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郑强的观点

2024-06-19

开讲啦:郑强的观点(精选9篇)

篇1:开讲啦:郑强的观点

郑强的观点:

1.一个人为什么读大学,简单来讲,就是在学的过程当中去体会你现在正在学的东西!甚至对专业的热爱也是如此,凡是付出的东西都会爱的,凡是得到得太容易的东西,爱都不能持久。是因为我爱,所以付出。但是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于爱我已经付出了,所以我必须更爱。———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

2.大学是青春的历练。

3.回望大学,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

4.大学学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厚积簿发!

5.怀揣理想,便会感知大学的幸福!

6.大学学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厚积簿发!

6.有思考,所以有声音!——读大学得有自己的思想,经过考虑过的独立思想

7.大学的真正竞争力是文化的力量!

8.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是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9.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能让人刻骨铭心!

10.找工作不难,找享受的工作难!

11.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是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12.我为什么这么年轻呢,就是艺术和体育,为了健康快乐的学习,你们应到球场上去。多听听优美的音乐,多看看激情洋溢的赛场,青春的活力就会迸发

13.大部分班里的混毕业证,家里有钱去国企,考公务员,为的不就是铁饭碗么,活不累。就像郑强教授说的: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享受的工作不好找,如果都享受了,国家就吃苦了。也许有的学生吃不了苦,但是很多人都希望能养家糊口,能有一技之长,很多人总是一句到了社会你就知道了

14.很多人说大学没用 说到里面只是吃喝玩乐其实想一想,如果真的没用谁去办这个大学

进到大学给了你学习的机会,你用来玩游戏,享受,然后毕业了说我什么也没学到,你说赖谁??是万恶的大学还是你自己,反思

一下

你心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在场每个嘉宾的答案

王悦;我希望大学食堂的饭,可以更好吃一些

陈潇扬:我希望大学是一个家,能让老师,同学和校长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李少博:我希望的大学内拥有最朴质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肖妍琳:我希望的大学是可以让我们重视尝试,放慢脚步,不错过幸福

陈磊: 我希望大学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去犯错,这样到社会之后就会少犯错

李一冰 我希望大学所有的学生都能真心的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

主持人撒贝宁:我希望大学是幸福读四年,老师像莫言,校园如家园,鸡腿不要钱

我读大学的意义,我不断的寻求答案,现在有了头绪,我只是为了燃烧青春和梦想。怀揣着幸福,单纯的为了读书而读书!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经典语录

1.日本人宁愿喜欢黑人,也不喜欢我们,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了精神。

2.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但我知道俄罗斯将来一定会发达,因为那里的人2天没吃饭了饿着肚子还排队,而我们有2个人也要挤的不可开交。

3.日本人侵犯我们,因为我们出了很多汉奸。将来日本人侵犯我们,还会不会有汉奸?谁将是未来中国的汉奸?在座的诸位很大一部分都将是。因为你们嘲笑爱国者,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

4.谁现在就是汉奸?北大清华的学生,因为用他们学习的知识帮外国人开拓市场,打败我们中国的企业

5.我们漠视历史的价值,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国市中心看看,几乎没有什么新建筑,他们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而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折腾自己。

6.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

7.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

8.读书是为了承担责任。但现在的教育让女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男人逃避了太多责任。

9.人类历史,实际就是一连串冲动。所以大家不要鄙视冲动,因为冲动都是可爱地。

10.中国的篮球不缺乏技术,不缺乏金钱,但他们缺乏责任感,哪怕是对消费者的责任感。

11.会唱歌的人用气息发音,所以不累。当我看到你们说话时喉头是动的,我就知道你唱歌肯定不好。

12.未来20年,中国人崇拜的将是知识而不是官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这个民族对知识的尊重,无以复加。但现在在中国

有点钱的人,有点小权的人--哪怕是个科长,也可以照样把大学教授弄得没有尊严。这种貌似聪明的聪明,洋洋自得的市侩,是多

么肤浅啊。

13.一个男人,只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可以对自己的老师鞠躬,绝对不应当对权贵与金钱低头。但如今,大多数人正好反了。

14.日本人为什么不道歉,日本总统为什么不谢罪?因为他们知道,日本人的尊严和历史最重要,相反其它亚洲的不满太没有分量,所以他们可以置之不理。

15.教育应该让中国懂得自尊。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外国人就低头,女生看到外国垃圾一般的男人都想讨好。同志们,在外国人面前我们多么地没有尊严。在留学的日本东京大学的人当中,我是唯一回来的,但日本人反而敬重我,因为我活得有灵魂,活得有骨气。

