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

2024-06-04

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精选十篇)

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 篇1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虽然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是问题的解决和结论的发现, 然而在探究中学生满怀兴趣, 积极参与对智慧的挑战, 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 亲自体验那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 这对他们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一种更大的收获。

(一) 案例描述

1. 呈现生活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下面的图 (电脑演示略) , 问学生:“从家到书店有几条路?”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两条。

接着问:“走哪一条路到书店比较近?”

学生说:“由家直接到书店, 不要经过邮局。”

这时提出:“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一个什么图形呢?”

学生想象出是一个三角形。立即通过电脑抽象出三角形。

然后说:“三角形是我们过去认识的图形, 这里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同学们要通过动手操作, 自己探索发现。”

于是, 同学们好奇地望着教师, 等待着下面的活动。

2. 动手操作, 探索发现。

首先, 让大家想一想:“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 把它们当作三条线段, 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有的学生说“能”, 有的学生说“不能”。) “让我们动手实验一下吧!”

小组活动要求:

(1) 从五根小棒中任选三根。 (小棒的长度:9厘米、3厘米、6厘米、7厘米、5厘米。)

(2) 记录每一根的长度。

(3) 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把每次研究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小棒的长度, 能否围成三角形画“√”或“Ⅹ”等。

展示和报告本组的实验记录,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展示后, 利用反例引起学生思考。

(电脑演示) 拿不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 (9, 3, 6;9, 3, 5。)

(9, 3, 6) 无论怎样摆总有缺口; (9, 3, 5) 其中的两根小棒摆成一条直线段, 就是围不成三角形。

问:“这三根小棒怎样才能摆成三角形? (延长或缩短) 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 有什么发现?” (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再来让学生一起看一看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 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问:“如果把一条边叫做a, 一条边叫做b, 一条边叫做c, 能用算式说说你们的发现吗?”

同学们热情的讨论, 很快写出:a+b>c;b+c>a。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并板书在黑板上。

3. 变式练习, 加深理解。

[例题1]判断:“下面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1) 6厘米、2厘米、4厘米 (有的学生说能, 有的学生说不能。通过交流, 同学们发现第二、三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一根小棒的长度, 不能组成三角形) ; (2) 4厘米、6厘米、8厘米; (3) 5厘米、11厘米、5厘米。

同学们在判断第 (1) 、 (2) 题时格外小心, 看来他们对“任意”这个词的重要性有了认识。这时又提出:“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 (同学们找出了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 就可以判断能不能围三角形的方法。)

[例题2] (1) 3根同样长的小棒, 能否首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它是什么三角形? (2) 4根同样长的小棒, 能否首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5根、6根呢? (其中2根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的一条边) (3) 完成下表。

小棒根数34567……

能摆成三角形吗?

摆成三角形的种数

摆成三角形的类型

有的同学在摆小棒, 有的同学先在头脑中想象, 再摆小棒进行验证。

[例题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小棒, 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形, 第三条边选用小棒的长度范围应是什么? (大于3厘米, 小于7厘米。) 先想一想, 再摆一摆。

最后再回到上课一开始关于“小明去书店”的生活情境。问学生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生活现象,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整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绪高涨, 没有一个学生游离于外。特别注意平时随便说出结论的几个同学, 他们很沉稳地在操作着、思考着, 有时很安静, 有时很兴奋。

(二) 案例分析

1.从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问题, 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本课首先创设从小明家到书店有两条路可走, 走哪条路最近的情境。学生在生活中都知道走笔直的路比拐个弯要近。但是老师话题一转, 把小明家、邮局、书店三个地点三条中抽象出一个三角形, “关于三角形同学们已经有初步认识, 都知道是三条边围成的图形, 但是关于三角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学生感到亲切、好奇, 但问题没有明确指向, “先知”的学生不能随口说出。接着老师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当作三条线段, 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有的学生不加思考认为“能”, 再仔细想一想“不一定”。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的愿望。

2.适时组织数学实验,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激起学生疑问后, 教师适时组织数学实验来“解疑”, 这时学生抱着积极的心态来参加数学活动。教师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明确, 步骤清楚, 特别是表格的设计简单明了, 便于学生操作。这个活动需要分工合作, 使全体学生都能参加。把每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记录在表中, 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有话可说。全班交流不是小组交流的重复, 而是在有代表性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后, 都先组织学生讨论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 并在大屏幕上演示, 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又一次组织小组讨论, 研究其他几组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水到渠成地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这些操作、交流、探索、发现虽然有一定的挑战性, 但是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因此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神贯注。

