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思维能力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基于思维能力进行“语言教学”,有机地展开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训练,关注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第一篇:思维能力论文范文

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而且要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所以,中学数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能力;发展;问题

作者:曾玉玲

第二篇:教学注重思维训练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基于思维能力进行“语言教学”,有机地展开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训练,关注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思维能力 训练与培养

一、引言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人的活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课堂的教与学中,出现了诸多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现象,如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倾向于学习英语的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满足于单纯地背单词、背语法,认为学习英语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这样进行抽去思维的“纯粹语言教学”,是不科学的。只注重应试教育和英语基础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思考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提升,致使学生的思考力与行动力之间缺乏彼此反馈和相互转化,必将束缚了学生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发挥。

显然,在推行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上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英语教学问题。

二、基于理论的英语课堂教学定位

列宁认为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需要的是基本的知识而不需要死读硬记。他提及的思考力也是思维能力。从概念上讲,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问题总要历经一个想一想的过程,而这种“想”,就是思维。它囊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离不开思维,缺乏思维活动的学习显然是无意义的。因此,在高中英语学科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实施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2011)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其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陈明吾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即思维过程借助于语言和词汇来实现。他认为语言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得以充实和发展。语言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是需要思维内容和结果丰富其物质形式。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学习实践活动。Piage(转引自丁言仁,2001)认为语言习得即语言思维能力的形成依赖其后天智力成长的语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了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些理论和实践为我们英语教师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为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

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过程的始终,这需要教师精心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设计,为课堂上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语言学习目标。

三、基于教学实践可行性的反思: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途径

王淑花(2010)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对思维进行分类比较,认为在学科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三个很好的维度。由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作如下思考。

(一)英语课堂上注重思维训练。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深度

华中师范大学的鲁子问教授(2012)认为衡量中国国民关键能力之一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跳出作者的思维框,在时空维度、事件发生的环境下,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作者观点的合理面和非合理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批判性阅读发展学生的优良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一般偏重浅层次的事实细节型的阅读理解活动,注重通过阅读获取事实性信息,学生只要通过浅层次阅读就能直接寻找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实信息,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无须进行深度思考。江苏英语牛津教材的课文之后所设置的相关阅读问题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英语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的设计进行深度思考,注重开展深度阅读活动,阅读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应有如下特点:

①阅读问题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并发展辩证思维能力;②阅读问题要体现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适当的推断能力;③阅读问题能成为建构学生与阅读文本的桥梁,推动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在牛津教材模块六第二单元The seareh for happiness阅读教学过程中,在经过初步的理解该课文后,笔者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用于深度阅读思考:

( 1 ) Sanglan thinks that to be happy, one must keep busy andthink about positive thing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hy?

Canyou give an example?

(2) After knowing about Sanglan' s stories, what do you thinkthat really makes her happy in spite of severe injuries?

(3) Compared with Sanglan, what would you do to search foryour own happiness?

以上四个问题的设置遵循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原则,而且这四个问题需要学生对原有的文本进行高层次解读。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开放式讨论的方式解决前三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第一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桑兰认为为了幸福,一个人得忙碌,得思考积极的事物,这样做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吗?通过该问题的设置希望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阅读能够对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批判,能够带着质疑的精神去对待文中作者或人物的主要观点并能辩证地看待文中的观点,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经过思考后能得出得当的结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尽管桑兰受了重伤与体操生涯诀别,但究竟是什么使她真正感到幸福快乐?该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能够对文中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同时又能够进行适当的推理。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桑兰相比,我们该做些什么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该问题的设置则是希望学生在已有的认知范畴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式与文本互动对话,反思自我成长问题,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维活动,从而学有所获。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阅读活动,学生逐渐能够正确处理和分析文中的信息,做到准确地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通过批判式阅读训练,学生开始就某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评析文中作者的观点。通过深度阅读的不断尝试,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依据,对作者的观点做出理性的评论。长此以往,通过批判性阅读训练,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激活批判性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思维深度不断拓展。

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完成英语阅读题目,仅做选择题,不是一味地进行浅层次的阅读训练,而是要尽可能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深度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式加工,要让学生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意识,让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阅读课堂思维训练的重点,通过阅读活动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进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二)英语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深度和高度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在英语课堂上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即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前“以读促写”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就阅读课文中所呈现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拓展性思考,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拓展性写作训练。沈晓彦(2012)认为在这一类型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适合的“拓展点”,通过循序渐进的设问,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充分地“思”,并能够主动地“说”,进而产生“写”的愿望。比如在设计模块六第二单元课文阅读之后的写作活动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供学生写作前的思考:

What is happiness?

To Sanlang, happiness means________.

To others, happiness means________.

To you, happiness means________.

