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2024-06-03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共6篇)

篇1: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关爱社会三大弱势群体:一是城市农民工;二是城市失业人口;三是农村基层人口。而在这三者中,[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农民工的地位最为尴尬和特殊。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城市而言,他们是农村来的,是农民;而对于农村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农村,不再单纯地属于农民了。就是这种尴尬的角色,农民工问题正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一、农民工教育状况的不和谐

(一)农民工自身教育状况低下

这些年来,中央对农民的减负增收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无论以前的各项摊派费用,还是农业税,都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

据新华网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我国目前城镇的1.3亿农民工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初等或中等教育。他们在进城后都出现过后悔辍学的心理,面对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向上发展的压力,也萌生过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不乐观,甚至令人忧虑,有的地方存在重虚不重实的做法,只是发发文件、走走过场,既无计划、又无实效。

总而言之,如果农民工强烈的教育诉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影响了他们通向更好的职业、更高一级教育、更文明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教育的不公和漠视!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据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不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独自品尝着一份孤独、自卑和尴尬,以及城里孩子对他们的陌生和不理解,甚至还有歧视和欺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举步维艰

农民工的子女进城后,有的上了公办学校,更多的却只能在城市私立学校乃至民工自己办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和公办学校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之差,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简陋的校舍,不合格的教师,不健全的教学制度,有的连学校都被判定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地教,偷偷摸摸地学。

此外,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不一样,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有三大难处:

一是招生难。农民工子弟学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动性,这就使得招生成了学校的头等

难事。每学期开学前几天,全体教职工都要分头行动,到民工暂住地挨家挨户打听,碰上不想让孩子读书的家长,还要做说服工作。每天跑个七八百户、走上百里路很平常。

二是收费难。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微薄的收入有时连子女的学费都付不起。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都跟学校商量暂时不交费,以后再补交。就这样,每年农民工子弟学校都会有近万

元的学费收不回来。

三是师资匮乏。由于学校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工子弟学校给教师的工资很低,能够保证一个月400元钱就不错了。这样的薪金标准下,一般的教师根本不可“光临”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导致农民工教育状况不和谐的根源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和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壁垒森严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切公共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是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而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大多被锦上添花地投给了城市,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可谓雪上加霜。2002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折射的是城市管理和社会问题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难以操作。

此外,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作为一种“教育自救”,民工子弟学校肯定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义务教育学校正规。当公立学校以高额择校费把生源往他们那里赶的时候,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在经济上就有了生存空间;当他们处于不合法的压迫感下,他们不可能没有短视行为。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物质环境下,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只能令人忧心如焚。

三、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

(一)改革制度,保障农民工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城市务工三年以上、有固定就业收入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二)强化服务,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要加强对外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外出农民的引导和管理,加大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的联系。为了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走上有序、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和培训学习模式。一是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统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格局;二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为此,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即基础性和实用性。所谓基础性,就是提供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实用性,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工作特点选择教育培训的内容;三是在教育培训学习的形式上,可采取开放、业余、远程教育学习的方式进行,既发挥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优势,以方便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农民工通过比较灵活的安排既可完成单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达标,又能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历补偿;四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采取低成本、低收费、多方分担原则,由政府、学校、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同时,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在方法上,可以由政府按培训项目的不同给农民工核发培训券(即代金券),由有关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根据业已确定的培训内容组织培训,培训机构除向农民工收取培训券不再另外收取现金,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检查验收机构对参训农民工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统一到政府指定机构结算,形成培训、验收分离的格局。另外在农村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未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致富信息,以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关键是要考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巨大差异,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2.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四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五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如宋丽润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制度《中国教育报》2005年—1—27{3}

2.陆福兴农民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里的权利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2-2

3.Zhang,Junsen(1990),SocieconomicDeterminantsofFertilityinChina:AMicroeconometricAnalysis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1990,3:105-123.4.程春庭重视“返乡创业”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5.张兴杰王骝论民工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12期

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2: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今社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而农民工问题又是我们国家“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民工拥有起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保护其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系列问题,构建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为从基础上保证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对策建议

