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2024-06-20

外科输血工作总结(共6篇)

篇1: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外科输血课件

因为医学生是将来我们医学事业的支柱,他们一定要具有全面的医学知识,而且医学生还是医生和公众的桥梁,通过他们可以将更多的医学知识传递给家人亲朋,成为医学与大众的一座重要桥梁。我们在针对我校输血医学专业课《临床输血学》的教学中发现,《临床输血学》教学是在学生完成《内科学》、《外科学》之后进行的,学生对于我们曾讲述过的《外科学》输血的内容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居然大部分忘记,除了我们讲述水平的原因之外,我想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外科学输血的内容仅仅让学生知道手术是需要备血的,还有就是所谓的输血要谨慎、输血会传播疾病、会有不良的输血反应,仅起到扫盲的作用而已。因此,对于这么重要的一门课程,所学几乎为零。输血医学是与多学科交织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与卫生部、血站、输血科、手术科室、麻醉科、患者、媒体都关系紧密的学科,这决定了输血医学庞杂多头的特点,因此其课程设计也需涉及多头,需涉及到相关领域,扩充相关部分的认识,以便较好的学习领悟输血医学的精髓。

一、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加大外科学输血章节的教学力度。

在我们的医学本科生5年的医学教学中,涉及到输血应用章节的也只是在《外科学》第四章输血共7页的内容,区区2~3个学时的课程而已,而这短短的2~3学时,要想全面清楚地讲述,我想纵使对于像易中天这样的大家似乎也不太容易。再来简单比较下我们医学生本科生历年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学》的第四版[1]、第五版[2]、第六版[3]、第七版[4]教材的输血章节的内容。第四版、第五版都是1984年10月第2版的版本,第六版、第七版是1984年10月第1版的版本。从1996年11月由同济医科大学裘法祖主编的第四版到2008年7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出版的第七版,共改版四版,历经近12年,笔者比较了一下,这一章的变化,大致如下:

(1).第四版在输血的途径中提到,可用50m l注射器,先抽好一定量的枸橼酸钠溶液,套上粗针头,从供者抽出所需血量,直接输给病人。编者意识到这一条与实际工作不符,再版时已经没有再出现过。

(2).第六版开始才正式提出与输血相关的急性 肺 损 伤 (TRALI)、与 输 血 相 关 的 移 植 物 抗 宿 主(TA-GVH D)这两种输血反应,其余内容变化不大。笔者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总感觉到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比如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教材提到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及高钾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者,实际在临床工作中,洗涤红细胞更多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对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往往临床上会输入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同时要进行血浆置换。再有一点比较印象深的是,RhD(-)的红细胞,曾经在生理学学习过程中提及是属于稀有血型,可是实际工作中当病人的血型是RhD(-)时,临床医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再有就是碰到比较少的,患者的抗体筛选是阳性时,这时的配血就比较难。当告之医生时,尤其术中紧急使用,医生有时也一头雾水。因为我自己以前是临床医生,没有进入到输血科工作时,这些我也是不明白的,所以我深深感觉到《外科学》输血章节中需适当补充这些内容。

2.输血医学与教学要与时俱进。

课程设计:除了教科书已设置的内容外,尚需加入很多相关的知识,诸如涉及用血特别是输血患者法律知识、血站知识等。我们国家从1998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血站是国家规定专门的采血机构,除此之外任何单位禁止非法采血,因此提供给医院的血液均来自相应的血站,血液成分的采集、分离、提供等都由血站完成,目前提倡的成分用血,血液的成分分离都是来自血站,血站工作的熟悉对于学习血液成分制品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特殊成分的使用,因此血站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尤为重要,至少应组织参加性学习。一来有助于课程的学习,另外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体,这样的参观有助于使大学生群体认清献血,了解献血过程,从而成为忠实的献血者。另外,输血内容涉及相关的法律,如1998年的《献血法》、2010年的《侵权责任法》,还有卫生部2012年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00年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997年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996年的《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尽管一个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也许终身不会碰到特殊输血患者,可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许就是一概之差就会断送了一个生命。千万不要以为我骇人听闻。新华网济南2012年11月2日新闻报道,“熊猫血”孕妇失血死,医疗机构被判赔35万[5]。事情发生在4年前,山东济阳县一名Rh阴性O型血(俗称“熊猫血”)孕妇在流产手术中失血过多,因苦等数小时未能及时输血而不幸离世,死者亲属将负责治疗的两家医院和血液中心告上法庭。

