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2024-06-17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摘要】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然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怎样让农民进一步地了解法制的意识?要怎样才能加强农民的法制意识?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广东省高要市的大湾镇朗第村做了一些调查,在这次的调查中,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农民的法制意识,更让我们收到不少的启发„„

【关键字】

农民法制意识缺乏

一、我国农民法制意识的现状

农村的主人是农民,理所当然,农民也应该成为法制建设的主体。但现实情况是单薄的法律意识和缺乏的法律知识使农村法制的主体农民游离于法律的边缘。

1、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法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在自己受到利益伤害是也趋向于私了。所谓“法律意识”是指关于法律的心理、知识、观念、思想的总和,体现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和评价,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民对法律的心理是无所谓!知识上的缺乏,观念和思想上是落后,这一切作用的总和正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结

果。而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其法律行为的直接支配因素,使法律舆论力量的基本来源,农民法律意识的状况已经成为农村法制进程的约束力量。

2、农民法律知识缺乏

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对一些基本法律知识答非所问,90%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全国统一的检察院举报电话,对于被问到“假如您被要求拆迁,而您对赔偿或补偿并不满意,您会?”这一题,85%的农民选择“只得服软”,10%的农民选择“在商量”,只有5%的农民选“抗争到底”,然而对于被问到“您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绝大部分的农民多认为“民斗不过官”,只有极少数的农民认为“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事实证明,法盲在农村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农民法律知识的缺乏不仅影响其法律意识的增强,而且严重其行为。在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理解中也往往侧重义务一面。更有少数农民在调查当场当众表示“法律无能,金钱,权利,关系网能战胜一切。”法律知识的缺乏使农村宗法势力又有生存的空间,滋生了农村法制的障碍。

3、农村法律普及及断档

农村法制主体空壳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法律知识的缺乏,而造成这一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法律普及及断档,大部分农民根本找不到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制的社会结构模式使得城市剥夺农村大量的资源,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村法律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也成为法律建设的绊脚石。试想一个全国最有名的律师会把自己的事务

所开到大西北的深山中吗?就算开又有哪个农民能付得起律师费?我认为,法律普及的最基层远不是政府分级的最底层。在绝大数农民居住的村甚至是乡镇一级的法律普及状况是让人担忧的。农民获得法律知识难,而获得之后知识更新又慢,严重阻碍了农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更是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4、根深蒂固旧思想的束绑

五千年农耕文化,两千年封建传统,早已把一些思想植入了中国农民的思想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根基,强调人治而忽视法制,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把国家兴衰寄希望于一人身上,我国农村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以宗族观念为核心,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国家法律法规被当地“土法”所替代。农民重“人”轻“法”的思想给农村法制建设增加了深层次的困难。

二、解读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1990年诺内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米勒曾经这样说中国“中国根本不缺经济学,缺的是法律”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而长久以来中国却是靠宗教或权威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法制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1、经济困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其他上层建筑物中农村法制建设的畸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差距却在进一步的扩大,而城市也夺走了农村更多的法律资源。经济困境还包括微观上农

民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利益)判断。比如,一个农民在经过了多方面比较之后发现自己守法所付出的远远大于不收法所付出时,那么,在人性的驱动下他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而我国农民所具有的个体性,即基于血缘关系建立的社会关系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进行。

2、文化困境

法律在某种困境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农村与“法文化”作抵抗的是“儒”文化,是“人”文化。法制社会要求不仅要守法,而且应该应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发展到应用法律主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点在我国农村尤其缺乏。国家虽然制定了农村的法律法规,但这些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与地方文化层面的潜规则交手过招,而胜者往往是后者。文化困境正在越来越多地,且是较为隐蔽和深层次地影响着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

3、政治困境

中国农村的社会受着来自个方面作用的影响,而法制的建设又需要一格 有序化的透明化的社会,法律即为构成了一格有序化的社会所遵守的规则。从根本上说那些由一系列习惯、惯例礼仪组成的规则体系才是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而目前,我国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城乡交流的增加,国际贸易的繁荣,进一步带动了农村法制建设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更加强了农村法制建设的前进动力。相比之下,农村法制建设的社会困境中蕴含着更多机遇。

三、困境解决方略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而农村法制建设又是全国法制建设的重点,我们应该加大力度与此,以农村法制建设促进法制社会的建立。

1、建立长效基层普法机制

法律的生命在于发条的执行,而如果制定出的法律连80%人民都不知道的话又何谈起实施?利用基层法院或法庭,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法律普法及活动,及时将法律最新动态送抵农民手中,对于偏僻地区更严特殊照顾,给予特殊关怀。通过长效普法宣传机制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勇于维护自身的权利,加大对农村法制建设主体的培养。