1绪论

社会保障可以对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给予生活所必需的给付,或者在老龄、失业、伤病、残废等情况发生之时实施必要的所得给付,就会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所得分配不均进行再分配,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构成我国现阶段一个重大的公共政策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当前诸多涉及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1]寻求其原因,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工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建立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及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解除农民工因患病、失业、年老等不可抗力而带来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

目前我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

(1)社会保险方面

国务院于 2006 年 1 月 31 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若干意见》还强调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

(2)社会救济方面

2003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援助”的原则,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救助管理,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提供食宿、医疗、通讯、返乡等方面的救助服务。2003 年 7 月 21 日,民政部发布第 24 号部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第二条规定,“《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因为失业或者遭遇突发重大变故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社会福利方面

对于农民工来说,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就业服务管理、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住房和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方面。就业服务管理方面,2003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并提出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对农民工办证工本费以外的收费等不合理限制。”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方面,2003年11月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提出“自2004 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农民工住房福利方面,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年4月5日联合出台的《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

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政策范围。

3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保障、失业保险严重缺失

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农民工只是在职业上属于工人,身份依旧是农民,不具备享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合法身份。失业保险方面更是缺失严重,农民工属于失业的高发人群,从事的职业危险度高,收入偏低,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常发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但明显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这些数字表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任重道远。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的情况相对较好。值得关注的是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仅为15.6%,离《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行业。

(2)医疗保障水平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人逐步建立了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却没有平等的享受这个待遇。对农民工来讲,最大的威胁就是疾病问题。虽然农民工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是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在疾病发生时不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被拖延。而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又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农民工出现工伤医疗事故或患病,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伤医疗保险,他们的生活通常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家破人亡。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缺失,导致他们有病不能就医,或者小病酿成大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不能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无论身处的城市还是户口所在的农村,都很难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就谈不上享受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同时,相对于农民工自身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也令人担忧。受经济收入的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环境普遍比较糟糕,多数居住在狭小、低廉的出租屋内,而这里环境通1[2]1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常脏、乱,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较多。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子女不能获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4)各项保费征缴不能适应就业变化

农民工的工作的流动性和回乡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保的愿望。输入地与输出地保费不能有效的衔接,是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运行的一大障碍。我国如果能逐步实行保费联网缴费,异地可以凭卡和身份证进行续保,相信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现阶段农民工参保的现状。[3]农民工其本身的特点是流动频繁,而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一个规定,即要想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那么最低的缴费年限为15年,这就与农民工自身的特性产生了冲突。

4、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在改革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下出现的新问题。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务院发布施行了《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首次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险统筹。现在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是把农民工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进行研究和思考,展开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4]因此,为了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以此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保证各主体之间公平、公开享受国家政策。建立农民工参保维权工作机制,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情况列入劳动监察执法内容,对不依法为雇工缴纳保险的企业主给予严肃处理,对农民工的投诉给予及时查处。

4.2系统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的临时性、流动性、数量的不稳定性都决定了建立一个针对农民工的稳定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很多困难。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稳扎稳打、逐项推进,争取尽早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偏低,面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医疗方面的保障几乎是空白。应该通过合理可行的制度设计,提高农民工负担医疗费用开支的能力。第二,借鉴商业保险运作模式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事故的发生,符合某种概率分布,可以利用商业保险

[5]的经营思路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三,探索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普通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的储蓄积累制,即所谓的“统账结合”。

4.3改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

对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应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多考虑农民工这一人群的需要。应该说家的归属感对流离在外的人更重要,对异乡的定居者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的。输入地政府还要承担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方面同等对待。而做为输出地政府也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输入地政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6]与此同时,输出地要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向输入地提供他们的婚育信息,加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4.4改革现行就业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政府应简化对用工单位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进一步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复杂的行业限制,简化农民进城打工的有关手续。大对农民工实行有效创业培训,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要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从而节约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成本。政府应该强化服务意识,要简化程序,对农民工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站式服务”。放宽创业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不能设置限制条件。

5结论

近几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可以看到农民工问题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肤浅走向深入,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把农民工社会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国莉.试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

