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2024-06-13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精选5篇)

篇1: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观

念变迁调查

——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乡之行

[内容摘要]: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当地农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原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休闲娱乐 意识更迁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惠及中国社会的每一角落,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也使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观念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在这种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文化素质在提高,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休闲娱乐的观念与方式也正日益改变。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村业余休闲娱乐生活也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过这次调查笔者发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特别要唤醒农民休闲娱乐的意识和改变农民休闲娱乐的文化观念。只有这样,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才能真正改变,广大的农村才会呈现出和谐的新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迎接十七大的召开,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休闲娱乐无疑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休闲娱乐方式实际发展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和谐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实践队伍于2007年7月23日来到了河南省安阳林州石板岩乡,并就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进行了调查。经过此次实践调查表明: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总之,河南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而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文化”的要求,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二、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活动是由深圳大学共青团委法学院团委组织,深圳大学2007年“和谐中国万里行”法学院河南二队作为指定队伍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县石板岩乡开展相关课题调研。课题内容包括:

(1)调研地(河南省石板岩乡)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

发展农村文化、提高农民休闲认识层次是实现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求的根本需求。[1]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意识引导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途径。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2007年河南省在其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基层文化工

作将由部门上升为政府行为。“十一五”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应该说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片区农民精神层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与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较好势头。根据河南文化厅社文处、林州市宣传委和参考了石板岩乡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06 年底,笔者选取的以石板岩乡为中心辐射地带,其文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基本概况,如下:

石板岩乡地处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总人口9040人,总户数3000余户。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石板岩乡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集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休疗养生、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和绘画写生。

(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石板岩乡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见表-1),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见表-

2、图-1),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表-表-2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看电视48%20%12%读书看报032%6%打牌30%12%20%运动0020%上网0014%闲聊8%20%20% 看电视

80%读书看报38%打牌或麻将66%上网14%闲聊48%看电影10%(样本数:50)图-1 略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结果如图-2示:

图-2 略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 ;2—3小时的占31% ; 3—4小时的占37% ;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由下图可直观的看出来: 图-3 略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如图-4: 图-

4略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调查中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年收入(元)3000以下3000-50005000-80008000以上 频次(户)910238 有消费意愿频次(户)13208(样本=50)

另外:调查者对当地人“过节与活动”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的活动绝大部分是由集体(主要是村委会)组织,当地人的参与热情一般。数据可以在表-4中得到。

表-4

村民集体活动参与程度调查参与程度频次(人)频率(%)高1122一般2754较少816无48 而参与集体活动的群众对集体活动的满意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参与者中表示满意的情况还不到50%。如图-5表示:

注:样本数=50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笔者了解到,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 梨园春”和电视连续剧;77%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 梨园春”;85%的人表示愿意看“ 梨园春”。这是因为“梨园春”每周末都会放河南的传统“豫剧”。

而具体在电视节目欣赏方面,节目多集中于新闻(占82%,41)和电视剧(占64%,32),其次依次是法律类(占38%,19)、娱乐类(占34%,17)、科技类(占26%,13)、体育类(占20%,10)节目。观看新闻节目成为多数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有96%(48)的被访农民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国家政策。在他们所选择的电视台中,又以中央台和省台居多(分别占72%和24%),中央和省一级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这一现代媒体的作用,开办更多更好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三农”节目,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而在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则以春节(51%)、祭祖(46%)、修家谱(28%)和烧香拜佛(41%)居多。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或传统的(乃至封建迷信的)状态。

对“ 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60%的人选择了“ 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笔者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丰富高雅文化的享受还缺乏主动性,欣赏品位还有待提高。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在石板岩乡调查期间,笔者初步感受到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这个社会呼声,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他们抱怨“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渴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见表-1)。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

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

(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休闲具有经济功能,1937年凯恩斯(Keynes)这样谈及消费:“为了获得持续的繁荣与国民和睦,我们应该绝对依赖于这样的政策,即:促进消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马克思还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在这方面,笔者归结原因是:一,住户分散不均。很多住户地处偏远山区,受客观条件制约,与外界联系不方便。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了解新文化意识的机会;第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虽然乡里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网吧,但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实际情况是乡里虽然有休闲活动的场所和体育设施(如发廊、网吧、公共健身器械),但数量不多,而且分布集中(如在旅馆,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而当地是峡谷地带,村庄分布在河谷的两岸,开通公路的一岸群众的生活普遍较好,使用娱乐设施的频率也较对岸的高。而没有开通公路的村庄里有的群众甚至根本不知道乡里有娱乐设施。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参见表5)。表-5 被访农民所认为的当地农村文化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表-5频数(户)有效比例(%)没有钱1020没有文化设施1530没有文化人才714没有政府组织1122农民不感兴趣714

(样本=50户)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2]在石板岩乡的访谈中,分管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的副村长直言不讳:“农村文化工作这一块基本瘫痪,形同虚设。” 在笔者所调查的7个行

政村中,只有草庙村被河南省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这次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村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在各村刚展开。与其它乡村不同的是,草庙村首先将乡村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成立了2 个“服务中心”:一是成立“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二是将农业技术服务站、农经管理站、林业站、水利水保站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笔者在该村了解到,文化广播站与计生服务站合并以后,文化广播工作实际上已经“瘫痪”,新成立的“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计生服务。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各村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虚设化”的乡镇文化站,更无力、无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民对乡镇文化站的认知度很低,与文化站没有太多交往。高达75.4%的被访农民不知道有乡镇文化站,在24.6%的知道乡镇文化站的被访农民中,仅有16.7%的人跟乡镇文化站打过交道。

