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2024-06-25

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精选8篇)

篇1: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政治教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敏感词汇,因此国内外都鲜有专门提出以“政治教育”为研究目的的著作。但事实上,对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其实早以涉及,只是没有明确提出,很多国家关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始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界50、60年代。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发表了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政治水浒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959年,海曼在《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英、意等国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相关著作,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

关于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避而不谈,十分隐晦,美国在1982—1987六年的时间里,政治行为方面的研究文章经统计只有寥寥几篇:在所统计的125期主要政治期刊中,过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只有14篇可以称作是论述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政治科学研究的重心与兴趣转移。其二,政治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侧重技术手段,忽视价值评价,因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出入和失真。例如,早期对政治教育的研究认为,公民青少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不强烈,也不定型,它对成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其三,这个阶段的研究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失衡。在对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片中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忽略了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公民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近年来,在国外发表和传播的关于政治教育的论著主要有:《社会化过程》(Bugenthal and Goodnow, 2000)、《美国应募入伍人员的军事态度》(Bachman, 2000)、《中学生的社区服务:公民疾患的医治?》(Niemi, 2000)、《服务学习与政治社会化》(Owen, 2000)、《性别角色社会化对福利政策形成的潜在影响》(Taylor, 2000)、《父母与同级群体的环境滴儿童道德推理发展的影响》(Walker, 2000)、《大众行动的个体根源:性别、平等与政治参与》(Burns, 2001)、《趋向于民享与民有的科学:运用发展科学促进公民社会》、(Learner, 2001)、《在政治差异分界线上促进沟通:大众传媒的作用》(Mutz, 2001)、《28个国家的公民与教育:14岁期间的公民支持与参与》(Torney—Purta, 2001)等。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出版的《政治学文摘》、《社会学文摘》、《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上均有反映。至于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比如德国。

德国关于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是相对来说较早的了,并且长期受到美、英、法等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联邦德国是少有的政治家、学者和其他专家都普遍关注政治教育的国家。”德国的政治教育发展是十分成熟的,研究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从19实际末期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政治教育学者,代表人物有德国公民教育的先驱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文化教育学派的杰出代表李特(Theodor Litt, 1880—1962)和普斯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 当代政治教育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 1932--)等,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教学法、政治教育史等诸多方面。因为语言因素,这些德国政治教育家的很多文献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这也就成为制约我国学者研究德国政治教育的一大障碍。

其他欧美国家也有大批研究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及其著作:克劳森和凯里主

编的《变迁中的政治权力结构、社会化和政治教育》(1988年,法兰克福),斯扎博的《匈牙利的政治社会化》(1989年,法兰克福),迈耶伯格和德克尔主编的《东西方的欧洲观念》(1992年,奥尔登堡),康利和托瑞斯主编的《政治教育:北美透视》(1993年,汉堡),克斯佩利、克瑞和斯图姆费主编的《国家与公民:后共产主义东欧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93年,布达佩斯),法纳主编的《反思政治、社会化与教育:面向21世纪的国际展望》(1993年,奥尔登堡),克劳森主编的《政治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1994年,汉堡),法纳主编的《民族主义、种族关系与认同:跨国比较透视》(1994年,新布瑞斯威克),霍利主编的《制度变迁中的政治意识与公民教育》(1994年,华沙),克斯佩里、杰曼、凯瑞和斯图姆费主编的《从国民到公民》(1994年,布达佩斯),法纳、德克尔、迈耶伯格和杰曼主编的《东西方的民主、社会化和冲突中的忠诚:跨国比较透视》(1996年,纽约),加里克的《当代世界的青年与社会变迁》(1998年,沃斯扎瓦)。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国外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大概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兴起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王瑞荪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王玄武等编著的《比较德育学》(2000)为代表运用通关比较、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方法对国外的政治教育的某些要素例如目标、方法、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另外还有一陈立思的《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1999)、苏崇德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995)、苏振芳主编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2009)为代表,从国别研究的角度,对国外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和专题研究。还有以高峰所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2005)、蓝维等著的《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2007)、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2008)为代表,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对国外政治教育进行研究。这些著作,对国外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介绍与研究及其有价值。

在这里还要提及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德国政治教育研究是起步比较早的,研究程度也颇高,当前成果集中体现在当代德国著名政治教育学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及学校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等领域。如学者张淑媚关于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批判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詹栋梁的《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响》(1981)等。

经过笔者搜集整理,关于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章大多散见于《思想教育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外国教育资料》、《高等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学政治课教学》、《外国教育动态》、《外国教育研究》、《高教文摘》、《大学生》等期刊上。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实地考察后的介绍。如郑永延的《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二是对相关资料的直接介绍。如美国《公民学》的文章,对该书重点内容的归纳和特点概括。三是对相关资料的综述与分析。如《价值观与未来—美国集中主要价值观教育方法简析》等。

篇2: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登录->注册->回复主题->发表主题

romanceliu

2008-01-15 17:37

查看完整版本: [--《转》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现状及研究开发方向 一.国外情况

1996年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15000t,实际产量约10000t左右,其中日本约占60%。日本有三家大公司从事碳纤维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东丽公司、东邦人造丝公司和三菱人造丝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它们都在积极扩展碳纤维生产,继续加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纷纷实现从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一体化的配套生产体制,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己成为这些公司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航空航天飞行器各项性能的不断提高,对结构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后日本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在增强材料方面,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降低成本;在树脂基体方面,主要提高树脂的冲击后压缩强度和耐湿热性;在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方面,进一步实现整体成型技术、固化监控、自动化技术及三维复合材料技术,从而同时提高复合材料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美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世界碳纤维4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美国1996年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4500t,其中卓尔泰克(ZOLTEK)公司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亚平伦城和匈亚利的布达佩斯附近建了5条碳纤维生产线,1997年的总生产能力达3000t左右,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碳纤维的最大集团之一。

