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2024-07-03

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精选7篇)

篇1: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国内护理职业性危害持续存在,个人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防护依从性差,迫切需要相关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行系统回顾,为系统设王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并进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

作 者:邬维娜 卢惠娟 王君俏 周英凤 作者单位:邬维娜(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32)

卢惠娟,王君俏,周英凤(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424.28关键词:护理 职业安全与健康 教育

篇2: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姓名:潘仕园班级:11旅游景区1班学号:114150220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还是在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而,都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存在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宁波城市学院为例,与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国外旅游教育的特点

以最具代表性的3个国家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情况作一探讨,发现它们有以下特点:

(一)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尤其是美国饭店业协会,一直致力于饭店经理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1]。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它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不仅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还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可见行业协会在旅游职业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院校旅游教育与研究[2]。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领域由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二)建立了政府、企业、院校合作体系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制定了一些政策,从而保障和落实各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许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都是权威人士,不仅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均在知名酒店里有过很丰富的工作经历。美国饭店业协会出版发行酒店管理学教科书,并在世界各地1400多个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高中广泛使用[3]。

店校合一是瑞士办校的一大特点。学院课程设置包括三期专业课程和三期带薪实习,实

习在瑞士酒店或餐厅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澳大利亚,旅游企业纷纷与高校联合,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

(三)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美国注重旅游高等教育可从近几年旅游院校增加的数量得以佐证。美国EI颁发的证书及文凭在旅游业内享有最高的专业等级。它除了为酒店管理者提供的专科、本科学历教育,还为酒店35个重要位置颁发资格认证,职位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若想继续深造,拿着美国旅游协会颁发的证书,便可入读北美、亚洲、欧洲、澳洲和南美洲大学,读一或二年课程则可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瑞士侧重于旅游职业培训,瑞士酒店管理学校课程由低到高分为证书类、文凭类和学位类3类。学位类的课程是最全面、最系统的课程,它分为学士和硕士课程。所以瑞士的旅游教育更加多元化。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既重视学历教育,又重视职业教育,以国际认证制度的建立来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4]。

(四)面向国际,注重回炉培训

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都朝着国际旅游的水准发展。广泛开展国际范围的合作,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放眼全球,培养学生的商业道德观及沟通技巧。旅游企业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瑞士旅游饭店的普通教育,它可以直接招收15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经过三四年教育后,可以成为一名技工。旅游饭店的中级管理人才,必须是受过技工教育且在实际工作中锻炼1~2年才有被招收的资格;旅游饭店高级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必须来自经过中级培训并在饭店的中级岗位上从事数年工作的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返回学校进行回炉培训[5]。

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在教学上,未考虑旅游是相对特殊的专业,采取普通的教方式,学生入校后感到无所适从,毕业时感到没有学到东西,已经与市场发展形成矛盾,迫切需要改进。

(一)办学目标模糊。

城市学院旅游专业的开设较少考虑自身的办学特点,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办学招生,考虑的因素较少,办学目标和宗旨也不十分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又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不仅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办学质量[6]。

(二)学生就业状况不乐观

目前学院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低层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培养相对欠缺。另外,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接受不断的挑战,上班时间不能休息,中午吃饭也只有半个小时,而且必须轮换就餐。这些服务行业的特性使酒店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目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旅游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人才与需求不相符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果。这不仅给学校和企业造成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及学生家庭造成很大负担。[6]

(三)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但缺乏创新意识

城市学院虽然也开设了实践性的课程,但数量太少,效果也未达到预期,大部分的课程沿用的仍是普通教育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的教学方法。目前,学院还没有实习基地,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传递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7]。

(四)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特色不突出

学院的旅游专业教学是在中专基础上的简单重复,几乎都是培养技能型的服务人才只不过多了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论、管理知识,但这些知识从来没有经过实践,饭店不可能让这样的人直接进管理层,因此只能让他们从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干起,以至于学生频繁跳槽,甚至脱离旅游行业,造成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其结果是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大量过剩,而大量旅游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五)课程设置随意性,缺乏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不加分析地迎合所谓社会需要,专业设置随意性强,未经科学论证就轻率地增设或砍去某些专业,忽视其科学性,课程开设日趋职业岗位培训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这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及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六)缺少“双师型”师资力量

