于陈景润)这书在我们的图书馆里居然找得到,说实话,当时那个书上已经长了虫子,别人走到那里都会闪开,但我却格外感兴趣,上下两册看了个遍,我的最大收获并不在于理论的阐述,而是在于他的理论完全的实例化,在生活中去找模型。这也是我为什么比较喜欢具体数学的原因,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理论脱离了实践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正因为理论是从实践当中抽象出来的,所以理论的研究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不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我想是这样的:学校开设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滞后性,不要总认为自己掌握的某门技术就已经是天下无敌手了,虽然现在Java,VB,C,C++用的都很多,怎能保证没有被淘汰的一天,我想.NET平台的诞生和X#语言的初见端倪完全可以说明问题。换言之,在我们掌握一门新技术的同时就又有更新的技术产生,身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有紧跟科学发展的素质。举个例子,就像有些同学总说,我做网页设计就喜欢直接写html,不愿意用什么Frontpage,Dreamweaver。能用语言写网页固然很好,但有高效的手段你为什么不使呢?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unique?我看真正水平高的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事物的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后的程序设计就像人们在说话一样,我想大家从xml中应是有所体会了。难道我们真就写个什么都要用汇编,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高,真是这样倒不如直接用机器语言写算了。反过来说,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并利用新技术关键还是在于你对计算机科学地把握程度。

理论核心 篇4

一自私基因理论的内容

自私基因理论属于达尔文理论, 其核心观点是:我们是基因的生存机器 (survival machines) 与基因是自私的。[4]它包含两个论点:一是基因选择论;二是模因论。“稳定者生存”与“基因/模因是自私的”贯穿着基因选择论与模因论的始终。

1. 基因选择论。

何为自然选择的单位一直是达尔文进化论争议的核心主题。针对这个问题,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基因选择论。它是建立于1966年威廉姆斯 (G.C.Williams) 自然选择论的基础上。道金斯指出, “从发生在最低级的水平上的选择出发是解释进化论的最好方法。我的这一信念深受威廉姆斯伟大著作《适应与自然选择》的影响。……我将论证, 选择的基本单位, 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 它既不是物种, 也不是群体, 甚至也不是个体, 而是遗传基因”[4]11, 并明确将基因作为最基本的选择单元, 而且生存下来的必定是自私的基因, 而不可能是利他的基因。[4]36

那么, 基因是如何生存与繁衍的呢?所有生命的繁衍与进化都是基因为了自身生存和繁衍而发生的结果。具体来说, 基因是迫于生存竞争制造出生存机器以达到传播自己的目的;基因存在于你和我的躯体内;基因既创造了我们, 也创造了我们的肉体与心灵;使基因繁衍下去就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 我们则是基因的生存机器;凡是经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基因都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或复制基因稳定性强, 能较长时间保存自身结构;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据, 即稳定是宇宙中最普遍的法则,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就是“稳定者生存”。[4]可见, 自然选择学说框架下的成功基因要具备四个条件: (1) 长寿; (2) 生殖力强; (3) 复制较准确; (4) 自私。这四个条件构成了道金斯“稳定者生存”的普遍法则。稳定者生存及稳定者所需要的四个条件, 是基因选择论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

2. 模因论。

自私基因理论的第二个论点是模因论。它是道金斯把物种与基因思维进行跨界演绎, 是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于是, 模因则成为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模因常常被描述为病毒, 于是模仿便是模因进行自我复制的生存方式;与基因选择一样, 模因库里有些主模因比其他模因能够更好更久地传播与复制下去。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着, 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 从而在模因库里进行繁殖, 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及心理结构。[5]

成功的模因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长效性, 成为模因复制的栖居处;二是生殖力强, 它在文化进化中以各种形式复制自己;三是竞争性强, 它取得进化上的稳定性, 不会轻易失去与早期复制模因的相似性;四是自私性, 否则模因就不能长久存在, 就不能复制自己。前三个特征使模因成为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第四个特征, 是模因在影响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深刻原因。因此, 人类文化进化的各种现象, 都可以追溯到模因, 都可以从模因论中得到较好的描写与解释。

二自私基因理论的本体

道金斯运用自私基因来表达基因中心的进化论观点, 不仅从基因的角度考察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而且从模因的角度阐述了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 进一步拓展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内涵。从CAS理论的角度考察自私基因理论, 它的本体包含两层含义: (1) 竞争-选择机制是基因/模因进化的驱动力; (2) 复制-进化机制是基因/模因演化的手段, 两者构成自然界演化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1. 竞争与选择是基因/模因进化的原动力。

自私基因理论框架下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稳定者生存:基因的寿命是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终结, 而是不朽的;它们被描绘为接近于值得赋予不朽称号的遗传实体。凡是经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基因应该是自私的。基因必须是自私的, 不自私就无法与其他基因之间的竞争取得优势, 不自私就不能生存下去。基因作为不朽的遗传实体, 是自然界最稳定的实体,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基因作为自然选择单位可以用CAS理论中“有序和无序”的辩证思想进行重新解读。一方面, 基因作为自然选择的稳定者生存, 其稳定性使得基因可望生存的时间是以千百万年计算的, 它们又是能动的组织与自组织系统, 能建立起它们的调节机制, 从而生成其稳定性, 即基因系统的有序态。另一方面, 基因又与环境相互作用, 不断制造自己的生存机器;为占据有利资源, 为击败其他生存机器并让自己生存下去, 生存机器不得不进行残酷的竞争和斗争, 这就必然产生基因系统的不稳定性。可以说, 基因系统在竞争过程中产生无序态, 或说无序态是竞争的结果。进化过程中, 有序态与无序态相互作用, 促使基因不断地进化, 不断地制造出功能更优良的、结构更精密的生存机器。因此, 基因的自私性既保持了基因系统的优良因子, 又淘汰了基因系统的不利因子, 最终使基因系统从无序态进入到有序态。从协同论的角度来说, 有序态的生成必然会涉及涨落, 基因系统的涨落使得生存机器的体积越来越大, 其结构也渐臻复杂, 进而使基因系统从一个不稳定态或无序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态。从无序态到有序态的渐进演化过程, 是人类从原始基因演化为人类具有高度群居性的现代基因, 最终出现了人类自然界基因与模因双重进化的阶段。因此, 基因的竞争-选择过程是自然界进化演变的驱动力;自然选择是基因系统有序态与无序态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化过程, 其基因系统的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地重组与完善, 形成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这种关于对自然选择过程的复杂相互作用, 既是对创世论的彻底否定, 又是对系统论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继承与发展。

