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2024-05-10

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共6篇)

篇1: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有关和谐社会的论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

摘 要: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正需要构成社会秩序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机协调,其中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基础。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利益追求服从集体意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成为普遍趋势。社会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不和谐的利益边界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故而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观念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社会转型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本,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源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有效的法理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底线。无视或者突破利益边界的约束,对于个人或者社会而言,无疑损坏了社会秩序运行的和谐基础。

一、利益边界的嬗变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52)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基本行为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1](P439)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在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以及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过程中,利益边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围绕着国家建设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指引下,国家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城市和乡村分割的二元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或者企业单位的利益是压倒一切的核心,个人利益附属于集体意志,国家、集体的利益代表一切。在国家计划生产、分配、调拨、消费的指令性调控之中,全社会保持步调统一。计划体制模式下,所有的生产要素本质上都是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在其现实形式上是以企业单位组织为载体的,与此相应的是个人的各种利益都来自于单位组织,利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全社会强调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结构系统囊括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社会的价值观抑制了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计划体制模式下,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行为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私人财产和私人性质的生产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意识形态仅仅认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才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2](P77)个体利益客观上的虚置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实际控制形成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单一化,整个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单位集体之间的关系,单位集体内部的利益分配边界简单而清晰。个体利益边界的消失普遍满足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社会价值观。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比较均衡而同质化,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没有心理方面的失衡,换言之,即个体利益边界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治国理政理念指引着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逐步确立,计划模式下的利益边界逐渐被突破,新出现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客观上使国家和集体或者单位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3](P148)寻求财富的动机得到中央高层的鼓励和支持。在打破平均主义的社会现实面前,一部分人积极努力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径。市场化的走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行为越来越多的遍地开花,城镇集市贸易日益发达起来,整个社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利益差别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经济体制变革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和多样化的经济格局导致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新型利益格局悄然崛起。但是,随着私人利益的不断膨胀,个体利益边界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边界进一步复杂化,公共利益边界与私人利益边界缺

乏有效的合法的界定或者合理的认同。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观

利益边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发审视利益边界的构成,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形成不同的利益边界观。构建和谐社会无法忽视不同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边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是从事经济行为的基本需要,也是每个人内心的理性诉求。和谐社会中每个成员基本的利益得到确认和保持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利益边界的失缺或混乱,无疑损坏了和谐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础。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事实表明,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资料得不到保障,那么人们必将处于营养不良或者饥饿状态,长时间的贫困状态必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追求理想生活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公正所体现的结果。自由、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个体自由将获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自由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然而,由于所有制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等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人人享有的基本生存权利还远远未取得全社会同等的制度性保障。例如我国目前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之多,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农民在低收入约束下,根本没有能力

享受主要配置在城市地区的卫生服务资源,这使农民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之下[4](P342)。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已经昭示,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建立起来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优越于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他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3](P38)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然而,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无视目前的利益边界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决定了人们之间利益的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变着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范围、利益内容和利益结构,单一的计划分配利益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或使用权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并获得了与其他利

益群体、包括与国家的独立的交往、对话、谈判、讨价还价的地位和权利。利益群体的分化超越计划体制下的组织边界,利益边界不断延伸或者渗透。其次,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竞争,利益是竞争的根源。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手段来确定利益归属,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利益归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点,利益矛盾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不清晰的利益边界也成为引发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根源。最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既得利益群体日益凸现出来,客观上有违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既得利益群体的相对优势地位和权利支配着社会利益边界的位移和变迁,客观上形成利益边缘化群体的不公正处境,典型的现象就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通百姓住房、医疗、教育等困难。

利益边界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也是必然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计划体制模式的利益边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必然触及利益格局的变革。国家、集体和个体在共同发展、共同获益、共同进步,改革过程中人们之间利益边界的扩展也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利益格局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断失去原有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社会公正,要求通过调整以达到新的相对平衡是必然的。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边界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的利益边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边界缺失“社会公正”的砝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利益布局,人人享有生

存发展的同等平台。利益边界的主体之间和谐和睦和平共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边界清晰,公共利益为全社会成员同等享有,公共利益使得人人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公共利益得到人人爱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利益需要所在,国家和集体利益离开了人这个受益主体都是纸上谈兵,能不能提高每个人的受益水平,能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能不能提升社会生活福利,这些是人们现实的需要。

