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2024-06-04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精选十篇)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1

笔者认为, 石油企业在合同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石油企业已经成长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虽然石油企业多数为国家拥有股本的国有企业,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并受到国家层面的较为强烈的控制, 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世界能源产业竞争的加剧, 中国的石油企业也逐步加快了市场化进程, 逐步成长为了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料显示, 中国最大的几家石油企业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改造, 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局面, 政府的石油管理与石油经济逐步分开, 石油管理局与石油企业成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主体, 石油企业勇敢地走到了市场经济的主战场上。时至今日, 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石油企业均已经实现了公司化改造, 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初步建立起了以公司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主体的本质是经营实体。在市场经济中, 作为市场主体就存在经营风险, 既存在成长壮大, 扩充实力的机会, 也存在资本缩水, 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尽管石油企业具有强大的国家背景, 往往被国家特许授权经营石油业务, 并由国家政策排除了竞争者, 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 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逐步加大, 作为市场主体的中国石油企业也必须面对市场风险。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 即便是实力雄厚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霸主地位的石油企业也完全可能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失败者, 甚至有可能被红牌罚下。今日之中国石油企业, 已经全部上市, 成为拥有众多投资者的股份公司, 并进入了国际市场, 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 中国石油企业必须保持足够清醒, 保持对包括合同管理风险控等在内的市场风险的警醒。

2. 合同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通过合同管理, 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 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企业的合同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交易风险的管理, 涉及到生产运营、物资管理、技术研究、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正常履行合同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着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加强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及审查、监督、控制等环节的有效控制, 可使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石油企业在各类企业中是规模较大的企业, 具有较大的业务量, 业务金额较大, 并且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多为大宗产品与期货产品, 其所签订的合同标的数额大, 影响合同履行与执行的因素多, 合同相对人多为集团客户, 因此合同管理在石油企业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石油企业的业务管理是围绕合同为中心展开的。以大港油田为例, 作为国内较大规模的石油勘探与开采企业, 大港油田每年有大量的合同签订, 油田所属各公司每年实际履行各类合同标的额达近千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合同中, 既包括标的额巨大、履行周期长的石油产品供应合同, 也包括其他各类采购合同、服务合同、劳动合同、技术合同等等, 对于这些合同的管理与执行水平直接影响到大港油田的经济效益与盈利水平。同时, 作为一个员工人数达到数十万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大港油田的合同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上述的企业经济效益问题, 更与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风险控制水平、企业的和谐稳定等具有密切联系。综上, 合同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是石油企业管理的物质承担者, 是石油企业管理的中心之一, 合同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引起石油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

3. 企业管理中的合同管理存在相应风险。

企业的合同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质量。一般认为,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的风险、知识产权的风险以及合同管理的风险。公司治理的风险主要是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的公司重大决策所形成的对公司发展的风险, 而知识产权的风险主要是指以公司产品与服务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价值损耗所带来的公司利润风险, 而合同管理的风险则主要是指公司因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所导致的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可行性分析

石油企业合同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 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是存在必要性的。下文中笔者将重点论述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可控的, 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应该成为石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风险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

风险管理是一门崭新的学问。笔者认为, 石油企业的风险管理是指石油企业对影响企业盈利及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监控与干预, 促使风险良性转化的各类管理活动。石油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 风险理论及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及基本工具在石油企业中也是普遍适用的, 比如石油企业也将如其他大型企业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生态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各类风险的考验, 也需要由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类风险进行专业的防控, 在进行微观管理的同时, 企业领导也需要提升宏观战略, 提供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与水平。

2. 对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是一门科学。

一般认为, 合同管理是一种具体的企业管理活动, 是企业微观管理活动的构成, 其所存在的问题及所造成的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应该纳入企业的正常损耗, 这也是现实中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控力度不够的企业意识方面的原因, 其本质在于, 这种传统观点忽略了对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事实上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质的活动, 而是在管理学科指导之下的一门具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对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的理论来源在于风险控制理论在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应用。企业风险控制理论认为,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时间的纵向展开, 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对预先设定的企业目标在时间上的展开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决策的过程。基于此, 将风险管理理论与企业的合同管理过程进行结合, 可以将合同运行的整个过程即合同的缔约前、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消灭的所有法律运行过程纳入风险管理过程, 从己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出发, 分别考察上述各个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依据合同的实际情况, 作出各种评估与预案, 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合同风险, 这就是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理论的基本应用。

3. 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可控可防。

我们可以大港油田为例, 来说明在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过程中, 合同风险是可防可控的。上文我们已经谈及, 企业合同管理主要分为缔约前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及违约责任管理四个过程, 而这当中合同签订与履行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下面我们结合大港油田的实例简要探讨:缔约前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对于缔约前的合同风险, 大港油田把资信调查、立项审批、合同审查作为重点环节。在签订合同前, 对合同对方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确信其确实具有履约能力, 方可与之谈判签约。对标的审查, 做到质量可靠和价格适宜。在物资采购时, 严格审查对方生产的许可证、出厂证、质检合格证。对同型号、同质量的产品, 要货比三家, 或实行公开招标, 尽可能压低采购成本。合同文本内容要规范化, 条款不漏项, 用词准确, 避免产生歧义和引起合同纠纷。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在实际操作中,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合同履行直接关系合同运行的质量。只有齐抓共管, 各负其职, 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 才能把合同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做好。基层单位负责合同的执行和实施, 机关业务部门负责合同执行和实施的审查, 合同管理部门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程序性的审核和合同抽检, 审计监察部门对合同真实情况进行监督。分公司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合同的全面检查工作, 合同检查工作由审计部门、合同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室组成合同检查组, 采取经办单位自查, 检查组重点抽查的形式, 并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机关业务部门积极性, 实现合同履行信息的及时反馈, 保证合同的执行质量。公司对集体企业的合同实行统一的管理、指导、监督、考核。集体企业每月必须将合同履行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 以备审查。

三、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的路径选择

前文分析表明, 合同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存在风险控制的问题, 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是可控的, 对石油企业的合同风险进行控制时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笔者认为, 从风险管理学的角度来说, 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可依据如下路径:

合同风险识别是合同风险控制的起点, 是合同风险的识别的标准的建立时合同风险识别的关键, 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界分, 以此来形成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识别基点。依据一般理论对现实中运行着的合同的风险进行识别之后, 必须对对石油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影响及合同相对人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判断, 在此基础上由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针对该合同进行风险决策, 由此来确定企业的应对之策, 作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决策。在上述合同风险控制的路径之中, 核心是合同管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详细讨论。

参考文献

[1].尹贻林, 何红锋, 许健.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06

[3].雷俊卿.合同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2

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风险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公司法务进行法律风险管理,要取得成效,必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而不能“就法律讲法律”。

要实现融入,须借助于企业的管理机制与管理要素,如企业政策、规章制度、部门结构、工作流程,绩效考核等。通过这些要素的有序结合,可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

一、法律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均可能产生法律风险,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须先持有正确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意识。

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指企业法务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对企业法律风险的存在、后果,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是否有足够的认知。

首先,企业决策层对法律风险的存在、后果,应对措施是否有足够的认识。能否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对本企业的法律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承诺,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除了最高管理者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外,具体的执行和实施部门人员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也很关键。作为专业的风险管理者,法务部及其工作人员,上至法务总监,下至法务专员以及法务部聘请的外部律师,都应对本企业的法律风险有着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法务部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尤应清晰、敏锐。在必 要时,法务人员还须对其他业务部门人员进行专门的法律风险意识的培训,以期更好地执行和实施法律风险管理工作。

最后,企业法律风险可能来自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因此,全面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还应得到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他们的法律风险意识对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也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形成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呢?在不同企业,路径大不相同。以下步骤可表示其形成的一般路径。第一步,法务人员就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问题,挖掘具体需求,然后管理层对此进行正式的认同,并承诺上升为本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第二步,全体员工逐步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在本企业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进来。第三步,法务部或其聘请的外部咨询机构制定具体的法律风险管理实施计划。最后,通过持续地实施法律风险管理计划,最终可望形成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

要说明的是,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承诺意识、法务部的风险管理实施意识、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责任承担意识,都离不开企业整体的法律风险意识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当企业各层在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上达成共识,且能主动的履行防范法律风险的职责时,可以说,该企业才算形成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文化。法律风险管理文化,其实质是统一的、深层次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树立稳定且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文化,可谓法律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

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

在企业具备法律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企业内部制度来落实。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是法律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法律风险管理行为的桥梁。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是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进行书面化和常规化。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方面,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必须体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并且能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激励和约束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

另一方面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又必须自成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应满足企业规章制度的一般特点,即可执行、可操作; 第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集中考虑法律风险处理的特殊要求,重点规定基于法律的管理行为。如在制定法律风险识别相关制度时,就要考虑是基于法律环境的变化,是我方或对方违规,还是对方违约或侵权,抑或对方不当行为或我方怠于行使权利等各种法律上的情况;

第三,需要强调的是,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应有单独的奖惩规定。这种奖惩不仅是制度中涉及的奖惩行为,而且还应对是否积极或消极地实施法律风险管理的行为进行奖惩。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要体现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并配备相应的考核规则和奖罚制度。

三、法律风险管理人员

企业风险管理永远是通过组织中的人、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完成的。人制定了主体的使命、战略和目标,并使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得以落实。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意识的塑造和制度的贯彻实施,与企业员工的素质密不可分。法律风险方面的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企业进行法律风险管理来说,同样重要。鉴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意识的发起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是以法务部人员为主,那么,在配置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资源时,本企业是否存在从事法律风险管理的专门人员,以及这些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对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能否达预期目标至关重要。

在配置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人员组成时,尤其要注意两种人。一是本企业法律事务的负责人,即法务总监。他(她)们作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其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和理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起着领航的作用。法务总监的配置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必须要求法务总监不仅懂法律,而且要具备管理经验;不仅能与业务部门、职能部门打交道,更重要会与企业决策层打交道。法务总监在企业老总的法律风险意识不强时,必须能说服和引导领导主动支持在企业中实施法律风险管理。

