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2024-06-19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共6篇)

篇1: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9〕180号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参保人)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9〕180号 2009年11月13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省政府按照国家确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制定实施意见,市和试点县(市、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参保农村居民实行属地管理。鼓励未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的地区按照本实施意见自筹资金,开展新农保工作。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下半年启动试点,第一批试点为全省10%的县(市、区),以后按照国家部署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基本制度框架

(一)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二)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参保人)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有能力的乡村企业对其务工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应给予补贴,具体办法由试点县(市、区)制定。

3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省鼓励中青年农村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对缴费超过一定年限且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适当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

省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实行特殊补贴政策。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的,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重度残疾人的认定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和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市、区)按1∶1∶1的比例分担。省财政直管县(市)由省、县(市)按1∶1的比例分担。非省财政直管县(市)改为省财政直管县(市)后,按省财政直管县(市)的政策执行。

试点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对参保人缴费的补贴标准和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也可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适当提高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的标准,所需资金由试点县(市、区)自行解决。

(三)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位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目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按定期公布计息标准,由各试点县(市、区)农保经办机构统一计息。

(四)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试点县(市、区)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可适当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试点县(市、区)政府支出。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的具体标准,在试点期间暂由试点县(市、区)政府确定,省政府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作出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五)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新农保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六)待遇调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我省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全省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四、基金管理和监督

(一)基金管理。

我省实行与全国统一的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目前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适时实行省级管理。新农保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另行制定。

(二)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县(市、区)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参保人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相关制度衔接

(一)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的衔接。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可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新农保待遇;距领取养老金年龄不足15年的,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

(二)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办法,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之前,暂按以下规定执行: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在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同时,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享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人群,在新农保制度实施时,按照只能叠加、不许冲销的原则,继续享受原待遇。

(三)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出台前已自行开展试点的县(市、区),按照国发〔2009〕32号文件的基本框架和本实施意见进行规范,做到制度并轨、标准统一,缴费水平、待遇水平相衔接。

六、经办管理服务

试点县(市、区)经办机构要按照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认真做好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金征缴、个人账户建账与管理、待遇核定与发放、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并对乡(镇)、村经办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考核;按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建立参保档案,认真纪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并长期妥善保管。在使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发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全省统一开发新农保经办应用软件,并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保费和查询本人信息。

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在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充实农保经办人员,运用现代服务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省和各市要加强对试点县(市、区)新农保工作的指导,加强经办基础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统计分析和基金稽核、人员培训及政策宣传等工作。

新农保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有关经费支出标准合理安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七、确定试点的原则和程序

确定新农保试点的主要原则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试点工作,将新农保制度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制定新农保试点具体办法;能够落实试点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农村基层组织健全,组织发动能力较强;多数农民具有缴费能力,参保积极性高;农保工作基础较好,具有相应的经办能力,已理顺农保管理体制,并完成老农保基金审计整改工作,解决好老农保基金债务问题。已自筹资金开展新农保工作的优先安排试点。

申请试点的县(市、区)政府将试点申报材料报送市政府;在各市推荐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由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试点县(市、区)名单,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各市政府要制定新农保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报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试点县(市、区)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八、组织领导

(一)成立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市和试点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加强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部署、实施、督促、检查各地新农保试点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财政补贴政策,落实新农保补贴资金,保障试点县(市、区)的工作经费,加强对基金的管理监督;公安部门负责农业户籍人口的认定,并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参保人生存状况调查;残联负责重度残疾人情况调查,并配合做好其享受政府补贴资格审核;组织、宣传、编办、农办、发展改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等工作。

(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按照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宣传提纲》,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村居民积极参保。

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篇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2009]保市府214号

保定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制定实施意见,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参保农村居民实行属地管理。鼓励未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的县(市、区)、开发区按照本实施意见自筹资金,开展新农保工作。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2009年下半年启动试点,第一批试点为涿州市,以后按照国家和全省部署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参保人)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市按照国家和全省统一部署,结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有能力的乡村企业对其务工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应给予补贴,具体办法由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制定。

(三)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我省鼓励中青年农村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对缴费超过一定年限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适当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

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实行特殊补贴政策。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的,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对重度残疾人的认定办法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和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市、区)按1:1:1的比例分担。省财政直管县(市)由省、县(市)按1:1的比例分担。非省财政直管县(市)改为省财政直管县(市)后,按省财政直管县(市)的政策执行。

试点县(市、区)、开发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对参保人缴费的补贴标准和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也可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适当提高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 险费的标准,也可对计生户个人出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所需资金由试点县(市、区)开发区自行解决。

