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法治环境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8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执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实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功能,就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民工法治环境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工法治环境和谐社会论文 篇1:

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摘 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制度障碍;就业保障制度;法治环境

Study of 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innovation for peasant-workers to work in a city

TANG Kai-e1,WEI Lian-hong2,LI Zhong-yun3

(1. Chongqing Technical School,Chongqing 400043,China;

2. Shenzhen Municipal National Land Resources and Estate Management Bureau,Guangdong Shenzhen 518031,China;

3. Chongqing Municipal Economic Committee,Chongqing 400015,China)

Key words:peasant-worker;employment;institutional barrier;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legal environment

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给农村和城镇带来了双重变化。但事实上我国城镇对农民工的态度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农民工一直处于城镇社会的最底层,其应有的权益往往得不到有力的维护。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焦点话题与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推进和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不仅会有效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发展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加强城市经济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交流与统筹发展。重庆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笔者以重庆调查为主,对全国及其他诸如四川、北京、江苏等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1][2][3],就如何打破现行制度障碍,建立保障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促进农民工顺利地、稳妥地进城就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现实困难

进城就业成为农民工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农民工能吃苦、不怕累,工资低廉,甚至不买社会保险,但农民工进城就业仍存在困难。

1.庞杂的主体无组织。据统计,全国进城农民工达1亿以上,以重庆市为例,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70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1.7%,小学以下文化占43.2%,初中文化占47.6%,高中及以上文化占9.2%,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为6.8%。目前,进城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大多数是没有经过组织的,是以亲友老乡介绍外出就业为主,在城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各做各的事,各找各的工作,最多是以少数的乡缘、地缘、血缘等联系在一起。

2.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就业渠道与信息不通,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对于农民工更多的是摆设,农民工难以自由地进入城镇的劳动力市场,对职业的选择性较窄,主要集中在没有技术含量的苦力工作。

3.从事职业危险性较大。农民工主要集中在脏、累、险、差、难、苦的岗位中,有1/3从事建筑劳务,工作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不落实,时刻受到职业病与工伤事故的威胁。

4.工资待遇不平等。农民工工资普遍低下,同工不同酬,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至少1/3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 000元以下,工作时间超长、却没有加班工资,被拖欠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43%的农民工有过同工不同酬或没有基本劳动安全保障等不公正待遇(据重庆晨报2007年7月31日报道)。

5.就业不稳定。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把农民工作为廉价的临时工使用,随时可以解雇;农民工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一旦突然失业就会出现全面生活危机。

6.权益难保护。农民工的就业权、休息权、获得报酬权、伤残获得医治权、人身自由权等屡遭侵害,39%的农民工有过被无辜克扣工资或恶意拖欠工资的经历,15.60%的农民工则遭遇过打骂等人身攻击(据重庆晨报2007年7月31日报道),但农民工受人欺侮、权益受到侵害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由此产生。

二、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制度障碍

农民工在城镇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被封闭的城镇体制抛向城镇公共政策和城镇管理的社会边缘,被限制享有城镇的公共资源,这种边缘化的趋势,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多种原因,但最严重的莫过于制度障碍。

1.现行法律缺乏反就业歧视的具体保障措施。《宪法》和《劳动法》都有“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以及禁止劳动就业歧视”的规定,但这些都是原则性规定;新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受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这对农民工消除就业歧视具有里程碑性质,但仍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和救济措施。

2.缺乏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法律规定。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严重,现行的有关制度在招工程序、比例、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仍倾向城镇居民,就业与促进就业政策大多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那些好的工作都要求本地城镇户口,把脏的、累的、难的、险的、苦的留给农民工,农民工不能平等地获得就业。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2号)只是要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8日)只要求“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第10号令)规定城镇失业人员应当进行失业登记、并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民工没有这样的规定。

3.就业服务援助制度不覆盖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建立与发布、就业免费服务和培训、就业与再就业扶持政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等基本上不把农民工纳入服务范围。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函[2004]103号)、《关于印发金保工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会信息函[2004]05号)、《关于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2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等都没有覆盖农民工。

4.农民工主要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也无法律规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保姆、家政服务等劳务关系不在此调整之列。非正规就业包括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和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形式,但突出的问题是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至今没有对非正规就业进行立法。

5.劳动合同制度仍不完善、可规避的空间大。有些用人单位不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用签订集体合同或与包工头签订合同来代替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现在又出现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代替与农民工签订合同以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的用人单位迫于《劳动合同法》的压力只要求员工签上姓名与身份证号码,不告诉员工聘用期限与权利等,聘期可以随时填写即可以随时解聘。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仍处于弱势,为了暂时保住或获得工作,他们不得不签订那些极不规范的劳动合同,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至少20%的人自认倒霉。