2. 复制与进化是基因/模因演化的手段。

进化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 也是自私基因理论的核心概念。道金斯将动物行为和行为的进化与基因联系在一起, 认为自然选择会偏爱某些基因, 并非因为基因的本性, 而是因为他们的结果, 即它们的表现型作用。[6]自然选择有利于基因/模因复制的成功率与精确度, 然而基因/模因的复制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差错总是不可避免的。在复制过程中, 最初的复制基因是不断进化的, 进化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差错。换言之, 发生差错是复制基因进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或先决条件。但是, 如果复制差错过多, 很快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

从CAS理论来看, 基因/模因作为有适应性的主体, 它们能够自动调整自身状态或周围的环境来与其他基因/模因进行合作或竞争, 获取利己的利益以便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在演化过程中, 基因/模因是允许犯错误的, 因为它的性能参数在变, 结构、功能或属性也在变, 使得基因/模因的复制与进化是有差错的, 不可能完善的, 要不然就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承认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差错, 其实就承认进化过程中的涨落、不稳定性、非线性与多样性, 既体现了CAS理论的适应性思想, 又体现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思想。在道金斯看来, 基因是地质时代的居民:它是不朽的。一则, 成功的基因/模因是永世长存的;另则, 它们处于不断演化之中, 不断地吸收外界的信息流, 改变自己的功能与结构使自己演化过程中信息流的渠道更通畅、复制速度更快, 以便使自己生存下去。可见, 复制与进化构成了生物演化的手段, 既颠覆了创世论的“完美设计”观点与极端还原论的线性与无演化性观点, 又否定了机械决定论的抽象性、唯一性、永恒性与平衡态。

三基因/模因进化:复杂适应系统

从原始基因到现代基因、从基因/模因到基因/模因复合体、从基因到模因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 它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与进化, 基因、模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复杂系统。从CAS理论来看, 自私基因理论框架下的基因/模因进化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具有自私性、适应性、群体性与涌现性。

1. 基因/模因进化的自私性。

达尔文进化论立足于个体选择论, 聚焦于利己行为, 导致其无法充分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道金斯以基因为基点把利己行为与利己主义进一步整合起来, 侧重说明自我牺牲式的利他主义, 以基因选择为视角诠释利他主义现象, 赋予了基因以利己主义的价值, 即基因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是什么?它不仅仅是DNA的一个单个的有形片断。正像在原始汤里的情况一样, 它是DNA的某个具体片断的全部复制品……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自身复制品。[7]121如果是这样, 这种情况看起来倒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 但这样的利他主义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基因之间的互相帮助往往是通过它们所寄生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的互相帮助来实现的, 看似是个体的利他主义, 其实是基因的利己主义所致。[8]

基因与环境的反复交互作用过程中, 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而是具有CAS理论的非线性特征。即, 基因的自私性并不是单一的, 它与环境之间、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因果关系, 而是主动的适应关系。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私性不断地通过适应能力复制自身, 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 与其他基因、生存机器等因素, 构成一个适应环境的整体。它既表现为自私基因的稳定性, 又表现为基因与生存机器、环境之间的非线性与自组织性。这个事实表明, 基因是自私的, 但它不是排斥性的、被动性的, 而是适应性的演化。可见, 基因演化行为的自私性, 是基因系统复杂性产生的内在根源。同样, 人类模因演化行为的自私性, 选择性地强化一些模因的交互, 又抑制其他的模因, 改变自身的结构、功能或行为, 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可以说, 自然界系列演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与模因的自私性, 它们共同促使自然界与人类文化的演化与发展。这种自私性, 本质上体现了CAS理论关于系统进化的非线性与自组织性特征。

2. 基因/模因进化的适应性。

自私基因理论强调, 环境推动自然界进化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与积累的适应过程, 它受环境中生存的机会与压力的支配, 是基因选择的结果。基因选择主要通过变异、选择、复制与进化和为生存而斗争等方式来影响生物系统的发展的。这种观点与CAS理论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核心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从CAS理论来看, 基因是一个具有适应性的主体, 其适应性体现于长寿、生殖力强与复制较准确。它能够与环境、其他基因进行交互作用, 创造了生存机器, 促进那些所寄宿的生存机器能够不断进行演化与繁殖, 让生存机器有利于自己的基因, 使自己不断地被较准确复制。基因对环境的适应度越强, 其被选择与繁衍的概率就越大。正是不断为自己创造生存机器的基因选择, 才是生物界发展与进化的基本动因;正是基因/模因的适应性, 造就了自然界进化的复杂性。

基于对适应性的理解, 基因/模因进化可视为适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即系统包含各种各样的基因/模因, 它们各代通过遗传或复制来耦合。以CAS理论为视角, 适应性可以具体化为三种机制:1) 变异与遗传。变异产生遗传的多样性;2) 生存竞争。竞争是从环境反馈中得出的生存策略;3) 选择。[9]具有适应性的基因, 能根据成功还是失败的反馈信息, 修改染色体的适应度, 以不断地为自己创造生存机器。基因的自私性是通过调整自身利己行为的适应度来实现的:利己行为具有相对更高的适应度, 与生物个体的适应度成正比, 自私的突变个体生殖力强;纯粹利他行为与生物个体的适应度成反比, 不具有稳定性;最终, 适应度较高的利己行为将会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淘汰适应度较低的利他行为。自然界对所有变异进行选择, 让适者生存。基因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自私目的, 它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 修改染色体的适应度, 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模因的进化也是如此, 为了自已的利益, 千方百计地从一个人的大脑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大脑, 不断地复制自己, 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正是这种适应性, 既体现了基因/模因进化的自组织性, 又造就了纷繁复杂的复杂性。这正是CAS理论的核心思想。

3. 基因/模因进化的群体性。

生存机器承载着数以万计、错综复杂的基因, 基因之间又和谐巧妙地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着。因此, 现代基因是一个集体行动, 具有高度群体性。一个基因不仅对人体的不同部分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影响, 而且都依赖于与其他基因之间的作用进行演化。当然, 在演化过程, 主基因控制其他非主基因的活动。基因的自我复制实现了物种的繁衍;每一种基因都在生存竞争中各显其能、互不相让;基因之间的竞争是自私的, 勇往直前地在下一代身体之中安营扎寨, 最终造就了生物世界的多样化格局。与此类似, 模因可以看成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结构, 各种文化现象成为模因的宿主, 使之成为传播这种模因的载体, 就像病毒寄生于一个宿主细胞的遗传机制一样, 在人群中自我复制来实现文化传播, 构成了群体性的模因或模因复合体。[4]