它的产品有许多特色,最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大丝束、采用纺织用的丙烯酸原丝和开发工业级碳纤维等。该公司生产的碳纤维价格已降至17.64$/kg,而日本东丽同类产品大约30$/kg。在应用方面,美国摩里逊(Morison)公司为达纳(Dcna)公司生产汽车传动轴,供通用汽车公司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原来由两件合并成一个传动轴简化成单件,与钢材料相比,可减重60%。美国斯道顿复合材料公司(Stoughton)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集装箱,重量轻、耐磨,在碳纤维价格降至17.6$/kg时,此集装箱的价格可与金属集装箱竞争。目前,美国正在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五大新市场,即清洁能源车辆、土木建筑工程、近海油田勘探和生产、风力发电机大型叶片、高尔夫球杆和球拍。这是推动美国和世界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发展的动力。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在增强木材、机械和电器零部件、新型电极材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必将迅速扩大。

除日美之外,德国、英国和韩国也具有一定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能力。据预测,今后十年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需求量将稳定高速增长。国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业已步入良性循环,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最大的市场在体育用品方面。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为:原丝质量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价格高、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等。

二.国内情况

1.转自泰州市科协《科技快讯》总第110期:碳纤维取代钢筋

钢筋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材料,现在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利用碳纤维取代钢筋制作钢筋混凝土的技术。根据这项新技术,先将1.2万根直径约7微米的碳纤维困在一起,制成30根碳纤维绳,然后呈螺旋状在骨架上缠绕碳纤维绳,只在连接处用树脂固定起来。整个工作由机器人按输入的设计完成。

连接处以外的碳纤维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保管。在施工现场,先将碳纤维绳拉直,使之恢复原状,然后浇注混凝土。但要注意的是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损伤碳纤维。

碳纤维的强度大,相当于钢筋的10倍,其重量大约为钢筋的1/4,但弱点是与混凝土的附着性差。于是科学家们改变了碳纤维结构,使之能够很好地与混凝土附着在一起。作为混凝土的骨架材料的棒状碳纤维价格比钢筋贵,但采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减少利用树脂和电焊的工作量,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2.转自南方纺织网:国内首套大型工业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开工

来自中国华源集团的消息说,由华源主投资的国内首套大型工业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日前正式开工。

这项工程由中国华源集团与安徽蚌埠灯芯绒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华源占90%的股份。工程位于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197亩,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2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500吨原丝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全套装置和技术从国外引进,由英国艾麦克(AMEC)公司总承包,预计2005年初建成投产。

据悉,碳纤维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稳定性强等特点,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鉴于此,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现代国防、汽车制造、特种机械、新型建材、体育设施等领域,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还停留在小试、中试阶段。华源这一项目的建设成功将填补我国碳纤维及原丝工业化生产的空白。

3.中国塑料机械网: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前景喜人

目前,世界PAN基碳纤维约占各种碳纤维材料的80%以上,其中PAN基小丝束碳纤维的世界总需求约为10000t/a强。东丽、东邦和三菱人造丝三家公司提供了70%以上的需求,而它们三者的总产能占了世界中产能的78%,其余由美国hexcel、英美的bp amoco和中国台湾的台塑三家分担。

在1998年底,世界小丝束PAN基碳纤维的生产能力为1875t/a,到1999年底增加为2055t/a,增幅8%,其中日本的增幅占42%;在大丝束PAN基碳纤维方面,1998年世界的总产能为7630t/a,到1999年底增至10080t/a,增长率高达32.1%,主要由美国akzo-fortafil、zoltek和德国sgl集团3家独占。

在市场应用方面,全球的CFRP生产厂家约有100余家。从1997年至2005年,航空方面的需求增长149%,体育休闲用品为116%,工业用为252%,合计将增长175%。在飞机方面,美国f-18战斗机已采用10%的CFRP;新一代的战斗机yf-22a属雷达难以搜索型,CFRP占35%。在民航机方面,空中客车公司的新一代a3xx机,其ACM将扩大至60%。在体育休闲用品方面,高尔夫球杆自1993年起需求急速增长,在1995-1997年亚洲市场增长减速,到1999年后美国市场也趋于饱和。网球拍曾在1993-1995年红火一时,目前台湾和国外厂家都已转移至我国生产,其芯部结构为聚氨酯泡沫,外包缠CFRP、GFRP、硼纤维或kevlar纤维等。

在工业领域,有六大方面正在推广应用:

(1)土木建筑领域主要是桥梁和抗震补强材料,特别是发生阪神、淡路、tolco和台湾省大地震后,海外的需求量大增,日本的耐震补强材料和技术已向海外扩展。另外,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达,出现了机密泄露和通过内外部的各种情报、通信设备而相互干扰等社会问题,其对策便是利用CFRP网格混入混凝土中形成电磁波屏蔽墙加以解决。此外,CFRP管制的桁梁构架屋顶,比钢制品轻1/2,使大型结构物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而且施工效率和耐震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汽车由于目前碳纤维的价格偏高,只能说是未来潜在的大市场。日产汽车公司的“skylinegt-r”的外装材料已使用CFRP;丰田汽车公司自1996年秋起已将CFRP用于“mark ii ”等3种车的内装材料,这两家公司都正与东丽共同开发CFRP制车体,应用于卡车上。现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的压缩天然气(cng)压力容器和消防车的氧气压力容器。今后随着大丝束碳纤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回收技术的确立,预期将应用于汽车的许多部件和结构材料。