篇2:开讲啦:郑强的观点

1、想起那时候为什么读大学,就是从一种苍白下渴望读书。

2、我有时候在想,今天的幸福,今天一切一切为你们准备好的东西,到底是对你们今后的成才、成长是利多,还是弊多。

3、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再过多去责备我们才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甚至才有一点点人生履历的同学,我认为既不恰当也不公道。

4、人生的`目标,读大学,不是一下就悟到的,是要有一个过程。

5、今天我有两句话送给在座的大学生朋友们:是因为我爱,我才付出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于爱,我已经付出了,所以我必须更爱。

6、所以今天我要劝大家,为了健康快乐的学习,你们要到球场上去,要到音乐厅去,多听听优美的音乐,多看看激情洋溢的赛场,青春的活力就会迸发。

7、我就要告诉大家,怀揣一点理想,怀揣一点梦想,在大学的读书,你们一定会感知幸福的青年时代!

8、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所谓财富的拥有者,他们集中在大学的校园,来重新地学习,这就是他们经过了人生的洗礼,甚至有了财富以后,对自己整个价值的重新反省。

9、我多么渴望再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再步入大学的校园,有些时候我作为一个长者,作为一个老师,在大学的校园,看到你们在那漫步,看到你们在那读书,我实际上内心是充满甜美的羡慕。

篇3:开讲啦:郑强的观点

一、选择嘉宾也应把关, 切勿一味迎合受众口味

节目前“谁来讲, 讲什么”的主要选择权被青少年群体掌握, 录制前网络选拔10名青年代表自愿主动参与录播, 节目中观众和青年代表近30分钟的轮番提问……这些多样化的互动性制造,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的理念, 但并不意味着真正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从《开讲啦》演讲嘉宾身份统计上来看, 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共播出的100多期节目里, 其中近40期的演讲嘉宾属于娱乐界明星, 且第三季中的娱乐界演讲嘉宾比例明显高于第一季和第二季。节目组曾表示, 在演讲嘉宾的选择上, 所采取的是深入高校进行问卷调查, 并结合网络平台进行演讲嘉宾征集投票的方式。这种策略所投选出来的结果, 明显是以年轻受众的要求为主, 贴合了青年人的喜好, 但同时也存在着两个重大的隐患:一是受“偶像情节”或者“名人效应”的影响, 作为主要受众的青年群体容易全盘、盲目接受其中的任何思想与观点, 易缺乏理性与思辨性。二是一味迎合年轻受众的要求和口味, 并不等于满足其真正的心理需求。电视领域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 本身具备媒介的属性与功能, 在实现提供娱乐、环境监视等社会功能时, [1]还要注意通过“把关”实现媒介社会功能中的教育功能。作为主要受众的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被个人发展及社会问题所困扰, 往往容易过分积极或消极, 电视节目如要发挥媒介的教育功能, 真正引领受众、社会进步, 必须给予观众正确的观念。因此, 除了让受众决定演讲嘉宾的同时, 电视媒介还应发挥“把关人” (把关人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 决定信息的取舍) [2]作用, 结合民意进行筛选, 适度引导大众, 否则节目容易衍变成为满足受众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平台。

此外, 除了大腕明星, 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之事也是值得搬上荧幕。地震中坚强人士、社会上身残志坚者、“感动中国”评选人物, 特别是经大众媒体广泛传播的“平凡”百姓, 这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影响、引领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榜样, 可以根据投票调查受众对其的认识程度, 在合适时机邀请他们上台演讲。

二、有效的提问能使节目兼备互动性与思想性

节目中观众和青年代表近30分钟的提问环节, 本是《开讲啦》的另一大亮点, 但在节目现场, 能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发问的情况并不多。不少青年代表们不仅问题平淡, 面对影视明星时, 提问往往一味附和、过多赞扬嘉宾, 或是重提新闻报道等外界方面的疑惑, 不自觉地将这档人文精神的分享会笼罩上娱乐表演的色彩。例如, 在2014年9月20日歌手邓紫棋的演讲上, 观众的提问普遍停留在:邓紫棋的恋爱观、家庭问题等较为平淡、浅层次的问题。在主持人汪涵的那期节目上, 更是有青年代表将提问机会, 变为展示自身中文、展示嘉宾方言功力的表演。

好的提问可以提升节目深度, 增加演讲的思想性, 但平淡无奇的提问, 或是将提问演变为一种自我表现, 不仅不能代表青年群体寻求困惑的解决之道, 更是会让节目的深度大打折扣。因此, 节目组在选拔观众及青年代表们后, 应理性操作, 提前让提问者了解到演讲嘉宾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 引导他们在现场更有针对性地提问, 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持节目互动性和思想性的平衡。