基因/模因演化过程中, 生存机器承载着成千上万的基因/模因, 制造像人体这样复杂的生存机器, 是无数的基因/模因聚集相互作用, 必然会涌现出复杂的大尺度行为, 造就了人类极其复杂的进化事业。因此, 基因/模因不是孤立地存在, 而是特定的方式与其他基因/模因结合起来, 形成较高层次的基因/模因复合体, 最终涌现出复杂的生存机器———基因复合体。模因的演化也是如此。可以说, 基因/模因的群体性就是CAS理论下的聚集特征。换言之, 基因/模因在一定条件下, 在双方彼此接受时, 通过粘合形成较大的所谓的多主体的聚集体。当然, 基因的聚集并非是简单地吞并其他基因, 而是造就崭新的更高层次的基因/模因。这种聚集体, 既体现于基因/模因之间的复合体, 又体现了自然选择的“进化上的稳定策略”:对于个体来说, 最优策略取决于种群的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这种策略表明了自然选择的稳定性与群体性, 又突显了自然选择的博弈论的策略观。概括地说, 自私基因理论是用复杂系统中的博弈论与整体论的思维替代了还原论的思维模式。

4. 基因/模因演化的涌现性。

30多亿年以来, DNA始终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值得一提的唯一的复制基因, 但它不一定要永远享有这种垄断权。[4]364复制基因处于不断繁衍中, 一旦新型复制基因的自我复制条件形成, 这些新的复制基因从一个层次的基因演化成更高层次的基因, 去除原先衰老的进化, 更新换代, 走向一种崭新的演化进程。原来的基因选择的进化过程创造了脑子, 从而为第一批模因的出现准备了“汤”。[4]365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模因一问世, 它们自己所特有的那种类型的进化就开始了, 而且速度要快得多。这就是文化模因的进化。

从CAS理论来看, DNA是生命最初的原始基因, 是由自组织过程产生的;文化模因, 作为一种崭新类型的复制基因, 与基因一样, 是在演化过程中涌现的。基因/模因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存在, 都会稍稍地加强一些与对手的合作, 以便更好地根据其他基因或模因的行动来调整自己, 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共同演化过程中向着混沌的边缘发展;另一方面, 混沌的边缘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介于有序态与无序态的区界, 而是自我发展地进入特定区界, 从而产生涌现现象。尽管基因/模因的自私性不会改变, 其所决定的生存机器却会变化, 因而会存在大量的不断生成的基因/模因结构与模式。因此, 基因/模因的演化是缘起于微观的宏观效应, 具有涌现性。涌现性表明, 基因/模因是具有适应性的, 在演化过程中把以前的经历固化到自己的内部。生存机器所运载着的任何一个基因/模因都离不开许多其他基因/模因, 基因/模因之间彼此相互竞争与合作, 不断涌现着崭新的更高层次的生存机器。当然, 基因/模因之间的竞争或合作都会造就新的竞争或合作的手段, 就会涌现出新的基因/模因, 这种涌现都是一次进化的小飞跃或进化的质变。可以说, 基因/模因进化的涌现性否认了极端还原论的静态性、绝对性与线性观点, 肯定了基因/模因进化过程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等。

四结束语

CAS理论是认识与研究自然现象、客观事物与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 它将不稳定性、涌现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因素纳入到科学研究的范畴, 从更深层次提高了它的解释力。[10]以CAS理论为视角对自私基因理论的解读是系统的科学的。我们得出四点结论: (1) 自私基因理论是由基因选择论与模因论构成的, 表明了人类进化是由基因进化与模因进化共同演化而成的; (2) 竞争-选择机制与复制-进化机制是自然界演化的驱动力与手段, 两者构成自然界演化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3) 基因/模因进化是一个具有自私性、适应性、群体性与涌现性的复杂适应系统; (4) 自私基因理论与CAS理论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是对系统论与整体论的继承与发展, 是对机械论、还原论与创世论的否定。以CAS理论对自私基因理论进行元理论解读, 体现了自然界演化的非线性、适应性、涌现性的复杂特征, 这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与辨识道金斯思想之精粹, 厘清道金斯思想的脉络, 对于解答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来说, 也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视域与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 韩晖,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2]Hood L.System Biology:Integrating Technology, Biology and Computation[J].Mechanisms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03 (1) :9-16.

[3]桂起权.系统科学:生物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4-7.

[4]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罗迪江, 吴卒兵.语言全息论与模因论的关联性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 2008 (6) :23-26.

[6]李建会, 项晓乐.超越自我利益:达尔文的利他难题及其解决[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9) :1-7.

[7]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 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8]陈晓平.利己与利他的综合——从进化论的角度看[J].学术界, 2010 (1) :68-82.

[9]金士尧.面向涌现的多Agent系统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学报, 2008 (6) :881-894.

4c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篇5

197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AlvinToHler在其著名的Futureshock中曾预言:“未来的社会将要提供的并不是有限的、标准化的商品,而是有史以来最大多样化的、非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现代生产和管理的模式,将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两种生产模式结合起来,以低成本向多元化细分市场生产和销售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形成“销售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为了实现向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必须迅速发现和准确捕捉细分市场中个性化客户需求信息,与客户直接进行交流。传统的以推销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要求。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有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方式与之对应。大规模定制营销需要以市场为起点,发现和挖掘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制定综合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4c营销理念】

4Cs营销理论的内容

4Cs分别指代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

Customer(顾客)

Customer(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时,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客户价值(CustomerValue)。

Cost(成本)

Cost(成本)不单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4Ps中的Price(价格),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此外,这中间的顾客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其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

Convenience(便利)

Convenience(便利),即所谓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4Cs营销理论强调企业在制订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ommunication(沟通)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四个核心主张 篇6

近年来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和管理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现阶段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理解不是很清晰。本文通过对商业生态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主张简洁的表述为“重视关联、共同进化、摆正位置、精于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经济运行中的动态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竞争方式正进一步向复杂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 )之间的竞争。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近年来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和管理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赵湘莲,2006)。