被访村干部也认为,乡村文化站的作用有待发挥。只有3.3%(3人)的被访乡村干部认为乡村文化站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96.7%(7人)的受访乡村干部承认文化站提供的文化服务与农民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近乎一半的被访乡村干部赞成将现有乡村文化站改为“服务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整个“以钱养事”程序,概括地说,就是“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农民签单、政府买单、奖惩兑现”。换言之,就是把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量化分解,使之成为能够考核的具体指标;向社会公开采购招标,凡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个人、企业、社会性组织均可参加竞标,或者将量化的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生产、供给;乡镇政府与中标者或代理者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行契约管理;中标者或代理者的服务情况要通过农民签字认可、政府考核认定以后,根据其服务绩效由政府兑现报酬和奖惩。乡村文化站(所)的“虚设化”状态,使之失去了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本级政府完成上级任务的一个执行机构,即“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这种非农民本位的工作执行方式,使乡村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困境。[3]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集体主义式微,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赤裸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农民在日渐功利化的同时,也日益原子化、疏离化。如果一个农村社区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尤其是公共性的文化生活,农民之间关系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还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生活,但是,这些公共生活也主要是通过牌桌、麻将桌、宗祠、寺庙和教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公共生活不但会瓦解现有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公共生活,也会破坏传统的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农民生活方式。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笔者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

根本的是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笔者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一种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极容易凋谢。

在当前这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尤其有必要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观念,以消解农村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空心化”现象,遏止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过度膨胀之势。但是,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不能重走老路——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来维持——而应该更主要地依赖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在享受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4]因此,在改变目前农村薄弱的文化工作方面,首先仍然是政府应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

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以笔者调查的石板岩乡为例。石板岩乡的旅游景点每年十万人次,仅去年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以达700万,今天预计突破1200万,加上乡办的各类第三产业财政收入。如果按1%的财政支出来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的投入,比如说开辟新的文化阵地,修建新的文化广场、文化室、休闲娱乐设施,笔者认为已经足够了。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 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同时

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比如说,笔者这次调查过程中,石板岩乡正在举办的音乐啤酒节活动。这种活动形式由政府引导,旅游公司来组织开展。通过这类活动注入了城市的休闲娱乐元素,营造农村旅游新鲜文化氛围,既吸引了旅游客前往,扩大了农村旅游市场,增加农村旅游收入,同时增强城乡沟通对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给农民带来旅游意识的新改变,都能起到了很大推动的作用。

(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区民俗是社会传统的文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沉淀,具有地方的独特性。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人的旅游休闲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 出门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 如今都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就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 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5]以石板岩乡为例。地处太行山下的石板岩乡,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有着著名的三大精神:“扁担精神”、“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这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基础。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当地人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

(4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要高度重视当地农村文化人的使用和培育,鼓励他们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在资金投入、税收、艺术指导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发挥其搞活农村市场的作用。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四、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休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因此,改变农民的休闲娱乐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石板岩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河南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就像广大的农村一样,显然河南省(以石板岩乡为典型)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对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实施宣传文化工程与其它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切实推动农村文化整体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合河南区域特色的新型农村文化。

第三,我们认为,石板岩乡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因此可以依据休闲的正反功能将休闲娱乐分为积极休闲和消极休闲。积极休闲主要包括:艺术追求(美学修养、文学创造、哲学思考)、教育学习(业余研修、社团活动、终身学习)、消遣娱乐(游玩、园艺、健身、体育)。而消极休闲包括:自我放纵(吸毒、赌博、游荡、色情、暴食)、蓄意破坏〔涂鸦、损坏公物、斗殴、虐待)、犯罪危害(谋杀、抢劫、暴力、伤害)[6]。我国边远农村的经济在慢慢的发展,随着与外界的联系,形形色色的休闲娱乐观念逐渐的渗透到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增强群众娱乐观念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让群众受到消极休闲观念的误导,形成不良之风。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2]孟凡星、刘志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工作研究,2007.6 [3]徐道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科技信息[J]2007年第16期 [4]阳新丽,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大事,求是[J],2005.18 [5]周小龙,褚保金.南京市发展旅游农业的对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3,(9):85-88.[6]许峰, 休闲产业发展初步探析,中国软科学[J]2001.6

篇2: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居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部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调查概况

课题内容包括:

(1)调查当地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黄麓镇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第 1 页(共 7 页)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2—3小时的占31%;3—4小时的占37%;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的文化内容是电视连续剧。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我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第 2 页(共 7 页)

(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

(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第 3 页(共 7 页)

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

(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我这

第 4 页(共 7 页)

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我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

第 5 页(共 7 页)

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我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三、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这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安徽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

第三,我们认为,黄麓镇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

第 6 页(共 7 页)

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3: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一)研究背景