3.练习设计步步递进, 体现了拓展应用。本课设计了三个练习, 第一个练习, 根据一组小棒的长度, 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特别是第一组小棒 (6厘米、2厘米、4厘米) , 第一、二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 但是, 第二、三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一根, 这组小棒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教师在总结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没有刻意强调“任意”二字, 而是通过练习, 使学生体会其重要性, 印象会更深刻。学生小心翼翼地判断其他几组, 从练习中找到了小窍门, “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就能判断是否围成三角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研究数学的方法。第二个练习摆小棒, 从另一侧面深化理解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时每根小棒的长度是相同的, 可以忽略这些小棒的具体长度。这时每根小棒的长度是相同的, 可以忽略这些小棒的具体长度, 而将其作为一个长度单位, 比较各条边的小棒 (长度单位) 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时有的学生先不摆小棒, 而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想象和判断, 再摆小棒进行验证。第三个练习给出两根小棒长度, 如果想组成三角形, 必须找出第三根小棒的取值范围。要求学生先想一想, 再摆一摆。三个练习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教学思想。

让每个学生在差异教学中获得成功 篇2

1.问题交流发展思维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要想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交流。

为提高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作为切入口。通过启发与引导,激发他们质疑的欲望,锻炼他们质疑的勇气。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乐问。

要培养学生爱提问的习惯。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问”的时空。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授课之前必须预习,在预习中将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分成三类,即“本课主要问题、本课疑难问题、本课启示或感悟”写在预习本上,授课之前,进行批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对于个性问题在课余与个别同学相互切磋。有的时候,你真的不得不为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拍案叫绝。在兴奋之余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通过这样的师生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智力特征,为更有效的实施差异教学提供契机。

2.分层评价激励成功

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随堂评价。包括课前、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结束时的评价。即根据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准备情况、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了解。评价学生的活动。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你的观点很明确。你可以用更精练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吗?”、“你的观点很独特!你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应尽量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阶段评价,使其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催化剂。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表现,我综合地、客观地、真实地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及时总结评价。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开展“特长生”“优胜生”的活动,给他们自主探究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的空间和余地,使他们产生自我超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采取评寻“进步生”的办法,肯定学生的进步。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激励各类学生进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表扬和鼓励。使每一个个体都受到鼓励,感受到关爱和欣赏,产生前进的动力。本着“把研究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放在首位”的教学理念,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提供选择。适应差异

(1)学习目标的选择

我们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所以教师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符合教学要求的差异目标体系。包括集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目标是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个人目标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的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目标。

(2)学习内容的选择

政治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是有限的: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内容的量、范围、深度、难度,内容出现的顺序,作业等多方面进行;内容的调整要适度,既要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差距适度。然而政治学科内容丰富,这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为使每一位学生在政治的浩瀚大海中有方向的邀游,我将学生的学习分成两类:其一、基础知识的巩固,这一方面的知识是政治学科必须掌握的内容,每一位学生的必修;其二、选择性问题的探究,这部分内容不需要所有学生的努力。只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自由选择完成。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以这种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给不同的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问。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展。

(3)学习方式的选择

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张扬个性。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初中学生还没有很稳定的心理定向,需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在政治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对自己身边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实践,体验自己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喜悦,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和志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在初二的法律常识的教学中,可分小组开展“法律比道德重要”“道德比法律重要”的辩论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立研究课题,组织辩论组成员。然后选择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辩论思路。由于学生的兴趣、经验、所处环境不同,学生选择的切入口、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表达成果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真正自主的学习。

让学生在集体中发展自我 篇3

一、建立突出个体地位的班级结构,让学生在集体中培养自我意识

实践中,本着突出个体的原则,我对班级结构进行了调整。把班级按自愿组合和客观调整相结合的办法,组建成八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小集体的独立性体现在:第一,各小集体统一在班集体的管理之下;第二,各小集体以独立的单位参与班级的各项评比;第三,小集体成员与本集体荣辱与共,个人荣誉要通过小集体的获得而获得;第四,实行小集体“自治管理”,小集体有自主管理权,教师只能以参谋、顾问的角色提出建议。