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战略专家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 )于1993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新观念。1996年,他的《竞争的衰亡》(The Death of Competition)在战略思考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阐释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詹姆斯·弗·穆尔在他的书中对“商业生态系统”这样定义道:“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穆尔以这种定义描述有相互支持的结构组成的扩大了的商业体系。商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除了包括诸如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制造厂家及为其提供支持的(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其他有关人员等传统的部分以外,还包括诸如资金的提供者、有关的行业协会、掌握标准的机构、工会、政府和立法部门以及半政府组织等机构。此外,直接的和潜在的竞争者也可能纳入到这一体系中来。穆尔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的起点是核心产品与服务的出现,核心产品和服务定义了满足消费者的核心价值,从而决定了销量以及经济规模的大小。围绕核心产品和服务,向右延伸是销售渠道、产品与服务的补充供应商,这一环节是形成了销售,从而形成了利润;向左延伸是直接供应商,这一环节是核心产品品质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三者共同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商业圈。核心商业、供应商的供应商、直接顾客和顾客的顾客构成了一个以核心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链条,被称为扩展的企业。这样,扩展的企业、为扩展企业的服务的竞争机构、风险承担者以及政府构成了内在关系纵横交错的商业生态系统。1997年,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的《长寿公司》(The living Company)研究商业“竞争风暴”中的生存方式,揭示企业如何为组织的长寿和长期的繁荣而进行管理。2004年,马可·扬西蒂和罗伊·莱温(Marco Iansiti、Ray Levien)认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忠直教授的《企业生态学引论》将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系统,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科学原理,建立了企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他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我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首次提出商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并对企业的组建和治理,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2004年,杨忠直又明确提出“以生态化标准推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道致等(2005)认为通过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模式,部分地分享竞争对手的技术和市场,使得参与方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扩大市场范围。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赵湘莲(2006),开始从协同学的视角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并认为价值是商业生态系统唯一的序参量。

但是,现阶段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理解不是很清晰。通过对商业生态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主张可以简洁表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关联

如今,没有任何的企业或产品、技术可以像孤岛般独立存在,没有企业有足够能力独立的开展一切行动,也没有产品能在孤军奋战中被设计出来。商业生态系统包含企业及与其相关联的供应商、分销商、外包服务公司、融资机构、关键技术提供商、互补产品制造商、竞争对手、客户、监管机构、媒体和相关的政府机构等等物种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的经济联合体。因此,各个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依存关系,每个参与者都必须依赖其他的参与者,以取得各自良好的生存能力和效果。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生态系统中的一条法则。一个企业的绩效,不仅是它自身能力,或是它相对于其竞争者、顾客、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静态地位的函数,同时还是它与整个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可·扬西蒂和罗伊·莱温,2004)。商业生态系统商业观念的价值在于“可以用它来识别和培育成套的互相交织的关系,使之具有戏剧性利益的潜力”(詹姆斯·弗·穆尔,1996)。在产品、技术、市场和创新等方面千丝万缕的相互交织的关联,从实质上把商业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员捆绑在一起。

重视关联的另一个理由是: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即使看起来只是某一局部的破坏,也可能给整个系统带来广泛而且逐渐升级的后果。每个成员执行着某一功能,只有每位成员都健康,商业生态系统才会繁荣。如果某一结点的缺失、某个重要的成员受到损害、某部分的资产失去平衡,那么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整个系统的持续存在必然受到不利的影响。

重视关联,并正确利用这些关联,对于改进企业的生产率、保护企业免遭破坏性冲击的影响,以及增强其创新、演化和适应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商业生态系统中不同企业为对方创造价值,哪怕是小小的贡献,也使得各自市场规模突破单一企业独自发展的瓶颈,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2.共同进化

按照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的观点,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詹姆斯·弗·穆尔,1996)。一种产品的设计、生产或分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参与者,形成了共同命运的格局。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生态系统横跨了许多行业,各个成员致力于寻找新思想,发掘潜在的需要,并把它们创造性的结合到新的经济活动的范式当中,引进新的参与者协调发展的共同体,竞争也仅仅围绕者争夺内部的领导或中心进行。商业生态系统的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游戏规则,企业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根据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多物种在系统中的分工的不同,将诸物种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系统中的生产者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成企业的利润,消费者在对产品和服务的“消化”中培育了为生产者提供后续的生产要素的能力。分解者扮演着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废品物资的角色,维护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因此,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即各个独立存在,又紧密凝聚在一起,必须形成一个活力的共同体。

每个成员在自我发展的同时,积极配合系统中其它成员,合理分工,形成同一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有机联系,实现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源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商业生态系统的效能,实现各个成员共同进化。许多企业成功的一个共同的原因在于很大程度上欣然的将自己置于与其共命运的商业网络中,这些企业能够识别和利用商业生态系统所创造的机会,关注自身内部的能力,并保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3.摆正位置

摆正位置,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许多规模和实力都很弱小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与那些可谓庞然大物的巨型企业在市场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不同的生态位。生态位是原来表示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反映某一生态位的生物种群,其就只能生活在确定环境条件的范围内,也只能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能在适宜时间里在这一环境中出现。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适用于人类。企业生态定位就是企业明确而简洁地解释公司在物质资源、能量和信息是如何区别其他企业,特别是竞争对手的。企业生态位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基础,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 首先是要生存, 寻找立足之地, 也就是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

摆正位置,不能局限于现有的生态位。迈克尔·波特(1988)在《竞争战略》中认为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性吸引力,并非所有产业都提供均等的盈利机会;其次的因素便是企业在产业中相对竞争的地位,在大多数产业中,不论其产业平均盈利能力如何,总有一些企业比其他企业获利更多。斯莱沃斯基等(2000)在《发现利润区》中认为市场上有利润稀薄区和利润厚重区,但是市场的变化会引起利润区的变化:在某个时空中的无利润区可能在另一个时空中是利润稀薄区或利润厚重区,同样,在某个时空中的利润稀薄区或利润厚重区可能在另一个时空中是无利润区。产业吸引力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根据空间的有限性原理,优势生态位是稀缺的,企业坐上这个生态位,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因此,人们必须记住,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中所有角色都有利可图(詹姆斯·弗·穆尔,1996)。企业需要对现实的和期望的生态位的回报率、自己控制生态位的能力和决心、重叠各方的竞争力全盘考虑,从而决定选择使用生态位坚守、移动或分离策略。

