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分析

2024-07-02

输血分析(精选十篇)

输血分析 篇1

产生较高的促进作用, 很多情况下输血治疗是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但是输血在可以治疗患者同时, 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有的情况下还较为严重。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必须正视输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按照相关对策进行合理规避。

1 输血存在的风险

1.1 输血反应

患者所输注的血液或是血液制品所产生意外不良反应, 均可以称作输血反应, 其发生率大约到达1.65%。输血反应可以分成溶血性反应、败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和其他类型的输血反应。

1.2 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指献血者所捐献血液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经输血导致受血者被感染从而产生疾病, 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输血属于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途径之一。其所具危险性和输血量、输血次数具有正相关性。输血后产生的肝炎, 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具属于较为多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其发生率达到2.4%~27.6%, 往往和输血量、输血次数具有正相关性。孕妇由于输血而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最容易导致胎儿在宫内有感染症状, 使得胎儿发生畸形, 有的甚至发生死亡情况。骨髓移植患者由于输血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疟原虫感染会出现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现象, 在输用了此类血液情况下会出现输血后疟疾现象。目前还发现一些和输血安全具有相关性的病毒, 例如TTV病毒、SEN-V病毒、新克-雅氏病毒、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1]。

2 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缺失

目前, 医学水平进步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限性, 例如很多病原体HIV、HBV等在机体中还处于“窗口期”, 即便此状态下供血者进行血液检验显示阴性, 仍然具有输血后出现感染病毒的概率;而且, 因为试剂灵敏度不具有完全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往往都会有漏检概率出现, 所以, 通常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性血液。为了能够尽量减少输血风险,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临床输血指征, 对于没有必要的输血需要坚决予以杜绝;规定用血机构需要有完善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临床输血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监督管理整个过程, 并对其疗效和质量评估予以负责, 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在临床应用中, 有一些临床医师未能够充分了解输血风险, 未严格区分输血指征, 亦未准确选取合理的血液成分, 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前提下, 往往会发生输入“保险血”、“营养血”和“人情血”等并不合理的输血情况;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通常无法正确履行自身职责, 其监督管理职能并未有效行使。因为不具有较为权威的监督管理机制, 临床工作中用血基本是放任。

2.2 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在实际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 其管理人员通常都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 缺乏高水平合格技术人才。而且有很多医院并未设立专职予以管理的工作人员, 即便设置专职管理工作人员, 大部分也是由于年长、体弱而自其他岗位进行调整来的护理等专业人员, 并不具有较高的临床输血能力及知识水平。因为并不具有专职机构, 且管理人员不具有较高素质, 导致无法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实际当中, 临床输血技术无法给予科学性、合理性的指导和实施。

2.3 缺乏用血硬件设施

很多的医院血库均未设置专用房屋, 其设备并不充足, 而且部分医院未设立专用储血冰箱, 有的还会直接予以家用冰箱进行储血。输血科 (血库) 在建设中缺乏积极主动性, 致使其发展较为缓慢, 严重落后于卫生部要求, 对临床医学及输血技术发展进步造成了严重影响。

2.4 缺乏严格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在临床用血中并不具有规范化, 成分输血具有较大误区, 没用合理的临床用血规划, 未储存血液和血液制品,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医师并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经常会出现人情输血、安慰输血等现象。致使医院要血大量增加, 而且血站处于被动要求送血状态下[2]。

2.5 缺乏临床用血规范化

缺乏全面严格的输血前交叉配血制度及化验检查措施, 未予以完善的输血结果记录, 输血台账未合理登记, 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血样采集、保存以及血袋处理, 而且医疗垃圾未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 输血质量管理及安全对策

因为输血能够使血液直接滴注到人体内, 所以其血液质量需要严格按照规范予以把关。禁止自采血的应用, 需要经血站统一配置供血才可以确保临床输血质量。在临床输血应用管理中, 输血科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责任心,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予以执行, 保证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3.1 抓好血液质量管理

对于输血人员、技术, 所应用药品器材、仪器设备以及时间等均需严格管理。确保基础质量必须要以工作人员所具有质量意识为基础, 将质量教育归纳到单位继续教育当中, 与输血专业理论进行结合性学习应用, 每一袋血均需对患者进行高度负责, 以此态度进行血液输入, 以质量教育为基础, 综合医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确保工作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2 全面实施无偿献血制度

应采取合理措施自低危人群当中发展无偿献血者, 并吸引健康无偿献血者再次进行献血, 由此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有资料显示, 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具有91.16%的合格率, 集体组织, 75.94%, 家庭亲友互助65.84%, 显示自愿无偿献血者具有更高的血液合格率, 能够确保较高的血液质量。

3.3 保障法律法规应用

临床中, 医务人员不止需要具备较高技术水平, 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一部分差错事故、医患纠纷的出现都是由于医务人员法规观念不强, 而且服务态度较差。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避免出现医患纠纷和差错事故, 医务人员需及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科工作人员需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到工作的每一环节, 将工作中的每项原始记录都进行严格检查并归档备查, 避免出现医疗纠纷[3]。

3.4 提高综合素质

在进行输血工作时,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熟练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观念, 要求对病人具有高度责任感, 工作中一丝不苟, 具有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所以, 工作人员需持续性的学习了解基础理论以及专业化知识, 工作中善于思考, 对所出现问题予以分析理解, 积累相关经验, 计算掌握新型输血知识, 有效增加自身素质。

3.5 规范临床输血

医院需要设定规范化工作流程。按照规定进行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检测Ig G血型抗体, 检测患者红细胞ABO血型、Rh (D) 血型, 交叉配血。通过合理措施定期对血液进行检测, 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临床输血质量管理[J].求医问药, 2012, 10 (4) :23-25.