二是企业聘请的外部专业咨询者,如执业律师、风险评估咨询师、学者专家等。这些人员的配置也是必须的,他们应与企业内部法律事务部门人员有个合理的分工。当然,在采纳外部专家意见时,也要考虑其本身的局限性。需要说明的是,在配置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人力资源时,不管是内部法律事务部人员,还是外部法律专家,都必须明确该人员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现代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是个系统工作,仅靠法务总监或外部专家咨询者是无法单独完成的,还必须有其他各人员的配合。把这些人员集合起来,就组成了专门处理法律风险的部门,可称为法律风险管理部或法律风险合规部。

在多数企业当中,这个部门的职责一般包含在法务部或合规部当中。专门成立一个法律风险管理部的较少。在人员安排上,除有一个具有管理经验和风险管 理理念的负责人,即法务总监以外,最好能配上两个法务经理。一个懂法律,也稍懂财务;另一个懂法律,也稍懂本企业技术。

四、法律风险管理流程

各企业根据自身管理基础和资源投入等情况,所采取的法律风险管理措施肯定不尽相同。为规范企业风险管理行为,推行企业风险管理最佳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机构都各自推出了多种风险管理标准或实施指南。

知名的有风险管理标准有: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

AS/NZS436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 ISO/IEC 31010:2009《风险管理技术》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914-201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等。

通过归纳、借鉴以上所述的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标准,可总结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

1.确定本企业法律风险准则。风险准则是衡量法律风险重要程度的尺子,体现了企 业对法律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偏好与承受度。在有的风险管理标准中,风险准则和另一个概念“风险容量”基本相同。风险容量是一个企业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所愿意承担的广泛意义上的风险的数量。

2.收集本企业法律风险环境信息。风险环境信息是后续法律风险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包括外部和内部风险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收集目的在于明确 法律风险管理目标,并设定法律风险管理的范围和有关风险准则。信息的收集应根据企业法律风险状况变化及企业的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3.进行企业法律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环节。在识别环节,形成本企业法律风险清单;在分析环节,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建立模型,参照专家意见,对企业法律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价环节,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法律风险准则相比较,进行法律风险的排序和分级,划分出需要重点关注和优先应对的法律风险。事实上,法律风险评估的合理定量化有望成为下一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焦点问题。

4.制定企业法律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包括检查风险应对现状、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和制定风险应对计划三个环节。在盘点应对现状时,考虑现有的人员组织、奖惩机制、能力素质,经费供给等是否能满足法律风险应对需要,为选择应对策略和制定计划提供支撑;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应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如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等;在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时,要考虑应对计划应有的机构和人员安排,相应责任要求,措施的优先次序和计划实施时间表。

5.实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措施。按既定的风险管理计划方案,保证资源配置到位,信息沟通顺畅,把法律风险管理实施工作切实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去。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是靠法务部门或者法务总监单个主体去完成。因为风险管理计划,必然涉及不同层面和职位的企业人员。对于法律风险管理计划方案的执行,法务人员(律师)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宣贯、培训。6.对法律风险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企业应及时监督和反馈法律风险管理流程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对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闭环。

五、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入手点和整体框架。模式在各企业中也表现不一,它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有三种常见的模式。

1.根据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活动来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即从企业的投资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采购活动、研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入手,发现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然后运用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流程对其进行梳理、评估、应对。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可能偏于投资,有些企业又可能偏于研发,还有些企业会偏于营销等等,根据企业重点的经营管理活动,投入主要的法律风险管理资源,以最大化地达到法律风险管理效果。2.根据不同的法律领域来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即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招投标法、投资法、税法、竞争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角度入手,发现每一个部门法所对应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结合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流程,实施法律风险管理行为。这种法律风险管理模式优点是法律性强,框架清晰,但缺点是企业的某项经营管理行为可能会包含多个部门法,会导致内容交叉或遗漏的情况。

3.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来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即从企业设立、运营、扩张、消灭等四阶段来分析每一阶段的重点法律风险。如企业设立阶段,要从企业的法律形态、治理结构来考虑法律风险。不同的法律形态,如有限责任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对于投资者来说,即意味着不同的法律风险结构。不仅企业控制权不同,而且股东税负也不相同,当然也就带来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案。在企业扩张阶段,要考虑大量投资并购、融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并能制定方案适应这些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当然,还存在其他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如从法律风险源,企业职能部门、企业部门服务内部定价等角度进行梳理、评估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七、法律风险管理绩效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否给企业的业绩提升乃至战略实现带来积极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评价是关系到该管理行为是否最终有效的依据。法律风险管理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有自身的绩效制度。绩效分整体绩效与个体绩效。整体绩效指本企业或法律风险管理系统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一套实施法律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的体系,明确企业和企业某个部门在法律风险管理的投入与收益情况,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法律风险管理成本可作为衡量企业在获得同样利润时的健康度和持久度。如某个企业花费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管理成本,才达到其他企业同等利润水平,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可以认为是存在法律风险的,是不可持续的,除非其能改变现状。

就法律风险管理的个体绩效而言,首先是指对执行企业法律风险系统中的某一项行为后果进行考核,并与其个人利益挂钩。然后,进行个体绩效评价。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个人在法律风险管理执行中的考核责任转化为个人工作动力。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3

【关键词】 税务检查; 税收风险; 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的基础工作在很多单位仍然非常薄弱,再与税收活动联系起来,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不少。由于纳税人原因导致税款少征,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给企业留下潜在的税收风险。

一、常见的税收风险点及原因

(一)税收政策多变与法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对政策理解不足

我国处在经济变革时期,税收政策稳定性较差,变化比较快。而税收法律制度出台,相关配套细则及操作性等不完善,导致不同地区税法执行差异较大,给企业之间公平税负与公平竞争带来巨大差异。如早几年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最为明显,各地执行情况花样百出。又如2011年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国务院国发[2011]4号文在年初就发布了,而各地税务机关还要等财税部门的相关细则出台,直到2011年10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才姗姗来迟发布了财税[2011]100号《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同样是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了多年,但在2008年12月一个通知就将不征税改成了不征税收入。在2008年1月财税[2008]1号文明确规定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不予征收所得税,而到2008年12月财税[2008]151号文就变成了作为不征税收入。关于嵌入式软件是否退还增值税及10%成本费用率的规定曾经也是比较模糊,政策几经反复。

如果说税收政策的朝令夕改是客观原因的话,税收政策的模糊性导致税收征管与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使得企业为了寻求竞争的公平和侥幸,存在纳税与监管行为的博弈,这是企业形成税收风险的主观原因。

(二)会计资料不规范导致的涉税风险

1.会计账簿及凭证内容及摘要不适当。会计账簿及凭证是税务稽查及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及寻找线索的起点。凭证摘要,记载的是经济业务行为,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及审批人员审核经济行为合理性的依据之一。但有些不适当的文字表述,给了税务稽查人员突破口。如经办人员在物业费发票后面备注是房租,这容易引起检查人员怀疑是否是利用税率差避税;如果这种业务发生在关联企业,又会引起关联交易是否按照独立原则等深入的问题;有的出现发票、单据、会计科目互不相符的情况,比如发票内容开的是办公用品,会计科目计入办公费,而借款单据事由是购消费卡;有的在发票上甚至将请客送礼之类的描述写在发票上;将临时人员工资,作为劳务费入账,未取得劳务费发票,也未计入职工薪酬,不符合税法税前列支规定,企业应分清经济业务性质,存在雇佣关系的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并能提供聘用合同及相关证明材料,属于劳务费的应当取得劳务发生地的发票方能税前列支。会计账簿与凭证是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表,但如果自相矛盾,会成为各类检查的疑点。

2.发票的要素不适当。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将发票要素开具齐全,取得发票应当真实。发票内容为办公用品、发票为劳保用品无具体的销货清单的容易被税务稽查人员认为不符合税法关于发票税前列支的要求,有偷逃税款的嫌疑;发票日期空缺、单位名称空缺的发票有理由怀疑发票的真实性,涉嫌假票或套票及阴阳发票;一些商场开具的发票,数量型号空缺的发票,即使附有企业自制的销货清单,疑为购买消费卡或预付款,涉嫌职务消费及接待礼品的购置,应按接待费等调增应纳税所得,同时按规定交纳个人所得税;发票内容与发票类别不匹配的;发票的类别及开具范围与发票专用章的单位业务不一致;一个出差地报销的是另一个城市的发票也是假票的征兆;没有开具抬头的发票,疑被认定为个人消费。这些不适当支出一旦被查出,不仅需要补税,还需要交纳滞纳金、罚款及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涉嫌偷逃税款。发票细节性的问题累计起来,就像是在企业的账簿里面植入定时炸弹,如果企业汇算清缴时不自行调增应纳税所得,随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3.经济业务相关附件不齐全导致的税收风险。如较为普遍的会议费或会务费科目如果列支的会议费发票无会议邀请、会议纪要或会议通知等证明材料的,属于资料不全,需要进行纳税调增。企业召开的设计联络会等会议发生的相关餐费如果不能提供会议文件也需要作为业务接待费调增纳税。业务宣传费的列支税法定义比较模糊,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符合业务宣传费列支内容,但需要企业的审批报告及其他证明材料。

4.应当取得发票未取得发票在税前列支的税收风险。解放军后勤部的收据、一些招标单位收取招标费开具的收据等应当开具发票的未取得发票的不能税前列支。企业取得劳务费发票,未按照税务规定在劳务发生地开具发票的,属于取得不当发票。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利息不能提供证明属于统借统贷的、代收代垫款保险等事项都容易被税务机关以不属于发票不能税前抵扣。

5.收入成本核算不真实导致的少纳税款风险。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不严,暂估成本或费用不严肃,风险较大。税务稽查重点如果是查费用一般不会查出大的税收问题,而如果是查成本,税收问题通常会比较大。