4.精于变化

精于变化,就要对所处环境保持敏感。阿里·德赫斯(1998)在《长寿公司》一书中总结出长寿公司第一个基本素质就是长寿公司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都非常敏感,这代表了公司的创新与适应能力。不论是通过新技术还是通过自然资源来获得财富,长寿公司与周围的世界都是非常和谐的。虽然战争、大萧条、技术与政治变迁在它们周围显得变化莫测,它们似乎总是善于调整自己,永远能因时制宜。总能从外面获取信息,可以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因此,企业应建立人员流动和知识传播的有效机制,不断提供试验和学习的能力。企业应该积极主动从外部引入高层次管理人才,以获得新鲜的思维方式以冲击固有的运营模式,也应该以共享的途径从其它组织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变异和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持续的成长。通过开发有效信息、协同作用和想象力的分享,调整变化着的市场的各个部分和微观的经济气候,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更新培育适宜的条件。

精于变化,就要准确的定义市场。企业个体的行动和思想影响市场的界限。新产业的创建,现有产业的再创,都可能有超越想象的极大的可行空间。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新兴产业中快速增长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企业在日渐衰落的产业中获得成功。产业在不断被开创和扩展,企业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信仰重新建造市场界限和产业结构。

精于变化,就是不断的创造顾客方面,多走一步,快人一步。商业生态系统的初始目标是通过增加对顾客有用的信息,产品的数量和品种,提升服务质量来创造新价值。企业应该从社会搜寻令人惊奇的技术用途,要想方设法,进行恰当的试验,理解新的机会,并在顾客价值竞赛中成为领跑者。建立系统学习循环,提升系统的学习能力,将发现的商机和试验中产生的思想转变为顾客的使用价值和投资者的利润。在不可预见的变化市场中,能快速、低耗的方式识别顾客需求、实现顾客需求和创造顾客需求。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析 篇7

2008年,始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降,冲击了我国部分依赖出口的产业,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这一现象提醒我们:一国某产业可能在某阶段具备产业竞争力,但面临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竞争力也可能会迅速消失。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保持产业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探索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学者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启示,拓展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鲍永华(2005)概括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某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李明中(2003)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所特有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特殊组织能量和素质。然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关键因素组成?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区域如何培育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还亟待理论探索。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定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产业以区域环境为基础,在该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产业文化上形成特有的关键因素的组合,使该产业能持续地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具备优势。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以区域环境为基础的,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二)产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上,是这三方面关键和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在发挥作用,它为该区域产业所特有,不易被模仿或学习;(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能使区域产业持续地具备竞争优势,而较少受到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区域通过产业环境的营造,不断培育和重组关键因素组合的过程。区域主体可结合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培育本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尝试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图(如图)。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是在区域产业环境中培育和发展的。区域产业环境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和生产要素,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应从区域产业环境入手,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的不同培育途径。

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来培育。产业创新系统包括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创新政策系统引导产业创新需求,规范并保障产业创新供给,提供并优化产业创新环境,加强和实现产业创新效果。创新技术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供给系统和核心部分。该系统要有能力对系统内产业技术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扩散机制,不断培育系统接收相关技术的能力,畅通产业技术的流动渠道。在技术系统内建立并形成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保障技术供给系统的高效运行。创新环境主要包括贸易和研发活动所需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创新主体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文化环境。创新评价系统能对其他系统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区域可构建此四个子系统,促进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而培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的加工与创新,而产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把积累和储备以及加工与创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影响产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因素指标比较多,有生产设备配备水平、业务者技术熟练程度、资源调配能力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等。区域可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相关产业建设等方面着重打造该能力。

理论核心 篇8

《画语录》全文可分为四个层次。前四章侧重讲了绘画原理的探讨;五至七章侧重论述了绘画的形式;八至十四章侧重分别论述山水画的具体技法;十五至十八章侧重谈了创作主体的修养论。第一章为全书的总纲,第十八章是全书的总结。全文由谈画理开始,继而论形式、技法,最后又重新回到了理论。此书绘画理论体系的核心即“一画”。

“一画”论具体是何解释?众说纷纭,对“一画”论大致有这么几种看法:

第一种理解是“一笔”、“一划”。此种说法是对“一画”的最通俗的理解,认为“一画”是组成字或画的最基本的一个单位,“一画是艺术造型的一根线条”。 (1)

第二种理解是“一画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2)

第三种理解是把“一画”理解为绘画的整体。 (3)

第四种理解是把“一画”理解为绘画的对立统一规律。 (4)

第五种理解是把“一画”理解为世界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 (5)

先看第一种理解:“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 (6)

书画形象的最原始、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因素,就在一画。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 (7)

在一画之中,就包含了产生各种形象的可能性。因此,从具体的绘画技法去解释,“一画”为绘画的基本手段,是艺术造型的一根线条,起着产生亿万万形象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又要看到,从绘画的表现手段来分析,线并不是唯一的绘画表现手段,绘画艺术中的许多问题也不能单靠线条来解决。在有些理论见解上单以“一画”论贯穿,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再看第二种理解:“一画即宇宙的本体。”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8)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一画”乃“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即宇宙的本体是形成与产生万物的根源。

但《画语录》第二章说:“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这句话很明显地指出了“一画”论是为绘画服务的。古今画人由于不明“一画”之理,因而往往为具体艺术规律所束缚。

因此,仅仅从宇宙生成论出发把“一画”理解为“宇宙的本体”,并不能整个代替《画语录》中“一画”的含义。

至于第三、第四种对“一画”的理解,在《画语录》全文中根本找不到任何根据,显然把“一画”理解为绘画的整体和绘画对立统一规律是不成立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第五种对“一画”论的理解,即理解为世界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这种理解是较为恰当。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我们可从石涛的艺术经历中得出此理解。石涛曾在南京待过的这段期间,结识了一系列的画家与诗人,其中戴本孝对石涛的影响最大。戴本孝曾手拈“一画”对石涛说:“开天一画无生有,万象流行画在首。倾将沆瀣与洪蒙,问谁铸就金天否。” (9) 由此得知,“一画”论并非石涛一人所有。《画语录》中“一画”论,其基础很有可能源于戴本孝的画论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推敲出“一画”的本意。在这里“一画”表达的是“万象”的最基本的因素,而法则是随着万象的产生而产生的,各种具体法则中贯穿着一个根本的法则,这个根本的法则就是“一画”。

另一方面,《画语录》第一章中提到:“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10) 这句话的含义是,宇宙的运动产生了一画之法,一画之法存在于物质世界的千变万化之中。石涛认为绘画也是这样,一画之法是艺术美学的一根主线。