[2]朱梦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6) :342-343.

输血病历季度分析 篇2

输血病历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者实施输血的原始记录,是输血过程的法律依据。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完备和规范的临床输血记录是医院应对来自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一枚 “金盾”。为规范我科临床输血病历书写,提高我科临床输血病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风险,现对我科2014年第三季度抽查15份临床输血病历分析如下:

1:我院2014年7-9月XX输血病历63份,抽查15份。

2、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卫生部综合医院评审标准》[3]对输血病历规范化填写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输血申请填写、病历首页记录、有输血反应记录无回报单、输血治疗同意书无感染检测结果、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治疗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过程护理记录等八个方面。

3、判断不合格标准:

(1)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凡未按我院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设置要求内容填写完整的,均为不合格。

(2)病历首页:凡未填写血型、输血成分、量的视为不合格。

(3)病程记录:凡出科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无输血前评估、输血记录、输血后评价及输血记录有输血反应无输血病历反应回报的视为不合格。(4)护理观察记录:凡输血过程无护理观察记录的视为不合格。

4、结果:输血申请填写不规范4份(26.7%),病历首页记录:共6份包括未填血型1份(6.7%)、未填成分2份(13.3%)、未填量3份(20%),均无输血反应;疗同意书无感染检测结果2份(),输血前评估5份(33.3%),血过程治疗记录3份(20%),输血后疗效评价9份(60%),输血过程护理记录规范。

4、讨论

病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疾病诊治过程的全面记录,是医疗行为的唯一载体,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历书写质量缺陷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输血病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及医护记录不一致等将埋下医疗纠纷隐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应包括病历资料原件。这就要求临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时应注重保全原始医疗文书,并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规范性。建议改进措施如下: 4.1 规范输血行为

输血既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抢救失血、贫血急危重症病人的主要手段。如何预防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最基础的工作应是规范输血行为。具体而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把握以下四方面:

第一:输血前医生应如实告知患者输血目的,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注明,并取得病人或家属签字认可。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项目填写完整,内容填写准确;签字日期应晚于检验报告回报日期(结果未回报要注明);临时医嘱应有检验项目。

第二:应按要求进行常规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肝功等。这对减少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配血及发血过程要求记录完整,有献血者和患者血型、血型的复核者、配血者、交叉配血记录和签字、供血者的储血号码等的记录,同时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结果等。只有确保上述内容准确无误后,双方才可签字并发出血液。

第四,应做好患者输血的病程记录: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价及护理记录和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回报记录。同时应建立有效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4.2 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我院出科输血病历,无输血后评价占60%,治疗同意书未填写感染检测结果占13.3%填写不规范占40%。因此采用了以下措施: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办法》和《标准》、相关制度、病历规范记录知识的培训,端正其临床输血记录的态度和行为。(2)医院医务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建立临床用血督查小组,每月对临床各科输血病历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在《医务简报》上通报,并通知当事人修订病程记录。(3)我院建立有临床用血等级审批及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输血输血适应症手册,每季度对临床医师用血情况进行公示,对科室临床用血情况 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4)制定了输血申请及病程记录流程下发临床科室,修订《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填写不规范的在《医务简报》上通报,责令改正。(5)加强输血科的监督职能及临床沟通,对不按临床用血申请审批制度申请用血,输血科将信息反馈临床,否则输血科可以拒绝配血。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参考《山东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资料,制定了以下几点要求,希望能提高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水平。

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如既往有输血史,应说明血型、输血次数、血液品种、有无输血反应等。病程记录中应有专门的输血记录,不能与其他日常记录掺杂在一起。

病案首页有血型、输血品种及输血反应,应逐一并准确记录。

2、输血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记录中应包括诊断、输血的原因即适应症、拟输血品种及输血量。

3、输血记录包含内容:

输血原因(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输血前后的症状和生命体征、输入血型、血液品种(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不能简单的写为“红细胞”,应与发放的输血单上的血制品名称一致)、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护理输血实施记录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4、必须有输血后检查分析(输血疗效分析)

5、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

1)书写工整(有时“阴性”与“阳性”无法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阳性、阴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备查”,入病历前必须补填上检查结果。2)输血前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3)签名时间应精确到分钟,由患方填写。