通过这样的组建,形成在一个班集体中并存多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的格局,把班级的日常事务化为各小集体之间的评比内容,使学生在比较、竞争中增强集体观念。更重要的是“小集体”容量小,成员只有五六个同学,透明度强,集体利益更接近学生个体利益,使个体对集体的影响力增强,个人与小集体荣辱与共的关系更紧密。突出了每个个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在集体中自我存在,认识到自己对集体的价值。

二、采取自主管理措施,使学生在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

1.利用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其含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班主任教师对班级事务的管理,而应是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是管理班级的主体。班主任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改变学生“被管”和“听命于师”的被动地位,给学生管理的自主权。在实践中,我除了采用小集体“自治管理”方法,还采用了班级“创岗选岗制”,即学生针对班级管理的需要,结合自己的所长,本着服务于班集体、展示自我的原则,自己设立岗位,在征得同学们的认可后即可上岗。班级中大到纪律、活动,小到养花、关灯,都有人负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局面。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对班级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有一个岗位,负一份责任”的集体中,主动寻找自我教育的位置。

2.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实现学生对个体的自我教育。在集体中,学生干部的特殊身份能够触发学生提升自我教育的渴望。实践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日常规范之后,讨论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为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提供准则。同时,开展“无批评周”、“无班干部日”、“形象评比”、“公开承诺”、“竞争对子”等活动,为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提供机会。学生在以集体的规范、舆论调控自己行为的同时,也越来越清醒地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我、认识自我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学生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践中,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合作组织、全员参与各类活动。对此,教师不提目标,少提要求,不加压力,提供帮助,积极评价,让学生较为轻松地开展活动。对于班级的大型活动,可由学生竞选组成的“活动组委会”负责管理。同时,提倡在小集体内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我认识。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集体交往中进行自我体验

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在这两种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地位观念、价值观念、交际态度、人品修养等都会影响着班集体的人际交往氛围。教师应利用这一主导作用建立班集体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集体交往中获得有益的自我体验。

1.在班集体中,教师应成为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常人际关系的典范,拒绝与家长、学生之间的不正常的交往,为学生做出榜样。

2.师生的交往要以尊重为前提,教师要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交际权利。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学,教师要认可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要使学生在知错、改错的成长体验中发展自我。切记,教师不能使学生在被训斥、挖苦、讽刺、体罚中迷失自我。

3.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在学生的一则日记里看到这样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小事:“今天早晨,我刚走进校门,迎面看到了张校长,我刚想问好,却见张校长满脸微笑地对我说:‘你好!’……不知怎的,我今天特别高兴,好像一切都变得特别美好,我主动地向每个人真诚的问好,向每个人微笑。也许这一切都是因为张校长那个‘你好’吧。”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平等的交际态度,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一连串持久的快乐与自信的音符。

4.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师生之间的交往来说,其特殊之处在于教师的言行往往带有一定的评价意味。“师长”的身份往往会使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自觉地使用“指令式”、“管教式”的方式,从而成为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障碍。因而,教师应注重使用“谈心式”、“讨论式”、“交换意见式”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从而促进良好的集体交际氛围的形成。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集体交往中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使学生在接受集体的关怀和尊重的同时去尊重和关怀集体中的他人,使学生在相互关怀、相互尊重的集体交往中,得到情感和角色的自我体验。

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 篇4

学生解答后,老师根据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可这样思考并解答:一条水渠长5份,上半月修2份,下半月修2份多400米,下半月比上半月多修5-2-2=1……400米。1份就是400米,求上半月的2份是多少?列式为:400×2=800米

通过分析思考,学生的解题思路活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了多种解法,有的用分数解,还有的用方程解,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高。

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篇5

【关键词】学生;体验;发展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是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他燃烧,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

一、创设探究体验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囿于学科的本位,淡薄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生长潜力,学生的自我意识常常处于抑制状态。其实,孩子是金子,本就闪烁着光芒。我们要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开掘他们自身的智慧,为课堂有限时空注入无限张力,为他们创设探究体验的氛围。让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这样,高涨的热情才会有力的支撑学习活动,激情泛起的才智和探索生成的快乐才会不断喷涌。