五、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目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按定期公布计息标准,由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农保经办机构统一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一)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试点县(市、区)、开发区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可适当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试点县(市、区)、开发区政府支出。加发基础养老金的具体标准,在试点期间暂由试点县(市、区)、开发区政府确定,以后按省政府规定适时作出调整。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三)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四)待遇调整。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我市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市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七、基金管理与监督

(一)基金管理。我市实行与全省和全国统一的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目前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以后按全省统一规定管理。新农保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按省财政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规定执行。

(二)基金监督。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县(市、区)、开发区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参保人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八、相关制度衔接

(一)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县(市、区)、开发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新农保待遇。距领取养老金年龄不足15年的,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

(二)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其它相关制度的衔接办法,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规定出台之前,暂按以下规定执行: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在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同时,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享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人群,在新农保制度实施时,按照只能叠加、不许冲销的原则,继续享受原待遇。

(三)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出台前已探索开展新农保的县(市、区)、开发区,要按照国发[2009]32号和冀政[2009]180号文件确定的基本框架进行规范,做到制度并轨、标准统一,缴费水平、待遇水平相衔接。

九、经办管理服务

试点县(市、区)、开发区经办机构要按照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认真做好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金征缴、个人账户建账与管理、待遇核定与发放、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并对乡(镇)、村经办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考核;按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建立参保档案,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并长期妥善保管;在使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发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使用全省统一开发的新农保经办应用软件,并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信息。

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在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充实农保经办人员,运用现代服务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县(市、区)、开发区新农保工作的指导,加强经办机构基础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统计分析和基金稽核、人员培训及政策宣传等工作。

新农保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有关经费支出标准合理安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确定试点的原则和程序

(一)确定试点的原则。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和全省统一安排,确定新农保试点。主要原则是: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新农保试点工作,将新农保制度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制定新农保试点具体办法;能够落实试点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农村基层组织健全,组织发动能力较强;多数农民具有缴费能力,已理顺农保管理体制,并完成老农保基金审计整改工作,解决好老农保基金债务问题。自筹资金开展新农保工作的优先安排试点。

(二)申请试点的程序。申请试点的县(市、区)政府、开发工区管委会将试点申报材料报送市政府;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经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试点县(市、区)、开发区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十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市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试点县(市、区)、开发区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加强协调配合。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是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部署、实施、督促、检查各地的新农保试点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财政补贴政策,落实新农保补贴资金,保障试点县(市、区)、开发区的工作经费,加强对基金的管理监督;公安部门负责农业户籍人口的认定,并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参保人生存状况调查;残联负责重度残疾人情况调查,并配合做好其享受政府补贴资格审核;组织、宣传、编办、农办、发展改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等工作。

(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各地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按照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宣传提 纲》,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各试点县(市、区)、开发区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市和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社会保障

农村

社会

保险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厅 市人大办公厅 市政协办公厅

篇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

实施意见

临政发〔2011〕24号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城乡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市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未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二)基本原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城乡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

(三)任务目标。建立健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

二、参保对象和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保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标准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县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缴费时间和方式由当地政府确定。市政府根据国家、省规定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居)集体应对所属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会议民主确定。集体补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

1、基础养老金。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确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承担,中央和省财政承担80%,市级财政承担5%,县区级财政承担15%。对省财政直管县由省单独核算补助比例。

2、缴费补贴。县区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缴费即补。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县区政府确定。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市、县区政府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市、县区各承担50%,县区政府同时承担相应的缴费补贴。

四、建立个人账户

政府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政府缴费补贴部分在个人账户中单独记录。个人账户存储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五、养老金待遇确定

(一)享受养老金待遇条件。

1、年满60周岁、按规定缴费、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有户籍的城乡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重度残疾人可提前三年领取养老金,领取资格由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制度实施时,45周岁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也允许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45周岁以下,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二)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按照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支付。有条件的县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资金积累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

(三)待遇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物价变动、居民收入增长、基金收支平衡等因素,适时调整计发标准和基础养老金标准。

六、基金管理和监督

(一)基金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保值增值。试点阶段,城乡居民基金暂实行县区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

财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制政府补贴资金预算,确保对参保人的补贴及时到位和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发放流程进行支付管理。

