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2024-04-15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精选8篇)

篇1: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分别进一步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

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充分认识民主与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标?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民主与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只有以人为本,发展民主与法治,依法保护人民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中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通过分析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到民主与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民主与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妥善解决;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主法治可以奠定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

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创造活力。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

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使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人民法院在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较好的完成了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司法工作任务。

1、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稳定。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严把案件审查关、证据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案件质量;坚持“严打”方针,重拳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严惩诈骗等经济犯罪;依法惩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的方针,继

篇2: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法治是和谐社会诸要素中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要件,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建设法治**是推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首要任务。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早在上世纪9O年代中期,就在依法治国方略指引下,以依法治市为总揽开始了地方法治化建设进程。2004年下半年,市委就已作出《法治**建设实施意见》。今年8月28日市委书记赵鹏在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积极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通过五年努力,力争使全市所有县(市、区)建成法治合格县。”“努力构建和谐**。”从依法治市的提出、组织实施到如今法治**建设的启动,这告诉我们,我市地方法治化建设进程也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推进的新阶段。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法治**重大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为社会提供更明确的行为规则,使人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奠定社会和谐的法律基础;只有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严格执法,用法治手段有效地降低和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只有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加强对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确保用权为民、预防腐败;只有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才能提高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形成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环境,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法治**建设实施意见》作为大事来抓。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将法治**建设纳入其中,既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又作为其重要保障。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分的实施计划。无论规划、计划,都要深入研究,理清思路,确立重点、抓手、载体和突破口等事项,不断扩大参与度,提高实施效率,做到每年都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特色、新成效,将法治**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突出抓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个核心和关键。坚持和促进依法行政,通过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有序运转,是法治**建设的重点。全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理念,变“政府权力本位”为“公民权力本位”,变“公民责任”为“政府责任”,牢固树立遵法守法的行政意识。要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切实做到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业务培训,实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一律不得上岗执法,执法人员循徇私枉法、贪赃枉法、执法犯法的要严格依法惩处。集中精力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我市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要切实维护司法公平与正义。各级司法机关都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法院改革,深化检察改革,推进监狱工作改革,及时总结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在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群众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对司法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司法审判行为,严格规范检察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相衔接的制度,防止和纠正以罚代刑。健全司法纠错机制,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四是要深入开展好“五五”普法工作。建设法治**,广大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法律素质、素养的提高是基础和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的要求,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

篇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一词在历史上最早出现于古代希腊文demokratia(即英语的democracy),民主即民治。古代哲学家和政治家以颇为直接了当的方式使用该词。[1]意思是多数人治理的政体,与专制或寡头政治相对照。自17-18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权利宣言”或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人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即规定了自由、平等和法制。[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建设、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

1 民主是一种政治理念

1.1 民主是政治理论的信念

民主的最初意思是“民治”或“多数人的统治”,是政治理论家建立的一个信念,带有一些乌托邦的色彩。当他们提出民主一词时,民主并不是现实。也可以认为,民主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少数人的统治或官治(王治)的一种批判,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来的政治理想。政治理论家们总有恪守民主原旨的企图,但任何一个政治理论都会有与现实结合的倾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理论就要剔除过于理想主义的部分,而屈就于社会现实。这样一来,理论家们就把理想中的民主转化为社会发展的过程。[3]也就是说,民主是渐进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来达到民主社会。民主就成为多种层次的社会政治状态,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用其对政治体系判断时,就出现差别性判断,一个体系比另一个体系更民主一些,相比较而言民主体系有多种,只是民主程度不同罢了。

1.2 民主是符合理想的政治形态

民主的观念被世界范围内接受以后,各个国家都要将其制度化,但谁也无法脱离自己的文化、历史环境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现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时不困扰着人类。很多理论家为人类设想着民主的理想国,也感动着现实中的人们。可现实中没有一个完全符合人类理想的过度,人们从幻想中走出来开始用各自所有的材料建造自己梦想中的殿堂。[4]民主理想似乎离谁都那样的近,而又不可及。

