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2024-05-23

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学习细菌、真菌的形态特点以及繁殖方式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二节,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在这里可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和唯物主义教育。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细菌的体型非常小,只能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本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细菌没有细胞核,通过分裂方式生殖。遇到不良环境的时候,细菌会形成休眠体即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本章主要是带领大家进入微观世界认识微生物,细菌真菌在生物的分类中地位非常重要。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巴斯德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唯物主义精神。

2、通过对细菌结构的认识,掌握细菌的生活条件,从而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三、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四、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预习,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思考题。思考题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找出答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通过提问学生答案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再针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在先学后教中渗透小组探究、讨论等合作性学习。

七、教学准备

1、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自学流程

2、准备细菌结构图片

3、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源

4、准备相应课后练习

八、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篇2: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及反思

九台市三台中心学校

张清梅

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2、通过对细菌的繁殖速度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四、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的形式;实验观察法;讨论法 ;比较归纳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八、教学过程: ㈠情境导入

多媒体依次展示酸奶图片、蛀牙图片、红楼梦中林黛玉图片、以及抗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利用细菌对我过人民进行活体实验图片,让学生体会到细

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细菌是怎么来的呢?

㈡讲述新课

任务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学生自学教材P71-72页的内容,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1)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菌?(展示列文虎克的图片及他发明的显微镜,并介绍列文虎克的发现在当时引起的轰动)

(2)巴斯德实验的理解(老师动画介绍巴斯德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3)巴斯德还有哪些贡献?

老师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后,师生共同总结:通过细菌的发现史,让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进而认识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有更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巴斯德的研究过程,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

(设计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

任务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1)师出示钉子后提问:老师这儿有颗钉子,不知道它上面有没有细菌? 课件分别显示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倍数由33倍、100倍、500倍、1000倍、5000倍、15000倍、30000倍直至扩大到70000倍的钉子图片,生观察得出结论: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粒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电镜或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课件展示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个理性的认识。师总:这些细菌虽然很小,但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细胞构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设计理念: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

2、细菌的结构

过渡: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细菌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也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课件展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1)提问:细菌的结构名称有哪些?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提示1:细菌内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

提示2:不是所有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荚膜是细胞壁外增厚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而鞭毛能摆动,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2)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比较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生填表后师归纳: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植物和细菌都有细胞壁,动物没有;动、植物都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植物有叶绿体而动物和细菌没有叶绿体。

(3)细菌的营养方式,课件显示: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设计理念:强化图文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任务三:细菌的生殖

师:细菌如果找到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后,就要开始生长繁殖,那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细菌的生殖。

课件:展示分裂细菌视频

1、生根据视频得出:

(1)细菌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每不到半小时就能繁一代。(2)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就是一个分裂成两个。

2、师总: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在环境适

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设计理念:通过动态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菌繁殖速度如此惊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对细菌分裂生殖的感性认识,而且很好的完成了细菌分裂生殖的知识点教学。)

3、技能训练

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100×28=25600(个)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勤换衣物,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设计理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义。)

4、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当然了,这些情况必须是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但是不是只要遇到不适合的生存环境细菌就会死呢?当细菌面临不利于它生长的环境时,它们又会怎么样呢?

学生答后显示课件:细菌的芽孢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对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所以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三)拓展创新

细菌为什么分布如此广泛?(课件展示)

Ø 细菌的个体_______。Ø 细菌是进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Ø 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四)自我检测:

1、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生殖产生新的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的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2.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特点主要是:()①有细胞壁②没有叶绿体③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④有鞭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你认为芽孢是()A.是细菌的一种休眠体 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 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 D.一种生殖细胞(学生读题并回答问题)(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能形成知识网络吗?(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设计理念: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回答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

1、P39 基础训练闯关

2、P40 强化能力提升

(设置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1、细菌的发现

2、细菌的形态结构

3、细菌的营养

4、细菌的生殖(七)教学反思

上完《细菌》这节课后,听了各位老师给予的教学反馈,我觉得受益非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发现自己很多不足之处,对我今后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3: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笔者此前曾发表一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四章第二节绝缘导体的热稳定校验公式中K值之校验,发现该规范的第四章第二节有误,其一是铜的电阻率数据错误,其二规范第55页表4.2.2-1自相矛盾,其三第55页的表4.2.2-1,表4.2.2-2,K值计算公式和第12页的表4.2.2也是相互矛盾的。笔者曾试图将已经发现的错误改为正确数据,但即使将已经发现的错误全部纠正,仍然不能消除其矛盾,所以,在此进行探索,寻找其解决方案,暂不涉及规范修订的具体内容。