3.开设选修课。

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精彩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除了常识性的知识之外,我们还可以增加血型系统与性格的关系、统计血型与疾病的关系,甚至疾病与血型、季节的关系;除此之外,把国外对于输血医师的培养模式与同学交流,让我们的输血相关课程得到有效的关注等。

二、教学设计

1.观念先行,强化责任意识。

我们的教育实行了许多年了,可是观念问题依然需要时时更新,作为教师也需时时刻刻警醒。马顿和萨基(M arton & Saljo)[6]于1976年首次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两种,深层学习方法以理解学习材料为目标,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证据的使用和观点的联系为主要策略;表层学习方法则是以再现学习内容为目标,以避免学习失败为主要动力,以各种形式的机械学习为手段,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于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尽量想办法抓住这一点,采用多种课堂设计方式提高学生深层学习方式。

2.加强理论教学,精心课堂设计。

研究发现,有良好课堂体验的大学生往往会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并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亦就是说你的首堂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精心准备,扣住学生,让学生在首堂课的体验中收获,提高认识,或者在课前举行一场课前动员,交流或者认识一下所有的带课老师,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课程教育打下基础。我国厦门大学的研究亦得出相似的结论,该研究发现课堂体验越积极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采用深层的学习方式,课堂体验越消极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采用表层的学习方式。另外,同伴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学生之间合作、讨论、互动的融洽氛围能够促使他们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够让学生组成一定的学习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学习讨论都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粘滞性,提高学习动机。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方式时固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但同时也要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不要越俎代庖、过分辅导让学生产生依赖或消极的心理,从而形成表层的学习方式并影响教学质量。总之,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以信心,在上课时要掌握好“度”,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培养质疑的精神。

3.强化临床实践。

尽管《外科学》输血这一章节的内容与真正的临床课程有差别,但也并不能忽视输血课程实践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沟通临床与输血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设置一些过往的会诊病历一起学习、讨论,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兴趣。

4.优化教师队伍,重视理论研究。

教师作为一线的工作者,应该具有相应的素质,首先需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其次需能时常更新理论知识,把握相关领域前沿,还要具有相当的研究能力,能引导同学在未知未明领域探究。

总之,《外科学》输血一章尽管只有区区数页,但是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接受临床医学的知识,并将之更好地应用到临床中去,从而搭起医学与社会公众的桥梁,笔者认为应该精心设置、优化教学。

篇2: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为了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本科室将上半年对临床输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整改。上半年共有输血病人4人,总共输血16个单位,现总结如下:

一、改进情况。

经过院科两级的持续努力,上半年共有输血病人4人,总共输血16个单位,较去年同期输血7人、共输血21个单位有所降低,在临床输血执行情况有所改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责任心的加强、诊疗行为的规范、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成效明显。

二、发现不足、持续改进。

经过前段时间的管理、整改,我院在临床输血管理方面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做好临床输血管理的持续改进,继续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整改。

1、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出现“临床输血”记录过于简单、输血指征把握不够、漏登记等情况。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尤其新上岗医师的培训、管理,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2、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未能在病程中及时记录接收到的报告结果、原因分析及诊治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临床输血”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与奖金挂钩。