理想家们开始设计能够实现的民主理想体系,由于受到文化、理想等因素的影响,理论家们的民主体系都不尽相同。把简单的理想现实化,就成为复杂的体系,要使这个体系在理论上完善是十分困难的,它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完善的步骤和速度也是理论家伤脑筋的问题,这不是他们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政治实践家们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们建构着民主政体。当这个整体建立起来以后,他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其合理性和和必然性。社会发展的惯性使政治实践家们不急于改变已有的政治体系,更乐于以稳妥的方式进行局部的修补,除非外在压力使旧的政治体系行将崩溃,无法以旧的形态继续存在。

1.3 民主是政治价值尺度

在世界上诸多的民主体系中,哪一种更民主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民主程度的问题。民主既然有程度差别,它就是一种价值尺度,而且这种价值尺度是可以模拟量化的。那么究竟应怎样衡量民主的量化差别呢?根据民主观念的原意,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民主的程度就可以理解为真正代表民众意志和利益广泛程度。只有代表大多数民众利益和意志的政权才可称为民主政权,反之只能称之为寡头政权。而民主政权所代表的意志和利益也会有差别,这就是民主性的高低差别。而哪种政治体系更为民主呢?这是一个很难评判的问题。我们只能把民主的内容分成很多项目,然后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之间进行比析,再予以最终的判断。这种横向的比较固然重要,而纵向的比较也不可轻视。每一个政治体系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速度也不会是恒定的,况且还要受到民族传统和国家政治理念的影响。要全面客观的衡量一个政治体系的民主程度,应该有多维的分析,也就是说,民主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是一个评价体系,而不仅仅是一项指标。

2 民主是一种政治形式

2.1 民主是一种社会制度

民主的现实性就是其社会制度化的确认和落实。民主制度的态度是欢迎民众参与政治,使本来是少数政治家角逐的游戏成为社会成员共同从事的活动。民主制度为民众提供了广泛的政治机遇,参与性程度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主体资格及政治规则的限制,另一个是民众的参与热情。

政治最容易陷入成为社会管理者利益代表的泥潭,是国家性超越社会基础。民众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社会管理者最终确认的,而他们的地位影响到评判标准和对社会的总体认识。政治也最容易成为既得利益阶层的保护者,这个阶层往往表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主流,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政治对内的任务之一是尽力使这种威胁和破坏力不要成为摧毁性力量爆发出来,使社会沿着主流方向平稳地发展,淡化和弱化社会矛盾。矛盾的激化程度越高,则民主程度越低,这在许多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验证。[5]

2.2 民主是一种政治体制

民主政治要求有一个能够贯彻其精神的政治体制。社会的各个利益集团都有参与国家政治的期望,他们以政党的面目加入到社会当中。这种形式被历史保留并强化。民主政治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并非民众,而是政党。民众选择它们乃是基于它们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各阶层几乎都有各自的政党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对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判断也基于其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代表民众的利益。[6]政党的地位往往与其在政治事务中与社会主流的利益和发展方向有关,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终将被淘汰。代表民众利益的广泛性也被认为是民主程度的一项标准。政治体制像一个容器,人们判断它的标准是看它盛了多少民主的东西。

2.3 民主是一种社会规则

民主要求国家的政治事务是公开的,重大政治行为要被公众所知晓并接受。如果把政治事务遮盖起来,就是对民众的欺骗,就必然丧失信任.知情是民众的权利,知情权的落实是政治受到理解和接受的前提条件。政治如果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求民众的接受,它就是对人类理性的藐视,民主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就是让民众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政治。当然,民众的参与是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事务,民众也清醒的知道国家事务应该由谁来处理,公共事务由谁来管理,但民众并不愿意管理者成为他的对立面或成为脱离他们的特殊群体,更不愿意管理者成为他们利益的侵害者或剥夺者。

3 民主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

3.1 民主是一种工作制度

民主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或行为方式,完全可以不局限于政治。各种社会组织、集体都可以制定一些符合民主的规章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有着浓厚的民主政体的形态。权力机构与执行机构,甚至监督机构的分置,很类似于国家权力的分立形态。形式要符合内容,再加上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和趋同性,民主规则较容易在社会组织和集体中生根。民主规则作为工作制度在现代社会日益普遍。大会制度、工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规章以及决策程序都与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联性。

