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2024-06-12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通用8篇)

篇1: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试卷

姓名_______科室_______得分_________

1、安全护理

2、护理过失

3、医疗事故

4、导致护理过失的原因

5、简述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6、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

篇2: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您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对安全的疏忽都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护理安全教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护理安全与法律医疗护理安全现状(WH0)2007年关于患者安全的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中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20倍。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患者有44000人。英国10%的住院患者出现医疗差错,每天有100名患者死亡,有1000人留下了长期或严重的损害。护理安全与法律严峻:02年以来医疗纠纷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调查:326家医院都发生过医疗纠纷(98%)医疗护理安全现状卫生部信访办2006年受理投诉排前五位的医疗方面占4项,其中一半是投诉医疗纠纷的(49.47%)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

(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

护理效果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的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

(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給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

(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什么是护理安全?什么是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护理不良事件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四个基本要素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人员素质隐患

(1)劳动纪律松散(2)服务意识欠缺(3)违章违规操作(4)工作责任心差(5)工作计划欠缺(6)慎独精神缺乏(7)情感身体影响离岗脱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

(1)劳动纪律松散(2)服务意识欠缺(3)违章违规操作(4)工作责任心差(5)工作计划欠缺(6)慎独精神缺乏(7)情感身体影响缺乏同情心,不重视病人的主诉,服务态度差,言语冲撞.人员素质隐患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

篇3: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神经内科一病区住院病人1 698例为观察组, 2012年1月—2012年12月神经内科二病区1 607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 045例, 女653例;年龄13岁~86岁。对照组男1 104例, 女503例;年龄16岁~89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识牌的设计

由护理部统一设计, 简洁、醒目、美观, 便于使用的塑料卡, 制成长8cm, 宽3cm, 厚0.1cm的规格, 有红、黄、蓝、绿、橙色进行区别。

1.2.2 标识牌的种类

根据科室特色, 本科制作的标识牌有分级护理标识牌、各种饮食标识牌、防压疮标识牌、防跌倒坠床标识牌、防脱管标识牌、防走失标识牌、绝对卧床休息标识牌等。

1.2.3 标识牌的使用方法

(1) 护理部统一制作的长方形白色的带有多个插条的塑料薄板, 安装在病床床头的墙上, 上面写有温馨提示的醒目字样。 (2) 观察组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及实际评估结果及医生开出的特殊饮食医嘱, 将相应的警示标识牌插入床头温馨提示板上, 并向家属和病人介绍每张警示标识牌表示的意义, 以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 根据病人的病情动态评估及实际需要及时补充标识牌。 (3) 通过科室自查、每季度的质控检查及护士长的夜查房等方式, 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使之常态执行。 (4) 对照组病人入院后也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 并口头宣教及交班, 不悬挂警示标识牌。

1.2.4 统计学方法

将使用标识牌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与病人满意度相比较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病人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护理警示标识优化了护理细节, 创造了安全文化氛围。病人的安全是医疗工作的根本, 而部分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淡漠, 忽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因而造成安全隐患, 然而根据资料分析, 大部分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的发生都源于细节[2]。根据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悬挂各种警示标识牌是病区细节管理的体现, 日本一项调查指出医院安全氛围与护士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确保病人安全的主动性呈正相关[3]。各种警示标识牌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 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无形中得到加强与提高, 同时也激发了护士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警示标识牌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本科住院病人多, 护士工作量大, 极易产生疲劳感, 不同颜色的警示标识牌从视觉上刺激大脑, 可以使护士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病人的信息, 节约了医护人员对病人危险因素判断的时间, 使护士从繁杂的有高度隐患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有利于建立互动的护患关系。在高危病人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牌让护患双方均起到警示提醒作用, 让病人知晓, 家属知晓, 护士清楚, 病人及家属会主动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 护患双方互相配合, 共同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纠纷发生时提供有利证据, 维护护理人员利益。医院为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 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预测性, 当病人在院内发生事故与护理工作无责任因果关系时, 公开使用的警示标识牌可为事故责任确定提供依据, 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利益[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由护理部统一制作标识牌, 选取神经内科一病区、二病区的病人为研究对象, 神经内科一病区住院病人为观察组, 神经内科二病区病人为对照组, 对照组只对病人进行安全评估及口头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悬挂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结果]规范使用护理警示标识管理后,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3%, 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7.24%。[结论]安全警示标识对病人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保障病人的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警示标识,安全,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江萍, 赵春芳, 韩兰萍, 等.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7) :7-8.