三、利益边界公正化的思考

纵观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前期是实行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模式,个人利益完全处于集体或者单位组织的附属地位,个人利益追求几乎完全被淹没在社会政治动需要的浪潮中,政治需要取代了生命个体利益的理想;后期以市场经济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实惠,然而由于体制或者制度等种种原因使得社会成员贫富差距不断分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客观上的事实发展是缺失合理的公正的利益边界,结果是一方面形成计划经济时期极端的贫穷状态,饥饿或者营养不良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下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取向下的贫富差距悬殊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不同时期的利益格局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缺乏清晰而公正的利益边界却是客观的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认公正的利益边界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建设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和谐社会的利益边界不可避

免地涉及到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利益发生着的深刻变化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过程。利益边界处于不断转变过程中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应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审视,尽管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伦理已经越来越无法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协调和冲突,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约束和规范机制还有待健全。利益边界的界定需要清晰化的确认,这不仅仅需要社会道德伦理的衡量,更需要公正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不合理的利益边界,合法未必合理的利益所得并未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同。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突发期,不合理的个人所得尽管取得合法的形式,却只能是埋下社会不和谐的隐患。社会和谐不仅仅是理想,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确认清晰公正的利益边界不仅仅是人们群众的愿望而且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

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的界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建设,这是和谐社会利益格局变革基本的现实政治前提,实现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执政党自身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和谐社会建设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消除冲突、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才谈得上和谐,贫富分化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越和谐,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越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推测,未来社会将“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P223)这揭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因此,客观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利益边界清晰的利益结构系统有效地规范着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对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2, 223, 439·

[2](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7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8, 116, 148, 373·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342·

[5]刘伟.论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2): 18-24.[6]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1): 1-6.

篇2: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爱好读书的人还真多啊!收银台前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像一条的巨龙。我拿起一本作文书,飞快地浏览了几页后,觉得非常适合我。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地挤到收银台前,准备给钱走人。没想到,收银员不但没要我的钱,反而理也没有理我。我心中顿时很不爽,想和那个收银员讲一番道理。这时,队伍后面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妈妈,我们到后边去排队吧!”此时,我的心里瞬间明白了。所以我也来到队伍后边开始有序的排队,顺便拿起书开始看起来。“小伙子,轮到你了。”不知过了多久,收银员沙哑的声音才把我的心唤了回来。我交了钱,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家。

那一次买书的经历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秩序,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的更加和谐!

篇3:关于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一、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 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 (合并、融合、团结、和谐) 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味追求同, 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反而会使事物衰竭。和而不同, 就是要承认不同, 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 实现差别共存, 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承认不同, 但是要和, 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只强调不同而不能和, 那只能是毁灭。和而不同体现了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

在我国现阶段, 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 即贡献愈大, 社会对其回报也愈高, 以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 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 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与此同时,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 既富有活力, 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 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二、结构转型期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原由

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 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 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 建立新体制。就整个改革进程来说, 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 深化改革的关键, 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 会使一部分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诱发对旧体制的眷恋情绪, 怀旧, 今不如昔。

二是各阶层的代表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它所代表的特殊阶层利益的理论表达, 使改革决策的理论环境趋于复杂, 以至影响到决策, 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调之外, 额外地增加了思想理论层面的协调负担。

三是由于改革处在攻坚阶段, 原来旧体制下的各种矛盾以及在改革启动阶段尚未触及的深层次矛盾都暴露出来了, 改革进程中受历史条件限制产生的一些新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

四是这个期间一般都是经济的开放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时期, 思想文化方面的碰撞十分激烈, 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思潮传了进来, 对改革目标的选择、改革措施的确定、改革的实际进程都会产生影响。

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二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似乎很难兼顾, 要效率, 就要牺牲公平, 要公平, 又必然以效率的丧失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两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而适当地处理、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就关系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顺利闯关的大局。和谐社会当然是有效率的社会, 但更重要的也必须是一个公平的社会, 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我们既不能为公平而牺牲效率, 更不能为了效率而付出公平的代价, 两者都不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中共中央对公平与效率这一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十五大总体上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曾在当时引发了争论。十六大的提法则为“一次分配注重效率, 二次分配注重公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则先讲“激发活力”, 再讲“注重公平”。所有这些提法及强调的重点的变化, 无疑都是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具体特点与主要矛盾的概括与总结。