3.2 民主是一种工作方法或作风

民主方法或民主作风是针对掌握权力者而言的,它往往表现为强势者对弱势者的态度,民主的方法表现为掌握权力者不以个人的标准为唯一标准,而采取征求、采纳意见和建议,注重征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或者将部分事务的决定权、行使权下放给部属,对具体事务不予干涉。他们给从事具体工作者以较大的空间,利于这些人发挥才干。这只是说掌握权力者并不事必亲躬,而不是不闻不问。民主的工作方法可以制度化,也可以由当事者自行调节,这里主要指后一种情况。民主的工作作风是掌握权力者个人风格的展现,其表现为对他人的信任、宽容和谅解。信任是民主作风的基础,只有信任才可以发挥出民主作风的魅力。信任伴随着宽容与谅解,才会容忍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现象,给人以改过和弥补失误的机会,也会接受与自己不同的工作方式。民主的作风还表现为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可以说已具备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成为个人素养的重要内涵。

3.3 民主是一种工作态度

民主的工作态度还在于理解,理解别人、理解困难,甚至理解错误。理解别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人都是复杂的个体,人人都有很多不同的素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不同的主观倾向。一个人要代表另一个人的全部是不可能的,这种企图本身就违背了民主态度的初旨。理解困难与感受困难是截然不同的,没有感受经验的理解是苍白的,它要靠认识来支持。困难对不同的人来说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民主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也是十分珍贵的。

4 要客观的对待民主

民主概念从原本的政治涵义演化出很多新的意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民主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其涵义是有差别的,不可混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也有很大差别。工作、生活中的民主与政治上的民主是截然不同的,决不能把个人的方法态度与政治制度相提并论。我们应正确认识民主,把它置于具体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既不能把制度和方法混为一谈,流于庸俗,也不能把方法态度问题无限上纲。摆正民主的位置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不能因为一些社会问题而让民众对国家制度产生怀疑和误解。正确的民主观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会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民主事业也会更加发达。

摘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的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很好的进行。今天我们再议民主问题是为了让人们进一步地明确,民主政治是国家和民众心心相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主,政治,国家,社会

参考文献

[1][美]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5):第6页.

[2]沈宗灵主编.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第190-193页.

[3]王勇飞编.法学基础理论参考资料(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第405页.

[4][英]柏特兰,罗素著,张师竹译.社会改造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2):第12页.

[5][德]康德著,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1:第174-175页.

篇4: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道德建设;法制社会;道德素养

一个国家能否长久治安稳定发展,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安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养。只有公民道德水平得以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加强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刻不容缓。广大人民应从自身做起,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道德文化缺乏科学性、平等性

在我国古代,理学思想的核心要求“三纲五常”常常被作为检验人们是否忠心、听话、孝顺的行为准则。无论对与错,臣民必须无条件听从皇帝之言,子女必须服从父母之命。人们丝毫没有追求自我决定自我选择的权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听到“你们的婚事我坚决不同意”“要是执意在一起就断绝父子关系”等等沟通中缺乏平等性的言语。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从小就被灌输脑中根深蒂固,禁锢了人们前进的脚步,阻碍了公民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

社会公共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作用。从 “三鹿奶粉”到“毒胶囊”再到“染色馒头地沟油”。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社会公德严重缺失,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企业不讲商德,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丧失诚信理念,制假贩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路边摔倒的老人如今连儿童都不敢搀扶;旅游景点总是在人声鼎沸后留下一片片垃圾。种种现象表明经济的进步却未能促进公民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公德不但没有深入人心,更使当代国人的道德素养缺失问题暴露至极。