[2]张敏, 蒋萍, 聂雷霞, 等.预警标识在腹部创伤术后病人腹腔引流管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4) :22-23.

[3]刘家红, 李萍, 郑显兰, 等.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4) :122-124.

篇4: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关键词输液标识安全服务

静脉注射给药因其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以及血药浓度较易控制等特点而被我国医院临床广泛使用[1]。我院门诊输液厅平均日流量105人次,2周岁以内儿童65%左右,且时间集中在8:30~10:30,患儿易哭闹,定位难,工作环境乱、杂等特点,我院2010年1月始采取患者標识管理,取得一定成绩。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材料:输液瓶贴、不同颜色不干胶普通标签(市面有售、便宜)。

方法:①患者标识:在输液瓶贴编序号,转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物过敏患者用黄色标签注明致敏药物,贴于患者右上臂。②病情特殊患者(如体温38.5℃以上及病情急患者)用绿色标签标记加插号,贴于患者第1瓶液体上。③药品标识:抄瓶,进行药瓶标识,特殊药品进行标识(如需控制点滴速度患者)用红色标签注明点滴速度。④转抄姓名、日期、分组转抄药品并在输液留观登记本上登记患者姓名入科时间。⑤双人核对无误后,治疗护士根据加插号及序号顺序进行配药。⑥注射护士根据加插号及序号顺序进行注射,核对时进行护士叫序号、姓名,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与患者右手臂上标识卡核对药品、数量,三方核对。⑦在标识卡上注明开始注射时间。⑧换药时护士与标识卡核对药品。输液完毕护士在标识卡上注明时间、将标识卡回收按序号贴于留观登记本背面。

讨论

标识管理对流动患者能有效身份识别,特别是哭闹患儿家属区为了安抚患儿易于走动,改进输液巡视卡携带不便的缺点。

加强查对制度,为护士查对患者及药品提供方便。

合理的输液流程,可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从而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服务质量[2]。可优化输液流程,按顺序给药,保持输液环境安静。

指导护士安全用药,控制输液不良反应。

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埋怨,缓解护理人员精神压力,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增加患者信任感。

利于资料保存,为医疗纠纷提供依据。取材方便、便宜。

通过标识管理2011年我院急诊接受37860例次,2周岁以内儿童2489例次,无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改变继往患者家属守在治疗室外等配药、守着护士等打针你争我夺、孩子哭闹的混乱局面,改善了就医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永佩,焦亚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

篇5:临床护理安全事故警示教育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2015年6月24日8:30我科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旨在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差错及事故的重点环节进行讲解和个案分析,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护理程序、护理责任和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强化护理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护理人员安全警示教育,有效增强了我科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做到以人为本求质量,警钟长鸣保安全对大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病例1 :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操作过程中专心致志,操作结束再查一下是否一切已处置妥当

病例2 : 一位护士,拎着止血带,那着“吊瓶”,夹着棉签,来到病室给病人打“吊瓶”。排气,选血管,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好!一针见血。松开止血带,粘胶布。不好!针柄和针梗断开。护士下意识的用手捏针头,没捏住,又一边急忙扎止血带,一边用变调的声音让旁边的病人和家属找医生和推治疗车。医生来了,帮忙松开了止血带,治疗车来了,针头已经不见了踪影。又一场官司产生了。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作各种注射记得带上治疗盘或治疗车,不要图方便。

病例3 : 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判定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患者有异常征象,即使医生在旁边也应汇报并记录。病例4 : 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一天他和一位护士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护士说: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病人说:那我就得饿着吗,护士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法。结果,病人自杀了。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健康指导应体现人文关怀,并了解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病例5 : 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

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是B型血。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了血。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结果大家知道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应。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姓名,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随意调换。

病例6 : 有一位无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一支肌肉注射。一位老一点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医生急眼了:让你打一支就打一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护士拿了一支50mg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射。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牢记,对不熟悉的药物应向医生核对剂量。

病例7 :有个护士上夜班,很忙,给病人的脚上打上甘露醇,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血管外,也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给他马上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没导致坏死。

(防范措施 :如果护士忙得实在顾不上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说:“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则会坏死!” 如此,若输液处有渗漏,病人家属会心惊胆颤地跑来告诉你:肿了!”我的经验是:忙时,有劳家属代观察!)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特殊药物输注过程加强观察,并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宣教以协助观察。