应该看到, 没有差距就没有动力, 但差距过大也会造成问题, 这正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

四、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级阶层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努力。为此, 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引导、调控, 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呈橄榄形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就有了由不同的阶级、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 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 是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 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结构。

篇4: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关键词】“概论”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广东 瓶颈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一章,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教师讲授时应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这既是理论探讨重点,又是实践操作难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而言,在充分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紧密联系学校地处广东的实情,补充讲析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贫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大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毋庸讳言的是,即使在富裕的广东也同样存在着穷人,存在着贫富差距,存在着因贫富差距悬殊等而引发的偏离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公正的现象。

因当前整体上农民收入缺乏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贫富差距也日益明显。2004年广州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6884元,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会更大。另一组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低保户数、人数分别为149361户、405289人。虽然他们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中年失业、有的身有残疾、有的则罹患重病。但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在过着和灯红酒绿的城市繁华无关的生活,这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而且,在最近几年来社会上衣食住用行等一系列价格上涨中,就广东地区而言,这40多万享受低保的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

如果说计划经济年代,城乡之间差距、城乡内部差距和地区之间差距相对比较小;那么近些年来,特别是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率先发展之后,因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这种差距拉得很大,客观上容易造成很多人对制度的公平公正性产生疑虑。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对于广东这样一个包括外来流动人员在内拥有总人口达1.6亿的大省构建和谐而言,尤其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平与公正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另一方面,人口众多、因人的能力强弱以及体制变换等多种因素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贫富差距的多层次性、悬殊性,与先进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相悖离,解决不好就容易使社会主义在人民心中丧失吸引力。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将归纳出的“马太效应”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中国个别地区包括广东,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现实表明,在贫富差距已然出现的广东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社会治安隐患与改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一种关于需要的理论——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指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遵循着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规律;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从这个理论角度考虑,社会治安对于广东、广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安全需要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

在当前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治安状况也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如,“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猖獗,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给社会生活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城中村”治安问题日渐堪忧,打架斗殴事件不断,刑事案件频频发生,出租屋更是成为滋生犯罪违法活动的温床;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严重威胁着广东治安的稳定,给人民的社会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杀人、爆炸、放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仍有发生,社会危害性极大;“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泛滥,形势仍不容乐观;非规范化娱乐服务场所孳生犯罪隐患;近年来广东的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更为突出。

尽管最近几年广东地区加大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能否认,还应进一步提高生活与工作在广东的人们的安全感。道理很简单,社会治安良好是社会生活稳定有序进行的前提基础;只有安全得到首先保障,民众才能有安居乐业的进一步追求与实现。试想,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彻底的保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三、“内外”和谐协调共建问题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对于广东而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人口流动加剧,在这样深刻变迁的社会背景下,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亦是外来人口得以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之地。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为104303132,是全国常住人口数量唯一过亿的省份。另外,“全省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约有4000万,半年以上登记的有2100万。”这意味着广东外来人口就已经达到6100万。

因此,广东已不仅仅是广东人的广东,也是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广东;“和谐广东”,不仅是广东户籍人口的“内部和谐”,也包括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在广东地区的非户籍人员的“外部和谐”,同时还必然涵盖所有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员的“内外”和谐、相互和谐、共同和谐。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在这当中,无论是哪个子系统的和谐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和谐广东”这一整体系统的建设。现实问题是,这些子系统都分别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就构建内部和谐而言,省委省政府“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力度、速度,同广大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广东省社科院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感觉最不公平的前十个问题涉及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问题。尽管广东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还没有超越警戒线,但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鸿沟逐步加深。这种发展趋势不及早得到解决的话,就容易在“和谐广东”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出现内部失序、“后院失火”。

就外部和谐、内外相谐的建设而言,当前面临着外来入粤务工人员的待遇不高、子女教育费用偏高、生活条件低下等问题;此外,外来人员急剧涌入给广州治安管理带来压力,给市民的安全带来威胁,逐渐导致一些市民对外来人员不满。此外受外来务工人员影响,本地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也容易滋生抱怨情绪。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岭南文化的包容精神并不断补充进去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同时对外来人口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法制约束、政策引导等,在最大程度上促成广大本地人口与众多外来人员在广东这同一片土地上,各谋其生,各食其力,各得其所,各获其乐,和谐共处,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些,都是摆在广东地区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社会心理失衡调节引导问题