2 考察基础数据正确与否

如果K值计算公式没有错,基础数据没有错,计算过程没有错,那么规范各部分之间应该相互符合,没有矛盾。我们暂不讨论K值计算公式是否正确,首先把目光对准我们尚未考察的两个基础数据,这就是GB50054-95第55页上的单位体积热容量Qc(J/℃=mm3)和温度在0℃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B值。我们首先考察Qc数值的正确性。

3 关于Qc的正确性

1)GB50054-95第55页铜铝的单位体积热容量如下:

铜的单位体积热容量为3.45×10J/℃=mm3

铝的单位体积热容量为2.5×10J/℃=mm3

为了将它们与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数据相比较,我们将其单位换算为热力学通常采用的比热单位:(J/kg℃)

根据《建筑电工手册》提供的数据,铜的比重为8.9g/=cm3

根据《建筑电工手册》提供的数据,铝的比重为

2)根据《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来计算铜和铝的比热。根据北京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教授的《热力学》和他的学生汪志诚先生的《热力学·统计物理》,热容量分为定压热容量Cp和定容热容量Cv,Cp和Cv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V表示体积(m3)

T表示开式温度(K)

ɑ表示膨胀系数

kT表示等温压缩系数

令Ks表示绝热压缩系数,则有Cp/Cv=KT/Ks=r/1

汪志诚先生在《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七章第四节《能量均分定理》中写道:“应用能量均分定理,可以方便地求得一些物质系统的内能和热容量。”“以N表固体中的原子数,固体的内能为U=3Nk T,定容热容量为Cv=3Nk(7.4.10)。

这个结果与杜隆、珀蒂在1818年由实验发现的结果符合。通常实验测量的固体热容量是定压热容量Cp,而式(7.4.10)给出的是定容热容量Cv”“把实验测得的Cp换为Cv,将理论结果(7.4.10)式与实验结果比较,在室温和高温范围符合得很好。”

王竹溪先生在《热力学》第二章第10节中写道:“定压比热与定体比热,用符号Cp和Cv表示。这两种比热的数值在固体与液体相差很小,在气体相差很大。在实验装置中使压强固定是比较容易的,所以通常测量的比热都是定压比热。”

胡忠鲠先生在《现代化学基础》第五章第4节中写道:“1mol物质的定压热容称为摩尔定压热容,记作Cp,m;1mol物质的定容热容称为摩尔定容热容,记作Cv,m。类似地还可定义比定压热容Cp和比定容热容Cv。”“对于凝聚相(固相或液相),Cp,m与Cv,m近似相等。”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铜导线或铝导线属于固体,我们所研究的短路绝缘导体的热稳定校验在常温和高温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Cp与Cv近似相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汪志诚先生《热力学·统计物理》中公式(7.4.10)计算铜和铝的热容量。

3)运用《热力学·统计物理》公式(7.4.10)计算铜的比热。根据《热力学·统计物理》公式(7.4.10)

式中Cv表示铜的比热(J/kg℃)

N表示1kg铜的原子数(个/kg)

k为玻耳兹曼常量,k=1.380658×10-23(J·K-1),波耳兹曼常量数值见胡忠鲠先生的《现代化学基础》附录2〈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我们注意到上面同时出现了摄式温度和开式温度,摄式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通常采用的温度,用字母t来表示,开式温度是热力学温度,用字母T表示,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是:

t=T-273.15并且△1℃=△1K

其含义就是对于同一种同样数量的物质,升高1℃和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是相等的。

由公式(7.4.10)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求出1kg铜中含有多少个铜原子,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铜的比热。

根据胡忠鲠先生的《现代化学基础》附录2提供的数据,原子质量单位u为1.6605402×10-27kg,查阅《现代化学基础》由北京大学张青莲院士提供的〈元素周期表〉,铜的相对原子量为63.546。因此,1个铜原子的质量应为:

因此,1kg铜的原子数为:

铜的比热为:Cv=3Nk

4)运用《热力学·统计物理》公式(7.4.10)计算铝的比热。根据《热力学·统计物理》公式(7.4.10)

式中Cv表示铝的比热(J/kg℃)

N表示1kg铝的原子数(个/kg)

k为波耳兹曼常量,

由公式(7.4.10)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求出1kg铝中含有多少个铝原子,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铝的比热。

根据胡忠鲠先生的《现代化学基础》附录2提供的数据,原子质量单位u为1.6605402×10-27kg,查阅《现代化学基础》由北京大学张青莲院士提供的〈元素周期表〉,铝的相对原子量26.981538,因此,一个铝原子的质量应为:

1 kg铝的原子数应为:

铝的比热应为:

5)根据《现代化学基础》附录4〈一些物质的标准热力学函数〉(298.15K)的数据计算铜的比热。

根据《现代化学基础》附录4,铜的摩尔定压热容Cp,m为24.43(J·K-1·mol-1)。

1 mol物质是指这样一些物质,它们的计量单位是克,它们的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量相同,铜的相对原子量为63.546,所以1mol的铜就是63.546 g铜,所以铜的比热为:

6)根据《现代化学基础》附录4〈一些物质的标准热力学函数〉(298.15K)的数据计算铝的比热。

根据《现代化学基础》附录4,铝的摩尔定压热容Cp,m为24.4(J·K-1·mol-1),铝的相对原子量为26.981538,所以铝的比热为:

7)根据国际标准IEC865-1《短路电流效应计算》附录A的数据获取铜和铝的比热。

根据IEC865-1附录A提供的数据,

铜的比热为390(J/kg℃)

铝的比热为910(J/kg℃)

8)列表比较由各种不同渠道获得的铜和铝的比热。

9)由以上列表比较可以看出:来自《热力学·统计物理》,来自《现代化学基础》,来自IEC865-1附录A的数据虽然略有出入,但它们相差很少,而来自《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数据却比其他来源的数据相差约104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5页表4.2.2-1所提供的铜和铝的单位体积热容量的数据是错误的。

4 关于芯线材料在0℃时的电阻率温度系数的倒数B(℃)

1)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5页表4.2.2-1所提供的数据为:

铜在0℃时的B值为234.5℃

铝在0℃时的B值为228℃

2)根据《建筑电工手册》第659、660页提供的数据:

导电用铜在20℃时电阻温度系数分为软态和硬态两种情况,软态时电阻温度系数为3.952×10-3/℃,硬态时电阻温度系数为3.852×10-3/℃;它们的倒数分别为:软态时为253.165℃;硬态时为259.740℃。即B值在20℃时软态铜的数值为253.165℃,B值在20℃时硬态铜的数值为259.740℃。芯线材料属于软态,母线材料当属硬态。至于铜的B值在0℃时的数值应为多少,尚未找到任何依据。

3)根据《建筑电工手册》第659页、第660页提供的数据:

导电用铝在20℃时电阻温度系数分为软态半硬态和硬态三种情况,软态和半硬态时电阻温度系数为4.10210-3/℃硬态时电阻温度系数为4.03×10-3/℃。它们的倒数分别为:软态和半硬态为243.902℃;硬态为248.139℃。即B值在20℃时软态和半硬态铝的数值为243.902℃。B值在20℃时硬态铝的数值为248.139℃。芯线材料属于软态和半硬态,母线材料当属硬态。至于铝的B值在0℃时的数值应为多少,尚未找到任何依据。

4)根据IEC865-1附录A提供的数据:

铜在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39/℃,其倒数为256.410℃;

铝在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4/℃,其倒数为250.000℃。

即铜在20℃时的B值为256.410℃;

铝在20℃时的B值为250.000℃。

至于铜和铝在0℃时的B值尚未找到任何依据。

5)来自《热力学·统计物理》的思考

汪志诚先生在第十一章第3节《金属的电导率》中写道:“金属的电导率与温度T成反比:

这个温度依赖关系与高温下的实验结果符合。”既然金属的电导率与温度T成反比,那么电导率的倒数电阻率就与温度T成正比,电阻率的温度系数应该是一个常量,电阻率的温度系数的倒数自然也应该是一个常量。

从网上查到一份资料《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作者为cjlong,这份资料证实,对于一部分金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系数是一个常量,例如金属铱,锌,钴,镍,铬,锡,镉在0℃~100℃之间电阻温度系数是一个常量;铂在0℃~60℃之间电阻温度系数是一个常量;铅在20℃~40℃之间电阻温度系数是一个常量;但金,银,铜,铝,铁,铍,镁仅给出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而钙仅给出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因此,对于我们所研究的铜和铝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变化规律,还是找不到答案。所以,我们虽然找到了铜和铝在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及其倒数B值,仍然无法求出它们在0℃时的B值。我们关于铜和铝在0℃时的B值的探索只好暂时止步。

6)列表比较)由于芯线材料属于软态,故仅列入软态值)