三、保持核心竞争力、避免遭遇模仿与同质

近几年,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轰动性成功, 加速了中国电视市场迅速消耗殆尽欧美日韩成功模式的客观储备, 引进版权、模仿节目已经成为电视界为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开讲啦》作为“自主研发”的本土化原创电视节目, 在泛娱乐化浪潮和电视节目同质化的背景下, 创意独特、立意高远, 传递着精神能量, 但不排除被其他电视节目、网络媒体模仿的可能性。因此, 保持住核心竞争力, 即“重量级嘉宾”这些稀缺的资源, 是一个关乎节目品质的问题, 这也是其他媒体平台无法与之媲美的条件。央视应继续利用自身广泛的资源优势, 将整档节目精品化、品牌化, 让其他媒介平台难以模仿、无力竞争, 确保节目拥有稳定的收视率及影响力。

近几年, 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迅速, 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却又大部分面临着“昙花一现”的困局。央视《开讲啦》作为一档饱受业界人士称赞的人文讲坛类节目, 在泛娱乐化浪潮下, 如果能保持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弥补节目发展中嘉宾类型、现场提问等方面的不足, 在与受众互动的同时起着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 不仅能让节目收获大量长期的忠实观众, 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延续节目的生命周期, 树立起品牌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丽莉.TV2.0时代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探讨——以《开讲啦》为例[J].文化与传播, 2013 (05) :89-92.

[2]贾骏.略论“把关人”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4) :139-142.

[3]苏芝双.对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再思考[D].广西大学, 2012.

篇4:我们的《开讲啦》

学校德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最基本的阵地,如何在班级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是一个关键的课题。为了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受到积极正面的道德影响,笔者在所任教班级展开了“开讲啦”的活动。

一、产生背景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为上海市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班级中有一部分是外省市户籍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关心较少,即使有时间教育孩子,也是比较注重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的关心,而忽视道德素质这一部分的教育。还有一些孩子家庭环境比较特殊,成长于离异家庭,平时沉默寡言,也不太愿意与同学交流,他们就像一座活火山,似乎表面平静,但也许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就会引起他们的大爆发。那么对于这一些特殊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

正在笔者为此伤脑筋之时,央视的一档著名节目《开讲啦》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档节目每次都会邀请一位当代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由这位嘉宾来分享自己的对于生活的体悟,这些分享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那么笔者就在思考,何不如在笔者所在的班级也开展自己的《开讲啦》活动,让班级的同学能够互相了解,让同学们能够互相教育,共同成长呢?

孩子们年龄相仿,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这会令他们更加能够接受同伴之间的建议和意见。并且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被肯定,也乐于接受被关注的目光的。经过和孩子们的讨论,最终决定把周五下午的班会课时间定为班级的“开讲啦”时间。

二、主要做法

“开讲啦”的演讲主题可以是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也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我的才艺等,当然也可以结合社会的热点进行主题演讲。对于演讲的主题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演讲的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的。活动也鼓励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让自己的演讲更加吸引同学们的眼球。

当将这个活动的内容向同学们宣布后,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跃跃欲试。为了鼓励普通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决定先由班委打头阵,逐步带领其他同学参与。此次活动由班委牵头,如果同学们有意向参与“开讲啦”的活动,可以向班委报名,由班委审核演讲主题及内容,再交由班主任老师确认。

从2015年起,班级就开始开展这项活动,在2015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班级组织了以反法西斯战争知识普及为主题的微讲堂,邀请班级中一些对二战知识感兴趣的同学为大家讲述二战中的小故事。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组织寒假见闻或暑假见闻的分享,邀请一些利用假期外出旅游的同学为同学们讲解旅行中的见闻。当然也有同学愿意分享他们自己的才艺,如班级有一位男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还原魔方的才艺,令同学们惊叹不已。

三、基本成效

通过班级“微讲堂”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之间增进了了解,有了更强的集体意识,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高。如在一些专题互动中,同学们了解了抗战历史,接受了来自同伴之间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同学也能够站上讲台自信展示自我。同时因为站在了讲台上,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获得了他人肯定的眼光,同学们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对于自己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在他人眼中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班级中的小Z同学家庭特殊,父母离异,父亲常年不在家,所以他是在年迈的祖父母身边长大的,小Z的心思敏感,有一些自卑,非常维护自身利益,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比较极端,所以常常会和同学发生矛盾。但是小Z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玩魔方,所以在一次“开讲啦”的活动中,班委鼓励小Z去参加展示,小Z选择了向大家讲解魔方的奥秘,虽然也许他的台风并不是最棒的,语言也并不是特别流畅,但是他能够勇敢地站到台上,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大突破。小Z的快速还原魔方让他获得了班级一些男同学的关注,常常会有同学去向他询问关于还原魔方的诀窍,他也变得更加愿意与同学交流。当他向他人讲述魔方的奥妙时,他自己也获得了一种满足感。通过与小Z的交流,班级的其他同学了解到了小Z的不同面,同学们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包容他人,理解他人。

班级中的小T同学平时性格较内向,在课堂中回答问题往往不能大声响亮,但是小T同学对于二战知识以及武器相当感兴趣,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小Z勇敢地站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二战知识与中国战场的故事,他的眼睛闪闪发亮,侃侃而谈,与平时判若两人,同时他为我们介绍的故事也为同学们上了有意义的一课,让台下的同学们更加好地了解到了前辈们英勇抗战的奋斗史。

篇5:北京2016“绿课堂”开讲啦!