6.许多制度都不把农民工当作用人单位的职工。现行制度对于“就业主体”缺乏明确而科学的法律界定,都未能明确农民工也属于单位职工,于是,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与用人单位都认为农民工不是企业职工,而只是临时工。如《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第22号令)等都把农民工排斥在企业职工之外。

7.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现行制度规定“同命不同价”、受伤或死亡赔偿数额因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相差很悬殊,并且软弱无力地使农民工被拒于公共组织的大门之外,多数公共组织以农民工维权“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而置身事外,全国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不到10%;工伤认定把用人单位提出申请作为伤残者直接提出申请的前提,严重损害了对伤残者的保护,因为一些无良知的单位领导故意不签字或拖过认定时间再签字、使工伤无法认定,而且不到1年的申请期限太短,农民工工伤者很容易错过认定时间;法律制度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方面仍然存在责任不明确、清偿制度不健全、手段欠缺、处理的行政程序时间过长等弊端;仲裁与诉讼制度存在环节过多、程序复杂、审理时间过长、时效过短、费用较高、仲裁保全制度无规定等缺陷,法律援助也无力,农民工权益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

8.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壁垒是农民工身上的最大枷锁,是“农民工”概念产生的根源,也是农民工无法与城镇居民处于同等地位、享受同等权利的最终根源[4]。现行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附加户籍制度以外的一些社会功能,导致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就业、培训教育、劳动用工、医疗、税赋等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不同,使农民工只能作为城镇的暂住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人为地制造了等级和利益差别,加深了城乡分割的裂痕,造成了对农民工的歧视,无法使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

9.其他制度制约。对农民工的行政管理机构不确定、政出多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主要倾斜于城镇而未能体现农民工的需求,农民工就业培训制度难以落实、培训机会少;为农民工服务的中介组织较少且不规范,黑中介仍屡禁不止,整顿治理不力,农民工常常受害;部分法律限制了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从而导致农民工的其他权利也被限制或剥夺,参军转业优待不覆盖农民工子女;职业病防治制度未能建立与执行,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对农民工权益规定本来就不多的法律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不折不扣的实施,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

三、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工问题则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即着手行动,不能有任何犹豫,要努力实现农民工“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环境有改善”的目标,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统一农民工就业管理。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的现象,确定农民工就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实施,加大财政投入,集中政府分散的就业扶持经费、发挥其最大效应,并且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其他相关部门切实配合、协助,要消除部门利益之争,以大局为重,切实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做出成效。

2.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认真构建劳动力统一市场,所有的劳动力市场、行业、工种、企业、事业、机关对农民工免费开放,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任何一家劳动力市场,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进城就业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不得以城乡身份设置门槛。

3.建立广覆盖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交流不畅已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一个瓶颈,各级劳动力市场信息中心、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作用;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劳动力供需信息公共网络,统一集中各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信息,完善信息发布渠道,不仅要在劳动力市场和互联网上公布,而且要在报刊等媒体上公布,还可以发送各种宣传资料,使农民工普遍能够平等获取可靠、有效、优质的就业信息。

4.建立一视同仁的就业服务制度。构建以区县级职业介绍机构为主,覆盖乡(镇)、村的三级职业介绍服务网络,扶持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专门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现有的所有合法职业介绍机构都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且必须依照规定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求职者一视同仁提供就业服务。

5.建立平等的就业激励制度。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根据招用农民工的人数给予融资担保和一定数额的税收减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小企业给予小额贷款,对重点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就业培训经费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采取补贴或奖励等办法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鼓励农民工自谋职业或回乡创业,对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定额的税收减免,免缴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筹资金不足的,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与贴息。

6.建立公平的就业援助制度。将进城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分别纳入现行的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困难就业援助范围、残疾就业援助范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范围等,依照城镇居民的相关规定相应享受再就业政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困难人群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免费提供就业岗位及生活救助等援助。

7.建立开放的就业培训制度。向农民工发放“技能培训券”,建立一站式就业培训与多种模式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全员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允许农民工低息或全额贴息贷款参加培训,对通过技能鉴定或获得技能资格证书的给予补助或奖励,对技能培训合格的优先推荐就业。

8.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实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责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直接与农民工本人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不得以劳务派遣合同、集体合同或与包工头的合同代替与农民工个人的劳动合同;明确与之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也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实行同工同酬和“一金一卡”制度,必须将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本人。