7)结论

由以上列表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我们不能求出铜和铝在0℃时B值的准确数值,但是,我们看到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B值,尽管它们有的是处于0℃时的值,有的是处于20℃时的值,但是它们的数值差别不大,铜B值差别在8%~9.3%,铝B值差别在7%~9.7%,都没有超过10%,所以B值的准确度不会对K值的计算结果构成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忽略B值的准确性,放弃对0℃时B值的探索,暂时承认其在0℃时的B值是正确的。

5 试纠错

通过艰苦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铜铝电阻率和铜铝单位体积热容量两个关键基础数据的正确答案。现在,我们将这两个正确数据代入《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55页的K值计算公式,B值仍使用表4.2.2-1所列数据,以铜芯聚氯乙烯电线和铝芯聚氯乙烯电线为例进行验算。

1)以铜芯聚氯乙烯电线为例验算

基础数据如下:

铜芯电线在20℃时的电阻率为1.7241×10-5Ωmm

铜芯电线的体积热容量为3.45×10-3J/℃mm3

铜芯电线在0℃时的电阻率温度系数的倒数为234.5℃

铜芯聚氯乙烯电线的起始温度为70℃

铜芯聚氯乙烯电线的最终温度为160℃

通过以上验算,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基础数据应该是:

铜芯电线在20℃时的电阻率p20应为1.7241×10-5Ωmm

铜芯电线的体积热容量应为3.45×10-3(J/℃mm)

将以上三个错误全部纠正,则《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5页上的K值计算公式,表4.2.2-1,表4.2.2-2及第12页上的4.2.2之间,对于铜芯聚氯乙烯电线来说,就消除了矛盾,相互符合了,表4.2.2-1自相矛盾的现象也没有了。

2)以铝芯聚氯乙烯电线为例进行验算

基础数据如下:

铝芯电线在20℃时的电阻率为2.8214×10-5(Ω=mm)

铝芯电线的体积热容量为2.5×10-3(J/℃·mm3)

铝芯电线在0℃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为228℃

铝芯聚氯乙烯电线的起始温度为70℃

铝芯聚氯乙烯电线的最终温度为160℃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基础数据应该是:

铝芯电线在20℃时的电阻率为2.8214×10-5(Ω·m m);

铝芯电线的体积热容量为2.5×10-3(J/℃·mm3)。

[Qc(B+20)/p20]1/2为才是148

将以上三个错误全部纠正,则《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5页上的K值计算公式,表4.2.2-1,表4.2.2-2和第12页上的表4.2.2之间,对于铝芯聚氯乙烯电线来说,就消除了矛盾,相互符合了,表4.2.2-1自相矛盾的现象也没有了。

3)由于《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12页表4.2.2只涉及铜芯电线和铝芯电线,因此,本文对钢和铅的K值常用数据没有进行详细的验算,它们也同样会存在以上类似的三种错误。

6 结束语

篇4: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非再生能源。

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区别。

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

理解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能源、能源与环境的有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泉港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2005年福建炼油厂成品油年产量达到400万吨,谁能告诉老师石油对于我们现实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

生:石油对于我们来说是能源,炼油所产生的许多产品更是我们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如,我们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用到的汽油和柴油等等。

生:美伊战争可能与能源有关系,当时由于战争爆发,全球的石油价格飞速上扬,而到了战争结束后,由于伊拉克境内恐怖活动活跃,石油价格更是上涨得厉害。可见,石油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太重要,直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能源与社会”。

师:能源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人类要离开生命之本就会灭亡。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地球上的能源。下面的时间就以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看课外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通过你认为可行的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位学生都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大约过了20多分钟,有的学生列出了本节内容的提纲)

师:同学们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一小组之间,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交流,然后,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5分钟左右,学生汇报)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学习的。我所知道的情况如下:(1)能源的分类;(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和环境。

师:你提炼的问题很好,详细说一下可以吗?

生: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其中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占世界能源消耗的90%以上,是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但成本高,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地增加,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极为重要。

师: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归纳出这么多知识,说明你很用心,你说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呢?

生:我要讲的内容是关于能源的分类,查得资料如下:能源有多种分类,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的角度,可分为自然界现存的一次能源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化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是一次能源,煤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电源等是二次能源。

师:你查找的资料很不错,它告诉我们要懂得从多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就会比较全面。可见你思维很开放。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本节内容?

生: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我上的是“中国能源网”,查得资料如下: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位总储量的12%,居第三位。水力资源占世界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除常规能源之外,中国的新能源亦有广泛的利用前景。比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师:以上几位同学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让我们具体了解了能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能源分布的大致情况。既然能源对我们有这么大的价值,我们可不可以无限制地开发能源,无节制地利用能源呢?能源对我们有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呢?

