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固氮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第二节生物固氮范文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观察、对比,使自己的识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比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使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生命观的教育,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课本的插图,对较早的动物植物化石与较晚的植物与动物或化石进行对比,从而形成生物的进化观点。

教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讨论为主,并渗透启发式和配以多媒体放映。

教学用具

化石标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各种多姿多彩的生物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内容,那么,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变来的?

引入课题

展示狼鳍鱼的化石,介绍什么是化石。 展示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图片:

学生分析、交流并得出结论,同时明确: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2、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学生分析交流得出:

根据始祖鸟和爬行动物及鸟类的相同之处得出: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的资料分析1,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越深的地层就是越早形成的地层吗?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资料1分析,你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进化顺序吗?你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进化顺序?

2、向学生展示始祖鸟的化石图片,并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始祖鸟像鸟类吗?它有跟鸟类相似的特征吗?它有跟鸟类不同的特征吗?这些特征跟哪类动物相似?你从始祖鸟身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3、分析资料3提出问题:

什么是细胞色素C?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远? 归纳总结:

从这三个资料中,你可以列举出一些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吗?而在这三种方法中有都用到了一种在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法。

引导: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那么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师:各小组拿出各种生物图片,请大家根据它们的特点,将它们贴在导学案提纲上的大树上,要说明理由

师:我们大家的共同杰作进化树完成了,老师充当一名记者采访采访我们的小成员,你这样贴图理由。

(教师走下讲台,用课本卷起来充当话筒,开始进行采访。) 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小组讨论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贴出图片,进行展示

交流贴图的根据和理由:

小组1:我们组经过商议后认为原生动物门应该位于动物的最下层。因为原生动物门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界类群,它的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属于单细胞生物。

小组2:…… 小组3:……

得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第二篇:八年级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 教

题: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说明变异的意义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校”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类的影响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变异的类型及其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这节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下一章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如春秋时代的《楚辞》中记载“马母驴父,生子曰赢”,意思就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生物的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创造新的生物。如将决定人的生长激素的基因、决定人的胰岛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让大肠杆菌发生变异,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造福于人类。

[小结]:

这节我们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变异,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产生的变异选育适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科学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人类,但若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和物种时必须慎重。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叫做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变异的方式: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环境因素

变异的意义

变异的运用:转基因工程

[教学后记]: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什么是变异,接着以人为例,设置了一个观察内容。然后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分析变异存在两种类型:能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变异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意义,以提高学生对变异现象的整体认识。

第三篇: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本章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之后的又一重点,既是对前面几节内容的总结和拓展,又可以为下一章的学习打下一个铺垫。本节内容中出现了许多生物学名词,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都是很重要的,正确认是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相互联系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十

三、四岁,思想活跃,上进心强,智力水平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掌握了前面的一些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实践调查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是对一些新名词的理解,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

三、学习目标

因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也是一样。学习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学习这部分内容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社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熟读教材与新课标我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加深学生对科学调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系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问题、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选择:

1、因为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本课采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精典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选择学生十分喜爱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件展示图片,欣赏视频,生动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根据生物新课标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我特采取以下学习指导:

1、自主探究法:对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分小组调查的形式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的归纳总结为辅;

2、阅读指导法:对于本课小辞典的内容,以学生自己阅读学习为主,小组讨论为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分组讨论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疑点内容,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体现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4、收集资料法:正因为《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节特增设了交流课下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态平衡被破坏的资料这一环节,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方面的教育。

六、课前准备

教师:

1、提前一周分组2.安排学生活动 学生:

1、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地域(如学校、池塘、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内的生物及影响这些生物生存的因素进行调查;

2、收集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几组图片: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扣中校园、黄台湖公园等,创设情景。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几幅美丽的图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生态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讨论引导:

1、生态系统及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让你们调查了一定的地域(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湖泊等)内的生物及影响它生存的因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好

生1: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一片树林,有树、草、土壤、鸟、阳光、空气、水等。 生2:我观察的是一块农田,有作物、人、杂草、鸟、虫、土壤、阳光、水、肥料 生3:我观察的是学校的草坪,有草、杂草、鸟、虫、土壤、阳光、 生4:我观察的是一个池塘,有水、水草、光、温度、鱼虾、蛇、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小组调查后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调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同学们交流的很好,你们观察的“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池塘等等”都是一个一个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谁能定义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教师板书)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什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什么?

