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2024-06-19

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共6篇)

篇1: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市场结构部分习题

1.如果某个竞争行业的成本有上升趋势,即随着产量的增加投入要素的价格会增加,那么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还会是水平的么?为什么?

2.一个竞争性行业处于长期均衡,对所有厂商征收销售税会使产品价格、行业中厂商数量和每个厂商的产出在长期内会发生那些变化?

3.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是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如果一个厂商推出一种新型的、改进的产品,对均衡价格和产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4.假设一个垄断竞争行业中的所有厂商都被并入一个大企业,这个企业会仍然生产那么多品牌还是会只生产一种品牌?为什么?

5.经济利润(收益减去成本)和生产者剩余有什么不同?

6.考虑具有下列结构的行业,50格以竞争方式行动的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c(y)=y2/2。一个具有零边际成本的垄断者,产品的需求曲线由下式给出D(p)=1000-50p(a)什么是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b)什么是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c)在此价格下,该竞争部门供给多少?

7.某一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c(y)=y,面临需求曲线为:

(a)什么是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

(b)如果政府能对垄断者制定一个价格上限,以迫使其作为一个竞争者行动,它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价格?垄断者将生产什么样的产量?

8.垄断者可以看作是选择价格水平,让市场决定能出售多少,而后生产相应的产量。写下价格选择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证明在最优价格水平处。

9.一个有垄断势力的厂商,面临需求曲线为:P=100-3Q+4A1/2,总成本函数为:C=4Q2+10Q+A,其中A是广告支出水平。(a)找出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的A、Q和P的值。

(b)计算该厂商在它的利润最大化的A、Q和P水平的垄断势力的勒纳指数L。

10.一厂商有两个工厂,各自的成本由下列两式给出:

工厂1:C1=10Q12,工厂2:C2=20Q22,厂商面临如下的需求曲线:P=700-5Q=700-5(Q1+Q2)。(a)计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b)假设工厂1的劳动成本增加而工厂2没有提高,厂商该如何调整工厂1和工厂2的产量?如何调整总产量和价格?

11.考虑一有两个厂商的行业,其边际成本都为零,行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Y)=100-Y,这里Y=y1+y2为总产量。

(a)该行业产量的竞争性均衡水平是什么?

(b)如果每个厂商都是古诺竞争者,已知厂商2的产量选择,厂商1的最优选择是什么?(c)计算每个厂商的古诺均衡产量。(d)计算该行业的卡特尔产量。

(e)如果厂商1为追随者,厂商2为领导者,计算每个厂商的斯坦克博格均衡产量。

12.两厂商通过选择价格竞争,它们的需求曲线是:厂商1,Q1=20-P1+P2;厂商2,Q2=20+P1-P2。边际成本为零。

(a)设两厂商同时决定它们的价格,求出相应的纳什均衡。即各厂商会制定什么价格,它们将销售出多少?

(b)设厂商1先定价格,然后厂商2定价。各厂商将定价多少,能销售出多少?(c)设你是两厂商之一,且有足够的选择权选择是自己先定价还是对手先定价,或者是和对手同时定价,你的选择结果将是什么?

13.为什么古诺均衡是稳定的(即为什么一旦均衡各厂商就不会有改变它们产量水平的冲动)?即使它们不串通,它们为什么不将它们的产量定在联合利润最大化的水平(即如果他们串通时会选择的水平)?

14.一个垄断者能够以常数边际成本MC=5生产,该厂商面临一条市场需求曲线Q=53-P。

(a)计算这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算出它的利润。

(b)假设第二个厂商进入该市场。Q1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Q2为第二个厂商的产量。市场需求现在由Q1+ Q2=53-P给出。设第二个厂商与第一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将各厂商的利润写成Q1 和Q2的函数。

(c)假设各厂商在假定它的竞争者的产量固定时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求出各厂商的“反应曲线”。

(d)如果该行业中有N家厂商,都有相同的边际成本MC=5。求出古诺均衡。并证明当N变大时市场价格将趋于竞争价格。

15.什么是产业集中指数、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篇2: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去分析教学当中的一些效果递减现象,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教学效果