2、农民是农村法治的重要主体,是农村法治实现基础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剧烈转变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努力改变其缺乏适应现在民主法治需要的主体意识和缺乏独立人格的自主能力等状况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农村法制建设与农村其他建设一样,没有农民的参加是不可以想象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按照法制建设的标准要求,在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不断培养其法治主体意识,增加其法治主体的知识,强化其法制主体的能力。

3、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基础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需要相应的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民主政治、现代文化和社会和谐。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即使是政府强力摧行效果也

是暂时的。经济基础、民主法治、现在文化对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深灰和谐对农村法制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和谐社会中才有可能建立起文明合理的农村法制。这四个基础是相互的,其中以经济基础为起点,以和谐为落脚点,最终利用规范农村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4、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法制维护机制

农村法制建设的发展。一个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机制维护,一种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机制维护,农村法制建设更是如此任何制度往往都以建立为起点,维护为过程,实施为结束。而其重点又往往是维护。这一机制只有政府出面才能张显法律权威。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约束政府的权利、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制度。政府必须为全民树立守法形象,从而维护法律的权威。还要坚持司法独立、完善司法制度。法制的核心是司法制度的建设,只有司法制度完善之后才能促进。

四、结语

农村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剖析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以后农村的法制建设重点,以期在实践中解决,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统筹城乡法制建设共同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湛江师范学院“博·艺”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小组2011年8月2日

篇2: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1月11日——2009年1月18日

调查地点:浙江温州苍南龙港

调查对象:工地的农民工

一、调查背景:

寒假期间,来到爸爸单位所建设的工地,近距离接触来自不同地方的农民。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也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以前,虽也接触“三农”问题,也时不时的见到、听到关于“三农”的报道,但只是心动过,没有切实去了解,去调查一下,哪怕是肤浅的实践。虽然现在城市里居住,但自己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关注、思考、调查实践过,也许是太习惯反而不在意吧!也许是心智混沌,没有开窍吧!直到现在,才猛然醒悟到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走出书斋,切实关注身边现实。因此,再工地上,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而后又亲身实践,到农民工聚集地调查了八天,同20~30个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工的处境现状,以及他们的一些打算与愿望。

二、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了狭小的生活空间,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农村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三、调查时间:

1、2009年1月11日——2009年1月16日,进行采访,交谈阶段,与工地上不同工种的农民工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就有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2、2009年1月16日——2009年1月18日,对资料,采访内容做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调查内容:

1、农民工离乡打工的原因及现状

2、农民工的具体工作及即得利益

3、农民工的组织形式

4、农民工遇到的情况

5、农民工权益问题及他们的对策

6、农民工对进城打工的看法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年景不好,农业产值不高,依靠种地,农民只能达到最低限的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零用钱,甚至连过年添件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逐渐醒悟,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农民吃亏就吃在没有文化上。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当大的投入。物价的提升,而收入未变化,甚至减少。农民工的收入整体而言比在家务农要高,大致1000到2000元每月,平均年收入也约为一到两万元。农民工的消费主要是吃住,另外剩余的钱一般是拿回家,以供养孩子读书等。当被问及是否有打算花一定的钱在学习其他技能上时,他们普遍表示没有,只有很少的人有过再学习的想法。

由于不是长久在某一单位工作,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也要视工种而定,在爸爸单位所在建筑工地上主要从事短期的苦力活,技巧活,如:搬运、打桩、挖土,等等。这些短期工作,工作结束便可拿到薪金,薪金视情况而定。

一般是同村或是同乡的在一块,互相照应,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经常见到的农民工总是一群一伙,单独行动的比较少,主要由一个人领导他们,除少数特殊情况例外。爸爸单位请来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四川,贵州,安徽等地。

农民工在离乡打工中遇到的问题有:

①城市居民的歧视。由于农民工一般不注重形象与卫生,文化程度不高,在我所调查的对象中有约75%的农民工受过不同程度的歧视。辱骂、遭白眼是常有的事,有3个曾受过不同程度的挨打。

②不付给工钱。“中介工作人”数额较大的抽利:在我所调查的20余名农民工中,2人有过不付给工钱的遭遇,8人有过工钱被扣去一部分的遭遇,(没有付钱的工人中,都是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者或造成一定损坏者),有55%的受到过“中介人”的抽利,利额巨大(与农民工所得工资相比)

③与一些农民工队的分歧。同是想打工赚钱,有时会发生争执,相互降价想得到某份工作,造成关系紧张。但在我调查的20余人中,还没有出现过械斗的事情(但在其他工地此类事件还是有的)。

农民工的权益大部分得不到保障,如:

①人身权益遭侵害,缺乏保障。与我直接接触过农民中75%的人明显受到不同的度的歧视,人格被诋毁,受辱骂是常有的事,挨打也时有发生。

②各种保险的保率很低,几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调查的20余人中只有2人买过医疗保险,大部分人只听过医疗、养老、工伤这三种保险,但具体买他们有什么作用,无从知晓,也舍不得去买。因为他们总是认为不会出事的话,那么那几十元血汗钱可就白花了。

③当自己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没有想到要讨回个公道,只是忍耐,正如一位农民工所说:“打骂谁又能受得了?可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目的也只是挣点钱,只要能给就行了!”。另外,受侵害的农民工有苦有冤也没处申,状告无门,总是以为惹上官司不是一件好事,能免则免,况且农民工打官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保险方面,他们也没什么看法,约80%认为没什么必要,20%认为有必要,但实际上大部分也没买过。

调查的70%认为打工可以,除了开销外,还会有盈余,是很不错的;25%认为没什么,做下去也行,不做也行;5%认为不行,打算结束。但由于自身学历不高,很少有单位会长期录用他们。

六.调查建议:

1.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农民工有事,可在第一时间去咨询办理,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2.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

什么权益。

3.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也需不定期的宣传农民工对城市起到的好处,不应该让人只认为农民工“脏兮兮,素质不高”。

七.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3: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基于我国国情, 我国现在还没有有关社会保障统一法律, 但是我国现在已经有一部关于社会保障法律层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我国也有一些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制建设, 我们应当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制定出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本文在了解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基础上, 试着从福利待遇视角出发探讨适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的福利性原则。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2 福利性原则

本文将福利性原则定义为,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制定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规范。福利性原则的确定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在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服务等方面的规定时有借鉴意义, 是社会保障法有关福利待遇制定的前提条件。

3 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发展与现状

我国现在已经建造社会保障法制的框架体系, 断断续续地颁布实施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 如《失业保险条例》和《就业促进法》等。按照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3.1 劳动保险时期 (1951 年至1964 年)

在1953 年, 我国政务院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保险项目的内容为医疗待遇、因工负伤待遇等, 并将享受待遇人员扩大至全国范围内拥有在职职工人数超过百人的国营、交通企业单位。国家在1956 年左右对个体的手工业与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后, 在全国范围内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劳动保险条例》。

3.2 国家 (单位) 保障时期 (1964 年至1983 年)

1964 年到1978 年国家文革时期, 国家几乎没有颁布相应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都是1979 年以后颁布的。1979 年到1982 年颁布并施行了《关于发布 ( 农村合作医疗章程 ( 试行草案) ) 的通知》、《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关于企业符合离休条件的职工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等规章制度。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传统的国家 (单位) 保障制度没有本质改变, 但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就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开始。

3.3 社会保险时期 (1983 年至今)

社会保险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3.3.1 准备阶段 (1983—1992)

1984 年, 中国成立了福利基金会, 专门支持残疾人就业生活, 其具体的任务是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 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同年, 《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公布, 我国的国家对贫困地区、贫困人民的扶贫事项进入了我国最高议事安排。1986 年, “社会保障”概念在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出现, 并且有章节专门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发展和社会化等相关问题。随后几年颁布并施行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退休养老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等规章制度。

这一阶段的最大目标与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并且缓解农村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其中, 国有企业改革与城市社会保障改革紧密相关, 一方面, 原有的“国家—单位”制的形式开始被摒弃, 另一方面呢, 又很难避开社会保障改革被打上深厚的成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烙印的附属。因为这个附属地位, 社会保障改革从属国企改革的配套地位, 使社会保障改革存有缺陷。

3.3.2 急剧变革阶段 (1993—1997)

这期间, 发布并施行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社会保险统计管理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随着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确定, 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变为“统账结合”模式。1997 年,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998 年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不断完善, 扩大了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并将失业保险制度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在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 1997 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改革得步伐紧跟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也也越发加快, 体现了社会保障改革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的角色和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侧重点是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改革, 新的和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存, 新的逐步取代旧的, 直至旧的制度消亡。社会保障改革的过程体现出了急迫性, 一方面加快了社会保障改革的进城, 但是另一方面, 也因过度强调效率与强调公民的个人责任而出现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

3.3.3 全面建设阶段 (1998—2009)

1998 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 国务院机构提出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得以批准, 并且准许在原有劳动部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组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纳入到新组建的部门中来。这期间颁布并实行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审批办法》、《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这一阶段取得重大的进展。确定了公平的价值取向和全面协调发展的建制观念, 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逐年增加, 尤其是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投入更为明显, 进而实现从被动配套角色到主动发挥作用、从单向推进力度到综合推进支持, 从城市农村双轨并存到全面建设统一并轨新制度的转变。尤其是有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 推动了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协调发展与推动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 替代了“国家—单位”保障机制, 在这一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3.3.4 法治时代阶段 (2010—)

