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2024-06-10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通用6篇)

篇1: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社区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存在问题

1.居民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随着电视机、家庭影院等现代娱乐设施的普及,社区公众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社区文化人才匮乏缺少管理组织人员。社区文化专管活动中,除了上级组织的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外,许多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的、业余的,大都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辅导和缺乏统一管理,这些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变动频繁,组织能力和演出水平普遍不高,有时还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及场地投入不足。开展文化活动通常都是靠拉赞助和“化缘”。新建文化设施无能为力,老设施的维修也是困难重重。现在社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成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只限于居民区活动室和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容纳范围较小,无法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社区文化活动参与不足,另一方面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主要根源是,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同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协调。

二、对策思路

以促进、提高群众文化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着眼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用丰实的文化历史底蕴带动社区文化建设,在政策导向、阵地建设、人才队伍、项目载体、机制保障上作对策思考,打造“活力凤凰、魅力凤凰、宜居凤凰”品牌,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建文化服务体系 在提高居民意识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品位,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社区管理上,要为社区群众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尤其注意解决好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社区治安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兴趣爱好,在内容上应注意与之相匹配,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上下结合,在对象上应注重让更

多的家庭和个人参与,让最大多数的社区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现有的公共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如一些企业、慈善机构等有识之士的参与。此外,参与还包括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2、培育文化文艺骨干,壮大做专人才队伍

可以培育一批团队,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组织

文化活动,积极为文艺团队筑就展示平台,提升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的水平,形成团队建设规范化、活动内容大众化、活动项目特色化的建设模式,保证社区不同居民群体都可以参与自己喜好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特色团队,以团队团结人,以学习促进人。培养居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科教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生态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大社区文化,以学习型团队来吸引人、团结人、陶冶人、激励人,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3、以完善规范管理为基础,强化机制保障。在制度管理上,健全服务居民的 “网上居委会”,“社情民意QQ群”,社企QQ群等手段,架起联系沟通桥梁。在对现有文化设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中心、文化站、居民文化活动室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沟通千家万户,让信息化融入百姓生活。在经费保证上,加大政府投入,街道每年拨付文化体育专项基金16万元,在区文化局下拨各居委会文化经费1万元的基础上,街道匹配文化经费1万元,用于每个居委会订购图书、报刊或添置音响设备。整合社区单位资源,继续与上海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文化基金5万元,用于社区文化建设。

4、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方向,拓展项目载体

1、办好一所文艺培训学校,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社区学校在继续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按照居民的需要设计各项学习内容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让学习内容的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居民,计划完成招生800名。继续开展各类人群教育。根据社区内儿童、青少年、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等不同教育人群的需求,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2、编好一份报纸,展示风情风貌风采。与《上海城市导报》合作发行一份社区百姓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以“反映社区生活、报道社区建设、沟通社区信息”为宗旨,传递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信息,并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解社区、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要继续编好这份报纸,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3、搭建一个舞台,打造江苏特色品牌。办好社区文化品牌“江苏之声”艺术节,以“文化唱响和谐”为主题,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峰,使团队文化进小区,社区文化进军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进社区,并带动各居民区,进一步扩大居民群众的参与面,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推进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文化、绿地公共文化、会所文化等建设。在居民区开展“八个十”进小区活动,即:十场文化演出活动、十场读书交流活动、十场科普宣传活动、十场居民健身活动、十场学习型成果展示活动、十场暑期纳凉活动、评选十位社区文化明星和新建十支文化团队。

篇2: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确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就如何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略陈管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意义

1.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成为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部分低收入农民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治安事件的源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措施。

2.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而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与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不同的是,这个载体 “体系” 要求很高,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建成后将形成代表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强劲攻势,来横扫和抵制农村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的蔓延。没有这个载体“体系”,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就会在与先进文化的激烈抗衡中夺得主流地位,“乡风文明”目标就无径、也无望实现。

3.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创新的宏观平台。要求农村公共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建设是前所未有的,这个“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这里面涵盖了无数的创新内容。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的创新等,每个层面都有若干创新内容。