伴随现代知识经济的来临,先进的技术元素以及其他很多的趋势会使人们生活中的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投放于休闲娱乐之中,普及休闲娱乐产业的时代将要来临。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娱乐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几年后,休闲娱乐产业的中心地位会越来越强,大众的休闲娱乐思想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休闲娱乐产业将在2015年成为劳务市场的主导,并占世界GDP的一半份额,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支柱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是蒸蒸日上的黄金产业,也是一个城市最为活跃、最具商业氛围、最能带动人气的行业之一。目前它正面临规模扩张、档次升级换代的转折点,它的发展潜能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大连有着深厚的休闲娱乐文化,大众的休闲娱乐意识是打造“东北休闲之都”,这也是一个城市休闲娱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目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2 500美元时,社会就会进入休闲娱乐产业消费的急剧扩张时期,大众将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经济实力投入休闲娱乐消费。大连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人均用于休闲娱乐消费的支出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为大连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大连日后的发展趋势重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大连通过自身对休闲娱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的积极探索,为其他旅游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法。问卷发放地点包括大连市民经常出入的西安路等为代表的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百盛、沃尔玛、家乐福等人流相对密集的大型超市点。鉴于主题目标围绕休闲娱乐产业,问卷的目标主要针对大连市民休闲娱乐产业的喜好、消费规律、满意程度等消费特征。然后借助Excel等软件对现场采样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530份,有效回收问卷500份,回收有效率为94%。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历集中于大专、本科程度,达到61%的比例;职业结构比较合理,管理工作人员(22%)比例稍高;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1 200元~5 000元之间,这与大连市民平均收入水平相符。根据上述统计特征可以看出,本次调研抽样的性别比例平衡,年龄结构合理,样本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可分析价值较高。

二、大连休闲娱乐产业特征

(一)大连市民的消费需求特征

1. 大连休闲娱乐产业属于大众消费。

(1)消费水平大众化。在调查中,休闲娱乐消费占其月收入5%以下的有22.4%;占5%~10%的有43.7%;占10%~20%为25.1%;而占到20%以上为8.8%。该数字结果表明大连休闲娱乐消费水平是以中等偏低的大众化消费为主。(2)休闲娱乐消费场所大众化。休闲娱乐产业场所受喜爱的程度由强至弱依次是:商场、KTV、咖啡店、影剧院、健身中心、酒吧、餐馆、广场、网吧、洗浴中心、其他、棋牌室、美容院、夜总会。前几位的娱乐消费场所属于大众性消费,价格更为透明化,价格也平易近人。经济实惠的消费价格已经成为大连市民的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3)交通出行方式大众化。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6年底,大连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汽车8.7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倍。从本次调查结果也可以发现:在休闲娱乐的交通工具的选择时,大连市民选择自驾车的比例相对较高(17.3%),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方便、价格适中的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的比例为54.7%;步行、自行车的比例为30%)。

2. 大连休闲娱乐产业属于传统消费。

大连市民消费时间中规中矩。大连市民在工作日去参加休闲娱乐为4.6%;选择双休日的比例为47.2%;选择不确定的比例为46.3%。双休日比例最高,这是取决于中国的双休日休假制度;选择不确定的原因是由于有些消费是属于利他性消费,如陪客户谈生意、陪朋友休闲娱乐,所以在时间上常要考虑同行者的时间安排。但是,如果排除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消费时间的安排在工作日与双休日之间相协调。

3. 大连休闲娱乐产业凸显两难型消费。

(1)注重常去场所,又想追求新鲜感。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时,选择朋友作为同行者的比例最高(71.1%),其次为家人(15.2%),然后是同事和独自一人(分别为11%和2.8%)。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经朋友介绍后会经常去同一个地方,体现出消费行为比较注重亲朋好友的口碑效应。在注重口碑效应的前提之下,消费者似乎不大愿意贸然尝试新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然而,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尝试新的休闲娱乐场所时,25.7%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尝试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也许会的比例为64.2%;不会的比例为10.2%。这充分揭示了一种在消费选择时典型的矛盾心理,也证明大连市民求新、求奇消费心理较为明显,较容易接受时尚个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形式。

(2)消费结果和消费形式同时注重。选择光顾不同休闲娱乐场所的比例为46.4%;选择不在乎的比例为53.6%。虽然两个选择相互平衡,但这个结果表明:理性消费占多半,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消费价值的最大化。但当被调查者谈及对于休闲娱乐产业丰富程度的感知时,70.6%的人认为大连市休闲娱乐产业内容丰富,而认为不丰富的比例为29.4%。这一结果表明大连拥有非常丰富的消费资源,休闲娱乐产业的参与者除去对消费结果的关注之外,并不排除在不同的消费时间节点上选择不同消费形式的可能性。

(二)大连市民消费行为的特征

1. 消费行为差异化。

(1)性别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化。通过对比,女性对商场、特色街、饭店、美容院要显著高于男性。对健身中心、棋牌室、夜总会、洗浴中心的偏好上,男性略高于女性。(2)年龄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层级化。经比较,18~25岁的消费者最为偏爱排名前五位的休闲娱乐产业依次为:KTV、特色街、影剧院、商场、书店;25~44岁的依次为:咖啡馆、健身中心、商场、KTV;45~64岁的依次为:商场、健身中心、特色街;65岁以上的为餐馆、广场、影剧院、书店等。总体上来说,KTV以其经济实惠的价格和倡导的绿色健康消费更为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茶楼、商场和健身中心则由于社交应酬和身心放松的需要受到经济能力较强的中年人的喜爱。(3)收入差异致消费行为悬殊化。综合比较发现,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在总体上对休闲娱乐场所的偏好总体上高于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尤其反映在咖啡馆、健身中心、商场等相对中高端的休闲娱乐场所上。

2. 消费行为因时而异。

比较双休日和工作日的消费行为,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休闲娱乐场所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双休日消费者最喜欢的场所依次为:特色街、影剧院、书店、商场、咖啡馆;而在工作日最为喜欢的则依次为:咖啡馆、茶楼、健身中心、影剧院、商场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双休日还是工作日,咖啡馆、茶楼、商场以及KTV的排名始终在前六位,差别不是很大。但在不同的时间段,消费者对不同场所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工作日有很大一部分的休闲娱乐活动属于商务休闲与娱乐性休闲的结合,人际交往与感情联络是休闲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大连休闲娱乐产业消费趋势特征