学院旅游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至今仍然存在两种不适应现代旅游业教育的现状:一是部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二是部分老师重技能而轻理论。学生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只能从书本上学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锻炼,很难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7]。

三、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学院的旅游职业游教育发展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与国际接轨,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在学科建设、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层次结构、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突破现有教学模式

1、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旅游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发展潮流以及国际教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其核心就是抓好课程建设。

2、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旅游职业教育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4加强合作机制,建立“校、企、政一一体化的培养模式。[8]

(二)“开放式“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特色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旅游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邀请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的相关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介绍优秀的实践经验。学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借鉴,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互通有无。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极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应积极开展校企问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9]。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倡的是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所谓“走出去一就是教师通过有计划的国内外进修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了解行业最新信息与动态,掌握旅游行业运行机制,丰

富旅游管理社会实践经验。“请进来”是通过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聘请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他们带来的新的理念、新的信息可以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学者型“与“实践型”两者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10]。

旅游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看待这门学科,转变固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旅游职业教育要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尊重教育规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尽快结束目前被动适应、无序竞争、外延扩张的局面,树立质量意识,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一条质量领先、适度集中、整合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田喜洲.美国的旅游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2004(5).[2] 赵丹青.瑞士人职业教育的新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1999(6).[3] 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B]1009-1750(2004)05-0082-02

[4]郝索.外国旅游管理体制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1,(3)

[5]蔡家成.诌议国外导游管理体制及其成因[J].旅游学刊.1995,(3)

[6]钱炜.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问题和对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7]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

[8] 周慧玲.机遇与挑战——论职业旅游教育的发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

2005年12月第26卷第12期.

[9]许建,廖任文.《探析创新旅游职业教育的途径》科技信息,2006年第5期.

篇3: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一护理学健康教育学教学与健康教育职业能力的现状

随着目前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 针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健康教育作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已贯穿到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随着人群健康观念的改变, 健康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 对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85%的在职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了解不足,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因此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严重不足。

职业能力是指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就医过程中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否有所转变,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水平, 而我国现阶段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要。

就护理专业的实习模式而言, 国外的模式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国外护理学专业学生很早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 护理专业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医院、社区的实习是紧密相结合的, 临床实践和课堂教学依次交替进行。澳大利亚的教育者将PRECEDE-PROCEED模式运用于护理学的健康教育教学中, 使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利用和评估社区资源, 提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作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马来西亚研究者将评判性思维的内容加入健康教育课程中, 使学生建立批判性的思维, 这些学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强, 考虑得更加全面。

目前, 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护理院校通过在课程中引进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高护理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如某高校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或将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引入健康教育教学中, 或采用辩证性课程的设计理念, 结合国外关于护理健康促进的专著, 设计课程内容, 并将理论教学、社会实践、综合案例分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 从而提高护理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护理学专业健康教育学教学改革实践

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护理学专业健康教育学教学改革, 通过对护理学专业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 构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目的在于提升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1. 把握护理学专业特点, 优化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遵循“需用为准、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 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分析护理专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及相关课程的知识结构, 针对课程特点, 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学教学内容。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将内容涉及面广、知识要点多、知识体系分散的健康教育学讲授重点由目前单纯的知识讲解转移到知识获取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等方面来。比如在每一部分采取病护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一,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PBL教学法) 。教师在讲授医院健康教育、疾病的健康教育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时, 以问题为基础, 改教为导, 列出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及参考资料, 给出若干模拟场景, 组织学生自学和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 角色扮演法。教师在理论授课后, 布置题目, 由学生查阅文献, 组织小组活动, 编写患者健康教育的角色扮演脚本, 由学生进行表演, 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和讲评, 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案例,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在课前一周分给每个小组,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在教学过程中, 各小组汇报案例的解决情况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总结, 以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拓展教学, 建立师生互动的有效网络在线沟通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课后留若干道与临床实践相关的问题, 供学生自主讨论探究, 可以提供参考书籍或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搜集、整理资料。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护理学专业的健康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健康教育教学脱离实践、内容枯燥的状况, 围绕护理岗位的具体要求, 以“护士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融知识传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护理专业健康教育新体系, 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摘要: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护理学专业健康教育学教学改革, 通过对护理学专业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 构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目的在于提升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职业能力,护理学