篇3: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

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中,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 农民工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城市基建, 还是在厂矿企业, 无论是在商业营销, 还是在餐饮服务,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们几乎承担了城市中最脏最累最险的工作,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4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预计到2010年将有2亿农民工进城, 他们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两大领域, 二者相比, 从事娱乐、餐饮、美容美发、家政等服务业的农民工, 还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生活, 比如看电视和报纸, 但从事较为艰苦的建筑业的农民工则90%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据有关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调查认为:愈八成农民工, 主要靠睡觉、闲聊打发业余时光;近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超过四成的农民工没有一本书。虽然有的私营企业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 但是往往成为一种摆设, 活动室经常不开, 阅览室没有图书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农民工与私营、个体老板简单的雇佣关系, 使农民工大多处于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他们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单位、社区、家庭“三不管”的“孤岛化”状态。

远离家乡和亲人走进城市, 这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家里是有业余爱好的, 吹、拉、弹、唱样样都行, 但由于种种原因, 当他们远离乡土文化时, 却没有享受到多少城市文明, 农民工在享有获得劳动报酬权利的同时, 有着不同程度的精神文化需求, 他们迫切希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 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转换;希望电影院、图书馆、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对农民工开放, 保证农民工闲有所乐、乐有所趣;希望用工单位建立和完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角, 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希望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单位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状态, 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维护农民工的文化权益, 用先进文化充实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搭建农民工的精神乐园, 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二、对农民工文化建设的两点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壮大, 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深刻分析农民工文化需求特点, 掌握其消费习惯, 积极探索适合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 为农民工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

从长远看, 关注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只停留在层面上、形式上是远远不够的, 要逐步形成制度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拨出相当的精力和款项投入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方面, 农民工所在单位和社区必须承担关注改善其文化生活的义务, 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责任中, 按照农民工的数量规定企业必须设置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 必须实质性地定时向农民工开放。农民工所在的街道社区应关心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像关注长住居民一样关注他们, 不能忽视更不能歧视农民工, 要主动组织他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应该注重加强农民工的文化学习, 现代社会提倡建设学习型的城市, 作为城市阶层一部分的农民工, 不能被置于学习型的城市之外。农民工的文化学习应该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任务来抓, 农民工文化水准的提高应成为衡量是否达到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指标。

实践证明, 在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时,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针对农民工收入不高、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 尽量提供价廉的场所, 多举办“露天电影”、“广场演出”, 社区、村镇、企业现有的文化设施都应长期免费向他们开放。2、针对农民工文化层次不高的实际, 多一点“下里巴人”, 少一点“阳春白雪”, 贴近他们的生产生活、所思所想, 内容上通俗易懂、富有内涵, 形式上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真正使农民工乐于享受、易于接受、便于参与。3、针对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作和居住的实际, 宜组织小型、分散、简便的文化活动, 重在活动频率和参与率。4、针对农民工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实际, 充分调动农民工中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文艺才华的那部分人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作为农民工文艺骨干的作用。农民工来自各地, 所受的熏陶和教育有差异, 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农民工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形成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格局。和谐社会的概念,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吃饱了, 喝足了, 而且是要在这个社会里有安全感, 要身心愉快, 要有人文关怀, 要有国民素质的提升, 要有文化底蕴的积淀与弘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直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把所有的社会成员确定为文化服务的对象, 把生活质量相对较差的社会群体确定为文化服务的重点, 才能保证文化财富在分配对象、分配内容和分配方式上的公平正义。我们经常说文化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我们要问,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谁?占中国人口近1/10的农民工无疑是我们应该为其服务的对象。活跃和繁荣农民工文化生活, 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送温暖”活动, 而是一项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 对提高国民素质, 推动城乡发展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李昆瑾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还有待提高。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基层政权的建设, 因此, 基层文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提高认识, 合力抓文化;突出重点, 大力建文化;创新方式, 着力兴文化。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认识;创新

经过多年努力, 我辖区基层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比, 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二是重视不够, 基层文化组织机构不完善, 功能弱。三是活动单一,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一些社区, 一年到头, 除了放几场电影、演几场古装戏之外, 鲜有其他活动。由于基层文化生活匮乏, 使得城乡一些地方迷信活动抬头, 腐朽思想蔓延, “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因此, 基层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一、提高认识, 合力抓文化

