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肝炎

2024-06-05

输血后肝炎(精选三篇)

输血后肝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53.0±11.3)岁;病程11~36年,平均(23.7±6.3)年。患者乏力36例,食欲差27例,伴恶心、呕吐19例,发热3例,黄疸24例,无明显症状者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无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1.2 输血原因

产后出血21例,外伤后失血19例,外科手术后11例,贫血9例。受血次数1~7次,受血量400~2 800 ml。输血过程中未出现输血反应。

1.3 诊断标准

(1)发病前有输血史;(2)输血前无肝炎,输血后2周至半年内具有肝炎临床表现,查肝功能异常;(3)实验室检查排除甲型、丁型、戊型肝炎,乙型肝炎指标输血前后无变化;(4)实验室检查抗-HCV阳性。

1.4 辅助检查

1.4.1 腹部超声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检查,显示肝脏肿大23例,肝硬化18例,原发性肝癌12例;脾脏肿大12例;腹腔积液8例。

1.4.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抗-HCV阳性,HCV-RNA阳性者55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7例;肝功能检查示:ALT升高者42例,AST升高者48例,TBIL升高者26例。

1.5 治疗方法

给予保肝、抗肝纤维化治疗,以避免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或进展;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治疗,控制肝细胞的进一步受损,使肝细胞得以修复;利巴韦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腹腔积液者视积液量予腹腔穿刺。

1.6 疗效判定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检查明显好转,HCV-RNA滴度明显降低;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好转;进展:临床症状加重,肝功能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升高。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进展

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至入院时,已发展为肝硬化18例,发展为肝癌12例。患者受血量为400~2 800 ml,平均(1 500±220)ml;潜伏期21~160 d,平均(85.0±17.6)d;第一次输血开始至发展为肝硬化6~15年,平均(11.3±2.3)年;第一次输血开始至发展为肝癌8~19年,平均(13.2±3.5)年。

2.2 治疗效果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入院时即有肝硬化者18例,治疗好转率为11.11%,入院时未出现肝硬化者42例,治疗好转率为54.76%,未合并肝硬化者治疗好转率高于已合并肝硬化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60例患者治疗好转率为41.67%。见表1。

3 讨论

目前全球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者约有1.7亿,其中约70%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可逐渐进展至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3]。血液传播是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便是输血[1]。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输血热的浪潮,输血指征放得极宽,并且临床上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不够,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不严,导致在当时出现了大量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4]。本组60例患者中48例为该时期输血导致,占80.00%。目前临床上已将HCV作为输血常规检验,目前发生HCV感染者已较前明显减少。

据相关文献报道,患者在感染HCV后约13年发展为肝硬化[5],本组18例肝硬化患者其进展时间为(11.3±2.3)年,与报道相似。研究称,感染HCV后,如不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则约15%的患者5年即可进展为肝硬化[6]。本组资料中进展最快的1例患者输血后6年进展为肝硬化,与报道接近。这些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

目前治疗丙型肝炎尚无特效药物[7],本组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同时进行保肝、抗纤维化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好转率为41.67%,寻找更加有效的药物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重在预防,切断其传播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同时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注重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是避免医源性HCV感染的重中之重。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抗HCV的特效药也有待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文芝,王一强.输血后丙型肝炎30例临床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2):89-90.

[2]崇雨田,林潮双,赵志新,等.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99-201.

[3]成军.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多样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2):103.

[4]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658.

[5]饶慧瑛,魏来,赵景民,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3~14年后病毒组织学随访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166-1170.

[6]魏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自然史[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2):10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输血量的关系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定输血后丙肝的诊断标准:病例取自本地区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各医院临床输血患者, 诊断标准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① 发病前有输血史;② 受血后半年内, 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表现;③血清学检查除外急性甲型肝炎病毒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戊型肝炎病毒 (HEV) 感染;④抗-C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RNA) 阳性。

1.2 抗-HCV检测

采用ELISA国产试剂。厂商分别为万泰、新创、科华等, 用瑞士产“FAME-2420”和“STAR-8通道”两台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 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均在使用期内, 且低值2NCU/L的S/CO在“即刻法”室内质控范围之内。