(三)应对税务检查的工程程序不适当增加涉税风险

1.异常数据触动了纳税评估警戒线。企业自身比外部机关更能敏锐地获知企业财务数据的信号,应当将企业的一些重大变化向主管税务机关做好汇报和解释工作,主动消除误会,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被动的应对检查,只会增加企业的税收成本。企业在接到税务稽查之前,应当尽可能获知税务检查的动机,主动与稽查部门联系,尽量避免上门检查。应对税务检查对企业来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税务基础工作做得再好,也难免有疏漏。

2.会计人员的素质会对企业的税收风险有很大影响。会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对日常的会计业务审批及账务处理方式有很大影响,不管是事前的宣传教育、经营业务筹划还是事后的处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越低,税收风险越大。在税务检查时,不适当的解释或者给税务稽查人员抽查的凭证未经主管会计审查、未与业务人员沟通,直接向稽查人员汇报事件情况,都是不适宜的。企业主管会计人员不懂税法,公司涉税风险较大。

3.事后解释和举证不当会增加税收成本。企业如果不能对照税法规定找到合理解释与依据,会被检查机关认定偷逃税款。

二、涉税基础工作规范化途径

针对普遍存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完善涉税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税收意识

一是招聘或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虽然市场上一般的会计人员比较多,但高层次的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等全面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对企业来说仍然比较稀缺。当今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全球化影响,企业的投融资等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多变,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及管理模式在不断变革,国内国际税收的政策法规,为适应和调控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招聘或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

二是对主管会计的任职资格提出要求。企业的会计如果不懂税法,那就是盲人摸象,非常危险。主管会计至少应当取得中级职称,熟悉税法知识。财会人员还应当定期查阅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机关的网站,关注最新的政策通知及网络上对政策文件的相关解读,熟悉企业相关的税收法规变化,及时更新税收知识。

三是开展税收知识培训。企业可以选择邀请水平较高的税务所的专业人员、税务征收主管机关的政策法规科人员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特别是对企业的经理层及主要经济活动相关部门进行税收培训,增强税收风险防范意识,使纳税筹划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至于留下税收隐患。

四是参加税务机关、纳税俱乐部等专题讲座,多与业内相关专家交流。

(二)规范会计核算基础资料

对账务处理、报销管理、收入确认、成本核算资料,按照会计基础管理的方法、程序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是规范发票要素,对报销发票细化管理,发票内容要齐全,日期、单位名称等不得空缺。

二是取得发票应当真实,忌购买发票,虚假报销。

三是严禁未发生增值税业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是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划分成本费用、费用归集科目,按时确认销售收入,严禁预估费用支出。

五是加强发票记载事项与内容的审查。

六是发票后的附件应当与发票及业务活动相符。金额较大的发票应当附相关合同或协议。

七是注意经济合同签订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影响,注意会计与税收在收入确认上的时间差异,重视合同中预收款的增值税纳税义务。

(三)重大活动事前进行税收评估与筹划

一是对经济业务的活动行为进行事前分析、事前设计、事前咨询等税收规划,减少各经营环境的税收风险。

二是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聘请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定期对企业账簿凭证进行检查,降低风险。企业可以开展年度的税收筹划及税收风险自评估,自查自纠,减少会计差错漏交税款。

三是集团企业可以开展专题的税收自查,包括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组织成员企业间互查互纠,交流经验。

(四)聘请专业税务咨询机构

一是具备条件的集团企业,可以聘请税收顾问、税务代理,对重大事项进行税收咨询和税收筹划,开展集团内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与培训,提高税务业务水平,降低纳税风险。

二是目前税务代理机构各地也不少,但较多从事纳税申报代理,从事咨询服务的水平并不高,尤其在税收筹划上实力突出的并不多,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代理机构对企业日常活动及会计账簿凭证进行定期审查,及时整改,排除不规范处理,发生非经常性的业务及重大的投资兼并等业务,由税务专业人员对相关业务进行事前谋划,规范操作,在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参考文献】

[1] 曲红.浅谈如何改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商场现代化,2007(5).

[2] 任世明.浅析企业税收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中国电子商务,2009(7).

[3] 张维,梁小林.浅议税收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北方经贸,2010(8).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4

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基础

1.1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把手工程”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应该是集团整体经营管理的重点, 需要配合集团整体战略以及每一年、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来开展, 尤其是企业各级领导班子都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者们常说, 风险管理是工作中的老大难, 在各单位不受重视、流于形式, 存在“两张皮”等问题。其实, 风险管理工作是“一把手工程”, 领导班子重视, 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无论是从职责的明确、岗位的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的配合等方面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风险管理工作要把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尤其是领导班子和职能部门的同志都要组织调动起来, 工作才能真正落地。

1.2 建立风险管理队伍良性培育机制

1) 认清风险管控人员的特性。风险管控人员需要全面了解集团总部及各板块企业自身业务情况, 认同公司战略并据此分析公司总体风险偏好, 以便提出与战略同向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控人员本身就是培训教育传递管控精神的最佳媒介, 要有对公司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全局意识, 要成为能够与横向职能及纵向企业协调沟通的多面手。

2) 依据人员特殊性, 设置良性人才培养机制。风险管控人员的特性注定一个新加入公司的员工不能直接到风险管控岗位工作, 风险管控人员选拔的土壤在广泛的业务基层, 他们了解企业, 熟悉业务。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有意识地在业务新人中播撒种苗, 待时机成熟可考虑转入风险管控岗位。

3) 风险管控人员专业不受限制, 但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风险管控工作涉猎面广, 财务、审计、法律、英语、国际贸易等均需了解, 具备独立收集信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4) 在企业中要有对待风险及风险管控人员的正确态度。如果企业员工谈风险色变, 人人怕沾“腥”惹事, 则不会有人愿意主动加入风险管控队伍。企业员工必须认同, 风险管控工作和其他职能工作一样, 是围绕集团战略服务的, 防范风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同样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且具有其他岗位无法取代的优势。只有这样, 风险管控岗位才会真正成为人人想干、抢着干的好岗位。

1.3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定位

业务、风险管控、审计监督三道防线的分工要定位清晰、分工明确、执行到位。风险管理侧重于建立风险管理的结构, 包括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流程、技术和方法等。管理风险强调的是针对具体风险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实施管理。企业风险管控部门牵头把关、统筹协调, 对重大风险事项决策提供服务, 主要职责是“风险管理”, 建立原则和框架, 提出要求和标准, 提供方法, 推广技术, 实施监控, 并推动风险管理融入到经营管理和实际业务流程中去。其他承担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业务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管理风险”, 即按照集团统一的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流程, 在现有的管理职能中针对特定的具体风险进行管理。审计监督部门是以风险为导向, 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抓手, 发挥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风险的功能, 推动风险管控体系的平稳运行和不断完善[2]。

1.4 内部控制体系核心建设

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可控和不可控风险, 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可控风险采取相对应措施, 达到防范或降低风险的作用, 其重点是制度、流程、关键环节、人员操作指引与岗位责任;核心是合规管理, 强化运行监控。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在一个流程审查的程序和过程中要有制衡点、审批点、监控点, 在重点环节要有作业标准和岗位责任。按内部控制要求设计的审查方式和流程, 应符合合法性、整体性、针对性、适应性、可操作性。一要强化岗位风险管理, 针对管控层次多、职能多、环节多和员工风险意识不足等特点, 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 重点加强岗位风险管控, 以风险为导向, 确立内控检查标准, 建立相对应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二要建立完善责任体系, 健全风险管控压力传导机制。落实签字、背书等要求, 承诺责任, 压力逐级传递, 责任层层落实。只有责任到位, 才能监督到位、落实到位。

1.5 牢固风险管理制度基础

制度基础建设要把握好治理、管理、控制3个要素。体系纵向制度结构由基本制度 (公司章程类) 、管理办法 (重大风险专项管理) 、实施细则三级和所属经营单位相关制度等组成。体系横向制度结构主要是联动工作机制涵盖制度、流程与分工等要素。应该包括: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文件, 主要包括体系框架性文件, 对总体目标、工作原则、管理模式、组织体系、职责定位、基本流程等核心要素进行界定和规范;体系建设工作手册, 明确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文档规范等具体工作要求说明, 为体系建设提供指导;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重点包括目的、原则、范围、内容、方法、实施、结果等内容;相关配套文件, 包括风险评估指引、重大风险事项报审工作指引以及操作指南等。风险报告管理制度, 包括报告的目的、分类、内容、编制要求以及报告的频率等。重大风险管理制度, 包括信用、市场、战略、投资等重大风险的管理, 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互联互通, 构建重大风险管理专业化工作平台[3]。

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思索

2.1 全面风险一体化管控模式

要打造全面风险一体化管控模式, 首先要准确把握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和“企业全面风险”丰富的内涵。全面风险涵盖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等涉及企业内外部不同社会群体的全方位风险。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宽阔的视野, 认识、理解、体会、认同全面风险管理新的内涵, 是实践一体化管控的前提。其次, 通过制度载体、流程主线, 将董事会 (及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 、管理层和业务执行层的风险管控职责有效串接, 实现风险控制的纵向贯通。在横线职能部门间建立风险联合防控制度手册, 发挥各职能专业优势开展风险事项评估, 形成横向贯通、上下联动的多维立体全面风险一体化管控体系[4]。

2.2 建立健全风险联合评估常态化机制

企业“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 要综合业务、财务、人力资源、法律等企业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管控部门的管理资源, 形成重要事项的风险联合评估机制, 并建立常态机制, 对企业重大决策事项要形成揭示、预警和主动应对风险的理念和习惯,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持续的管控支持。

2.3 构建全面风险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各项制度、流程得以落地的根本手段。随着企业主客观管控需求的逐步提升, 加之国资委近年来也多次提出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度要求, 风险管控的信息化规划整合建设被更多地提上议事日程。结合企业机关职能及相关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布与管理特点, 风险管理信息化整合需要充分考虑到风险管理与合同管理以及业务事项审批等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

合同管理、业务事项审批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在日常经营中最微观、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 与业务链条紧密结合。合同管理系统和事项审批系统为业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基础的控制资源和控制手段, 系统平台在为法律审核、业务审批提供平台的同时, 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原始数据、管理信息和分析工具, 成为最为基础的信息化风险管理手段。

企业以合同及事项信息化管理为抓手实施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的同时, 也要注重系统的开放性, 整合系统资源, 形成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平台与工作机制, 从合同及事项管理全生命周期纵横交错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出发, 在职责分工、制度安排、流程设计、岗位责任、数据支持等方面整体布局, 把业务管理、专业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共同部分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 形成适应于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平台, 体现整体性、结构性、主体性、综合性等特点, 把握各要素和功能的关系, 有机统一形成互为基础、互为关联、互相补充、相互作用的联动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马颖.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一体化概念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 2006 (3) :75-77.