(一)家庭型消费

不同职业者对于休闲娱乐同行者的选择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和朋友同行几乎是所有职业的消费者选择率最高的组合方式(除离退休人员和农民外,均超过60%),离退休人员则多选择和家人同行(66.7%)。

(二)多元化消费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消费者对休闲娱乐场所满意度的感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服务质量和价格设置上,不同年龄男性消费者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45~64岁的群体对服务质量和价格的满意度均小于18~44岁和25~44岁的,这个结果和年龄段的成熟程度有关。65岁以上的女性消费者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满意度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究其原因,一是消费成熟度,二是老年人特殊的消费需求未得到休闲娱乐产业的重视,如公共休闲场所缺少老年人专座或是老人通道等。由此可见,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学历的消费者在休闲娱乐活动的消费满意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大连发展休闲娱乐产业时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形式。

(三)舒适型消费

被调查者对大连市休闲娱乐产业的总体评价不算很高。大连市休闲娱乐环境不足之处按降序排列依次为:晚间交通服务、活动内容欠丰富、停车场等配套服务环境、晚间安全保障、休闲场所关门较早、城市灯光照明、其他。此间,被调查者对大连晚间交通服务最为不满。这些意见反馈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休闲娱乐产业的配套设施和项目应该进一步到位、管理和服务应该进一步提升。

当被问及参加休闲娱乐活动的影响因素时,名列前三项的依次是:天气状况、身体状况、生活节奏。在这里,天气情况为不可控因素。结合消费者在主、客观两方面的需求,从容不迫的、体贴入微式的舒适型休闲娱乐产业形式正在为更多的消费者所关注。

四、拓展大连休闲娱乐产业的建议

休闲娱乐产业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了。一个城市在这一方面的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人文气氛,经济水平,繁华程度,可以说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大连休闲娱乐业虽然起步晚,但这些年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一批休闲娱乐场所相继建成,其中不乏一些高档的场所,这也极大的丰富了大连人民的生活。

国际旅游城市是大连城市的金字招牌,创建“东北休闲之都”则是大连近年日益明确的城市形象,大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给大连市休闲娱乐产业、休闲文化、休闲生活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在此大背景下,大连市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既有良好的基础,又应在此基础之上走出一条颇具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使之成为大连经济的兴奋点、文化的结合点、都市旅游的新亮点以及市民品质生活的提升点。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行业存在的不足,毕竟和一些大的城市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一)更新休闲娱乐消费观念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迅速膨胀的市场需求使大连的休闲娱乐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休闲价值观、休闲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喜奢华、好邀游、厚滋味等社会习俗对大连人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大连休闲娱乐文化繁荣的心理基础。“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观念已被许多人所摈弃,公众对休闲的认识和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高,休闲产业发展前景看好。“花钱买健康”的积极休闲消费观念也日益普及。

然而,休闲娱乐教育在大连还是一个盲点,这应当充分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要发展休闲娱乐产业。而且使人们习惯成自然,在行动上积极地体现出来,共同营造一个全市发展休闲娱乐产业、促进休闲娱乐经济的强烈气氛。休闲娱乐不再是通宵搓麻将、睡懒觉、看肥皂剧等消极形式的体现,去健身房、上图书馆、欣赏交响乐等积极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将走入千家万户。全市上下共同营造一个全市发展休闲娱乐、促进休闲娱乐经济的强烈气氛。

(二)创建休闲娱乐产业消费环境

休闲娱乐消费行为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多,最终的消费者评价结果除了受到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客观因素影响,还受到主观感受、休假制度、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总体上消费者对大连休闲娱乐生活的整体满意度水平不是太高,最高分也不到3分,由此可见,大连仍然有些不尽完善的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就被调查者而言,改善休闲娱乐的交通服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除此之外,有些休闲娱乐产业的市场需求已经出现,尽管尚未形成气候,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如目前针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服务项目、休闲服务设施较少。现在的休闲娱乐产业大多数针对的对象是青年人和中年人。我觉得现在中国社会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如果降低这一行业给老年人开设的门槛,那么其消费的群体便会越来越多,效益当然也会上去。

政府应出面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维护管理被商品化了的休闲市场(包括休闲用品、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旅游、休闲教育等),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商业带步行街、体育场馆、大型节庆活动。发展以上的公共福利事业,不仅有助于大连休闲环境的改善,而且会促进社区休闲活动的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与加速城市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创建国际标准的城市图形标识系统,路名牌、指示牌和商店招牌均有中外对照;用外语播放广播电视,用外文出版报刊、地图和宣传品;全体市民基本普及外语,服务人员重点进行实用英语强化训练;培养强烈的国际意识,懂得国际礼仪的基础知识。

(三)多元化休闲娱乐产业

依托大连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加快传统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抓好旅游专业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使旅游外向型经济迅速得以发展;加强区域协作,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和服务区域,借助旅游业带动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一年一度的服装节、啤酒节、樱花节等富有大连特色的节日内涵应深入发掘其内涵,提升节日的附加值,深化节日的吸引力,突出其中的休闲特色,对节日的气氛应再搞得轻松活泼些,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政府应把精力集中在培植节日、研究特性、营造氛围、强化指导、搞好服务等方面。针对消费者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学历等方面的差异,休闲娱乐产业的消费形式可以尽量多元化和个性化。