病例8 : 今年年初,有报纸登辽宁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在一个病人身上多收费3000多元,由于处理不得当,结果从院长到财务科长到科主任到护士长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处分。这是一个教训,我就叫我们的护士注意合理报费,不要因小失大,引发纠纷。

还有,有报纸消息记载一家医院为病人做眼手术,应该做右眼,却错做了左眼,我读到这个消息,立即改变护理方法,让护士在为病人处理完眼睛后,在手术眼的眉上方贴上胶条,便于医生手术前确认。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按规定合理收费。

病例9 :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试敏。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了试敏液并做了试敏。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心难受,呼吸费劲,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检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假如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

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者输液过程也应加强观察,首次输液速度应先调慢,观察一段时间无反应再调整速度。实在忙不过来时,请家属协助观察。

病例10 : 一位手术后病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医生很纳闷:不记得病人有心脏病呀。再次检查病例,发现病人的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而在体温单上脉搏记录每天每次都是80次/分左右。医生每天查房时都要看一下体温单的生命体征。医生也太粗心了。

我不敢说护士有什么责任,但据说,有很多护士每天在测量病人体温时并不测病人的脉搏,只是靠目测病人的状态来估计脉搏的次数。我认为,这样的护士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对你记录的每个数据负责

病例11 : 护士为一位“高热待查”的病人测体温,T:39度,护士又查脉搏,P:80次/分。护士警觉了:为什么体温那么高,脉搏却那么慢呢?有问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升高1度,脉搏应该增加10次左右呀。护士赶紧对病人说:撩开你的衣服看看——胸部有疹子。

护士找到医生:病人可能得了“伤寒”了吧,查查吧。医生采纳了护士的意见,做了相关检查,确诊为“伤寒”,转入传染病医院治疗。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病情观察是护士最富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它需要丰富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病例12 : 在一个卫生院,在一个晚上,只有一个腹痛病人在急诊室。不忙。医生和另外三个人在玩扑克。护士来到医生等玩扑克的人旁边说:病人肚子疼的厉害,怎么办?值班医生边出牌边说:打一针度冷丁吧。护士按医生说的给病人打了一支度冷丁。

结果大家应该知道了。病人肚子不疼了。过了一会儿也不知声了。再过了一会儿,死了。

家属着急了,揪住护士:就是你打了一针就死了。

上级查原因,问护士打了什么针,护士说:度冷丁,是医生让打的。上级问医生:是你让打的吗?

开始医生回答:是呀,怎么的!!另外三个人也证实是医生让打的度冷丁。不久,医生矢口否认是他让打的度冷丁,说是护士自己做主打的,并以没有下医嘱为依据。护士不能举出证据证明是医生让打的针,因为没有处方和医嘱。判定:护士有错并承担责任。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除抢救过程外不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后及时请医生补医嘱!

病例13 :心血管内科病房 中午,病人正在休息,值班护士在治疗室忙碌着。突然,一个病房中传来了叫声:快来人 护士立刻跑到病房 病人家属说:刚才好好的,突然大叫一声就不行了 护士立即触摸颈动脉——没有搏动 护士立即用拳头叩击病人心前区4次 做胸外心脏按压

医生也来了,和护士共同抢救 无效,病人死亡

后来病人家属告状:病人没有抢救过来 是因为护士猛打了几拳,把病人打死了 医院应该负责并处理这为护士。(想问:护士应该没有做错吧?)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操作前简要的解释很必要

病例14 :一女性病人,发热待查,体温最高可达39度以上,病人一般状况较好。查遍了相关项目,就是找不到发热的原因,医生很挠头,反复会诊。

1日,一位护士休假结束上班,听说了这样的病人,心里起疑,试体温时在旁边守着,结果体温39.3度。

过了一会儿,护士换了一个体温计再次试体温,体温变成了38.5度。护士要求病人换个腋窝再试一下,病人大怒:为什么???医生也来了。病人无奈,只好服从,结果——体温正常。原来病人在试体温前先用热水袋加热腋窝后再试体温,使体温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这样做???不知道。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不可听信病人一面之词

病例15 : 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锋霉素5号”。不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丈夫静静的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进一看:已经死了。