(二)基金监督。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规章制度,对基金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杜绝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各县区经办机构和村(居)委会每年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七、制度衔接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原农保制度的衔接。已经参加原农保还未达到领取年龄的参保人,原个人账户资金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有关标准进行核算。领取前应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到达领取年龄后,分段计算养老金标准,2009年12月31日前的原农保个人账户积累按原支付系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2010年1月1日后个人账户积累(即2010年以后的新积累和到达领取年龄前原农保基金产生的利息)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付系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领取时,按上述两个计发系数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之和领取。

已经参加原农保、60周岁以下、且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停止领取养老金,并应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继续缴费,到达领取年龄后按上述规定分段计算养老金标准,合并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已经参加原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原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原待遇不变,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缴纳的原农保基金积累,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时,可一次性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缴费档次折算缴费年数,最长不超过本人参加原农保第一次缴费到本地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年数,同时,折算的年数最长不超过15年,超过15年的按15年计。折算年数的余数按四舍五入计。政府不再对原农保基金积累折算的缴费年数追加缴费补贴。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要妥善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保险关系转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跨地区转移,可将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新参保地,按新参保地有关标准核算,并享受相应待遇;转入地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可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暂存于原参保地,待条件具备时转移。

九、经办能力建设

(一)加强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各县区要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整合现有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

(二)强化规章制度建设。按照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基金稽核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公示和查询制度,建立和完善参保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整合,并纳入到社会保险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与其他公民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切??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试点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保障工作经费,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试点工作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居民积极参保。

各县区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并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试点工作中遇到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以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篇4: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冀政[2005]8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4号)和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全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任务是:按照不断深化、综合配套、巩固完善、探索创新、有所突破的思路,继续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

二、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支持“三农”工作的力度,强化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形成在政府投入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通过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村生产公益项目投工投劳。进一步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探索建立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长效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专项治理的部门责任制度,抓紧制定并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考核办法。继续抓好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要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的督查工作,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各项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深入治理农村教育、计划生育、用水用电、修建道路、农民建房、农民外出务工等领域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坚决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对农民补贴的专项审计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不准收取承包费。要健全群众信访反馈监察制度,对农民上访比较集中、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及时派出调查组进行核实处理。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事)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坚持试点先行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

(一)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适当调整乡镇经济管理职能,把工作重点从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具体事务转变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建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各试点县(市)要依据人口、面积、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探索对不同类型的乡镇确定不同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将财政拨款逐步由“养人”为主向“办事”为主转变。积极探索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形式,增强乡镇领导班子的活力和整体功能。改变工作方式,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乡镇工作效能。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坚持先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前期试点中各设区市除确定的试点县(市)外,不宜再把面铺得过宽,把试点单位搞得过多。当前要集中精力重点抓好试点县(市)的改革工作,待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不搞试点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有关政策,做好控编减员工作,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二)切实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和完善财政分级投入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三个增长”的规定。各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确保全年本级预算执行结果实现一般预算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全省财政新增教育事业发展经费,7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各县(市、区)要确保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及补充公用经费。省和设区市要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重点向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县倾斜,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能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要按标准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财力不足、保障确有困难的县,由省和设区市两级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足。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纳入县级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新增危房主要由县(市、区)、设区市政府负责统筹安排资金予以解决,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助。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所需资金,以县(市、区)、设区市为主,省级予以适当补助。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已由国家负担;免杂费所需资金,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由省级负担;扩权县(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除外)由省级和县级共同负担;其他县由设区市和县(市、区)两级负担。

各试点县(市)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撤销乡(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打破中小学校长终身制,全面实施教师全员聘用和资格准入制度,严格中小学编制管理,精简和压缩非教学人员。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到乡村执教,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制定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快调整步伐,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办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三)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乡镇必要的支出需要,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创新县乡财政管理机制,鼓励县乡增收节支、精简机构和人员。要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办法。省、设区市两级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要向财政困难县乡倾斜,确保财政困难县乡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比重,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教育、道路、供水、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的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确保供养经费。

各试点县(市)要积极探索试验县乡财政体制分类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产业聚集度低、缺乏主体税源、短期内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实行“收支统管、核定收支、超收奖励、节支留用”的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预算单位,由县财政对乡镇收支实行分户核算,保障乡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产业聚集度较高、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乡镇,实行“分级管理、支出定责、收入分享、责权统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扩大乡镇财政收入来源,明确乡镇政府的支出责任,健全乡镇财政职能,提高乡镇财政保障水平,发挥乡镇财政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各扩权县(市)要积极自主试行县乡财政体制分类改革,试行方案报省财政部门审核。