生:煤、汽油、柴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就像温室里的玻璃,能将太阳辐射的热量保留在大气中。因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必将使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部分沿海城市,同时也使土壤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生:我从《泉港花絮》这本书中还查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关于泄漏石油污染泉港海域事件。1996年2月28日福建轮船公司“安福”号6万吨级油轮在乌丘岛附近海面发生事故后,29日停泊在后龙镇上西10万吨级原油码头卸油,导致4吨以上原油泄漏。瞬间,原油团随着风力、潮力迅速扩散,漂向泉港整个海域,使我们当地养殖业、内海捕捞业遭受严重损失,如,海蛎因油污不能食用,紫菜、海带恶臭难闻,无数鱼网粘上黑油团不能使用等等。此次污染严重危及到泉港区沿海39万多人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亿人民币。

师:两位同学查找到的资料很具体,既全面又有针对性。说明你们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愧是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到很震撼,能源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全球性的问题,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如何才能解决好使用能源与保护环境这一问题。

生:我认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因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在运用时可能成本较高,但我相信随着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成本将会下降。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既准确又有前瞻性,请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想法吗?

生: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要过分浪费资源,要注意节约能源,尽量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如,尽量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少乘车;多爬楼、少乘电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等。

师:非常棒!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人人有责。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守护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地球!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节能的短片。(课件播放)

3.课堂总结,情知交融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把有关“能源和社会”的一些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學习。我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也会有一定的感受,接下来的时间,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是伟大的。它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大量空间,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能源。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给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不要造成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师:你们的感受很有见地。节约能源,的确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更要马上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学会寻找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信息的获取。

师:好,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学会搜集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人类只有把握住新的信息、运用好信息,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会做到从容应对。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机遇,充满着挑战。信息也是一种能源,我们只有科学地利用好这种能源,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永立不败之地。(学生齐声

鼓掌)

篇5:第二节 细菌

1、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4、         强化振兴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         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         重点和难点 1、         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篇6:第二节 细菌说课稿

细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繁殖方式,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细菌》一节是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基础上对细菌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是第一节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第三节《真菌》的学习中,又以细菌的相关知识作对比,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结构,为学习细菌结构做了相关知识的铺垫。由于细菌非常微小,对于学生来说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提供简单易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认同发现细菌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难点:由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自学、直观教学、比较、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实施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归纳知识要点,得出结论,掌握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哪里有细菌呀?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适应地球上的任何环境,所以在空气中、地底下、水中、动植物体内都有细菌的踪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

2.联系生活,教师提问:肉汤变质是什么引起的呢?学生能够答出肉汤变质是细菌引起的。教师进一步提问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二)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论者的较量

1.对于“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历史上曾有两种假设。假设1: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肉汤变质是因为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也就是说,肉汤里的细菌是由肉汤里的物质形成的,这种说法被称为“自然发生说”。许多知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一说法,如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甚至连17世纪的大科学家哈维和牛顿,都支持这种观点。假设2:有一个人,他就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这个人就是当时法国的科学家,叫巴斯德。2.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即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三)细菌的形态

1.展示一副电镜下的杆菌图片,问细菌是不是都是这种形状呢,还有哪些类型呢?图示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见学案),让学生将看到的细菌按形状进行分类。学生一般能够按照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螺旋菌。补充讲述有些细菌分裂后不立即分开,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细菌是单细胞的,每个细菌也能独立生活的。

2.许多细菌就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等特征来命名的。由一些实例引出细菌的名称,如醋酸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不是相同的呢?

(四)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1.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能够答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

2.图示并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再讲述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还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这些特殊结构各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能够回答出鞭毛可以通过摆动帮助细菌运动,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3.让同学们比较植物细胞和细菌的结构,引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提问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角色?学生能够答出分解者。

4.巴斯德的实验已经证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这在生物学上称之什么?学生能够答出生殖或繁殖。那么细菌是怎样生殖的呢?

(五)细菌的生殖

1.教师结合图示讲述细菌分裂生殖的过程,包括DNA的复制、子细胞的分开等。其实细菌的分裂生殖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后又能进行分裂。2.教师提问:在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菌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那么细菌是不是可以无限增殖呢?

(六)有的细菌能形成芽孢

教师提问:一般细菌在100 ℃的高温下煮10分钟就被杀死了,那么为什么外科手术消毒时要将手术器械在140 ℃高温下灭菌2~3小时呢?