因此,“一画”是世界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

以上是对“一画”所持有的各种理解,以及我对它们所作的一个分析见解。至于“一画”究竟该作何种解释,下面我将结合《画语录》对它作一系统的总结。

(一)从创作过程看

“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

“以一画观之,则受万画之任”。 (11)

这两句的意思分别是:“一画是书画具体创造最根本、最基础的法则、技法”,“就一画看,它担任着形成万画万象形象的任务”。 (12)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石涛是从绘画具体技法角度出发给“一画”下此定义的。“一画”就是绘画形象最原始、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因素,在一画之中,包含了产生各种形象的可能性。从简单的一画开始,至于万象,然后又从万象归于一画。这就是石涛关于“一画”的观念在绘画、书法等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化。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13)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画乃万物根本之所在,一画包含了万物,在绘画创作中,任何一种关系都同天地万物之形成一样自然和谐”。 (14) 这就说明一画不仅仅是艺术造型的最基本因素,从客观的艺术创作过程来看,它更是创作的一气连贯。

苏轼就曾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跗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15) 这句话的意思:“竹子的节本来是在其幼笋时就早已‘生而有之’,后竹子从笋中长出而拔高,就好像蝉和蛇蜕皮一样,因此竹节并不是一节一节逐节地生长出来的,而是整个地同时生长的。而今有些画竹的人常常是一节添一节、一叶添一叶地组合成他们所画的竹子,这哪能是竹子啊!”苏东坡之所以提出这一比喻,实际上想突出艺术创作过程的一气连贯性。我们再回到“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收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这句话。同样,由于一画本身就包含了万物,于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画、墨、笔、腕、心多位一体,从而达到一气呵成。

因此,石涛从整个创作过程着手,不是把“一画”简单理解为艺术造型的最基本因素,而指出它是指创作过程的连贯性、一气性。

(二)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看

“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 (16)

“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

“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 (17)

从上面几句话可以看出,画人即创作主体只有把握“一画”论之奥妙,才能在纸上充分表现出山川河流等万物内在与外在的美。然而有许多画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从而往往被艺术规律、法则所束缚,关键是不明白“一画”的道理。如果画人能真正明白了“一画”的道理,艺术实践便可以随心所欲,心手相应,绘画法则的障碍便可驱除了。

于是,石涛在《画语录》的十五、十六章中提出了对策:“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我则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心不劳,心不劳则有画矣。画乃人之所有,一画人所未有。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所以画则精微之入,不可测矣。” (18) “愚者与俗同识。愚不蒙则智,俗不溅则清。俗因愚受,愚因蒙昧。故至人不能不达,不能不明。达则变,明则化。受事则无形,治形则无迹。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 (19)

“远尘”、“脱俗”,从这些字眼可以看出,这两段话主要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石涛认为一个人在作画时,只有达到远尘与脱俗、精神专一,内心处于轻松状态,笔下才会有精彩之作,也才能贯山川之形神。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这么写道:“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已营之又彻之,已已增增之之又又润润之之,,一一之之可可矣矣又又再再之之,,再再之之可可矣矣又又复复之之,,每每一一图图必必重复终始,如戒严敌然后毕,此岂非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 (20) 郭熙这一画论思想与石涛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对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作了一定的要求。“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夫画贵乎思”,“故至人不能不达,不能不明。达则变,明则化”,“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每一图必重复终始,如戒严敌然后毕,此岂非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从这里足以见得,石涛把创作之前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放到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画前必须心明几净,不为俗事拘牵,超脱社会,舍弃人的社会性,内心才能处于轻松状态,才能自然体现出万物神形,于是也才是真正得“一画”之洪规。

“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这才是“一画”所包含的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这时才能达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作品才会贯万物之形神。

(三)从“一画”与宇宙的关联看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

前一句话说的是:“太古时期,宇宙混沌一片,说不上有什么法则;混沌的局面一旦结束,便有变化的规律存在。规律存在于何处?存在于‘一画’的变化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画”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这一理解很有可能源于中国古人对“气”的理解。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气获得了远远超于一般的云气所具有的意义而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在古人看来,“气”是宇宙的本体,而且是“无形”、“无象”的。宇宙间并无绝对的空无,即使是在我们看上去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也充满着气, (21) 所以气是一种充盈于整个宇宙而无间隙的连续性物质。并且,天地间,人之生死,万物之存亡都是由于一气之聚散。无形无象、连续无间的气,在宇宙中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永无止息地化生新生命。石涛就把这一理论思想贯穿于“一画”中,把“一画”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起源,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道家思想亦有此说法。老子曾认为世界的始原是“道”。“道”即“朴”,也就是混沌。从作为“天地之始”角度看,“道”是“无”———所谓大象无形;从作为“万物之母”角度看,“道”即“有”,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石涛只是换了一个词,用“一画”比作“气”与“道”,它是化生万物的根源。 (22)

再看后一句话,它的意思是:“一画为绘画艺术之基础,大千世界之美都由一画来化生体现出来,它始于一画,又归于一画。”这说明“一画”不仅仅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根源,还是绘画艺术的最根本、最基本的法则和技法,是化生绘画万象形象的根源。古人所谓的“气”,不仅仅是化生新生命、万物的根源,同时,它的活力、生机、生气、生命感,又从人与万物上呈现出来。因此,任何事物反过来又体现着“气”的本质与特质。由此可见,不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作品,它们都是“一气流行”的结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微曾说:“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23) 这一观点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意味。它正说明了艺术活动与自然造化活动的相同性,由于任何事物都是一气流行的结果,而且都体现了“气”的本质,因此,画人通过笔作画,能体现出自然界,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出自然界一气之流行的过程和特质。所以,石涛认为,一幅优秀的作品,必然是艺术家全身心之“气”与山川自然之“生气”,与宇宙天地生生不息之“元气”交感合一形成的。这才体现了他所提出的“一画”的奥妙。

理论核心 篇9

一、提升企业核心人才幸福度的必要性

1、有利于核心人才队伍稳定。

核心人才的流失会对组织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研究核心人才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显得至关重要。在组织中影响核心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 但对核心人才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具体措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何识别核心人才的主要需要, 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对他们实施全面的激励, 减少核心人才的思想波动及流失率, 已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时刻关注的问题, 只有树立正确的核心人才管理理念, 通过满足核心人才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主要需求, 提升核心人才的幸福度, 才有利于稳定核心人才队伍。