激励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们边认真听讲边记笔记。作为小学组的一位讲师,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产业促进部副部长李晓丹博士为学生带来的是主题为“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课程, 向小学生们介绍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及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如何从点滴做起, 从哪些小事做起, 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互动交流环节, 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回答问题, 还根据平时学习到的知识, 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很多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李晓丹博士逐一地进行了解答, 并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思考, 将学习到的节能环保知识实践到生活中。

如何减少垃圾产生量, 有效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和垃圾资源回收是目前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建筑大学的李颖老师, 为小学生们带来了“生活垃圾知多少”主题科普知识讲座, 从“生活垃圾的分类”、“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等基本知识入手,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 要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探索垃圾“变废为宝”之路。在此基础上, 李老师还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和垃圾桶设置的方法、垃圾收集方式等相关内容, 并展示了垃圾“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 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化、垃圾资源化的深刻认识, 还激发了同学们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和垃圾回收的责任心。

激励学生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是我们每个人环保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生活中从点滴做起, 努力践行低碳环保, 让人人成为环保大使,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节能与环保》杂志社副主编武德俊身为“绿课堂”中学组讲师中的一员, 为北京市的初中学生带来了主题为“环境改善离不开绿色低碳生活”的环保课程。围绕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什么是绿色低碳的行为, 武德俊老师讲授了实际生活中各种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做法, 让大家充分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课上, 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短短的40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大家还意犹未尽。

灯的种类那么多, 到底哪种才让人感觉舒适呢?灯的选择, 对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在初中组, 中国照明学会的杜彬彬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光之初体验”课程。通过对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三种不同灯具的对比, 杜老师带领同学们算了一笔能源和生活成本的经济账。结果非常明显, LED灯无论是年耗电量和节省支出这两项上都远超其它两种灯。她还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 向同学们普及了光色变化、色温的变化对人感官的影响, 教同学们通过简单的改变灯的光色和色温去满足生活中不同的场景需求, 提升生活的品质。此外, 她还着重讲了为什么我们要慎用蓝光产品等内容, 提示同学们预防近视眼, 并展示了LED光谱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在对报告厅内的灯光和另外两种不同的灯进行了实地的测试时, 同学们踊跃参与, 现场气氛热烈, 答对问题的同学还得到了“绿课堂”赠送的奖品。

“绿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节能环保知识的热情, 同学们纷纷表示, 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从点点滴滴做起, 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让日常生活变得绿色和低碳, 让校园更加美丽和环保。

激励学生为环保做更多贡献

为师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绿色环保课程, 为校园播撒绿色希望, 带来欢声笑语。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规划政策部的王继龙副部长作为“绿课堂”高中组讲师, 他为北京市的高中学生们带来了主题为“节能低碳与我有多远”的课程。他从能源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入手, 详细分析了我国化石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气候问题、资源枯竭问题、效率低下问题, 进而提出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概念及对策路径, 还着重介绍了北京市节约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及前沿技术趋势, 最后还介绍了大学相关专业情况。

在互动环节,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 王继龙老师侧重激发同学们对节能环保相关课题的思考, 学生们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各种思考和疑问, 他逐一进行了解答。一个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同学们都觉得意犹未尽, 认为绿课堂的授课内容非常好, 不仅丰富了大家的节能环保知识, 更激发了自己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浓厚兴趣, 建议学校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

篇6:《开讲啦》

《开讲啦》由央视综合频道与唯众传媒联合制作。创意的诞生源自央视综合频道总监钱蔚的真实经历:钱蔚有个亲戚在北大读书,此人思维丰富,激进叛逆,但在听了俞敏洪的开学演讲后“脱胎换骨”。钱蔚由此感触到演讲之于青年人的影响力。

《开讲啦》原制片人,现任央视总编室受众服务部副主任吴晓斌表示,青年人面对未来有很多迷茫、困惑和焦虑,所以这时需要有一些声音和情感来抚慰。《开讲啦》不以形态取胜,不以娱乐取胜,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满足观众直击心灵的需求,能带来一些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共鸣,给大家思考和启发。

唯众传媒创始人、总裁杨晖说,与央视沟通后双方迅速在节目主旨上达成共识,但请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如何与其他“讲坛”形成区别做出特色,成为节目组策划之初想得最多的问题。

