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022-10-11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题(RJ)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新中国成立68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德国《南德意志报》以《上升和下降的两个世界大国》为题称,20年前,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拿中国和美国做比较,但20年后,中国已经是与美国并行的世界大国。我们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途径有( B ) ①查阅图书等文献资料 ②到农村、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③参观博物馆,观看实物变迁④听长辈讲故事或者听专题讲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培养。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D ) A.多涉猎书本信息,少关注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维护信息安全 C.沉迷网络、兼收并蓄,锻炼数字化生存能力 D.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和生活

3.2017年春节期间,浙江宁波动物园一游客为逃票翻过了两道三米多高的围墙、一道铁丝网和栅栏,进入园内。又无视墙外的警告,爬进了老虎散放区,近距离观虎时被老虎拖咬身亡。这启示我们( A ) A.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B.要尊重弱势群体,关爱他人 C.要珍爱生命,远离野生动物 D.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争取赔偿

4.杭州市图书馆从2003年开始,允许乞讨和拾荒者入内阅读,当有人质疑图书馆向乞讨者开放有碍观瞻时,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B ) ①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②平等待人要求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③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④不能歧视他人、轻视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初中生张某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最终使得小偷被抓,避免了损失。张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正义。下列对张某行为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亲社会行为 B.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正义行为,维护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 D.能够有效制止和预防犯罪发生 6.学校要评选“最具责任感小公民”,你会投票给( B ) ①李晨: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②汪小军: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 ③刘海波:为了考上理想高中,勤奋学习,拒绝参加班级、学校的一切活动 ④刘莉:发现某黑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攻势下,分期贷款平台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由于这种贷款方式多为个人信用贷款,只需要登录大学生身份证信息就可以迅速放款,所以不少大学生开始任性借贷,随意消费。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D )

A.借贷消费危害大,取缔借贷人人夸 B.网络借贷藏隐患,远离网络记心间 C.人民生活已小康,任性消费也应当 D.个人信用要珍惜,合理消费莫忘记 8.“我们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C ) ①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只有你对别人负责,别人才能对你负责 ④我对自己负责,其实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的行为告诉我们( A ) ①要关爱他人,友善待人,与人为善 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④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全国道德模范——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靠磨刀微薄的收入节俭持家,却把积蓄下来的钱奉献给社会。近6年来,他先后向福利院、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及灾区捐款共计6万多元。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老人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南通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B.老人真诚的付出,释放了巨大的“正能量” C.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与个人的无私奉献是紧密联系的 D.老人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表现在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11.“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启示我们( A )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B.国际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国家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12.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下面措施符合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是( D ) ①通过了国家安全法和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 ②201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 ③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④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蜗居”“蚁族”等网络“民生热词”折射出我国当前社会( D ) A.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B.医疗服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D.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14.近年来,中国海洋主权被侵犯的事件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同时中国海监

进一步强化了在渤海、东海、黄海、南海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行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 ①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有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②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国家的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安全无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 D )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 B.在国家危险时刻,肩负起救国的重任 C.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无需任何帮助 D.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明辨是非】 16.2016年4月15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两个同学的发言。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写出四点即可,8分)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是国家的头等大事。②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有利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钢铁长城。③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责任,国家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④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靠国家,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学生应刻苦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维护国家安全,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凝聚全民力量。

【学知明理】

17.案例一: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所得的劳务费。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 (1)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3分) ①案例一肖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②案例二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③案例三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二、漫画题(共10分) 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谈谈国家安全与我们个人之间的关系。(4分) (2)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国家和个人应该如何做?(6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与家,国与民本是一体,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安全”从大的来说是国家安全,小的来说是社会安全,是你我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其实国家安全并不那么高大,那么遥远,你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 (4)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4分

五、活动探究题(共18分) 19.学习“建设美好祖国”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13亿多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请你列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一项成就。(任答两个方面即可,4分)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扶贫办的统计,我国目前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和5630万贫困人口。 (2)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

2017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68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就的劳动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06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904名。 (3)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4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国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4)为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你打算如何做?(6分)

第二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教

案设计

一、明确目标

【课标依据】

模块

主题

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教材分析】

第一框“维护秩序”,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因此,弄清楚学生在规则问题上的疑惑点,就成为本课教学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教材中关于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等,都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

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学习重点】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学习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临沂暴走团事件

三、预习思考(学生课前完成)

【新知梳理】

【Ⅰ】社会生活有秩序

、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作用。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Ⅱ】维护秩序靠规则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2)内容: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问题创设】

