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核对程序

2024-05-04

输血核对程序(共9篇)

篇1:输血核对程序

输血核对程序

1.受血者血样采集、送检的核对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真空采血管,当面核对(唱读)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医院专职接送标本的工作人员将受血者血样、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送到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受血者标本管上信息是否准确一致。

(3)受血者标本管标签字迹清楚;标本无溶血、无凝块、量足。2.交叉配血核对

(1)核对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是否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交叉配血前要做好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标本管信息核对,准确一致后才进行交叉配血。核对内容如下: a.输血申请单信息填写是否完整;

b.受血者标本管标签信息与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c.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是否按要求接受、登记,未按要求进行接受、登记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前必需复查受血者、供血者ABO、Rh(D)血型(正反定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 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3.发血核对

(1)配血合格后,由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输血科工作人员与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和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持血液出库登记本、输血记录单、输血器将血液送到临床科室。(3).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持血液出库登记本、输血记录单、输血器将血液送到临床科室后,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和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临床科室接受血液后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签字,接受时间准确到分钟。

(4).全血、血液制品、血液成份出库时,输血科工作人员须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登记,并

做好发血签字;临床科室收到血液后,也应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签字接收,时间准确到分钟。4.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份入库前要认真查对验收;(2)查对验收内容包括:

a.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密闭及包装是否合格;

b.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份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3)以上内容核对无误后,认真填写血液入库登记并签字。

篇2:输血核对程序

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

(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篇3:输血核对程序

1 输血核对表概述

1.1 输血核对表的制作

输血核对表的呈现形式是一份表格, 其内容设置、形式设定等需要依据临床输血的技术操作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在现代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对输血过程、输血护理、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内容进行分解, 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在表格内, 形成完整的体系, 用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输血操作安全性和护理质量[2]。

1.2 输血核对表的作用

血液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物质, 通过血液的检查不仅能够确定一系列的内科疾病, 便于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 输血作为一种补充人体血液的方法, 也是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输血的治疗作用, 保证输血的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核对表通过对患者各种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记录等进行记载和核对, 一方面有利于患者信息在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传递, 降低了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 提高对患者开展输血治疗的效率。另一方面, 有利于确定不同环节受理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 降低错误发生的机会[3]。新生儿无法对自身病情等进行清晰地表达, 护理人员在进行输血时, 通常无法通过询问的方式对患儿的血型、姓名、疾病类型等进行询问。而口头询问核对的方法无法开展, 输血核对表便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2 输血核对表的使用

2.1 输血前准备

在输血时, 主治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 开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在患儿接受输血时, 主治医生会提前就患儿的病情、输血登记情况、交叉配血单等内容, 输入到输血核对表中, 并将其打印后, 交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接到患儿输血核对表后, 针对患儿的病历、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等各分项内容与输血核对表进行比对, 并在确认无任何差错的情况下签署姓名和取血时间, 留作备查验收。

2.2 输血前

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 输血前需做好核对工作, 这一过程要求责任护理人员、责任组长等相关责任人在治疗室内共同完成, 主班护理人员与责任护理人员就电子医嘱的具体内容进行沟通协调, 共同签署。其中在治疗室内, 责任护理人员和组长需就包括患儿的病历、血型等临床资料、患儿家属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袋信息、输血核对表记录情况等共同进行核对。在输血前, 责任护理人员应与患儿手腕带上的信息和输血核对表上的信息进行比对, 按照输血核对表上的内容, 逐一逐项地进行比对, 并在每一个比对无误的项目后打勾, 完成所有项目比对工作后, 签署名字和时间[4]。最后, 将患儿输血核对表与其病历一起存档保存, 保存时间自患儿出院起连续3年时间。

2.3 输血后

患儿在输血后, 就患儿输血过程中使用过的血袋进行冰封24 h, 留作备查, 而后可以随同输血器用双层黄色袋包装后, 利用记号笔, 如红色或者其他鲜艳颜色笔, 将患儿的姓名、床号、住院日期、输血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 以留作备查使用。患儿输血结束后, 责任护理人员和责任组长需要共同完成输血登记本的记录和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与比对工作[5]。其中患者输血登记本的内容应包括患儿输血前的基本信息、输血开始时间、患儿血型、血液输入量、输血添加药物、血液种类、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结束时间。就输血登记本上的具体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无论是输血登记本, 还是护理记录单, 其记录信息都应与输血核对表相一致, 并经责任护理人员和责任组长共同签名认可。