结果:个体医生买进的、价格便宜的“先锋霉素5号”安瓶内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签却是“”先锋霉素5号。

提示:护士有职业护士证不假,但是,当不知道药物的确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为别人注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任何人注射来源不明的药物

病例16 :有一位护士,认真的要命。有一个医生下临时医嘱:西地兰0.4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这位护士没有执行这个医嘱,对医生说:医嘱错了,重写。医生看了半天不知道咋回事儿

护士只好告诉他:剂量出了问题,我不能执行这种剂量的医嘱。

医生不以为然:你给写上mg不就行了么,反正你也不会真的按这个剂量给病人打针的。

护士说:那不是我的职责。我的职责是执行正确医嘱。

病例17 : 医生下了一个临时医嘱,当护士在执行时间上签好字并盖好章,作好准备要按医嘱要求为病人做处置时,医生又说:不用去处置了。护士听从了医生的话,没有处置。但是,护士没有提醒医生在临时医嘱上写“DC”,结果恰恰就是在这个医嘱上出了纠纷,医生说护士盖章了,一定是做了处置,护士说医生不让处置了,所以没作处置。

结果——按护士做了处置处理——因为护士盖章了。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不执行的医嘱及时请医生“DC 病例18 : 还是和临时医嘱有关系的话题。

据说,有一位病人,在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在住院期间进行了输血治疗。出院后,检查出了“丙肝”,就来追究医院的责任。结果,临时医嘱单又出了问题:血库记载,病人输血6次,而医嘱单医嘱8次。据回忆,病人确实只输了6次血,另外2次因为没有血而没输成。医生有没有及时标上“DC”。但是,8次医嘱都盖章了,是怎么回事呢?本来,血没输成,护士并没盖章。后来,护士在整理出院病历时,发现有两处医嘱没盖章,护士手一勤,把章补上了,结果认定:输血8次——丙肝是另外两次不规范输血所致。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不执行的医嘱及时请医生“DC

病例19 :在***研修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一位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医生确定透析结束后应该除去2Kg水分,即:透析结束后病人的体重应该减少2Kg。但是,结果病人体重并没有减轻,仍然是透析前的重量。医生很生气,护士长很严厉,护士很害怕,大家纷纷查找原因,都认为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病人的体重应该降到预计的目标。半个小时过去了,原因终于找到了——透析前,测量体重时是“净体重”,病人“一丝不挂”。而透析后,测量体重时,病人身上盖了被子。医生、护士长、护士都松了一口气——透析过程没问题。医生大大的生了一把气,护士长唯唯诺诺的承认自己的失误,而护士吓得够戗——自己竟然出了不应该出的失误,很自责。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注重细节

病例20 : 2004年5月上半月版的《护理研究》第789页,刊登了一篇有价值的论文,题目是“浅谈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转移”,很耐人寻味。内容大致是: 一发热病人,医嘱“诺佳100ml IVD/日;地塞米松5mg 滴壶加入。” 当护士把地塞米松加入滴壶后出现浑浊,输液停止而回血。

护士当即更换输液器并通知医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明。因仍高热不退,收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气管炎。

但是病人出院时拒绝交纳住院费,并要求经济赔偿,理由是:病人是因为输入了浑浊的液体后住院的,医院应该承担住院费用并给予精神补偿。

医院拒绝赔偿,必须自证无错,即必须承担浑浊液体没有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不良后果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无过错。医院是这样举证的:

1.根据诺佳的使用说明,按常规25g/min匀速IVD,滴壶与下端输液器的容量是15ml,所以,在1~2min内,浑浊液体不能进入的体内;

2.输液器中的滤过膜可以阻挡直径大于20µm物质通过,而肉眼可见的都大于20µm,所以浑浊的液体不会通过输液器进入体内;

3.在病人的诉讼请求中自己也明确指出当时出现了输液停止,并有回血现象,由病人方面进一步证明了浑浊的液体没有进入体内。

病人对医院的举证提出异议,医院采取了“举证责任转移”的方法,将举证责任转移到了病人一方,病人一方应该对自己提出的异议提供证据,证明浑浊的液体确实进入了病人体内。最后,由于病人方面不能提出浑浊液体已经进入体内的确凿证据来驳斥医院的证据,也就是病人不能证明浑浊液体进入了体内,病人自然败诉而撤诉。