学生回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教师再由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如学校的草坪,有草、杂草、鸟、虫、土壤、阳光、„„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提示:从是否有生命方面考虑) 学生能够将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大类。

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学小辞典的内容,根据小辞典知识认识哪些生物属于生产者,哪些生物属于消费者,哪些生物属于分解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小组调查后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调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自学小词典,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并板书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师再提出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

3、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师出示图片(图一),出示思考题:

(1)图中有什么?(2)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然后出示思考与讨论:在这个食物链中,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哪里? 教师过渡: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就构成了食物网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的光能。

教师出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并出示思考题: (1)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2)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讨论题目:假如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生物的数量以及所占的比例已经基本稳定,人为地使其中的某一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如蛇和兔),试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其他有关的生物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

变化? 引导学生回答。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视频: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这个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设计意图: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系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

(三)自主小结

学生质疑 最后引导学生回答: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你还想知道有关生态系统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说出心中的困惑,拓展了思维,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后继续探索,实现知识的延伸。

(四)自主交流

体验成功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下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态平衡被破坏的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态平衡会被破坏,在生产和生活中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上网搜集资料,能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其他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通过最后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五)拓展应用

开发智力

1、实践验证

(1)在一定区域内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

部分和

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

(3)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叫

2、课下实践

(1)课下思考与写作: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分解者,那将会是什么景象?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2)课下实践作业:

参照课本87页试试看制作一个生态瓶。一周后拿到学校进行评选与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课下思考与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写科技论文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第四篇: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及主要方向; (2)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难点:

(1)生物进化的历程;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关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必修1,教案,苏教版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图片:原始地球、原始海洋和现在的地球、海洋和草原。

教师: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没有发现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现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死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2013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地震、火山爆发、洪灾、泥石流。其实这个场景并不陌生,早在五十亿年前,我们的地球就是这个样子的。

原始地球和我们居住的地球相差很多,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和原始地球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引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阅读课本P103-P105相关内容,结合图例,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讲述】最早出现的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问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讲述】在寒武纪出现,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问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讲述】是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问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讲述】陆地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问5〗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讲述】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的灭绝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

〖问6〗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源器官的存在能表明什么? 【讲述】①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②同源器官的存在,表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问7〗试分析有性生殖生物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的原因。

【讲述】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问8〗在了解生物进化历程后,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有哪几个比较关键的转折?

【讲述】生物进化的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寒武纪大暴发形成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有重要影响;原始两栖类出现,生物登陆并改变陆地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陆地条件。 〖问9〗简单叙述生物进化的规律。

【讲述】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原核到真核;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探究二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阅读课本P105-P107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0〗不同种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否有关呢?

【讲述】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问1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讲述】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问12〗右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你能说出Ⅰ、Ⅱ、Ⅲ分别属于哪种层次吗?

【讲述】Ⅰ、Ⅱ、Ⅲ分别属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问13〗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有何关系? 【讲述】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 〖问14〗生物多样性的三层内涵之间是怎样的一个关系? 【讲述】相关关系如下图。

〖问15〗植物界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讲述】真核多细胞,有细胞壁;多数植物体具有根、茎、叶和繁殖器官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

〖问16〗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讲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课堂小结

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让学生分析其进化的观点,既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又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过辩论形式使学生体会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课后习题

1.原生生物界的细胞类型和数目的特征是( ) ①细胞类型为真核细胞 ②细胞类型为原核细胞

③细胞数目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群体 ④细胞数目为单细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3.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 4.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动物的出现不影响植物的进化 C.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5.[双选]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1.A 【解析】原生生物界主要是指原生动物、真核单细胞藻类等一些生物,这些生物的特点是由真核细胞构成,多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群体。

2.D 【解析】最初的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无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C 【解析】图示结果表明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同一花园中,其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异,但若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还需原海拔处的株高数据。

4.B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动物的出现会影响植物的进化。

5.AD 【解析】普通栽培稻往往没有普通野生稻的抗逆性强,说明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普通栽培稻中落粒性突变类型虽然对人类不利,但对于普通栽培稻本身的生存繁衍来说还是有利的。普通野生稻能生存下来的往往具有抗逆基因,可为水稻育种提供目的基因。

板书

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生物进化的基本顺序 3.几个重要进化事件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内涵(三层次) (2)相互关系

(3)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①从分子水平看 ②从进化的角度看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的五 界系统

第五篇: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细菌》教案

第二节

细 菌

十二中 孙老师 教学目标

1.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 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3. 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课前准备

