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2024-06-16

大学生就业的误区(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糊涂认识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要克服思想障碍,注意走出如下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到农村就业没有奔头,只局限在大中城市求职。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氛围淡薄,生活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为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局面,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这个重大决策,不但需要农村各级干部和群众付出艰辛与努力,还需要成千上万个大学生的积极投身。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自己的知识、技术派上了用场,并且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受到群众的尊重、社会的肯定,就会感到在农村工作有意义、有奔头。

二是认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局限在经济发达地区求职。经济发达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而是既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受到更大的磨练。

三是认为到冷门行业就业脸上无光,只局限在热门行业求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今天的热门行业明天可能会变成冷门行业,今天的冷门行业明天也可能会变成热门行业。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那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

四是认为到专业不对口岗位工作难以发挥优势,只局限在专业对口岗位求职。经过几年大学的寒窗苦读,大学生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其自身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单有专业技术的优势,还有年纪轻、肯学习、观念新、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们在专业不完全对口甚至不对口的岗位工作,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同样能够成为内行里手,同样能够做出优异成绩。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就业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去打拼。

五是认为到内资企业就业得不到更大的锻炼,只局限在外资企业求职。外资企业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都比较先进。但是,外资企业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还是占少数,需要大学生是有限的,多数大学生还是要在内资企业谋求职位。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影响下,我国内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内资企业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大学生在内资企业工作,也会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

六是认为到小企业就业埋没人才,只局限在大企业求职。一般来说,大企业聚集了多方面的人才,科技力量相对雄厚,科研环境相对优越。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企业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未必就能够很快安排在关键岗位或搞关键技术。在小企业工作固然有着不利的因素和条件,但由于小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急需人才,大学生上岗后,往往就要独当一面,甚至要起挑大樑作用。小企业通过给任务,给压力,大学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不但不会被埋没,反而会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提升。

七是认为到经济效益较差的单位就业吃亏,只局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求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都希望到经济效益好、待遇高的单位谋求职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对人

才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部分大学生还是要到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单位求职。到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单位工作,虽然经济收入不高,也不够实惠,但是总要比闲着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本领,为今后重新择业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八是认为到技术性较低的岗位工作是大材小用,只局限在技术性较高的岗位求职。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多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目前,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基本上都要在笔试的基础上,进行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如果不切合自己实际地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往往难过考试关。相反,如果摒除大材小用思想,把择业标准降低一点,把选择面扩大一点,竞争就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得多。

九是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不是为国家出力,只局限在公有制企业求职。目前,我国实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在党的政策引导下,近几年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收,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向前发展。合法经济,照章纳税的非公有制企业确实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学生应该消除思想顾虑,把到非公制企业工作作为今后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自觉自愿地到非公有制企业求职位,谋发展。

十是认为选择创业冒险,只局限于就业。大学生初出茅庐,年纪轻,社会经验少,创业是有一定风险,但并不是逼自己钻死胡同,把自己往火坑上推。近几年来,有不少大学生毅然选择创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大学生选择创业,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在选准投资项目上下足功夫,并在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创业或合办企业,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率,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篇2: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误区一: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误区、心理冲突增多。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容易产生心理误区,他们或相互攀比、缺乏主见,或脱离实际要求、不能适应社会,情绪表现焦虑、失落、恐惧等等;有的毕业生心理冲突明显,表现为有远大理想但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注重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公平竞争但期待自己特殊化,希望独挡一面又渴望别人帮助等矛盾。

误区二:职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就业目标与方向的模糊、不稳定。

目前,由于高校按自己的模式培养人才,使得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职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力”,导致“毕业生不知何处找工作”,表现为或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或见异思迁、朝秦暮楚,职业目标长时间没有确定。

误区三:自我认识的偏差导致就业期望值不适度。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体意识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他们往往自我估价过高,总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的场所,尽早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而现实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个别学生则又缺乏自信,怨天尤人,不善于竞争。