3 讨论

对于患儿而言, 输血的安全程度关系到其生命健康。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确保患儿能够安全地进行输血护理。在高质量的护理过程中, 恢复健康, 是每一位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的愿望。根据临床医学实践的经验, 严格的、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因素。在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医护人员就输血的过程、特殊性等进行系统的思考, 制订科学的管理措施。同时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输血工作流程, 对临床输血操作进行优化升级,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规避风险, 提高护理质量。在患儿输血过程中, 影响输血质量和安全性的因素较多, 不仅包括患儿自身因素, 同时还有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等。患儿由于是一特殊人群, 缺乏表述、控制的能力, 其心理素质尚处于发展阶段, 对疼痛的忍耐力、输血的恐惧感等都会带来输血质量的下降, 同时存在输血安全性问题[6]。而部分患儿由于身体因素, 其静脉细小不利于输血的操作。在输血过程中, 还存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用血不足、备用血调取时间长、血液领取和储备不恰当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是造成输血危害的潜在原因。如何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提升输血过程的护理质量, 成为临床输血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输血核对表是在临床输血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对输血实践中的操作技术规范和操作措施等信息进行科学的汇集, 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借助输血核对表的清晰明了和简洁规范, 医护人员可以就患儿的基本病历信息、血型、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注意时间等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比对, 从而确保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后和输血过程中, 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简便的护理指导进行工作, 以此帮助医护人员规避人为原因出现的随意性操作、盲目性操作等造成的潜在危险。所以, 输血核对表是医护操作人员对输血流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对输血细节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 对临床输血护理技术进一步规范的结果。借助输血核对表的使用, 可以在实践中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输血不安全性, 确保输血操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 从而保障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 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总之, 输血核对表制作过程是在临床输血管理路径理念的指导下, 对输血操作规范和技术进行优化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 借助输血核对表能够有效地规避在患者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不同阶段出现的人为操作错误, 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输血的不安全性。针对新生儿的特殊性, 输血核对表在其输血治疗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操作水平, 另方面也可以促使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和心理变化, 从而杜绝因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带来的危害, 进一步提高患儿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提高输血护理质量。输血核对表值得在更多医学领域推广应用。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 持续的优化改进, 这可为患者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摘要:应用输血核对表是一种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和输血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新生儿而言, 在临床中输血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为此, 本研究针对患儿在输血过程中引入输血核对表后, 对其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 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输血核对表,新生儿,输血护理,输血安全,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英, 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 1 (3) :244-245.

[2]丁亚, 赵敏.外科影响输血护理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 :329-330.

[3]安万新.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5) :329-3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输血须知[S].北京, 1999.

[5]庞力, 周俊, 范丽霞.新鲜冰冻血浆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 14 (7) :320-324.

篇4: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

一、输血申请

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

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抽血护士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三、实验室核对

1、所有试验操作前必须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检查标本外观正常后方可开始试验操作。

2、试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3、出检验报告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及标本管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4、对患者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一人值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结果双签字,确保正确率100%,误差率0%。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五、取、发血核对

1、血液发出前发血人必须核对以下内容:

(1)核对取血单、输血申请单及交叉配血原始记录、发血记录单的患者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2)用于输血的血液,其标签标记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无误。(异常紧急发血和紧急抢救相容性输血除外)

(3)交叉配血原始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血袋信息与血袋标签相关信息一致。

(4)需交叉配血的血液成分,交叉配血结果相合或必须相容。

2、取血者必须核对领取血液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交叉配血结果相合(异常紧急发血除外),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3、发血者与取血者给共同核对内容:患者姓名、性别、科室、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的类型和数量、血袋号/条形码、血液的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液的外观质量、血袋封口及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是否完整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4、从血库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血库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血库。