9.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名册备查,并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如实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10.建立城乡真正统一的户籍制度。除保留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外,其他证件一律取消,依据合法固定住房与出生地来决定户口所在地,切断户口与利益之间的关联,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

四、农民工进城就业法治环境的改善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最有效手段是法律手段,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建立有序和有效的法治环境,这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1.清理并修改已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要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颁布的决定、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及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各地要对本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进行彻底清理,清除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平等性规定

第一,修改有关职工权益保障规定,将农民工纳入其调整与保护的范围,并补充相关规定。

第二,修改就业与再就业规定,将农民工纳入其调整与扶持的范围。

第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诉讼制度暂时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与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专门针对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司法、工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要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站、求助热线和维权举报电话,为经济困难和不懂法律的农民工及时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律师与法学专业学生无偿为农民工与其他弱势群体每年提供若干个小时法律援助服务的制度。

第四,完善救济制度。修改程序法律制度,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程序规定。精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法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缩短时限,及时受理,快速审理,减免费用;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案件原则上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审理,减免诉讼费,降低农民工诉讼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及时采取必要的诉前与诉讼保全措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及时有效维护。探索业余仲裁员审理仲裁案件的制度,聘请一些退休的法官或司法人员、在职的大学教授、律师等利用业余时间仲裁一些纠纷和案件,可大大降低被侵权者的维权成本,培养社会公德。

2.加紧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让进城农民工就业权利、就业过程和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

第一,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办法。根据《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将各级政府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动待遇、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行政措施加以总结、分析和论证,将其上升为法律制度。

第二,制定《非正规就业管理条例》。非正规经济是相对于正规经济而言的,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特征做过如下概括:容易进入或没有进入障碍;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家庭所有制或自我雇佣;经营规模小;采用劳动密集型的适用性技术;劳动技能不需要在正规学校获得;较少管制和竞争比较充分。非正规就业具有灵活、自由、进退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5],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巨大的就业和生存空间,农民工转移到非农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和较长时期内,要以非正规就业方式来实现其充分就业,因而有必要就非正规就业进行立法。

第三,制定《工资支付规定》。建立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责制,实行同工同酬和“一金一卡”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的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对发生工资拖欠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从严处罚,保障农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及时足额取得其应得的报酬。

第四,制定《社会保障法》。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落实工伤保险,实行“同命同价”政策,农民工受伤或死亡,赔偿标准与城镇居民一样;解决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险和疾病住院医疗保险,确保农民工看得起病;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取消户籍限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范围。

第五,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对农民工的就业、劳动报酬、休息、文化教育、健康、生命、人格尊严、居住、民主政治等权益做出全面具体规定,明确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主体、监督职责及监管失职的法律后果,以及农民工权益救济机构及方式、途径等。

第六,尽快制定《户籍法》,统一户籍,结束农业户口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束缚。

3.强化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执法力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是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突出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国法治社会难以实现的根源所在,更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农民工也包括社会其他组织与个人都盼望政府的政策与承诺要稳定、要兑现。因此,政府必须采取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责任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惩罚违法行为等各种有效措施,确实履行职责,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有效实施,为全社会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结论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民工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EB/OL].互联网,2005.

[2] 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2006(1):2834.

[3] 李春根,徐光耀.城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保障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6):55-59.

[4] 张智勇.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农村经济,2005(4):123127.

[5] 王海英.非正式就业渠道与女性农民工就业[J].甘肃农民,2006(8):111.

(责任编校:周祖德)

作者:唐凯娥 魏炼红 李忠云

农民工法治环境和谐社会论文 篇2:

论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执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实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功能,就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关键词]纪检监察 和谐社会 职能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执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主要是通过廉政教育、监督制约、依法惩处、权利保障来实现的。

一、廉政教育,巩固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精神支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其他各方面社会关系的和谐。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人民群众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寄予很高的期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领导责任,处于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中心,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才能为妥善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上,能充分发挥廉政教育的基础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必须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明确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是理想信念动摇,党纪政纪和法律意识淡漠。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反腐败形势教育;党内条规和反腐败法规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先进示范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廉政教育,重点是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强化执政为民和廉洁从政意识。其次,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增强廉政教育说服力,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而且要创新教育方式,灵活运用理论培训、典型示范、案例分析、网络宣传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再次,廉政教育制度化社会化。廉政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在廉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廉政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二、监督制约,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机制

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心情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安定有序才有可靠的保证。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要求多样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纪检监察机关是专司党纪政纪监督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其监督制约职能,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减少和防止因权力滥用而造成的一些社会不和谐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监督保证作用。纪检监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监督制约,主要是促进和保证政策公平、权力公平、规则公平、利益公平。