(3)PAN系活性碳纤维由东邦人造丝首先产业化和上市,具有起吸附作用的微孔,吸脱附速度快,在低浓度下的吸附性能优良,可用于清酒的脱色、净化器滤材等。

(4)海底油田上的油管等作为深海海底油田的输送管,具有轻量、强、耐腐蚀等特性。此外,平台支架、钻井套管等也需CFRP材料。

(5)风力发电用翼片欧洲的风力发电翼片都采用CFRP材料,而随着其大型化,考虑到20-40m长的翼片其强度和质量,已开始采用CFRP。

(6)其它 CFRP和CFRPT(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可用于印刷轴承、凸轮、壳体、vtr、cd部件、ic托架、齿轮、制动器、泵、照相机部件、眼镜架等,目前CFRPT还用得很少。

在新工艺和新技术方面,日本三大公司和韩国cheil合成工业公司继承系统发表了PAN原丝至碳化等的新技术,其中三菱人造丝公司提出相当于T700性能水平碳纤维的PAN原丝指标。美国wilkinson公司也在研制PAN原丝,而英国国防安全部在研制中空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在预氧化、碳化方面,东丽最近发表了30k-100k PAN大丝束的烧成方法,可以使长度较短的大丝束进行连续碳化。三菱人造丝发明的新型碳化炉,可抑制碳化反应生产的分解物附着和堆积于炉壁和纤维上,从而稳定高效地生产高强度模的碳纤维。

东丽公司则研制一种三叶形断面的PAN原丝及碳纤维,可改进与树脂的粘合性、压缩强度和抗弯强度。

4.中国玻璃纤维及绝热材料网:碳纤维在国内外土木建筑中的应用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伴随着军工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型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因此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车、环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运动器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誉为是21世纪的新材料。

在土木建材领域中,水泥的用量最大,但水泥有脆性大、抗拉强度低等缺点。为了改善这些弊端,人们利用碳纤维的力学特性,用混凝土或水泥做基体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其有强度高、模量大、比重小、耐碱腐蚀,对人畜无害等特点,在土木建筑应用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重点介绍短切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动向。

(1)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指的是短纤维或长纤维增强的混凝土材料。它主要用作高层建筑的外墙墙板。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主要特征为;具有普通增强型混凝土所不具备的优良机械性能、防水渗透性能、耐自然温差性能,在强碱环境下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持久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用碳纤维取代钢筋,可消除钢筋混凝土的盐水降解和劣化作用,使建筑构件重量减轻,安装施工方便,缩短建筑工期。碳纤维还具有震动阻尼特性,可吸收震动波,使防地震能力和抗弯强度提高十几倍。短切碳纤维增强水泥所用碳纤维的长度为3、6mm,细度或宽度范围在7~20 m,抗拉强度范围在0.5~0.8GPa。

纤维增强材料历史悠久,早在吉埃及文明时代,就曾经使用过稻草增强晒干土砖,日本很早就将稻草或麻丝与黏土混合后用于土墙或抹灰墙中。到了近代,于1900年开发了石棉板,20世纪70年代则开发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CRC),它们已经作为现代建材被广泛应用。将力学性能优异,化学性能稳定的碳纤维用于土木建筑用的纤维复合材料是伴随着碳纤维的工业化而发展的。开始用作建筑材料时,由于价格非常高,实用化受到影响。然而到了80年代,由于石棉被强制限制使用,以及较便宜的沥青基碳纤维(短纤维)的开发,在土木、建筑方面开始得到实质性应用。到了80年代后期采用长纤维碳纤维增强的各种FRP长条、网及预浸带来代替钢筋和PC钢材的研究日益增多,部分技术和产品于90年代得到实际应用。自 1984年由Kajima,在伊拉克首次使用后,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座大型建筑使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外墙墙板。日本东京ArkHollMori-Building使用了32000m2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墙板,每块墙板的尺寸为1.47m×3.76m。这些以重量3%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外板可承受630kgf/m2的风压。且外墙可实现减轻40%的重量,大楼钢架整体重量减轻400t。

(2)复合材料棒材

建材工业中最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有钢材和中碳钢增强混凝土,钢材的腐蚀会导致建筑物的灾难性破坏。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棒材便成为人们开发出替代建材用钢材的新型高性能建材的重要品种。混凝土增强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棒材最近在美国已经商品化。据悉,商品名称为CBARTM,由美国Marshall Industries Composites of Lima开发和生产的这种复合材料棒材,不腐蚀、不导电,重量是钢材的1/4,热膨胀系数与钢材比较更接近混凝土,价格大约比环氧涂覆保护的钢材贵20%左右。使用复合材料棒材增强比使用中碳元钢增强,其弯曲强度增加%%。复合材斜棒材和水泥的粘结强度比元钢和水泥的粘结强度高约50~O%。因此它可以在海堤、造纸厂、化工厂、高速公路护栏、房屋地基和桥梁等易腐蚀场合使用。在美国West virgine的一座跨度为52m的桥上共使用了3Okm碳棒复合材料棒材。