4)应有输血相关的沟通记录,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必须要有时间差。

6、临床输血申请单 1.书写工整、规范。5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

6、输血前检查 1)血前检查的意义。

2)输血前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必须在输血治疗前。

3)病员拒做输血前检查应在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签字拒查并保存于病历。

7、输血记录单

1)书写工整规范,有配血者及审核者签字。2)有取血人签名。

3)输血执行人双签字,与护理实施记录输血执行人及查对者吻合。护士单人值班输血前应与值班医生共同进行核对,输血记录单上核对者应有值班护士与值班医生双签名。

4)血袋条码粘贴于记录单上(现多是血库直接打印在输血记录单上)。

8、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1)书写工整、规范:病人姓名、性别、输血血型、输血品种、血量等。2)输红悬、血小板、冷沉淀等应用“U”为单位。3)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不良反应类型。4)输血史、孕产史认真填写。举例示范:

2013-03-14 15:48 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xxx副主任医师查房后指出:„„,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依据„„,目前红细胞1.25×1012/L,血红蛋白46.00g/L,红细胞比积18%,患者重度贫血,有急诊输血指征,拟给予红细胞悬液3u以纠正贫血.王xx 2013-03-14,17:00 输血记录

患者活动后心悸气促,查:T36.2℃ P110次/分 R21次/分 BP105/60mmHg,贫血貌,睑结膜、口唇苍白,心率110次/分,心律整齐无杂音,双肺未查见异常体征。查血液分析示:白细胞4.3×109/L,红细胞1.25×1012/L,血红蛋白46.00g/L,红细胞比积18%,血小板110×109/L。患者重度贫血,为纠正贫血,今日给予B型红细胞悬液3U静滴。由xxx、xxx护士核对无误,于今日14:30开始输血治疗,16:46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输血后查:T36.5℃ P96次/分 R18次/分 BP110/62mmHg,明日复查血液分析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王xx 2013-03-15,10:00 患者活动后心悸气促减轻,查:T36.0℃ P89次/分 R18次/分 BP110/60 mmHg,心率89次/分,贫血貌,结膜苍白较昨日好转。心肺未闻及异常体征。今日复查血液分析示:白细胞4.3×109/L,红细胞1.85×1012/L,血红蛋白50.00g/L,红细胞比积22%,血小板105×109/,症状及检验结果提示输血治疗有效。王xx 输血病历检查重点、质控要点

输血分析 篇3

【关键词】 输血科;安全管理;临床输血;纠纷;措施防范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7-01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和有效,这两者是辩证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如果尽管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输注的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1]。自2002年9月1日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纷越来越多,而输血科的安全规范管理则是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现笔者分析近几年临床输血纠纷的实例及预防纠纷的几点措施如下;

1 建立、健全输血科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临床输血,减少临床输血纠纷

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输血科各项管理制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组织实施各项制度等并确保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组织学习本科所有人员并确保每人均能理解,带领全科人员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办法》,使输血科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提高了工作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

2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及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预防医患纠纷

2.1 临床方面应该严格管理,堵塞漏洞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纠纷应采取个案分析,对案例进行讨论剖析,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纠纷产生的原因,使全體医护人员逐渐学法、懂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2 对于输血科工作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是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配血双签字制度。交叉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采用聚凝胺法。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同时输血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各种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巩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每年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及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2.3 对于血站工作人员来说。目前血站检测血液技术都比较成熟和安全,但是有极少用于临床输血之后患者出现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国内均报道经输血传播艾滋病、丙肝、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窗口期”因素。(2)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4)由于献血员自身情况造成[2]。由于以上各种情况的存在,就造成血液污染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构成输血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造成患者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血站应该强化管理,规范健全创建机制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质量意识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按《质量工作手册》进行考核,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牢牢把住了血液的检测质量利用。

2.4 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血液制品进行怀疑、抱怨甚至纠纷。笔者曾值班时遇到一位肿瘤病人输注一袋血浆后发生荨麻疹、皮肤潮红等输血反应症状,患者家属要求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予以解释,笔者亲自向病人家属解释,根据患者症状属于正常的血浆过敏反应,荨麻疹反应较常见,发生率可达1%-3%[3],但病人家属一直认为就是血浆质量有问题,并且患者家属在输血科情绪激动,任何解释都是无法听进去,从而引进一次临床输血纠纷。笔者认为,在输血前让患者家属认真阅读输血治疗同意书,以做好输血时发生的任何输血反应。

3 共同努力,提高输血技术,把输血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临床科室,输血科,血站等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医疗诊治过程,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更要加强输血科以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引进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更放心,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总之,现代医疗纠纷的发生是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输血科认为规范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 安万新.输血技术血[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07-210

输血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011年我院输注成分血引起的不良反应18例, 其中血液病患者8例, 肿瘤患者4例, 脑创伤患者2例, 其他外科手术患者4例。临床输注的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单采血小板均由市中心血站负责制备和供给。

1.2 方法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 患者每次输血或血制品都由临床医生和护士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填写《输血记录单》, 并保存在病历中, 有输血不良反应者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送输血科保存。

2 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多见。由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引起的过敏反应10例, 多数表现为轻度过敏反应, 如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由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6例, 表现为输血后体温升高, 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2例, 表现为出现荨麻疹。