政策公平是前提。政策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政策公平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着眼点,方针政策兼顾和反映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各族人民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安定和谐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政策向导。纪检监察机关检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主要是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执行,保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重大决策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减少和避免因政策不公、决策失误、权力腐败而导致的社会不和谐,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权力公平是关键。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用权是否公平来感受、判断党和政府的公平,没有权力的公平行使,就不会有政策公平、社会公平,也不会有和谐社会。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行权用权的监督制约,是促进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纪检监察机关在整个监督制约体系中是职能部门的监督,相对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非权力和非职能部门的监督而言,更有监督权威和监督效力,人民群众也寄予很高的期望。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保证权力公平公正行使,社会公平就找到了重要支点。

规则公平是保证。公平正义要靠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来维护,更要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相应规则和程序来保证,以规则、程序捍卫公平正义,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健全权力运作程序,完善监督制度和措施,提高监督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纪检监察机关保证规则公平,一方面要形成一套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从政行为的有效机制,保证公平正义的制度化法制化;另一方面要坚持规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制度的威信和监督的威力。

利益公平是结果。人们追求社会公平,归根结底是利益公平,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公平。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利益差别,利益差别产生利益竞争和矛盾,保持社会和谐,就是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逐步缩小社会差距,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纪检监察机关发挥其在反腐倡廉中的职能作用,高度重视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参与规范收入分配政策,监督政策的有效执行,有利于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地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正当的利益,最终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三、依法惩处,营造社会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

安定有序是一种社会秩序状态,是人类一切活动稳定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制度、规则要求的秩序必须获得人们的普遍遵从,违犯党纪国法所规定的秩序,必须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才能强化秩序的价值和人们对秩序的依赖,形成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良好法治环境。如果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惩处,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不仅会助长丧失行为道德之风,败坏社会风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而且会动摇人们对制度价值和法治理念的追求,影响法治环境的形成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从法制到法治,制度的理念变成治理的行为,必须强化法制的严肃性、强制性,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坚决惩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发挥纪检监察的惩处职能,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惩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各类腐败分子,营造党内良好秩序的法治环境,一是要针对领导干部滥用权利、谋取私利的热点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如领导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跑官要官的,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的,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的等要从严从重惩处。二是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如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城镇房屋拆迁中损害居民利益的,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职工利益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等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治理。三是针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重点领域加大查处力度。如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工程项目中违纪违法的,金融、土地管理中违纪违法的,物资和服务采购活动中违纪违法的,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和经营活动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违纪违法案件要依纪依法严厉惩处。

四、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首先要激发党内的创造活力,营造党内民主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的职责,不论是在发展党内民主,还是在发展人民民主上,都应大有作为。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保障党员权利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纪检机关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认真贯彻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维护党员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等民主权利,保证党内民主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政治生活,有利于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环境。行政监察机关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企(厂)务公开、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

责任编辑晏蔚青

[作者简介]吴珍,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作者:吴 珍

农民工法治环境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基层检察院如何突出工作重点为市域经济发展服务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举。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检察机关有责任对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创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笔者所在的基层院(五常市人民检察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级”政法和检察长工作会议及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工业强市、升位赶超、建设和谐五常”的总体目标,结合检察工作职能,找准检察机关服务和谐五常的契合点,充分发挥服务五常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实现检察工作与和谐五常建设的互动发展,营造出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过开展“深化服务年”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实实在在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二是实实在在地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有效优化全市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三是实实在在地转变我院干警工作作风,树立检察队伍亲商、护商、利商新形象。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突出打击重点。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犯罪活动,特别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惩危害农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的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我们始终坚持突出打击重点,增强严打实效,将斗争的锋芒直指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2009年以来,批准逮捕严重暴力犯罪24件25人,多发性犯罪62件67人,已提起公诉和上报哈市院审理80件83人。我们健全严打机制,同时坚持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贯穿于执法办案工作的始终,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年初以来共对六人依法适用了轻缓刑事政策。对未成年嫌疑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突出查办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破产和经营活动中发生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依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疗、就业、就学等涉及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的领域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我们将反贪工作着力点放在“三机关一部门”、经济热点部位和农民切身利益保护上,从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入手,检察长、主管副检察长亲自指挥、亲自办案、亲自协调,排干扰,破阻力,使得一些大案要案得以顺利攻破。2009年以来共查办涉农犯罪案件七件九人,为深化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服务三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阶段我院立案侦查渎职侵权行政执法领域特大案件一件两人,社会反响很好。