(3).纤维增强胶接层板

最近几年Wood Composites Engineering已经成功地开发了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技术和产品。这种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是在木板的一面或二面胶粘一层或二层纤维增强胶接层板,以承受拉伸或压缩载荷。纤维增强胶接层板制造技术的关键是纤维增强层板和木板之问的应变匹配。纤维增强胶接层板表面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一般采用拉挤工艺制备。所使用的增强材料为混杂的碳纤维和其它纤维(玻璃纤维),基体为环氧树脂体系。由于使用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比使用钢桁架的天花板系统价格低8%,比使用传统木桁架价格低25%,以及可明显减少重量和减少木材的需求,纤维增强胶接层板目前发展很快,应用日趋广泛。

(4).碳纤维复合材料片

碳纤维复合材料片是采用常温固化的热固性树脂(通常是环氧树脂)将定向排列的碳纤维束粘结起来制成的薄片。把这种薄片按照设计要求,贴在结构物被加固的部位,充分发挥碳纤维的高拉伸模量和高拉伸强度的作用,来修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日本、美国、英国将该材料用于加固震后受损的钢筋混凝土桥板,增强石油平台壁及耐冲击性能的许多工程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具有轻质(比重是铁的I/4~1/5),拉伸模量比钢高十倍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可以手糊,工艺性好等优点。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在修补加固已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约束裂纹发展、防止混凝土削落)和提高结构物耐力以及对用旧标准设计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补强、加固应用将越来越多。

(5).其它应用 短碳纤维还可以以下几种形式应用于土木建筑领域:①制作帘墙板(非承重墙)。日本鹿岛公司在160℃和0.98MPa压力下高压蒸汽固化8小时制作这种产品,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老化性和突出机械特性的轻量板,此板可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海边耐腐蚀建筑。②防水房顶涂层。水对.CFRC的透渗性非常低,因此可将碳纤维水泥混合物用于涂覆平坦的房顶,作为耐风化和不透水的表面,且此涂层表面外观优美。短碳纤维的含量越高,耐擦伤和耐腐蚀性越高。③电磁屏蔽板和导电板。由于碳纤维的高导电性,可消除来自大气的放电和雷击的静电。CFRC可用作防止电磁辐射的屏蔽板、地下管线和地下结构。④墙和防腐蚀涂层。⑤耐磨铺地材料。⑥耐化学腐蚀性地板。

三.结语

篇3: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远程教育是指学员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 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得学习指导和信息资源, 并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

我国远程教育的战略革新和新起飞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1998年初, 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及早使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走上科学、系统、规范的轨道, 完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任务”,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远程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得到全面发展, 招生已形成一定规模, 全国有68所大学具有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工作的资质, 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校外学习中心服务体系, 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远程教育要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以下几个要素不容忽视。

一、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进行的远程教育, 网络平台建设很重要。网络教学平台是专门为基于双向多媒体通信网络的教学而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学习者不仅学习课程内容, 而且还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如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提交作业, 答疑、考试等, 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上教学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课程开发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将给使用者带来便捷和愉悦。

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目前, 部分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料, 不能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主要存在“文字冗长、重点不突出、交互性不够、实践性教学内容设计滞后、专业资源不丰富”等问题, 因此优化网络教育环境显得很重要, 为学员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人机界面, 提供个别化教学、协作型教学或两者结合的教学方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吸引学员参与网络教学的环节。

三、合适的网络教学师资

目前, 现代远程教育的师资难以很好完成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和需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从事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 而且还要主持学生的在线讨论, 同时还要对大量的学生作业进行指导和评价, 这些都需要合适的网络教学师资。同时, 从事远程教育的管理人员, 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 要认识到现存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潜力, 及时发现新的发展空间, 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开放、灵活的优势, 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发挥作用。

四、较强的质量管理意识

远程教育虽然在办学形式上趋于多元化, 但目前的确存在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虽然参加远程学习的主体是成人, 存在工学矛盾, 但要引导他们提高网上有效学习的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明确学习目标, 充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认真系统地学习, 增加质量监控的环节。同时, 要严肃考试纪律, 确保远程教育的质量。

五、较强的远程服务意识

要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 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杜绝消息屏蔽、开课前教材不到位、学员有问题不答复等现象。教学支持服务尽可能周全到位, 让学员感觉到方便、快捷、有效、实用。

远程教育作为扩大教育规模的手段和满足巨大的教育需求而存在,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远程教育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将被运用到各个领域, 使之成为一种充满时代感的现代教学方式。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 扩大高等教育。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渠道。远程教育为失去接受学校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同年龄的人带来了希望。

第二, 开展继续教育。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使继续教育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必要活动。但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 长期脱产到学校去参加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由自己决定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 网络教育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第三, 完善基础教育。目前, 国外的中小学注重课外辅导,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互联网上主持各类课外活动项目, 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开阔学生科学探索的视野。

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其核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 而科技振兴的基础在教育, 远程教育将顺应形势, 为提高国民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指出开展远程教育的几个要素以及远程教育的拓展方向。

篇4:国内外濒死体验的研究方向及现状

关键词:濒死体验 研究方向 正负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29-01

人生往何来,死往何处?对于生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且被学术界所关注。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著作的《理想国》中,便记载了濒死体验现象。关于死亡的秘密,曾属于神学家与神秘主义者所关注的范围,现在日渐被视作科学所研究,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意义的科学谜题。

1 濒死体验的定义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Raymond A.Moody首先提出“濒死体验”一词。现在较为公认的定义是: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的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主观体验。它和人们临终过程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