3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有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统计结果表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常见。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机制可能是同种免疫反应导致, 尤其是反复输血的患者, 受血者体内产生的白细胞抗体和 (或) 血小板抗体再次遇到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成分时, 就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激活补体, 刺激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引起发热反应。IL-1β是机体发热反应的主要内源性致热原[2], IL-6是急性期反应的主要诱生因子, 它在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协同下可诱生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如C-反应蛋白、α-1抗凝乳蛋白酶、补体C3等引起机体发热反应[3]。IL-8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因子, 可加强IL-1β、TNF-α等炎性作用, 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中起一定作用[4]。也与血液储存时间有关, 白细胞崩解释放出白介素, IL-1β、IL-6、IL-8浓度的增高也可引起发热反应。有研究表明[5], 白细胞碎片和其释放的细胞因子 (白介素等) 很难滤除, 这可能就是尽管输注了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仍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过敏反应属于血浆蛋白质的免疫性反应, 可能是由于Ig A或Ig 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也可能是被动获得性抗体, 献血者的抗体通过输血传递给受血者, 如果受血者体内有相对应的抗原或以后输入此抗原, 就可以产生过敏反应;还有些可能由于受血者过敏体质, 对普通特异性变应原 (如花粉、尘埃、牛奶、鸡蛋等) 敏感, 输注含这类变应原的血液后, 也可以产生过敏反应[6]。此外白细胞活化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白三烯、组胺、嗜酸性趋化因子、髓细胞过氧化物酶等, 这些物质的释放也可引起过敏反应[7]。针对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环节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临床安全输血的原则是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给予最需要的患者, 而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合理输血, 最为常见的是把输注血浆作为营养支持, 以及为了保险起见给患者输血。因此临床医生应充分理解本专业范围内的输血适应证, 合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也可让患者免于承受因不必要的输血而感染的风险。

有效开展献血者的教育宣传活动。对献血者进行教育宣传, 必须让献血者懂得献血前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使其了解危险行为, 了解可能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了解献血前的准备。比如, 清淡饮食以免摄入过多高脂、高蛋白影响血液质量, 让献血者提供精确完整的病史资料及可能用过药物情况, 使献血者安全献血, 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特别是一些过敏反应。

完善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国内制备血液成分的原料全血多为站外采集, 全血的保存运输过程直接影响了成分血的制备。因此应严格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制备各种血液成分, 使各类血液成分达到要求, 严格把握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 也是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而言之,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除确保治疗有效必须同时确保输血安全,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9.

[2]Dinarello CA.Interleukin-1and interleukin-1antagonism[J].Blood, 1991, 77 (8) :1627.

[3]KushnerI.Regulationoftheacutephaseresponsebycytokines[J].Perspect BiolMed, 1993, 36 (6) :611.

[4]Srack G, Snyder EL.Cytokine generationin stored platelet concentrates[J].Transfusion, 1994, 34 (1) :20.

[5]刘正敏, 高新谱, 韩雪莹.不同储存时间后过滤白细胞对浓缩红细胞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 (3) :182-183.

[6]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206.

胎母输血综合症的病例分析 篇5

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 FMH)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血液由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胎儿不同程度失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症候群,极为少见。大量胎母输血可致胎儿贫血和发育梗阻,严重时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贫血、休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达33 %~50 %。本院近2年来发现2例严重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报道如下。

病例1患者33岁,11月5日入院,孕2产1,孕期正规产检9次,无明显异常。孕37+3周,自觉胎动减少1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GE?170 series)提示无应激试验(NST)20 min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其中见1次减速,胎心60~80次/分,持续约4 min后好转。即入院予10 %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 3.0 g补液,同时复查胎心监护,提示NST无加速反应,其中一段似正弦曲线,持续约15 min,见图1。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色清,娩出一男婴,重2 955 g,哭声、呼吸、反应、心率、肌张力均正常,但全身皮肤粘膜极度苍白,1 min Apgar评分8分。手术经过顺利,查脐带胎盘无异常。新生儿查血型B型,Rh(+)。血常规示WBC 42.21×10 9/L,RBC 1.06×10 9/L,Hb 40 g/L,红细胞压积12.2 %,血小板177×10 9/L。母血型为AB型,Rh(+),血常规及地中海贫血筛查均正常。新生儿血氧饱和度70 %~85 %左右,告病危,转入本市级专科医院,行输血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出生后即查母血甲胎蛋白>300 U/L(西门子公司IMM ULITE?100,化学发光法检测)。

病例2患者34岁,5月7日入院,孕1产0,孕期正规产检5次,无特殊。孕37+3周,因胎动减少2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NST提示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可见变异减速1次,达100次/分。生物物理评分(manning评分法)提示胎儿呼吸样运动、胎动、胎儿肌张力、羊水指数4项指标之和为满分8分。脐血流及大脑中动脉指数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仪ALOKA SSD?α10)。收入院后予吸氧,10 %葡萄糖液加能量2支及维生素C 3.0 g补液1 d,次日复查胎心监护NST提示无加速反应,呈正弦曲线,持续40 min,见图2。考虑胎儿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娩一女婴,重2 525 g,Apgar评分1 min评8分。