1. 特色休闲娱乐产业。

大连的休闲与文化,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形态、距离都是高度统一、合为一体的,文化与休闲密不可分。运用文化内涵的深化来提高品牌号召力和亲和力,形成品牌个性。休闲娱乐的场所相对来说还是不够多。虽然这几年数目有所增加,但比起一些大城市和它们发达的休闲娱乐产业还是不行的。另外,这些场所也零散,没有什么知名品牌,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比较知名的休闲娱乐品牌。这个行业靠的就是带动,如能引进一些品牌企业,可促进大连休闲娱乐产业进一步提升软硬实力,更好地与外界接轨。大连休闲娱乐产业本身应该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由内到外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和竞争力。这几年,大连也涌现了一些比较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有的面积不算小,其装潢也非常豪华,其设施也一应俱全,可是在后来的经营中,却越来越不行,最后关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经营者们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没有在自身的内功上继续加强修炼。

2. 个性化休闲娱乐产品。

以女性消费市场为例,其在休闲娱乐经济中的作用日渐强大,而传统概念中的健身休闲方式多与运动器械相关,这类刚性健身方式带来的体力透支和精疲力竭感会让多数女性消费者难以认可其休闲的目的。作为沿海的大连,应着力发掘、巧妙选择并适时推出适宜这座城市特质的健身休闲产品。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以瑜伽、SPA和保健治疗为主要形式的柔性健身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认可并接受,通过这些在形式上并不是非常激烈甚至采用被动接受形式的健身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最终的保健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过程中尽享心灵与身体的同步放松的境界。因此,在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势必需要分离出一部分企业关注这块崭新的健身休闲市场。

3. 迎合家庭型休闲娱乐产业。

面对蓄势待发的家庭型休闲娱乐需求,秉承节约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的原则,在今后的休闲娱乐的安排上,完全可以参考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大胆设想混业经营模式。如是否可以考虑在现有大型影剧院基础之上,添加餐饮、卡拉OK/KTV、购物等设施;是否可以考虑在现有大型商场基础之上,添加足浴、美容美发、棋牌室等设施;是否可以考虑在现有书店的基础之上,添加网吧、甜品屋、视听吧等设施;是否可以在现有茶馆的基础之上,添加地方戏曲表演或将茶馆与水上夜游项目相结合……混业经营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旅游资源的时间含量,也可以充分实现全家共享的终极目标。

4. 推进全方位休闲娱乐活动进程。

如何启动大连市内因商住功能于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内的新型休闲娱乐模式?让大连全城围绕休闲娱乐活动的主题动起来。效仿国际经验,大连亦可在目前的成熟商业地块以外寻求新的板块,打造全业态“航母型”休闲中心形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大连休闲娱乐产业引向高度文明,创造出舒适、健康、高雅的休闲娱乐环境,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此同时,大连休闲娱乐产业能够有所创新,将新的思路、新的创意和高新技术,甚至当代科技的前沿广泛应用于休闲娱乐项目的设计,使新奇的休闲娱乐项目层出不穷。在大连休闲娱乐产业中提倡创新精神,是促进休闲娱乐产业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相信随着大连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大连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全面调研大连休闲娱乐活动发展现状,不仅有利于凝练大连经验、丰富城市包装、实现城市营销,而且大连休闲娱乐活动消费形式和消费特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其他城市也有一定影响作用和借鉴价值,为进一步指导大连乃至全国旅游城市休闲娱乐投资、引导休闲娱乐消费以及调整休闲娱乐业态,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在变,创新不变,唯有创新思维,才可使休闲娱乐活动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马惠娣.游憩空闻与休闲文化[J].社会学家茶座,2004,(1):94-99.

[3]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杨晓俊,王兴中.居民消费行为与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空间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5]谢伦灿.文化娱乐产业的评价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齐涤昔.现代休闲娱乐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7]汪岩.休闲娱乐业经营300问答[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8]王琪延.休闲经济[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9]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北京:北京文献出版社,2003,(6).

[10]耿莉萍.论休闲消费的特征、发展趋势与企业商机[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6:3.

[11]孙国锋.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3.

篇4: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史 辉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体育休闲娱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不尽如人意,开设体育休闲专业的数量太少,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奇缺,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足,青少年体育学习、生活方式中存在诸多问题等等。根据现代社会需求,结合体育专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为我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育休闲

娱乐已日益成为公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把握休闲时代,让体育伴随人们的一生,让体育带给人们健康幸福快乐,让体育为人们宣泄社会压力寻求一条健康的出路,是体育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综观我国体育休闲现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一些体育专业学生至今仍不了解体育休闲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与休闲娱乐结合的体育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价值及发展趋向,用体育休闲娱乐帮助即将走进休闲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休闲娱乐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休闲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和文化,使体育休闲娱乐为了人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体育休闲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一)休闲体育的内涵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出,“体育是友谊,体育是健康,体育是教育,体育是最好的学校,体育就是生命”。法国学者关于体育和体育休闲问题的描述是:“体育休闲是身体活动的较高阶段,它需要更强的更持久的身体努力,但是不能将它完全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活动混淆。它相当于介于通过散步的简单放松和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之间的中间阶段,它具有一些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体育特性。它既不是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也不要求有规律的强烈训练,而是通过非正式的、自发的体育活动,追求身体的放松与舒服。”这些对于我们把握体育休闲的实质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休闲体育是指人们主动地、愉快地从事某种身体活动,以达到自我实现、满足个人愿望等目的的一种休闲形式,这些休闲形式具有内容丰富、自由度大、随意性强、趣味性高、参与面广等基本特点。卢锋认为:体育休闲是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泛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石振国、田雨普认为:体育休闲是人们在休闲时间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科学的身体活动方式。目前相对一致的看法是: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体育活动,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上身体上都得到休息和享受。