提示:医疗机构在应诉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举证责任转移的概念,在法制规定的基础上,减轻自己的举证责任,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病例21 :有位女病人因皮肤过敏来我院就诊,医生给予维丁胶性钙4ml 肌注,护士执行了。据病人说她一直感注射部位不适,但于5月份来我院看在注射部位烂了一个洞,此后一直换药打针,一直不能愈合。

病人指出是护士打针打出的洞,向医院索赔,医院让医生和护士两人负责,医生的错是开大药量,护士是因为执行了。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医疗机构在应诉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举证责任转移的概念,在法制规定的基础上,减轻自己的举证责任,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病例22 :两岁多的患儿输液,输液过程中出现寒颤,患儿剧烈哭吵,输液处肿胀严重,于是取针,刚一取完针,发现患儿迅速面色苍白、青灰,我告诉某医生,医生叫我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我说:“能不能肌注?因为液体肿了已取,某医生说:“不行!” 我生气地说:“救人要紧!如果娃儿出事了你负责?!” 于是,我就给患儿打了针,并紧急给氧,之后用异丙嗪,我发觉医生用药剂量搞不清楚!我说:现在最好打肾上腺素!而且,你赶快打电话把主任叫来!顺便也把护士长帮我叫来(最初,我问他打不打肾上腺素?他说:“不忙得”)电话里主任告诉了他打肾上腺素的剂量,在打鲁米那时,他不知剂量,是我告诉他的:“每公斤体重5-10毫克” 当时,主任正好赶到!听到我正在教他!(在抢救患儿的途中,患儿曾一度意识模糊,全家人哭成一团!)

发病初期,我为该病儿诊断:

1、输液反应?

2、新青霉素Ⅱ过敏?

我的第一反应:输液反应合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不管是什么,出现这样情况表示很危急!就应该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如果,我听医生的话,先静脉穿刺再抢救,那么,我将为我的穿刺有可能不成功、或者找血管浪费时间而负完全责任!为什么产生输液反应?

分析:

1、空针和输液管不干净,因为反复用!

2、液体是回收的!怎样回收,那是有窍门的!(这些都是护士长的规定,节约!)感叹:

1、假如真的出事,我很有可能脱不了干系!虽说是护士长叫我们这样做的,但我们是操作者!我们学过无菌技术!而且,护士长并未给我们书面的凭证!

2、某医生的水平:太差,和他一起上班:累!

病例23 <术中找针>按规定,洗手护士是不允许中途更换的。可是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护士长让夜班护士接正在进行吻合的胃切除手术(请专家的)。刚清点交接清楚,又来急症手术,夜班护士又下台,原来的洗手护士重新上台,正在这时,医生用后送回的缝针弹开,丢失。全科人找遍手术间,也没有找到,我曾经提议C型臂查看,护士长竟然说看不见(晕),没有使用,后来清点时还是没有找到,医生说不会在腹腔,即行关腹。送走病人后找遍手术间,敷料,器械台,均没有找到。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不知道到底那个缝针丢在了哪里?科室里的同事们,一提起来就后怕。

也许事后透视针不在病人体内,但是交接班原则的违反,使手术过程混乱,导致后来事情的发生。作为管理者,有极大的失误。可是后来她们并不感到自己的错误,而是我们这些人永生难忘,寝食难安。

(我们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主刀在连续缝合时将连线的针放在刀口旁的纱布上,助手顺手用此纱布擦血.当器械护士穿完手中的针,看见主刀在用针持打结时便问到:“针呢?”他说:“我就放在纱布上了.”可是针已经找不到了.地下台上找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把病人台下了手术台.我乘他们带病人做透视的机会.把手术单全部撤下,放在一块彻底清理过的地面上,一块一块的抖过,最后在这堆单子下面发现有一只和丢失的那只一样的针.病人做完透视,也没有发现体内有针,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以后我们要求医生必须针不能离针持,不能离手,不能空针送回.如果一定要送回空针,必须要告知器械护士,让护士看见针,随时收好.如果违反“纪律”,护士就会训他们.以后就没有发生过了.)病例24 : 吸血纱垫遗留病人体内三个月后被取出,责任如何划分?