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蔬菜,摆在桌子上,提示孩子们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认识它们,如:颜色、形状、味道等,然后把你熟悉的蔬菜介绍给大家,孩子们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使一节枯燥的识字课开头有了润色,再让孩子们用生字卡往实物上贴,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体验的兴趣。

二、找准自主体验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确的,教师不要过于急着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拔,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始,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教给孩子们提问的一些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句提问,对不明的现象提问……使学生提问的水平逐步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潜水洼里的小鱼》中写到:“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在这段话中,像“这一条”反复用了几次,针对这种形式,我引导学生提问,有的问:在乎生命的小鱼是指小男孩捡起的这几条鱼吗?有的问:为什么文中重复“这一条”,不说所有条呢?有的问:省略号代表什么?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进行了思考,真正领悟到小男孩保护动物的坚定态度,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些问题,他们自己能提出来,自己也解决得很好。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探究体验的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体验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

三、做好探究体验的拓展,让探究走进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世界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切断了与生活的渊源,语文本就生活的一部分,就是生活的积聚与抒发,绚烂多彩的生活有行、有情、有境,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儿童总是凭借他们的感官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因而,我们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儿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口,扩宽儿童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学习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学习不应将学生的视野和情感束缚于课堂内,应激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将课堂上蕴育的丰富情感,转化为健康有益的行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进行语文系列实践活动。

课前精心布置,做好小调查工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经常在课前布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答案,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如:教学《雨点》一课,在学这篇课文之前,让学生了解天为什么会下雨?然后再进行自我展示汇报,学生们探索的热情高涨。展示交流时,关于雨的形成这一自然现象,说得很明白,清楚。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搭建自主探究的桥梁。多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有意安排,做好搜集工作。尽量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增长智慧。如:学完《日月明》一课,对孩子们留下问题:“除了课上我们学的这些字,回家你想一想,或找一找,还有哪些字属于这种类型的字,看谁知道得多,把你知道的字明天教同学们读。”这时,孩子们都有一种展示自己的欲望,为此,孩子们想尽办法搜集这些知识。第二天,很多孩子拿来的字都是我们没学过的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认识的字教给大家,这样,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语文园地四》后,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都认识哪些标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不仅认识了课本上的几个标牌名称,还说出了多个标牌名称,坚持设计这样的小练习,能促使孩子主动认字。再如:学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学生们被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所吸引,就仿佛被作者带进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也似乎并不是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的欣赏着那些奇石。此时此刻,他们已对黄山的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可以因势利导,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爱黄山,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老师和你们一样真想去黄山看看,课下让我们再去了解黄山,把书中没有介绍过的石头讲给大家听,也可以把那里你不知名的怪石起上名字,再画一画,然后我们进行小组展示交流。”这样,很自然的就给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小组间也自然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课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他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的介绍飞来石,有的介绍狮子峰,有的介绍仙人晒靴,有的介绍炼丹石,有的展示自己画的图片……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智能 篇6

大胆放手, 精心指导。

学生开始做实验时不敢大胆动手, 怕损坏仪器, 教师就要解除学生的这种思想顾虑, 鼓励学生大胆动手, 树立信心。同时, 在实验前,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 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样学生在实验时便心中有数, 敢于大胆动手, 并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仪器的使用, 读数方法和数据处理。

因陋就简, 土法上马搞实验。

初中不少物理实验简单易做, 取材方便, 可利用瓶瓶罐罐, 土法上马, 同样能取得好的效果。譬如指导学生进行“测定物质的比热”的实验, 因山区初级中学实验仪器紧缺, 在实验前我就收集一些易拉罐铝瓶, 电池锌铜外壳, 把它加工成量热器的大小筒, 加上木垫木盖, 并用铝线制成搅拌器, 就成了很实用的量热器。又如在浸过腊, 油过漆的木棒下面绕铁线做成简易的比重计。我们还自制灯座、开关、电池盒、电阻器等一大批原理突出, 设备简单, 效果明显的电学实验器材。因陋就简为学生实验创造了物质条件。学生利用这些“土器材”进行实验独立完成电路连接、伏安法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实验,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把学生实验搬到课外进行。