各试点县(市)制定的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由设区市审定,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五、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一)做好今年农业税减免工作。2005年全省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县(市、区)农业税税率在2004年基础上再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减征或免征。国有农垦企业以及有农业收入的其他农业税纳税单位,执行所在地农业税减免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广泛宣传,规范操作,确保2005年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县(市、区)要按照已经确定的计税面积、常年产量和降低后的税率,重新核定农民2005年应缴纳的农业税及其附加额,并张榜公布,取得农民认可。要加强对减免农业税的督导检查,确保全面兑现,不折不扣地将减免农业税的好处落实到农户。免征农业税的地方,要做好农业税征管基础资料的清理归档等善后工作。要认真做好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工作,确保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基层。

(二)深化国有农场改革。2005年,国有农场农业税要按所在地政策同步减免。同时,要按照中央部署,逐步将农场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费”的收费全部减除。各市和省主管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推动农场实现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经营管理。

(三)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债。要采取切实措施,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各地一律不得给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要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发生的新债,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由签字人负责偿还,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历史上形成的乡村债务,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清查核实,摸清底数,加强审计,明确责任,分类登记,并结合当地实际,区分性质、类别,制定分阶段化解乡村债务的目标和步骤,积极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要加强债权管理,依法积极清理回收,但不得激化矛盾,不能发生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不能影响农村稳定。要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行乡村级债务债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开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新局面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抓好落实。乡镇机构改革由编制部门牵头负责,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配合;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编制、财政部门配合;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由财政部门负责;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工作由农民负担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行政部门)负责;乡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村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深化国有农场改革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此外,涉及农村的其他改革如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供销社体制改革等,要纳入主管部门日常工作,由主管部门继续扎实推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办事机构,调剂落实必要编制,配备专职人员,完善职能,稳定队伍,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指导,督促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加强对农村相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各设区市要在年底前将本地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向省政府报告。

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篇5: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皖政〔2008〕4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稳定农业生产,调整种养结构,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基础产业,也是高风险的弱质产业,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很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恢复办理的商业农业保险,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农民支付能力差、经营成本高,陷入了“保险公司保不起,农民买不起”的困境,目前基本处于停办状态。

近年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保险意愿与需求日益增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有利于创新支农方式,构建市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用好WTO规则中的“绿色”政策,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二、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市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副伤寒、猪圆环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魏氏梭菌病,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及其强制免疫副反应。奶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牛焦虫病、炭疽、伪狂犬病、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出血性败血病、日本血吸虫病。

2.自然灾害。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雷击、地震、冰雹、冻灾。

3.意外事故。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

4.强制捕杀。当发生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捕杀时,经办保险机构应赔偿投保户保险金额与政府支付捕杀补贴的差额部分。

(三)保险金额。补贴险种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确定保障水平,以保障投保户灾后恢复生产为出发点。

确定种植业保险金额的依据为保险标的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成本),暂定水稻300元/亩、小麦260元/亩、玉米240元/亩、油菜260元/亩、棉花300元/亩。确定养殖业保险金额的依据为投保个体的生理价值(包括购买成本和饲养成本),暂定能繁母猪1000元/头、奶牛最高不超过6000元/头。

试点地区自行提高保险金额水平而增加的补贴,由当地自行负担。

(四)保险费率。根据我省相关品种的多年平均损失率,并参照其他试点省份的基本水平,暂定试点期间各品种保险费率分别为:水稻5%、小麦4%、玉米5%、油菜4%、棉花5%、能繁母猪6%、奶牛8%。

(五)保费补贴。种植业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5%,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20%,种植场(户)承担20%。养殖业保险保费根据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补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20%;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40%。

市、县财政分担比例由各地自主确定,原则上市级财政比例不低于县级。有条件的市、县,可适当提高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相应减轻农户负担。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省政府成立由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为组长,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安徽保监局、省委宣传部、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具体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日常工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精心组织,制定方案,抓好落实。

(二)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作配合。在省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省政府金融办负责试点工作的协调与联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各项政策、办法的起草制订,以及保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保监部门负责保险业务指导、业务监督以及各保险机构之间的协调。各级农业部门协助做好承保、理赔工作,并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家畜的防灾防病。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负责农业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灾减损和灾情评估等工作。承办保险机构要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保险服务。

(三)广泛深入宣传,创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保险经办机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通过开展培训、讨论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模式、业务流程、政策措施和保险主要条款等,引导全社会重视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广大农户自愿投保的积极性,为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篇6: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

【发布文号】冀政〔2005〕28号 【发布日期】2005-04-04 【生效日期】2005-04-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提”工程的意见