六、输血前核对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与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七、输血后核对

篇5:输血核对程序

血液及成分入库、贮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现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血液及成分入库、贮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一、血液及成分入库制度

1、血液及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血液外观、血袋密封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或条形码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有效期、血袋编号/条形码、贮存条件)等。

2、血液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

二、血液及成分贮存制度

1、血液及成分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采血日期(或有效期)、温度和环境储存在专用冰箱里。

2、血液红细胞成分储存按血型分别竖立放置于篮中或金属架上,在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家用冰箱不宜用于贮血液及其成分。

3、其他成分血按规定要求存放在相应冰柜中。

4、血液及成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浓缩红细胞 4±2℃ 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少白细胞红细胞 4±2℃ 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4±2℃ 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4±2℃ 24小时内输注。冰冻红细胞 4±2℃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22±2℃ 24小时(普通袋)或5天(轻振荡、专用袋制备)。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保存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新鲜液体血浆 4±2℃ 24小时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20℃以下一年。普通冰冻血浆 -20℃以下四年。冷沉淀 -20℃以下一年。全血 4±2℃(同浓缩红细胞)。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当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或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三、血液发放制度

1、交叉配血合格后的血液,由医护人员持能够确认受血者身份的凭据(如已交费的记账单或填写完整的取血单或取血专用处方笺),并携带符合血液贮存要求的容器(如保温瓶或血液转运盒或取血箱)到输血科取血。血液与《交叉配血单》同时出库。

2、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进行“三查七对一确认”,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方可发出。三查七对一确认内容:一查患者血标本;二查献血者血标本、血袋上标签;三查配血报告单。一对血型;二对姓名;三对性别;四对床号;五对病案号;六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七对诊断。最后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4、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八不发):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5、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按照保存日期的先后次序、先存先用的原则发血,临床医护人员不应拒领。

四、护士输血核对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急诊号、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决不允许将血液长时间地放在室温下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除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外原则上逐袋领取。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5、有多种血液成分需要输注时,应优先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最好采用双头输血器,当血小板快要输完时,将30ml左右的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移入血袋内冲洗,以使粘附在血袋内壁上的血小板也输注给患者。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尤其是开始输血的15分钟内要慢,不超过20滴/min,然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7、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离开2~6℃的贮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求4小时内输注完毕。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应废弃。

8、浓缩血小板在取回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

9、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在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

10、对输血患者的监测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11、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篇6:输血核对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误招童工,保证公司所招聘的员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保护员工和公司的利益。2.适用范围

所有新员工的招聘。3.权责

人事部招聘文员初步核对身份证年龄、真伪,前台文员第二次验证,入职文员最后核实。4.特殊说明:本司采用机读方式能自动识别身份证真假,特殊情况需人读时按以下相关程序进行鉴别: 4.1看手感:真实身份证较有弹性,折弯后迅速还原:假身份证软或较厚、易折断,没有弹性。

4.2看字体:真身份证的“姓名、性别、出生、民族、编号”的字体是公安部的加密字体,体形扁长,假身份证则字体较宽或比较模糊(因是复制)。

4.3看打印效果:真身份证是采用针样式打印,墨色较淡:假身份证常采用喷墨打印,墨色浓重

4.4看透光性能:真身份证下面背对光源,可清淅看到背面的国徴,假身份证则较模糊。

4.5身份证背面右上角第四条为椭圆大格(假证是小格)。4.6身份证背面国徽中天安门城门为拱形(假证为方形)。4.7身份证头像的黑色头发上没有蓝色网格(假证则有)。4.8身份证公章颜色为橙色(假证为红色)。

4.9身份证公章字体,真证的正面的公安局的印章清晰,“公”字上面的八字中间有一横相连,“安”字中间的一横是一直线,“局”字的右侧是平的(下面的句字并没超出上面的尸字外面),假证则没有上述特征。4.10身份证防伪暗印“中国”及“长城”与身份证字样同方向(假证为反方向)。