在当今教育时代,教育实行产业化,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是一种知识性输出,也是一种商品。因此,经济学一些理论也适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试图把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解释: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学派,用两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就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在我们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既包括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也包括学生接收信息、接受知识、获得能力。“消费”教师所提供的产品和精神服务,在这种“消费”中同样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通过听课获得知识(信息)的“消费” 。当走进课堂,求知获得精神享受及今后生存的知识资本,也就是获得了正效用。教师的授课水平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效用评价越高,学习的劲头也就越足。然而,现实中,尽管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尽职尽责。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劳动太多,提供的心理刺激太少。很多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学生反映教师不会讲,水平低;另一方面,教师反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等。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消费”教师提供的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及僵化的教学方式,常常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与学双方均事与愿违。

(二)、表扬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采取表扬的手段,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受表扬信息的学生,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因为首次获得。其边际效用值都比较高,动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同类的表扬,他所产生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表扬对其刺激或激发效果将会下降,被表扬者甚至会陷人对表扬的盲目状态,且未受表扬者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的劲头也有可能锐减,直至反感。

(三)、批评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批评的信息给学生带来的是负效用,受到批评的学生心理上将有一种痛苦感。第一次接受批评的学生的印象最深,痛苦感最大,学生也许会因此下决心改变原来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当该生又一次受到教师的同类批评时,第二次批评带来的痛苦感似乎不如第一次深刻。如果该生多次受到批评,那么批评的边际效用就将呈现出递减现象,痛苦感会越来越轻,最后学生对批评几乎毫无感觉。另一方面,当教师的批评屡次无效时,会有碍于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也有碍于教师人格威望的保持,以致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情境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会“消费” 各种行为和活动.也包括对情境自身的“消费” ,即情境自身也使成员产生满足感或效用教学情境由“硬件” 和“软件” 构成。“硬件”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软件”包括教学的相关规定、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氛围与道德规范等。学生对趣味低下,缺乏活力的情境的“消费” 也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解决课堂数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关键是提高数学效果实践证明趣味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都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针对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可起到不可低估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作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丰富教学形式。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地更替不同授课方式;设计不同教学方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录像、音响设计等,给学生多方位刺激;增大教学容量与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二)、巧用表扬。表扬的使用要因人而异。注意表扬时机及适当的表扬角度。使表扬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鞭策力,使表扬的边际效用值呈现递增态势。善于表扬。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加以表扬;及时表扬对学生应该表扬地行为,教师应及时地表扬,以强化刺激;若时过境迁才表扬,学生会莫名其妙。表扬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用;乐于表扬。对学生的表扬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缺陷,应乐于表扬学生;表扬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和随意。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就其学习能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进行表扬,如此才能起到强化边际效用的增加值的`作用,反之会冲淡效果;注意表扬方式,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

(三)、慎用批评。由于学生对第一次批评反应强烈,因此教师应该谨慎地使用第一次批评,以免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提高批评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先赞扬后批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个性倔强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批评,尽可能避免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名道姓地批评学生;批评的方式应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批评时要巧用幽默、轻松、温和、含蓄的语气,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批评,克服因受批评而带来的负效用。

(四)、改善教学情境。

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发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及主观感受会直接导致边际效用值的增减变化。一方面,要求教师废除千篇 一律的我讲你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激活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给枯燥的课堂增加乐趣,善于从平常的生活现象出发,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把干巴巴的理论讲活,打消学生对获知的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同时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自身扎实的知识功底与广博的知识层面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倾向,克服负面效应的产生,促进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把课堂变成师生的精神乐园,达到授课的最高境界。(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3: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一、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探讨消费者如何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用。具体包括了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其中边际效用分析法利用高等数学中原函数 (总效用函数) 的一阶导函数 (边际效用函数) 的值为零时, 原函数可取到最大值的原理, 论证了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消费某种商品要取得总效用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为零。即边际效用为零时的商品消费量能够保证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

(一) 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具体内容

1. 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法的基本分析框架。

西方经济学把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效用理论包括了基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可以度量) 和序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不可度量) 。其中基数效用论在效用可度量的基础上发展了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下表是一个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表:

单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 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 MU= (TU) ′]。按照这一数学结论, 在假设TU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 当MU=0时,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TU为最大。从表1的情况来看, 当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为5时, 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总效用20。