(三)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制度不够完善

确定法律的权威并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完善是促进法治社会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条件,既体现人民意志又体现党的主张。由于国家监督机制不健全、道德法制制度不完善,存在着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行为,且时有发生,对社会正风气的形成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及时的表彰,失信谋利者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加强社会道德法制完善,加强社会制度完善,在公民遵守法制制度的条件下,不断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管理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完善道德法制制度,让法律和道德互为依存相互促进。通过道德制度的完善强化个人道德意识,让外在化的他律和内在化的自律有机结合,才能对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参考建议

(一)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度变革、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情势下,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道德观念呈复杂多变的特征。部分人的思想道德取向出现偏差,是与非、对与错分辨不清,公民法制观念薄弱。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道德知识,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可以开展表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活动,评选出优秀的道德模范,用道德模范的行为影响人们,从而鼓舞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增强道德法制观念。

(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性是新闻媒体独具一格的特征。针对社会中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感动事迹能够以一定的宣传手段来进行宣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念。弘扬社会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传播社会积极的信息,更正人们的错误观念,用新闻媒体报导出的先进事迹、模范代表激励人们争做好事,追求真善美。对不道德的行为能够进行有力抨击。不断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对社会中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加以宣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时代价值

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将不道德行为逐一纳入法律程序,赋予道德明显的法律效力,让“道德”不再是纯粹的“道德”。明确的规定道德的主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仍一次罚款十元、扔两次罚款加倍;让看似只是公民缺乏道德素养的行为变成法律行为,让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由此,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价值,让受罚者引以为戒,受罚的同时能够提高其基本道德素养。

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只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能够树立社会新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曹金荣,柏正杰.浅谈我国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64).

[2]孔玉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J].中共河南省委,2006(01).

篇5: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意义

十分深远。

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对国家重大事务享有知情权,就各项重大决策和立法建议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就能更好地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写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全面走上法治的轨道,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进一步分析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主体和利益需要的多样化,使得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对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根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恢复和修补;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主法治可以奠定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民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主法治是实现诚信友爱的重要条件,诚信友爱本身也是民主法治的一项价值追求。

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

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化,不可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不可能没有

分歧和裂痕。和谐的社会在于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制度是对社会进行调控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撑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

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当代与未来关系的科学把握和理性认知的结果。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使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无论是民主还是法治都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关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民利益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政治核心。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目标。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有机统一。问题在于,需要把它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加以强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回顾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主法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有关。苏东剧变的原因很复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坚持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然产生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不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也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破坏。

坚持依法执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共产党执政,应当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把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

我们要继续在全体公民中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观念。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决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为维护法律尊严、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具体体现。要不断拓宽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二)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看,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在选举中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在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保证每个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切实防止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选举公正,这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再如,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必须广泛征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项目,必须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三)关于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在立法上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法制建设上的体现。人权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去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意义重大而深远。

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为立法奠定民主基础,提供程序保障。要使立法切实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立法过程中增强立法活动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近几年来我国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推广立法听证会制度,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制度等。有的地方还开展了网上立法咨询和意见征集活动。应当说,我国立法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规范性和科学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们立法的领域、数量、质量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差距。按照既定的立法蓝图,我国将在2010年左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首先是和谐的法律体系,立法与其调整对象相比,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不过度超前也不明显滞后。在各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以及不同法律文件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整合一体。立法自身以及不同立法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和冲突,即使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也能通过立法机制加以消除。

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维护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而又需要立法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加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对立法重点和利益协调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立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四)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问题

一切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必须忠诚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和载体。强调人民对权力的制约,就是强调权力的依法拥有和行使。

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重吏治、强调治吏的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制约官吏的法律制度,包括对官吏的失职、擅权、贪腐进行惩罚。在我国古代,法家就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观点,就有运用派遣使臣、诸侯相互监督、天子巡行等方式对下属官吏进行监督的制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套制约监督官员的制度和法律。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历代封建王朝也好,资本主义国家也好,贪官污吏并不鲜见。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做得更好。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协调,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强化对权力的法律监督。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和腐败。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就是对权力进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最高的法律监督权力,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监督权,确保权力运行的廉洁高效。