二、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尤其是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2004年全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事业费共113·66亿元,仅占全国当年财政总支出28360·79亿元的0·4%,人均文化事业费仅8·74元。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以上水平。虽然从绝对数看,近些年来文化事业费增长幅度较大,如2004年投入总额就比2003年的94·03亿元增加了19·6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0·8%。但从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份额看,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对农村文化投入的严重不足。2004年全国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当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额的26·5%,低于城市投入47个百分点。许多县和乡镇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2.现有文化设施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共有乡镇38240个,有23687个两馆需要新建和改建(其中49个县无文化馆,562个县文化馆无馆舍;121个县无图书馆,225个县图书馆无馆舍),占到总数的62%;5827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5%左右。苏南地区虽都有馆站,但现有文化设施也难以承受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80年代前后建造的一批乡村文化宫、影剧院、书场、农民公园都已相当陈旧,维持生计困难,管理落后,另作它用或“空壳化”现象严重;有的区乡为减轻财政负担,把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缩减财政拨款,让其创收,使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甚至成为单位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地区虽建造了一些新设施,但由于指导思想偏差,却出现了“重建筑轻功能”的现象,领导只关心设施落成,将其视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不注重功能服务,更不关心在整个区域中构筑网络来具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村级文体设施任意性、人为性状况严重,缺乏标准化设计与指导。

3.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建国后,一个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面临多种危机。一是机制僵化,服务方式单一,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已很难吸引公众上门,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由于“重整顿、轻培育”,娱乐项目和产品数量日趋萎缩,变得萧条;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几乎流于形式。有些村虽建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这些状况使得农村招摇迷信很有市场,文艺骨干变成了和尚去念经,锣鼓声不如麻将声高,打牌、赌博成为了多数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

4.我国的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很好起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杠杆调节作用。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出台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发展文化事业的经济政策。如省政府就颁发了苏政发200174号《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无锡市政府也颁发了相关文件,从实施的情况看,前几年出台的这些经济政策文件缺乏激励力度和吸引力,很难激励动员社会各界共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社会资金向农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战略课题。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笔者浅谈三点思考:

1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需求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构建什么样的设施体系?试谈三点构想:

构想一: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丰富的吴文化资源,为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提供了特色创新参考。所谓“2公里文化圈”即根据无锡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文化设施的有效辐射半径来建造文化设施。老百姓走出家门2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公益性文化场所,并享受到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圈”是当前构建文化设施体系颇为时尚的理念,上海提出了建设“15分钟都市文化圈”的构想;深圳福田区以 “大手笔”,用3年时间投入13亿元初步建成了“一公里文化圈”。到今年年底,该区将建成7个区属文化馆、8个街道文化站、16个文化广场、2个影剧院、2个图书馆、1个大型体育公园、2个片区文体公园,加上百余个遍布社区、“小而精”的文化设施,形成了配套齐全、颇具规模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构建 “吴风锡韵”风格的“二公里文化圈”,必须要创新规划理念,挖掘吴地文化特色。比如在有200多年龙舞历史的惠山区礼舍村,就可建造龙文化博物馆兼文体活动中心楼,楼顶就可设计长龙飞舞……,只有抓住了特色,才能真正让文化走进农村,贴近百姓,融入生活。

构想二: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无锡市委、市政府2005年作出《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后,农民居住由原来零散或旧式居民点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一幢幢新楼盘在希望的田野上迅速崛起。农民的居住环境变化了,人口比原来相对集中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也应顺势调整。政府规划、文化、建设等部门应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与新楼盘开发配套的供业主享受的“中央文化会所”及球场、游泳池等文体设施,切实抓好新楼盘开发的规划设计,若房地产开发商设计的楼盘图纸缺少与新楼盘相配套的文体设施,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应不予审批,确保农村社区“乡风文明”有硬件载体。