4.11身份证号码与性别辨识:2000年以前颁发的身份证其号码为15位,最后一位数为男单女双,2000年以后颁发的身份证其号为18位,最最后倒数第二位是男单女双;如身份证号码不符合上述规律则为假证。4.12从身份证有效期辨识真伪:20周周岁以下颁发之身份证有效期为10年,20周岁-45周岁之间颁发之身份有效期为20年年,45周周岁以上颁发之身份证有效期为永久有效。

4.13第二代身份证的肉眼识别: A.在一般的光线下,平视第二代身份证表面时,表面上的物理防伪腊是无色透明的。

B.适当上下倾斜“第二代身份证”,便会观察到证件的左上方有一个变色的长城图案,呈橙绿色。C.用左眼和用右眼分别观察,身份证上的长城图案的颜色将呈不同颜色。

D.将身份证旋转90度(垂直方向),观察到的长城图案蓝紫色。

E.底文为彩虹印刷的扭文。

F.正面背面均有“花”图案中间有“ JMSEZ”微缩文字,(身份证最中间位置)G.照片的脸部无网文,背景衣领均有网文覆盖。H.直视下看不到光变色“长城”“中国 HINA”图案 I.下面下半部有大幅荧光长域图案(紫光灯下)。说明:上述12项辨认身份证真例的方法,不能实用于所有的身份证件。旧式身份证件头像的黑色头发上有蓝色网格,并无“中国”及“长城”暗印,公章中的“公”字的八字中间无一横相连,内容有可以是手写的,其它防伪标记无异议时则为真证:否则则为假证,新式身份证件必须符合上述防伪标记及辨识方法。

5、辨别应聘之员工是否所持身份证为本人身份证件: 5.1将身份证背对应聘者,与应聘者核对出生年月、住址、身份证编号等,应聘者者回答应与身份证所写相符合。5.2核对员工履历资料是否与身份证相符。5.3询问应聘者生肖(要求应聘者回答要快)并计算身份证生肖是否与回答相符。

5.4询问应聘者家庭成员姓名、年龄、职业,并观察应聘者是否回答吞吞吐吐,询问应聘者各学历的年龄、工作的经历等,用计算时间性的方法识别应聘背景真伪。5.5身份证照片与应聘者确认,观察应聘者身份证证照片(耳、唇、眼、鼻的形状),是否与本人相符,如发型、面形有部分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说明:上述几项核对身份在询问时,人事应观察应聘者是否回答与身份证不符,或有隐瞒事实,或编造身份等项目,来确认应聘者身份的真伪。

6、验证身份证是否过期:所有应聘者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人事应计算应聘者身份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身份证已过期,本次聘用将不予考虑。

7、计算年龄:人事应在招聘当日日(年月日)减去应聘者出生之年月日得出应聘者实际年龄,所有招聘之员工不得小于16周周岁(不满16周岁为童工),公司不得录用童工。

8、人事询问应聘者身份时如1-2项回答不上来属正常情况(如身份证号码或生肖)计算应聘者年龄已足18周岁,身份证件确定为本人真实有效的证件;方为其办理入职手续。9.记录及表格

《童工、未成年工记录表》 10.支持性文件

《童工的处理政策和程序》 11.相关法律法规

篇7: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的改进

1 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改进与应用

1.1 改进后的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大小为18×13.5 cm。 增加的内容包括取回血液时间 ( 精确到分钟) 、血液核对的有关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 血液有效期、物理外观、血袋封闭、血液标签、交叉配血结果) 、输血前两人核对并双签、输血时两人核对并双签、送还血袋及输血反应回报单 ( 时间精确到分钟) 及送交者。 改进后的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 见图1。

1.2 临床应用护士在领取血液时, 与检验科老师两人核对无误后, 在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上填写取回血液时间。 回到病区后根据受血者信息、血袋信息及血交叉配血单, 填写受血者项目、献血者项目及血液核对的有关项目内容。 输血前, 由两名护士共同到受血者床旁执行三查十对, 核对无误后双签。 责任护士执行静脉输血护理操作后, 在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上记录开始时间及执行人。 观察患者15 min后, 无输血不良反应, 两名护士床旁再次执行三查十对, 核对无误后双签。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主诉, 生命体征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输血完毕, 两名护士床旁再次执行十对, 核对无误后保留血袋。责任护士在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上记录结束时间、 执行人及有无不良反应, 并将血袋存放于黄色垃圾袋中立即送往检验科, 填写送还时间及送交者。

