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2024-06-22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精选4篇)

篇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2〕6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26号)及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部署,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同一个人账户,利用同一制度平台。

2.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

3.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4.对新征土地,坚持先落实社会保障资金后批准征地的“先保后征”原则;对以前征地遗留问题,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

5.坚持政府主导和被征地农民自愿相结合,提高被征地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引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参保。

二、新征土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

(一)保险对象。在新征土地过程中,被征地的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都是本次征地的保险对象,应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通过参保得到相应保障。实行调地安置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其拥有土地承包权并被调整土地、符合以上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被列为保险对象。

(二)保险方案。对拟征收土地进行勘测调查后,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研究确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方案,经被征地村(居)民签字确认并公示无异议,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三)保险金筹集

1.政府补贴。按照省政府公布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所对应的政府补贴资金标准,在拟征收土地报批前一次性将此次征地的政府补贴资金存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社保专户,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款专用票据》。政府补贴在征地被批准后3个月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保险方案落实到个人账户中。

政府补贴资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支,单独选址项目由用地单位承担。

2.个人和集体缴费。按照权利义务相对应原则,每次征地时,个人和集体应缴纳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费,以弥补因为失去土地对基本生活的影响,体现个人和集体的养老保险责任。个人和集体缴纳养老保险费之和原则上不低于政府出资部分的20%,不高于此次征地得到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可以从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中列支或抵缴。鼓励个人和集体积极缴费,多缴多得。

(四)个人账户管理。土地被依法批准征收后,被征地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将政府批复文件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土地批准征收之日起3个月内,组织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没有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城乡居民要为其建立个人账户);政府出资部分对应保险方案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中将资金的80%记入个人缴纳栏目,20%记入政府缴费补贴栏目。记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完全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因新征土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数的计算。

(五)待遇支付。参保时60周岁以上的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即缴即领(执行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未满60周岁的在年满60周岁时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

三、做好制度衔接,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

各地要做好本《意见》发布以前实行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原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中的缴费、补贴等基本政策可以继续实施,但要逐步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操作系统中,有个人账户的,要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数据信息和资金合并,按城乡居民个人账户标准计息和支付。对本《意见》发布前被征地政府补贴资金已存入社保专户但还没有落实到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的,各地要参照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抓紧制定保险方案并将资金全部落实到个人账户。各地对原来发放的被征地农民的各项生活补贴应予以保留。

本《意见》发布以前的被征地农民(包括已转为城镇居民的),各地要高度关注其生产、生活状况,积极筹措资金,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没有出台养老保险办法,或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的,要结合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出专项资金,通过提高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补贴的办法实现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补助,逐步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要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方案和资金落实负总责,对新征土地切实做到先保后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关。要严格执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及《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实施规范》的工作步骤开展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资金的落实。国土资源、财政部门负责确定政府社会保障补贴资金数额及资金落实,政府补贴资金不提前到位的,不得批准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拟订村民参保方案,按规定履行公开、确认等程序,并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共同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做好相关工作。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尽快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农业 农民 社会保障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9月21日印发

篇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分类细目】 其他

【时 效 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审计署文件

【颁布日期】 2007.08.17

【实施日期】 2007.08.17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标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文号】 劳社部发[2007]31号

【主题词】 社会保障 农村 征地 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厅(局)、民政厅(局):

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今年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基金进行全面 审计,摸清底数;对农保工作进行清理,理顺管理体制,妥善处理被处置金融机构中的农保 基金债权;研究提出推进农保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农保基金全面审计工作

(一)高度重视农保基金审计工作。目前,国家审计署对农保基金的全面审计工作已经开 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各级劳动保障和尚未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的民政部门要充 分认识做好农保基金审计工作对确保基金安全、推进农保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审计部门 开展工作,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二)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各级农保主管部门要立即组织农保经办机构对农保基金管 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认真纠正违规问题。要把自查自纠工作作为配合审计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抓实抓细,做好接受全面审计检查的准备工作。

(三)做好基金审计后的整改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对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按要求坚决回收违规基 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对重点地区整改工作进行督查。

二、尽快理顺农保管理体制

(一)及时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没有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的地方,要按照《关 于省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1998〕 8号)和《关于构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2000〕18号)要求,在全面审计、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底之前完成各级农保职能、机构、人员、档案、基金由民政部门向劳动保障部门的整体移交工作。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协 调,共同指导、督促各地做好农保移交工作,切实加强农保机构建设,提高经办能力。

(二)妥善解决农保机构设置和乡镇农保的管理问题。在整体移交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城 乡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要求,妥善解决农保机构、编制和职能设置问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 要商同级财政部门,将农保机构的工作和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取消从收取的农 保基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做法,杜绝挤占挪用基金发工资等现象。