构想三:加强市域镇、大镇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市域镇”是特大城市建设的产物,一般具有较多的人口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是农村连接城市的枢纽集镇。无锡市政府出台的“1+2+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即一个特大城市、两个大城市和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等级规模结构)明确了原不属于市区的12个镇为“市域镇”;另一类是经过乡镇机构撤并后形成的大镇。如惠山区的堰桥镇、洛社镇,滨湖区的太湖镇,锡山区的鹅湖镇、锡北镇等都是由几个镇合并的,这些镇形成了农村大镇的地位。“市域镇”、大镇的文化建设就要有别于一般镇,重点建造城市风格的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相关政府可通过立项公示、招标投资和鼓励企业或个人参股经营等办法来建造“游乐场”、体育舞蹈培训和表演比赛场馆以及市民文化广场等,让这些设施与城市设施互为补充,让乡村都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集成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创新文化供给方式,着力构筑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最近指出:“从全国的情况看,目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为此一是呼应文化大省的创建,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既是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具体方法是:由省文化厅牵头主办,省文化馆具体承办,整合全省群众文艺节目资源,建立全省文化馆(站)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信息库,制作分片区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单,制定演出路线,各地级市统一制作和购配下乡进村用的可拆式流动舞台及灯光、音响等器材设备。流动演出网是全省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全面集中展示,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是公益性原则,不向当地收取演出费用,不仅解决了农村有效文化资源的匮乏和异地好的群众文艺节目农民看不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增强群众文艺作品的创造力、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发挥全省各地文化馆的龙头带动作用。广东的“流动演出瑶山行”活动,把广东省许多获“群星奖”和省内大奖的优秀文艺精品及各地文化馆站创作的优秀节目,以“大物流”模式每年可为农民群众演出2400场,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亮点。二是提升特色,精心打造农村节庆文化活动常设品牌。近年来,各地政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深圳市举办的“爱我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宜兴市举办的“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节”、无锡市、惠山区举办的“阳山国际桃花节”、无锡市、江阴市政府在马镇举办的“徐霞客旅游节”、盱眙县政府举办的“中国龙虾节”、姜堰市政府举办的“溱潼水上龙舟节”等活动,不仅打造了常设节庆文化品牌,发展了地方经济,而且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有魅力和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我区一年一届的阳山桃花节如今已举办十届了,每届桃花节都有丰富的系列活动,最吸引人的是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既有中外佳宾光临又有著名歌星、影星或央台著名节目主持登台亮相,既有拔萃专业团体、艺术院校的学生精湛表演,又有精品群众文艺,且每届都讲求一个“新”字,如第九届就加串了的 “青春桃花女”登台走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所以每届能吸引十多万农民前往观看。三是让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珠联璧合,优势互发。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是一对并蒂莲,一对水中花。与群众文化不同的是市场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审美、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属性,又具有商品市场的经济属性。应当说两者都肩负着提升精神文明,满足群众需求、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任务。要使两者珠联璧合,优势互发一是可利用农村庙会、节场之机,将外来“大蓬车”团队表演与群众文化广场文艺表演联手展示,让聚集人口的传统庙会既有 “游艺耍技”格调的外地“大蓬车”团队表演,也有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健康活跃的群众文艺表演;二是将大型文化系列活动的组织与营业性特色文艺团队会演结合起来;三是将群众性书法美术作品展与名人美术书法作品上市拍卖结合起来;四是把中青年现代舞、国标舞培训与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结合起来。四是经常性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进村活动。时下,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 “三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有的酌情收费,有的完全免费。而免费更受农民欢迎。今年6月,江阴市就组织了历时5个月的“千场电影送农村”活动,从上海、南京租赁了100多部电影(60%是新片)免费为农民放映,颇受农民欢迎。

政策性鼓励专业剧团进村也是一个好办法。宁波市政府采取一场戏补贴3000元的办法,引导剧团进走村走户也受到很好效果,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的戏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一大批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专业剧团重新焕发了生机。五是开设“流动图书馆周末灯光夜市服务活动。

“流动图书馆”的出现,为创新农村文化供给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⑴ 装备先进,政府集中投资购买流动服务车,书柜、桌椅、电脑、灯光、饮水机等设备;⑵ 服务灵活,既可到集镇文化广场,也可到村边社区;⑶ 资源吸引力大,由于组织者是地市级图书馆,新书多,期刊多,不仅可现场翻阅书刊,还可电脑与本馆联网,联网后就地可阅览数十万种电子图书和中外经典电子图书光盘等庞大数字化资源;⑷ 服务形式新鲜,灯光夜市图书服务形式亘古未有,夏天可乘凉,现场可吃机制饮料,即可看书、还可上网。“流动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援助农村的一种极好形式,是解决农村图书馆、文化室购书难的有益尝试,广东20多个“流动图书馆”引爆的人气,引起了当地领导的关注。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肯定:“广东流动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六是建立农村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年对高雅艺术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和追求。和祖辈完全不一样的是他们把懂和喜爱高雅艺术视为现代青年文化修养和小康生活的标志,因此,他们中有的购买钢琴,用自己的私家车把爱女送到城市芭蕾舞培训,拜师学钢琴,有的农村小学特邀城里的芭蕾舞老师、琴师来校集体培训,如我区的洛社镇就是,该镇中心小学编排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惠山青年》就以一排少儿芭蕾舞伴诗朗诵为特色。青少年热爱高雅艺术,高雅艺术也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它的观众群。文化部门应逐步建立起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有条件的县、区应建造大剧院、音乐厅,适时引进国家重点扶持的芭蕾舞、交响乐等高雅艺术,以培养新的观众群,满足农村青年及高雅艺术爱好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3.研究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做保障,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是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各级政府应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首先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村和社区的比例;其次应尽快建立由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对重要的文化活动项目和文艺产品采取财政补贴,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以政府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四是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对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二是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虽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初级阶段的中国,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政府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兴办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可在选址、立项、征地和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外藉人士、海外华侨包括当地的私营企业主,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对协助捐赠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民间特色团队和民间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非公有制运行模式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管理效率。三是加快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步伐。要改变以往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任意性、人为性状况,就必须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还没有独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上都走了一条法制化道路,即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政策,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义务责任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公共文化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和国务院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年)等,应当说对促进和保障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立法仍比较零散,立法的层次也较低,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完备、法律效力彰显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必须要尽快研究制定使其规范运作的基本法或专门法,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法等,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加快立法提供了条件。