篇3: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一、课程设置

1. 课程设置, 加大外科学输血章节的教学力度。

在我们的医学本科生5年的医学教学中, 涉及到输血应用章节的也只是在《外科学》第四章输血共7页的内容, 区区2~3个学时的课程而已, 而这短短的2~3学时, 要想全面清楚地讲述, 我想纵使对于像易中天这样的大家似乎也不太容易。再来简单比较下我们医学生本科生历年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学》的第四版[1]、第五版[2]、第六版[3]、第七版[4]教材的输血章节的内容。第四版、第五版都是1984年10月第2版的版本, 第六版、第七版是1984年10月第1版的版本。从1996年11月由同济医科大学裘法祖主编的第四版到2008年7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出版的第七版, 共改版四版, 历经近12年, 笔者比较了一下, 这一章的变化, 大致如下: (1) .第四版在输血的途径中提到, 可用50ml注射器, 先抽好一定量的枸橼酸钠溶液, 套上粗针头, 从供者抽出所需血量, 直接输给病人。编者意识到这一条与实际工作不符, 再版时已经没有再出现过。 (2) .第六版开始才正式提出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TRALI) 、与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 (TA-GVHD) 这两种输血反应, 其余内容变化不大。笔者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 总感觉到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比如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 教材提到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及高钾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者, 实际在临床工作中, 洗涤红细胞更多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对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往往临床上会输入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同时要进行血浆置换。再有一点比较印象深的是, Rh D (-) 的红细胞, 曾经在生理学学习过程中提及是属于稀有血型, 可是实际工作中当病人的血型是Rh D (-) 时, 临床医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再有就是碰到比较少的, 患者的抗体筛选是阳性时, 这时的配血就比较难。当告之医生时, 尤其术中紧急使用, 医生有时也一头雾水。因为我自己以前是临床医生, 没有进入到输血科工作时, 这些我也是不明白的, 所以我深深感觉到《外科学》输血章节中需适当补充这些内容。

2. 输血医学与教学要与时俱进。

课程设计:除了教科书已设置的内容外, 尚需加入很多相关的知识, 诸如涉及用血特别是输血患者法律知识、血站知识等。我们国家从1998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明确规定血站是国家规定专门的采血机构, 除此之外任何单位禁止非法采血, 因此提供给医院的血液均来自相应的血站, 血液成分的采集、分离、提供等都由血站完成, 目前提倡的成分用血, 血液的成分分离都是来自血站, 血站工作的熟悉对于学习血液成分制品有非常大的帮助, 尤其是对于特殊成分的使用, 因此血站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尤为重要, 至少应组织参加性学习。一来有助于课程的学习, 另外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体, 这样的参观有助于使大学生群体认清献血, 了解献血过程, 从而成为忠实的献血者。另外, 输血内容涉及相关的法律, 如1998年的《献血法》、2010年的《侵权责任法》, 还有卫生部2012年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00年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997年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996年的《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尽管一个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也许终身不会碰到特殊输血患者, 可是在紧急情况下, 也许就是一概之差就会断送了一个生命。千万不要以为我骇人听闻。新华网济南2012年11月2日新闻报道, “熊猫血”孕妇失血死, 医疗机构被判赔35万[5]。事情发生在4年前, 山东济阳县一名Rh阴性O型血 (俗称“熊猫血”) 孕妇在流产手术中失血过多, 因苦等数小时未能及时输血而不幸离世, 死者亲属将负责治疗的两家医院和血液中心告上法庭。

3. 开设选修课。

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 精彩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除了常识性的知识之外, 我们还可以增加血型系统与性格的关系、统计血型与疾病的关系, 甚至疾病与血型、季节的关系;除此之外, 把国外对于输血医师的培养模式与同学交流, 让我们的输血相关课程得到有效的关注等。

二、教学设计

1. 观念先行, 强化责任意识。

我们的教育实行了许多年了, 可是观念问题依然需要时时更新, 作为教师也需时时刻刻警醒。马顿和萨基 (Marton&Saljo) [6]于1976年首次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两种, 深层学习方法以理解学习材料为目标, 以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证据的使用和观点的联系为主要策略;表层学习方法则是以再现学习内容为目标, 以避免学习失败为主要动力, 以各种形式的机械学习为手段, 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于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尽量想办法抓住这一点, 采用多种课堂设计方式提高学生深层学习方式。