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变化,如“仇富”“贱贫”心理,政治冷漠心理,人际关系冷淡心理,奢侈攀比心理,浮躁功利心理,“金钱至上”心理,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现象或隐形或显形地存在,不仅极容易滋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甚至升级为矛盾激化、阶层对立以及刑事犯罪活动等,而且从长远、宏观方面也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来自同一地区的外来工集中租赁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一村庄的出租屋,形成“同乡村”。有时警察进村巡查办案,一群闲散人员涌来围观,一些外围群众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制造骚动。于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十几百人围观、起哄,刻意恶化事态,扩大混乱。

探究这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特殊现象的深层原因,不能不涉及普遍层次上的社会心理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普遍有着“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心态,把目光盯住信访人群,盯住具体的利益要求,而对没有信访的绝大多数民众的心理、情绪、利益诉求等方面,则关注不够甚至忽略。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和谐,最容易引起忽视而实际上又影响深远的因素,就是社会心理是否和谐的问题。社会心理失衡,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销蚀着整体和谐社会的建设。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在前进的道路中必然会碰到更多尖锐、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更要注重对广大民众社会心理的及时疏导与科学引导。这亦是建设“和谐广东”的最深层、最根本性基础。

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治安隐患,内外矛盾对立、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混杂交织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是引导学生作扩散式的思考:从全国范畴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就更为复杂化和多元化。制约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突出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等。由此看出,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任重道远。采用这样由点及面、由理论到实际、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及现实紧迫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道斌. 衣食住行涨声一片,“城市穷人”不堪重负. 信息时报,2006-2-24.

[3]陈枫. 让外来人口融入广东实现中国梦. 南方日报. 2011-7-13.

[4]熊剑锋. 粤人大代表:收入分配是最不公平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2007-1-4.

篇5: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演讲稿

今天有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课题,万分荣幸!

所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具体弘扬什么?

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并学习借鉴优秀的西方的民族文化艺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贯通中西,并有所创新,是文学艺术界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是个祖辈生活在北京城内的土著居民,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尤其是绘画,虽无成就,但喜欢和书画界人士交朋友,多年来感悟很多!中华民族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如一个浩瀚的海洋。祖辈传统艺人留下的东西取之不尽,学无止境!而且从他们身上可以

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德!谦虚谨慎、勤奋朴实、待人诚恳。我记得那时,老一辈书画家们都很谦虚,治学严谨。在社会上对美术爱好者、画家、知名画家、著名画家、大师等在称呼上也是有严格区分的!

XX年,我亲自策划、组织了纪念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诞辰140周年全国巡展笔会活动,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名人书画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宗旨,带领一批中青年书画家,自筹资金,以画养画,往返行程约十万里,走遍了全国三十余个省区,五十余座大中城市,和各地区的文化名人,学者,书画团体,各届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进行了一些扶贫,慰问捐赠等活动,各地媒体也给予了广泛的报道。

这次巡展,使我们有机会在各地人文艺林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艺术营养,也亲眼目睹了目前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现状,社会的繁杂,人民的疾苦!

当我们看到:每年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类艺术院校、画院、老年大学研习书画专业的己达上百万人;从事书画专业创作的也有数十万人;各类收藏家队伍已超过五千万人(数字来源于中国收藏家杂志)。各类书画展、评奖、书画文物的拍卖活动更是比比皆是,书画艺术及文物收藏,展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和蓬勃的生命力,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经过冷静的观察、深刻反思、透过这五光十色,纷纭缭乱的现象,我们却发现很多令人担忧的事情:书画界一些知名人士发出了“中国书画市场价值扭曲、泡沫严重、市场快要崩盘!”的警告。

现象:

一、少数功成名就、头带光环的“艺术大师”,坐在自己舒适豪华的画室中,腰缠万贯、舞笔弄墨、一挥而就,几万、数十万,坐等来取!而绝大部分书画家穷困潦倒,迫于生计频于奔命,其中不乏一些有才华的书画家。更有走投无路者,竞在攘攘大街之上,当众焚烧起他饱含心血的书画作品。

二、再看,各类拍卖会上,一幅幅真假难辩的书画作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的拍出,刺激或误导着人们对书画作品的收藏追求!而这里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藏?而又有多少是把它拿去作为肮脏交易的敲门砖?推动腐败泛滥的贡品?