(五)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我国的司法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现行的司法体制还必须进一步改革。确立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使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平台。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长治久安的客观基础就是社会的公正状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公正的社会。当然,任何社会总会存在矛盾和纠纷。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即使发生了,也能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司法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我们要全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体制。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司法功能。凡是可以诉诸司法解决或应当诉诸司法解决的案件,司法机关就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功能,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

实行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公开是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措施。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通过事实的公开、证据的公开、理由的公开、结果的公开,提高审判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及时消解社会冲突。公正是法治国家对于司法的根本要求,效率是公正得以及时实现的重要保证。效率和公正都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所必须的,应当统一起来。目前,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审判效率低下不仅严重影响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且使司法公正大打折扣。着力解决司法效率问题,对于确保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立法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的社会。目前,有些社会建设和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立法,是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要制定和实施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又要善于利用法律的指引功能和作用,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形成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状态。

要进一步建立法制化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依法保障公共安全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需要有多种途径表达。法治的责任就是引导公民依法从事社会生活,建立起经常化的社会矛盾表达和消解机制。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的法律保护,既是保障人权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当前应当对急需的失业救济、养老保障方面的法律加以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当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环境法制建设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上需要进一步强化。

篇6: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走和谐发展之路

---------洛四房村创建民主法治村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洛四房村位于皈山乡南部,东邻递铺镇鹤鹿溪村,南界孝丰镇李家村,西邻竹根村,北界皈山场村,距县城递铺12公里,省道孝泗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西苕溪的西溪与南溪交汇于村北面,形似半岛状,全村村域总面积4.676平方公里,地势相对平坦,山林面积6208亩,耕地面积1577亩,桑园面积1000亩。下辖七个村民小组,402户,1243人,其中中心村辖四个村民小组,628人。工业企业以竹木工艺品加工、转椅及配件为主。农业经济主要以蚕桑制种、花卉苗木、白茶等为主。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86亿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1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330元。先后荣获省级“小康示范村”、“绿化示范村”,市级“小康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民主法治村”、“文明村”、“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化示范村”、“健康教育示范村”,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五好党支部”、“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2007年我村创建三星级民主法治村,并通过了验收。在此基础上为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取得的成果。08年积极创建四星级民主法治村。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大村民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民自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紧紧抓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以完善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为抓手,通过开展法制教育,逐步把各项工作纳入了依法治理的轨道,使广大村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变化,有效地促进了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下面就我村民主法治村创建的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1、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村的各项工作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村民的法制意识,提高村民素养,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推动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增加村委工作透明度,给广大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上有更多的参与权、知情权,使村民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3、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四民主三公开”制度,不断规范村务管理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经济和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的有效方法。在统一思想后,村班子把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领导,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建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村“民主法治村”创建领导小组,为顺利开展创建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基本做法

1.在“民主法治村”创建过程中,我们把了解村情、民意作为基础来抓。首先在乡党委、政府及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召来了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本村的村情、民情。以反馈情况来看,大家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社会治安、村公益事业建设及村官办事随意化等问题上,为此我们确定了“强化制度建设、落实以制治村”,这一“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重点。为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农村基层的准确实施,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洛四房村村民自治章程》,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和表决通过。使村民自治章程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村务管理的工作规范。为了便于干群联系,汇编了《便民联系卡》及《洛四房村便民服务手册》分发每户一册,并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要揽制成图板上墙,使大家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推行民主法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实行“三公开”、“四民主”是顺利开展村务工作的保障。坚持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给予村民知情权、参与权,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坚持按章办事,使村务工作得到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及支持,减少和避免因村民不知情而产生的误解和抵触情绪。比如:①在村民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按照人口比例确定好代表名额后,以户为单位,先由每户任意推出所需名额候选人,汇总后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侯选人,然后提交本组18周岁以上村民进行差额选举。选出正式代表,得票最多的任村民小组长,同时要求每个村民小组必须配有一位妇女代表,实践证明妇女代表在计划生育、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等村级事务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②我村在赋石水库有移民毛竹山1000余亩,第一轮承包合同在2007年到期。对第一轮合同基数,有绝大部分村民持有异议,认为不合理,为此,在第二轮承包前,村专门邀请了老干部代表、村民组长、党小组长、乡林业站及全体班子人员到现场踏山,回来及时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初步确定承包基数,然后再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确定承包合同基数,考虑到原承包户对山林管理比较好及山林承包的连续性,通过村班子成员与原来承包户协商、沟通后,承包户接受了第二轮承包基数。通过这次承包使毛竹基数由原来的每度420帖,提高到现在每度760帖,增幅达80%以上,增加了集体收入。③在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过程中,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工作目标,在创建之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创建规划及工程项目,出台村补助等优惠政策,并将奖励办法发到每户手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村民积极参与决策,自觉投身到创建中去。④坚持定期召开民主听证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让广大党员、村民更多地了解村务工作情况。极大地调动村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村级财务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村里的收支凭证均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把关,定时组织民主理财,每年由乡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财务公开及时,接受村民监督。党员发展坚持三个一年原则,即本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满一年的,提交党员大会票决,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进行公示。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的,对其进行十天公示,然后提交党员大会票决,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一年后,交支部大会讨论票决是否转正,支部同意后进行为期10天公示,并报上级党委审批,全程公开、透明。