这三个问题由课本话题逐渐转移到课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话题转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领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之后,认为幸福涉及到:health,love,family,friendship,help等话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对于幸福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学生围绕“What is happiness”这一主题开始创造性写作。写作的重点是围绕第三个问题展开,主要是谈论自己对幸福的看法,通过这一主题写作活动,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幸福观有一个深度的思考,写作的过程与结果能折射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这样的课堂写作活动既能促成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养成,又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写作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想法、有意见。

这一教学过程有三个注意点:

首先要通过阅读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寻找可写话题,这就需要对教材中的阅读话题进行筛选,找出那种既符合学生认知特征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是能写出相应的内容。

其次要围绕相应的话题设置出利于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设置的问题一般应是能令学生感兴趣的,是有争议的话题,即所设置的相应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不限定的,这样的话题能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自由的思考空间,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对于学生的思维结果,教师要注意科学合理评价。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课堂评价更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堂思维的活跃『生和课堂上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课堂话语权,要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与思维结果,逐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总之,“以读促写”写作课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以读促写”写作活动是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更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尤其要注意在设计写作话题之前,所设计的思考问题需要考虑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跳出文本,思考文本之外的问题,这为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英语课堂上积极倡导英语思维方式,辅以文化导入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延伸学生思维广度

李燕娟(2011)指出语言习得层面的研究强调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对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影响,即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对语言思维能力形成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创造真实性的交际场景,遵循输入到输出的语言学习基本规律,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英语思维训练的语言听说教学环境,积极倡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在平时听说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听”促“说”,先“听”后“说”,“听说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通过英语课堂的听说教学环节逐步辅以文化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交际性的听说活动逐步学习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得体的交际性活动中体味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和得体的交际习惯,不断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英语课堂以听的途径进行适量输入为相应的输出活动提供前提条件,为学生学会思维和表达打下基础,以达到思维训练的核心目标。日常教学中,听说课堂的思维训练方式显得日益重要,绝不可让听说课堂流于形式,而应重内容表达,而内容的得体表达离不开英语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在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题多样性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听说活动的积极性,课堂上倡导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

在这方面,文秋芳教授(1999)所提议的两项课堂活动为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明确的指导:①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口语活动。②设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活动。因此在平时的听说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交流首先要以英语方式展开互动。在交际性的听说会话活动中以小组讨论或小组辩论的方式在课堂上不断展现师生间或学生间思维碰撞的火花,逐步形成个性化英语思维品质。

在进行牛津教材模块5第二单元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后,我借助这一课阅读话题给学生提出了一下一个问题供学生分组讨论并展开辩论:

If you were Chairman of our country, which will you choose,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分组辩论,建议学生查阅相关主题课外资料,比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寻找用于辩论的素材,之后建议用英语思考并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在这样的思维训练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根据相应主题分析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找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支持或反对的意见,在辩论上双方能根据自己所寻找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且正反双方所陈述的观点既有层次性又具有逻辑性,这是学生经过思考的结果。这样的思维训练活动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用英语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思考,从而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通过思辨活动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延伸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语言学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最终是有利于语言的学习。高中英语课堂上思维训练过程就是学生的思考力逐渐提升的过程,因而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将思维训练活动融入到英语课堂听说读写交际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独立思考,懂得创新,善于表达。如此才能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最终发展。

作者:缪晓红

第三篇: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教学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分析研究,探讨影响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因素及在高中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思维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体育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目前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体情况偏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因素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在高中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还可以发展学生体育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思维能力;思维教学

体育课程新标准,提出新三维健康观,在课程目标上增加了“学生学会锻炼,发展体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i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观被明确指向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和时代的呼唤。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发展学生思维是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体育学习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过程,而且也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广州、上海、南京城区12所高中,共945名学生(男生520人,女生425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量表。思维品质是思维的综合表现,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表现在思维品质上。因而我们认为,体育思维能力测试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思维品质综合表现的测试,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该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思维能力越强。经检验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量表及分量表克伦巴赫系数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5~0.88之间,重测效度在0.83~0.93之间,这表明该自编量表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2.实验法

基于当今国际思维教学三种模式的认知,我们认为体育思维教学是将思维教育融合进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形成课堂整体文化,以学生思维为主线进行体育教学。本研究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为对照组,以体育思维教学为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

(1)实验设计:以广州市南武中学高一乒乓球选项班学生实验对象(抽取两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63人,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66人)。进行3阶段(共36学时)实验教学。

(2)实验过程与内容:作者苏水生担任这四个班教学,采用统一教学进度和内容,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过程(教师示范讲解——组织学生练习并纠正——评价及考核),实验班采用体育思维教学过程。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平均分为3.21分,总体情况偏低;各维度平均分分别是灵活性(3.63分)最高、深刻性(3.21分)中等、独创性(2.85分)最低和批判性(3.13分)偏低。以上数据表明,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他们思维意识薄弱,思考不够全面、深刻,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批判、创新思维等“思维缺陷”问题依然存在。

(二)影响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1)性别、年龄

经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个别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男生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思维独创性和批判性都显著好于女生。这与He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从心理特征来看,男生好动,喜欢竞技运动,而女生文静,喜欢娱乐,男生参与体育动力比女生更大,因此,男生在体育活动中比较注重自我,重视动作问题、反思调整及改进动作。从生理特征来看,男生大脑右半球的特化比女生好,男生形象、空间、速度等方面好于女生。

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深刻性和独创性,没有年龄差异,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呈阶段性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与化学学科殷莉莉的研究结果有部分相一致。