为了补充教材中学生实验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 除了把教材中一些演示实验、小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外, 我还创设了一些新的学生实验课题, 在课外进行实验, 目的在于加强和培养学习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例如, 在光学教学中, 我增加了一个“找焦点”的学生实验课, 实验前, 集中实验室中所有凹面镜、凸透镜, 还收集一些老花眼镜及平面镜, 使学生人手一镜, 交替使用, 实验时把学生带到球场, 利用太阳光做实验。这堂课同学们在寻找焦点中燃烧掉了很多火柴, 但同学们“玩”得痛快, 下课后还“玩”着不走。通过这堂课外实验, 同学们对这些镜的虚、实焦点的有关知识, 通过亲身的观察, 学得活, 记得牢, 解决了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收到了课堂上收不到的效果。

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如“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这节学生实验课, 课前要求学生充分认真预习, 在上实验课时, 老师不作过多的讲解, 学生就能进行仪器安装, 有步骤地通电启动电动机。学生有较充裕的动手动脑时间, 去研究和掌握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磁感线方向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对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的变化。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出了不少问题, 如“电刷上为什么有电火花?”“为什么有时要用手去启动 (发现电极刚好分别与两个半环接触时不容易起动) ?”有的学生还想自制一个电动机安上风叶做电风扇, 提出:“电风扇的原理是不是和这个一样?”这样的实验课, 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我向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继“照明电路安装”实验之后, 我带学生在学校安装照明电路, 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 控制一盏灯的电路, 安装日光灯、电风扇、电猫等, 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还学到了一定的技能。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发展 篇7

一、选择适合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容

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 并以其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和载体, 广泛取材, 力求做到:

(1) 使内容具有普及性。选择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要让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可能, 并通过活动对知识有所获取。如果一味追求密度大、难度高的竞赛题目, 那只是为少数尖子生服务, 脱离了多数学生的实际, 这是我们所排斥的。

(2) 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颖生动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 如果再辅以精心的设计, 学会会尽情地投入活动中去, 在动中生趣, 在趣中激思, 在思中增知。

(3) 注重内容的发展性。选择内容时, 要选择更多的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蕴藏的知识点, 并据此适当地延伸、扩展, 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和发展。在数学学习中, “做”比“知道”更为重要。

(4) 引进新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计算机和计算器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数学教育中起了重大的作用。适时引进新技术, 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助于学生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探索问题, 观察不同的结果。让学生能遇到具体问题时能从整个数学体系中考虑和认识问题。

二、创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得以自主地发展, 就应善于创设易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有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有较为强烈的“我要学”的学习意识。

(1) 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教师讲授, 学生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课堂气氛压抑, 他们感到心里有负担, 有压抑感, 思维便处于压抑状态, 无法得到有效发展。数学活动课则要教师将过去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 教师只做“导演”, 适度调控, 让学生做“演员”, 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 充分表现自己, 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敢于提出异议, 敢于探讨和辨识, 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敢想、敢说、敢做、敢辩, 最终达到会想、会说、会做、会辩。

(2)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平衡, 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可能整齐划一。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承认差异, 允许差异, 并正确对待差异。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肯定, 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鼓励, 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不必担心被批评、被讥笑, 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 从内心激发出“我要学”的强烈意识, 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提供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实践的支撑, 学生的能力也只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 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 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创造条件, 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出现都不是单一的, 而应相辅相成。实践活动的形式应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感知, 在实践中发现, 在实践中收获, 在实践中创造。

(2) 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 实践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 更多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为发展创新提供可能。这种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 也不是看出来的, 而是在自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就可以摒弃模仿、记忆、识别、练习等机械性的活动, 从而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实践的能力。

四、挖掘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学生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显露出自己独特的潜在能力, 这种可贵的潜能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或缺乏机会和激情而未能显露, 它来源于灵感的突现和个体的潜质。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造时机, 提供机会, 充分挖掘学生独特的潜能。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无疑会是一种助动力, 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 勇敢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

社团选修课程:让学生在选择中发展 篇8

起始于2006年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但要继续深化改革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课程选择性不足, 教学内容基本以四个必修模块为主, 鲜有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化课程;二是教学实施方式与评价标准单一, 课程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性与开放性不足, 评价基本以纸笔测验为主, 未能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三是未能基于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方向引导, 在如何尊重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等环节还显不足, 且难以包容创新人才的个性特征。因此, 如何增强课程的高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急需破解的难题。