2 讨论

2.1 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是护士根据医嘱、受血者信息、血袋信息及交叉配血单, 填写相关信息内容。 原静脉输血记录表存在缺陷:1原静脉输血记录表内容仅有日期、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供血者编号、血液成分、血型、血量、输血前核对护士双签、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反应及输血检测人, 且表格面积小, 栏目填写空间小。 2栏目欠缺, 信息内容不完整, 如缺少血袋取回及送还时间及责任人、血液有效期、物理外观、血袋标签、交叉配血结果等内容。

2.2 改进的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的核对与记录贯穿于整个静脉输血护理操作中, 记录信息完整, 时间精确到分钟, 比原表面积大, 设计合理, 保证了输血的安全。 原静脉输血记录表缺血袋取回及送还时间, 护士需另建记录本, 改进后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改进后的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增加了观察内容, 护士在输血护理操作过程中, 严密观察患者主诉, 有无输血反应, 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改进后静脉输血双核记录表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 满足患者输血安全与治疗的需求。另外, 改进的静脉输血双核对记录表如实、及时记载了护士的工作情况, 反映了静脉输血监护的过程, 有利于护理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分析, 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590.

篇8:输血程序及文件建设

王剑锋

第一节 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名单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应该由主管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应科室负责人员组成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并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主任委员:主管院长

 副主任委员:医教科主任、输血科主任

 委员:外科主任、内科主任、妇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检验科主任  急诊科主任、小儿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感染科主任  办公地点:医院输血科  办公室主任:输血科主任  办公室成员:输血科人员

 办公室电话:输血科电话:09192159823 

二、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制度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和管理水平。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临床抢救病人的大剂量输血指导与协调。

6.组织鉴定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等)

三、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     1.每年进行1~2次全院医护人员临床输血知识与管理培训 2.对引入输血新技术的开展进行论证评估。

3.对医院输血管理与技术问题,随时进行监督和管理。4.开展全院范围内临床输血科研工作协作与交流。

5.每年进行一次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汇报本工作执行情况、制订来年工作计划。

第二节 医院临床输血流程图

根据病情开具医嘱、完成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前四项检测

微机处理医嘱

采血样,核对申请单、患者详细资料、血样试管标签

送血样、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和检验科

输血科接收血样、申请单核对、登记,核查输血指征,确定是否需要输血治疗

查血型、配血、抗筛试验等

电话通知临床护士取血

取血、核对、签字、登记

护士办公室核对

床前核对

护理记录、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量,观察输血过程

输血完毕后观察、咨询、记录输血过程及不良反应

血袋保存1天后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执行

有输血反应者通知主管医师和输血科人员

输血科人员、护士、医师观察处理并记录

第三节、临床输血预约申请、退回制度

一、临床输血预约管理制度

1.择期手术病人用血应在手术前1天上午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

2.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大于2000mL以上者,提前2天送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

到输血科,并报医教科审批。

3.急诊用血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

4.对手术前未备血(急诊除外)造成手术中输血延误或供应不及(如:稀有血型)而造成的后果,由临床科室各级负责。

5.对于Rh阴性病人或其他稀有血型、小量用血者(≤100mL),机采血小板、粒细胞、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应尽快与血站联系,结果随时通知临床科室。以上血液制剂由于价格、保存及使用对象等特殊情况,血液送到医院后,如果该患者由于特殊情况而未使用所预约血液制品,由输血科在院内调剂,调剂未果而该血液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患者承担,血液制剂由输血科按报废处理。

6.门诊病人输血,同样履行有关输血程序(输血知情同意书、临床科室或输液间采集血样、输血前四项检测、门诊缴费、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院外输注。