(冀政〔2005〕2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政府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全面实施“双提”工程(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双提”工程的总体要求

实施“双提”工程,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基层、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题,以加强政风建设为重点,以政府工作全面“提速、提质”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机制,努力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节奏明显加快,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围绕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积极推进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开展。对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安排部署,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具体责任,制定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于年初分解目标任务,年中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年末报告完成情况。对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重要事项一事一报。在工作中遇到本级本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或部门协调解决,不得迟滞不报或报喜不报忧。凡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阶段或任务的,要向省政府书面报告原因,提出改进和弥补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二)认真抓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省政府全体会议安排部署的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精心组织,及时分解任务,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认真办理,按期办结,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凡会议原则通过,需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或再次报省政府领导审批的,要根据会议研究的意见抓紧进行补充完善,在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审议提出较大修改意见,需提请下次会议审议的事项或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文件的,在会议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补充工作,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列入下次会议议题或审核发文。

省长办公会议和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按会议要求的时限办结并报告办理结果,确保工作质量,坚决杜绝拖压现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督办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工作,由会议确定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办理。凡会议没有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做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主持办理工作,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说明原因,明确再报日期,由省政府办公厅记录在案。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实行“一会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切实做好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的办理。凡属省政府领导批办的事项,由省政府领导明确的承办部门办理;没有明确承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提出具体办理要求。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承办事项,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办理结果;需要主办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的,要在8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需要调查论证和协调处理的事项,主办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办理,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因情况复杂、短期内不能办结的,应及时向作出批示的省政府领导报告原因,明确办结时限。省政府主要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加快公文运转。各类公文运转,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和工作标准及时办结,不得拖压、误办、漏办。对各设区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向省政府的呈报件,省政府办公厅要加快内部运转,一般事项当日转出;需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制发的文件,要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印发,紧急文件即审核即印发;重要事项即收即办,及时呈报,要记录办理人和办理时间,明确环节责任。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的交办件,承办部门要立即办理,明确办结时间和责任;同级部门之间的转承件和会签件,一般事项应于3个工作日内转出;紧急事项,即办即转;情况比较复杂,需沟通协商的,应及时向转办部门说明情况。

(二)搞好综合协调。凡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问题,主办单位要主动联系协办单位共同办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主办单位经协调与协办单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将办理情况和各方意见报本级政府或上一级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要列明各方意见及理据。(三)规范行政行为。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规范行政行为,正确履行职能,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诚实守信、高效便民。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及时请示或报告。(四)提高审批效率。对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尽量缩短办理时间。能够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当场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也要按照及时、快捷和方便申请者的原则,明确规范合理的审批程序和时限,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五)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失职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的制度建设,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对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要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六)加强政务值班。严格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有事必录,有件即办,急件快办,不压不误。要做到反应迅速,联络畅通,报告及时,处置妥当。要认真执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和值班报告工作定期分析制度的通知》,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政府或部门报告,特别紧急事项可直接向省政府值班室报告。(七)转变机关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基层和群众出主意、解难事、办实事。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简会议和活动的若干规定》,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大力精简文件,减少会议和事务性活动。

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大力加强效能监察

(一)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向社会公开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服务标准、工作纪律、办事对象资格条件、监督投诉渠道及违诺责任追究等内容,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具备条件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站式”服务。(二)加强群众监督。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府工作和机关效能活动,坚持定期综合评议和随机评议相结合,面上问卷调查和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相结合,有组织的评议和督查员的明察暗访相结合。对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公共部门实行定期评议;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部门实行随机评议。(三)认真受理投诉。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建立投诉受理档案,明确专人受理投诉事项,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投诉事项要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投诉人反馈办理情况。(四)强化政务监督。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对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工作负总责,各级监察部门是政府效能监察的职能机构,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负责对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的督查。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要及时、有力、有效,对政府部门重点部位权力的行使,从决策、执行到结果进行全程监察。对重要事项的落实,实行跟踪督查。各级监察部门和督查机构要建立监察、督查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五)严格责任追究。把效能考核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惩挂钩。实施“双提”工程效果不明显或发生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单位,不得评为“实绩突出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损害公共利益、侵犯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据《河北省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双提”工程取得实效

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实施“双提”工程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列入重要议程,把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实施“双提”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既要抓好本级本部门,又要指导好下一级和本系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双提”工程顺利开展。对行政审批职能较多或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要加强检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舆论监督,为实施“双提”工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此件由县(市、区)政府负责传达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二○○五年四月四日

上一篇:给别人道歉文案下一篇:开讲啦:郑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