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在当前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它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体现。我们知道, 先进的文化并不具有自然生成的禀赋和无外力作用也可渗透的特性, 只有通过人的不断工作, 才能使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在基层传播、扎根、发展,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并有效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而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将大大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是改善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也将推动文明创建由点到面, 由表及里, 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 要把基层文化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党政领导齐抓共管, 机关部门同心协力, 社会各界合力扶文, 共促基层文化向前发展。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财政要按国家规定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有保证,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有安排。文化部门作为政府主管单位, 要全力以赴, 想方设法, 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 力求在2-3年内我区基层文化建设有大的进步。其他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 要注意发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建设, 要让文化建设走向大众, 走向社会, 动员吸引基层群众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共创基层文化美好明天。

二、突出重点, 大力建文化

根据辖区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今后几年, 可重点考虑从二个方面突破:一是坚持以社区为重点。这是根据新时期城乡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当前基层文化工作现实状况作出的战略选择。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社区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基层单位, 功能日益增强, 不仅是绝大多数城市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基本场所, 也是参与政治、享受文化教

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统筹兼顾, 农民工远离家乡和亲人, 有融入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 希望得到更多的平等待遇和更多的文化关爱, 精神文化需求尤为强烈。但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给这一群体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十分有限, 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比较贫乏。因此, 在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充分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 努力使文化建设的成果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 惠及全体人民。

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育、进行娱乐健身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越来越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因此, 要把先进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落到基层, 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 就必须随着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 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二是坚持以“四基”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四基”工作不放松, 扎扎实实地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四基”建设中, 基本阵地主要指设施建设, 这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载体。基本队伍是指基层文化行政管理者、基层专业和业余文化艺术人才等, 是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大力培养并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积极发挥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基本活动内容是指文化活动的内容要体现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适合不同对象的文化需求, 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总结群众的经验、创造和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

三、创新方式, 着力兴文化

现在, 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多样, 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文化活动, 不仅是为了娱乐, 还希望从中学到科技知识, 获得市场信息, 了解天下大事和强身健美等。因此, 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形式要从群众生产、生活、思想实际出发, 改变基层文化工作单纯搞文娱活动的模式, 创造更多符合时代要求, 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新方式,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抓特色兴文化。二是社区与乡镇结对共建文化。三是以节庆为龙头主题兴文化。四是老题新作兴文化。可以主题不变, 内容创新;可以原则不变, 路子创新;可以格调不变, 形式创新;也可以制度不变, 方法创新。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可以变为专题“常下乡”, 专题“长进社区”。只有形式活泼, 便于群众参与, 就会受到基层群众欢迎, 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新亮点。参考文献

1.《云南省群众文化》

篇4: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际问教育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它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教育权利、就业机会等的获取、分配、占有、享用等方面具有公平的权力。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难以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连续两年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如何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农民工子女就学主要有三种选择:城市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家乡的学校,与城市居民的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1、在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状况

在许多城市,虽然会有一小部分农民工子女有幸“挤”进城市公立学校,但是他们在公立学校就学时仍然遭遇着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

(1)接受公立学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进城务工农民从总体上说属于经济收入低下的群体。长期以来,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农民工子女时都要收取很高的借读费、赞助费。教育部门近年虽然三令五申要取消借读费、赞助费,但事实上不少学校还在变着法子收取。在城市公立学校学位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如果不支付比城市居民子女更多的费用,往往难以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即使有些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的规定,在收费项目和标准上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但其他的教育费用仍然是进城务工农民家庭的最大负担。因为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是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换取到的却是微薄的收入,常常无力支付各种各样的书费、学杂费、春游费、服装费以及其它教育支出。过高的教育支出与农民工过低的经济收入,无疑加剧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此外,不少公立学校还以教育经费不足、学籍管理困难、学习基础差等理由,拒收或少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教学过程中心理影响的不均等

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待遇和流入地的孩子相比差距较大。他们虽然有幸“挤”进当地公立学校上学,但是他们属于“借读生”或“外来生”,所接受的来自学校、教师的关心与本地孩子有所区别。他们常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有的甚至是谩骂、羞辱、孤立。就连某些教师也会对农民工子女存有偏见,当城里的孩子和这些孩子发生冲突时,一些素质不高的教师会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一些教师对农民工子女也缺乏耐心,甚至不将这些孩子的成绩纳入教学考评,使这些孩子处于旁听者的尴尬位置。这种由于缺乏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不平等待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孩子的成长,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抑和伤害。