参考文献

[1]熊蕊、李玉荣.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18) :10~11

[2]金丽梅、黄丽萍、吕水兰等.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7 (18) :75~78

篇4: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关键词:E-learning 职业技术培训 网校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15-03

一、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界定

E-learning (Electronic Learning)是信息时代新的学习和教育方式。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将E-learning定义为: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的活动。美国培训和发展协会(ASTD) 给出的定义为:E-learning是指由网络电子技术支撑或主导实施的教学内容或学习体验。[1] 网络是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且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以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职业技术培训网校是基于E-learning教学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虚拟网络学校。此类网校一般是由某个公司或企业举办,其目标是使学生快速具备某种技能,学到某种实用知识,其课程的实用性、职业倾向性非常强。[2] 职业技术培训涉及很多对技能的培训,单纯通过网络远距离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目标,需要结合实训来达到最终目的,因此很多网校设置虚拟实验平台和实训基地,将远距离教育与实际操作辅导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提高操作技能。

二、国内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对国内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九所职业技术培训网校作了详细调查,分析它们当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搜索出二十多所职业技术培训网校;其次结合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特点,最终确定九所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网校进行详细调查。这九所网校分别是:天极远程教育中心(http://training.yesky.com)、赛迪教育(http://www.ccidedu.com)、正保远程教育网(http://www.chnedu.com)、环球职业教育在线(http://www.edu24ol.com)、东软教育在线(http://online.nou.com.cn)、前沿培训网(http://www.fronttraining.com)、新东方在线(http://www.koolearn.com)、思达网校(http://www.staredu.net)、中国IT实验室网校(http://www.1010school.com)。

2.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了数据收集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过程中充分考虑职业技术培训的特点及特殊需求(即重点培训操作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某种技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列出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主要分析维度(见图1),每个维度选择重点作深入调查。资质维度重点考察网校规模,平台建设维度重点考察交流平台和实践平台的建设,资源建设维度从网络课程建设和非正式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来考察,服务与特色维度是考察网校提供的特殊服务及其办学的特色。登录到每个网校以后,深入调查各个网校的具体情况,例如,通过试学通道了解该网校的教学方式、课程形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数等,并根据所列指标收集相应的数据。

3.调查结果

对九所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调查结果通过以下三个表格(表1、表2、表3)展示出来。

表1是对职业技术培训网校平台建设的调查结果,大部分职业技术培训网校都没有实践平台的支持,少量拥有实践平台的也只是针对部分项目,并且每个网校的交流都不实时。

表2是对职业技术培训网校资源建设的调查结果。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网络课程,但覆盖面很狭窄,课程形式很单一,交互不佳,非正式资源建设很薄弱。

表3是对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规模、服务与特色的调查结果,大部分网校有高校、培训机构、商业集团的支持,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些网校通过自行探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特色性成果。

4.结果分析

综合分析上面三个表中数据,国内现有职业技术培训网校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其一,很多网校的规模比较大,有着良好的支持后盾。这样它们在资源建设、师资建设方面就有比较好的保障;其二,很多网校在建设中不断创新、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中国IT实验室网校创设出富有特色的网校系统平台。但是综合分析这些网校,它们还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完善

参照表1可知,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网校主要是借助认证考试来办学,所提供的课程大多仅局限于IT类、语言类等考试认证课程,其他类操作技能培训很少,对技术能力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传统课程的网络搬家,没有很好地关注社会需求和最新科技发展。

(2)教学模式不合理

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网校中,很多老师是从大学聘请的,在实践经验、操作技能方面相对欠缺,多为照本宣科。大部分课程是老师结合PPT的讲授式教学的录像,类似于中小学阶段的“填鸭式教学”,缺乏互动,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

(3)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职业技术培训涉及很多对技术能力的培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需要结合虚拟实验或实地训练来达到最终目标。所调查的职业技术培训网校中,绝大部分网校并没有虚拟现实平台或实地训练中心,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4)非正式资源缺乏