二、社团选修课程的课程性质

社团选修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规范的方式建设起来的, 以社团为组织, 以活动为载体, 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与选课走班相结合, 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性、实践性课程。社团选修课程就课程性质而言, 应该是必修课程的补充, 选修与活动课程的体现, 兼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属性。社团选修课程不是特立独行的课程, 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载体, 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 有机地融合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 服从于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三、社团选修课程的运作流程

社团选修课程开发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首先是课程申报。通过对全体同学兴趣爱好、发展规划等调研, 教研组基于组内教师专业特长, 向学校课程管理部门提出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开发申请, 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内容与主题。其次是课程评鉴。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审定社团课程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选择是否恰当, 活动组织形式是否妥当, 力求把好课程的准入关。再次是课程实施。审核获准后社团课程开发与指导老师向学生作社团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愿选择相关课程, 同一选修者组建相关社团, 并原则上由课程开发者负责社团活动指导。选修同学围绕指导老师事先确定的活动主题, 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场所或在其他时空, 打破原来单一的“行政班”进行“走班”。社团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 指导学生采用讨论、辩论、探究、实践等多元教学组织形式, 合理有序安排实践探究过程, 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最后是教学评价。完成社团选修课程学习后 (一般为一学期) , 社团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各社团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记录或研究报告、体会等给予选修课程相关学分认定。为确保课程选择的适切性, 每个社团课程学生可试参加两次, 试听期间学生可更换社团课程, 试听期结束后不得变动。

从上述开发与运作流程来看, 社团选修课程明显表现出性质课程化、组织社团化、选择自主化、活动主题化、评价学分化等特点。

四、社团选修课程的实践价值

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组主要从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大类开发实践社团选修课程, 各类社团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自主选择, 努力实现让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

时政沙龙:思想政治课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时政性。为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时政信息, 我们尝试以时政沙龙为载体, 适时选择相关国际国内时政热点, 如中国从利比亚撤侨事件, 日俄、日韩、中日领土主权纷争, 美国总统大选等, 引领社团参与者进行理论论证, 开展综合分析, 提高思想认识。为提高参与者的研讨效果, 必须重视以下原则:首先, 沙龙主题适切化。指导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能力, 选取沙龙主题, 这将有助于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其次, 主题材料情境化。为克服课堂教学过于程序化的缺陷, 政治教师将时政主题材料有效裁剪、组合, 加工成有一定背景与过程的情境, 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给参加沙龙的学生, 学生在直观感性的体验中, 激发学习探究的激情。再次, 活动推进问题化。在每一次时政沙龙中, 教师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多层次、多角度、多梯度设计各类问题, 学生必须成为沙龙的主角, 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师则层层推进, 适时地提供“镶嵌”, 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模联社:这一社团的主题活动就是召开模拟联合国大会, 通过明确相关全球性热点、焦点问题为主题, 涵盖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科技、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明确主题、文献检索、方案设计、现场辩论等环节,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热点专题研究。近年我市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从会议主题确定、与会学校邀请、议程安排、会务组织协调等均由学校模联社承办, 近二届主题分别为“节能减排”与“叙利亚危机”。在大会上, 与会学生或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 通过事先阅读大量文献, 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学术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 从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不同方面, 撰写本方观点措词, 通过交流对话, 不断推进会议进程, 为自己所代表的国家维护利益, 并在求同存异中形成会议文件。教师尽管隐身幕后, 但必须高度关注会场上的所有随机因素, 引领学生进行快速的知识加工与整合形成全新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 这是单纯的政治课堂教学不能容纳与代替的。这种全新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方式, 也成为引领学校新课程文化、学生社团文化和国际文化的重要课程平台与实践平台。

诗文诵读社:现行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不仅新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 而且在教材中选用了相当多数量古诗文, 其中《文化生活》有十多处涉及, 《生活与哲学》有20多处涉及诗词古文, 使政治学科的人文性更加凸显;另外, 近年高考政治命题经常以古诗文作为情境材料, 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 我们借鉴语文学科诵读经验, 与语文组合作组建了诗文诵读社。一方面积极挖掘教材已有的诗词古文的人文精神内涵, 寻找人文精神教育的引子;同时还可以超越教材, 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组建各类诵读小组, 如“诸子百家”哲学小组, “四书五经”小组, “唐诗宋词”小组, 各小组以诵读为基础开展研究性学习,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与提炼,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最基本的精神, 并从中学会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这样的诵读不仅是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的过程, 更引领学生上升到人文精神层面, 形成一种道德追求, 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