今天,我们科室出了一件大事:2月16日做的一台剖宫产手术由于产妇一直出腹痛,今天再次剖腹探查,发现三个月前的剖宫产遗留了一块吸血纱垫在腹腔。当时关腹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点了数,各种物品都是对数的,关腹的时候有一块血垫医生习惯用于垫在腹膜下,但那次却忘了取出,护士也不记得提醒,缝完切口没有再点数就没有发现少了块血垫,直至今日。待会我们科室就集中讨论这个问题,这个产妇是我们本院的妇产科医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器械、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此也提醒各位手术室的姐妹们,千万要谨慎,关腹前和关完腹、缝合切口完毕都要仔细清点各数,出了这种事情后悔已晚矣!病例25 <千万注意——钾> <1>: 在去年二月分我刚去外科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护士在配药:5%葡萄糖+10%氯化钾10ML,由于500ML的葡萄糖刚用完,没来得及去搬,我就让她用250ML两瓶,没有经验的她把10ML的氯化钾加在一个250ML的瓶里,结果病人出现胸闷,气逼,呕吐.幸好发现的早,处理的及时,不然后果不敢想象,让我虚惊一场.<2>: 护理部主任是个强过敏体质的人,一天因吃鱼虾又过起敏来,浑身起皮疹,到门诊急诊科静脉推10%葡萄糖酸钙进行抗过敏治疗,护士忙微笑上前推药,药刚进一点,主任感觉剧痛,立刻感觉不对劲,迅速将护士刚抽完的空安呸拿来一看,吓死人,居然是10%氯化钾的空安瓿,如果那天等把药全推完,我看护理部主任可能早被那个推药的护士送归黄泉。幸好她是懂医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医生为正输糖水的病人补开一支kcl10ml液,护士抽吸钾液后来到病床前,消毒瓶塞后将钾液注入正在补液的吊瓶内,转身离去。几分种后家属急呼病人不行了,速去病房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心慌胸闷、胸痛,很快昏迷。经过抢救病人好转。当时不知什么原因,事后分析系护士将钾液注入倒挂的液瓶后未摇晃吊瓶,致瓶颈部高浓度钾液输入病人体内所致。

<4>术中,巡回发现治疗台上有一只空氯化钾安瓶,急问:谁用的这只药?!都说没有用.这时麻醉一看说:这好像是我刚才放下的.原来他把氯化钾当成氯化钠用来配麻药了.幸好还没有推药,大家都下出了一身冷汗.后来这位医生说:如果真出了事,药房也有责任,你们护士也有责任,取药时怎么不检查?因为我是从氯化钠的盒子里拿的药.可是他拿药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不过我们都应该把好每一关!因为“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 病例26 :一个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住院已近一月,基本情况稳定,住在单间病房,但家属要求上特护,一天晚上,家属要求测量一下血压,护士小姐说,血压是按医嘱测量的,现在不需要测。家属很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护士接到了一个电话,出去了一会,让值大班的护士帮忙看一下,凑巧,来了一个病人,护士又走开了,就这一会的功夫,病人昏迷了,再次出血,尽管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的生命算是保住了,但一场医疗纠纷在所难免。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

病例27 :我们科刚出了一件事就是一位几天前住院的患者要输抗生素,医生忘了开皮试,责任护士工作很忙,结果抄了医嘱后就执行了,在患者输了半袋后,才发现未做皮试,幸好患者不过敏,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件事中医生有责任,但我门也有责任,希望我门大家以后以此为诫,在认真点工作吧 病例28 :硝酸甘油当麻黄碱静推

硝酸甘油5mg误认为麻黄碱30mg静脉推注!患者,男,50岁,股骨干骨折术后一年取钢板,硬外麻醉下手术;L1,2穿刺、置管均顺利;试验量2%利多卡因5ml相对平面在T12~L2,继2%利8ml,3分钟平面上至T8,下至不详;患者出现胸闷,嗳气、恶心、血压78/50mmHg心率记不清多少了;急与麻黄碱30mg(实为硝甘5mg)静推!出现胸闷等加重、血压降至50/30mmHg!急看药物,大吃一惊!立即换麻黄碱30mg静推2次!5分钟后血压上升至95/50mmHg,患者无不适。病例29 :有个鼻中隔术后患者,主班护士处理术后长期医嘱时只抄写了一张输液卡,而未按医嘱更改治疗单,而当天全科总医嘱已核对过了,第二天,第三天是休息日,主班都未按常规核对医嘱,致使患者两天未用止血药,她们执行的仍然是术前的长期医嘱!好在患者并未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