急性输血反应56例临床分析 篇6

结论 严格掌握输血程序和输血适应症,做到规范输血,減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关键词】急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中国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52-01 输血是一种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方法,对改善病情、提高疗效和减少死亡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输血的过程中输血反应常有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笔者随机抽查了本院2769名输血患者为要就对象,其中有56例发生了急性输血反应,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自2008年3月到2011年9月的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769名患者,整理并分析患者的住院病例,其中有56例患者发生急性输血反应,男36例,女20例,男女比例为1.8:1。年龄为16-60岁,平均年龄为32岁。1.2 方法:所有患者输血前常规鉴定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采用凝聚胺(polybrene)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所有输血均为同型输注。临床医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输血,在输血后填写输血回报单,输血科做好核对。1.3 统计学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数据分析系统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多个样本率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该2769名输血患者对各类血液品种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不同的血液品种的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入机采血小板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详细情况见表1表1输入各类血液品种的输液反应率(例)在56例输血反应受血者各个输血反应类型中,以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其中,少白红细胞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主,而机采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是以过敏反应为主。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

各种血液成分发生急性输血反应次数和构成比3讨论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者输血后由于一些免疫因素或非免疫因素引起的非的症状和体征,该症状不能用原发病解释[2]。输血反应一般包括输血性溶血,非溶血性发热性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该56例输血反应中,以非溶血性发热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要输血反应,两种输血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均是多因素的[5]。本次研究治疗显示输血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的发生率为42.9%,是较常见的输血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输血时出现发热、寒战;结束输血后应用解热镇痛药处理有效;造成该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血液中有致热源或者受血者多次受血后产生了同种白细胞或者血小板抗体。过敏反应也是输液反应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会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重者会出现全身皮疹、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所输血液或血制品中含有过敏原或、受血者本身为高过敏体质或者受血者多次受血等因素导致该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减慢甚至停止输血,同时要抗过敏治疗,有时要进行支气管解痉以及休克的处理。输血反应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为避免该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血管理办法》以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规范化用血输血,采用新的配血制品,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杨卫东,陈杰甫,丁现超,等.10%葡萄糖酸钙预防输血反应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1):38.[2]Tobian AA,King ICE,Ness PM.Prevention of febrile nonhemolyticand allerg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with pretranfusion medication:is this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输血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各科室需要输血治疗和手术输血的患者1366人, 每人采集静脉血4ml, 分离血清后及时检测Hbs Ag、抗-HCV、抗-HIV、TP抗体。

1.2 试剂与仪器:

试剂Hbs Ag、抗-HCV、抗-HIV、TP抗体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仪器采用RT-6100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RT-3100全自动洗板机。

1.3 方法:

将及时分离好的患者血清取出,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Hbs 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

2. 结果

1366份患者输血前血清ELISA法检出HBSAg阳性168例, 占12.30% (168/1366) ;ELISA法检出抗HCV阳性28例, 占2.05% (28/1366) ;HIV抗体阳性15例, 占1.1% (15/1366) ;TP抗体阳性48例, 占3.51% (48/1366) 。其输血前检查阳性患者169例, 阳性率为12.37%, 创伤和手术输血前检查阳性率为55.62% (94/169) ;其他患者为44.37% (75/169) 。

3. 讨论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10年以来, 以科学、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血原则, 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得到普遍共识。为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和科学性, 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提高了血液来源的质量, 而输血者输血前的检测, 对于临床的安全用血也起到重要作用。

乙型肝炎是我国较为严重的血液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主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占我国人口比例的1/10左右, 加强HBV的检测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本地市医院输血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达12.30%, 与相关文献报告的9.20%稍高, 可能与医院为患者主要的疾病救治地点和本地区乙肝感染高发有关。而HCV的感染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HCV的检测, 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地市医院检测中28例抗HCV阳性, 都为反复输血患者, 表明输血或血制品的使用仍是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梅毒、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 特别是与东南亚国家毗邻的云南省为梅毒、艾滋病高发区, 情况尤为严重。从上述统计资料中, 通过对受血者前进行四项指标检测, 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还可将患者资料作为依据进行保存以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查找原因, 分清责任, 为处理医患纠纷提供资料和可靠依据。医务工作者每天接触疾病患者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 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时常有锐器的损伤, 被损伤暴露的皮肤黏膜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文献报道, 医院每年发生锐器损伤11%~24%, 其中锐器损伤而导致感染HCV占62%, HIV占3.2%, HBV等占34%, 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是HBV、HCV、HIV和TP。我国医务人员血清HBs 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6倍。现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感染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用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检查发现阳性患者, 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 在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 减少医疗损伤, 是避免职业感染的必要手段。输血前对血液要严格把质量关, 以保证输血安全, 现输血及手术前四项指标的检测已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但目前由于检验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病原体感染后存在的“窗口期”问题, 使输血及手术感染病毒无法避免。以上检验结果为阴性, 也不能排除患者被感染的可能性。

输血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的输血病例800例。该组患者中, 男560例, 女240例;年龄范围18~45岁, 平均年龄 (25.3±2.3) 岁。全部患者均符合输血指征, 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规范, 达到输血标准[1]。

1.2 选用的试剂、仪器

血常规检查采用Sysmex生产的XE-5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采用法国生产的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APPT) 进行检测。所有试剂均为仪器厂家提供的配套试剂, 各个项目检测前均完成了室内质控检测, 质评效果全部位于优秀范畴。