2. 加强理论教学, 精心课堂设计。

研究发现, 有良好课堂体验的大学生往往会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并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亦就是说你的首堂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精心准备, 扣住学生, 让学生在首堂课的体验中收获, 提高认识, 或者在课前举行一场课前动员, 交流或者认识一下所有的带课老师, 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为课程教育打下基础。我国厦门大学的研究亦得出相似的结论, 该研究发现课堂体验越积极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采用深层的学习方式, 课堂体验越消极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采用表层的学习方式。另外, 同伴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 学生之间合作、讨论、互动的融洽氛围能够促使他们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够让学生组成一定的学习小组, 以小组的方式学习讨论都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粘滞性, 提高学习动机。因此, 老师在安排教学方式时固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但同时也要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不要越俎代庖、过分辅导让学生产生依赖或消极的心理, 从而形成表层的学习方式并影响教学质量。总之,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以信心, 在上课时要掌握好“度”, 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培养质疑的精神。

3. 强化临床实践。

尽管《外科学》输血这一章节的内容与真正的临床课程有差别, 但也并不能忽视输血课程实践学习的重要性, 这对于沟通临床与输血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设置一些过往的会诊病历一起学习、讨论, 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兴趣。

4. 优化教师队伍, 重视理论研究。

教师作为一线的工作者, 应该具有相应的素质, 首先需有清晰的表达能力, 其次需能时常更新理论知识, 把握相关领域前沿, 还要具有相当的研究能力, 能引导同学在未知未明领域探究。

总之, 《外科学》输血一章尽管只有区区数页, 但是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接受临床医学的知识, 并将之更好地应用到临床中去, 从而搭起医学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笔者认为应该精心设置、优化教学。

摘要: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 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 以及早已吹响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的号角, 这些都对临床医生以及临床用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扭转这一局面, 需要我们重视输血医学教育, 改进、完善输血医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提高教学设计。

关键词:医学生,输血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0-36.

[2]吴在德.外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5-42.

[3]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7-43.

[4]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7-33.

[5]山东“熊猫血”孕妇失血死亡%医疗机构被判赔偿近35万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11/02/c_113590299.htm

篇4: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关键词】外科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并发症;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95-02

大量输血与常规输血不同,尤其是手术中大量输血的病人,病人往往病情急而凶猛,生命在垂危的边缘中徘徊,术中必须大量输血,否则患者会死于手术台上,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术中迅速输入大量血很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尤其病人又处于麻醉状态,极易掩盖输血反应的症状。因此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的反应观察对手术的巡回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临床资料

本组大量输血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8~65岁,车祸严重损伤12例,宫外孕3例,肿瘤手术3例;最多输血量1200ml,最少输血量2500ml,均是手术室中的病人。

2结果

本组18例中,3例发现过敏反应,2例伤口明显渗血,血气分析提示7例由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4例低钾血症。18例均作体温监测,其中发现8例有不同程度的体温下降,其中极为严重的1例体温下降至35℃。

3讨论

3.1术中迅速输入大量血很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通常以凝血异常、低体温、枸橼酸中毒、酸碱平衡紊乱、低钾血症、肺功能不全等,因此,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的反应观察对手术巡回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

3.2大量输血与常规输血不同的特殊问题:一般手术中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均为急性大出血时期,如不输血挽救不了患者垂危的生命,而大输血时,由于细胞外液未及时进入血管内稀释血液,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之比近于全血[1]。虽然大量的输血可纠正循环血容量降低所致的组织灌流,正常全血中含有一定的保养液,但是库存后的各种血细胞成分和血浆蛋白因子的质和量均可随时发生于常规输血不同的特殊问题,所以手术中大量输血的患者,必须对其生命体征及一切的动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提示了手术中大量输血者护理的观察和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时最关键的一环。