(三)突出预防重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联动工作机制,职务犯罪预测预警和防范控制机制,不断深化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社会预防。以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为切入点,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物资采购、大额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等关键部位和环节,适时介入,积极开展同步预防监督。年初以来,五常市人民检察院预防科深入五常镇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五常市城区垃圾处理工程、铁通路(五常至尚志段)改建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展预防工作,保证工程项目招标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减少犯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五常经济建设规范、健康发展。

(四)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刑事诉讼监督,促进检察机关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要重点加强对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年初以来,五常市人民检察院监所科对五常市辖区278名监外执行罪犯进行了考查、考核,杜绝了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加强了驻所检察室装备建设,实现微机化管理和动态监督,提高了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质量和实效;积极探索民行科参与接待制度,对正确的裁判审判案件认真做好服判息诉工作。

(五)突出调解重点。对涉及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并作好司法调解,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轻易纳入司法程序,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主动做好调处工作,力争诉前化解纠纷。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市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推动检乡共建。五常市人民檢察院在活动中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检察干部进农村,服务农民促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全体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及部分检察干警组成七个调研小组,一行十四人深入长山乡和平村、水泉村、长山村、金桥村、青松村、前程村、长兴村等七个行政村,与各行政村的党支部及村委会成员对接,察看村情,详细了解并掌握各村的自然情况、备春耕生产情况、资金情况、社会安全稳定情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雷厉风行地解决;经过争取可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因为种种原因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耐心细致地讲清楚,说明白,尽最大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切实发挥检察职能,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各种项目资金的监管,搞好村务公开、项目公开、推行阳光操作,去年我院为长山乡协调西浪河防汛工程资金100万元。此项工程18道截流坝和两处护坡已竣工,可保护两万余亩农田安全渡汛,群众十分满意。我们还为其协调中长期贷款220万元。今年五常市人民检察院还将重点做好为长山乡帮扶工作,要根据到长山乡进行调研时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帮扶措施,切实解决长山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二)推动检企共建。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服务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的主要工作内容。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服务企业,胸怀大局,牢记使命,切实增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法治环境,我院渎检局深入哈五路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展“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共建和谐社会”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做好对企业职工的法治宣传工作。我院公诉科为了深入开展“服务年”活动,将工作融入到服务五常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我市牛家镇工业园区,就“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企业发展”展开调研,并就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经济平稳发展与企业家们召开了座谈会。并初步提出三项措施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对侵害企业发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从重从快处理;二是严肃查处侵害企业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鼓励企业大胆举报;三是加大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法制宣传。与会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服务年”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解决法律难题,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企业家对检察机关给予企业的主动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企业建章建制、“堵塞漏洞”,提高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营造出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推动检校共建。一是畅通维权通道路。我院未检科结合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活动,委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警担任法律副校长,与学校一起组建维权岗工作小组,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及时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护。二是强化普法宣传。结合所在学校的薄弱环节,提出检察建议,帮助校方堵塞漏洞;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普法外进行心理咨询,进一步强化普法效果;结合未成年人求知心理,组织在校学生旁听和观摩刑事犯罪案件庭审活动、开设模拟法庭,使学生们学法、知法、守法。三是加强预防工作。定期开展“检方、校方、家长”联席会议。特别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女、家庭缺失的学生,推行学校、家庭、街道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预防体系,消除隐患。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生活、学习、课外活动中的情况,做到点面结合,清除青少年犯罪的死角。四是重视积累经验。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保护工作,多方位、多层面地开展校园法制调研工作,针对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从而使检校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三、创新服务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一)建立案件通报、工作交流制度。与我院反贪局、反渎局、职务犯罪预防科、公诉科等业务科室与我市行政执法、纪检监察、审计、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依照相关法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服务合力。建立完善案件通报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交流制度。形成整体服务五常市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二)建立涉及项目建设的案件专项管理制度。我院反贪局、反渎局、职务犯罪预防科、公诉科等业务科室完善并实行案件信息及时报告制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重大复杂案件报批报备和指导监督制度。对涉及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案件,慎重初查和立案,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和拘留、逮捕等措施,实行案件专项管理和专办、督办制度、切实做到了“三个优先”,即:优先受案、优先审查、优先起诉。在保证案件质量前提下,尽量缩短办案时限,切实做到快侦、快捕、快诉。

(三)建立提供服务的长效机制。我院职务犯罪预防科为企业对项目建设中易发生法律问题的环节,提供快捷、便利的法律咨询服务。采取与项目建设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开展项目共建活动。对每个重大项目建立一个服务方案、一套服务措施、一个服务档案的服务办法。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及时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共同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增强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

作者:倪志远

上一篇:流氓软件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养护管理中隧道机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