2. 基本作图。

根据以上表格, 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U曲线和TU曲线, 如下图:

从图1可以看出, 当消费量Q=5时, MU=0, 同时, TU取得最大值20。

(二) 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1. 对边际效用 (消费量) 和总效用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

依据上表1可知, 实际上能满足总效用TU的值为最大的消费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 亦既在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效用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 严格来讲, TU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 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 如下图:

图2才真正反映了表1中商品消费量、边际效用和总效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对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及修正。

从表1和修正后的效用图2能够看出, 消费者总效用最大 (20) 时的消费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 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 总效用最大时的消费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第一,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最优消费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效用为最大的基础上, 厂商生产 (销售) 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 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 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 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 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 其最优的生产 (销售) 量为4, 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第二,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 如果该厂商生产 (销售) 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 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 (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 很少甚或没有, 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 (消费者) 索要更高的价格, 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 在这种情况下, 厂商最优的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5。

第三,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厂商的最优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 即市场供给量加大时, 依据供求定理, 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 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 (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

第四,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 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 厂商的最优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 厂商已经取得了总收益TR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 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 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 (生产量从4增加到5) 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 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二、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一) 传统生产理论的具体内容

1. 传统生产理论基本分析框架。

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 厂商的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 即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改变。通常, 如果厂商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厂商要想销售更多的产品, 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同时, 微观经济学还假定市场是出清的, 所以, 这种情况下, 厂商的生产数量等于销售数量。下表是一个厂商的销售 (收益) 情况表:

单纯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 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 MR= (TR) ′]。按照这一数学结论, 在假设TR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 当MR=0时, 厂商的总收益TR为最大。从表2的情况来看, 当厂商的生产 (销售) 数量为5时, 厂商得到最大的总收益20。

2. 基本作图。

根据以上表格, 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R曲线和TR曲线, 如下图:

从图3可以看出, 当销售量Q=5时, MR=0, 同时, TR取得最大值20。

(二) 对传统生产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1. 对边际产量和总产量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

依据销售 (收益) 情况表可知, 实际上能满足总收益TR的值为最大的销售 (生产) 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 亦既在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收益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 严格来讲, TR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 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 如下图:

图4才真正反映了表一中商品销售 (生产) 量、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及修正。

从表2和图4能够看出, 厂商总收益最大 (20) 时的销售 (生产) 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 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 总收益最大时的销售 (生产) 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第一, 单纯从厂商的角度来考虑, 最优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收益为最大的基础上, 厂商生产 (销售) 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 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 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 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 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 其最优的生产 (销售) 量为4, 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第二,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 如果该厂商生产 (销售) 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 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 (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 很少甚或没有, 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 (消费者) 索要更高的价格, 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 在这种情况下, 厂商最优的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5。

第三, 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厂商的最优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 即市场供给量加大时, 依据供求定理, 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 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 (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

第四,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 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 厂商的最优生产 (销售) 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 厂商已经取得了总收益TR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 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 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 (生产量从4增加到5) 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 最终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中, 分析及修正与以上两例一致。总之, 对西方经济学中一些微观理论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微观主体自身的角度来思考, 而应该同时结合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综合进行考虑, 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宏微观经济理论的融合, 避免使人们产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完全割裂和西方经济学中各个理论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印象。也只有这样, 对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脱离社会经济现实的所谓“纯理论”, 对西方经济学微观理论中上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正是为了便于更准确地认识并理解理论, 更直观地掌握并运用理论,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风良.经济学 (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关键词:信息经济 价格 分析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

1.微观学派。马尔萨克被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发表了《向一门组织与信息的经济学理论方向发展》、《评论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等一组文章。首次提出信息论中的信息测度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信息范畴,强调信息经济是研究如何确定最优信息系统的学科。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对市场行为的信息条件进行分析开始的,对商品的价格信息和质量信息有较多的分析,对信息的成本、价格、效用等有较多的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及其效用分析

(1)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市场信息一般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是指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市场信息的第三种形式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第四种形式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是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经济环境状态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最优信息经济的实现问题