误区四:就业技巧的缺乏导致自我推销能力不足。

很多应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职业常识和就业技巧,在自我推销过程中存在着羞怯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自信心,资料准备、应试准备和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自我推销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无法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篇3: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 女大学生的人数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愈来愈严峻的社会形势, 尤其是受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就业状况整体不乐观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错误认识等等, 女大学生就业情况更是令人担忧, 这一系列困扰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大学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针对现代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心理误区, 确实应该引起重视, 并加以科学的教育与引导。作为新时期的女大学生怎样排除在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培育优秀的心理状态, 积极主动地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整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这一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 自卑心理。

自卑感主要是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技术、素质以及知识等方面的认可度过低, 并由此而产生的特殊心理状态。作为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 与男学生相比较而言, 会更加担心自己将来的社会价值、地位以及发展情况, 也更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评价。所以, 当女大学生一旦遭遇就业困难与挫折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紧张、出汗、不知所措等等, 这一系列的反应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即自卑心理的彰显, 这种状况往往会给就业单位留下技能低下、基础不牢、心理素质差、适应性不强等印象, 从而大大降低了就业成功的机率。[1]

(二) 迷茫心理。

很多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情况认识不足, 对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缺乏准确的了解, 面对各种招聘信息显得很茫然, 不知道哪方面的工作最适合自己, 在应聘时紧张不安, 担心自己落选, 应聘成功后对于新知识又迫不及待地想掌握全面, 但到了真正签约的时刻, 又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另外, 部分高校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背景条件优越, 就业对自己来说不费吹灰之力, 这就直接导致她们对各种就业信息比较漠然, 从而错失就业的最佳时机, 还有一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 对于很多就业机会都不积极努力去争取, 而是坐等学校的安排或者好单位的挑选, 展现出了被动、消极、迷茫的心理。

(三)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可以说是女大学生非常明显的一种就业心理障碍, 诸多的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优势、劣势、就业方向、就业目标等都缺乏必要的认识与计划, 致使她们在就业过程中脱离实际, 拿周围同学的择业方向与标准进行定位, 根本就不考虑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要应聘的单位, 盲目跟风情况极其严重。同时, 求职的稳定性也是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一个就业趋向, 因为稳定的工作是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所以很多女大学生就盲目把自己的就业方向锁定在了稳定工作领域。

二、高校女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因素。

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 女性在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当中经常会遭遇到歧视或者不平等待遇。另外, 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差、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等, 都促使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跟风, 特别是过于注重物质回报, 简单把就业目标定位在特定区域或者高福利的单位。这些情况对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误导, 尤其是就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倍受打击。

(二) 学校因素。

当前的诸多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安排, 多数还是停留在书面文件方面, 并没有真正将其落实到位。同时, 目前高校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不完善, 面对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 还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2]

(三) 自身因素。

女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定位不准, 盲目向往行政机关、大企业、大城市, 根本就未考虑自身的发展前途与优势所在。同时, 女大学生虽然说接受了高等教育, 但是由于长期受到社会思想影响, 其事业心不强, 多数女大学生仍是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丈夫身上, 致使她们在校期间不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等的积累, 而在毕业之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

三、引导高校女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措施

(一) 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尽管当前的很多因素都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着影响与限制, 但是, 作为女大学生自己要做出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我调整, 提高自我认识, 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 积极主动地就业。另外, 个人的知识储备、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职业的选择与潜力的发挥, 所以, 女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包括自身的专业、性格、需要等, 尤其要认清自己的特长以及不足之处, 避免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心理, 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就业计划, 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 提升就业的成功率。

(二)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国家应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规范, 明确单位、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与职责, 在选聘人才过程中, 要统一标准, 不能人为地、随意地设置有关性别方面的各种障碍。逐渐形成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供需规范。为高校女大学生的公平就业提供法律保护, 确保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法可依, 为广大女大学生争取平等合理的职场竞争权利, 构建公平公正的就业机制。

(三) 完善高校就业心理的教育引导。

高校要积极搜集与掌握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 并依据社会中的人才需求对女大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 帮助学生制定就业计划, 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 提升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3]另外, 高校还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采用讲座、咨询、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 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鼓励女大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她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敢于面对社会中的激烈竞争。