与其他类网校不同,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学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惑与难题,需要在网校中寻求帮助来解决。网校应通过老师或学生一起协作完成问题解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问题解决方案归类,列出来供学员参考、学习,这些资源通常为非正式资源。如表1中列出的,思达网校有一个答疑辅导博客,其中包含许多非正式资源,学员可以在这些内容中找到部分问题的解答,不能解答的难题还可以在博客中继续求解。但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非正式资源都非常缺乏。

(5)交流平台建设不完善

E-learning培训缺乏师生、生生间的面对面交流,因此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交流平台建设尤为重要。虽然有些网校能够提供多种交流方式,如思达网校就提供了QQ群师生互动讲座、博客答疑等交流平台,但是它们都不能给予学生实时反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总体而言,现有交流平台还不完善。

三、对策与展望

鉴于以上不完善的地方,职业技术培训网校在建设中需要考虑更多,以求改进,以下对策可供参考。

1.加强网校中应用性研究

大力加强网校教育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如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研究、教学软件平台研究、网络资源研究、教学效果研究等等。[2] 此外,要将网校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便使网校能全面发展,避免出现因某一因素的滞后而影响网校的整体发展。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所调查的网校中,东软教育在线网校的实践方法很值得借鉴。它有一个下属的实训中心,学员通过在网校的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被录取进入实训中心学习,进行具体项目实训,按照软件企业实际的管理及项目开发流程要求,项目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团队合作,在4~6个月的实训期内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从而具备目标、执行、沟通、协作等技能,最后通过测试、反馈,对合格学员颁发证书。

3.鼓励发展成熟的网校产品供应商

在国外,有大量的供应商为网校提供产品,如优秀的课件资源、交互性较好的平台等,为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发展做出很好的铺垫。国内这些方面的产品供应商非常缺乏,并且多数质量不高,例如提供的课件资源跟实际教学培训需求不符,这样导致国内职业技术网校本身要花很大精力在资源、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上,大大影响了它们的发展。所以,需要鼓励发展成熟的网校产品供应商。

4.建设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资源

SCORM(The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即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它的作用是:使课程能够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创建可供不同课程共享的可重用构件,以及快速又准确地寻找课程素材。如果课程资源都符合SCORM标准,那么就为资源共享、资源更新提供很大的方便,也改善了网校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网校建设的成本。

5.实行规范的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

“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3] 国家应实行规范的职业技术培训资格认证制度,对一些重要的、社会急需的技能给以资格认证,对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给予物质、晋升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大家通过职业技术培训网校进行学习。培养既具备良好理论基础知识,又能掌握职业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在国外,借助E-learning进行企业培训异常火热,国内E-learning企业培训也日益兴起,这些对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外,当前我国的新农民科学文化建设、农民工教育、下岗再就业培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大漏洞,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农民工、下岗工人的实际生活,借助职业技术培训网校来弥补这一漏洞是时代的趋势。相信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职业技术培训网校的美好未来是可以预见的。?筅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田世生.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http://202.117.150.211/edutech/ShowDocument.asp?DID=5

[2]余胜泉,何克抗.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教育报,1999.9.6

篇5:院护理职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具有155年历史的综合性教学医院。现有床位900张,在编护士600名左右。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探索护理管理科学、有效、规范的模式和思路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管理“以人为本”,首先必须了解管理对象对职业、学历、个人与家庭及卫生系统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状况,因人施管。为此我们对453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寻找对策,科学地指导护理管理实践。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调查对象453人,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24±9,大专学历占5%,中专学历占95%,其中主管护师占3%,护师占34%,护士占63%。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分四个方面,职业、学历、个人家庭,对管理者的要求共20个问题,其中三分之一为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

2、结果

调查共发问卷470张。收回453张,问卷回收率96%,问卷有效率100%。

2.1 对工作性质认知调查(表1)

表1 对工作性质认知调查表

结果显示:87%的护士对职业的稳定性予以认可,但有47%的护士曾打算及很想离开护理队伍,说明护士队伍内部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2.2 个人奋斗目标调查(表2)

表2 个人奋斗目标调查表

结果显示:在个人奋斗的目标中,提高学历层次的迫切性最高占60%。由此可见,护士队伍中要求提高学历层次已成当务之急。

2.3 生活、工作压力的调查(表3)