篇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重视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文精神支持力量, 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可忽视的动力源泉。如果把人类的文化活动比喻成一个金字塔, 文化权利是底座, 文化成果是塔身, 文化创意是塔尖。这个底座越宽厚, 塔身就越丰满, 塔尖就高耸入云。[1]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有效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组织并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 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2]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成果只有实现了普遍均等性和普惠性, 才能使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推动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社区是指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 社区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就是“大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从而孕育了自身特有的社区文化,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刘延东)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支撑。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 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面貌,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文化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元素,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担负着价值体系重构、提高居民素养、稳定变迁秩序、增强归属认同的重要历史使命。社区文化发展得好, 城市基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越牢固, 在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同时塑造公民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价值观, 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

第一, 缓解城市二元结构的文化冲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城乡文化在冲突中尝试性融合, 加之城市原有经济差别带来的文化异化, 城市二元结构在文化上矛盾突显。这些不利于社区居民凝聚力的增强, 弱化了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和进步, 构建和谐文明的城市, 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和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 增进彼此精神和情感交流, 社区文化要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引导居民消除隔阂, 增强社区凝聚力。

第二,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社会形态和城市居民的素质。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会让整座城市良性运行, 增强自适应性。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 社区的文化建设状况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缩影, 城市文化特色与独特文化氛围的呈现,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社区文化建设集中体现着整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综合实力, 对于树立城市文化品牌,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内在动力。

第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 维护社区的稳定和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领, 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以导向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鲜明的价值取向。社区文化的基层性、公益性、丰富性、特色性、参与性、服务性集中体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蕴含的基本价值, 成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 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 它已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认同, 并对社区内的居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规范作用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3]可见, 社区文化虽不具备法律的效力但是却具有文化认同上的道德约束力。社区文化通过充实居民的文化生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和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精神文化保障, 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贡献。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 (文化活动室) 设备购置”专项资金, 用于全国城市街道文化站 (社区文化中心) 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截至到2011年, 累计投入5.7亿元, 补助1276个社区文化中心 (街道文化站) 和72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从总体上说,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 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得到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但不难看到,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全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区域特色、供需契合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 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社区认同意识, 是指社区内所聚集居民的归属意识。指“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 这种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4]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缺失是导致社区认同意识弱化的主体原因, 目前社区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疏远感普遍存在, 难以通过彼此的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社区文化活动难以得到积极的响应, 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 文化建设社会效益不高。

第二, 城市二元结构形成的文化冲突是社区文化建设一大症结。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原住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化, 原住居民不同阶层的公共服务差别待遇, 在社区文化上也形成了明显的冲突, 致使不同的居民群体在文化价值认同, 以及文化参与意识上出现了矛盾。来自家庭、工作环境、大众媒体、联系群体等诸多因素使居民形成了不同文化价值观, 不同文化价值观影响着社区个体居民对社区文化的态度与认识, 从主观上弱化了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 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管自理能力差。我国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正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 在建设思路上行政化色彩浓重, 社区自治的实现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制度设计与城市规划中, 很少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部门职责分工不清,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加强了对社区文化的重视, 但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化的方式逐级分配建设任务, 从发展思路、建设步骤到内容形式, 都唯行政命令是从, 这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区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导致群众自觉参与意识薄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这种被动性的文化参与使社区的文化活动由于主体缺失而流于形式。

第四, 社区资源配置不均衡, 资源利用率低, 共享机制不完善。社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的不平衡,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不足甚至没有, 资源丰富的社区与资源贫乏的社区之间也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在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 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 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的多, 对盘活资源协商少。[5]社区文化建设的行政化、权力分配的条块分割、社区文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不同, 以及资源占有者的自我保护行为都限制了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另外, 社区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 重设施建设, 轻利用效率, 抓物质环境的改造, 轻人文环境的营造, 重形式主义, 轻长效发展, 是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发展后劲儿, 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