[2]贡立.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J].商场现代化, 2010 (24) :33-34.

[3]刘南昌.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 (21) :12-13.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5

[摘要]相比其他传统的融资模式,PFI具有社会资本效率化、项目管理规范化、实施过程灵活化等多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项目组建风险、项目融资风险、设计建造风险、项目运营风险、项目交接风险等也会阻碍项目的进程。政府应该立足长远目标,项目全面规划,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PFI专业化水平,在不削弱私人投资者积极性的前提下保证公共服务质量,扩大融资空间,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PFI;基础设施;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B

一、PFl建设模式特点及国内实践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并在特许期(通常为30年左右)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完好地、无债务地归还政府,而私营部门则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的项目融资方式,是对BOT项目融资的优化。

PFI融资模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实行全面的代理机制及只提供最终目标,在这种方式下政府部门仅限于公共项目的建设规划和PFI项目的确定,公共产品的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由私人部门组成的SPC(special Purpose Company)进行,这样可以为政府部门节省大量工作,也可以减少政府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前期谈判中明确私营企业的可获最低收益,对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具有激励作用。参与方以“多赢”为理念相互合作,政府部门最终通过购买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效率和产出最大化(见图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我国固定投资增长最快来源非自筹和其他资金莫属,其中PFI就在其中之列,尤其是在城市交通轨道建设中的运用。PFI项目采取招投标形式,政府负责项目立项,与私人投资者组成的SPV之间签订PFI合同,具有监管和指导作用。PFI项目尤其关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各项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尽量减少再施工过程中的阻力,如减免税收、土地开发补偿、拟延长使用期限等以保证一定时期内的合理收益。如安徽省庐州双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一1期工程中山路站至方兴大道站区间污水管线穿地铁区间改造工程项目。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60%,城市轨道交通将实现高速发展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而拉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迅速增加。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这将为PFI项目的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二、我国基础建设项目PFI模式的风险分析

(一)SPC道德风险

从图1中可以看出SPC公司在整个PFI项目中占据中心位置,与政府、运营商、银行、建设联合体、咨询机构等都有联系,集产权、建设和经营于一身,且政府和SPC只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由于政府缺乏专业知识,而SPC是专业管理者,因此两者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难免发生SPC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政府和SPC就会有博弈过程。假设:①正常状态下SPC的收益是R;②SPC违约则收益为k*R(k>1);③SPC违约政府遭遇损失m*R(m>pk);④政府如果查出SPC违约则处罚n*k*R(n≥1):⑤SPC如果没有违约则政府奖励b*R,b∈(0,∞);⑥政府监督成为为c。则博弈矩阵如下:

用数学方法计算出政府和SPC两者的博弈导致图3,1纳什均衡,进而可以计算出政府监督的概率P=(k-b-1)/k*n,SPC违约概率q=c/(n*k*R)。虽然以上只是基础简单的理论知识,但是SPC确实存在道德风险的利益驱动。

(二)项目组建风险

1.审查风险。每一个PFI项目都是根据实际需求,秉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提交项目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政府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而审批。如果这项工作有任何疏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审查不严格则必然引发极大的浪费,甚至出现烂尾楼工程。

2.招标风险。在PFI项目中由于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性,保证企业的最低利益,加上项目规模一般较大,私企参与其中一方面可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对于增强实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参加招投标的企业很多。以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为原则,选择资金实力雄厚、技术过硬、管理团队强大的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尤为关键。

3.管理风险。政府部门在确定PFI项目可行性之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团队管理能力在整个项目监督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管理不到位,例如质量把关不严,效率低下。

4.谈判风险。代表政府部门的项目组和中标候选者进行谈判,通过财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确定中标者。在谈判过程中的失误和技巧缺失将导致益向私企倾斜,甚至违背PFI项目的初衷。

(三)项目融资风险

1.方式选择风险。特定项目选择不同的融资模式,单一或混合,政府出资、企业自主融资、社会公益基金和经营费用的任意组合。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持续性直接影响项目的完成进度,中间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项目必将延期。这里选择了股本资金、从属贷款和项目贷款三种形式,债务资本占据90%左右,比例过大。

2.主体选择风险。具体选择哪家银行贷款,哪家企业融资,企业的资金实力和信用水平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毋庸置疑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审批和竞争上面占据很大优势,而私企在管理体系和业务上面更具活力。这里主要选择了日本进出口银行,过于单一,综合各个因素选择最佳的融资主体组合对于项目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3.融资成本风险。PFI项目必然存在一定风险,政府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其他机构,融资主体在借款建设项目时根据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为资金定价,风险分担不合理将导致融资成本过高。

(四)设计建造风险

1.技术缺陷风险。在项目事先设计过程中,虽然政府鼓励技术更新,但由于PFI项目期限一般较长,之前施工设计不足或功能欠缺未被发现的情况难免发生,随着运营逐渐凸显,势必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技术缺陷必须通过长时间研究和实践才能弥补,风险一般不可避免。

2.设计变更风险。有些PFI项目政府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更佳目标,或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方式有所改变,这都将影响项目进程和融资成本预算。

3.资源供应风险。项目一旦开始建设,原材料和能源、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如果这些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需求模型可推测将引起项目成本增加,建设质量低下,延误工期。

4.合同变更风险。在PFI项目中SPC公司与诸多机构建立合同关系,包括政府部门、私人部门、贷款机构、承包商、运营商等。合同单方面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合同变更影响很大,SPC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5.建造质量风险。施工单位因监督失误或设计缺陷都可引发豆腐渣工程,导致后期运营维护次数和费用增加,产品输出达不到要求。也许这种结果并不是施工单位蓄意谋求自身利益的结果,但恶果无法挽回。

(五)项目运营风险

1.管理欠缺风险。无论是私营部门还是政府部门,在PFI项目初始阶段都存在一定探寻阶段,虽然企业在某些领域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但是在特定项目中也许还相当陌生。在运营阶段,政府是服务的购买者,企业拥有所有权,管理失误和欠缺仍然存在。

2.市场动荡风险。由于原材料、人力、设备、能源的市场价格上升或市场需求减少引起产品价格降低,这些都是市场偶然因素影响的结果。如能源危机导致煤炭价格上涨,季节性劳动力不足导致人事成本上升,其必将影响运营供给和产出。

3.运营收入风险。项目现金流是偿还银行贷款的主要来源,其收益大小直接与SPC生存挂钩。市场价格具有相当不确定性,而且政府为防止私企谋取垄断利润,对特定服务规定最高价格,这直接影响了运营收入。

(六)项目交接风险

1.项目完备风险。私企运营期限结束后将经营权和所以全移交给政府,之后不负责设备的维护等工作,项目设施是否完备直接影响政府后期经营工作。尽管运营期间进行了维护工作,但也可能存在交接时基础设施项目不完备现象。

2.功能缺失风险。长时间运营中,软件设施运营不足和硬件磨损使产出减少,功能缺失不仅影响经济利益,而且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交接时政府因检查不到位,则不能发现隐形的功能缺失,从而不利于公共部门。

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PFl风险控制措施

(一)项目全面规划

1.立足长远目标。有竞争性的城市一般都在扩建过程中以长远目标为指导,规范化的管理。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规划更重要。建筑、交通、电缆等在建设前如果实行全面规划,就可避免因之后不合理规划强拆、改签所带来的麻烦和损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也是大中小城市必须正视的问题。

2.认识分析风险。可利用法国层次风险模型赋予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一定权重比例,然后综合计算其具体风险指数。以科学的方法,结合以往参考资料和项目计划,全面分析可以预见的各种风险。结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如分解分析法将风险分为项目内部风险和项目外部风险,再继续细分;韦恩图分析法(图2)从集合角度看待风险问题:核对表法将风险一一列入表格,说明项目失败原因或成功原因,再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实。当然还有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法实验敏感分析法等更多方法。

3.加强规范管理。政府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政府需要企业纳税才能维持各项开支,企业在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才能保证工作合法。但是,政府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保证各项事务有条不紊的前提下,减少审批程序,加快办事速度,加强政府部门职责管理规范是提高私营部门进入公共领域的有效手段。同时PFI参与的人员和机构众多,加强规范管理,协调相互关系,减少不必要纠纷在,前期合同中明文规定各种权责必不可少。必要时,可请求第三方进行公证。

4.严格质量要求。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中使用PFI模式的经验。通过改革企业参与项目运营期通过经营收入获取投资报酬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追求自身利益以偷工减料的道德风险,但是由于技术欠缺或任务变更导致的质量不达标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在监督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为社会节省资源,提高安全系数,提高服务满意度,为今后更多使用PFI模式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开辟道路。

(二)规范融资体制

1.保证条款效力。在PFI项目的组织构架中,以SPC为中心,通过各种特约条款组建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必然需要签订各种条款合约。保证条款效力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合同一旦变更,将改变项目行程,SPC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替代机构。条款单方面毁约的事件也有可能发生,请求第三方法律机构进行公证,对违背条款的企业严厉处罚,有利于降低违约率。在制定条款时也一定要细致明确,尽量避免模糊鉴定产生的纠纷。

2.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迅猛增长,全国总储蓄从十多万亿元增加至三四十万亿元,但大多处在游离状态。为了降低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风险,稳定资本市场,政府部门结合现有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制定引导流动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向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