2、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状况

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子女只能进入收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与公立学校或其他“贵族学校”相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办学条件差

由于民工子弟学校属于私立性质,自负盈亏,除学生交费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又由于收费低廉等原因,难以集中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设施都极度缺乏,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学环境恶劣,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学器材,缺乏图书馆、操场等教学文化设施。校舍多由民居、仓库改建,光线昏暗、狭小、通风差,有的甚至连窗户都没有,消防隐患十分严重。教室面积过小,学生过度拥挤,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如此匮乏的教学资源让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2)师资力量弱

创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人员,除少数曾在家乡当过教师,大部分是从工程项目承包者、小商小贩、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职业“转岗”而来,大都没任职资格,缺乏教学经历,个别小学文化程度者也站上了课堂的讲台。教师不仅专业化水平低,而且流动性也很大。他们大多把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自己就业的一个跳板,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离开自己原有的岗位。一个学期换几次老师,对民工子女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3、在家乡学校就读的状况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民工为了生计到处奔波,而流入地公立学校高昂的费用又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于门外,因此,许多民工只能无奈的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就学。这些孩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大多是采取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来监护,他们对孩子的监护通常仅限于物质上和生活上的满足,而在学习上却无法给予这些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并且很少和孩子有思想的沟通和精神、道德上的引导和管束。加之这些孩子又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爱与关怀,因而他们大多会变得较为孤僻、胆怯、抑郁、焦虑、自卑、不易与人沟通等,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二)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的原因

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户籍制度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而义务教育法又规定:“学龄儿童的入学应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从而致使农民工子女既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给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增添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政府确立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但这一方针下所需求的暂住证、计划生育证明、务工证等各种繁琐的手续却让不少农民工望而却步,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手续的办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即便农民工有幸能办理到这些手续和证明,公办学校高额的变相收费和教育费用也超出了收入较低的农民工的承受范围。因此,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

2、经济收入低,贫富差距大

经济贫困是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

接原因。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小贩,有的工作较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菜场的卖主、小吃店店主等;还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三轮车夫、搬家公司的人员、修自行车、收破烂者以及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流动人口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占1/4。这样低的收入,扣除家庭成员必要的衣食花费以外,所剩无几。面对日渐上涨、名目繁多的教育费用,他们无力支付,从而致使农民工子女中辍学问题日益严重。经济贫困不仅造成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而且还让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歧视。这些孩子内心所感受到的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差异而带来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致使他们宁愿放弃条件好的公立学校,而更愿意到条件比较恶劣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3、义务教育过度分权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教育体制的过度分权,给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诸多障碍。一方面,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的户口在农村,然而他们人却居住在城市,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另一方面,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人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流人地政府在划拨教育经费时,也只按户籍学生数下拨,外来人口并没有在经费的计划之内。如果改变原有的入学政策,就等于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面对这一大笔额外的经济费用,大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都是采取排斥和限制的办法。因此,如果不能改变义务教育过度分权的状况,不能制定按居住地来划分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那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努力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而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公平的教育又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障教育公平,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所说的:“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

2、教育公平给农民工子女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

教育具有选拔和分配社会成员的功能,在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和实现个人社会流动中占据中心地位。农民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虽然他们的子女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们的子女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努力,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获得较好职业,从而摆脱他们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实现升迁性的社会流动,因此,教育公平是农民工子女改变命运,缩小社会阶层差距的重要途径。正因为现代社会中个人将来得到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与所受的教育和所取得的学历如此密切相关,所以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农民往往把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上,如果教育不公平,农民工子女就无法通过教育这一最基本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容易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深化各个社会阶层的差距,增加社会冲突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3、促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注重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不仅如此,教育公平本身还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一方面,在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中教育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还具有稳定器和平衡器的功能。只有通过教育,经济、社会地位等处于底层的农民工子女才能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分化的可能,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公平正义。教育的发展,如果对社会中的每个人不是一视同仁,那么,教育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农民工,势必会在社会公平观上产生失落感,甚至对社会产生仇恨、对抗,这最终会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会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隐患。

4、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我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教育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如果一个人失去适当的受教育的机会,他在教育领域遭受的损失,必然会扩展到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可见,教育不平等是导致经济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经济不平等反过来又会加剧教育不平等,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要消除农民工所承受的经济上的不平等,缩小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就必须解决教育上的不平等,给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向上流动、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是西方社会学专家普遍推崇的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正因为教育担负着调节不同阶层利益、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公平的大任,所以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