1.3 方法

对红细胞、血浆类等进行疗效评价, 然后综合这几种小指标的疗效评价, 对内外科量化分析管理前后的总的效果进行对比。以输血申请单、申请血液品种及使用时间为依据, 对病例进行分类、排序, 可分为红细胞类 (含全血) 、血浆类 (含冷沉淀) 、血小板类。同时, 再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为依据对本次实验的输血效果评价分析程序进行制定, 并根据输血品种不同进行相应的疗效评定[2]。

1.3.1 血小板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1 h与24 h,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 比较输血前后的血小板 (PLT) 计数。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的判断:临床表现得到改善、止血效果良好或显著;血小板计数升高程度则是评价其疗效的参考依据[3]。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的判断:以输注1 h与24 h的血小板计数为参考依据。若输注后1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但24 h的血小板计数则出现急剧下降, 说明血小板被消耗或破坏, 输注无效;血小板计数升高指数用CCI表示, 血小板回收率用PPR表示, 若输注后1 h CCI>10, 则表示输注有效;若输注后24 h CCI>7.5, 输注有效;输注1 h PPR低于30%或24 h PPR低于20%, 血小板输注大多无效[4]。

1.3.2 血浆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24 h, 对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 比较输血前后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的变化情况[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 进而起到止血作用。血浆输注有效的判断:临床表现及凝血全套时间均得到有效改善, 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正常对照值1.5倍[6]。除了可以治疗甲型血友病及血管性血友病外, 新鲜冰冻血浆还可作为纤维蛋白原的补充源。正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2~4 g/L, 在受到多种原因影响而发生凝血障碍时, 尤其是纤溶, 纤维蛋白原浓度如果<1 g/L, 应立即输注8~10单位的冷沉淀, 即可补充2 g左右的纤维蛋白。

1.3.3 红细胞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72 h内,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 对比其输血前后血红蛋白 (Hb) 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讲, 1U (即200 m L) 全血或红细胞制品, 输注给血容量为4 L的患者, 输入的红细胞中, 约20%滞留于肝脾组织, 剩下部分则全部进入到循环血液, 此时患者血红蛋白则大约升高5 g/L (即20 g/L) [7]。

1.4 统计评价

对病历中输血后在有效时间内的实验检查结果和输血有效理论值进行对比, 判断两者是否相符。若符合, 则表示输血有效, 反之则无效。对于不符合者, 既要做好记录, 也要及时告知临床主管医生, 并进一步了解其症状有无改善, 若有改善, 则表示输血有效;改善不明显或无任何改善, 则表示无效[8]。对该次实验中的无效分数进行统计, 并和临床共同分析无效原因, 并对各临床科室与医务人员输血效果有效率进行记录、统计、分析, 将全部报告上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内外科系统输血疗效评价统计情况

在该次研究中, 输血前共800例病例具备输血指征, 370例为内科病例, 约占46.3%;430例外科病例, 约占53.8%。实行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外科的输血疗效均较之前有了显著变化, 见表1。

2.2 量化分析管理前后的效果对比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后, 470例输血病例中, 仅有55例无效输注, 约占11.7%, 与实行前比较, 输注有效率上升了15.6%, 见表2。

注:与执行评价管理前比较, P<0.05。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还无法确保血液绝对安全, 而国际上对临床输血适应证标准引入日趋严格。卫生部已于2012年8月1日废止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 》, 故各医疗机构也逐步推行成分用血, 减少全血不规范使用事件。之后,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提高了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与监督管理的要求。鉴于此, 该院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的审核更加严格, 严把输血指征关, 并在院内全面实施了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等措施, 以促进输血管理的有效性。

从表1可看出,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科输注有效率高达86.3%, 较之前的73.3%提高了13%;外科输注有效率高达90.0%, 较之前的72.2%提高了17.8%;总输注率有效率为88.3%, 较之前的72.7%提高了15.6%。综合来看,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对提高输血输注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曾有报道[8]指出, 对医院内外科输血情况进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科输注有效率可高达85.2%, 外科输注有效率可达86.3%, 总输注有效率可高达85.4%。该次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无异, 甚至各个指标均略优于文献观点, 这不排除与该次选取病例数量有关。由此可见, 在医院建立可行性高、考核方便的输血疗效评价机制, 能够促进临床输血的科学化管理, 提高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表1中, 不管是评价管理前或评价管理后, 内外科室系统间的输注有效率基本相差不大, 但我院还是与各临床医生进行了沟通, 对输注无效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发现, 内科系统无效输注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输血者的家人未进行检查或反复输血, 导致迟发型溶血反应与免疫因素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外科系统主要是由于病人出院或急诊用血等, 未能及时送检相关的检查项目, 也未能按时进行疗效评价。为此, 该院定期统计与分析各科室输血疗效评价, 并及时上报统计分析结果给输血管理部门,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大大提高了输血监管部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临床合理用血是为了使真正需要输血的病人得到血液供给。在输注与治疗期间, 必须及时对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在输血管理中采用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的方法, 能够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的有效率, 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原, 周卫东, 潘明亮, 等.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8) :167.

[2]张普山, 叶汉深, 钟彩霞.全程管理的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 2013, 26 (7) :677-678.