阅读教材,完成相关练习

四、学习展示

【合作探究】

学生结合情境与问题独立自主思考、讨论、展示、交流、互评。

【点评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在思考、讨论、展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适时点拨及方法指导。

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内容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无法正常运行,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提示:

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影响学生正常放学;出现安全隐患,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规则的类型及含义

活动三: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

2.如何理解规则?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

“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

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XX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X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

2.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五、复习反馈

【巩固训练】

、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

2、“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团聚的节日,外出的人总是不远万里回家团聚。在车站许多乘客自觉排队购票和进站的行为充分体现了(

)

A.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B.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D:周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中国式过马路1.jpgc.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D.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他人

4、当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了国人的热议。下列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B.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c.这是一种缺少规则意识的现象,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D.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与规则同行,创造美好生活

【总结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坚持国家利益

至上》学案

第2时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能力目标

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地区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XX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何宇恒XX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x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x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相继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如今,他们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思考:“接力棒”指的是什么?

2.“父子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总结:他们的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新讲授

目标导学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

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

一名军事发烧友在成都某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下一张军机照片,发到互联网上。这位发烧友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挖到的军事机密——正在试验中的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媒体评论称,这名发烧友“随手一拍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情报业”。

.思考:材料告诉我们什么?

2.军事发烧友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3.生活中我们要处处提防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吗?

提示:生活中我们要有爱国之情,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教师强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活动二:种种行为、危害国家利益

材料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参加境外各种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或代理人的任务的行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或者将防地设施、武器装备交付他国或敌方的行为;组织、策划或者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的;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利用设立社会团体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民族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的;境外个人违反有关规定,不听劝阻,擅自会见境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重大嫌疑的人员的。

.思考:材料一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事实?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材料二: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了具有恐怖性质的行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3.思考: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提示:当今时代,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学习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教师总结: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捍卫国家利益的具体要求

活动三:乐天员工辞职了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泉阳中心学校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

道 德 与 法 治 教 学 计 划

课任教师:石晓宁1

2017-9-2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伴随着秋风,新的学期如期而至。新的面孔,新的教材,使我本学期的工作加大了难度,为了更好的面对工作挑战,我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新教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心理品质知识和一些法律常识,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自觉认真地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十课。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分为两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 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 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分为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 社会生活讲道德 做守法的公民 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

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礼貌诚信待人,同时也要在理解违法的危害性的基础上预防犯罪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 理解各个规则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违。

第三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 分为两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积极奉献社会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 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服务。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共分为三课 国家利益至上 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 建设美好祖国 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情感。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积极奉献社会;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同时依法自律,防微杜渐;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念,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力量。 在教学中落实这样德育目标我准备这样做:

(1)充分运用教材作用。这是主要途径。即在备课的时候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教学中突出出来。 (2)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创设情境会使教学效果更佳。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做成优美的课件,通过图片、音乐等陶冶情操,使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且能更好得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3)在教学中主动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备课是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所以备课尤为重要。备课先备教材,对教材的总体布局要了解,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合理的设计教学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根据九年级教材特点,本学期的教学要多收集和展示我国的发展过程资料,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和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效果好坏的途径之一,所以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批改的方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在作业批改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不仅要批对错,也要注意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中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再者还要用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

辅导是提优补差的一种有效手段。后进生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没有动力。所以对于后进生要多给予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赏识和鼓励,对于不良的学习行为要给予监督并督促其改正。在每周对他们要尽量做到一次课后的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不要

减少对优等生的关注,要认真分析每个人的差异即学习能力进行辅导 还有的同学 则在分析问题的方面还是不到位,都需要在学习方法的适当引导。

五、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做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必备,现在随着高考、中考改革,更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要求,即写字要规范,整洁。所以在平时作业方面我很注重对学生此方面的要求。课堂上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当然这样的学习习惯一方面也要靠教师的努力,即教学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督促其注意力集中,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学会与他人合作。

六、校本教研工作(反思,学习,集体备课,听评课,教研组活动)

校本教研主要目的是促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要积极参加上级和校内组织的教研活动,参与教研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的智慧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要坚持不懈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在此同时要主动听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另外定期的反思也是必要的,在反思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找到解决和改正的方法,做到一步步的提升。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讲道

德》学案

第四

社会生活讲道德

41

尊重他人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的含义: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的原因:(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尊重从我做起

如何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42

以礼待人

一、待人礼为先

、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好处:(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43

诚实守信

一、诚信无价

、诚信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二、践行诚信(怎么做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上一篇:八年级双语班汉语教案下一篇:部门写给领导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