表 3 压力调查表

结果显示:认为工作有压力最高占70%,护士工作紧张占70%。

2.4 对护理管理者要求的调查(表4)

表4 对护理管理者要求调查表

结果显示:护士心目中的护理管理者安排序为实干型、开拓型、管理型、高学历型。

3. 分析

3.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兼并、减员增效,使一部分人员下岗待业。相比之下医疗卫生系统相对比较稳定,调查中显示,谋求护士职业主要为求稳定占首位。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护士学历不高,从事的是服务性工作,社会地位不高,重医轻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与相应行业比较付出与收入不足,晋升机会较少,构成护士队伍内部的不稳定性,一旦护士达到一定学历,流失的可能性较高。院

篇6: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被动求医逐渐演变成积极主动预防疾病,从延长人的寿命演变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这些转变为我国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适应国际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家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卫生改革方案的重点行列,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积极开展社区护理事业,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培养社区护理优秀人才成为护理教育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和课题。社区护理现状 1.1 国外社区护理现状 1.1.1 英国

英国是最早发展社区护理的国家,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保健服务制度都比较完善。所有英国公民均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1】,这也是英国财政预算在卫生保健的投入占总卫生经费的80%以上的结果。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形式主要分教区护理、健康访视和学校护理三种。教区护理即由全科医生或诊所及护士对教区内的病人施行全天护理服务。服务的内容有家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护理等等【2】。健康访视服务即对辖区内的病人进行疾病访视,除此之外,还要对婴幼儿和老年人进行访问,开展健康教育。还有一点,英国在社区护士培养方面时间长,一般为三年基础教育和一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要求高于医院护士1.1.2 美国

美国的全国卫生工作重点由医院转到社区护理的初级保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美国政府出资发展社区卫生事业

【4】

【3】

。,使社区护理形成一定规模,一般的小病只需要在社区即可解决。美国的社区护理由家庭医学服务和护理院组成,预防保健和家庭护理是主要的社区护理服务形式。美国社区护士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偏向性,比如,护理院护士强调对老年人的心理服务和健康促进,而专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则强调的是指导和发挥家庭在处理儿童危机方面的工作。美国的护理教育改革在是全世界来说也是卓有成效的,护理教育的社区定向特别强调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使社区护理技能通过实践积累得以提高。

1.1.3 日本

日本的老龄化是现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加大,医疗、保健福利变得日益重要,除了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身心健康的保障同样不可忽视。退休后的生活如何度过,是否存在“社会参与”的可能性,这也是日本老龄化进程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因此,日本的社区护理非常重视老年保健

【5】

。日本的社区卫生服务由公共卫生护士承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公共护士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

1.2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主要体现为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六位一体”功能,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主要有护理程序、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和健康教育。目前,全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近120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已覆盖到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但从我国的社区卫生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滞后,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在组织体系、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现状

对中国社区护理队伍的现状分析表明:社区护理人才短缺和整体水平比较低,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社区人员的能力有待加强,成为社区护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正常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培养重点仍定位在岗人员强化培训及医院临床护士转型培训上。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机构很少,国内医学院校虽然陆续开设了社区护理学的课程,但是大都以考查课的形式展开,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和社区护理方向的也很少。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没有很细的专业定向,跟内外科护理的教育没有清晰地区分,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没能很好地渗透到护理内容上。与国外社区护理教育相比,我国选用的社区护理教材较少涉及人文社会知识体系,而人文社会知识体系是国外相当重视的。从内容上讲,人文社会知识体系包括家庭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社区卫生资源评估与开发、社区医疗中的伦理原则、社区文化鉴赏等诸多方面;我国的护理实践也局限于对健康促进、家庭护理、疾病管理、预防保健等技能训练,而缺少对流行病调查、人际沟通、独立判断、护理科研、政策制定等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模式,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社区护士。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改革的建议

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发展社区卫生事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培养形式还不完善,国家还没有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也没有可借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因此,不断总结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展开社区护理教育改革,是社区护理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社区护理教学中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7】