[3]谭斌, 工立新, 张雄石, 等.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加强输血科管理[J].华西医学, 2010, 25 (7) :1352-1354.

[4]陈兴智, 许建荣.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现状与对策[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 26 (10) :735-737.

[5]李喜莹, 赵维齐, 赵国华.完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北京医学, 2010, 32 (8) :684-685.

[6]孙定河.3460例临床用血的科学合理性分析.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4) :405.

[7]舒象武, 李碧娟.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 12 (2) :183-185.

输血分析 篇9

关键词:输血人员,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感染情况

为了更好地管理医院感染,使医疗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对医院性疾病的传播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促进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事件的最大限度减少,我院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检测输血者输血前感染标志物。现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的2400例输血人员,对其4项血清传染性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的2400例输血人员,其中有1500例男性输血人员,900例女性输血人员,年龄在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取输血人员3mL的静脉血,然后送检。

1.2 方法

1.2.1 仪器

所用仪器为蓝怡CA400生化仪,上海科华生产的KHB ST-360酶标仪和TYPE ST-36W自动洗板机[1]。

1.2.2 试剂和方法

运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 Ag、抗-HCV和抗-TP,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运用TRUST(甲苯胺红颗粒凝聚实验)对TP抗体进行初筛,如果为阳性,则确证下来,采用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TRUST试剂。运用酶联双抗原夹心法对抗-HIV进行初筛,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如果为阳性,则送疾控中心确诊。运用生化速率法检测ALT(丙氨酸转氨酶),正常参考值应该在40U/L以下。所有检测的操作均严格依据相关说明书,并且试剂没有过期,均在有效期内[2]。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结果

2.1 2400例输血人员输血前感染标志物的感染情况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7.4%,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0.3%,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1.8%,抗-TP(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率为0.04%。具体见表2。

2.2 2400例输血人员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模式

见表3。

3 讨论

输血前检测输血人员的感染标志物感染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让医护人员对输血人员的感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帮助患者尽早发现感染性疾病,从而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存档,一般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将临床资料及科学依据提供出来[3]。同时,临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其他侵入性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据检测的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很多住院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极易感染各种新的病原体,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则应该对其使用过的器具和各种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时加强病房管理,对病毒在病房内的传播和污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从而将自己在医疗操作中被病毒感染的概率降低到最低限度[4],同时也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而导致医源性感染。在临床上,输血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常用医疗措施,但是通常情况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通过输血传染,因此应该切实加强血源管理,并切实做好对输血人员输血前感染标志物的感染情况的检测[5]。

但是,现阶段,医院虽然在输血前已经对输血人员的HBsAg、抗-HCV、抗-TP及抗-HIV等进行了检测,但是由于受到试剂及患者病毒窗口期等因素的影响,在技术上要想将假阴性结果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6]。在感染初期,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抗体在血清中是检测不出来的,但是病毒也会存在于血液中,而且具有传染性,因此我们绝不能单纯地将输血后的传染病完全归咎于输血。同样,虽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检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输血人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病毒感染窗口期问题,因此也不能避免输血人员携带病毒而成为感染源[7]。在实验操作中运用ELISA法,由于标本质量及试剂本身等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可能会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因此,在检测时必须选择合理而优质的试剂,并使技术操作规范化,认真合理地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促进检测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切实的保证[8]。

总之,切实做好对输血人员输血前感染标志物的感染情况的检测,不仅是从受血者安全输血的角度出发,将受血者的顾虑有效消除的有效措施,而且也为医院解决日后因输血造成的传染病医疗纠纷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也将有效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了临床,有利于患者及时发现疾病,从而对疾病进行早期的治疗。输血前检测输血人员的感染标志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并促进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的有效增强。作为医院检测人员,我们应该切实做好该项工作,在为输血人员等负责的同时,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全立.中国的输血安全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9):705-709.

[2]付涌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1):873-874.

[3]季阳,王迅,郑忠伟,等.重新评估献血者ALT检测的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09,2(7):521-522.

[4]陈善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输血及手术患者梅毒抗体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42-143.

[5]武建国.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相关问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316-320.

[6]黄波,钟方才,纪红星,等.3种梅毒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10-11.

[7]季阳,郑忠伟,蔡辉,等.控制输血传播艾滋病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中之重[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2):959-960.

输血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骨伤科手术的患者116例。男性63例, 女性53例, 年龄39~97岁, 平均76.5岁。其中采用了回收式自身输血的患者68例, 异体输血的患者48例, 所有患者均为骨伤引起的无肿瘤和心、肝、肾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术前检查无感染, 无凝血障碍。