(七)小结

将本节所涉及的内容: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论者的较量、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芽孢等内容进行总结。

(八)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几个小题

篇7: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4.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感,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处理办法。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对照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已准备好的发酵实验挑选效果明显的一组、馒头;

(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课件;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件课件或电视节目。

(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500 g(即9斤)分成三份、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2.学生准备:

(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保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

(2)各类酸奶袋或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平常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会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动植物患病,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而且人类已经将这些成果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产生活中,这节课让我们来给细菌和真菌“平反昭雪”---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板书)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三、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1、与食品的制作(板书)

展示掰开的馒头(或面包),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孔? 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74页,仔细阅读书本的演示实验。

边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已经有结果的实验装置。(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这个瓶子在发生什么变化),边讲解(原来,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就会产生气泡把小气球吹起来。那好,我们请同学当场做实验证明。操作步骤如下:(a)先将温开水中倒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搅拌,倒入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再往瓶内放入一些温开水。(b)将一瘪小气球套在瓶口。)

同学们看,刚装好的瓶里有没有气泡产生,小气球胀了没有? 没有。为什么?

讨论、分析原因:放的时间短,应放在温暖的地方才会有气泡。好,那我把瓶放在教室窗台上,同学们可记住每天观察。问题:记得刚才做实验的同学放到瓶子里的是糖、酵母和水,没有气体呀!可为什么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气泡?

(因为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了气体。)

太好了。这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发酵现象”。(多媒体展示并介绍: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就是发酵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酵母菌发酵的原理制造面包和馒头)

回扣:你知道馒头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孔了吧!

如果这里面我放的不是糖,而是面粉和酵母;如果不是面粉和酵母,而是牛奶和乳酸菌,如果不是牛奶和乳酸菌,而是麸皮、小米、红粮混在一起再放入醋酸菌;那又会是什么样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P71第二自然段,再做答。

学生积极阅读,数分钟后解答:(对号入座)(1)酵母分解面粉,会使面团发酵;

(2)乳酸菌可分解牛奶,会使牛奶发酵而制作成酸奶;(3)醋酸菌会使麸皮、小米和红粮发酵,制作出醋。(4)曲霉能分解糯米,使糯米发酵而制作出酒。

非常欣赏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可见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的帮忙。每到过年的时候家中都要做甜酒,甜酒是如何做成的,请同学们带着下面3个问题快速浏览《甜酒的制作》,并把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⑴制作甜酒需要哪些原料? ⑵制作甜酒有哪些基本流程? 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并且学生之间互相释疑。

同学们都很聪明,希望今年过年的时候能喝上你亲手做的甜酒。

2、与食品的保存(板书)

我做了一锅排骨汤,今天没有吃完,想留到明天再吃,可又怕变质了,谁告诉我怎么办?(放到冰箱里,煮沸,密封┉┉)

不错,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

食物为什么会腐败变质?保存食物的关键是什么?(学生看P73第一段明确)日常生活中需要保存的食品还有很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看P73观察与思考图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

2、说出不同方法各依据什么原理?

3、除上述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学生看P73观察与思考,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多媒体展示一系列食物保存的方法及原理的图片。师生共同归纳防止腐败的主要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

3、与疾病的防治(板书)

快速阅读P74第一段和P76—77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叫抗生素? 除青霉素外你还知道哪些抗生素?(2)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并明确抗生素切不可滥用,做到“对症下药”。

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条件适宜情况下,每20-30分钟分裂1次),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把生物某种基因转入细菌内部,使细菌能生产出药品,以满足临床药物的供给,减轻病人的痛苦。这种药品叫“转基因药品”。

例如:胰岛素的生产过程(简单分析)。

目前转基因技术是国际热点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关注我国的转基因技术。

4、与环境保护(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角色?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 ?在我们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中,其实还有很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不是可以作为细菌、真菌的食物呢?

(可以呀!)