历经十几年探索, 2010 年通过《社会保险法》, 并于2011年7 月1 日起施行。其依法开展社会保险, 既约束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 也约束政府部门;《社会保险法》调整的关系对象是政府与公民。《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同时, 它弥补了我国社会保障在法律体系的空白。随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和施行, 它为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和运作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 让社会救助不再是“碎片”, 实现了从制度“碎片”到衔接整合的跳跃, 从部门分割到资源统筹的跨越, 从城乡二元到协调发展的变化。2015 年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补充《社会保险法》未规定内容。

《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上升到法的高度, 是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新开端。

4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现的福利性原则

4.1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我国共现在与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有关的政策等里面规定的内容没有将任何人排除在外, 凡是我国的公民, 只要是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的公民均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在社会保障历史的发展轨迹中, 虽然存在过农村户籍公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进步, 现在农村户籍公民也在社会保障体系内, 并且我国正在努力地消除户籍差异, 有望实现户籍制统一, 这对于我国建设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独立的“社会保障法”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4.2 有限保障的原则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较低的, 我国各地针对需要保障的人群的标准都是以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来制定, 按照家庭平均收入补足以达到当地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保障水平。在哈耶克看来保障应是有限保障, 这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 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 现在还有部分公民没有脱离贫困, 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 我国经济水平决定只能提供有限保障。如果保障水平过高, 会导致很多人不工作, 这样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4.3 差异化原则

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中的平等原则中包含差别原则,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能力强的人在结果上获得更好的待遇, 差别原则就是允许有差别的对待强者和弱者, 并且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尽量缩小这些结果上的差距。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同时当地的物价水平也比较高, 如此, 他们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经济条件是不一样的。我国“社会保障法”建立的时候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 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标准的原则, 即是因地制宜。

4.4 国家与公民共担责任原则

社会保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社会保障必须是国家与公民个人共同负担责任, 通过二者的合作得以实现。国家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同时国家也胜任不了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国家制定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只有这样才能给公民主动积极参加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留出相应的空间。人与人的能力不均等, 国家也正通过税收调节的方式进行再分配, 这也是体现了国家与公民共担责任原则。

5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法”的顶层设计要能够体现上述四个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要努力在这些原则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这不仅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 也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上述的这些福利性原则包含着我国未来“社会保障法”建设的的准则及规范, 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内容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我国应该好好研究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建设的现状, 才能依据这些原则建立适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

参考文献

[1]杨宜勇, 池振合.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回顾与评价[J].经济纵横, 2009 (11) .

[2]周爱国.差异化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2) .

[3]郭林, 丁建定.试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四维体系”为视角[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篇4: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1.桦甸市永吉街道辖区征地基本情况

桦甸市永吉街道地处桦甸市城乡结合部,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近年来,街道辖区的大量农用土地因工业、城市建设被征用,致使许多农民失地。2009年,永吉街道有10个村土地被征用,共涉及农户825户,占街道农业人口的32%。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调查,失地农民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调查的576个失地农民当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没有;二是就业能力差。从事农耕的占85%,并且大部分缺乏一技之长,就业能力差;三是相应的社会保障没有及时跟进。上级相关部门只为完全失地农民办理了失业登记证明,并为已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的完全失地农民连续补贴3年50%的保费。

2.农业用地征用存在的问题

2.1对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机制 由于市政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扩建,征地面积也随之扩大,失地农民也逐渐增多,失地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它涉及到户籍、计划生育、义务教育、住房安置、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

2.2失地农民中18岁以下的人员没有经济来源 在调查中发现,0~18岁的人员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属消费层,占失地农民人员26%,没有生活来源。

2.3失地农民中45~60岁之间的人员就业难 这部分人员绝大部分以从事耕田为生,文化素质较低,一旦失地,转行就业非常困难。

2.4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补助标准偏低 目前,桦甸市只发放给完全失地农民连续3年50%的社保费用补贴,部分失地农民没有任何待遇。

2.5征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征地过程中,为了工作进度作出的一些承诺,征地后没有兑现,造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3.今后针对失地农民就业于生活问题的几点建议

3.1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 失地农民的知识含量、就业观念,难以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要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就业能力的增强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责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可以把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这既可以增强用人单位聘用失地农民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3.2广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失地农民就业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把就地、招工、投资入股、住房、划地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发挥征地单位就业促进的作用。