(三)加强法律法规

1.完善法律制度。因为PFI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有关PFI模式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解决此类问题无权威依据,所以完善此类法律法规,保证投资者的收益权、经营权、竞争权益和兼并或替代方面的权益迫在眉睫。在此方面可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和已定法律,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台法律政策解决相应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税制确定、折旧期限、补助金计算等,因其关切私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政府支出,亟待解决。

2.加大执法力度。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时一定要严格执法,依据合约条款和法律办理事情。坚持公正、廉洁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企业和人员。一旦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必须给予严重处罚,保证执法权威。鉴于PFI法律不够健全,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撑PFI项目的政策框架和支持服务体系,依次执法。

3.引入监督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进步,网络成为民众监督的重要手段。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利用网络正面的影响,充分发挥网民监督的热情和效力。及时适当合理地更新PFI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融资来源、中标企业、资金运用、运营收益等,接受全球网民的监督。对民众的合理建议,认真审查整改。

(四)扩大融资空间

1.增加资金渠道。现阶段PFI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支出、企业自主融资和运营收费三种,其中企业自主融资可以依靠银行贷款、投资公司借款、发起融资等。鉴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性,可以启动公益基金或地区居民自发出款筹集资金。

市政基础设施容量评估研究与实践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迅速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体系。而作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市政建设,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现象,加强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各种设施容量评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环境生态容量评估、交通容量评估、市政设施容量评估等。本文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着手,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进行市政设施容量评估原因,探究市政容量评估主要内容。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容量评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市政基础设施占据着重要的比例,而由于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缺,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当中,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显得十分的重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作为一种常用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到了城市规划当中,为城市更好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一、城市中心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就目前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较长一段时间,在应用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指标量化、条文规定以及法定图则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开发以及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使得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大大简洁,缩短了决策以及建设的周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转让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市政府也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面对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市政基础设施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逐渐被应用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当中。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进行市政设施容量评估原因

(一)地块逐步开发中市政设施建设中不能完全按照原控规布局实施

在当前市政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为了拥有更广阔的的建设空间,都需要对现有的建筑进行拆迁安置,为市政基基础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占地空间,然而在进行拆迁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资金、安置等,使得拆迁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阻碍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部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会穿越高速或者铁路等交通线路,不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同时,在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之时,需要对设施进行充分的规划设计,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之下,相关的规划人员经常存在着凭借以往经验的现象,使得市政设施的建设布局缺乏合理性[1]。

(二)地块在实际开发建设中指标发生变化,引起实际市政容量负荷变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单元指标中一般分别对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笼统性的确定了地块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指标的确定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可变性。在单个地块实际开发中,为了尽量提高地块的利用率,一般在规划选址中提高地块的容积率较多,这样积少成多,最终对整个区域的市政设施造成较大的负担。并且这种调整隐蔽性较高、难以发现。一般单个地块审批时,由于调整幅度小、设施容量增加不多,认为规划市政设施容量富裕而被忽略;单个地块市政容量计算时只是针对本地块及其周边进行分析,只有对整个区域地块作整体梳理、进行评估后才能发现问题。

(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定位发生变化,地块性质调整,引起区域性市政设施容量发生变化

在实际开发建设中,单个用地性质发生改变、特别是范围性的、区域性的改变,市政设施容量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用地性质改变是渐进性的,而规划未能及时作前瞻性整体评估调整,只是单个地块进行用地性质调整。另外一种情况改变更为复杂,就是在实际建设中改变了地块的实际使用性质。例如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原控规指标中均为工业用地,而在实际开发建设基本为高新技术办公为主。区域性由一般工业办公变为高新技术办公,市政容量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大大增加后期改造的投资费用和难度[2]。

(三)市政容量评估主要内容

市政容量评估主要是以给水、污水、供电系统为主导、以容量评估为核心的的市政评估体系。市政设施主要有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燃气系统、防洪排涝系统、环卫系统、竖向系统等。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给水、污水、供电系统等市政设施与土地开发强度关系密切、关联程度高,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其容量的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将给水、污水、供电系统确定为主导评估体系[3]。

(一)市政设施实施程度评估

在进行市政容量评估的过程当中,相关评估人员需要调查研究区块内已建地块的用地性质、用水量、用电量,已建市政道路管线设施情況以及市政设施情况。其中,市政设施实施程度主要包括:给水提升泵站、雨污水泵站、变电站等布置情况及规模容量,对已建的市政设施容量、布局进行分析[4];市政管线实施程度主要包括对已建市政管线与原规划管线的管径、布局、规模是否有差别以及对规划市政管线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管位利用率,主要指的是对区块内已实施道路下管位资源利用率进行分析,以反映管位资源的利用率,分析道路未来扩容的潜力。

(二)市政容量评估

1、需求预测

控规编制完成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随地块的建设,部分地块的开发规模发生了变化、或是地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市政设施容量需求发生了变化。根据调整后的建设开发规模,根据容量预测指标,对市政设施容量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分析容量需求的变化幅度,变化位置,初步分析原有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

2、给水系统容量评估

给水管网评估一般要求建立供水管网模型,通过管网平差模拟分析计算,确定管段的管径和节点水压。通过对调整后的单元控规容量按照原控规规划管段和已实施的管线进行管网平差模拟分析计算,以判断现有的已建管线是否满足调整后的需要。

3、污水系统容量评估

污水管网评估首先考虑对污水泵站、污水主干管进行容量评估,以确定调整后容量对区域的影响程度。其次对单元内部的干管、支管进行分析,由于单元内部污水管道对容量变化敏感、另外已建地块污水一般集中排放至某一现状道路污水管道中与规划污水排放(分散排放至周边道路)不同,局部地块规模的提升可能会超过某段污水的承受能力。因此需求調查清楚现状地块的污水排向,必要时可对周边规划地块的污水排向事先规划确定[5]。

3、供电系统容量评估

在对供电系统容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通过对区域内供电所的供电区域进行必要的划分,进而对比变电所装机规模及供电负荷需求,分析各变电所容载比,以便于为对供电系统所进行的容量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4、管位布局评估

目前市政管线均直接布置在道路下,根据管道对市政容量变化敏感性对管位进行合理布局,将会减少后期道路改造成本和减少道路拥堵节点。例如:将污水、给水、电力管线优先布置在道路慢车道、绿化分隔带和人行横道,再考虑雨水、燃气、通信管线的布置。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综合管廊是未来市政管线发展的方向,从容量评估角度分析,综合管廊对市政容量有较大的容忍度和和较经济的调整、更换和增加管线便利。

结语

综上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对市政设施进行编制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市政设施承载能力与土地开发强度之间的反馈关系,强化市政设施的定量分析、容量校核,为科学的市政基础实施容量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桂明,徐承华,冯一军等.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J].城市规划,2013,37(12):68-71,96.

[2]陈秋鉴.浅谈控制性规划层面市政基础设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476.

[3]曹远.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4778-4779.

[4]吴怡芳.浅析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7

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是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类项目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 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国家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评估评审机制在项目立项、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引入, 专家和中介机构在评估评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独立、客观的评估活动成为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趋势;但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工作并未得到有效开展, 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有关后评估管理模式的研究还是一个待发展的领域。本文尝试从界定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入手, 在分析国内外科技评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对政府决策与后评估管理部门、第三方评估执行机构和项目组进行了职能划分, 构建了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的管理模型。

1 概念界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技活动所作的统计界定, 为核算科技投入的需要, 科技活动可分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三类活动。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又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1]。评估是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 由评估机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指标, 运用科学、公正和可行的方法, 对政策、计划、项目、机构、特定领域或者技术等进行专业化评判的活动。它是实行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的重要手段, 是政府增强宏观管理调控能力、推动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后评估是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后评估是指项目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 由独立的专业化咨询服务机构或与项目执行部门相对独立的专门评估机构, 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化要求, 依据项目的实际数据和必要的预测数据, 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进行系统、客观的再评估[2]。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影响以及项目的持续性等内容所做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因此, 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 是指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经过论证、立项、实施、验收后, 对已经完成的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总结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总结项目立项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为项目今后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提高新项目的决策与管理水平, 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保证可行性研究和前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

后评估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项目后评估的结果必须反馈到相关部门, 为当前项目的改进提供建议, 为新项目的投资与规划提供依据。图1表明了项目后评估的时点与作用[3]。

2 国内外科技评估管理模式

2.1 国外科技评估体系

美国于20世纪初成立国会研究服务部 (CRS) , 直接针对各委员会及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4]。经过多年的发展, 该项工作在美国已形成制度化, 建立了科技评估支持系统。美国国会设有技术评估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是国会的四个决策支持机构之一。

法国的科技评估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现已形成由国会 (科技评估局) 、政府 (国家评估委员会) 、科研机构内部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四个层次的评估体系, 对科技发展目标、科技政策和财政投入进行监督, 对科技政策、科技机构、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人员、技术转移的评价研究[5]。

日本的科技评估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日本政府和企业就把技术评估作为管理和推进研究开发的手段, 建立了技术评价体系和技术评价支持系统;60年代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审议制度;80年代, 日本政府决定在日本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即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下设立技术评价分委会;日本1995年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中将技术评估作为管理和推进科研开发活动的手段, 并规定不能随意设立和撤销评估机构, 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 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建设[6]。

德国的科技评估执行机构——科学委员会于1957年成立, 标志着政府性质的科技评估活动的正式开始。德国对科学研究计划和政策的评估开始于70年代末, 通常是由政策管理机构指导下的外部独立评价机构进行。1992—1993年, 德国科技部实施了“评价计划”, 对1985年以来资助的50个科技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 并以此作为改进科技项目管理的依据。目前, 已建立了可分为三个层次的比较完善的科技评估体系, 评估的标准和规范也不断得到完善[7]。

英国科技评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己将科技评估工作作为科技宏观管理、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英国对基础研究的评价采取多种方式。主要通过客观和主观两种方式评价科学研究的绩效。英国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评估一般采用多种指标, 评估指标较为具体, 但对专利等内容未涉及[8][9]。