1.有关细菌的挂图

2.学生准备有关细菌发现的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吃饭前,总要唠叨一句,‘快洗手去,不然细菌会跑到你的肚子里去’。那时,我想同学们可能就对细菌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但细菌究竟长的什么样?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介绍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

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用这些镜片,列文虎克观察了很多东西,他将观察到的景象绘制成图画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的科学院院士。 学生: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不知道细菌是从那里来的。人们观察到腐烂的牛肉汤里有很多细菌,就认为细菌是从肉汤里自然而然产生的。意大利的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几个玻璃烧瓶,把它们刷洗干净,灌进肉汤。把瓶颈放

在火上烧,玻璃融化在一起,将瓶口死死封住。这样一来,不管多么小的细菌也休想钻进玻璃瓶了。瓶口封好后在沸水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杀死了肉汤中的全部细菌。几天之后,肉汤没有变质,证明了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里的。可是有的生物学家质疑说: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斯巴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这样的疑问听上去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纷纷点头同意)

学生:186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不是将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烧瓶都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直至四年后,第二个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

巴斯德解释说,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人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发育,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烧瓶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人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腐败变质。巴斯德以令人信服的实验赢得了舆论的一致支持,后来,他在研究微生物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就,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教师:那么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挂图。

学生:观看挂图。

教师:不要看图上的细菌好象很大,实际上细菌太渺小了。有人曾经这样形容细菌的“小” 在一个针眼大小的面积上,竟能容纳一亿个细菌,同学们去体会一下吧。(指着挂图上的细菌)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细菌的形态吗?

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

教师:这种形态的细菌叫杆菌。还有别的样子的细菌吗?

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

教师:请大家根据细菌的形态将它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学生:根据图片分类。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没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

教师:你感觉细菌细胞结构更像植物还是像动物?为什么?

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很坚硬的样子。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有鞭毛,能运动。(教师适时说明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不是绿色的。

教师:总结:从营养方式上,大多数细菌和动物一样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它们和动物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教师:细菌的结构中有没有和动物、植物细胞都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没有细胞核(还会答有荚膜、鞭毛等,教师应适时解释)。

教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DNA会聚集到细胞中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叫核区。

教师:细菌也是有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挂图)

学生:观看录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计算一下: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

学生:计算;212=4096个!

教师:如果继续计算下去: 48小时后呢?

学生:抢着按计算器:2.23007451×1043个!

教师:我虽然不能告诉你一个细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证:2.23007451×1043个的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

学生: 笑,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不可能?

学生:我们会洗手。

教师:对。洗手的肥皂和洗涤剂都可以杀死细菌,甚至只是用流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很多细菌。但是洗完手以后,手上的细菌是不是都杀死了呢?我们来看看细菌对付恶劣环境的方法(展示挂图)。

学生:观看。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看到的挂图内容回答几个问题?

1、细菌能不能依靠芽孢繁殖?

2、芽孢是细菌细胞里的结构吗?

学生: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时才出现,芽孢出现时,细胞就解体了,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细胞结构。

教师: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个真实的事情: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细菌,细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在我们家里生活着哪些好细菌?哪些坏细菌? 教学反思

比较新课标和旧教学大纲,很多老师都注意到:有不少旧的教学内容都删减了。因此很多人感到新教材内容太少,一节课的内容大概就只够讲20分钟。对此,我的感受是:《课程标准》和依据这个标准所编制的教材只是国家为适龄学生提供的基础标准,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学校,从为学生发展的原则出发,完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补充。

但是补充哪些新内容呢?有些老师就将删减的内容又补充上去,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我的看法是:

一、不能盲目提高难度和深度。对于繁、难、脱离生活的内容,坚决不补充。不要为“学科系统性”而加大学生负担。

二、对于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应该补充。这些资料应该具有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学性并重的特点。例如:“细菌繁殖得比地球重”“月球上的细菌”这样的资料,能给学生很清晰的感受。

三、对于能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大胆补充。例如巴斯德实验,很多老师认为这些是“软性”内容,没有考核的任务,就轻描淡写甚至轻易放弃,这是非常遗憾的。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现的故事,不

仅可以让学生为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而感动,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很多课本上不能提供的科学工作方法。因此,对这些内容不仅应该扩展和补充,还应该精心准备,绘声绘色,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果。

上一篇:读发现孩子有感范文下一篇:党风廉政责任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