为此,《开讲啦》启动“青春代表校园行”活动,在各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你喜欢听、或者期待听谁的演讲,你对什么好奇?”结合调查反馈,最终,王石、杨利伟、邓亚萍、郎朗、陈坤、赵启正、葛剑雄等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背景各异的知名人士出现在《开讲啦》的舞台上。

青年代表也随之产生。这些学生类型多样,来源多样,但他们均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敢于表现自己,有独立的价值观。从已播出的节目看,很多时候出彩的正是青年代表,因为他们有全新的表达语态,而主流价值观的创新表达恰是央视一套的整体节目理念。

《开讲啦》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首先由邀请嘉宾进行15分钟的演讲,之后由10位青年代表做出评价,认同就在小黑板上画圈,不认同的就画叉,然后由青年代表向嘉宾提问,进入互动交流阶段。

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所有的灯光对着你,四周全是年轻人,没有演讲稿,没有提示器,没有演讲台,嘉宾王石形容这种状态叫“当众孤独”。

为了配合这种语境的营造,《开讲啦》特别设计了类似图书馆的视频背景、扇形阶梯教室的坐席布局。杨晖说,这是有意给嘉宾造成一种紧张感、压迫感——只有在不放松的情况下,才能让嘉宾把脑子里的杂念清空,不遣词造句,不反复拿捏,敞开心扉,脱口而出,真诚的表达和爆发才会来得更加猛烈和自然。

在《开讲啦》中,青年可以公开质疑“大家”,质疑“名人”。“单口”演讲之后的“群口”互动,更使思想的力量获得最大程度的激发。节目由此创造了一个没有权威、充满挑战、平等分享的舞台。

2013年元旦开播的《开讲啦》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平等、互动的特点,人物选择更多元化,年轻的90后提问更犀利,现场交锋感十足。据悉,新一季《开讲啦》将以周播+季播的方式于2013年3月底开播。届时周播将持续全年,假日进行特别策划,新一季嘉宾来源更加多样,科学界、政界都会涉及。

吴晓斌表示,《开讲啦》在开创之初,特定的嘉宾或许是留住观众的原因,尤其是在深夜时段游离收视的状态下。但节目播出两季后,其自身特质在观众群中会留下印象,大家对《开讲啦》所呈现的内容,所传递的价值观会更感兴趣,而且,“嘉宾可以穷尽,思想不会穷尽。”

主创自述

《百家讲坛》是在讲历史,讲过去,讲别人;《开讲啦》是讲现在,讲自己,讲人生,这两档节目有本质区别。《开讲啦》与其他谈话类节目也有很大差异,目前的谈话节目基本上以“谈”和“议”为主,《开讲啦》则在强调“分享”,分享自己的经历。

电视做的工作就是翻译,《开讲啦》是在做心理的翻译。演讲只是我们寻找共鸣的一种方式,《开讲啦》强调平等、讨论,然后在讨论中形成共识。这个节目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质疑,是讨论。质疑不是辩论,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一个碰撞、交流,由此带来思考和启示。

——吴晓斌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受众服务部副主任,《开讲啦》原制片人

《开讲啦》是一个难得的讲正能量又看得下去的节目。安静的节目也有安静的力量。节目让功成名就者接受草根的质询、挑战和点评,这种反权威营造了另外一种语境。与其说是我们创新地制作了這样一档节目,不如说是现在观众的强烈需求造就了这样一档节目。

思想是很玄、很虚的东西,怎样把好思想变成好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很重要,比如我们通过舞美设计给嘉宾带来适度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前面嘉宾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独立演讲是一个“单口”,后面嘉宾接受青年代表的质疑又有舌战群儒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在打节奏,让这个节目变得有起有伏,可圈可点。

篇7:开讲啦:郑强的观点

1.1青年电视公开课的定义

所谓电视公开课, 即是在电视媒介上进行传播的, 以提升受众思想文化素质和修养为目的, 面向广大受众免费开放的节目类型。《开讲啦》即为这种节目类型的开山鼻祖。

《开讲啦》由央视综合频道和上海唯众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首创了“青年电视公开课”的提法。

1.2电视公开课的社会功能

首先, 它承载了“课堂”的职责, 演讲者相当于老师, 主持人是“助教”。它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功能。正如葛兰西认为的:“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统一中, 意识形态起到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 换言之, 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凝聚一个国家及民族的情感。在这层意义上《开讲啦》既是时代的产物, 又是社会需求的媒介表达。”[1]