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不同, 各国从事科技评估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也有所不同。从组织机构设置上可分为两种属性:政府性的和非政府性的。在组织机构的层次上可分为:国家级、地方或州级、科研院所级。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科技评估体系完整, 组织机构相当健全, 具有以上两种属性和三个层次 (或四个) 并存的属性。但各国在具体设置上又有所不同, 德国的国家级科技评估工作是受政府委托的, 挂靠在某一科技管理机构之下。日本与美、法、英、德不同的是高层次科技评估机构较多, 重要的就有近20个, 而欧美国家一般只有几个。日本大多设立专业性的科技评估, 而欧美国家除英国外, 均以综合性科技评估机构为主, 在各部门设立专业科技评估机构较少;瑞典的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性质的国家工业和技术发展局 (NUTEK) , 瑞士的评估机构为瑞士科学顾问委员会 (SWR) [10]。

这些经验都是经过长时间实践后形成的, 对我们相关制度的完善,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我国科技评估现状

我国的科技评估工作起步较晚, 也在不断地对科技评估进行探索。1984年国家计委率先组织对大学和科学院系统的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 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对国家“863”计划, 对“973”专项经费, 对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等进行了评估等。1993年国家科委开始将科技评估手段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 作为国家科委宏观管理工作的突破口。1998年科技部开始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立项进行评估试点, 这标志着我国科技评估工作走向实质化阶段。2001年6月正式出版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第一个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科技评估规范, 12月颁发了《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科技评估的类型范围、组织管理、评估机构和人员、评估程序、法律责任等。2003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决定》针对当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意见和决定, 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2003年9月科学技术部印发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试行) 。《办法》主要明确了评估的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11]。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我国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 我国科技评估体系已初步建立。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为主体, 由地方科技评估中心, 行业科技评估机构和其它类型评估机构组成的国家评估体系 (见图2) 。

我国科技评估管理系统是由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组成, 以国家为主,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科学技术部是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行业主管部门, 负责对全国的科技评估活动进行总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评估机构主要是在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 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上海已经试行的有工程项目的后评估, 科技界也试行了科研项目成果后评估。由专家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应的专家对评标中有重大异议的工程, 或者定期抽查一定数量的工程进行标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评标办法是否合法、合理;评标过程是否规范;评标意见是否针对投标文件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以及评标中有异议的问题等[13]。

目前, 我国科技评估的重要性在科学界和政府部门达成了广泛共识, 评估对基础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基本形成了专家决策的机制, 定量评估方法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 在评估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逐步做到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初步形成了一支从事评估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才队伍和一批研究成果。

但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价值导向的不规范及评估结果的实际效用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并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后评估工作方面, 尚无统一的程序办法, 管理模式滞后, 制度未形成, 可供借鉴的经验少, 严重阻碍了后评估工作的实施和推广。

3 中国后评估管理模式

3.1 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管理模型

政府决策部门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 后评估的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应适当分开。设立后评估委员会, 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进行后评估。后评估管理机构即后评估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后评估工作的有关办法, 管理、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的后评估工作, 制定年度后评估工作计划;后评估的执行机构即第三方评估机构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以保证后评估结论的客观、科学、公正, 根据具体情况;项目组不仅要对政府负责, 也要接受第三方的考核评估。图3揭示了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的各方分工负责机制。

3.2 政府决策部门及后评估委员会职能

(1) 设置项目后评估管理机构, 成立后评估委员会。

从公开公平公正的角度讲, 制定政策需要评估, 执行政策也需要评估, 但是评估人不能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 要转变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的在后评估中的职能职责。在政府部门设立后评估委员会, 配备相应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文件加以保障, 健全项目后评估机制。

设立后评估委员会的目的是为政府决策层服务, 结合项目特点制定指导开展后评估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后评估工作程序, 制定后评估实施计划, 选择后评估项目, 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 判断评定后评估质量, 建立后评估数据库, 审核、监督后评估机构所做的后评估报告及工作, 并向政府决策层提交审核报告及综合报告, 供决策参考。

(2) 制定后评估方针和准则。

后评估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后评估委员会要加强对后评估的管理, 确保后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实现评估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理。

(3) 选择评估机构。

除了一些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项目或保密程度较高的项目外, 后评估委员会根据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特点、涉及的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来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后评估机构,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力量。

(4) 加强对研究人员和机构的信用管理。

由于历史和整个社会的原因, 我国还缺少科研信用统一实时的记录, 缺乏相应的信用奖惩法规, 对于已经发生的信用缺失问题又没有及时给予惩处;应该加快后评估信用体系的建设, 抓紧建立机构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

(5) 发展评估方法。

尽快建成多层次的后评估标准规范、评估程序、评估步骤, 丰富评估方法和内容, 形成对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的全面性, 使评估工作既严密可靠又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

3.3 第三方后评估机构职能

第三方后评估机构应根据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特点、涉及的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来选择。后评估机构可以是专业技术和科研实力较高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因为这些机构对国家和地方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战略、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了解, 与独立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有关专家接触较多, 了解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趋势, 因而, 开展后评估工作具有较好的基础。

承接项目后评估的评估机构接受后评估委员会监督, 制定详细的后评估计划, 根据项目特点选取项目后评估标准, 不受外界干扰实施后评估, 形成后评估报告, 向后评估委员会负责。

(1) 对后评估委员会负责。

第三方后评估机构在接受后评估委托后, 只对后评估委员会负责, 维护后评估工作的独立性, 公正地实施后评估, 从而维护后评估报告的可信度。同时有规律地与项目组保持联系,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 选择评估人员。

结合项目特点和要求, 选取评估人员。评估人员可以是该研究机构的内部人员, 在必要时可以外聘特殊科研或技术人员, 组成项目后评估小组。

(3) 后评估计划制定和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确定。

第三方后评估机构根据后评估委员会的要求, 制定详细的后评估计划, 以确保后评估能在规定期限内有效实施;并且根据项目特点, 开发试验一套有效的评估工具形成指标体系;同时形成价值评议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4) 实施后评估并形成后评估报告。

按照后评估计划实施后评估, 并按照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对数据和资料按评估方法进行整理, 围绕最初设定的目标组织相关材料, 要毫无偏见地提出数据和依据, 论据和逻辑推理支持观点, 最终形成后评估报告, 提交后评估委员会。

3.4 项目组职能

项目组要及时、准确地为第三方后评估机构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不干涉后评估活动, 尊重后评估工作的独立性,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促使形成公正的后评估报告。接受后评估委员会的监控与指导, 保持紧密联系, 及时反馈后评估工作的配合与进展情况;根据后评估报告的结论, 完善和改进项目的后续工作;同时吸取经验教训, 提高再投资效果。

4 结论

本文在分析我国科技评估管理体系的特点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了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管理模型, 并对政府决策与后评估管理部门、第三方后评估执行机构以及项目组进行了职能划分。总之, 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应该吸收国际科技评估的经验教训,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推动后评估管理模式的发展, 以适合于我国后评估工作的要求。

摘要:从界定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入手, 在分析我国科技评估管理体系的特点, 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了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后评估管理模型, 并对政府决策与后评估管理部门、第三方后评估执行机构以及项目组进行了职能划分。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8

关键词:环保基础设施,PPP,风险分担,委托代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时代, 与欧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条件不同, 我国的城镇化受到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大, 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环境保护的力度在逐渐加强, 环保投资总额和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其中, “九五”期间 (1996年-2000年) 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3316.2亿元, 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为1744.3亿元;“十五”期间 (2001年-2005年) 环保投资总额为8399.3亿元, 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为4888.3亿元;到“十一五”期间 (2006年-2010年) 我国环保投资总额已达21613.1亿元, 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也几经达到11319.6亿元, 接近“十五”期间的3倍[1]。

虽然, 我国环境保护的投资总量在不断的增加, 但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 环境污染的势头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污染量还在逐年上升。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9.2亿t, 较上年增长6.78%, 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64.9%;2011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为2217.9万t, 较上年增加1.51%;2011年,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4.1亿t, 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 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环保投资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仍然比较小。2001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为1106.6亿元, 按2001年的价格计算, 所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01%;到2011年, 虽然这一比重有所提高, 接近1.33%, 但还是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投资所占同期GDP的比重大约为2%, 比较高的国家接近3%。国际经验表明, 当污染治理投入达到同期GDP的1%-1.5%时, 才能基本控制污染;提高到2%-3%时, 才能改善环境质量[2]。而目前我国的这一比例还不能满足我国环境治理的需要。我国环境保护还任重道远, 治理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由上文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环保投资总量在不断增加, 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逐年上升, 但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严重。目前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3]。而PPP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提高国内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对投资我国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兴趣, 从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 PPP模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每个参与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降低了政府的投资及所承担的风险。项目风险分担问题是PPP模式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所在[4], 因此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了解到, 国内外的学者对风险分担已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 但是对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 在研究风险分担问题时, 只要利用定性的方法, 定量研究较少。 (2) 在进行风险分担研究室, 没有考虑到多方的利益, 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片面。 (3) 由于博弈论比较复杂, 目前在风险分担的研究中, 博弈论的应用比较局限。因此, 本文在此基础上, 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来进行风险分担的研究, 使得项目各不同主体可以找到更优的风险分担方案,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效果。

1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首先, 明确委托代理模型的要素及假设。

用A表示代理人 (投资者) 可选择的行动组合, a∈A表示代理人的某个特定行动。为了便于分析, 本文将行动a定义为一维变量。令θ为不受代理人及委托人控制的外生随机变量, 其取值范围为I, 假定θ是连续变量, θ在I中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G (θ) 和g (θ) 。当代理人选择一个行动a后, 变量θ随之确定。此时, a和θ共同确定了一个可以观测的结果x (a, θ) 和产出π (a, θ) , 其中π (a, θ) 归委托人所有。

假定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v (π-s (x) ) , v′<0, v″≤0, 其中s (x) 为一个激励合同或激励条件, 根据观测到额结果x, 由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奖惩。代理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μ (s (x) ) -c (a) , μ′>0, μ″≤0;c′>0, c″>0。 表示委托人希望代理人多承担风险;而c′>0表明代理人希望少承担风险, 于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就有了利益冲突。因此, 如果委托人想让代理人更多的承担风险, 那么委托人就必须给代理人提供足够的激励或利益。