2 国外濒死体验研究

国外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美国濒死研究学会会长Kenneth Ring在1984年Kenneth Ring将濒死体验的主要体验分为西方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五个阶段:安详和轻松、离体体验、穿过黑洞或隧道、看到明亮的光线、进入光亮世界。1975年Moody分析了150位濒死体验实例,从中归纳出14类核心体验:明知死讯、体验愉悦、异常声响、吸入黑洞、灵魂出体、语言受限、时间错觉、感官灵敏、孤独无助、他人陪伴、看到光亮、人生回顾、边界阻隔、生命归来。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精神科教授Bruce Greyson提出濒死体验可分为下列四种分类:认知的成分、情感的成分、超常的成分、超越的成分。Bruce Greyson研究濒死体验25年,发明了《葛雷森量表》以评估濒死体验的真实度。日本NHK电台“濒死体验”节目制作人立花隆利用一年时间,分别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等地取材,制作了大型系列报道节目“濒死体验”。其调查濒死体验的内容和以往研究大致相似。

3 国内濒死体验研究

由于国内对濒死体验认识不足,开展此项研究较晚。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1992年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发表论文,81例受访者中有47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有改变。该研究虽然只获得81例有效的调查数据,确也是目前世界濒死体验研究史上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兆雄将濒死体验的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1)科学——灵学阶段(1890年~1930年)(2)灵学阶段(1930年~1960年)(3)灵学——科学阶段(1960年~至今)。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释觉了《佛教信徒濒死经验值研究》文中指出,其研究对象为四位佛教信徒,虽然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受到濒死体验的影响,但不是在濒死体验后立刻产生改变的,而是经过生命探索进而重新建立的死亡观。

4 濒死体验对经历者影响的研究

以往研究显示,濒死体验对经历者的各方面均有正面和负面双重的影响。

4.1 正面影响

Raymond A.Moody访谈多位濒死体验对人的影响后说:“濒死体验彻底消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Melvin Morse研究发现有濒死经验的儿童比同龄孩子更为成熟,与家人的关系更好,未沾染毒品,较少叛逆,品行端正。Barbara R.Rommer认为美好的濒死体验通常能够发挥积极的转化作用,让经历者的人生态度和信念产生重大改变,变得更和善、更有爱心。Pim Vam Lommel发现濒死体验后患者大多数对生命意义有了新的洞察,不再重视失去物质利益,也不再恐惧死亡。Kenneth Ring发现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在此之后变得更自信、更外显了,更倾向于拥有虔诚的宗教情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信仰。

4.2 负面影响

既往研究对濒死体验对个案的负面影响研究较少,仅有Kenneth Ring提到少数濒死体验者出现恐惧和抑郁的感觉,冯志颖也仅指出“遇见”非尘世的人或灵魂、思维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和被审判等体验的人,性格多易变的盲目乐观或急躁。

5 结论

5.1 研究不足

濒死体验研究在国外已开展数10年,研究方式、方法、收集资料、涉足领域较为丰富和多样,但在国内由于受传统死亡观念的影响,濒死体验的很多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缺乏对中国人濒死体验特征的研究。目前国内可查的实证研究仅有一项,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源于国外,大都为西方国家。西方人对待死亡往往抱以开放、探索的态度,而东方人对待死亡常抱以灵异、超常的态度,加以现在的研究已显示濒死体验内容受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可见西方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客观的反映中国人的濒死体验特征。二是缺乏濒死体验对经历者的负面影响研究。濒死体验对经历者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无论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但对于濒死体验对个案的负面影响研究较少。东方人濒死体验内容负面体验较西方人多,是否会带给个体的负面影响也多,未能有研究证实。

5.2 研究建议

在现有濒死体验研究中,国内濒死体验研究的空白较多,了解中国人濒死体验特征及对于经历者的正负面影响,并将研究结果运用至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生死观教育中,有助于改变国人对死亡的认识和传统看法,正确看待生死。

参考文献

[1]Melvin M著.死亡之光-生命的另一个开始[M].林桂蓉,译.台北:方智出版社,1996.

[2]Melvin M.Childhood near-death experiences[J].Am Med Assoc,1986(140):1110-1114.

[3]Greyson B.Near-death experienc

es and personal value[J].AmJpsyc

hiat,1983,140(50):618-620.

[4]何兆雄.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J].医学与哲学,2006,27(3):41.

篇5: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研究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代远程学习材料的质量。又是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自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成功经验,对照国内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这是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的第三代远程教育。这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基础上的教育方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现有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手段,有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而特殊的现实意义。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素质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旧的学习理念已被淘汰,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导致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减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有效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课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平台,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的变革,而是要突破技术层面的辅助属性,将两种理念有机融合,将两种模式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成为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新类型,从而为社会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教育平台。

国外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综述

(一)办学形式

发达国家远程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鉴于各国国情不同,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形式也颇具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形式:(1)综合性大学开展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以美国波士顿大学为代表。(2)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美国社区学院等。(3)开放大学开展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如英国开放大学等。(4)专门的远程教育组织开展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如澳大利亚远程教育非官方代理机构“OLA—Open Learning

Australia”(简称OLA)实际上是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主要载体,40所高等教育机构,包括TAFE学院加入其中。加拿大建有全国范围的“开放学习机构”(Open Learning Agency,简称OLA),旨在以远程教育手段为全国各地的人们提供远程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