(二)体育休闲的主要特点

1)非功利性特点:表现出与竞技体育的“争金夺银”相对而言的“与世无争、悠闲自得”的放松及愉悦情怀;

2)自主性特点:自愿参与,非他人强迫,有特殊目的的活动,不计较活动内容,只要兴趣释然,无需强调休闲体育项目的唯一性,只要达到休闲体育的活动目的即可以了;

3)二元性特点:休闲体育是体力与智力的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追求身心放松,恢复体力与精力,提倡身心合一,身心交融,在身体参与的同时,更要求心理压力释放,心理愉悦;

4)游戏性与娱乐性特点:“淡化竞技,注重娱乐,意在身心”表达的即是休闲体育的游戏性、娱乐性特征,同时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亲身体验,这种体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5)社会性特点:在多人参与的体育休闲活动中,从个人意识形成到活动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建立,无不渗透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尤其在人际交往、关系协调方面,对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体育休闲的功能

1.教育功能

现代教育明确提出,每个人应享有时间去培养其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

地利用,那些休闲时间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力量,进一步丰富他的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反会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体育休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种健康、高级、崭新的现代生活目标,是社会成员排遣精神压力、散发心中郁闷和青少年发泄多余精力的一个安全“释放口”,它可以抛弃落后、愚昧、腐朽的不良生活习惯,抵制精神污染,减少赌博、吸毒、暴力、偷窃、色情等丑恶的社会行为的发生,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合理方式来缓冲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2.强身健体功能

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可消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神经系统工作能力,增强心血管功能

3.娱乐功能

通过体育休闲缓解工作、学习积累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体验轻松愉快及 自由的情感。

4.社会交往功能

通过户外的体育休闲活动,使人投入大自然怀抱,返朴归真,也使人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亲情与友情。

二、国内外体育休闲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外体育休闲教育现状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休闲活动是人类社会十

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社会生活必然的构成部分。生活中个人的消费活动大都在休闲时间中进行,就休闲活动的内容来讲,体育休闲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据日本有关研究统计,在所有的休闲活动中,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占 70%左右,充分说明了体育休闲已成为经济发达社会中休闲发展的主流。众多情况各异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巴西、台湾、南非和韩国都对体育专业人员所提供的休闲服务表现出了不断增长的兴趣„„有关人员在实行这一步骤时要接受休闲及休闲服务的教育培训,而不仅仅是体育教育。为休闲服务人员开设的教程已从单纯的体育转向更为多样化的学科配置。在一些发达国家,休闲娱乐已进入专业教育地,各大体育、卫生、健康、娱乐是密切联系的,几十年前就有上百所大学设有“体育、健康、娱乐”学院或体育系、健康系和娱乐系。在德国,出现了“休闲教育

系”,许多大学和学院将休闲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体育休闲娱乐需要经过学校这个中介,才能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道路。在美国,目前开设休闲专业的大学约有 400 所,开设休闲专业的大学,注重帮助学生学习休闲知识,掌握技能,并强调经营管理与组织,其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休闲的内涵及休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如创建于1876 年的北依阿华大学,在开设建立健康体育与休闲服务专业时,主要强调的是身体训练,1896 年学校创立了体育系,又于 1978 年建立了健康、体育与休闲服务学院。英国也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休闲娱乐专业,如德弗蒙特大学,体育休闲娱乐硕士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原理、市场营销等,其目标是要求毕业生对体育休闲娱乐管理的原理与实践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及估计价值质量、有效交流、实际应用、证明观赏的能力。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休闲娱乐教育的现状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由于受 “体质教育观”或“竞技体育观”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排斥诸如娱乐、健康、休闲、游戏等统统于体育领域,因而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心理素质下降。过去由于条件限制,谈不上青少年的休闲娱乐,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闲暇时间增加了,休闲环境和条件改善了,休闲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尤其是实行新的工时制后,青少年每周有两天休息时间,在校学习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寒暑假,每年有约一半时间在校外度过。因此,青少年会不会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把休闲生活过得充实、愉快和富有意义,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青少年成年后放弃体育活动的现象非常 普遍,青少年体育变得越来越严肃,从而减少了娱乐性,儿童不能像从前那样广泛涉猎各种体育项目,青少年中体育伦理问题广泛存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也存在问题,技术技能传授忽

视特长兴趣爱好。通过调查访问 10 多名国内著名的社会体育学专家,查阅 10 多所开办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体育院系文献资料,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都办有社会体育专业,目前真正涉及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方面的,屈指可数。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了运动与休闲学系,已经招收了相关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广州体育学院开办的社会体育系,2005 年后更名为休闲体育与管理系,现正在招生,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我国休闲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观念陈旧,习惯思维根深蒂固。从体育主管

部门到体育工作者,相当部分人员都还未转过弯

来,停留在原来的体育专业教育或专业训练领域,因而重视和开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不够;