【6】,尚未形成独立的3.1 丰富课程内容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上不能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多地要考虑到今后在社区工作中的实用性,而且学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这门课程时,是在学习了内外科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教学内容上不必过多地重复,重点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社区特定地情境相联系,不断扩充关于社区的补充知识,比如从人际沟通、国内外社区护理现存问题与发展动向、医疗保障制度、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伦理、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营养学、心理学、社区职业卫生等方面进行扩充。同时,要迎合我国大形势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将《社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上,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科研等。

3.2 教学手段要新颖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结果直接反应在今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上,因此,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根据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前期所有的基础知识,结合社区这个特殊的环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如开展兴趣小组教学、分组教学,组织学生义工课余时间去社区进行健康宣教、义诊等,增加学生参与社区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角色演练法,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参与到病人和社区护士的角色中,更好地理解教材。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我国的社区护理现状是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从事社区护理教学的专业综合教师,缺少专业培训的机会,这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改革意识的防治结合型护理人才的师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选择代课老师时,应从学历、职称和教学经验几方面考察,让更多具备护理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得以发挥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技能考核,为教师提供更多学术交流、课题讨论、专业培训及基层调研的机会,使之技能得到提高;适当给教师施加压力,促进其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保障教学质量【8】。

3.4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是护理学生将社区护理知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的场所,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途径,也是更好地培养社区人才,提高护理学生社区意识的一种方式,社区护理学的教学应该由理论和实践组成,建设好一个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社区护士更好地跟居民沟通,也有利于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社区护理意识、明确社区护士的角色及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的不成熟性,笔者建议可以分三步走:第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选择一些较规范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护理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二,由政府共同投资新建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以保证学生实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可以进一步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加强“学校--医院-社区”联合型培养方案,护理学生在毕业前应该进行两到三个月的社区护理实习,进一步规范社区护理教育。小结

篇7: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一、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一种信念、理想, 而护士职业价值观是一种行为准则, 需要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在日常工作中, 它能够指导护士的决策、行为, 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就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而言, 并不乐观, 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 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就相关研究发现, 临床实习会严重影响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像我们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 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 由于过高的期望值, 和现实有着巨大的差距, 又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期望, 发现护理工作特别辛苦, 薪酬与付出并不成正比, 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 得不到满足, 工作积极性较低, 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 在日常工作中, 医院没有定期对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 他们也不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他们虽然在学校学到了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基础的操作技能, 但他们的护理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 无法指导实践, 再加上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所以不能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此外, 护生、护士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楚, 自我认知水平低下, 不具备较强的自我反思意识。

二、对护理职业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 多角度渗透价值观教育

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中, 要以护理职业特点为媒介, 注重知识层面、育人层面的结合,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加强临床护理实践, 使职业价值观更加具体、更加生活化,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价值观, 端正职业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为更好地步入工作岗位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 需要开展德育课程, 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 比如,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明确护理教育目标,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 注重实践、体验等教育, 把专业学习融入品德修养、行为养成中,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护士职业价值观。

(二) 注重人文教育, 加强护理实践教学

在中职护理教学中, 要把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 注重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 提高学生人文关怀的基本能力, 比如, 交流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要强化这方面的职教管理, 为中职护生毕业后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能够有效地与病人沟通, 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在中职教育管理中, 需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 合理安排专业课程, 比如, 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社会学、礼仪等课程, 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方面, 逐渐提高他们临床判断能力、处理临床问题能力。

在中职护理教育管理中, 要意识到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 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要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 开展相关教学。对于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来说, 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制订可行的实习计划, 健全实训中心, 提高护理实训水平。

(三) 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 提高护理教师综合素质

对于中职护理院校来说, 要与时俱进, 转变已有的观念, 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 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 层层划分职责, 具体落实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中, 使学校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 确保各项护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提高护理教学效率与质量奠定好基础。同时, 要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构建激励制度, 采用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的方法, 使护理专业教师意识到自身技能提高的重要性, 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深造学习的机会, 定期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不断完善他们的护理知识结构体系,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优化护理教学方法, 加强班级学生管理, 提高护理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更多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总而言之, 在新时代下, 职业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制订可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培训, 能够正确择业,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此, 不断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护理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 也能不断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 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益, 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办理户籍证明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下一篇:机构编制法规知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