3、在抓“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整体法律意识不高,在实际生活中,依照旧传统,旧经验办事的现象还随时可见导致了各种矛盾的出现。为此,我们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作为“民主法治村”建设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除了加大法制宣传窗、法制学校等主要法制宣传教育阵地投入外,还邀请有关部门为村干部和村民讲授了“土地法”、“消防法”、“森林法”等基本法律常识,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

三、主要体会

通过“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地方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有一个依法治村,照章理事的发展氛围。创建民主法治村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全村上下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是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的保障,同时,要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民主法治村创建成果。

总之,我村的“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仅仅是阶段性的,有不少工作有待完善和提高。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村务民主管理,按照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依法治村,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争取早日将我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谢谢大家!

篇7: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蔡声烜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09土木二班 学号:240990208)【关键词】:精神文明 群众 社会 人民 关系 建设 社会主义 法制 民主 投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大业,既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需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和重要动力,它关系到我们能否把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并顺利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有序推进。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负有重要使命和责任。这项工作的侧重点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长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参与性需要由民主法制来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也是以全体人民为主体。社会主义民主越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越广泛,精神文明建设就越全面,越有效,也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要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只靠党和政府的号召不行,只靠群众本身的参与热情也不行,还必须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性的重要保证。它赋予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权利,并要求每个公民切实履行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既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为依据的,又是以国家意志为保证来贯彻执行的。它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变更,也不以领导人个人看法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越发展、越健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性越可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越能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持久活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序性需要由法制来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有序和有效地开展起来,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它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处理好它的内部关系。而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导下,辩证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但是,单纯地依靠人们的理智在工作中具体地把握还不够。只有把对这些关系的把握和处理纳入法制轨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打乱仗”,合乎其内在规律地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例如: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性与特殊性;它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软件与硬件建设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优秀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等等,我们过去把握得不够好,造成了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大量浪费。产生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这些问题的把握和处理还没有实行民主和法制,工作的随意性很大。所以,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要使这项工作活而有序,必须加强民主和法制,把民主法制引入精神文明建设领域。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需要民主法制来强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主动地学习和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长期历史过程。它既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制度化、习俗化过程。通过制度化、习俗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普遍性要求和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习惯。作为制度化过程,它首先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要求成为国家意志,被强制性地贯彻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当中,并带动整个制度化、习俗化过程的深入。不依靠民主和法制,国家意志就不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全面的支持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就很难深入人们行为方式和道德标准变革的领域,教育成果就很难得到巩固。一个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思想滑坡、政治腐败、道德秩序混乱的社会。而要建设一个思想活跃、政治清明、道德秩序井然的社会,首先必须形成依法治国的局面。

总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政治资源和重要优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民主法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