3.3消除就业障碍,为失地农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主要是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消除影响征地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各种壁垒,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农民进城后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二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3.4重视资产建设,缓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 失地农民的资产建设,有赖于政府的重视和培植。要让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资产建设,形成长效的收益机制和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化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住宅时,既要确保他们居有其屋,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

3.5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 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篇5: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巩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和保障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充分了解娄星区城镇居民法制观念的相关情况,确保工作的针对性,这个暑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部分乡镇(街道)及居委会领导座谈、与居民交谈等方式,对娄底市“城镇居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行了调查。

一、关于“城镇居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2013年7月20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2、调查范围:仅在娄星区各乡镇(街道)及其辖下各村、居委会开展。

3、调查对象:包括公务员、经商、务农、务工及从事其他职业的有关人员。

4、调查形式:采用了问卷调查及与部分乡镇(街道)及居委会领导座谈、与居民交谈等方式。

(二)对调查问卷的回答情况

我们将这次的调查问卷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及法律常识调查两部分,现将各部分的回答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1、基本情况调查

(1)在对通过哪种途径了解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知识的问题上,在各从业人员的回答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看电视”、“读书刊报纸”作为自己了解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知识的途径,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2.57%、82.52%。而选择“观看有关案件的审判”、“ 通过政府部门主导的普法活动,如‘五四普法’等”的人员相对较少,仅分别占总调查人员39.56%、41.99%。还有2.43%的调查人员选择了“其他”项,并注明是通过“上网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可见,我市城镇居民学法的自觉性较高。

(2)在对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有关法律疑问问题上,在各从业人员的回答中,占绝大多数的人员(占总调查人数的75.24%)选择了“到相关政府部门询问”,公务员、经商、务农、务工及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作该选项的分别占80.00%、71.79%、70.59%、78.85%、81.08%。34.95%、41.75%的调查人员分别选择了“自己翻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此外,7.04%的调查人员选择了“其他途径”,主要是通过“网上查询有关法律依据”、“咨询懂法律的亲朋好友”等途径。

2、法律常识调查

在这一部分调查中,我们设置了8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内容包括正当防卫、过失犯罪、监护责任、义务教育、特殊侵权、近亲结婚、房产权转让、赠与合同、公务员范围、公民选举权的资格、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

(1)在对8个单选题的选择中,从总的情况来看,8项单选题中,调查人员对有关过失犯罪、义务教育、特殊侵权、近亲结婚、房产权转让等问题的答对率较高,分别为95.15 %、98.79%、97.57%、99.27%、95.63%;而对有关正当防卫、监护责任、赠与合同等问题的答对率较低,仅分别为58.50 %、60.92 %、66.02 %。

(2)在对3个多选题的选择中,各职业人员对有关公务员范围、公民选举权的资格、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等问题的选择中,全部选择正确的比率普遍较低,分别为56.31 %、5.58%、16.99%,与基本情况中务农、务工人员学历较低相对应的是,务农、务工人员的比率更低,务农人员分别为41.91 %、0.00%、17.65%,务工人员分别为56.73 %、2.88%、8.65%。

二、娄星区城镇居民法制观念的现状

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居民的法制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居民学法用法的觉悟有所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区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区的深入,居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有所提高。从我们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见,居民通过“看电视”、“读书刊报纸”了解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知识的所占比例较高。当自己有法律疑问需要解决时,占总调查人数的75.24%会积极“到相关政府部门询问”,34.95%的人会“自己翻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此外,7.04%的调查人员选择了通过“网上查询有关法律依据”、“咨询懂法律的亲朋好友”“等其他途径”解决疑问。这些表明我区居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高。

(二)基层的民主法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依法治区工作放在基层、放在农村,稳步推进居民(村民)依法自治,通过开展居(村)委会直选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民主决策机制、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机制、村(社区)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审计监督机制,以及引入第三方规范村(社区)级财务管理等等,逐步建立与完善了基层自治机制,从而提高了基层的民主法制水平。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我区城镇居民法制观念建设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

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代

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区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我区居民虽对婚姻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宪法、合同法、诉讼法、选举法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的了解相对较少。此外,部分居民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整体法律意识仍有待于加强。有些居民即使认识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了,但对通过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民告官”的案件中,有些居民认为“官官相护”,不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二)村(居)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于加强

我区村(居)干部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他们真心实意带领和帮助群众奔康致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支持。但是,还有一些村(居)干部仍保留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工作方式,搞家长式管理;或者民主作风和法制观念不强,乱作为或不作为;还有个别村(居)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虚报基塘整治面积骗取专项资金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理社区工作的进程。

三、法制观念不够强的原因分析

(一)落后的历史传统禁锢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封建统治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制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广大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彻底地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没有从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中真正地解放出来。