同时, 我们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在θ的分布函数G (θ) 观测结果x (a, θ) , 产出π (a, θ) , 及效用函数v (π-s (x) ) 和μ (s (x) ) -c (a) 这些关系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即是双方的共同知识。如果委托人可以观测到θ那么就可以推测出a, 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假定a和θ都不可观测。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知, 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选择一个等且更方便的模型方法: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即将θ的分布函数转变为x和π的分布函数[5]。因为通过对x (a, θ) 和π (a, θ) 可以从θ的分布函数G (θ) 中推导而出。令F (a, π, x) 为导出的分布函数, f (a, π, x) 为导出的密度函数。此方法中我们对x积分取期望值。那么, 委托人的选择模型可表示如下:

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

为分析方便, 我们做出以下假定:

假定1:在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中, θ为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E (θ) =0, D (θ) =σ12, 即θ∈N (0, σ12) 。由于特许权期是PPP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假定特许权期T也服从正太随机分布, E (T) =0, D (T) =σ22, 即T∈N (0, σ22) 。根据经验我们可知θ与T并不相互独立, 所以我们设其相关度为R。

假定2:环保基础设施融资PPP模式的风险分担主体为投资者和经营者, 风险和收益由投资者和经营者完全分担。此文不涉及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分担。

假定3:委托人和代理人均是风险规避的, 且其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μ=-e-P1ω, v=-e-P2ω, 其中, P1为委托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 P2为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ω为实际货币收入。

假定4:假定a是一个一维变量, 产出函数取如下线性形式:π=M+a+d+θ, 其中M为项目的好坏程度 (或投资规模程度) , M越大表示项目越好;d表示代理人的能力水平, d越大表示代理人的能力越强。所以我们可以得到:

考虑线性合同:s (π) =α+βπ+T, 其中α是代理人的固定收入, β为代理人所得到的产出份额。β=0表明代理人不承担任何风险, β=1表明代理人承担全部的风险。所以, 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可表示如下:

设c (a) =ka2/2, k代表成本系数, 且, 1≥k>0, k越大表明同样的努力a带来的负效用越大。所以代理人的实际收入为:

根据Arrow-pratt理论, 代理人风险成本可表示为:

所以代理人的确定性收入为:

在α和β给定的情况下, 代理人的约束条件IR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根据上式对a进行求导得:

同理, 我们可以求得委托人的确定性收入, 表示如下:

所以委托人的选择模型可简化如下:

即委托人此时在约束条件IR和IC下, 选择最优方案。将IR和IC的公式代入目标函数, 可得:

将上式对β求导可得:

由前面假定条件可知, 因为R为θ和T的相关度, 所以, 且。

因此, 1>k R

将1>k R代入β*, 可知β*>0, 这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代理人必须承担一部分的风险, 承担的风险比例为β*。而且, 代理人所要承担的比例β*与k、ρ1、ρ2、σ12、σ22成反比, β*随着k、ρ1、ρ2、σ12、σ22的递增而变小, 这表明代理人是风险规避型的。当一定时, 越大, 代理人付出的风险成本 越大, 这时候代理人就会希望通过降低风险分担的比例来使成本降低, 即减小。

委托人所应承担的风险比例为

3 模型结论分析

从环保基础设施融资PPP模式风险分担博弈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特许权期的长短对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分担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双方的风险分担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双方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特许权期的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首先, 通过对投资商、运营商以及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 在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的基础上, 他们更希望承担自己可以控制的风险或者可以预测的风险。对不可抗力等风险, 因为双方都无法控制, 所以这需要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的分担情况, 并采取措施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降低风险发生时给项目带来的损失。

其次, 在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中, 特许权期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 而且对双方的风险分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方较多, 环保基础设施不仅关系经济效益, 同时还关乎社会效益和国计民生, 容易受到社会和国家的关注。所以, 合理的设计环保基础设施融资PPP模式的风险分担方案是这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合作博弈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是解决这种合作风险分担的有效工具,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最优解既满足个体利益又满足集体利益, 即各参与方的分配收益大于其不参与合作的收益, 且项目的总成本也能达到最优。本文基于合作博弈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并考虑投资者和运营商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构建了最优的风险分担模型。结果表明,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投资者和运营商都必须承担一部分的风险,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项目的总风险降低, 总成本减少, 提高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淑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J].城市建设与发展, 2007, (1) .63-67.

[2]Li B, Akintoye A, Edwards PJ and Hardcastle C.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5, 23 (1) :25-35.

[3]罗勇.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6:63-65.

[4]王守清, 柯永建, 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 2008, 4, 31-35.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9

一、MM资本结构理论

MM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金融学家默顿·米勒(Miller)在1958年提出并建立的公司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不相干模型的简称,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进行修正,加入了所得税的因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将为公司带来税收节约效应。该理论为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起点和分析框架。

(一)MM理论的无税模型

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债务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图1所示:随着负债率的增加,使用相对便宜的债务资本所得好处已经被权益成本的增加抵消,因此企业加权平均成本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保持了一种稳定的状态。

(二)MM理论的公司税模型

在实际中,公司税是存在的,1963年,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MM理论: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相关,并且企业价值与负债比例正相关,负债比例越大,则企业价值也就越大。在上页图2中,因利息的抵税作用降低了债务成本,进而使WACC降低,企业价值得到增加,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可分配经营收入。

修正的MM理论关于债务及企业的经营风险假设为: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衡量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取得这些收益所面临风险的预期是一致的;无论借债多少,公司及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故负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公司可以通过负债率的不断增加从而使其资本成本不断降低,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是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的价值可以达到最大化。

同时根据修订的MM理论:负债经营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同类风险的无负债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报酬,而风险报酬取决于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率。计算公式为:

ke=负债经营公司权益成(股权的期望收益率);ko=无负债公司的权益成本;kd=债务成本;ve=负债经营公司权益市场值;vd=负债经营公司债券市场值。

通过整理得出下面三个结论:(1)只要企业的负债率不变,如债务资本:权益资本=3∶5,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也不会变。因此,如果投资一个与企业现有主营行业相同的新项目时,想保持现有的负债率即投入资金中债务资本与之比为3∶5,那么企业现有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就可作为评估该项目的贴现率;(2)在MM关于无税的定理下:加权平均成本WACC总是保持不变,并且和企业未负债经营时的权益成本相等。因此对新项目融资时可选择与企业现有负债率不同的比例:如上例投入资金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比选择为1∶2、2∶3等;(3)MM理论下债务是无风险的,βd债务风险系数为0。

二、CAPM模型结合MM理论的论点

西方财务管理中对于有风险的投资和收益的定价和度量是用CAPM模型,该模型由经济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于1970年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的,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在这个模型中,个人投资者面临着两种风险:市场中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系统风险,如利率、经济危机、战争等;个别股票自由的非系统性风险,是投资者可以通过变更投资组合来消除的风险。

CAPM模型的目的是协助投资人决定资本资产的价格,根本作用在于确认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E(ri)=Rf+βi(E(rm)-Rf)公式2

E(ri)=权益成本;Rf=无风险报酬率;βi=权益资本风险系数E(rm)=市场期望收益率。

该公式假设权益股东要获得回报必须带有一定的风险,考虑的是市场风险对报酬率的影响。企业可以被视为一系列项目的组合。因此,一个项目的相关风险就可以视为其对企业系统风险的影响。如果项目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可以确定,那么就可以根据CAPM的公式来计算项目的必要投资回报率。

那么,当企业投资与现有的主营行业不一致的项目,且不仅仅使用权益资本,同时还使用债务资本时,如何用CAPM模型来确定评估项目的贴现率?

结合MM理论,首先明确以下几点:(1)如果新投资项目与企业现有的主营行业不一致,新项目融资的方式与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关,新投入的资本必然会面对风险,而这种风险主要由新项目的特征所决定(系统风险),它不是企业进行该项目投资所面临的风险(非系统风险)。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新项目的特征使用CAPM模型对风险系数(贝塔系数)进行调整。(2)企业的负债率将影响其权益资本的风险,一个有债务资本的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于没有债务资本的企业,在相近似行业中负债经营企业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值高于未负债经营企业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3)CAPM模型符合MM理论的论点:随着负债的增加,投资者将面临增加的财务风险,权益成本会上升,即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而财务风险是一种系统风险,应该反应在企业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中。(4)企业本身可以被视为资产组合,企业资产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应该是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风险系数(贝塔系数)的加权平均。

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企业资产风险系数公式:

ve=负债企业权益市场值;vd=负债企业债券市场值;T=公司税率;βa=资产风险系数或未负债系数;βe=权益资本风险系数或负债系数;βd=负债企业债务风险系数。

企业的资产风险系数来自于企业的资产及其经营的行业,与负债率无关,被称为“未负债系数”,权益资本风险系数与股东相关,它同时考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负债)风险,被称为“负债系数”。如果公式中vd=0,则βa=βe;如果vd不为0,βa会总是小于βe,因为后者考虑了财务风险因素。

根据MM理论的论点:债务是无风险的,所以βd债券风险系数为0,公式可以简化为: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企业“未负债系数”,该公式也可以由CAPM模型(公式2)和MM理论(公式1)在对负债经营企业权益成本相等的情况下直接推导出来。

将公式4变形后,可以计算出企业“负债系数”:

最后将βe代入CAPM模型(公式2)中可以计算出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最后通过WACC公式计算出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

回到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当企业投资与现有的主营行业不一致的项目,且不仅仅使用权益资本,同时还使用债务资本时,如何用CAPM模型来确定评估项目的贴现率?