(2)非智力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将非智力因素分为引导维持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和定向系统进行研究,其中引导维持系统有个人的抱负水平、自我意识和注意等组成,动力系统有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动机等组成,调控系统由情感、情绪和意志等组成,定向系统由个人的性格、气质等组成。

①引导维持、调控系统

调查结果显示,引导维持、调控系统好、中、差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能力呈显著性递减变化。这说明个人抱负水平、意识、注意越高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相对越好;越懂得控制自我情感、情绪,意志坚强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就越好。

②动力、定向系统

在动力系统中,选择身体健康、学校要求等认知内驱力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比选择他人影响、兴趣爱好等着我提高内驱力的学生显著好,而选择获得称赞、参加比赛等附属内驱力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最低

在定向系统中,信心、认真、勤奋好、中、差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依次呈显著性递减变化。性格外向、偏外、中性、偏内和内向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依次呈显著性递减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思维过程,起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补偿的作用,与林崇德研究结果一致。

2.家庭因素

(1)家长

经方差分析,由父亲主管成长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比其他家长管理学生呈显著好,其次是由父母共管的学生,再到由母亲主管成长的学生,最低的是由长辈主管成长的学生。原因可能是父亲对子女的态度比较宽容,比较注重子女想法,善于给予鼓励,当他们遇到问题,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思维比较灵活。而由(外)祖父母管理成长的学生,相对娇宠,比较依赖,遇到问题难以独立解决。

(2)教育方式

经方差分析,接受理解情感、温暖教育方式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能力均最高,而接受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偏心偏爱、过分干涉和过于保护等教育方式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比较低,这些研究成果与葛孚瑾部分研究成果一致。这说明,专制型和溺爱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控制和干涉过多,容易造成孩子相对固执呆板,缺乏主见性、独立性,压抑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而宠爱保护过多,就会造成他们凡事依赖,没有主张。理解、情感温暖民主型家庭的教育方式,比较宽容和尊重孩子想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3)家庭氛围

经调查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经多元分差分析,家庭体育氛围较好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比家庭体育氛围中、差学生呈显著性好,这可能是父母体育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对孩子影响。

3.学校因素

(1)教师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教师的背景因素分析发现,教师的性别、年龄和职称等因素对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经多元方差分析,选择不同类型教学风格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呈显著性差异,其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型想、情趣丰富型、逻辑严谨型、放任自由型和权威型。在体育课堂上,民主型教师风格处理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善于调动和引导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情趣丰富型教学风格教师善于与学生交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维;逻辑严谨型教学风格教师,言语简洁,思维清晰,教学方法与内容安排比较科学,有利于学生对动作进行思维探讨;放任自由型教学风格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主体性”,而忽视教师“主导性”,对学生思维引导比较少;权威型教师风格教师,比较严格,以教师为中心,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教学手段

本研究以前人教学手段分类为参照,以思维课堂的特征为基础,选择5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评价、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教学手段进行调查。经多元分差分析,单一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目标与评价、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选择单一、两种、三种、四中或以上教学因素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均依次呈显著性递增变化(除选择三种教法比选择四中或以上教学手段学生的体育思维独创性好外)。

(3)学校其他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教”和学生主体“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选择,是教师学生观、能力观和教学观的体现,教师们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三维体育健康观,合理使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学校环境是小型社会,除教师因素外,学校领导、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体育社团竞赛活动、学校体育氛围等学校因素,都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思想、社区体育环境和国家政策等社会因素。

(三)体育思维教学结果分析

1.技战术分析

实验数据的T检验表明,实验组学生的正手攻球(实验第二阶段)动作准确度、协调性、达标、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总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比赛(实验第三阶段)本位因素、正确抉择、技术手段、调整变化、战术理论和战术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2.体育思维能力分析

实验数据的T检验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在体育课堂实施思维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组织方式,创造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导入问题情景并以问题为主线开展体育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思维方法,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原理、问题等,为了改进动作、组合动作等,对学习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创新改进,开拓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运动创新的好奇心,为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营造有利条件。

三、结论

(一)体育学科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体育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素质。体育思维能力是学生完成体育学习最为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体育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体育思维能力测试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思维品质综合表现的测试。体育思维教学是将思维教育融合进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形成课堂整体文化,以学生思维为主线进行体育教学。

(二)高中生体育思维能力总体情况偏低,从各维度来看,高中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思维意识薄弱,思考不够全面、深刻,缺乏批判、创新思维。影响学生体育思维能力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三)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男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独创性和批判性均显著好于女生。高年级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灵活性比低年级好。目前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抽象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上有所欠缺。

(四)非智力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思维过程,起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补偿的作用。引导维持和调控系统较好的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能力显著好于中和差的学生;在动力系统中,认知内驱力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最低,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中等、附属内驱力的学生最好。在定向系统中,性格不同及信心、认真、勤奋程度不同学生其体育思维能力及各维度呈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位:1.广州市南武中学;2.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2]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5.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7.

[4]叶延武.思维课堂:意蕴与实践[J].教育与研究,2012(7):139.

作者:苏水生 王润平 林建强

上一篇:中职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招标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