(二)“三农”问题的相关立法跟不上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问题越来越

多,但事实上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却较少,或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或者就是相关的法律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抵触。而且目前还有许多涉及农村的问题的解决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出现了不少涉农法律真空。与此对应的是农村的执法工作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如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司法腐败、执行困难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农民法制观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娄星区城镇居民法制观念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在思想上认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是搞好农村民主法制工作的根本前提。我区必须将农村普法工作提高到事关农村长治久安、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实力与民主法治同步发展,而不能有丝毫偏废,也不能有任何动摇。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法律制度

我区应通过有关法律途径进一步加强农村的规范化工作,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地方规章,使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应着手清理一些早已过时的、不符合农村地区各项工作发展现状的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另外还应注重吸收一定数量的农民进入我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使农民群众能为自己立规章制度,使各种涉农制度能真正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三)要对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

在问卷调查中,仅41.99% 的调查人员选择了“ 通过政府部门主导的普法活动,如‘五四普法’等”获取法律知识。由此可见,我们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村中开展以政府为

主导的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发挥标语、墙报、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赛、散发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等传统方式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普法网站和广播电视新载体,面向居民直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知法、守法、护法。同时,通过这种宣传,使各种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尽快传达到农民群众之中,保证这些法律的作用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加快对我区新型农村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与教育

篇6: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积极处理“三个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建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推动这一基本要求的建立和实现,我们立足**县情,认真解决人大工作与**发展的“三个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内外环境的建设。

一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小康社会是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是长远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在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理论提出之前,**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县十三届人大的五年来,共召开6次代表大会,40次常委会,36次主任会议,先后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共20多个方面的73个专项工作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决定,提出了审议意见,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全县国民生活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分别为96065万元、4016万元和2696元,到2004年,上述三项指标就分别达到114090万元、6736万元和3297元。

二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和谐社会不是静止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既要用和谐促发展,也要用发展促和谐。近年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工作监督,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县工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常委会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工业情况汇报,就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好企业人员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减债增收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向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我县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到2004年,全县工业对税收的贡献率就达到了50.85。常委会十分注重农业和农村工作,每年年初都安排听取和审议了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并针对近年来我县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政府切实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县、乡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反季节蔬菜、畜牧生产、茶叶品种改良和深加工已初见成效。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县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村级卫生机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等突出问题,常委会专题安排听取卫生工作汇报,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卫生经费投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稳定卫生队伍,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了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我县发展和稳定大局,常委会连续三年听取和审议了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对一些参保单位社保意识淡薄、社保资金不能及时缴纳、部分乡镇存在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等问题,要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社会保障政策,努力做好“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工作,扩大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覆盖面。2002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完成了当年市下达的基本养老保险金360万元、失业保险金35万元的征收任务,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工资。民政部门对全县的低保对象218户、650人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倍。2003年全县低保对象增加到280户、77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0万元,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工作继续得到落实,促进了社会安定稳定。常委会还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城区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开展视察,督促政府完成了一中段拓改工程,修建了河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东洋溪整治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强对我县重大项目的监督,常委会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重大项目监督的暂行规定》,要求政府在实施6大类12个方面的重大项目之前,应当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常委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重大项目监督工作。《规定》出台后,政府即于2002年11月向常委会报备了车盘梯级水电站、铜冶金生产企业、矽钢片钢锭企业等3个签约项目合同书。这一规定的出台,前移了对政府实施重大项目的把关口,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是正确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工作中,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侧重在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维护主流民意和社会的安定、稳定。推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简称“两制”),是法律监督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召开公、检、法、司“四长”联席会议,形成纪要,对其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采取“事前联系,事中沟通,事后监督”的做法,定期交流,使之更严格、准确地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对全县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检查,查出27个方面问题共78条,责成政府执法部门限期整改,清理规范性文件228件,其中废止175件,保留继续有效文件53件;三是召开执法责任制检查通报会和行政执法现场观摩会,进一步确定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四是制订和出台落实“两制”工作方案,保证“两制”工作在领导力量、组织机构、工作步骤和岗位责任上实现四到位;五是起草、审议并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报备有关案件的决定》,详细规定了“三机关”对6个方面26类案件必须向常委会报备。同时,常委会坚持每年至少2次对三机关的办案情况开展案件督查或调研,听取和审议三机关的半年工作情况汇报,一经发现问题,立即跟踪督办。2000年,常委会到公安机关调研中发现,被害人许某于1985年5月因房屋纠纷与吴某发生争执,被殴打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吴某畏罪潜逃。4月,犯罪嫌疑人被捕后,却找不到当时的立案卷宗。常委会决定开展个案监督。虽于当年5月检察机关向县法院提起公诉,但一审判决时以轻伤罪认定,仅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两年。常委会据情要求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二审采纳了抗诉意见,以故意伤害致死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10年,使这一起沉冤10多年的案件得以昭雪,从而打击了犯罪,维护了正义。几年来,通过案件报备、督查、调研和听取汇报等形式,常委会加强了与公、检、法三机关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热点问题,促进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确保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十三届以来,常委会监督公、检、法机关个案40多起,重点督办司法机关干警违法案件7件7人;对一些久拖不决、社会反响强烈的案件,适时开展个案监督,落实责任,跟踪督办,促进这些案件尽快办结。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法治社会进程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实行法治,为加快法治社会的进程,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深入基层接访。牵头组织公、检、法、司“四长”深入乡镇开展接访活动,并为乡镇班子成员及部分人大代表上法制课。同时分发法律书籍和诉讼须知、宪法修正案等宣传材料,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使部分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消除了一些矛盾纠纷。