其次, 《开讲啦》节目的主题是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话题正是节目的灵魂所在。《开讲啦》 获得“2013年度最佳谈话节目”称号, 饱含诚意、 多元价值观与榜样力量, 它没有迷失在泛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中, 而是从更高的视角出发, 注重社会效用, 组织最专业的制作团队, 传达主流价值观, 进而达到提升青年的整体精神文化素质的作用。

2 《开讲啦》的传播特征

2.1风格定位独树一帜

2.1.1开放平等的交流语境

《开讲啦》的一大特色是“平等”, 各路明星大腕都以平等交流的心态同青年们分享心路历程。“说人话, 不端着, 够真诚, 正能量”是唯众传媒总裁杨晖对这个节目定位的高度概括, 有网友评价《开讲啦》是“中国版TED”, 它创新性的把精英内容用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节目邀请“青年榜样”来演讲, 其中有许多明星, 在青年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也为节目注入了轻松娱乐的气息, 提升收视率和接纳度。演播室模拟阶梯教室的布置也让演讲者仿佛置身于高校讲堂, 要为充满求知欲的学子们做一次知识和人生经历的分享。 面对青年受众,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青年人提供经验、答疑解惑, 演讲者和听讲者之间能够产生极大的共鸣, 自然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 青年代表的发问更有助于嘉宾敞开心扉, 开放自然的倾诉和表达。

2.1.2聚焦青年最关注的话题

《开讲啦》讲述的都是与青年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既接地气又充满正能量。在第三季推出了“青春季”“新年季”“毕业季”“就业季”等一系列特别节目, 每一季节目由五到八期节目组成, 在2013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到来之际, 推出了“毕业季”特别节目, 由六期节目组成, 为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毕业生们献上一份厚礼。2014年10月起, 推出了特别节目《开讲大时代: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聚焦现实话题, 集结七位行业翘楚, 走进全国七个城市地标开讲[2]。

《开讲啦》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对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们来说, 面对选择, 彷徨之时迫切需要过来人的指导, 需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开讲啦》把握住青年受众这一心理, 选择各行业的杰出代表来现身说法。关于励志, 完美蜕变的陶晶莹说《我不完美, 但我很美》; 关于人生态度, 建筑大师王澍说人生是一场《叛逆的征途》。虽然成功无法复制, 但却为人们开了一扇思想之窗, 给予青年人现实讨论和心灵滋养。这种精神营养不仅是青年人的需求, 也是整个社会的需求[3]。

2.2节目形式具有吸引力

2.2.1用“小纸条”写出大问题

要保证节目的收视率, 首先要有足够吸引人的节目形式。《开讲啦》一大特色就是“小纸条环节”, 即在演讲嘉宾演讲的时候, 台下的“学生们”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由主持人收集起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向演讲者发问。其中既有朋友般的交流也有深度的价值探讨, 此举互动性强, 是受众与嘉宾的直接思想交流, 令人印象深刻, 也避免了同质化倾向。

如在2015年张艾嘉的演讲之后, 从青年代表所质疑的“静是没有力量”出发, 张艾嘉从更深一层探讨了静的力量, 指出了“安静里的热情是更澎湃的。”要在浮躁的大环境中静下来看清自己, 在安静的自我反省之后, 才能更笃定的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用一种委婉地方式告诉青年路要怎么走。

2.2.2青年代表——当代青年的形象表达

青年代表是节目核心精神的体现。他们直言自己的真知灼见, 大胆向台上嘉宾发问, 通过他们表达的价值观念, 提出的困惑, 关注的问题向中国传达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价值追求。

从传播学视角看, 一个场域能够以某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准确传达某个群体的意见, 在这个场域当中一定包含了该群体的一些看法。青年代表大多有着阳光靓丽的形象, 展现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1]。他们中有“杰出青年”, 比如年仅31岁便获得双料艾美奖的纪录片导演范立欣, 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特征、对现存的各类文化现象有着知微见著的思考;还有“才能型青年”, 如24岁的姚呈呈专攻钢琴, 她在第一季的节目中与嘉宾郎朗联弹了一首《匈牙利舞曲一号》, 也有“个性型青年”和“草根型青年”。十位青年代表基本上构成了浓缩版的青年群体, 折射了整体青年形象。

2.2.3全方位出击迎接新媒体挑战

《开讲啦》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自身影响力, 在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打造全方位新媒体阵线。 节目官方微博开通已有68万余粉丝关注, 累积发布微博1万1千多条。在节目播出后, 官方微博都会及时更新网络收看地址, 并配以简短的介绍, 方便手机用户收看。另外, 《开讲啦》制作团队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电视播出平台配合发力, 在全媒体联合推广上也为收视率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在其官方网站上, 把所用的节目按季分类, 还设有“嘉宾演讲观看指南”“分类检索”和相关报道等板块, 是对节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入。把单一的节目向前后延伸成一个更长的传播链。