(二)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这里边有许多工作要做。我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法制形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大计,并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为了使这项长期性建设真正到位,并得到一贯地坚持,必须以法制的形式把它的战略地位明确和固定起来,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是,从现在到2010年,是跨世纪的1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阶段。为了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我党宏伟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使之具有法律效力是很必要的。以法制的形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原则性规定。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如在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时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如何保持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保持同步,如何利用物质利益等杠杆对整个社会作出明确而有力的导向,引导好企业、家庭和个人行为,使全体社会成员都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法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规定具体而系统。

2、以法制的强制力保证全社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

精神文明建设是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在制定和实施这个工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不能只靠政府。家庭教育、学校陶冶、社会要求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应与这种建设格局相适应。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所以,对它投入的效益不像物质文明建设那样明显和快捷。针对机制上的这种脆弱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更要依靠法制。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也同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投入一样,它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我们大体可以作这样的基本分工:离物质生产过程较远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由单个部门和企业无法承担的长期开发及具有较大战略意义的工作,应由政府投入;在与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直接相关的领域,应主要靠市场调节下的企业和家庭投入;在介于两者之间的领域,应由政府、企业、家庭共同投入。政府的建设性投入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所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相适应,经常性投入要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对企业、家庭和个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投入,在制定法规、规章、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总之,要通过法制创造一个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家庭投入相结合,法制、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相互补充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机制。

3、以法制手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效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目标是净化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的精神世界不是封闭的。意识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社会存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不能从精神到精神,从教育到教育。必须把教育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通过管理,使人们主动地习惯和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把思想意识提高到新的层次,进入新的境界。通过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他律的东西就会逐渐地转化为自律的东西。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文明市民守则》来严管重罚;新加坡的社会管理也是以严字当头,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就本质而言,实行科学的严格的社会管理,也就是加强民主法制的过程。管理必须在法制的框架和要求下进行,是法制的具体展开。就文化领域来说,管理的目的是繁荣。这与在文学艺术和学术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不矛盾的。因此,要以科学的严格的社会管理为目标,进一步细化民主集中制和关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具体法律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要根据全国全省的建设目标,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诸如公共场所管理、市场契约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厂规校规、市民守则、乡规民约等项管理条例,强化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约束。

4、以法制方式规范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参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受教育中发挥创造精神,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深入的推动力。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单位或哗众取宠,或仅陶醉于小圈子,搞所谓的“名人文明”、“名星文明”、“沙龙文明”等,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视而不见、不屑一顾。这种由少数人自己“炒”自己的所谓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显然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背道而驰的。为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必须制定完备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对各方面、各阶层干部群众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应履行哪些职责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都要依法办事,努力坚持“二为”方向。对文化艺术团体深入城市、农村、部队等基层要有明确规定。要把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些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

(三)处理好以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坚持重在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破与立的关系将贯穿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如何处理这一关系,是以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正在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还远远没有建立和确立起来。因此,不论是就科学和教育而言,还是就思想文化战线的情况而言,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立而不是破。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重点放在“立”的方面。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它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范畴,把握其运行规律,并搞好立法、立规。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一定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能够怎样,并如何保证其实现的问题。如果能够把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确立起来,并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遵从,那么,民主法制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有成绩的。

2、正确处理惩罚与引导的关系,坚持重在规范。

以法律的手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要讲惩罚,对违法现象严惩不贷,又要积极引导。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支持。讲法制,不能没有惩罚。特别是在社会秩序比较混乱的时期,惩罚必不可少。但惩罚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人们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搞好正面引导,即加强规范,尤其重要,更体现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性。可以说,以民主法制的惩罚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属于消极方面;规范引导,告诉人们应该和必须怎样才是其积极方面。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建设要着重在规范上去加强。对若干属于人们基本行为的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实施第三次普法工作,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法律法规条文普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只要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并认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规范,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健康的精神生活就可以真正建立起来。