1.3 HCV-RNA检测

RNA提取采用常规胍酸-酚-氯仿法, 按文献[4]操作, 设空白对照及弱阳性对照。HCV-RNA检测采用RT-PCR法用逆转录和cDNA扩增“一步”法, 按文献[5]合成逆转录引物和针对5′-NCR的cDNA引物, 并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其他指标检测

HAV、HBV、HEV标志物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LT活性测定应用连续监测法, ALT试剂盒分别为德国进口GmbH公司的双试剂和上海长征的混合试剂, 用Olympuse-2700全自动生化仪, 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检验及相关回归分析。

2结果

随机调查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本地区大医院2340例受血者。输血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病者为:受血者输血2周后AL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 无甲、乙肝炎病毒感染, 有肝病临床表现的患者, 且抗-HCV阳性和/或HCV-RNA RT-PCR阳性者。感染总数499人次。按用血量 (1U=200 ml) 分组, 输血量X (U) 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Y (%) 的直线回归方程:Y=16.37+0.81X;相关系数r=0.846;相关系数检验t=7.616, P<0.001;决定系数R2=0.7161。结果表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呈正相关, 随着输血量增大,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率增大。

3讨论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 它也成为丙型肝炎广泛传播的直接因素。从本研究的资料分析可知, 输血量越多, 感染HCV的危险性越大, 丙型肝炎发生率与用血量的关系基本符合传染病的Frost-Reed模式[6]。从Frost-Reed模式理论分析, 丙型肝炎发病率也与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携带率相关。丙型肝炎携带率较高的人群比较低的人群献同量的血给受血者, 受血者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职业有偿献血员人群的丙型肝炎携带率远高于无偿献血人群, 所以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使用无偿献血的血液, 可以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也是防止丙型肝炎广泛蔓延的有力措施。虽然输血量与丙型肝炎感染的关系用的是1993年前的资料, 但是1993年后对血液抗-HCV进行检测后仍然有丙型肝炎感染者, 只要病毒未被全部检出, 输血量越多感染HCV的危险性越大的规律依然有效。因此, 提示临床医生输血有风险, 在目前情况下给患者输血治疗应遵循“宁少勿多, 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

摘要:目的研究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与输血量的关系。方法抗-HCV采用ELISA检测, ALT用速率法测定, HCV-RNA用RT-PCR定性测定, 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X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输血量的增大,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符合Frost-Reed模型。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HCV) ,抗HCV,输血,ALT

参考文献

[1]杨东亮.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104.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 篇3

1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

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2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2.1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2.2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

(1)患者的临床诊断(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4)病因治疗与输血治疗哪个更有效(5)相对于病因治疗输血治疗是否必须

(6)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患者是否具有输血指征

(7)如确需输血治疗,输用何种血液品种,数量多少

(8)急性失血引起的血容量减低的扩容治疗是否遵循了先晶后胶原则,扩容的疗效如何,是否确需输血。(9)是否已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如老年人和小孩,及心功能情况,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10)是否已做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抢救措施

2.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1)内科输血:(多为慢性贫血,患者对贫血已有较好的耐受。)Hb<60 g/L或HCT<20%时可考虑输血。(急性失血别论)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有无代谢率增高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2)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指征:失血量<血容量的20%时,用晶体液扩容后HCT>30%,不必输血。失血量>血容量的20%~30%时,先通过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然后输血。因为在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情况下,输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低氧或缺氧。因此,最适输注品种为悬浮红细胞。急性失血时由于红细胞和血浆是等比例丢失,故测定Hb和HCT仍在正常范围,不能反映失血的程度。

(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109/L,不需输注;20~50×/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2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10×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手术科室病人:若<50×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109/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109/L;70~100×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ITP:严格掌握。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2.4成份血的适应症

(1)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2)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3)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4)普通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5)冷沉淀:主要用于Ⅷ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甲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应当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即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或输入患者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而影响患者的健康。

3输血后评价

3.1输血后疗效评价:

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2临床输血质量评价: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是:

(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

(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

(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

(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审批制度

(7)输血后是否及时进行了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如何

(8)输血治疗前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及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9)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输血病程记录等各种输血文书记录是否及时、规范、完整

(10)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规范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上报。

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质量考核”。

2.医务科应定期开展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的评价,评价结果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及用血权限认定挂钩。

上一篇:经典古诗下一篇:十一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