2.3明确的受众定位

《开讲啦》的目标受众群是90后, 旨在启迪青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更好地处理林林总总的问题。对受众进行细分后, 受众也以极高的收视热情加以回馈, 依托央视综合频道的平台使该档节目吸引了不止青年人而且涵盖了青少年往上的各个年龄层, 王潮歌“那么, 我是谁”的片段在一周内突破了110万次点击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开讲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其创作团队对受众心理的准确剖析, 对青年关心的话题和与青年生活工作切实相关的话题的精准定位, 从而挑选出了最适合讲述每一个话题的嘉宾来与青年受众分享。很好地利用了全媒体平台, 全方位出击给观众以收看, 互动、投票等立体多样的与媒体接触交流的体验, 把单一的电视产品拓展成为令受众随时可以接触的全媒体产品, 也从中体现了“用户思维”, 为中国电视人文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典范。

摘要:电视公开课这一独特的节目形式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 始于央视一套的《开讲啦》节目, 这档节目从2012年元旦首播到现在已经进行了4季, 一经播出便受到好评, 并有中国电视界的“思想好声音”之称。从传播学的视角入手, 简要分析《开讲啦》的节目特色和优势所在, 同时考察它是如何把传播学的原理与电视语言结合起来,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

关键词:电视公开课,传播效果,价值引导

参考文献

[1]廖志坤.传播学视域下的央视青年公开课[J].现代传播, 2013 (6) :153-154.

[2]朴晶.《开讲啦》特别节目《开讲大时代》[J].电视研究, 2014 (11) .

[3]李娇, 田家和.温暖心灵的对话——解析央视《开讲啦》的定位与创新[J].当代电视, 2013 (6) :66.

[4]吴晓斌.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解密“名人讲故事”电视公开课[EB/OL]. (2015-03-31)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3/31/c_134112551.htm.

篇8:美国小学课堂,开讲啦!

在ABC少儿英文教育机构工作了13年后,她创立了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VIPKID。它将服务对象锁定为5至12岁的小学生,通过整合北美外教的碎片时间,以一对一的在线视频形式为之提供课程。学员们可以考少儿托福和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考试成绩直接对接美国寄宿中学和知名大学。

安信证券的在线教育报告显示,留学正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K12(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课外辅导的线上市场规模约为32亿元。同时,每年有6至10万中国学生参加SAT(美国高考),准备申请美国的大学。

在传统少儿培训机构工作时,米雯娟发现低龄儿童英语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一个问题:优质外教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此外,线下少儿英语教材一般采用ESL、剑桥英语和新概念英语,但家长常常反馈:孩子学习效率不高,老师上课很无趣。米雯娟认为,小学英语教育是国内英语培训的相对空白点,大部分在线英语教育往往是照搬线下培训模式,并没有考虑到两种学习模式的不同体验。

在线授课模式可以打破师资所在地的限制,让学员在全球范围选择优质教师资源,从而解决线下教育无法规模化的难题。根据米雯娟之前做的行业调研,北美国家大约有400万个愿意教孩子英文知识的老师,中国少儿英文市场需求至少是千万人,用在线视频的方式搭建一个对接平台,这种分享模式可以满足双方的需求。

保证所有老师都来自北美国家且以英语为母语,是米雯娟给公司初期规划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些老师还要持有TESOL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认证。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米雯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邮件邀请老师,她还在老师常去的线上社区发布招聘广告。VIPKID每节课25分钟给予的报酬为20至25美元,外教平均一天上课两个小时左右,每周课时一般是10多个小时。这意味着,老师每人每月能获得3000美元左右的额外收入。如今,VIPKID平台的北美外教数量达到了1000人,开始成为一个有规模的教学平台。

VIPKID接连得到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红杉资本和经纬中国的A轮投资,以及北极光领投的2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已超过1亿美元。

“线下教育不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找到好老师,VIPKID直接招北美国家的TESOL老师,同时能提供一两千人在线的一对一课堂,这可以把单价降下来。”北极光创投副总裁林路说。

线下英语教育机构的成本以房租和人员开支为主,师资和教学研发其实只占很小比例,师资预算通常控制在15%以内。除了师资,米雯娟认为,对于VIPKID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其核心竞争力还在于需要研发一套独家的教学内容和系统。“先有内容再去连接需求,这样的平台才有价值。”米雯娟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公司发展早期,米雯娟就从广州一所国际学校挖来了美国人Lane Litz,她曾在伊顿幼儿园和魔奇英语做教研。当时,VIPKID只有10个人。他们花了8个月时间将24个课件单元重新编写,教学内容从学前覆盖到小学三年级。

教研团队并没有完全复制美国的课程,而是根据美国小学的教学大纲CCSS重新设计了一套课程。美国的小学课程是跨学科的,需要对内容做出分解和融合,所以除了英语,VIPKID还细分出语言与艺术、数学、科学、社交等课程。