3、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继承借鉴、创新的关系,实行重在坚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已经走出了封闭、半封闭的误区。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难形成势头,但要做得好,即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却是很不容易的。目前,从书刊到影视作品,从匾牌到广告,从人的言谈到社会风气,崇洋复古现象随处可见,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污染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腐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训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力度不够,缺乏得力措施;二是不能坚持不懈地抓,缺乏系统性、经常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切实实行重在坚持的方针。为此,要坚持不懈地抓教育。正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渐进的过程,所以更贵在坚持不懈。既要抓行政管理,也要实行法制规范。要对书刊出版、影视制作、匾牌命名和广告用语,以及人们的交际规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立法,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坚持重在普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个普及与提高辩证统一的过程。如何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一个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问题。与此相适应,以民主法制手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就法制这一特殊手段来说,普及是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所谓普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要做到。只有全体公民都应当做到的东西才能成为法律上的规范。而属于提高性的要求,如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等等,则是不能提升为法律规范的。因此,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性要求,加强立法,是以法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把重在普及作为这方面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加以贯彻。

坚持重在普及,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它内在的基本的规则提升为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这里包括竞争和协作两大方面。从竞争方面说,首先要诚实守信。没有诚实守信,就没有契约,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从协作方面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是分不开的,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见死不救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人的基本要求。对诸如此类的东西,要进行立法,让人们去遵守。

5、正确处理灌输与示范的关系,坚持重在示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学习过程,它是灌输与示范的统一。向干部群众灌输新思想、新观念是必要的。但更要发挥体现新思想、新观念的人和事的示范作用。由于典型人、典型事的教育作用比灌输更生动、更直观、更易接受,所以,在以民主法制手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重在示范。所谓重在示范,首先是领导干部、立法人员、执法人员,以及人大代表要率先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道德准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公正、廉洁、文明的形象,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精神文明。所有国家机关的公务员都要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尽到自己的职责。作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和作为党的得力助手的共青团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理所当然地应起先锋模范作用。

篇8: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促进和谐经济建设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主要工作职责, 广义的参政议政包括“参政”和“议政”两个方面, 狭义的仅指“议政”。从广义角度说, 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参政”和“议政”两个方面促进和谐建设。围绕中共党委和政府的长远规划和当前工作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尤其是热点、难点问题, 发挥民主党派组织里专家学者的资源优势, 深入调查研究, 特别是对产业调整和升级, 项目建设等提供有建设性的决策参考, 同时, 也要保持合而不同的特点, 针对一些事物的负面影响, 加强不可行性研究, 敢于进诤言, 尽心尽力促进社会重大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使经济结构优化和谐,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主监督紧扣干部作风

促进和谐队伍建设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主要的职能, 加强和推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中共党政领导召开的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发表意见;参与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讨论、修改;参与重大决策和重大人事安排的征求意见工作;通过人大和政协两会建言献策;参加中共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组织的调研、专题视察和专题座谈, 就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批评;作为地方民主党派组织, 主要是通过成员参加检察、监察、审计、教育等各行业活动, 通过参加行业风气评议, 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监督。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部门的工作效率, 促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和谐队伍建设。

三、社情民意紧扣民生动态

促进凝聚工程建设社情民意是社会和谐的温度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领域的深刻改革。在这场改革中, 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涌现, 人们在想什么, 拥护什么, 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首先以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出来, 这些反映, 有时会对社会舆论起导向作用, 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由于民主党派组织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具有联系较为广泛的特点, 所处的地位也比较超脱, 民主党派可以及时了解、收集情况, 并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为中共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做到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 保持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施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齐心协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四、服务社会紧扣弱势群体问题

促进和谐普照工程建设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切肤之痛, 中共党委和政府非常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 作为执政党的亲密伙伴, 民主党派风雨同舟, 同样要紧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不仅是加强这方面调查研究, 寻求更多的解决途径, 更需要的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弱势群体, 如民主党派成员创办企业优先安排下岗人员的就业, 安排残障人员的就业;鼓励民主党派成员扶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号召成员积极捐款扶助失学儿童上学, 完成学业;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利用专长开展义诊, 免费为弱势群体看病检查;发动募捐、上门看望特困家庭及有关人员, 积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度过难关, 实现全方位的和谐。

五、自身建设紧扣“三化”

上一篇:赞许的目光作文400字下一篇:一抹殷红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