3.3低体温的监测:

3.3.1从血库领取的血温一般从4℃上升至37℃,对于手术有体腔暴漏的麻醉病人,作大量而快速的输血,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病人最易发生明显的低温血症。因此本组18例我们均作体温的监测,发现8例不同程度的体温下降,其中1例突然体温降至35℃,患者心律及脉搏很紊乱,我们立即在其输血肢体加温,防止静脉痉挛并对患者给予全身适当的保暖,30分钟后患者的体温从35℃上升至36.2℃,心律及脉搏恢复正常75次/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90~110/60~90mmHg。

3.3.2在实践中,将大量备用的库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再行输入,另外用热水袋加温输血肢体,可用热温毛巾或热水袋放置输血部位以扩张血管,以清除其静脉痉挛,并对患者全身做适当的保暖,使患者体温保持正常,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低温血症的发生[2]。

3.3.3通常我们在大量快速输血时将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4℃~25℃,同时有助于患者保持正常体温。在复温的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复温的速率,速度太慢,影响升温的效果;而速度太快,会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循环稳定,甚至休克、肾功能衰竭。因此,在整个复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

3.4枸橼酸中毒及低钙的观察: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手术中大量而迅速输血的病人,由于输血量急剧上升,血中的枸橼酸盐的含量自然明显增高,使枸橼酸积蓄而引起中毒,造成患者低钙血症的状况,我们必须立即放慢输血的速度或暂停输血,如继续急需输血的病人,在每输注枸橼酸盐血1000ml时,我们按医嘱从另一侧静脉推注10%萄糖酸钙10ml,病人的低钙血症的症状可渐渐改善。本组7例在动脉血气分析中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在输血中5例减慢速度输血,2例暂停输血,病人无出现意外,顺利完成手术并安全返回病房。

3.5出血倾向的观察:血库储存的血,其血浆Ⅴ、Ⅷ、Ⅵ因子经储存后期活性一般降低,手術中患者输入大量的血,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进一步稀释,致使患者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因此病人术中很可能有出血的倾向[3]。本组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对患者血压、脉搏、尿量、伤口渗血的状况加以监测,并作实验室的检验,一旦发现Hb、Hct、血小板计数、凝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现异常,即报告医生立即处理。本组发现伤口明显渗血的2例患者,由于护理密切的监测及时处理,病人手术平安顺利,无出现意外。

3.5低钾血症:大量输血致血钾稀释,肾脏排钾增多以及输入的红细胞,由于细胞内钾低而吸收细胞外钾所致。患者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因麻醉作用掩盖很难发现,故主要依据心电图改变及血生化检查而发现,本组发现低钾血4例,其血钾均值有术前3.8-5.1mmol/L下降到2.8-3.2mmol/L。发生低钾血症时,因手术创伤可致血钾升高,故非重度低钾以及无心律失常等严重表现时,可术后再予补钾,本组4例低钾血症补钾均在术后进行。

3.6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轻者仅为皮肤瘙痒或荨麻疹,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给予对症处理,轻度过敏反应,可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逐渐缓解;中重度过敏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4]。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监测生命体症变化。

4结论

输血作为一手术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具有其他药品的不可替代性,患者由于失血量大,病情复杂,需大量输血,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我们应熟练掌握这些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积极处理,防止心力衰竭,预防出血,做好低体温及低钾血症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 孟善丽.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09,29(2):147-149..

[3] .李向荣 手术中大量快速输血的观察[J] 实用护理杂志2011(6):23~24.