2、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行业内的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 技术、资金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在逐渐减弱, 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拥有核心人才的数量及质量, 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美国康奈尔大学的Snell教授提出“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才”模型, 即一个公司要赢得竞争优势, 就应该具备相应的组织核心能力, 以此推断出需要怎样的核心人才, 同时也说明了核心人才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然而, 由于核心人才的特征及其个人需求的复杂性, 使得企业对于核心人才的管理难度较大, 幸福度综合了核心人才的需求, 在企业的发展变化中, 针对他们的需求不断调整, 管理和提升他们的幸福度, 有利于激发核心人才的潜能, 实现绩效, 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基于幸福度的核心人才主导需求

幸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愉悦心情和感受。作为心理学术语, 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 、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员工的幸福度是企业通过满足他们的需求来获得或者提升的。

核心人才是占据企业关键岗位, 需求层次较高, 具有高绩效能力, 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起重要作用的人才。由于企业核心人才的稀缺性、高价值性及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相对于企业一般员工, 核心人才在企业中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他们幸福度的提升是通过识别他们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主导需求来完成的, 核心人才更希望满足在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社会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权利归属、成就、权利、个性化的报酬体系、公平、工作目标等方面的需求, 核心人才的主导需求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三、企业核心人才幸福度提升途径

激励理论的主要功能就是研究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 企业提高核心人才幸福度的途径和措施应该依据围绕核心人才的需求展开, 依据激励理论下的核心人才主导需求模型将需求归类得到核心人才幸福度5因子模型, 内容包括:个人地位、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报酬系统、职业发展, 具体见图2。 (图2) 依据幸福度因子模型, 提出企业核心人才幸福度提升途径。

1、树立正确理念, 提升个人地位。

理念是企业的价值观, 是企业对待核心人才使用的一种想法或者态度, 既然核心人才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企业在核心人才的使用上必须树立先进的理念。首先, 企业高层应该明确核心人才对企业的贡献, 始终强调企业的核心人才价值。核心人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产生的绩效最大, 将核心人才管理置于战略高度, 只有企业高层有了正确的理念, 以身作则关心核心人才, 所有员工才会尊重、重视核心人才;其次, 企业应该固化核心人才地位, 只有正确的核心人才管理理念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使得这种尊重核心人才、重视核心人才的想法得以实现, 还必须依赖于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 例如:完全不同的薪酬制度、培训制度、对外交流的机会等等, 让“核心人才”活得有“面子”, 并且通过正式及非正式渠道进行大力宣传, 渲染企业上下对核心人才贡献的认知度, 强化核心人才的地位意识;第三, 企业应该建立尊重知识、尊重核心人才的企业文化, 潜移默化提升核心人才地位, 增强核心人才优越感, 满足核心人才地位需求, 提升其幸福度。

2、坚持人-岗匹配, 完善工作设计。

企业为完成目标设置了不同的职位序列, 同一职位的不同岗位任职资格不同, 员工间知识、技能、能力等胜任特征存在差别, 如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与岗位的完美匹配是企业管理者长期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核心人才的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 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潜能, 降低人员的流失率, 这对于核心人才管理至关重要。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包括新设置岗位的设计及对缺乏激励效应的工作的再设计。企业应该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核心人才工作的再设计进行重点研究, 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 内外部环境不断发展变化, 战略重点的转移, 及时调整核心人才的工作, 进行再设计, 在人-岗匹配的原则下, 赋予核心人才更多的工作自主权、控制权, 将工作责任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扩展并适当进行岗位的轮换, 使工作变得丰富多彩, 这样不仅降低了核心人才的职业倦怠, 减少了工作的单调性, 同时增加了员工的内在报酬, 提高了工作满意度, 使核心人才获得了成就感, 提升了核心人才对工作本身带来的幸福度。

3、建立沟通机制, 明确工作目标。

核心人才往往掌握着企业的重要资源, 占据重要职位, 熟知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市场竞争情况, 对企业发展中涉及的各种问题认识非常清晰, 在企业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基于核心人才的自我驱动, 他们工作时, 更加要求目标明确, 条理清晰, 理解透彻企业的意图, 保证自身的工作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 产生高绩效, 了解工作任务制定的过程及绩效目标的标准, 赋予核心人才目标制定参与的权利, 达到对工作目标的认同感, 满足这种需要, 可以使核心人才工作起来感到很快乐。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正式及非正式的沟通机制, 使得企业核心人才能够与企业高层及相关部门就工作任务目标直接进行交流, 交换意见, 不仅形成了工作目标契约, 同时也形成了心理契约, 增强了核心人才的组织承诺, 使核心人才能够带着“幸福感”去投入工作, 完成工作目标。

4、实施公平报酬, 体现报酬体系个性化。

首先, 核心人才的报酬需要是多方面的, 企业在核心人才工资政策等方面不会使得核心人才不满意, 已经满足了他们一定的需要, 但从薪酬的整体设计方面来说, 核心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企业要想留住并激发核心人才的工作热情, 还必须在报酬体系设计时注意与其他员工的区别。因为核心人才在企业中被重视的程度, 相对于其他员工, 核心人才贡献较大, 得到的也应该较多, 和其他员工一样, 企业应该首先保证核心人才报酬的绝对公平性;其次, 对外企业要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报酬, 外部报酬的公平性是影响企业核心人才思想波动及转向其他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要密切关注同行业企业核心人才的报酬体系变化, 比照这些企业的报酬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以减少核心人才的心理活动, 这样有利于保证核心人才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 获得幸福感;第三, 在保证报酬体系内外部公平的前提下, 在进行报酬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点面结合, 既要突出报酬的重点, 同时报酬的组成要多元化, 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报酬体系, 例如高层次的管理及技能培训、个性化的奖励措施、授予专家荣誉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提升他们的幸福度, 持续产生高绩效。

5、提供自主发展平台, 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不同企业的核心人才的职位分布存在差异, 但总体可以概括为管理和业务岗位核心人才。在动态发展过程中, 企业根据核心人才的兴趣爱好、个性等不同, 创造或设计更好的适合不同类型核心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进一步满足他们的需求, 调动积极性, 这对于快速提升核心人才的幸福度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核心人才的高层次需求, 企业应尽可能搭建核心人才自主发展的平台, 扩大他们的自主权及决策权, 使得他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自由发挥, 完成自我提升与自我成长的愿望。建立管理后备人才晋升计划, 适当进行组织变革, 创建副职岗位, 梳理业务流程, 创造新的工作, 提供相关成长岗位, 增加虚职, 如技术顾问、销售顾问、财务专家等, 企业快速发展扩大规模, 为核心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幸福度。

参考文献

[1]杨序国.组织核心能力考量[J].企业管理, 2005.9.