7.对于无助或无主病人输血,按照医院有关制度执行,原则上先抢救病人生命。

二、医院退血管理制度

1.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输血科血液成分离开输血科后,概不退回。

2.血液发到科室后应尽快输注(如:血小板立即输注;2U红细胞悬液应在2小时内输完,以防细菌污染。

3.血液发出后,临床科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者,应及时和输血科联系(半小时内),可将血液成分暂时储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随后再输。

铜川市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

No.0000001

预定输血日期:

****年**月**日 受血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科别:

病区:

床号:

临床诊断: 输血目的:

继往输血史:(有/无)

产 受血者属地:(本市/外埠)预定输血成分: 预定输血量: 受血者:

血型:

血红蛋白:

HCT:

血小板:

ALT:

U/L

HbsAg:

Anti—HCV:

Anti—HIV1/2

梅毒:

申请医师签字:

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申请日期:

上午/下午

(备注:请医师逐项认真准确填写,于输血日前一日送输血科/血库。特殊用血或手术用血量超过一千毫升以上时,须提前三天与输血科联系。各科预约血液不用或手术改期时,应及时通知输血科。)

受血者姓名:

受血者姓名: 病案号:

病案号: 血型:

血型:

No0000001

No0000001

第四节 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一、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管理度

1.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文

件,凡在医院输血进行治疗的患者(包括门诊病人)均应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输血治疗同意书由临床医师、病人本人或其监护人共同完成。

3.临床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有督促输血治疗同意书完成的责任和义务。

4.对于未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者,输血科工作人员、临床护士有权拒绝发血和输血。

  

二、医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男

女)年龄:

科别:

住院号:

输血史:

 (有

 孕/产(有

无)临床诊断:

输血成分:

输血前检查:

HBsAg:

抗--HCV :

抗--HIV :

梅毒抗体: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经血感染传播疾病。虽然医院使用的血液成分,均已经按规定进行检测,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血治疗仍然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输血时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1.过敏反应; 

2.发热反应;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

4.感染爱滋病、梅毒; 

5.感染疟疾;

6.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 

7.输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在您及家属或监护人了解上述可能发生的情况后,如同意输血治疗,请在下面签字。

受血者(家属或监护人)签字:

****年**月**日

医师签字:

****年**月**日

备注:

铜川市人民医院

异型血、稀有血型血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男

女)

年龄:

科别:

住院号:

输血史:(有

无)

孕/产(有

无)临床诊断:

输血成分:

输血前检查:

HBsAg:

抗--HCV :

抗--HIV :

梅毒抗体: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您的病情不得不用输血来抢救生命/治疗疾病,以达到抢救治疗的目的。然而您的血液为稀有血型,我们医院及血液中心目前没有和你相同的血液,为了抢救您的生命,我们不得不用异型血液来治疗,有可能刺激您的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对以后输血/妊娠产生潜在危害。在您及家属或监护人了解上述可能发生的情况后,如同意输血治疗,请在下面签字。

受血者(家属或监护人)签字:

****年**月**日

时 

医师签字:

****年**月**日

时 

备注:

第五节 输血反应调查与评估

一、输血反应报告机制

1.所有严重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必须向输血科及医教科报告,以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

2.输血反应患者,按输血反应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反应处理过程,填写反应调查表,上报输血科或血站。

3.输血科认真调查输血反应原因并记录,给予正确的反应评估报告。

4.对调查评估结果及采取的纠正措施予以记录。

5.质量标准要求:按输血反应程序,填写调查报告单,上报输血科;输血科将调查评估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并记录,提供纠正措施并记录;有输血反应者,填写输血反应调查表,无反应者只进行输血记录即可。

  

二、医院输血反应调查表

         .输血反应情况: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紫癜:

(5)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6)非心源性肺水肿:(7)其他:

(8)无任何反应。

填表时间:

****年**月**日

观察者签名:

三、医院输血反应判断表

(1)发热反应:输血中/输血后1 ~ 2小时内,发冷、寒战、发热、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C,有时伴头痛、烦躁、皮肤潮红等。