这套教材更适合中国小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数学,中国就比美国同级水平难得多。但它也汲取了西方教学的特点,Litz坚持,社交和语言艺术应该是不可少的部分。她在之前的小学任教时,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开放话题,让他们随意涂写,但是中国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一堂课结束后,Litz的感触是,中国学生更愿意被动接受信息,欠缺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VIPKID第一个网站版本于去年年底上线。米雯娟在投资方创新工场的员工群里发布广告,鼓动其员工让自己的孩子参加VIPKID的3个月学习课程,成为第一批实验班的学员。

低龄儿童是否适合在线一对一课程是VIPKID试验的重点。最早加入实验班的4个孩子在课堂中的互动反应,就让米雯娟发现了不少问题。4个孩子有4岁的,也有六七岁的,4岁儿童需要3至4节课才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一些的则更喜欢多互动。

VIPKID据此改进了课程:内容对不同年龄的学员更有针对性;每节课的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延长到25分钟。教学环境的细节也做了调整,比如墙壁的彩绘背景容易让摄像效果混乱,米雯娟会建议外教上课时最好选择浅色背景。

一个月之后,VIPKID发布第二期实验班招生广告时,已有43名创新工场员工愿意让孩子加入了。为了让低龄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VIPKID增加了奖励机制—小朋友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会得到一颗星星,积累一定数量后,可以在课程系统里兑换更大的奖励,比如飞船、游戏道具之类的虚拟物品。

这期间,VIPKID还建立了一套反馈机制,对家长开放的后台系统让他们可以看到孩子获取的星星数,也能收看课程视频回放,并给老师打分及写评语,分数会影响外教的收入。

儿童教育的老师更需要培训。通过几次实验班授课,VIPKID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每节课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引入奖励,刺激小朋友跟随老师思维的,这些都会纳入到对外教的培训中。

在招生渠道上,VIPKID并没有考虑付费点击模式。米雯娟认为,口碑传播仍是教育类产品最好的推广方式。比如一位在微博上拥有众多粉丝的家长分享了女儿在VIPKID上课的消息,一下子就为公司带来了1000多个注册用户。VIPKID的呼叫中心会为这些新用户安排试听课程,目前这种形式的付费转化率为7%。

VIPKID已有注册学员7万多名,付费学员近6000名,客单价平均为1.3万元,续费率达到了80%。但公司每月需要支付的外教费达上百万美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它接下来计划增加品类,比如从少儿英语扩张到少儿教育的其他品类,也会增加成人英语。

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教育机构?听起来是一个颇为宏大的目标。过去两年,和青少年英语在线学习相关的创业项目颇受资本青睐。总部位于上海的VIPABC,其母公司Tutor Group就拿到了近1亿美元的B轮投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淡马锡控股和启明创投。但今年年初,也出现了91外教被51Talk全资收购的事件,前者创始人龚海燕公开承认失败,定位摇摆、师资质量没有保证、缺乏黏性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需要VIPKID警惕的,可能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尽快建立起在线教育少儿英语品牌,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

篇9:提升公文写作能力讲座开讲啦

“函一般是一事一文, 语言要朴素, 态度要诚恳, 要求要得到。 内容简明扼要, 一般不作论述。 ”

“公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和文种组成。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 特定内容用引号、小括号外, 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公文标题中的介词结构‘关于’只能出现一次。 ”

“公文中都有大标题和小标题, 分文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 一级标题用黑色体, 二级标题用楷体字, 三四级标题用仿宋字体。 ”……

27 日上午, 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张茂叶为省畜牧兽医局局机关及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 公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原则、公文格式、公文上报程序等在此次讲座中都被一一讲解。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 畜牧兽医事业也迎来了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时代的发展, 对于广大干部的素质要求也日益增强, 而公文写作与处理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公文写作与处理是各单位, 尤其是行政机关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是我们进行工作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为此, 他针对这次培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加强公文写作、规范公文运行、提高公文质量, 对提升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强的工作能力都要通过文字来进行总结和提炼。 要提高认识, 以这次培训为契机, 不断学习公文处理的有关知识, 增强自身写作本领;二要刻苦学习, 提升公文写作的基本功。 学习永远是一件苦差事, 没有一股子钻劲、挤劲, 是很难深入学下去的。 然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又不断要求我们学习新知识、更新储备库,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勤于学习, 注重积累, 善于思考, 不怕吃苦。 只要做到这四条, 我们的能力一定能够提升;三要学以致用, 提升全系统的公文质量。 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因此, 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善取他人之长、勤补自身之短, 在公文写作中逐步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提高自身本领, 不断提高整个单位、整个团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上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下一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