(三)建立健全农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农保基金的财务管理,规范 会计核算。各级农保经办机构要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7〕

2号)的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基金内审稽核制度,规范经办行

为,控制经办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基金安全。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要落实《关 于进一步防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紧急通知》(劳社部函〔2004〕240号)的要求,将农保基金纳入日常监管业务范围,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农保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定 期检查。

三、积极推进新型农保试点工作

(一)试点原则。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以多种方式推进新型 农保制度建设。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 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的要求,以缴费补贴、老人直补、基金贴息、待遇调整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待遇水平。

(二)试点办法。要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新型农保试点办法。以农村有缴费能力的各类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完善个人缴费、集体(或用人单位)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账户可随人转移的新型农保制度和参保补贴机制。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建立个 人账户为主、统筹调剂为辅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引导部分乡镇、村组已建立的各种养老补助 制度逐步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试点选择。要选择城镇化进程较快、地方财政状况较好、政府和集体经济有能力对 农民参保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的地方开展农保试点,为其他具备条件地方建立农保制度积累经 验。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可选择1—2个县级单位开展试点工作,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择3—5个县级单位开展试点。各试点县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备案。

四、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一)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各地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 障工作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在今年内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全面开展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要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经办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工作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对工作进展的调度和督促检查。要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 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今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将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各地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二)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和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作为被征地农民社会 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拟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等政策办法,具体经办工作由负责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 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发〔2006〕100号)关于 保障项目、标准和资金安排的要求,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测算工作,足额筹集被征地农 民社会保障资金,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确保制度的可持 续发展。

(三)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工作。需报国务院批准征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 社部发〔2007〕14号)的规定,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标准、资金安排和落实措施提 出审核意见;需报省级政府批准征地的,由省辖市(州、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审核意见。

篇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绵府办发[2010]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为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15号)精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如下。

一、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办理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和待遇发放手续;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参加社会保险与享受社保补助资格审定和解缴社保补助费用;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实施对象。

本市境内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被征地农民全部或大部分失地,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征地后按城镇户口安置的在册农业人口。征收土地时间按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时间作为征收时间。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移民安置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三、参加社会保险办法。

(一)按照城镇户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1、基本养老保险。批准征地时,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征收土地时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20%(其中征地单位12%、被征地农民个人8%)的缴费比例,一次性足额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后,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川劳社发[2006]18号)的规定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批准征地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批准征地时当年的实际年龄,从16周岁开始,以征收土地时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20%(其中征地单位12%,被征地农民8%)的缴费比例,以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被征地农民实际足额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被征地农民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条件前,应按规定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被征地单位不再承担交费义务。被征地农民在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时,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

2、基本医疗保险。批准征地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照《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绵府发[2008]9号)的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待遇。失地农民个人不缴费,其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征地部门按征地当年城镇居民个人筹资额标准计算至全市人口平均余命年,一次性划转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并纳入土地成本。

批准征地时,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0周岁的人员,在城镇用人单位就业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就业或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地部门按征地当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筹资标准,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补助10年个人缴费的总额,一次性划转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并纳入土地成本,满10年以后由其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自行参保。

3、失业保险:失业农民就业后,应依法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部门要拓展就业门路,多形式、多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要加强失地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二)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1、养老保险。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地方,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县级人民政府要予以资金保障,保证被征地农民养老水平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医疗保险。积极支持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

对两种安置方式的被征地农民,其家庭生活困难符合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要分别纳入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并在被征地农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当月及时取消其最低生活保障;符合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要分别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五、资金来源和管理

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资金(包括缴费年限补助、个人缴费补助),原则上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和当地政府共同承担。由个人承担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不足部分和其余社会保障资金,按城镇批次实施土地征用的和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办理土地征用的列入划拨和出让土地成本。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征地部门应在征地安置补偿方案批准之日起

3个月内,按标准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足额划入相应的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同时向社会公布参保和资金收支管理情况,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督。

六、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和监督。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发[2006]31号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知情、参与等民主权利。县(市、区)政府在上报土地征用方案时要对上述情况作专题说明。

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查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农村土地征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今后报省市政府批准土地征收的,上述情况说明材料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对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七、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反映和上报。

篇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黔府发〔2011〕26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低起点、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二)促进充分就业与保障基本生活并重的原则。

(三)政府、集体、个人共同负担,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二、保障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征收承包耕地后,被征地家庭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与2009年当地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比例(简称“人均剩余耕地比”)不足70%(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比例)的在册农业人口,征地后农转非人员。人员身份认定按照《贵州省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程序》办理。