通过上述分析后,概括以下步骤:

上述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由于新项目行业风险不一致,通过新行业中上市企业的基本资料,获得上市企业的“负债系数”和相关的资本结构数据。第三步:根据需要,调整贝塔系数:(1)将上市企业的负债系数βe转化为未负债系数βa;(2)利用未负债系数βa,求出能反应企业新项目要求负债率的负债系数βe。第三步:将在(2)中求出的特殊项目负债系数βe,带入CAPM模型中预估出特殊项目的权益成本。第四步:根据新项目的负债比率,计算出该新项目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作为评估该项目的贴现率。

以上是理论分析,下面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三、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个建筑公司,负债比为3∶5,其股份市值为100亿,利率为5%的债券市值为3 000万元,公司的市场风险系数为1.1,权益资本成本为18%。公司高层为希望扩展公司业务进行多样化经营,通过市场调研后决定向百货行业发展。为了对新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A公司以百货行业的上市公司B公司的资本结构作为参考。B公司目前的市场风险系数为0.8,负债比为4∶6,A公司计划建立一间百货公司,对于新建的百货公司资本来源为:权益与负债比1∶1,在公司税为20%,市场无风险报酬率=5.5%,市场期望收益率=16%的情况下,该以什么贴现率作为对该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1步,因为要达到A公司对于新百货公司要求的新负债比1∶1,理论上先假设在百货行业有未负债经营的公司存在,假设B公司没有负债经营,根据公式4,它的资产风险系数计算如下:

负债比为4∶6,则权益值ve=6,债务值vd=4,公司税T=0.2

第2步,应要求新负债比为1∶1,根据公式5可以计算在此负债比下,负债企业权益资本风险系数:

负债比为1∶1,则权益值ve=1,债务值vd=1,公司税T=0.2,

第3步,A公司计划拓展百货公司,对于A公司来说是新行业,且要求负债比为1∶1,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所以其权益风险系数应该高于B公司的0.8,我们用在第二步中计算出的负债企业权益资本风险系数0.94来计算对百货公司新项目进行投资的股东期待回报率:

权益成本E(ri)=5.5+0.94×(16-5.5)=15.37%

第4步,尽管投资者期待的回报率为15.37%,但是新项目的资金来源既有负债又有权益,债务可以降低资本平均成本,所以需要计算加权平均WACC,根据题意债务利息为5%,计算WACC如下:

ve=权益市场值,vd=债券市场值,ke=权益成本,kd=债务成本,T=税率

A公司目前的权益成本为18%,市场期望收益率为16%,进入新行业的“负债”权益资本为15.37%,平均综合成本为9.69%,所以我们用最低的平均综合成本9.69%(约为10%)作为评估新百货公司的贴现率。

假设加入投入新百货公司总金额为3 000万元,负债比为1∶1,计划五年收回投资,预估每年的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如表1所示):

因为10%已经是最低的贴现率,2 863万元小于3 000万,所以在没有其他特殊条件的考虑下,A公司不适宜进行该项目的投资。

四、CAPM模型结合MM理论评估项目的不足之处

虽然,用CAPM模型结合MM理论来评估项目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行业时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1)从股票信息中估计出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并不十分精确。它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前例中所述,用一个企业的数据去预估另一企业的数据本身就有差异性存在。(2)同行业中企业的风险系数(贝塔系数)也会因为不同的成本结构、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有差异性。(3)联系MM理论与CAPM模型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债务是无风险的,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企业有可能延期支付或不支付债券的利息和本金。(4)MM理论与CAPM模型都有太多的假设,而且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无风险利率,市场期望收益率,市场风险系数等。

五、结束语

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要考虑项目风险的大小,财务经理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他们大都会分别用不同的必要回报率来考虑风险因素。对于小型企业,投资“坏”项目给小企业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大企业,因为后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来降低损失,因而小企业更应该注重风险分析。在金融市场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各类风险项目如何确定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仍是一大难题。对更为准确的项目投资评估理论仍在不断的实践和探求中。

参考文献

[1]英国BPP出版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与控制[M].上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285-2083.

[2]赵自强,谭元戎.基于CAPM模型与MM理论内在联系的投资项目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2):105-106.

[3]李杏秋.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MM理论的相关性及其应用[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6):125-128.

[4]张英.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述评[J].现代商业,2008,(24):176-177.

[5]郭水生.论企业投资与融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0,(12):207-208.

企业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篇10

笔者拟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经营风险发生入手, 阐明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并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从中剖析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对策。最后, 针对基础工程公司应如何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来合理规避经营风险进行探讨。

一、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概述

经营风险泛指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随机变化的影响, 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不确定性以及致使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内部控制, 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从总体上涵盖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其有效实施将促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有效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因此, 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应对经营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强大的推动器。因此, 着力规划、建立、健全一套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因受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基础条件的限制, 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内控意识薄弱,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 间接效益也需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同时, 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 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 因此, 多数企业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

2.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

许多企业仅仅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和手册, 而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评估及防范系统, 或者建立了也是形同虚设, 企业管理运营的模式、过程和方法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3. 缺乏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部门之间信息“割据”

许多企业的部门分工不明确, 权责关系不清, 统计来源和口径不一致, 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 致使部门各行其是, 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4. 监督机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内控监督机制, 监督内容不具体、不细致, 致使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三、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现代化企业一定要有一套合理、确实可行的内控制度。有了内控制度, 如何执行好也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下面, 笔者以基础工程公司应如何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规避经营风险为例发表几点看法。

第一, 在有意向谈判某一项目时, 公司的经营部门要从长期合作的单位及兄弟单位多方面了解对方的经济实力及付款信誉度的强弱, 经过了解, 如果对方的经济实力及付款能力比较强, 可以继续接洽;如果发现对方的经济实力较差, 或者经常拖欠工程款, 就要考虑是否继续接洽, 甚至退出竞争, 避免工程完成后, 款项无法回收的局面,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 还要多方面了解对方有无经营场所、有无经营资质等, 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客户, 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果对方没有经营场所和经营资质等时, 就有可能是皮包公司, 有可能涉及合同诈骗, 要特别注意。

第二, 在了解了对方的信誉度后, 有意向经营某项目时, 就要组织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研究, 这些人员应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成本预算人员、成本核算人员、材料采购人员、财务主管人员、法律部门人员等等。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研究地质地形图, 研究地下地质情况复杂性, 可能会出现的地质情况甚至会出现的地质灾害, 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 以自身的实力能否按时按质完成此工程等;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事先到现场察看场地, 研究现场施工的难易程度, 现场施工中很可能会增加的一些成本费用, 以此作为成本核算的一部分;成本预算、核算人员主要是计算工程成本, 计算毛利是多少, 以此做为是否经营此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如果计算出毛利是负数或微利, 就应该考虑是否中止接洽;财务主管人员主要是考虑此经营项目所需资金量及现金流量的问题, 以此考虑公司的资金安排, 如果资金有困难的话, 还要考虑是否举债经营的问题, 考虑举债经营的资金成本;法律部门人员主要是考虑此项目是否违法项目, 有无相关部门审批手续以及其他涉及法律的问题。

第三, 当上述问题都准备好之后, 接下来进行签订合同的准备, 要认真阅读合同的每一条款, 看是否合理。如合同涉及到陷阱问题, 就要对此条款进行修改或删除, 避免日后有争议时或完工时陷于不利的境地, 以致出现亏损的结果;如果合同条款不清楚, 特别是费用划分不清楚、责任划分不明确时, 就要修改条款, 力争做到费用清楚, 责任明确, 让人一目了然, 避免日后出现问题后对方推诿, 以此作为少付或不付工程款的理由。合同签订之时, 应多听取法律部门人员或社会法律工作者的意见。如果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 可能因此增加费用, 比如地层比资料显示的要复杂, 按原施工方案无法施工, 要更换设备, 这就会增加设备的搬运费用, 以及更换操作工人所增加的费用;又比如, 地质资料没有溶洞, 而实际上又有溶洞, 也会相应增加工期, 考虑到这些情况, 条款就应写明“如遇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时, 由此所产生的费用应该由出包方 (或业主) 承担, 工期应相应顺延”, 以避免结算时对方不承认此费用, 以及以延误工期为由克扣工程款, 给我方造成损失。

第四, 合同签订后, 现场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做好开工前的准备, 比如人员的安排、设备的检修、场地的平整, 以避免开工时人员不到位、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局面。开工后, 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岗位, 在岗位上尽忠尽职, 这样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 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安全工作是基础工程的头等大事, 安全部门人员应该驻扎在工地, 经常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把安全事故排除在萌芽状态, 尽量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零。

其次, 材料的合理计算和合理使用也是工程是否盈利的关键, 钻冲孔桩基础工程材料不外乎有水、电、钢筋、混凝土, 应该按如下原则计算使用和控制材料: (1) 工程所需材料要根据施工图纸精确计算 (钢筋、混凝土) , 按计算量进行采购。 (2) 水、电使用要有专人负责, 对水要经常检查水管漏水情况, 一旦发现马上处理;对于电的使用, 特别是自发电时, 要合理安排, 对发电机尽量满负荷使用, 不要出现发出的电用不完而造成浪费。 (3) 钢筋材料的使用, 根据图纸合理下料, 减少损耗。 (4) 混凝土材料使用,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 根据地质情况, 合理安排机械设备, 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 使成桩直径既满足设计要求, 又不会太大浪费混凝土。

第五, 工程完工后, 要及时整理资料, 与对方沟通, 及时结算, 以及时收回工程款, 缓解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即使暂时无法结算, 也要对方和监理公司签字确认目前已完工作量。工程结算后, 如出现对方迟迟不肯支付工程款的情况, 工程部门人员应该及时跟进, 督促对方按合同约定付款, 直至对方付款为止, 以避免工程刚完成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应收账款, 不但造成资金困难, 还给应收账款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第六, 对工程完工后所产生的应收账款, 应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经营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财务部门应当配合和督促经营部门加紧催收;公司应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 及时登记每一位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 并以此分析得出客户信誊度的高低, 按信誊度的高低分配并使用信用额度, 对长期往来客户应当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 并对客户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更新;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 应当报告公司领导进行审查, 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发生的各项坏账, 应当查明原因, 明确责任, 并在履行规定的的审批程序后作出会计处理;注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 做到账销案存, 已注销的坏账又收回时, 应当及时入账, 防止形成“小金库”。

上一篇:三三制下一篇: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