科学家正是利用细菌、真菌的这一特点来处理一些环境污染现象,从而进行环境保护。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延伸到各个领域。近年来,科学家已经能够成功地运用细菌——来处理某些环境污染问题。

四、归纳整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发酵的原理,掌握了利用发酵原理制作食品及一般食品的保存方法。课后,请同学们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亲自动手制作甜酒。

五、典型训练 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

一、与食品制作

二、与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原因 2.食品保存方法

三、与疾病防治。

1.有关抗生素类药品——真菌与疾病防治 2.细菌与疾病防治——有关转基因药品

四、与环境保护

篇8: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1.1 章标题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2 授课对象

学生:本科一年级下或本科二年级上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一般为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生活, 懂得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紧跟科技潮流, 用互联网、玩APP、知道大数据, 关注机器人, 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但是, 他们对科技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 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混淆“科学”与“技术”, 认为科学等同于技术或者技术等同于科学;第二, 不能系统第分析科技说引起的深刻变化;第三, 关注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忽视科技的负面影响。

1.3 学时安排

30分钟

1.4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二节的第四个小问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理解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其中, 教学重点为“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教学难点为“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1.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的:学习和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着重了解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6 课后思考题

(1)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3) 你听说过虚拟现实技术吗?它会为人类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2 教学过程

2.1 教学安排

2.2 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 辅以讨论式、问答式等参与式教学法。

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 辅以音像资料

2.4 教学资源

教材、经典论述、热点时事、典型案例

2.5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前几日, 闲来无事, 把科幻电影《生化危机》又温习了一下, 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 超级计算机时空后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 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 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整个故事惊悚刺激!冷静下来不禁思考:科技的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它在社会的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

[理论讲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二,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在讲授此部分内容之前, 我们先要区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的技术, 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比如, 孙杨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技术, 而阿基米德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科学。区别完这两个概念, 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知识点: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问题设置]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 每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18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的第三次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有一个广告很能体现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视频资料]《HTC EVO 4G首部创意广告片科技史缩略》

[视频资料解读]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的代表, 工业革命, 电力革命, 相机的诞生, 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推到柏林墙,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的发展, 最终汇成了一部手机。这是一部被浓缩了的科技发展史, 同时也反映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论讲授]具体来说,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 分别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首先是改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形式。其次,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 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最后,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大大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案例]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使只能及其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通用公司曾投资1.7亿开设一家电池工厂。1.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安装了1万个传感器, 分布在各条生产线上。

[理论讲授]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来重大变革。比如手机在能够满足人们通信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以及社交需求等。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随之而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比如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问题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理论讲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以教室中存在的多媒体技术为例, 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图片展示]水体污染与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图片

[理论讲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 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图片中所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案例]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案例解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的概念、对自然、对进化都提出来挑战, 除此之外还会引发生物安全与不公正等伦理问题。

[总结]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首要的就是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3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 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整体效果不错。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环境,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教学经验看:教案应该做到 (1) 立足教材, 讲好讲透; (2) 使用案例教学; (3) 贴近学生生活。

篇9: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初步介绍了“化学与能源”,在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在选修模块四将系统深入地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学习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到了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这就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化学的有用性,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指导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从生活中电能的重要性切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火力站工作原理示意图,通过分析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到为了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必须要减少能量转换步骤,使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样顺利成章的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原电池。在导课的过程中使用阅读指导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课讲解时,首先,通过Zn-Cu-稀H2SO4实验装置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出原电池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对Zn-Cu-稀H2SO4原电池分析,探究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外电路电子的定向转移和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了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后,通过改变Zn-Cu-稀H2SO4原电池装置中的一个条件,探究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篇10:第二节:工作设计方法

「经理,董事长请你去他的办公室一趟。」

董事长特助宋廷文亲自到营业部向梅竞男传达董事长的命令,其实,他可以打电话直接通知,但是,无非为了见佳人一面,他宁愿自己跑一趟。

「谢谢你,宋特助,麻烦你转告董事长,我马上去。」梅竞男甜美的道,她面对公司里的任何人,向来都是一副温和有礼的态度。

过了一会儿,等她整理好手中的case,便上楼来到董事长室。

她先敲了敲董事长室的门,然后开门进入,却没想到竟看到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也在─

  工作丰富化

工作扩大化

工作扩大化是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通常这种新工作同员工原先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这种工作设计导致高效率,是因为不必要把产品从一个人手中传给另一个人而节约时间。此外,由于完成的是整个一个产品,而不是在一个大件上单单从事某一项工作,这样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安慰。该方法是通过增加某一工作的工作内容,使员工的工作内容增加,要求员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

一些研究者报告说,工作扩大化的主要好处是增加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提高了工作质量。IBM公司则报告工作扩大化导致工资支出和设备检查的增加,但因质量改进,职工满意度提高而抵消了这些费用;美国梅泰格(Maytag)公司声称通过实行工作扩大化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劳务成本,工人满意度提高,生产管理变得更有灵活性。

工作扩大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纵向工作装载”和“横向工作装载”。“装载”是指将某种任务和要求纳入工作职位的结构中。“纵向工作装载”来扩大一个工作职位,是指增加需要更多责任、更多权利、更多裁量权或更多自主权的任务或职责。“横向工作装载”是指增加属于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以及增加目前包含在工作职位中的权力。