教训:1.处理医嘱时要养成好习惯,先转抄各种执行单,核对后再签字。2.任何时候 不要有侥幸心理,查对制度不能走过场。

篇6: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精选

为加强和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8月22日下午,护理部进行了不良事件分析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100多名护理人员参会。

护理部主任助理、大内科护士长陆启琳围绕“患者安全目标及管理”,分析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患者安全的护理要求。之后,她还解读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要求(A、B、C三级),其上报与处理规则:一是有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即要求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不可瞒报和漏报;二是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三是有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四是对医疗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等。此外,她还要求加强易发生差错事故的时间段管理,减少或杜绝交接班、药物准备以及给药差错的概率等。对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观察,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家属和上级领导沟通。

护理部主任臧德华在总结中强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与教育不仅是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更是我们日常工作需要,是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核心,希望每个人都牢记职责,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安全的护理理念、态度和行为付诸于每天的工作之中,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篇7: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主讲人:黄芬梅 地点:会议室 时间:2017年3月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旨在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差错及事故的重点环节进行讲解和个案分析,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护理程序、护理责任和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强化护理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护理人员安全警示教育,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做到以人为本求质量,警钟长鸣保安全,对大家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等。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做好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病例1 :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经验和教训:操作过程中专心致志,操作结束再查一下是否一切已处臵妥当。

病例2 : 一位护士,拎着止血带,拿着“吊瓶”,夹着棉签,来到病室给病人打“吊瓶”。排气,选血管,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好!一针见血。松开止血带,粘胶布。不好!针柄和针梗断开。护士 下意识的用手捏针头,没捏住,又一边急忙扎止血带,一边用变调的声音让旁边的病人和家属找医生和推治疗车。医生来了,帮忙松开了止血带,治疗车来了,针头已经不见了踪影。又一场官司产生了。经验和教训:作各种注射记得带上治疗盘或治疗车,不要图方便。

病例3 : 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判定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经验和教训:患者有异常征象,即使医生在旁边也应汇报并记录。

病例4 : 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一天他和一位护士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护士说: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病人说:那我就得饿着吗,护士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法。结果,病人自杀了。经验和教训:健康指导应体现人文关怀,并了解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病例5 : 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

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是B型血。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了血。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结果大家知道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应。经验和教训: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姓名,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随意调换。病例6 : 有一位无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一支肌肉注射。一位老一点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医生急眼了:让你打一支就打一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护士拿了一支50mg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射。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经验和教训: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牢记,对不熟悉的药物应向医生核对剂量。

病例7: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试敏。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臵了试敏液并做了试敏。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心难受,呼吸费劲,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检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假如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经验和教训: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者输液过程也应加强观察,首次输液速度应先调慢,观察一段时间无反应再调整速度。实在忙不过来时,并请家属协助观察。

病例8: 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锋霉素5号”。不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丈夫静静的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进一看:已经死了。结果:个体医生买进的、价格便宜的“先锋霉素5号”安瓶内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签却是“”先锋霉素5号。提示:护士有职业护士证不假,但是,当不知道药物的确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为别人注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

不要为任何人注射来源不明 的药物。

病例9 : 吸血纱垫遗留病人体内三个月后被取出,责任如何划分? 患者剖宫产手术由于产妇一直出腹痛,行剖腹探查,发现三个月前的剖宫产遗留了一块吸血纱垫在腹腔。当时关腹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点了数,各种物品都是对数的,关腹的时候有一块血垫医生习惯用于垫在腹膜下,但那次却忘了取出,护士也不记得提醒,缝完切口没有再点数就没有发现少了块血垫,直至今日。待会我们科室就集中讨论这个问题,这个产妇是我们本院的妇产科医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器械、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在此也提醒各位手术室的姐妹们,千万要谨慎,关腹前和关完腹、缝合切口完毕都要仔细清点各数,出了这种事情后悔已晚矣!病例10:医生为正输糖水的病人补开一支kcl10ml液,护士抽吸钾液后来到病床前,消毒瓶塞后将钾液注入正在补液的吊瓶内,转身离去。几分种后家属急呼病人不行了,速去病房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心慌胸闷、胸痛,很快昏迷。经过抢救病人好转。当时不知什么原因,事后分析系护士将钾液注入倒挂的液瓶后未摇晃吊瓶,致瓶颈部高浓度钾液输入病人体内所致。注意已经在输液的液体里不要加钾等危险药物,防止因浓度不符合要求,引起不良后果,应该认真溶媒、用药剂量等。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 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床头口服药卡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个别护士在值班时睡觉,甚至夜班如无新入院病人,很少进病房。同时责任护士在进行宣教时,对导管滑脱的注意事项未告知患者或家属,导致患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造成管路滑脱。意识不清的患者自行拔除导尿管,造成尿管断裂。