实现最优信息经济有两种途径:一是信息搜寻,一是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市场调查是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的搜寻次数即为最佳搜寻次数。最优信息系统即所得到的效用与所支付的成本差额最大的系统。

(三)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特别是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资源配置与信息结构有关,信息结构有纵向、横向与混合之分。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可以通过信息的集中化或分散化来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证高效的传递下,二者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等价的。但信息传递的效率通常受私有信息的影响。

(四)信息商品及微观信息市场理论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保存性、共享性、老化可能性和知识创造性等特征。信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依据概率对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的预期价值。信息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分配信息而形成的信息市场,这实际上是市场信息的流转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前一种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价格信息。微观信息经济学讨论由市场信息而引起的市场均衡问题。市场信息流转的低效率不利于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后一种问题主要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它又有有形与无形信息市场之分。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宏观学派。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又一创始人是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一重要论著,并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尽管当时学术界众有反对声音,但知识产业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积极反映。因此,知识产业理论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卢普的主要研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宏观学派的形成。

2.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信息产业的壮大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巨大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产业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有“第四产业”之称。它按不同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关于信息产业的定性研究。关于信息产业有两种概念:一种范围较小,认为信息产业只包括信息本身,如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利用等,即通常意义的信息服务业;另一种范围较大,认为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其一,信息产业促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激发,二是需求拉动。其二,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软硬比例适度。

(2)关于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创立的波拉特方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测算信息产业的方法。波拉特把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计算。

(二)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作为商品,具有传统商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

(三)信息经济及其发展规律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密切的地步。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种种测定方法,其规模要适度,要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

(四)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主要涉及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活化、捷化、智化、优化等作用犹为明显,具有知识与智力密集的特点。这在促进生产增长、导致市场扩大、强化效益提高、引起劳动和就业变化上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需求分析及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产生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与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联系及区别

目前,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十分重视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介绍及对各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乌家培先生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将宏观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能的、值得探索的。

四、总结

信息经济学按照学科层次划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并对二者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同时叙述了信息界学者将二者融合,形成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和所做的尝试。近年来大批学者投入信息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及计量方法和模型。

参考文献:

1.查先进.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J].图书与情报,1995,(3).

2.吴建南,石晓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情报科学,1998,(7).

3.刘廷元.西方信息经济科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2.

4.陶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社科纵横,2004,(8)

篇5: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对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理论意义

咸宁市通山县XX乡XX

【摘要】经济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其中“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可以直接归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都拍不响的经济。”本文着重对邓小平关于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层面:宏观经济的管理和微观经济的管理。在微观经济的管理部分,重点探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自身管理两个方面,藉此揭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践性的、启示性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对我们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经济管理管理方式国有企业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经济管理思想是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经验和方法的总体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重要的理论武器。根据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解读,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宏观调节和控制,亦即国家对“经济体系”的总体管理;一是各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管理,亦即各个“经济细胞”自身的管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际,邓小平就如何加强宏观调控、搞活微观经济,特别是针对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精辟论述,现本人现就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层面以及国家与企业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地探讨。

一、强调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就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调控,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确保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把宏观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1、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

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这表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又要结合我国实际来安排经济基础建设,不能一味地盲目冒进。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在上个世纪长期以来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没有切实贯彻均衡增长理论,导致了各种比例严重失调,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放前的历史状况造成的。由于受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有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中很难在短时期改变这种状况;二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造成的,导致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三是左倾思潮的影响造成的。总结教训看出,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贯彻综合平衡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得出的重要理论。

2、将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

国家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妥善解决矛盾,必须把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权威。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论述阐明了中央权威的内涵和如何保持中央权威等问题,认为中央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肩负着发展国防、外交、科教、文卫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保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难看出,使中央保持权威的基础必须是正确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策。

3、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必须发生转变,由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者和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和宏观调控者。因此邓小平同志曾针对我国经济管理的实际状况多次强调政府要实现三个转变:

(1)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政府应该通过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调节市场秩序,借助利用管理组织和手段维护市场活动的合法性,保护企业、公民等的正当权益,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

(2)是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应该是由中央把握大的问题和前进方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即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该转向宏观调控,明确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问题,调节社会供给平衡和需求比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外部环境;