三、更有一些道德沦丧、利益熏心的书画创作人员,无视廉耻、侵权盗名,运用各种手段包括高科技电脑技术,制假、贩假,鱼目混珠。使得大批伪劣书画赝品充斥市场,极大的破坏了书画市场的健康和书画作品自身的纯洁性。

四、无数喜爱书画艺术的青年学子,在扭曲了的价值取向的误导下,盲目的向艺术殿堂的大门蜂拥挤去,仅就北京而言,每年一度的艺术院校招生报考期间,屈指可数的招生额度,却有数万人在家长的陪同下,风餐露宿,奔波于各校之间。而学业告成之后,又能有几人找到符合所学专业的职业呢?

五、很多所谓的书画家,金钱至上、名利熏心的思想极为严重,在学问、艺术上不求进取、刚刚入门、一知半解,就清高孤傲、甚至以大师自居.品质败坏、行骗江湖。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现象在社会上极为普遍。

纵观这桩桩焚心之事,我不得不奋臂高呼,还书画艺术的本来面目,摆正书画作品的价值取向。净化书画艺术环境,整顿书画市场秩序,这已是书画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人们对艺术的喜爱追求无可厚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民族文化艺术应该保持住其自身的纯洁性。从事文化艺术行业的人员应该严格自律、自重、自爱。

堕落的文化现象要比经济发展落后还要可怕,经济发展的落后使人民生活困苦!而堕落的文化现象却腐蚀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贻害子孙。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状态下民族文化自救行为的必然过程。

树立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坚守传统中宝贵文化的意识,重振文化自信,需要守望传统文化的人们奋发图强,更需要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清醒认识。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在民间,需要进行系统的道德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我国目前一个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年轻人接触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理念,从日本漫画、韩国电视剧到美国大片等,这些外来文化夹带着它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年轻人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东西,比如儒家道德伦理观,温良恭俭让等行为方式,对年轻人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很多中老年人受历次政治运动及文革破坏传统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固有的习惯思维理念,至今余毒未散。严重影响着我国健康、和谐社会的发展。

xx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其荣辱观也是不同的。

在文化上有所作为,找回我们的传统,整个民族才能有根基而不虚浮。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从而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理性的生物。

文化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时期会出现倒退,但也意味着回归,事物的发展就是一种不断的盘旋轮回的过程。我们相信,随着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痛定思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她将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和谐社会描绘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以上拙见,仅仅是个人在文化艺术领域多年实践中所感悟并尊崇的信念,畅所欲言出来和大家探讨,愿与在座各位共勉!

篇6: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县委党校蒙启英

当前关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较多,而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从目标与现实的统一加以把握

我们党为什么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全面把握。首先,和谐社会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过去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强调对立和斗争而不注意团结与和谐;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发育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社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很不协调,把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它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还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远建设任务,即使是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越是向前发展,人的自主和自由越是增强,国家的功能将越来越让渡给社会,社会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完全消亡,整个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达到了最完美的理想状态。

在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仅仅从目标的视角把握还是不够的。我们党现在提出这个问题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思考。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多年虽然发展起来了,但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突出来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起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起来了,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继续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我国在前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着力于放开搞活,打破僵化体制和平均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现在我们在继续坚持这个大政策的同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把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后富群众的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问题。第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既是一个“发

1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果矛盾多发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获得黄金发展,如果矛盾多发导致社会**,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所以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有效把握当

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二、要着力于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承认和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承认和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追求社会和谐就有可能变为抹杀矛盾和掩盖问题,如果矛盾得不到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就会激化矛盾和问题,加剧社会的不和谐。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切身的经验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完全适应的,整个社会不存在任何社会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一致。他十分强调社会的团结、统一、一致,但这种团结一致是建立在抹杀矛盾和掩盖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没有生机活力的表面上形式上的团结一致,结果许多矛盾和问题长期被掩盖着,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震荡。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东欧地区出现的波匈事件,整个国际共运出现的争论与分裂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觉察出了这个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但由于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敌我矛盾退居到了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变得突出起来,成为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他强调党和政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从基本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需要重视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问题。但此后不久,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偏差。这就是片面地强调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直到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不但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出现经济与政治关系严重失调,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对立和**状态,社会和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