三、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对策

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以居住地为基础的入学政策

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由于出生地的不同,导致了天然身份上的差异,使农村和城市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享受社会赋予的权利不同。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而来的带有明显身份色彩的户籍制度,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也成为了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中公平的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入学政策。同时,流入地政府还应将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当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所需费用纳入当地财政有关教育事业费用的预算,鼓励公立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并采取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减小

子女的就学压力。

2、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强调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时,也要引导、扶持民工子弟学校,以充分发挥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民工子弟学校不仅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上学的机会,迎合了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大的特点,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因此,对于这类学校,我们不能一味的打击和取缔,而应在政策上、物质上以及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正确的管理和引导:

(1)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要对校址、校舍、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教学硬件设施定期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硬件设施要求改进,直至达到既经济适用,又安全有效。

(2)在学校的软件设施方面。帮助民工子弟学校做好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加强对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监管,要求教师持上岗证上岗,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并对其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监督。

(3)加强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帮助民工子弟学校做好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指导等工作,加强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与公立学校教师之间信息与经验的交流,鼓励资源丰富的公办学校为民工子女提供教学实验、上网学习等机会,积极组织公办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民工学校义务上课,采用合作、联谊、帮困等形式支援民工子弟学校,以使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取消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就学的限制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了“以流人地政府为主”和“以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公立学校以种种理由少收或拒收农民工子女。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取消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就学的限制:

(1)严厉查处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各种变相收费。虽然国家从政策上已经明确规定公立学校不得向农民工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歧视性费用,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以各种理由向农民工变相收费,对于这些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应严厉查处,对于这些行为,国家应从法律上给予一定的惩治。

(2)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手续。要想在公立学校就学,大多数城市都要求农民工到流出地向镇政府开具家里无监护人而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然后凭务工证、暂住证和计划生育证明到流入地街道办事处或向镇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办理孩子入学手续。这些繁琐的手续既要花费农民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而且手续的办理也并不一定一帆风顺。这些手续的办理给农民工子女的就学设置了无形的障碍,介于此,应大力简化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建议将入学所需证件简化为“二证”:暂住证、身份证。

(3)为农民工子女营造一个平等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鼓励老师与同学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外地学生,并给予他们额外的关心和照顾,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同时,还应将他们的成绩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范围,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参加学校活动、比赛、评优、奖学、入团等活动的权利,改变他们处于“旁听生”的尴尬位置,让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和快乐。

4、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

农民工在城市里做着城里人不愿做、不屑做的工作,还要交纳数目不小的税费、管理费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收入偏低的问题却长期存在。由于收入低,大部分农民在城市中的生活水平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而且也是制约教育公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多数农民工都想让自己的儿女接受比较好的教育,然而相对薄弱的经济条件和高昂的各种费用让绝大多数的进城务工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另一个必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加强对生活贫困的农民工的补偿力度,不仅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而且还要让他们“上得起”。例如,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压力;向国家争取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人学,等等。

5、建立发展全日制“民工子弟”寄宿学校,对学生进行全程集中管理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多数农民工都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读书,这既是情感上的需要,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但是现实往往是不如愿的。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后,除了去民工子弟学校就学,另一个选择就是回家乡就读,成为留守儿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便是建立全日制“民工子弟”寄宿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全程集中管理。全日制“民工子弟”寄宿学校的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起居生活,还要负责思想、情感教育等等,兼有老师、家长、保姆、朋友等多重角色,这些教师通过集体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点滴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爱心,并让他们逐步形成勤奋、严谨、礼貌、好学、上进的良好作风。这种学校不仅为进城务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压力。

篇5: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经过几天的培训,对《社会规划研究》这门课印象非常深刻。逐步认识到社会规划研究的重要性及与每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老龄化问题、城市贫困、保障性住房、城市农民工问题等都与城市规划工作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相对合理的规划或许能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下面我从农民工相关问题入手探讨一下农民工权益的维护。

2006年10月年全国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题,总结交流经验,并就工会深入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进行周密部署。这是中国工会在全党全国人民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旋律的形势下,找准自身历史定位和时代职责后作出的主动选择,对于各级工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好地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进作用。