篇5: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1 对象的选择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入院的择期手术患者83例, 男性56例, 女性27例, 年龄在13~68岁。本组病例选择体重≥30kg, 不伴肝、肾功能不全, 感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 高血压, 凝血机制障碍及心功能?级以上的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患者。本组病例最小体重30kg。自体备血没有年龄上限, 而年龄的低限取决于儿童的理解和合作的能力, 以及静脉是否够大。在小儿采血时, 如肘正中静脉不够粗大, 可从股静脉或颈部浅静脉采血。

2 术前采血及贮存

选择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病人, 于手术前若干日内, 定期反复采血储存, 然后在手术时或急需时输还病人。手术前采取自体血, 一次采血量不超过总量的12%, 采血过程中轻轻转动血袋, 使血袋和抗凝剂混匀, 防止凝血, 采血量为总血量的10%时, 相当于血库同种血供者的采血量。采取的血液可预存于血库内, 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对预计用血量大的患者, 自体血贮存超过2周, 行"蛙跳"式备血, 即将前次自体血回输, 再放出2倍量的新鲜自体血。两次采血间隔5~7d, 最后采血时间距术日至少3d, 采血后口服富马酸亚铁或硫酸亚铁, 以补充丢失的铁, 促进红细胞再生。

3 术中出血回收

术中创面出血回输法通过"血液回收"的装置, 术中流出血经负压吸引, 结合抗凝剂保护血液的药物, 在无菌条件下把失血集中在一个储血装置经洗涤、过滤、浓缩后输还给患者。新一代的自体血液回收利用系统可同时将其分离成红细胞、血小板、血浆以供不同情况选样使用, 处理250mg浓缩血细胞仅用3min, 回收血细胞最高达90%。自身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 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目前先进的血液回收装置已达到全自动化程度, 按程序自动过滤、洗涤、分离红细胞, 并装袋备用。如转机过程中, 出现血红蛋白尿, 机血不予回收。

4 术后引流血液回收

术后引流血液回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红细胞洗涤技术, 另一种是过滤回输法。前一种方法一般要求引流血量在900ml以上时才有使用价值, 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不方便, 整个回收仪器需要随着病人从手术室推移到监护室或病房。术中引流血袋可在常温下搁置, 无需降温。在回收术后引流血时一定要加强无菌操作, 严防引流期间血液被污染, 一般仅回输术后6小时的引流血。对于严重休克和术中创伤较大的患者, 应注重引流血中有较多的游离血红蛋白, 引流血中大量细胞成分的破坏, 血钾将有所升高。

5 禁忌证

血液是很好的培养基, 细菌可能在贮血袋中生长, 所以在自体采血及机血回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污染造成不良后果。患有或可能患有菌血症的患者不能自体血液回输, 否则会产生败血症。服用抗生素的患者血液采集应推迟至感染消除、治愈之时。自体采血可能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表现为诱发低血压、心动过缓、面色苍白和轻度头晕, 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分散供血者的注意力或将患者置头低仰卧位, 口服糖盐水等进行治疗。本组1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及头晕、恶心, 经处理后, 症状消失。输血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压,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周围水肿、收缩压升高6.67kPa以上, 应考虑血容量过多, 循环系统负荷过重。本组病例自体血输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

通过自体输血的实践, 在施行外科自体血液回输时应严格选择病例与方法, 严密观察输血反应,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输血方法。可以减少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 节约血源, 节省医疗费用, 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好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曦, 高桂英, 侯俊卿, 等.急性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 2000, 13:176-177.

篇6:外科输血工作总结

关键词:外科创伤大量输血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02-02

外科创伤患者术中可能大出血等需大量快速输液、输血,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等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因此,其并发症较难予以确切判断和及时处理。本文就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20例外科创伤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以及预防和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大量快速输血的评定标准1。紧急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5倍,或者1 h内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血容量的1/2。

1.2本组20例中,男17倒,女3例,年龄31~66岁。其中重型肝炎肝移植10例,颅脑外伤5例,全身多发创伤骨折5例,手术时间7~18.5h。术中输血量最少3100ml,最多12000ml,平均输血速度为1500-3500ml/h,输血速度最快130ml/min.最慢13ml/min。