法律社:政治教师不少是法律专业出身, 很适宜开设《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课程。学生通过修习本选修模块, 基于升学需求或毕业后就业需求, 在教师的支持下组建了法律社, 并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 如邀请专业人员到校进行典型案例剖析, 现场观摩法庭庭审, 承办模拟法庭等来深化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另外, 法律社还积极参加学校管理, 如当同学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发生摩擦、矛盾或纠纷, 法律社成员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参与调解教育;有学生因违纪而受处分前, 由法律社派员参与处分民主听证会;针对学校新校区启用后各项管理还不完善的问题, 法律社向学校领导汇总各类意见、建议并提出解决方案;不定期在校园内进行法律咨询。另外法律社的同学们还在教师的指导下, 走向社区服务社会, 进行普法宣传, 争做法律义工。显然, 本社团课程学习实践,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有助于学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真正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除此之外, 人文大讲堂、心理社、义工社也在政治组或与其他学科组教师协作开发下实施, 既体现了本学科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 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五、社团课程实践反思

反思一:课程开发要注意科学性与规范性。教师往往有什么特长就开什么课, 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或者是学生喜欢什么就开设什么, 缺乏对学生兴趣的适当引导。思想政治课社团课程要真正彰显德育课程的性质, 必须将社团课程决策的着力点放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 综合素质的优化上。在选择社团课程活动主题时, 既要着眼于内容的智力价值, 使学生有较深的智力参与度, 又要有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趣味性、挑战性, 着眼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张扬、能力的发展, 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反思二:教师要加强研究指导到位。目前, 绝大多数政治教师对社团选修课程的教学价值认识不足, 且指导乏力。为此, 必须鼓励教师进行较为专业的社团课程研究, 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员, 积极与专家、学生对话, 拓展课程开发开设能力, 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其次, 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克服临时、挂名的有名无实的陈旧观念, 多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方向、学习能力与路径, 真正成为课程教学者、社团指导者、活动组织者与管理者。

反思三:社团活动要增加开放性与实践性。实践中, 受教学时间、组织安全、经费等多因素的制约, 社团活动时空受限, 实践性明显不足。为此, 学校与教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创造条件, 借力学校党组织、团委等机构, 力争让社团课程在活动组织中有较多机会走出校园, 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 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 篇9

所谓“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学校通过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我反思”等方式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进而成为主体性的社会成员。

一、运用“心理需求”或善意批评法, 让学生获得自我定向

由于职专学生具有自身品德修养不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信念和世界观不成熟、不稳定等特点, 因此他们自控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 经常出现“破罐子破摔”的错误倾向, 孤独、暴躁、沮丧、羞愧常常伴随着他们的学业成绩下滑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处在单亲家庭, 或是家庭环境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危机。掌握这些因素后, 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转化时, 就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因人而宜, 对症下药,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把教师看成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从心理的角度克服不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使学生的观念、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不断得到改善, 从而达到思想真正转化的目的。

教师的威严是严与爱的结合, 它来自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与关爱。学生, 尤其是职专学生, 对于“挖苦式”的批评, 会产生逆反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多以表扬、赞美为主。教师要不断去发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 正确加以分析和处理, 使之具有燎原之势, 以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推动学生成长进步。此外, 教师要循循善诱, 用行动来感化学生, 温暖学生的心灵, 不断给学生受过伤的心灵以抚慰, 让学生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和人生追求。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 人生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就是自身心理系统, 必须不断开发且系统性引入外部资源。如果这个系统是封闭、自体循环的, 就会走向衰退、窒息。因此, 教师在教育学生转化的过程中, 就必须使学生学会一件事, 不管现在如何, 都要以现在为起点, 找到一条建设性的、走向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路径, 接受一切经验, 自我定向、自我负责、自我超越。