第五, 社区文化建设内容趋同, 形式单一。社会的发展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城市发展模式趋同, 使社区文化建设也走向了复制模式。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往往一个社区成功践行, 千万个社区效仿, 尽管城市的相互融合性增强, 但许多城市社区还是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 社区地域上的差距、风俗习惯的不同等都是社区文化差异的形成因素, 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一味地照搬照抄, 只能使社区文化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同时, 也违背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政府付出的建设成本一旦失去社区居民的认同, 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六, 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构成上结构失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积极参与和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构成一般是老年人、儿童, 以及以失业人员、贫困人群为代表的一些弱势群体,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自乐的色彩。简单文化娱乐活动较多, 文体竞技类活动较少, 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很少甚至没有。广大的青壮年一般都游离于社区文化活动之外, 通过现代化的交流与活动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文化圈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社区文化建设缺少规划设计, 组织力度不足, 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社区专业化人才缺少, 对一批业务强、素质高的文化人才缺乏有效的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服务难以实现供需契合;三是社区文化投入的不足, 使社区文化设施落后, 居民自筹资金的方式使社区文化活动难以推陈出新, 提高档次, 形成规模;再者,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趋同和形式单一, 不符合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从基础上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高低, 也是衡量国家整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和民族素养的标志,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 树立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 强化社区归属感。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构成主体, 要以社区文化活动为纽带, 通过号召和鼓励居民组织参加来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首先, 要加大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 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有意识的积极引导居民加入到活动中来, 注重开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推出典型, 促进各种团体之间的交流, 让居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再者, 建立社区弱势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家庭、农业转移人员等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其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使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和谐, 还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 淡化行政, 提高自治。提高社区自管自治的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效果差的状况。其一, 要明确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社区文化活动的决策、组织和领导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 让社区文化整整体现本社区的特色, 符合本社区的文化需求;其二, 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者的社区居委会要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 让居民的文化诉求得以充分的表达, 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 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并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知识宣传、文化展览等活动。其三, 淡化行政, 不是不要行政,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要做好“掌舵者”, 在社区文化资源调配、文化建设方向上掌好舵, 而不是单纯分派行政任务。

第三, 开放社区文化, 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社区文化建设也要走出封闭的路子, 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城市社区的历史形成以及地域上的差别,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充足, 例如体育场、学校、文化馆、图书馆, 以及其他文化企业单位分布相对丰富的社区, 许多文化资源甚至经常出现周期性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相对较少甚至贫乏, 因此, 优化配置城市社区文化资源, 就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 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投入,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 将社区企业资源通过低偿或无偿服务, 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政府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上, 以及日常维护方面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 确保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

第四, 注重特色, 多元供给, 实现供需契合。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社区文化在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上存在不足, 经营性文化活动和政府分派活动较多, 文化活动的形式化使活动质量不高, 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 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偏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单一的原因。社区文化建设的标准与制度缺失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建设特色不足, 供需错位的原因。因此, 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特色化, 就必须在政策上鼓励社区的文化创新, 在资金上支持社区的文化创新, 给予社区自治自管权, 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学校、文化单位、家庭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 有质有量的文化活动, 健全居民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反馈机制, 通过菜单化的管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经费使用、设施管理等给予明确的规定, 对文化活动的考核标准、管理权力、责任范围等列出详细的条文, 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下, 才能适应市场, 持续发展。

第五, 重视人才培养, 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专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来管理和经营, 所以要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通过培训、竞聘、选举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来;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现人才, 充分发挥社区内文化工作者的作用, 使社区文化建设提高档次, 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 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体现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是社区稳定, 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石。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城市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花建.公民文化权利——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J].探索与争鸣, 2007, (3) .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53.

[3]阎志民主编:《跨世纪治国方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52.

[4]潘永康等.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社会学研究, 1996, (3) .