1.3结果。输血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循环超负荷2例,出血倾向8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5例,经积极处理后基本恢复术前值。无一例在手术中死亡,术后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脑出血。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1循环超负荷。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超过心脏负荷所致。它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本组2例并发循环超负荷者均为老年患者,1倒62岁,1例66岁且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心脏功能较差,加之长期肝硬化腹水病史,故易并发此症。患者麻醉状态下表现为呼吸道阻力增加、粉红色泡沫痰从气管导管溢出、颈静脉怒张、脉搏增速、细弱、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增高。护理措施:①掌握一定的输血速度。均匀分配全程血量,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脏病史者以及婴幼儿应注意合理调整输血、输液速度,特别在大量输血的后阶段,只要血压基本能维持正常,尿量>40ml/h,则输血速度不宜过快。②输血同时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根据中心静脉压高低和患者其他表现调整输血、输液的量和速度。③出现循环超负荷表现,若术中大出血已控制,则立即停止输血、输液,若术中大出血未控制,调整输血输液的速度。④配合麻醉医师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维持循环的稳定。2例并发循环超负荷者经积极抢救均恢复正常。

2.2出血倾向。主要由于大量快速输血致部分凝血因子被稀释,以及库存血内不稳定凝血因子被破坏所致2。患者表现为手术野大量渗血不止,非手术部位皮肤出现紫酶、淤斑。护理措施:①尽可能输注保存期较短的血液,每输1000ml库血即予新鮮冰冻血浆500mI,以补充凝血因子。②严密观察,发现出血表现,首先除外溶血反应,立即抽血作出血、凝血项目检查,查明原因,予输注血小板、止血药物等相应处理。本组8例并发出血倾向,经及时抢救后恢复正常。

2.3低体温。低体温是大量快速输血的常见并发症.本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低体温,其平均体温为(34±1.5)℃,最低1例33℃ 。护理措施:①将大量备用的库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再行输入,另外使用输血加温仪调控输血的温度。②大量快速输血时将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4~25℃。有作者建议对手术中低体温患者可提高环境温度至28℃,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如环境温度太高,则因增加手术人员的不适而难以实行,通常我们在大量快速输血时将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4~25℃。此温度也有助于患者保持正常体温。③注意患者的保温,如避免不必要的躯体暴露。 ④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常规行中心血温进行监测。我们发现经上述处理后只有少数病例发生低体温。

2.4低钾血症。发生本症的原因为:大量输血致血钾稀释,肾脏排钾增多以及输入的红细胞由于胞内钾低而吸收胞外钾所致3。患者可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但因麻醉作用掩盖而较难发现,故主要依据心电图改变及血生化检查而发现。本组发现低钾血症5例。其血钾均值由术前的4.2 mmol/L下降至3.0 mmol/L。发生低血钾症时,因手术创伤也可致血钾升高,故非重度低钾以及无心律失常等严重表现时暂不处理,但要密切监测。

2.5其他。大量快速输血在肝肾功能不全、低温、休克等情况下,可致体内枸橼酸酸积聚而中毒。我们常规每输血1000ml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应除外心脏病史、洋地黄用药史),未发现并发枸橼酸中毒者。肺微栓塞症是由于库存血中自细胞和血小板微聚物大量进入血循环后,阻塞肺小动脉和微血管所致4,患者表现为围术期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对本症重在预防,即尽可能使用新鲜血,使用滤网孔径较小的输血器及使用皮质激素进行预防等。本研究经预防后并未发现诊断明确的肺栓塞的病例出现。

总之,对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要做好预先的规划,所有护理措施必须围绕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观察,及时处理问题。给病人创造一个有利的抢救环境。

参考文献

[1]古妙宁,刘怀琼,陈仲清.器官移植的麻醉和围手术期处理.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7

[2]李彩霞,李晓岩.失血后大量输血的现状及进展[J]. 中华综合医学志.2003.5(10):85-87

[3]任宪玲.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体会[J].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4.4(4):600-601

上一篇:环评考试简介下一篇:改变人一生的五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