1.农民工对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对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我国农民工达3亿多人,其数量还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继续增加。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必须作答的时代课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六中全会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有这些,都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创造了有利的良好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同时,也对新形势下工会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好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不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势必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增加不和谐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抓紧抓好。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动员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全国亿万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繁荣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天的中国,离开农民工,就谈不上我国城乡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农村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会组织只有做好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才能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能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看待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工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把广大农民工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应有的作用。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只有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政治责任,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是党对工会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工的愿望,更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工会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各自特点和优势出发,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把农民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最切实地维护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农民工正在发生的三大转变 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2.1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

报告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一方面,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预示着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2.2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 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种客观要求,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目前这种迹象已经出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有所增加。

2.3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流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据统计,近年来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持续增加;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3.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

3.1、提高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所得。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重点在劳动收入、安全卫生、社会保险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收入,让农民工在城市能生活下去,使收入最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应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两年一调的制度,前几年无限期拖延的情况必须改变。二是保证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向农民工发放工资。为防止拖欠,克扣和压低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必须制定和实行拖欠、克扣、压低工资的补偿和处罚制度,绝不让想占农民工便宜的人占便宜。同时要按国际惯例,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即委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注册登记和年检时代收欠薪保障费,划入财政部门设立的欠薪保障基金专户。对恶意拖欠工资,恶意使用试用期的企业要采取行政和法律等措施,坚决予以打击和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农民工纳入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范围内。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其中。这无论对不能参加保险的劳动者个人还是对实行保险制度的企业都是不公平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家把农民工工伤保险作为重点,但同时要考虑使农民工尽快加入养老和医疗保险。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以储蓄和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对于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应与本单位其他职工一同办理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要依法强行推行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对不为农民工办理三类保险的,不管企业性质如何,都应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行。同时制定灵活的交费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保险费随之转移。

3.3、创新建会和发展会员的新机制,探索灵活多样的建会方式。

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只要职工自愿就可以建立工会。但实际上企业主不同意,工会就建立不起来,我们以往的工作思路,是立足于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使工会的路子越走越窄。其实组建工会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企业主理解支持要建,不理解不支持也要建。今后建立工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企业工会、街道、社区、村镇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行业工会联合会,商业街、大楼、行政村工会联合会等。重点抓好社区、乡镇建会,通过社区、乡镇工会建立各种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在当前的企业体制条件下,让基层工会独立承担维权职责确实勉为其难。以往的这个工作思路要改变。为此提出“维权工作上提一级”。其含意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上级工会要承担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维权任务,包括组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协调所属单位劳动争议等。二是上级工会要大胆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在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或遭到打击报复时,上级工会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保障他们不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降低职位、调换工作、减少薪酬。三是要坚持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制度;试行和逐步推行工会主席公开选任制度;上级工会也可以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工资由上级工会发放。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解除基层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能大胆履行维权职责。

3.4、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政策法规,二是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监督劳动法规的执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应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质量上予以保障,建议省、市、县(区)尽快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大队,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会专职劳动监察员编制,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所有企业都要设工人劳动监督员,反映企业执行劳动法中的问题。有关法规要明确违反劳动法规的法律责任,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坚决追究责任,加大违法成本。

3.5、整合社会力量,切实把农民工的事情办好。

篇6:法制宣传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被确定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内涵中,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如何推进现阶段的民主法治进程,以确保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系重大的课题。关键词:和谐;民主法制;目标

一、实现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

首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为依归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论基础。前苏联、东欧共产党取得政权又失却政权的历史,已经表明了民心向背对于政治合法性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时时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为依归。人民成为改革中真正受益者而不仅仅是改革代价的承担者,这是确保社会安定与社会和谐的关键,这一点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其次,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实质民主必须通过程序民主来反映和表现。程序民主的基本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平等选举、有效参与、充分知情、对决策过程的最终控制。在当今时代,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民主程序,构建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再次,让人民在民主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途径。在中国广大农村开展的基层民主政

治建设,已经显示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热望和智慧,这一创举将改变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传统治理模式,尽管它目前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将走向完善。已有的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民主实践的有效形式,基层民主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对群众基本权利的维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已经在有力地打破所谓精英政治的传统理念,为中国公民文化对官本位文化的取代提供了可贵的资源。

