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学案

2024-07-04

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学案(共5篇)

篇1: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学案

第十二章 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3、结合事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4、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应用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

2、教学难点:内能、温度及热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资源

热水杯、冷水杯、墨水

四、教学设计

预学案

一、预学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知道热传递定义、条件、实质。4.了解热量的概念、单位、符号。

二、预学范围:P.38—P.40

三、预学评价

1.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2.汽车从盘山公路上山时,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都填“减少”“增加”或“不变”)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切物体都是由________ 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_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4.与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如同弹簧具有弹性势能一样,物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因此也具有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总结结论: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能.5.动手做一做

(1)两个玻璃杯分别盛有冷热和热水各滴入一滴墨水,哪杯墨水扩散得快?(2)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分子运动越,分子动能越 物体内能就越。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 ;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就越。

6.观察P39下面三幅图,分析物体温度、内能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

(3)在热传递过程中,实质是传递,而不是温度。(4)热传递是改变物体 的一种方式。(5)列举生活中发生热传递现象的实例。7.阅读P40,思考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热量,符号是。(2)热量的单位 符号是。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

物体温度降低,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教学过程

1、讨论预学评价中的1—4题: 总结:(1)内能的概念: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讨论预习评价中的第五题。

提问:能否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反之呢?

物体温度越高,是否内能越大? 通过分析,了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P39下面三幅图,提问:在这些图片中物体最终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发生了这种变化的?(找出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习评价中的第六题。强调: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4、学生回答预习评价中的第七题。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才出现的物理量,对于一个物体,只能说:“_______热量”或“_______热量”,绝对不能说“具有热量”。

某物体只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某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少.某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某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小.(1)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就一定会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堂检测: 学生自主作业 第14页。

讲评检测题。

篇2: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学案

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题型一)

A.烧开的水有内能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题型三)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

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C.磨刀时刀刃发热

D.热开水变凉

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题型三)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材锯子发烫

D.钻木取火

6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题型一)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2.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

图15-3 “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 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的。

3.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题型一)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题型三)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 气层后表面升温

7.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题型三)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9.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题型三)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篇3: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做功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热传递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钻木取火(做功),擦火柴(做功),点火柴(热传递),用凸透镜取火(热传递),热水袋取暖(热传递),弯折铁丝(做功),酒精灯加热水(热传递),敲打铁块(做功),冷却汤(热传递),上楼身体发热(热传递),流星燃烧(做功),压缩气体(热传递),煮饭(热传递),打气筒大气(做功 热传递)2.判断:(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V)(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X)(3)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X)(4)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V)(5)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X)(6)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机械能没有内能。(X)(7)炽热的铁块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X)(8)停在路边的汽车没有机械能有内能。(X)(9)任何状态下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V)

(10)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X)(11)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X)(12)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V)(13)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X)(14)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X)(15)热的物体热量多,冷的物体热量少。(X)(16)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X)(17)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X)

(18)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增加量越多。(V)(19)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X)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题型一)A.烧开的水有内能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题型三)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 C.磨刀时刀刃发热

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D.热开水变凉

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题型三)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材锯子发烫

D.钻木取火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题型一)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9物体的温度降低(B)

A动能减少 B内能减少 C机械能减少 D内能不变 10某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C)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它内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它吸收的热量。C它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做功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2.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 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内能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做功__方式进行的。

3.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D)(题型一)

图15-3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B)(题型三)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7.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题型三)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9.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B)(题型三)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10.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题型一)

11.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热量________________(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______(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_____热量_______________(5)这杯水热得烫手:_______温度_____(6)冷热------温度-------(7)天热------------温度-----------(8)热运动--------温度-------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A)。

篇4:物理教案-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教学目标

a.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b.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c.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热量的单位为焦耳

d.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建议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围绕如何改变内能和如何度量内能改变大小展开,遵循观察现象(实验日常生活现象),再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思路.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教法建议

建议一: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相对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应把重点放在如何用热量度量内能的改变上,以及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建议二:在讲解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时,为增加形象性和便于理解,可以先设置问题:已知某铁丝的温度升高了,是做功使其内能增加,还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然后再说明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具有等效性.