工作轮换

工作轮换法是为减轻对工作的厌烦感而把员工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这样做有4个好处:一是能使员工比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更能对工作保持兴趣;而是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个人行为适应总体工作流的前景;三是个人增加了对自己的最终成果的认识;四是使员工从原先只能做一项工作的专业人员转变为能做许多工作的多面手。这种方法并不改变工作设计本身,而只是使员工定期从一个工作转到另一个工作。这样,使得员工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员工到一个新的工作,往往具有新鲜感,能激励员工做出更大的努力。日本的企业广泛的实行工作轮换,对于管理人员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工作专业化

工作专业化也叫“充实工作内容”。充实工作内容(job enrichment)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它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将工作分解为若干很小的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操作内容与操作程序,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适当的激励,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工作专业化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充分体现效率的要求。它的特点是:

第一,由于将工作分解为许多简单的高度专业化的操作单元,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操作效率;

第二,由于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低,既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也可以节省培训费用和有利于员工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

第三,由于具有标准化的工序和操作规程,便于管理部门对员工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控制,保证生产均衡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考虑员工对这种方法的反应。因此,工作专业化所带来的高效率有可能被员工的不满和厌烦情绪所造成的旷工或辞职所抵消。

在实行工作专业化时,应遵从下列5条原则:

1.增加工作要求。应该以增加责任和提高难度的方式改变工作。

2.赋予工人更多的责任。在经理保留最终决策权的条件下,应该让员工拥有对工作更多的支配权。

3.赋予员工工作自主权。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应该允许员工自主安排他们的工作进度。

4.反馈。将有关工作业绩的报告定期地、及时地地接反馈给员工,而不是反馈给他们的上司。

5.培训。应该创造有利环境来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

工作丰富化

工作丰富化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employee-centered work redesign),它是一个将公司的使命与职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联系起来的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它鼓励员工参加对其工作的再设计,这对组织和员工都有益。工作设计中,员工可以提出对工作进行某种改变的建议,以使他们的工作更让人满意,但是他们还必须说明这些改变是如何更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的。运用这一方法,可使每个员工的贡献都得到认可,而与此同时,也强调了组织使命的有效完成。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是扩大工作的范围,而前者是工作的深化,以改变工作的内容。

工作丰富化的核心是体现激励因素的作用,因此实现工作丰富化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员工责任。不仅要增加员工生产的责任,还要增加其控制产品质量,保持生产的计划性、连续性及节奏性的责任,使员工感到自己有责任完成一个完整工作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同时,增加员工责任意味着降低管理控制程度。

(2)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员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员工感到所做的依靠他的努力和控制,从而认煤作的成败与其个人职责息息相关时,工作对员工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实现这一良好工作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是给予员工工作自主权。同时工作自主权的大小也是人们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反馈。将有关员工工作绩效的数据及时地反馈给员工。了解个工工作绩效是形成工作满足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很难得到高层次的满足感。反馈呆以来自工作本身,来自管理者、同事或顾客等。例如,销售人员可以从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生产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那里得到反馈。(4)考核。报酬与奖励要决定于员工实现工作目标的程度。

(5)培训。要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满足员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6)成就。通过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决策的自主权,来提高其工作的成就感。

工作丰富化的工作设计方法与常规性、单一性的工作设计方法相比,虽然要增加一定的培训费用、更高的工资以及完善或扩充工作设施的费用,但却提高了对员工的激励和工作满意程度,进而对员工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降低员工离职率和缺勤率带来积极的影响。况且企业培训费用的支出本身就是对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投资。

若一位管理者希望通过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完整性、重要性、自主性、反馈性以丰富工作的内容,他可采取以下5个步骤:

1. 确定自然的工作单元。这意味着尽可能让集体工作构成一个完整和有意义的整体。工作单元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产品或生产线、业务或顾客来划分。

2. 合并任务。即尽可能把独立的和不同的工作合成一个整体。

3. 建立和顾客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使生产者和她或他的产品的使用者(其他生产部门、顾客、销售团体等)相联系。这样可以让生产者知道产品被判断的标准。

4. 直接分派任务。即尽可能地给生产者计划、参与、控制自己工作的权力。这样,不需要经过其他部门专门培训,生产者的控制能力就会获得提高。这种控制能力也意味着给生产者计划工作、控制存货、预算资金和质量控制的权责。

上一篇:会计的月末帐务处理下一篇:履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