篇4: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建设

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被誉为国际间竞争的“软实力”,对于促进地区国家之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是人民群众重要的基本权益,我国各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社区作为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一个工作单位,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在社区中生活的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的质量好坏,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保障实现居民文化权利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背景下增强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和服务感,共建人人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1、定义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社会总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文化权利为基础,为满足和提升社区成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由社会向该社区提供的各种非营利性的物质文化服务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总和。它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由居民自愿参加,社区主办方并不能强制或者强迫居民参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一个地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质量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地区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和城市化进度的重要指标。

2、建设原则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所说的公益性原则主要指的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当中要以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政府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建设活动。这项文化活动是由全体公民的纳税所得在汇报给全体人民群众的福利之举,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的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性。公平化的原则是指每个社区公民无论贫富、无论身份高低,都有机会享受同等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项原则使得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够合理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多样项原则具体来说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是社区和社会,社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充分尊重社区所有公民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尽可能的提供社会所有阶层(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社会所有人群(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以及不同职业等等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服务建设必须要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为基本目标,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建设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

1、行使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是人民群众开展文化生活最基本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场所,社区硬件、软件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其丰富程度。完善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帮助居民行使自身基本文化权利的最基础的方式,在參与丰富有趣的文化服务活动,营造和谐美满的社区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居民不止行使了自身权利,也履行了自身义务。在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的同时,社区居民根据自身需要积极参加加深了对自身居住社区的认识,是他们对社区产生归属感,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社区中的一员,能内心深处增加社区依赖感。除此之外,居民自身还能在参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学习与提高,增进邻里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打破现代都市生活的距离感和冷漠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身心健康,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2、提高社区居民综合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具体的应该包括文娱活动、文学作品展览、体育竞赛、文化培训、道德素质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等,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不断给社区居民灌输相应的法制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培育提高各类人群的家庭观念、职业道德和社会美德。文化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社区居民,获得益处的也主要是社区居民,所以在日后的建设实践中,就可将活动的主办大全交由社区居民手中,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和自我管理。从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使每一位居民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参与到政府管理和政府监督的过程当中,增加对政府的认可程度,客观上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1、拓宽资金来源,建设高效主体结构

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保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已顺利进行的重要经济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城市里社区单元更是林林总总,如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只是依靠单一的政府投资,这样会导致政府经济负荷过大,不能够保障经济投入的充分合理化,一旦政府资金链断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经难以维持,甚至之前所做的努力也会变为无用功。所以在立足于基本的政府投资之外,社区还要积极转变发展态度转向民间投资群体,广泛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吸引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赞助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有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企业和私人的赞助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投入中往往占据了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比例。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服务主体是社区居民,参与主体可以延伸至全社会所有人群,仅此我们要努力建设优化活动主体结构,以“共同治理”为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重点,积极调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主体的力量,搭建丰富多元的主体参与平台,缓解政府工作压力,更好地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除此之外,我们在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注意培育自身活动特色,使之能够不断传承,这样才算是真正实现这项活动的举办意义和价值。

2、丰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吸取国内外有效经验

完整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社区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社区公共文化信息体系、社区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社区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和社区公共文化评估监督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是一个小小的运作单位,需要每一位经营管理人员去用心经营,做到以政策法规体系为基础,以文化信息体系为导向,以资金体系为保障,以评估监督体系为回馈,促进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人才体系全面发展的格局。笔者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吸引具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进入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为文化建设提供培育良好的专业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使人才进步与公共文化建设进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还可以做到的是吸取国内国外有用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用经验与教训,比如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共同特点是: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私人投资大大多与政府投资;强而有力的政府保障。

四、结语

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实力间的竞争,转而更加注重文化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的竞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促进本国综合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时刻加以重视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促使加以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喜华.何为文化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杨琳瑜.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4]牛华.“内生 外包 合作”——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的类型及其经验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1).

篇5: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我社区全年文化的建设成果,我们需要一些实际的研究数据。小黄庄社区进行调研,此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请放心作答。万分感谢您的配合!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0岁以下 B、20—35岁 C、36—50岁 D、51—65岁 E、65岁以上

3、您的学历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或专科 C、大学本科 D、硕士研究生 E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二、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

1、您最喜欢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类型是:

A、文体竞赛 B、群众文艺表演 C、科普宣传 D、技能培训

三、居民对社区的文化服务满意度

1、您对您所在社区的文化设施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2、您对您所在社区的文化配套设施(如阅览室、活动室等)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3、您对社区针对以下人群开展的文化活动满意吗? 老年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中青年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儿童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4、在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时,您在其中的感觉是

A、接受感 B、参与感 C、娱乐感 D、茫然感

5、您认为所在地的文体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文体基础设施落后

篇6: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试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和如何做好这个核心工作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作 者:刘晓云 作者单位:营口市图书馆,辽宁,营口,115001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0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核心

上一篇:学生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下一篇:《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