十分严重的后果。

今天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总结了历史上的这些经验教训,把全部工作建立在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之上。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树立起以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以社会和谐促进发展的思维,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围绕这个主要矛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还需要着力解决其他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譬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居民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和非法收入问题,党政干部中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只有下决心解决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满意了,才会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三、必须抓住调节利益关系这个根本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抓住了利益关系也就抓住了事情的根本,处理和协调好利益关系也就把握了工作的重心。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问题。国家、地方、部门、单位、群体、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说利益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人人关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在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活动,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了,利益关系也空前多样化了,利益趋动已经成为加快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杠杆,调节利益关系也已经成为建立社会和谐最重要的问题。

共同利益是社会力量实现联合的基础,是加强团结、化解矛盾的有力武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认同,突出共同的方面,协调矛盾的方面。我们要以共同利益为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联合起来。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我们要加强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宣传,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每个地区、部门、行业、社区、企业、单位、村庄,都有其共同的利害,要通过有效的思想和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共同利益,为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协力奋斗。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同的地区、部门、行业、社区、企业、单位、村庄,也有其内部的利益矛盾,也要通过思想和宣传工作,让人们自觉地求同存异、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为达到社会和谐而共同努力。根据历史的经验,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要特别重视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关系。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甚至否定局部和个人的利益,严重地影响了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纠正了这种倾向,注意发展和维护地区、部门、个人的利益,有力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以个人、部门的利益损害社会和国家利益的现象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加强对国家、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同时又注意保护单位、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起牢固的利益关系新格局。

构建和谐社会决不是不承认矛盾,更不是掩盖或者抹杀矛盾,而是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去研究矛盾、解决矛盾,通过对社会利益矛盾的正确处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达到团结、统一、和谐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经历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即便是达到了我们所希望的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和谐也仍然是相对的,它只是把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我们还要看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那些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逐步形成能够准确反映社情民意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这五个统筹虽然讲的是统筹发展问题,而对于利益的统筹同样是适用的。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统筹社会

利益,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把利益统筹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有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注意。例如,怎样统筹城乡、地区、部门之间群众的利益;怎样兼顾先富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怎样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怎样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等等。这是从全国范围来讲的,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一大堆需要统筹解决的利益关系问题。我们要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认真研究怎样进行统筹。总之要把利益统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武器,大力加以提倡和利用。

人们的行动是由利益所趋使的,所以利益对于人们的行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利益这个指挥棒,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例如,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令,使乐于助人的人得到利益,使损人利己的人利益受损;使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人得到利益,使制造**的人利益受损;使勤政廉洁的人得到利益,使危害社会的人利益受损;使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得到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利益受损;使遵纪守法的人得到利益,使违法乱纪的人受到惩处;如此等等。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以利益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事例和实际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宣传,以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示范效应和教育作用。

四、关键是提高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党和政府是我们国家的领导力量和政权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们首先应当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作出了重要的决定,这里提出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

第一,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单纯的经济发展,粗放式的发展,会造成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协调,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不协调,人与自然界的不协调,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则会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提高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利益关系更加多元,人们思想更加多样,它对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不能像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处理社会关系,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主要靠行政命令来处理社会关系,而必须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和谐的思维和方法。和谐有其特定的内涵,它要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而不是片面强调一方或几方的利益,忽视甚至损害其他方面的利益;它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压制和打击某些方面的积极性;它要求各方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沟通,友好相处,而不是处于对立和敌对状态;它要求和而不同,尊重各方的价值和需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党的十

六大把这种关系简要地概括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的关系。我们应当按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

第三,提高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必须努力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利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利益关系合理,人们各得其所,舒畅气顺,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所以要抑制和化解社会矛盾,首先必须提高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在坚持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同时,还要协调好群众的利益。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关心广大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次,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要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持社会发展活力的条件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更加关心基本群众。要尽快建立社会协调机制,引导人民群众以合法的渠道和形式,调节与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完善信访、市长热线等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和意见,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回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使之成为沟通政府与群众关系,以及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重要渠道。要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党和政府的群众工作。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做实,充分发挥其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启发诱导、化解矛盾的作用。

上一篇:小学铅笔字活动总结下一篇:培训工作座谈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