2、对人民群众群众关心的“打击六合彩赌博”等热点难点问题,召开常委会议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坚决禁止和打击“六合彩”赌博的决定》,有效遏制了“六合彩”赌博活动的蔓延。

3、牵头组织开展了《消防法》、《消防条例》检查,深入到宾馆、液化气经营场所等消防重点部门,采取察看现场、检查消防设施、提意见和建议等形式,针对我县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意见,建议政府予以解决。

4、深入各乡镇开展依法治乡镇工作调研,通过听、问、查、看,客观地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依法治乡镇建议,推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三、认真实施依法治县方略,推动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1、开展行政执法检查,促进依法办事。县人大常委会与县政府联合组织政府办法制科、监察局机关效能办等部门,对全县58个行政执法单位和9个乡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

2、审计普法、依法治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题召开常委会听取县政府关于依法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汇报,县普法办实施普法规划的汇报。

3、组织政府成员单位领导开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督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法律水平。

4、开展《宪法》知识系列宣传活动。

四、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司法公正

篇7: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大走访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为此,我专门走访了甘旗卡村,以甘旗卡村例,就被征地农民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被征收土地情况。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甘旗卡村被征收集体土地2300亩,其中,耕地36亩,占总征地面积的1.57%;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95人,其中劳动力61人,占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的64.21%;落实到位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1499.5万元。

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认为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

(二)就业培训不到位。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是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解决生活出路的重要手段。但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来看,此项工作没有开展。虽然现今涉及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较少,但是在城市化加快的今天,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摆在我们眼前。防微杜渐,应尽快组织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

(三)安置方式单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法灵活多样,游侠地方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甘旗卡村只用了简单的货币安置形式和社会保障形式。把征地补偿费平均分给了被征地农民。货币安置易操作,被征地农民也易接受,但问题是被征地农民把征地补偿费吃光、用光、赌光后如何生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体,要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和社会问题,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协调指导,专题研究并解决好具体问题,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相互支持搞好服务;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

(二)加强政策宣传。由于涉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社保的相关政策较多且复杂,还有部分人对政策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甚至还有盲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被征地农民的知政权。各地除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报刊、电视、广播、专栏、咨询等宣传外,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被征地农民较集中的乡(村、社区)面对面地进行宣传解释。可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办事程序等编印成册,送发到被征地农民手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大力宣传参加保险与否的利弊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参保意识的增强。

篇8: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农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进城务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当今学界、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从流动人口的治理到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从农民工进城后的身份认同和心理意识问题到农民工居城的适应性问题, 从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到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呼吁研究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农民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但是对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建设问题, 社会的关注还很少、不到位。

阜阳作为我国五大农民工输出地之一, 所输出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研究我国农民工文化生活问题, 阜阳是最好的案例。阜阳农民工的身影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各领域及各个行业, 上海闵行区龙上菜市场的85%经营者是阜阳颍上县人;广东省东莞市就有阜阳市阜南籍民工十几万人, 几乎渗透到当地所有经济领域。

阜阳近几年以来输出农民工人数总量高达到了两百多万人。他们在外都身居不同的工作岗位, 农民工最显著的贡献是他们帮助了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辉煌。他们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的主体部分, 他们在外面干着让人不起眼的活, 拿着最微薄的工资, 但是若没有他们的辛苦劳动就没有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有多少城市人了解农民工的生活?有多少人了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本次调查研究数据“农民工希望企业能够提供的文化服务”的结果表明:电视占30.3%;报纸占20.9%;技术培训占29.0%;电脑占17.1%;扑克占17.0%;卡拉OK占13.4%; (组织) 文化活动 (如歌咏会、晚会等) 占13.1%; (组织) 看电影占11.7%;羽毛球、篮球等占10.0%;其他活动共占3.6%。而事实上是:电视占25.1%;报纸占13.6%;技术培训占11.1%;电脑占7.8%;扑克占14.1%;卡拉OK占8.2%; (组织) 文化活动 (如歌咏会、晚会等) 占6.6%; (组织) 看电影占5.5%;羽毛球、篮球等占6.5%;其他活动占4.1%;什么都没有占22.0%。