(3)从过去的“死管”到现在的“活管”。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对企业必须活管。所谓活管就是指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自主权放给企业,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政府完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微观经济搞活

我国对微观经济管理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邓小平同志还认为我国各地区的条件存在着不平衡性,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慎重行事,为农业生产管理的改革以及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农村微观经济管理实践成功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客观实际,就如何从微观经济管理的层面上改革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明确提出了三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

1、加大企业的权力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和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都非常强调给企业以自主权的问题。他认为 “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下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 此外他还要求,“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作保证。其一“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其二“要严格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其三,“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邓小平的有关加强企业经济自主性和责任制的思想尽管是针对当时国有企业面临的实际情

况提出的,但对我国整个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探索,加大企业权力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为重要的内容。1992年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有了较为系统的、明确的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改革从“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变企业管理的方式”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拥有的14项涉及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经营权,也明确提出了“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加大企业权力的重要思想。

2、用多种方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显著标志之一。这里不排除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被证明是有效率的、好的经营形式。因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因此,在企业经营形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强调指出:“已经从各方面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继续实行,不能走回头路”;同时也要“防止盲目性,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邓小平提醒道:“在这方面,要规定比较详细的法令,以防止对自主权的曲解和滥用。”

3、实行政企分开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在企业改革中,无论是加大企业的权力,还是建立有效的经营形式,都必须以政企分开为前提。政企分开的目的就在于有效地切断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脐带关系”,使企业不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调整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不再是企业的“婆婆”,因此,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政府职能的转换。

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的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改革持续、深化、开拓的过程中,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关于企业自身管理方式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在实践与总结实践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1、实行以股份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当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阶段以后,要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政企分开与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联系起来,必须重新构造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邓小平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一再强调“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依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对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试点和深入实践,并最终广泛确立了股份制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

2、实行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落脚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要充分落实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使企业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从经济、政治全局的角度,指出“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个论断直接促进了企业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措施,比如股权激励、绩效考核、流程量化等,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3、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换经营机制条例》中,邓小平同志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方面与内容,必须严格按市场机制运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场革命,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内涵。机制转换的贯彻实施,增强了企业活力,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视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因素

在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技术和人的因素问题非常关注。

(1)制度因素。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只能改革企业的管理形式而不是改革所有制形式,强调企业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此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充分发挥在企业改革中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鼓励工人阶级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积极协助企业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2)技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企业的思想中,他认为国有企业在引进技术进行改革时,必须首先确保引进的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否则难以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后引进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定要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济方法”,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为当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下了基调。

(3)人力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出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这一关于培养合格工人和提拔管理人才的思想,反映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是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这点充分反映出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认真分析邓小平同志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论述,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邓小平经济管理基本层面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政治角度来论述经济管理,始终把握着全局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主要看到的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同志总是从宏观上谈经济管理时紧密联系微观经济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因此,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以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微观经济管理为辅,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充分体现出了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2.《新政府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经济学(上)》中国发展出版社

篇6: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衔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教学中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十分突出的。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就安排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教学任务,而且大都在学科体系中都是专业主干课程。与一般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讲授类似,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学期先后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划分往往简单的根据关注的视角和范畴,既割裂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思想体系上的联系,也把方法论和学科地位上的纽带不经意的阻断了。以至于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课程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能准确的将已经学习的课程知识与经济学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整个经济学教学的碎片化倾向。以至于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后,学生仍然不能鸟瞰整个经济思想体系,更不能驾驭较为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研究,仅仅是达到了简单模仿和基本理论应用的水平。并不能完全达到学科体系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为此,通过梳理和分析,试图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有目的的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找到能够打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键环节,积极寻找两者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论上面的统一,从而使学生融合贯通,全面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西方经济学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关联教学衔接论文范文例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微观经济学文章 大学生适用: 8000字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一微观经济学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微观经济学题目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明确知识体系的方式可以避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孤立认识,杜绝了教学过程分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密切联系。

二是突出方法论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在不同知识点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虽然这样的发展也饱受非议,但总体上奠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知识,体现不同知识点中相同方法论的使用技巧和密切关联。

上一篇:奶奶做的月饼作文下一篇: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