(二)成功经验

学分互认、学位等值制度对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政策保障作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各自建立了学分互认、学位等值制度,极大地方便了各类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在不同学校之间自主选择学习。(1)美国高等教育修正案使远程教育得到了法律保障。美国各大学更是敏锐地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明确现代远程教育学位证书与普通教育学位证书等值。至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学生既可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所得学分可以得到其他大学的承认。(2)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立交桥”比较完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比较成熟。特别是该国的远程教育非官方代理机构“Open Learning Australia”(简称OLA)包含了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实体,学生通过TAFE学院提供的课程完成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是一个政府间的协作机构,由各省教育部长组成,负责制定并实施跨地区的教育项目。2002年10月,该机构发布了一份关于完善学分转换体系的声明,即在加拿大境内,学生在任何一所大学所获学分在其他大学也予以承认。

国内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综述

(一)初步探索

高校涉足远程职业教育1998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四所学校开启远程网络教育;200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启动了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揭开了名牌高校涉足远程职业教育的序幕,开部分专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联合办学”之先河。此外,不少省市出现了一批相邻高校实行松散性联合,以便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国内最具远程教育优势的是广播电视大学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省级电大成立了高职学院,或与高职院校合并,形成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并举的双轨模式。例如,上海电大闸北分校和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宁夏电大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大和重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电大系统充分利用自身远程教育优势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另外,创建于1980年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创建于1985年的交通部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已建成自己完整的远程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建立函授站,形成覆盖全国的教学网络。

(二)取得的成果

制定了一系列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主要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相关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学校部分)》、《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开发指南》等。目前已建成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DISTANCELEARNING TECHNOLOGYSTANDARD”(简称DLTS),该标准体系包括6大类26项子标准和4个跟踪研究项目。这些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十分重要。

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已实现与CERNET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

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软件资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五”期间,累计开发130多门网络课程,涵盖18个专业门类的主干课程;开发了100多个多媒体课件和50多个优秀职业教育教学软件;建成10个国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开通了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和20个省级职业教育网站。一个覆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全国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库正在形成。这为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性,专业设置体现岗位性,课程建设突出应用性,理论基础注重实用性,实践教学关注实战性。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优势,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更加多元化,进而为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实现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客观方面从高等教育结构的总体情况分析,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现有的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从人才市场需求的总体情况分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在职人员职业岗位的频繁变迁,使得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提高和充实自己,从这一角度来说,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无法承担。

主观方面人口众多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发展极其不均衡:一是生均资源占有量低,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而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在城市,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本专科学历教育的补充,还是提供社会所需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较高层次非学历教育,为愿意学习的人们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其功能定位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是办学形式丰富,学习方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这恰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之处。高职教育的优势是专业规划、课程建设的职业特色鲜明,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稳定,而这又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不足之处。如何使两者取长补短,形成多模式共存、多样化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第2版 [M].2008,(3).[2] 杜敏,黄安心.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3] 崔爱林.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探析[J].成人教育,2008,(7).

[4] 朱金兰.美国社区学院中的远程职业技术教育[J].职教论坛,2007,(11).

[5] 田宝军,安宝生.美国现代远程职业技术教育概况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

篇6: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与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即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能照搬,而且要有所创新,从而探索一条与国情相一致的发展之路,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迅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多元文化的概念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全球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热点,多元文化教育也日益普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也就势在必行了。

世界上有众多民族,由于居住地域、社会环境、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谓“文化”,指的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通过一代代习得与传递而形成并流传开来”。也就是说,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它包括许多方面,如学术思想、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共同性,即为民族各分子所共同拥有;一是延续性,即随民族之演进而绵延不断。我们可以说,文化表现出了“一个社会的行为和物质特征”,它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独特本质的那些因素的集合体”。因此,我们的星球在有记载的历史以前就具有多种文化,世界上的文化一直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跨文化性或多元文化主义(interculturality/multiculturalism)意指超越多种文化的同化和消极的共存,就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所处社会民族的文化,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还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因为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

多元文化如同多元文化教育一样,学术界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分歧。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基本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共同指导原则。“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文化人类学等研究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本民族音乐文化和本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状况,并放眼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无论是发达国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深入,还是发展中国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都使世界音乐多样化和平等性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在这里笔者先对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代表国家进行简要介绍。

1.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美国对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特别重视,是一个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得很早的国家。研究美国的历史,可以给我们在多元文化发展方面给予很多启示。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官方、社会和学术界的共同认可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至关重要,这是由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因此,美国的多元文化研究具有代表性、前沿性,在政策实施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理念是代表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生诸多变化。从最初学习德国传统音乐到接受北欧、中欧民歌和黑人、土著歌曲及东南欧和东亚歌曲,后来又加强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学习。从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能看到社会背景与一切的教育目标的制定密不可分,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向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而摆在眼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将其有效地实施贯通,推向世界。

2.英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英国学生应该能够用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音乐来表演和欣赏不同时代文化,学校音乐教育以何为主,要看音乐的发源地在哪里。由于英国“二战”之后的情况变化,大量人力需要帮助建设,西洋音乐需要鼓励,这种社会文化构成的发生变化使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音乐课程当中加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无论是音乐师范教育,还是中小学校,世界音乐的培训都已纳入教学内容。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地把欧洲古典主义传统教育纳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如非洲、加勒比、印度尼西亚等。面对这些一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国家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欧洲古典音乐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这些传统是社会的、发展的、交流的,是面向未来的。