以上两组数据显示出, 企业对于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不太关注, 意识很淡薄。现如今农民工还无法从其所在企业 (单位) 获取对提高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在选项“你希望政府给你提供的文化服务 (或设施) ”的数据情况表明:阅报栏占14.4%;图书室占21.1%;免费或便宜电影占16.7%;电视占23.4%;技术培训占36.9%;免费或便宜文艺活动占14.8%;就业与招工信息占25.3%。而农民工所在当地政府向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 (或设施) 的实际情况却是:阅报栏占8.9%;图书室占9.7%;免费或便宜电影占7.0%;电视占15.2%;技术培训占13.0%;免费或便宜文艺活动占6.5%;就业与招工信息占18.2%农民工子女学校占6.1%。

从上述数据显示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和政府不仅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的关注不足、不到位, 而且对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服务也不够。无论是农民工所在企业 (单位) , 还是农民工所居住的当地政府, 对农民工文化服务的供给情况都不到位。其中还要考虑这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向外界宣传达到对农民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而做做表面上的东西。只向农民工提供过一次, 有的连仅有的一次都做得还不到位, 所以说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实际情况一直是处于整体严重不足的状态。

二、努力提升民工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建立和谐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要以人民的素质为切入点, 而人民的素质中, 最根本的是提升精神修养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告诉我们,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同步的。当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人们过多地关注物质需求而忽略了精神需求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不能曲解为精神需求是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第二位需求。否则, 整个社会将会出现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等不良的现象。当今社会, 新闻媒体报道的农民工屡屡出现的违法乱纪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是与农民工额个人素质问题有关, 它阻碍了当前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 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关系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战略。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它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根本是收入问题。农民外出打工, 不仅缓解了人地矛盾, 而且扩大了收入渠道。农民工素质如果太低, 必然会影响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关于产业竞争力、工业化的提高。农民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业等各个行业的主体。从发展的趋势上来看,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最主要的后备军。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发展。三是关于城市化如何健康发展。农民工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市, 逐步融入到城市社会中, 这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心, 而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修养则是涉及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长久发展的重大战略。四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每年大批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流动性大, 使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上, 难度增大, 因此, 有效的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 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

(一) 努力解决农民工生存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 处于底层的农民工群体, 他们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生存问题, 并非文化生活。他们希望的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有用稳定的收入。只有政府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稳定工作, 才能让他们没有生存的后顾之忧,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关注自身的文化生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 当人们对于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人们才会把更高层次的需求变为一种可能或现实。所以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必须依托于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

(二) 加强精神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

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光需要物质奖励, 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只有他们的精神需求满足, 满意度提高, 企业的生产效率才能大大高。这对于注重长远利益打算的企业来说, 必须给予民工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 例如:“经典电影进工地”、“送戏剧进工厂”、成立“新市民夜校”、评选“文明之星”、建立“民工家园”等一系列农民工文化生活, 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只有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提升, 不仅企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生产效率也随之提升。

(三) 制定相关制度, 规范文化生活服务设施投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对于企业来讲, 收益与成本的权衡比较是其所考虑的问题。然而过分注重追求经济利益, 却忽略了对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对于一些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们来说, 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却成反比, 落差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来规范企业, 必须投入相应的最基本的文化服务设施。

(四) 加大免费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改善有偿文化服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点。

城市中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都是农民工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 这些娱乐设施正是农民工群体所需求的。应该让他们不受限制的进入这些服务中心, 享受这些文化设施所带来的精神方面的快乐。例如开放城市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体育中心等。而像电影院这种娱乐场所, 对于农民工来说票价相对较高, 并且放映的关于农民生活故事的影片却很少, 光顾者也相对较少。政府需要积极组织放映一些关于这部分题材的影片, 降低电影票价, 让农民工在休息的时候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

(五)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解决农民工文化生活孤岛化、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

农民工首先要做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它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保障, 而文化消费则需要文化作基础的。农民工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把业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 把聊天、打牌的时间变成提高精神文化的时间, 由浅入深, 让自己进行文化充电,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摒弃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积极主动的学习城市中的文明礼仪, 努力的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努力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 及时有效的了解掌握维权途径, 对于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 要敢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夏国锋.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分层现象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2]、陈彩娟.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对策研究[J].三农问题, 2008 (6)

上一篇:公路重点项目汇报材料下一篇:无偿献血志愿者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