[2]张仁德.经济体制评价标准的探讨及应用——生产力与幸福度“双标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3.

[3]李焰, 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2.

基于约束理论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界定 篇10

界定核心企业的必要性

Christine Harland在对供应链的结构模型进行研究时顺便提到核心企业, 认为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 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 如美国的沃尔玛”。尽管他不是在对核心企业进行定义, 但也给了我们有关“核心企业”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Guillen认为核心企业是在某一行业或某个领域内具有中心地位和先锋作用的技术开发型企业, 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也不同于以科技开发为特征的各种科研院所。其外部特征是企业以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为主要发展点, 并生产该行业和领域的核心产品。显然, 其对“核心企业”的定义还是有失偏颇, 他强调了“核心企业”是“技术开发型企业”, 但是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却放不进这个框架。

马士华教授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他也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揭示了核心企业的部分内涵。

Frad认为供应链的最先发起者因为受自身的利益驱动, 在相对合适的合作伙伴中提出并建立供应链, 因此, 他认为最早发起的企业就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Garnet认为充当供应链的驱动力的企业才是核心企业, 这种驱动力就是基于利润的推动和追求利润的拉动两者的总和, 它驱动了供应链去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并获取最多利润。

汪寿阳认为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企业群体的“原子核”, 它把一些“卫星”企业吸引在自身周围, 从而将供应链构造成一个网链状结构, 核心企业影响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运作的好坏及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

其实, 学术界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概念界定的各种说法并不存在绝对对立, 他们在承认核心企业的作用、地位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这就是说对核心企业的定性基本上是相互认同的, 只是在表述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不尽相同而己, 都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核心企业的本质内涵。近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使核心企业具有了新的属性, 现有的核心企业定义已经不能完全涵盖现实中的核心企业, 而核心企业的在供应链的动荡中识别标记也越来越模糊。

为了更加深入地对核心企业生成及运动轨迹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 指导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活动, 首先对供应链的主角“核心企业”进行全面的界定就显得非常必要与迫切。在界定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前, 有必要弄清影响供应链运作节拍的约束瓶颈。

供应链瓶颈约束

约束理论 (T O C) 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Eliyahu M.Goldratt博士于1984年在《目标 (The Goal) 》一书中提出的, 以此为基础,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管理优化方法——企业瓶颈管理法。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最紧要的环节, 投入到物流效率最低的瓶颈环节上去, 强调决策沟通与团体协作, 体现了“抓住重点, 以点带面”的管理思想。它把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现存的或者潜伏的制约因素称为“约束”或瓶颈, 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 使企业的改进方向与策略明确化, 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

约束理论具有以下九大原则:不以能力平衡为目标, 而是追求物流平衡。系统中的非瓶颈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是由它本身潜能决定的, 而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瓶颈资源损失的时间无法弥补, 重点应提高瓶颈的利用率。非瓶颈的损失可以弥补。传送批量不一定等于生产批量。瓶颈资源决定系统的产出与库存。生产批量是变化的。资源“利用”和“开动”不是同义词, 反对资源的无效开动。提前期应该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考虑到系统所有的约束条件后才能决定计划进度的优先级, 提前期只是排进度的结果。

任何系统都可以想象成是由一连串的环环相扣的部分构成的, 其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环, 而不是最强的一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链型结构模式。对于供应链系统, 各节点企业就是这一价值增值链的环, 它们都可能成为供应链中的瓶颈节点。为了优化产出量, 必须从最薄弱的环节, 也就是从瓶颈这一环着手, 才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必要时, 还需要彻底打破现有的结构。按照T O C的观点, 在供应链系统中, 值得特别重视的作业指标有三个:产销率、库存和运行费。在通常情况下, 库存的降低可以导致运行费开支的减少, 提高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投资收益率, 还能缩短制造周期, 缩短顾客的订货提前期, 提高供应链对最终顾客订货的响应性以及争取较高的价格, 增加市场占有率, 提高未来的产销率。供应链的产销率决定着供应链的节拍和效率, 供应链节点库存总量愈少, 产销率愈高, 供应链运行费用越低。现实的生产活动中, 对企业库存大小和产销率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料在各个环节的通过能力, 虽然供应链在设计和实施都尽力层层优化, 总是以各节点企业的生产能力平衡为标准, 但由于供应链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功能特征, 使得在纷繁复杂的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 事实上很难实现各节点企业实际负荷与其生产能力的完全统一, 必然会出现有的资源负荷过重, 不可避免地产生瓶颈问题, 极端的情况会导致断链、解体, 给供应链带来巨大损失。瓶颈资源界定决定了供应链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点。这就需要一个力量充当“鼓D r u m”来协调供应链的节拍, 克服瓶颈, 拉动“绳子Rope”信息使供应链高效协调运行。

界定供应链核心企业

按照约束理论的观点, 供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效率最低的瓶颈环节制约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在不同供应链中, 都存在着一个权威企业, 能够充分发挥供应链瓶颈约束的效率, 对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能力和资源进行集成, 合理协调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生产服务流的运行节拍, 使供应链高效统一、安全协调运行, 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供应链整体和其各节点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优势。这个角色就是核心企业。

胜任供应链核心企业一般应该具备如下条件:掌握供应链的核心瓶颈约束资源 (技术、市场、原始资源) 。决定供应链的运行节拍与效率。能够实现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并能够为供应链成员带来更多利益。能够有效胜任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生产服务流的组织协调工作。

据此, 笔者给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定义:核心企业是指供应链上拥有该供应链的瓶颈约束资源 (技术、市场、原始资源、信息) , 决定供应链的运行节拍与效率, 在物流、信息流、工作流等资源配置方面胜任组织协调工作, 能够实现并提升整体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供应链就是核心企业与原始资源供应商、供应商、需求商和最终需求客户按照核心企业瓶颈资源的节拍运行所形成的网链组织结构。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率取决于瓶颈资源的通过量, 供应链的运作节拍同步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瓶颈约束的节拍。

笔者给出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定义研究与国内外学者对核心企业属性研究相比, 明显存在以下区别:一是首次运用约束理论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研究, 二是研究结论首次强调了核心企业对供应链运行节拍的瓶颈约束特征。

上一篇:模具设计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科学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