1.2 异体血液由广州市中心血站供应

回收式自体输血仪器:京精3000-P血液回收机。由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对68例自体输血患者和48例异体输血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手术中及手术后的病程记录以及护理记录, 包括输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 术后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68例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共回输血液23 800 m L, 平均350 m L, 最大回输血量800 m L, 最小回输血量150 m L。48例异体输血患者最大输血量是1 200 m L, 最小量是400 m L, 平均是533 m L, 其中有6例由于手术中出血量大, 异体输血的同时也进行了自体回输血。两组输血患者均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自体输血组出现术后感染肺炎1例, 泌尿道感染1例;异体输血组出现静脉炎1例, 肺炎4例, 术后高热2例, 泌尿道感染2例, 上呼级道感染1例。两组患者输血后感染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围术期输血对于纠正血容量的丢失, 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改善微循环, 补充胶体成分和凝血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是大手术、严重创伤病人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然而对围术期输血的多项研究证实围术期异体输血具有潜在多种危险性。可以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及引起溶血反应、过敏反应、输血性紫癜, 发热反应, 非心源性肺水肿等。该研究也发现了异体输血组有2例术后高热的病例, 除了这些传统的已被人们熟知的不良因素外, 还有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关注的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对病人的术后感染也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异体输血会抑制免疫器官生成抗体, 诱发NK细胞活性减低;使巨噬细胞的趋化和对细菌、异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 对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减弱, 迟发超敏反应受抑;异体血中可溶性MHCI类抗原分子与T细胞抗原结合, 阻止Tc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异体输血也使NK细胞、脾细胞和Th细胞产生IL-2减少, 单核细胞产生的PGE2增多。IL-2和PGE2均为强烈的免疫调节剂, IL-2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等等这些都会令术后感染显著增加。Argarwal等[3]认为, 输血是创伤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唯一因素,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通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 输血诱发的免疫抑制使感染率和病死率增加。该实验研究也显示异体输血的感染率达20.8%, 远远高于自体输血的2.9%的感染率。这也充分说明了异体血输注可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所以异体血能不输就坚决不输。

随着人们对输血风险意识的增加, 如何防范异体输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的风险, 自体输血很自然地被应用于临床手术的治疗。自体输血采用与自身血型完全相同的血液, 杜绝了异体输血的并发症, 目前已被临床广泛接受[4]。回收式自体输血, 是将术野中的血液回收后过滤、离心、清洗, 去除细胞碎片、脂肪细胞等杂质, 然后将浓缩的红细胞回输, 安全便捷。回收式自体输血有很多优点。如血液在很短的时间内回输, 能保证血液新鲜和生物学的完整性, 符合生理规律, 红细胞的活力较库存血好, 运氧能力强, 迅速达到输血目的, 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同时也能够避免手术中因出血过多、过快、血液供应不足、血源缺乏而造成的生命危险, 节约了血源, 保护了国家有限的血液资源。而且该技术通常不需配型及疾病检验, 既节省了抢救时间, 又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有研究表明, 回收的血液对患者自身凝血机制的影响很小, 尽可能的保存了其回输后凝血状态[6], 回收血液中的ATP、2, 3-DPG均高于保存血浆, 提高回输后的运氧能力。有报道指出[5], 回收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等成分与新鲜血液相似, 降低输血后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6]。本实验也显示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感染率和并发症都非常低, 也证明了回收式自身输血更安全, 更有效。自体输血能有效地克服了异体输血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 对患者来说自体血回输不失为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如果病人没有严重的内脏器官病变、血液内感染及恶性肿瘤, 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献血是受到年龄的限制的,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用血量的显著增加, 完全依靠无偿献血已无法达到用血量的要求。输血技术是救人的方法, 同时也是各种致病物质的媒介, 而自体输血技术无需疾病检疫, 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7]。该研究显示自体输血应用于骨伤科手术中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减少术后感染, 安全可靠, 且节约了血液资源, 使用价值较高, 在当今血源高度紧缺的情况下,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骨伤科术后感染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该院骨伤科进行手术的患者, 其中对回收式自体输血68例, 异体输血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共回输血液23 800 mL, 平均350 mL, 最大回输血量800 mL, 最小回输血量150 mL。48例异体输血患者最大输血量是1 200mL, 最小量是400 mL, 平均是533 mL, 其中有6例由于手术中出血量大, 异体输血的同时也进行了自体回输血。两组输血患者均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自体输血组出现术后感染肺炎1例, 泌尿道感染1例;异体输血组出现静脉炎1例, 肺炎4例, 术后高热2例, 泌尿道感染2例, 上呼级道感染1例。两组患者输血后感染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体输血应用于骨伤科手术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减少术后感染, 安全可靠, 且节约了血液资源,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骨伤科,感染,免疫抑制

参考文献

[1]陈绍洋, 朱萧玲, 张英民, 等.自体输血及其临床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0 (6) :54-56.

[2]王丽华, 赵砚丽.陈伯銮.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 (35) :308-310.

[3]Agarwal N, marphy JG, Gaytea G, et al.Blood transfusion increases therisk if infe ction after trauma[J].Archsurg, 1993, 128 (2) :171.

[4]夏杰华, 黄文起, 肖亮灿, 等.围术期自体输血综合措施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7 (6) :300-302.

[5]Nitescu N, Bengtsson A, Bengtson JP.Blood salvage with a continu-ousautotransfus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a haemofihration system[J].Perfusion, 2002, 17 (5) :357.

[6]Valeri CR, Dennis RC, Ragno G, et al.Survivalfunctionand hemolysisofshed red blood cells processed as nonwashed blood and washed red-blood cells[J].AnnThoraeSurg, 2001, 72 (5) :1598.

上一篇:经济现代化模式下一篇:实验教学与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