3.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澳大利亚是由移民建立起的国家,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英、德、澳大利亚等西欧国家有所不同。他们的音乐形态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特有的历史发展情况,原先这些国家住着许多土著民族和大量移民,这种文化迫使他们的政府选择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来传承音乐。英国影响它的音乐教育很大,政府的政策也随着别的国家从同化向多元文化方向的转变。在澳大利亚的音乐师范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音乐在另一种背景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理解音乐,这里的音乐是在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学习和理解在这里显得至关重要,学习西欧各国的音乐文化,结合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个性,理解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音乐现状。学生要真正地理解音乐,就要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创作意图和表现内涵等方面着手,感知音乐,欣赏音乐,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日本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日本从自身社会的变化和情况出发,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在保存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试图把亚洲音乐教育观念与西方音乐媒介合并,他们认为亚洲传统音乐是国家的财富,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古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当代日本两大文化价值体系,在他们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中,既要继承也要传扬。高度重视欧洲艺术音乐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音乐传承。亚洲传统音乐需要在音乐师范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予以实施。日本音乐教育试图将西方与亚洲文化结合一起,并结合本民族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传统和习惯的音乐教育方法。

综合看来,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发达国家,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状出发,非常重视多元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深刻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底蕴并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国家都试图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情况,总结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高全民族多元文化的教育意识,调整自身的音乐教育结构,寻找一条健康而有效的多元文化发展之路。音乐教育者开始试图寻找将传统音乐引入课堂的途径,在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他们正努力摆脱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造成本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滞缓的殖民音乐教育结构,开始重新重视自己的本土音乐和口传心授的传统。由于这些国家本身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欧洲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形态,音乐被认为是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自己本身具有的丰厚音乐财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朝着更高级、更先进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历史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厚而又独特的文化个性要结合本民族实际特点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音乐教育体系。全盘照搬固然是不合适,因此开创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多元文化音乐道路势在必行。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是在清朝末年以后,由于历史上、政治上的诸多原因,几千年的发展代表着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再加上中国的地域广阔性,这种地域性的巨大差异使着音乐文化带着丰厚的积淀和独特的个性。各地区的民族众多,差异巨大,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多元文化音乐宝库。西洋艺术音乐在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音乐教育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西方化的倾向,参考西方学校教育模式,学习西方古典音乐。中国的学校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从基础课程设置到高级理论实践,西方艺术音乐教育体系所占比重很大。这种来自西方的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以西方古典音乐为重,为培养西方艺术音乐人才而设置的。经过这样教学内容系统训练的中国学生必然在审美形态上会以西方音乐的艺术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己。这种完全西洋古典音乐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音乐在内的所有音乐形态,忽视了中国本国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这对中国音乐教育来说不太合理,西方艺术音乐的标准不能用来衡量中国的民族音乐。中国的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在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体系,而应该从本国国情、从中国本民族音乐出发进行教学,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中国音乐教育,了解异文化音乐,通过长期的收集、比较和研究,从整体上形成合力,建立起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政策中,我们也看到了多元文化的倾向。《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在课程设置上,讲授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中国音乐文化自古就有融合异文化音乐而发展的传统,盛唐时的音乐繁荣发展就是典型例证。因此,重视自身母语教学,兼具世界眼光关注异文化音乐,是推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然,当前中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具体实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

四、结语

篇7:国内外教育研究研究现状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现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前,中央电教馆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专家、工程建设者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程的建设及教育应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据笔者统计,2004年1月份到2005年12月份期间,《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刊登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关的文章共60余篇。

其中,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综合评述方面的文章2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查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5.10)、王珠珠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5.2)、王继新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等。这些文章提出了影响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并对各因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教学应用模式研究方面的文章1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刘聚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4.11)、赵瑞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功能比较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9)等,这些文章对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不同技术模式的教学应用模式。

教师培训方面的文章11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梁京章的《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11)、党小超的《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及远程培训策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3)等,这些文章归纳了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培训的策略。

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祁涛的《远程教育IP资源质量监控》(《中国电化教育》2005.10)、李华的《远程教育卫星

资源接收与利用》(《电化教育研究》2005.6)、苏芳来的《关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2004.5)等,这些文章总结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情况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项目评估方面的文章1篇,傅钢善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该文章给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共包括四个子方案:省级项目自评指标框架、项目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市县(区)级教育管理机构评估方案、项目学校评估方案。

这些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在分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关于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研究尚未展开。因此,总的说来,本课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研究的起点较低。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成果不多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教育信息化及其评价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拓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摘自: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写法2:介绍典型案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DR研究现状

目前,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课程、教育技术等领域来改善教育。国外己有不少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国内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1)国外EDR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主题涉及虚拟学习环境、基于游戏的学习、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线讨论工具开发等多方面的应用。

①AnnBrown与Campione:培育学习者共同体

培育学习者共同体(FCL,FosteringaCommunity。fLearnerS)是AnnBrown 与Campione(1994,1996;Brown,1992)为1一8年级学生开发的一个学习模型,用来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和丰富在班级社区中的知识基础。FCL关注的是生物学科和生态之类的问题,其研究工作包括了从学习原理的实验室研究到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过程是:通过对学习环境的分析,修正学习原理,进一步修改学习环境形成新的实验室实验,这样一个循环贯穿在FCL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的最初目标是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起草和表达他们学到了什么,来增进他们的理解。该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实现了更重要的社会目标:学生对多种学习技能的关注。山此在第一阶段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多样性技能”(I)iveoeExPertiS())的概念和“学习者社群”(ComfnunityofLearnerS)的概念。