2)认识不足,参与人口不多。由于参与规律性的体育休闲意识不够,对体育休闲的认知大部分停留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还不能深入了解体育休闲的价值,选择适当运动项目,来调整身心状况,难以养成有规律的运动习惯;3)教学模式落后,专业设置过窄,局限于原有的体育教学、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等,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现代社会体育生活、休闲娱乐方面的内容;4)缺乏体育休闲专业指导人员。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具有技术性,必须有专门指导人员进行指导,专业知识不足很难长期坚持,成为推广体育休闲活动的障碍;5)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组织不力,宣传引导不够。由于对体育休闲活动不了解或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培训,加之组织、宣传教育没有到位,因此开展或参与此类活动时,处于应付性或随意性,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改进我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现状的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7 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这标志着我国已将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全社会应关注此项工作,学校应承担此项任务。学校开展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育休闲教育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提供个人课外活动或休闲活动中能够进行身体运动的机会,并在休闲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体育休闲娱乐的认知与技能,即培养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有效利用体育休闲娱乐的能力。青少年的体育休闲娱乐教育,除要在体育课程中增加有关休闲的知识外,提高学生主动参加休闲活动的积极性,在社会交往中表达友谊和协作,获得野外生存生活经验,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培养通过运动平衡身心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内容。体育休闲娱乐对青少年来说,提供有意义的身体活动方式,成为保持健康的终生手段,同时也是快乐和放松的最佳方法。也能帮助学生远离消极、颓废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德。

(一)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体育休闲娱乐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培养社会适应性的 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制能力均很薄弱,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渴望休闲活动,但往往以为休闲即是吃、喝、玩、乐,以为只要有闲暇和金钱,即能够实现产生快乐感受的休闲活动,一些学生太闲散,择友不良,参与不正当活动或涉足不良场所,甚至因此走向犯罪道路。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部门必须开展体育休闲教育,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

(二)将体育休闲娱乐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实施健康的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活动,培养健康的体育闲意识,养成体育休闲娱乐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从而提高身心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三)将体育休闲娱乐教育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设体育休闲娱乐教育专业和体育休闲方面的课程、教材。培养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社会体育、社会生活服务。

(四)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服务学校要争取各方面支持,改善休闲条件,筹集资金创设有文化气息的健康休闲场所。如创建游乐场、运动场、球场、游泳池、舞厅、滑冰场等,既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渠道,又可使学生远离社会不良场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开展组织户外运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如体育夏令营)等,将青少年引入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度过有意义的闲暇时间。

篇5: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夏区, 黄冈市黄州区, 孝感市孝南区, 荆州市沙市区范围内的农民工为例, 规定调查对象须满足以下条件:农业户口, 在城市打工, 年龄18~50岁。

2. 研究方法

第一, 访谈法。进入农民工群体内部, 亲身参与其生活, 与农民工打下较好的感情基础, 与65位农民工兄弟进行约谈。

第二,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800份问卷, 回收问卷770份, 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652份, 有效率85%, 并运用计量统计分析和SPSS11.5软件统计工具, 进行回归分析。

第三,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颁布的“关于提高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关文件, 借助“CNKI中国知网”查阅“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相关文献,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 农民工对参与体验体育休闲活动的现状分析

由于农民工受传统观念的制约, 对体育的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清, 部分农民工甚至认为“劳动即体育”, “体育是有钱人或城里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致使其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 造成其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不良, 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不高的现象。而且农民工健身娱乐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低层次的。调查表明:有63%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42%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赚钱。调查结果表明, 农民工对体育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矛盾性和不稳定性。有的农民工非常渴望参加体育活动, 但由于平时工作时间太长, 劳动强度太大, 即使有休息时间, 他们会做一些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睡觉、看电视、上网、聊天等, 而参与体育休闲的项目主要是散步、打牌、球类活动等。农民工感到生活单调, 也给社区带来种种问题。农民工身体上的劳累十分需要文化娱乐活动, 达到精神上的疏解。没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身强力壮的青年人随处游荡, 嬉戏哄闹, 有的自发地去猎奇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如赌博等, 易给当地社区带来治安隐患。在全国范围内, 二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群体的47.0%。他们大多接受过多年的学校教育, 对农村、农业缺乏归属感, 对城市充满向往, 消费也日渐市民化, 但过低的收入让他们处境“尴尬”。二代农民工期待融入城市的愿望很明显, 因为他们大多已失去对农村的归属感。湖北省的调查显示, 从农业劳动技能角度看, 五成以上的二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其中更有两成的二代农民工从来就没有干过农活。绝大多数二代农民工的意识形态、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他们敢于追求现代的城市生活方式, 物质和精神生活像城里人一样, 享受上网、聚餐、运动、休闲购物、看电影等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 而很少寄钱回家。二代农民工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已大幅提高, 其主观参与意识更强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影响农民工参与体验体育休闲活动的主观因素调查

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低, 对体育健身缺乏兴趣。不同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观念和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通过调查显示, 农民工中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4.6%, 高中文化程度的也仅占15.4%, 而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3%和17%, 武汉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 农民工对体育健身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对劳动等同于体育活动一项选择中, 有87%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此种观点, 他们认为本身从事的体力劳动就是锻炼, 用不着再去参加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 有38%的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也接受这一观点, 有17%的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也接受这一观点, 只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 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有较高的认识, 因此选择人数最少。随着二代农民工的大量入城, 其思想理念与其父辈有很大差别, 这部分人的思想较为活跃积极, 对健身娱乐持肯定态度。年龄在18~25岁的年轻农民工群体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有较为迫切的需求, 他们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休息时间、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较38岁以上的人群要高得多。这部分二代农民工对体育健身的兴趣也最大, 是推动城市健全各项体育权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影响农民工参与体验体育休闲活动的客观因素调查