另外,在实际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常常同时伴随做功和热传递两个过程.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教学设计示例课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 教学重点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方法

讲授、综合分析 教

无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实质是能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热传递具有方向性,只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二、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可以度量内能的改变量,单位为焦耳.

三、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题: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选项c正确

四、小节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五、作业

P20页-

1、2 复习上一节内容,提出问题:要是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除了对它做功,还有别的方法吗? 讲解

问题:有一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是否就知道是做功还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的? 思考问题

自己分析出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思考并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内能改变”探究活动

篇5: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递 学案

教学 内容 课 题 主备人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学具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内能

热传递

卢成芳 知识与 技能

执教人

§12.2内能 热传递

课 型:

高原

执教时间

新授 2012-09-24

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区别。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3.明确热传递时,内能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1.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进而理解内能的含

义.2.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过程,知道改变内能的一种方法-热传递.1.结合本节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善于钻研的思

维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区别。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两个相同的烧杯,冷、热水,的、红墨水,火柴,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设计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说出: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②.一个物体能对另一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势能………..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动能

二次备课 学生回忆点及时订正

提问时对于错误的答案也要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予以一.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②能是什么?什么是动能、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形式的能-内能(板书:§12.2内能)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内能? 演示①:小球在桌面上滚动.问:小球具有什么能? 演示②:在试管里装入一些热水,用橡皮塞

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拨,错误之处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塞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膨胀做功冲开塞子.气是否具有能? 点?该具有什么能? 演示③:高举起小球.问:小球与地球相互吸引具有什么能? 问:分子间有什么力?()演示④:将两根分别固定在两辆小车上的条形磁铁,分开一段适当的距离(异名磁靠近,直至两磁铁吸引在一起.分子组成,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引力和斥力

③.势能, 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做了功,具有能.肯定他们积极思考的一面.现象如果不是太明显,可以做个背景帮助学生观察.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问:水蒸气对橡皮塞有没有做功?水蒸②.有做功,具有能量;水蒸气由 问:水蒸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何特的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极相对),然后松开手,则可看到,小车互相

教师分析:两辆小车上的外力辙去后,小车之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该实验对我学生:水蒸气是由大量水分子们有何启示?

组成的,这些水分子永不停息 演示⑤:按住两小车上的磁铁,使两同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该名磁极相对、挨近(约2~3mm),然后松开具有动能.手,可见小车相互推开.结论: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体的内能。(板书)强调: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量。

说明:因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初中阶段暂不考虑它的变化,而只考虑分子动能对内能的影响.2.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板书)启发:猜想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科学方法,在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烧杯中加入两杯红较)。

问: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与上述实验类失,则分子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势能就表现出来,即分子间

学生得出结论:与两相斥的磁铁类似,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即分子间也有因相互排斥而具有的势能。

学生分析并回答:

现象: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子运动快→分子动能大→内能大;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似,假如分子间的斥力突然消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具有的能有因相互吸引而具有的势能.墨水.(后面衬以白纸,以便同学们观察比 说明了:温度高→扩散快→分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小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板书)

温度低→扩散慢→分子运动慢→分子动能小→内能小。

请学生花时间分析.注意区分概念.教师:可见内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内能改变与否关键看温度,那么如何 改变内能呢? 3.热传递:

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这些热传递现象的共性。

温度的变化反映了物体内能的改变,所以上述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

学生概括这些热传递现象的共性。热传递过程中①存在着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存在着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②由于热传递,高温物体

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 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 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 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 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4.小结

(1)通过师生共同议论,总结热传递现象。

(2)热量

通过纠正关于热量的错误说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热量的概念。

问题: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A.物体具有热量增加。B.物体的内能增加。C.物体具有的功多。D.物体必定是吸收了热量。

其中正确的只有B。热量和功,都是在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中,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

2.热传递现象:热传

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学生分析每一个选项.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

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③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变。所以“物体具有热量(或功)”的说法是错误的。D也是错误的,因为使物体温度升高还有对物体做功的方法。课堂练习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大。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2.C 课堂 总结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随堂练习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④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

学生解答: 1.D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上一篇:电大个人学习工作计划下一篇:巧妙回答普通话考试说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