(2)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

(3)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寒战、发热、腰背痛、恶心、酱油色/茶色

尿、尿少、尿闭、低血压 →DIC。

慢性溶血反应:输血后2 ~ 10d后,低热,黄疸、血红蛋白尿。

(4)输血后紫癜:输血后1周左右,出现全身黏膜点状或斑状出血,血 小板减少。

(5)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6)非心源性肺水肿:输血过快或过量而出现肺水肿.铜川市人民医院输血记录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血型: 

科别:

床号:

病案号:

输血血性质:

常规

紧急

大量

特殊

供血者姓名:

血型: 

供血者血袋编号:

血量

输血开始时间 :

输血结束时间:



输血成分:

输血量:



输血反应过程:1.顺利无反应;2.有输血反应(见输血反应记录单)

输血者(责任护士)签字

四、急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 输血科应做以下工作: 核对核查受血者及输注血液有关信息和记录,整个发配血环节有无差错;肉眼观察患者血样的血浆或血清颜色,最好与输血前对比,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血型血清学检查,复查供、受血者血型及配血试验; 其他试验:尿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等。

 

  

    医生和护士处理:

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抗休克、扩容、利尿、碱化尿液、透析、预防肾功衰竭; 防治DIC;

激素、换血治疗等。

                

五、输血反应评估报告(实验室)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科别:

住院号: 输血成分:

输血量:

反应时间: 输血反应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测结果:

1.复查患者原血样:ABO血型

Rh(D)

抗筛试验 复查供血者血样:ABO血型

Rh(D)

再次交叉配血试验:盐水法

特殊介质法

2.新采患者血样:ABO血型

Rh(D)

抗筛试验

血袋血样:

ABO血型

Rh(D)

再次交叉配血试验:盐水法

特殊介质法

3.新采血样:血清颜色:

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4.血常规:

尿常规:

评估结果:

评估者:

评估日期:

篇9: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程序

1.采供血机构负责其服务区域内()。ATMIS的引进 B数据备份及日常维护 C医疗机构授权

DTMIS的引进、医疗机构授权、数据备份及日常维护

2.医疗机构总务后勤部门负责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构建TMIS运行环境。

A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 B构建TMIS运行环境;构建TMIS运行环境 C构建TMIS运行环境;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 D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构建TMIS运行环境

3.输血科主任或负责人负责()。ATMIS的系统管理和数据维护 BTMIS参数的设置及权限分配 CTMIS操作者的培训及业务指导

DTMIS的系统管理和数据维护;TMIS参数的设置及权限分配;TMIS操作者的培训及业务指导

4.TMIS的管理模块包括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等。

A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 B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统计、质量控制

C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

D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

5.定期备份TMIS数据库,实行异地或光盘数据备份。建立(),保证输血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及保密性。ATMIS瘫痪时应急预案 B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案 C数据备份方案

DTMIS瘫痪时应急预案和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案

6.医疗机构总务后勤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应为输血科及临床科室使用TMIS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达到信息共享,并保证数据的准确传递。A网络接入 B软硬件安装及

C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进行衔接

D网络接入、软硬件安装及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进行衔接

7.()为TMIS的最高管理者,可授予系统全部功能的使用权限。

A医院院长 B医务科科长 C输血科工作人员

D医疗机构TMIS系统管理员

8.输血科技术人员应授予()的权限。A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

B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质量管理 C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D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质量管理、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结果录入等与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9.临床医师可授予()。A临床用血申请 B自体输血 C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D临床用血申请、自体输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二.简述临床输血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三.简述信息收集的方法

1、可以反映医院临床输血技术及学术水平,以及成分血的百分率;

2、可为研究发展医学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3、可以及时发现血液质量状况,并向供血单位反馈

1、卡片跟踪法对每袋发出的血液或成分附一张小卡片,待临床用血完毕后,将患者反应的主要情况填写入卡片,返回输血科(血库),最后统计上报或反馈给血站。

2、表格统计法由输血科(血库)按规定要求制作输血反应调查登记表,每个患者输血前后均由经治医生详细填写登记,然后返回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

3、计算机网络法由输血科(血库)将全院输血治疗患者的反应收集输入计算机,按用血科室编制软件统一管理,上报医院领导

上一篇:幼儿打击乐小红帽图谱下一篇: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