第一, 收入低, 家庭负担大。从2009年全国调查结果来看, 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 其中1200元以下的占38.8%, 1200~2400元的占53.6%, 2400元以上的占7.3%。2010年6月21日起, 武汉市执行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中心城区最低为每月900元, 每小时9元。远城区的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 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750元, 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元。有33.2%的农民工达不到最低标准。在物价水平、生活水平不断上涨的今天, 农民工在食、住等方面基本生活费用最低也要花费600元/月、700元/月。有38%的外来工需要资助兄弟姐妹教育费用, 有68%的农民工需要赡养老人, 有72%的农民工需要抚养小孩。有88%的农民工在体育方面 (如购买体育器材、租场地、购买体育赛事门票等) 的消费为0, 有体育消费的仅占12%, 而每年的花费额则在200元以内。分析认为, 农民工收入低、负担重、经济压力很大。体育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项花钱的活动, 只有有了多余的闲钱, 才会花费在体育活动方面。因此, 收入低、经济压力过大也是影响外来工进行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在体育消费方面,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分析中可以得出, 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需要, 因而要想实现这样的需要, 就必须要有一定层次的经济基础。作为生活在我国最底层的农民工, 其在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用于租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 沉重的医疗、教育等支出负担严重制约了农民工消费水平和结构的提升。因此, 农民工体育在社会中受经济排斥的现象较严重, 这大大阻碍了农民工体育的发展。

第二, 农民工工作强度太大, 自由支配时间太少。农民工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是农民工的工作、交通、家务劳动中的机械化、电器化程度仍很低, 体力消耗性劳动仍很多, 加上生活质量、饮食结构、消费水平不高, 造成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远低于城市普通居民和发达国家流动人口, 特别是在工作量大、收入低的情况下, 体育运动尤其难在农民工中推广和普及。调查显示, 武汉市、黄冈市、荆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每月平均工作26天, 每天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以上。“超时劳动力”现象非常普遍, 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和大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农民工在收工后又困又累, 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第三, 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忽略了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健身活动的诸多权利。一个国家的制度应该赋予所有国民以同等的待遇、机会、规则。但是, 现行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等, 是一种具有强烈排斥性、歧视性的制度设计, 人为地将平等的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严格划分了各种身份, 阻碍了阶层间的合理流动。同时, 也将农民工与城市人群进行了天然的隔离, 隔离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人群参与体育的机会, 隔离了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体育参与机会, 从而减少了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的机会。由于管理制度的僵化及农民工特殊的职业身份, 城市的各种正式社会组织只对市民开放, 对于无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则是封闭的。这导致农民工被城市正式组织排斥在外,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 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体育教育熏陶的机会。另外农民工作为个体, 工作区域分散, 也不能得到社会组织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不能得到应有的受体育教育的机会, 加上农民工文化程度低, 对体育教育的内容认知不够, 从而使自己的体育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

1. 各级政府应为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担负责任

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敦促企业、事业单位加强开展体育活动, 提高农民工的健康水平。农民工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部分, 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各级体育组织都应全力支持。社区作为体育活动实施的一个基本单元, 它的实施对象不仅包括社区居民, 也包括在本社区范围内工作、学习, 但不居住在该社区的人。所以城市社区应将辖区内的农民工纳入自己日常的服务范围, 各种文体设施对农民工开放, 同时把农民工体育列入社区体育组织、体育指导范围之内, 并且应针对农民工体育健身特点制订出相应的健身计划和手段。

2. 积极提高农民工的体育文化素养水平

要采取多种途径, 想方设法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 改变农民工的生活态度和健康观念, 促进农民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最终转变为有实质意义的体育人口。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 以积极、快速发展农民工体育为基础, 以工作地为重点, 多方位、多途径宣传和教育体育知识及技术, 提高农民工的体育知识水平, 树立体育健身的意识观念, 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对农民工进行身体健康现场检查和健康知识宣传, 让他们直观认识到“劳动就是锻炼”、“没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其次, 要组织开展一些农民工喜欢的、互动性强的体育活动, 进而体验和感受参加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使他们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再次, 让农民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只有掌握运动技能, 他们才会去参加体育运动, 才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活动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能使农民工的业余体育活动更丰富, 增强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工会组织要进入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理所当然是工会工作的对象。而他们相对于城市身份的工人来说, 是工人中的弱势群体, 更是十分需要工会组织的关心与保护。各级工会组织应将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 最大限度地组织他们加入工会, 并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只有工会组织的建立, 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文化活动。

4. 媒体宣传城市宽容的胸怀, 消解“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的距离

带着城乡差别的历史烙印来到城市的农民, 遇到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城市对他们的接纳也有一个过程。传播媒介在化解城市部分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方面可以做许多有益的工作。媒体要多报道农民工中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在社会文化心理上, 消除居民与农民工的相互敌视与隔膜, 消除“我们感”与“他们感”的心理疏隔, 我国没有“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 只有社会主义的共同建设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让农民工从孤岛化的生活中走出来, 真正融入到自己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中去。这样城市的体育场馆才能从根本上成为农民工的健身基地。

5.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 增加农民工收入

今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 最终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通过强化各类制度保障等措施,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解决他们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农民工的收入增加、生活稳定, 他们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土壤才能健康, 中国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刘华.广东外来工的现状及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方经济, 2004 (08) :61~64

[2]刘可.浙江省城市外来务工者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 2007 (01) :26

[3]帕克.城市社会学 (宋俊岭等译) [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73

[4]鲁长芬、王健、罗小兵、胡庆山.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5)

[5]吴修敬.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民工体育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07)

[6]许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农民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5)

[7]许经勇、曾芬钰.农民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范畴[J].市场经济研究, 2004 (2)

[8]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2 (1) :15~20

[9]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8 (44) :1~24

上一篇: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练习题下一篇:青春活力动感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