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首先,民主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作保障。法治社会的宗旨就是用一系列程序来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社会主义国家不单是把“人民当家作主”的信条写入宪法,它还要把人民的各项权利明确写入各类专门法的法律条款中,并落实在日常的司法行为中。即是说,人民的各项权利,政治权利(如选举和被选举权)、经济权利(如财产权、劳动权、休假权)和文化权利(如著作出版权),不仅要被写入宪法,写入各种专门法,还要通过各种具体程序得以实施。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人民的基本人权,就可以避免以往的“政治运动”造成的漠视人权和社会**。在法治社会,只要是不被法律禁止的事情,人民都有权去做。这是保证人民“各尽所能”和“各得其所”的法治基础。其次,通过法治来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是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由因此,实现法治,用制度规范官员的行为,是切实保障人民民主的制度性保证。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残余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

国社会的人治传统十分顽固,社会的潜规则时时处处左右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势下,民主面临的威胁仍十分艰巨。所以,建立法治政府的任务尤其迫切。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格外关注的问题。为此,必须改变“官本位”的“委托人—代理人”倒错机制,用现代宪政文明取代传统政治积习,科学设计制衡机构,保证司法独立,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创建法治政府。必须坚守公平正义原则,以增进社会弱势群体的最大利益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据,维护公平价值,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三、法制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法制宣传教育是一种公共教育产品,教育的功能是传输知识,传输人类积累的经验,法制宣传教育就是传输法律知识的一种普及性的教育方式。如果没有法制宣传教育,大众获得司法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专门法律知识训练机构法学院,专门司法机构法院、检察院及专门的司法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只能提供对专业人员的法律教育,对社会公众的法律教育力所不能及。如何使法制宣传教育功能更大发挥,并将法律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普及到大众,使大众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就像大众具有基本的健康知识一样,一方面将减轻医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将由于自己的健康水平提高而使生活更美好。法律知识的大众化普及一方面将减轻各种案件对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公民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避免各种纠纷发生的可能性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其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就

是要把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让 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法律知识,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广大公务员尤其 是领导干部通过学法用法,保证公务活动依法进行,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法制宣传教育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而作为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法制宣传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实践需要组织人员学法,运用法律知识去推动法制实践,再根据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去深入学法,这就是学法和用法有机结合、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既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普法的根本目的所在。最后,大众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是普法工作最有效、最节约社会成本的方式。用大众媒体对公众的巨大影响作用来宣传法制,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将造福于我们的社会大众。

在当今复杂社会里,由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外来知识的介入,多元价值的融合,不同文化与观念的交叉并存,都使得法律知识的专门训练很困难。因为在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复杂社会情况多变,我们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从书本上,也不是在课堂里,而是从网络上,或者在电视里,或报纸杂志上。而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仅靠一些专门些机构进行法律教育和培训是不够的,我们的大众媒体参与法制宣传,才会有数亿大众获得法律知识

和法制教育。我国大众媒体早已经开始参与法制宣传和法律知识传播工作了,《法制日报》等报纸和杂志进行着更加专业的法制宣传。这些媒体在这些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获得公众的接受和好评。而那些按照分秒来计算信息流量的电子化的传播科技,给大众媒体提供了对公众巨大的影响力,各种媒体给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提供了图文并茂、有声音有画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程度和生动程度都比文字信息更加丰富,更加复杂。这些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社会大众可以更有深度和广度地观察复杂社会的各种画面和各种声音,阅读各种信息和各种观点,连续不间断的这种社会全记录信息,将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不断的革命。这些正是宣传,特别是法制宣传所特有的功能。在这方面,XXX有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举办《合同法》、《商标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伙企业法》、《企业检验办法》等法律法规培训,普及法律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讲座培训30期,参加人员达到5000人。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每年开展了“3.15”宣传日活动和法制宣传月活动,发送各种法律知识宣传资料近4000份,如:商标注册程序、企业设立登记事项、传销与直销的区别、消费者如何保护权益等等。三是宣传《消法》,通过这样的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强,宣传效果十分明显。

上一篇:最快不吃药的瘦身减肥方法下一篇:中心校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