“剩余耕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权的耕地。

三、就业政策

(一)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后,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并处于失业状态的,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持政策。

(二)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要优先安置符合用工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招用项目所在县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补贴资金从县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具体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三)鼓励和支持仍保留农村户籍进城务工的被征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自主创业的,可优先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四)建立被征地农民“征地一户、帮扶一户”的就业失业动态管理制度,为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和就业服务。

四、社会保障

(一)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分别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对暂未纳入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县(市、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黔府发〔2009〕3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1〕76号)予以保障,60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参保后领取的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由省级财政承担;60周岁以下人员参保缴费后,每年给予30元参保缴费补贴,省、市(州、地)、县(市、区)财政各负担10元。

(二)建立参保缴费补助制度。被征地的农村户籍人员参加新农保,征地后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者也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地时年满16周岁未年满60周岁的,参保给予一定的缴费补助,累计补助15年。缴费补助标准根据人均剩余耕地比确定。人均剩余耕地比30%(含30%)以下的,每人每年900元;人均剩余耕地比30%—50%(含50%)的,每人每年600元;人均剩余耕地比50%—70%(含70%)的,每人每年300元。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补助按年划入个人账户;到待遇领取年龄时补助年限不足15年的,办理领取待遇手续时一次性补足;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缴费凭证为依据领取缴费补助金;未办理参保手续的,不享受缴费补助。

征地时已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缴费补助的,根据人均剩余耕地比增发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剩余耕地比30%(含30%)以下的,每人每月97元;人均剩余耕地比30%—50%(含50%)的,每人每月64元;人均剩余耕地比50%—70%(含70%)的,每人每月32元。已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人员,不享受增发基础养老金。

本意见实施后再次被征地,人均剩余耕地比达到新的缴费补助标准,在上次缴费补助标准基础上按已补助年限进行补差,并按新缴费补助标准按年补助,补助年限累积计算。已领取待遇的,人均剩余耕地比达到新的基础养老金增发标准,按照待遇就高原则办理。

本意见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本意见实施时符合规定条件且年满16周岁的,参照执行。

已享受现金直补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政策停止后,即可按本意见规定享受参保缴费补助或增发基础养老金。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对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给予帮助。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增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的基础养老金,从县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中列支。

(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农村低保的,作为特殊困难农村低保保障对象增发补助金。

五、资金筹集

(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精神,从2011年1月1日起,凡实施征地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要按照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的6%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二)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成果的批复》(黔府函〔2009〕255号)中明确的用地社会保障资金提取标准及各地出台的非耕地社会保障资金提取标准,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要足额计提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城镇建设批次用地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由用地人民政府缴纳。

(三)各县(市、区)财政要根据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结余、本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提取和支出计划,编制本级财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出预算,确保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四)省、市(州、地)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列入财政支出预算,用于本级应承担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及对困难县(市、区)的补助,具体办法由各级财政另行制定。

六、资金管理

(一)县级财政部门要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及上级下达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等,均应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县级人民政府对资金平衡承担兜底责任,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

(二)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在出让收入到位时同步缴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从项目业主单位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在用地手续报批前缴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征地项目未获批准的,予以返还。

(三)县级财政部门要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提取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中,划出不低于5%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资金到本级财政就业资金专户,统筹使用。县级就业服务机构要编制就业资金使用计划,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

(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于本12月20日前制定次年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资金需求计划,经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汇总审核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

(五)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资金需求计划,按季度将所需资金预拨到本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保基金收入户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实办理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缴费补助划入个人账户、增发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缴费补助发放等事宜,年终结算。

七、职责分工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和征地社会保障手续报批审核等工作,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促进就业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动态管理、审核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申请等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参保登记、基金征收、社保待遇发放等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拨付与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用地项目报批、征地面积确定;农业部门负责土地政策确定、被征地农民承包土地的认定;民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按城乡低保条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审核,发放低保金;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被征地农民身份申报、审核和管理,参保缴费补助资金需求计划的编制上报,享受参保缴费补助及增发基础养老金人员定期资格认证等工作。

八、组织领导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充实乡(镇)、街道办事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力量,核拨工作经费,确保政策落实。

(二)建立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农委、省移民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市(州、地)、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

(三)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工作;要注意研究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资金管理,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虚报瞒报征地数额、剩余耕地数额等信息享受参保缴费补助和基础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停止待遇发放,限期收回已享受金额,并依法追究责任。

(五)各市(州、地)政府(行署)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凡2008年以后各地用地项目报审社会保障方案时,各级人民政府及项目业主单位承诺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2011年底前必须拨付到位。

上一篇:农垦企业调研报告下一篇:作文 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