第二阶段:针对在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形成的许多关一于生物学系统的错误概念,对FCL的最初设计进行了修正,增加基准课程和手工活动,这些修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物学的情境。同时,通过重新设计FCL,使学生能沟通过Web获得他们研究课题的相关信息,并与生物学专家建立远程指导关系,从而将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教授2到8年级课程的教师一起工作,开发并试行一个“开发走廊”(developmentalcorridor),使得借助FCL的学习能够循环覆盖到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增加学习的深度。

②SashaBarab等人:探索亚特兰蒂斯

③Nelson:“河流城市’,科学教育项目

(2)国内EDR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祝智庭教授队,率先在技术开发中进行了设计研究的应用研究,并在原创性的协同学习理论究与技术工具开发、以及远程教师培训平台的技术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高文教授团队在“对称”和“人·建筑与城市”研究型课程项目中,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课堂实践探索。

(3)EDR研究现状总结

在分析了上述EDR案例后,总结出了这些案例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研究过程集设计与研究为一体,研究目标不仅包括教学技术的开发,同时括对理论的发掘与创新;

②研究以技术、理论和实践三者的结合为基础,通过设计和研究将技术、理论实践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③研究问题都来源于真实情境,由研究者与实践者甚至包括学生、科学家等多人员的通力协作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完成;

④研究过程都历经多次的迭代循环和不断测试与完善;

⑤研究所采用的技术都是比较考究的,并能抓紧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或难点题而展开对理论问题的探索研究。

⑥研究成果既有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也对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观和发现。

摘自:寇红丽.EDR指导下的免费师范生职后远程学习的平台的研发[D]:华中师

篇8: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式,方法

0 引言

在我国, 思想教育一般指人们口中的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 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一些政治法制类教育、生命健康类的教育。在欧美等西方国家, 思想政治教育而被称为公民的基本教育。根据公民教育的发展史, 分为古希腊公民教育、近代公民教育、和现代教育。古希腊公民教育主要进行无私奉献和爱国主义精神内容的教育;近代公民教育主要是培养有责任心和自觉履行义务得人;现代公民教育的内涵更加深厚, 意义也更为深远, 包括道德教育, 也包括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等。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和西方国家的公民基本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实际上公民教育浅层的教育指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健康教育等。

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思想教育, 并非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其名称形式不尽相同, 但实质及性质都是相同的。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大学, 学生必须修够政治学分才能拿到学位证。在日本政府, 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 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有的国家还在社区、学校单位设置了专门的道德委员会,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并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传统, 学校和各地方党委高度重视。在高校设置思想政治公共教育课程, 课程的设置和教材都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直接管理。同时, 在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中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 开办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对时事政治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民主主权的意识培养;第二是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第三是法制教育, 包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自身合法权利的保护意识, 本人应履行的义务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的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 或者说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具体说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五方面的教育。

3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随思想道德的内容和时代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各国基于不同的道德教育理论建立了适合本国需要、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模式。譬如美国的道德教育模式———面向生活, 学会生存。包括名着讨论模式、服务学习模式、将理论探讨和服务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这些模式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的德育模式———丰富多彩, 培养素质, 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综合治理。国外德育发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趋势概括起来有:综合化倾向、适应性倾向、可操作性倾向、素质教育倾向、改革与发展倾向。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群众性自教与权威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4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虽多种多样, 但殊途同归

比如那美国和我国的方法相比较, 第一两个国家都在课程中加入了思想教育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美国大学十分注重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所以将其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人文课统一起来学习。在思想政治与教育课程之余, 美国大学还特别把德育教育观属于各体系教学中, 强调把该国的历史和人文地理课程作为考查科目,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意识, 民族自豪感培养,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把道德素质培养渗透其中。而在中国的教学中, 政治可是作为一项单独的课程, 并不与专业课、人文教育课结合。这样非但不能起到强调作用, 反而让学生以为政治课比专业课缺乏学术性和人文科学性。第二, 在美国, 人们大多由宗教信仰, 这就为美国人提供了早期的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宗教信仰就充当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职能例如以前人把《圣经》作为行为准则, 遵守宗教的劝告和戒律。第三, 美国课程设置有一定自主性, 政治课和德育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使学校的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处在一种多样化、比较轻松疏散的状态中。但是, 美国大学和大学教师特别重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并且重视渗透式的间接教育方式, 强调实践教学和寓教于乐。我们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都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划, 从大纲、教材、课时都统一规定, 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课堂讲授多、灌输多, 让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去体验品味, 然后内化为主体内在的少。第四, 美国和我国都注重让学生参观历史胜地和参加社团活动增强政治意识。在美国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很多, 从联邦、州到市县、镇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这些基地和场所的建设, 这些地方既集中反映了美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各地有种类繁多、大少各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服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基地又是向大学生进行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也给中国大学生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学生在参观访问过程中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教育。另外, 中国和美国大学的社团组织和社团活动都比较多, 但是中国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和活动以党团组织和活动为主体, 而美国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和活动是以兴趣社团和小组为主体。

5 我国长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告诫我们, 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并作为未来的制胜法宝。因此, 我国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的时效性。同时我们还应海纳百川, 对于外国经验要去其糟粕, 加强年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重视对教育成果的研究。第二, 将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 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认识情境, 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 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只有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 培养道德实践能力, 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第三, 加强社会大环境和其它方式的配合。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 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应该调动各类因素, 采取各种手段, 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 注重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 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和持久性, 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提高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晓明.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3]江萍.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比较思考[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 , 2009, (2) .

[4]唐本钰, 唐本利.全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7) .

上一篇:2024年4月强化实践能力考核报考通知下一篇:医疗机构整顿村卫生室监督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