二、合理运用对比手段进行转化, 使学生谋求自我规划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会经常运用对比的方法。一个人认识自己是从认识别人开始的。对比教育就是通过学生的对比联想, 使他们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对比教育可以避免“我讲你听”的弊端, 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对比, 深入了解自己, 自觉地进行行为调控,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因此,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看伟人书籍, 对比他们的宏图大志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跳出以往个人狭隘的认识圈子, 从而确立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也要让学生和同龄人中的残疾学生比, 看自己的毅力差距;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比, 看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要引导学生从同龄的失足者身上吸取教训等。可见, 合理运用对比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化, 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在做好学生思想转化的同时, 也要让学生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结合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专业学习, 让学生从进入职业学校开始就确立出他们自己职业中专三年的奋斗目标, 并紧紧围绕目标制定分年级的阶段性目标及措施, 在日后三年的每个阶段, 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总目标努力完成子目标, 并最终实现职业中专阶段的总目标。

三、使用“冷处理”或“回避与期待”法, 让学生实现自我反思

对待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 教师绝不能一味地批评训斥, 这样做不但没有很好的效果, 反而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疏远。因为人在感情冲动时, 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排他性。所以说,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冷处理”, 让思想转化收效更微妙。“冷处理”, 即等犯错误的学生头脑逐渐冷静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反思, 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时, 教师再有对性地进行思想转化。

适当的“冷处理”, 可以使学生自己能比较理智地分析、思考所面临的问题, 在反思中认识问题的实质;同时教师也能寻找更好的教育契机, 选择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转化效果。

思想转化工作难度大, 但只要多给学生以理解, 多给学生以鼓励, 多给学生以机会, 就能有很好的转化效果。教师要回避以讽刺替代批评, 以粗暴替代教育转化的做法, 要努力实现“罗森塔尔效应”, 即由于教师的种种善意的期待与爱, 使被转化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并走向了成功, 力争实现“进门槛效应”, 使学生取得进步, 达到教师期望的目标。像这样, 学生认为教师对他保持了良好印象, 便会倾向接受这个要求, 从而加倍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习惯达到教师的更高期望。

在“回避与期望”的做法之余, 教师还要让重新树立自信心的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不断得到锻炼,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 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力, 去掉自卑感, 改正以往的不良行为习惯。

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自由和个性,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规则, 学生的自主发展离不开德育规范管理和思想转化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充分发挥聪明才干的平台。一方面, 在学科教学中, 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为其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环境和条件,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另一方面, 要让学生参与德育规范管理, 让他们在其中挑大梁, 同时也使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得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 无论是在活动方案的设计, 还是活动过程的管理或是活动内容的安排, 都让学生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真正放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安排学生来办学生集体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综合素质。

让学生在阅读中互动、生成、发展 篇10

一、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互动对话中增强意识

在阅读之前,学生应该有一个阅读预测的过程。图式理论认为阅读预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果如所料,于是他的认识能力就得到强化,认识结构就得以进一步巩固(即同化);一种是不如所料,即阅读对象在预测中没有出现过,于是他必须回过头来,必须检查自己的预测思路,对自己的预测进行修正,对自己的认识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即顺应)。其实,阅读预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期待。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助于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 利用期待,填补空白。美学告诉我们: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补充。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在阅读期待中与作品产生共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期待,设置悬念。巧设悬念,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让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构成一定的美学距离,形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这样的预设悬念,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步步读文,步步猜测,在阅读中沿着各自的思路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发挥了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阅读期待设置蓄情,利用阅读期待故意设疑等。

二、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在互动对话中情趣共济

师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他们真诚敞开自己的心扉,彼此欣赏,互相悦纳。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感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人文关怀使教学处处充盈着奔涌的激情,这些都是师生对话得以存在和舒展的人文情景。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说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揣摩和加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人人参与对话,自己解读文本,形象地体悟文本的意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对话,犹如两块玉石相互碰撞,只有在这种平等互助的气氛中,才能擦出火花。教师不宜以隐蔽的权威者角色操纵对话的进程,而应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对话,让阅读教学情趣共济,让对话充满人性的魅力。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互动对话中张扬个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学生阅读文本是探索与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权威。学生阅读存在着一个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理解、延伸和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环境等文化背景的影响,加之学生本身的个性、学识、经历、气质、情趣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呈现出千差万别、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为此,我们要尊重个性化的阅读,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由释放各自的阅读体验,尽可能地保留其合理的多元理解,然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撞击中张扬其独特的个性。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感悟,在互动对话中生成发展

上一篇: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下一篇:现代游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