3.违反操作规程,个别护士简化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同时在执行操作时未能真正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造成患者被氧气湿化瓶砸伤。

4.个人防护不到位,特别是在为传染患者进行操作治疗时,违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导致被针刺伤。

5.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未认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对于一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特别是有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未及时进行评估,工作疏忽大意,未拉起床栏,造成患者夜间发生坠床。

6.沟通不良,由于工作忙未能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导致因未及时治疗而造成患者的不满。

7.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 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伴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1.I级事件(警告时间):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件,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而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III、IV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2.严重不良事件(I、II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四)、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规定处理。

(五)、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和改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应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报送护理部。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六)、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采取急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报告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篇8: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的内、外、妇产科、儿科、ICU、五口科共10个病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的内、外、妇产科、儿科、ICU、五口科共10个病区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21600例患者,实验组30600例患者年龄最小的1岁半,年龄最大的98岁,平均年龄48.5岁,男女比例5∶1。

1.2 方法

1.2.1警示标识的制作

(1)基本标识:基本标识由医院护理部、保卫科、院感科等部门制作,如小心地滑、保管好财物等。(2)护理标识:如防止压疮、防止跌倒、防止坠床、防止导管脱落等分别用红、黄、绿、蓝色进行区别,利用颜色差别进行区分,高危药品统一使用蓝底白边红字进行醒目标识。以上标识均采用塑料卡,制作成长8cm、宽3cm、厚0.1cm的规格。

1.2.2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悬挂相应的警示标识,如:防止压疮、防止跌倒、防止坠床、防止导管脱落、高危药品、护士根据警示标识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也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采取措施并进行口头交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压疮、跌倒、坠床、导管脱落、正确使用高危药品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使用护理标识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数与患者满意度相比较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

注:对照两年10个病区使用护理警示标识后护理差错发生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对照两年10个病区使用护理警示标识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科学、合理地使用护理标识在病房的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我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的综合性教学医院,患者多,危重患者也多,病情变化快,特别是象ICU、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病区的危重患者多、使用高警讯药物多,如果不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视,很容易引发安全纠纷,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护理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实施护理标识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我院于地震后由上海市对我院进行灾后援建,进行了新医院的搬迁,新增了许多科室和人员,特别是新进了许多新护士,他们中有许多是刚拿到护士执照或还未拿到护士执照的人,入院后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让他们在培养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制定规范护理警示标识并在科室形成制度,让大家都来遵守,再通过护士长检查、督促让大家认真实施。并且把护理警示标识操作纳入每月绩效考核,让大家真正明白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中的重要性。

护理警示标识可以起到人性化管理和管理出效益的作用。由于我院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复杂、高危药品使用频繁,护士稍有疏忽,就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在患者的床头或床尾悬挂护理警示标识,使护士一目了然,能有效改善护士担忧交班漏项和患者发生安全隐患,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良好的护理管理为护士营造出安全有序的工作氛围,通过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真正做到“三好—满意”。

患者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害,主要强调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设计、操作及其行为[2]。护理警示标识的悬挂除了能随时提醒护士在病房内完成各项操作时自觉履行各种标识所提示的观察内容和措施外,还能启示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主动关心自己的安全风险,监督护士的执行情况,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有效的预防护理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3]。实际上,根据现代管理思想,安全管理首先应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不应是救火示的事后补救[4]。只有把护理不安全的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才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策略。让护理警示标识真正成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预防患者安全风险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的内、外、妇产科、儿科、ICU共10个病区21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的内、外、妇产科、儿科、ICU共10个病区306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未悬挂警示标识,实验组除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外还在床旁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结果 两组比较χ2=23.89,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压疮、跌倒、坠床、导管脱落、高危药品的安全应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安全警示标识对患者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警示标识,护理安全,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郑之芬,蔡学联,陈爱初,等.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77-1178.

[2]刘丽杭,党勇.患者安全的概念与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2):20.

[3]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结合疫情标语下一篇:少年宫足球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