(四) 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的就业情况, 女大学生尤其要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多加锻炼、勇于创新, 打牢基础知识, 强化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提高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积极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女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障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女大学生除了要注意自我心理的调节外, 还需要学校、社会及家长的关心与帮助。针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女大学生, 培养她们优秀的心理素质非常有助于就业心理障碍的产生, 高校女大学生群体不但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而且要勇于面对问题、挫折与困难, 同时要学会自我剖析, 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障碍的洗涤, 从而实现科学择业与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 .邵晓波, 郑金鹏.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形成、预防和干预多[J].山东团校学报, 2010, 6

[2] .诺敏, 李向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篇4: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关键词:就业指导 技师学院 就业心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技师学院的学生如何顺利实现择业、就业,并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成功踏出第一步,成了困扰很多学生和老师的问题,也成为很多技师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不良的心理误区进行有效疏导,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对当今技师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学院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技师学院学生成功就业的心理误区分析

1.过分依赖他人

在高校扩招、民办教育逐渐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院校越来越多,技工类院校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很多院校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打出了“包分配”“100%就业”的宣传旗号。招生人员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主要介绍与学校合作的优势企业的情况,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形式介绍比较少,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就业情况了解比较片面,认为学生只要上学一定会有好工作,以后职业选择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只要服从学校的安排即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过分依赖学校,一味等待,从不主动从自身出发寻找适合的岗位,对自己的条件和性格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学生本身无心求学,没有学习动力,连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到了该就业的时候,却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老师和父母。

2.忽视自身综合素质

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学生想去的单位面试不上,而能够接收的单位,学生又不愿意去。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认识不清,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高,过分关注单位的待遇、福利,忽视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否与岗位需求匹配,就业时挑肥拣瘦,导致自己无法顺利就业。

3.“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就业时,必然要面临着面试一关。在面试时,学生需要与同学竞争,有时还需要与社会其他人员一起竞争,许多平时在学校表现一般或者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屡战屡败,这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他们干脆不参加面试,也不积极找工作了,存在了一定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深化技师学院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对策

1.将职业指导贯穿到整个学生教育体系中

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不只是相关就业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所有活动,从校园环境、宿舍卫生到课程学习,都应该注入职业指导的思想。同时,在建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渠道的作用。

2.开展就业心理指导专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开办优秀毕业生讲座。邀请往届毕业学生返校做讲座,讲述自身择业的经验以及工作后的体会。学生与自己的学姐和学长之间比较容易拉近距离,因此也就能够认真倾听讲座的内容。以笔者所在的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为例,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优秀毕业生讲座活动,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她们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与指导。

举办模拟招聘大赛。模拟求职综艺类型的节目,开展模拟招聘大赛,同学们在一个假定的环境下进行职位的选择,互相之间进行PK。使同学们通过比赛,了解择业的方式,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学会跟面试官打交道,迅速了解所应聘职位的发展方向。模拟比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综上所述,技师类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心理指导工作,全院上下,齐抓共管,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学生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理性地对自己进行剖析,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地选择职业岗位。就业率是许多技师学院宣传的一大砝码,只有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创立学校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常 大 治2009年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 要] 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误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强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消除其就业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使大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观;误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法]G64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09)05-0120-03

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一个优秀的群体,为培养大学生,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大学生毕业后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误区,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

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态度是积极的,在用人单位选择时也很理性。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盲目追求较高的经济待遇,结果错失了合适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这些学生在就业观上存在以下误区:

(一)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就业上过分选择经济较好、生活环境舒适、工作收入较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选择是“新三到”:一到国外、二到沿海、三到最赚钱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专业,而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价值取向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二)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重个人,轻社会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社会生活日益开放和社会环境日益宽松。这使大学生在价值观的构建中,有较为能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标准首先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倾向。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表明了个体意识的觉醒,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过分强调个体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个人的私欲膨胀,过高估计自己,会造成个体与社会冲突而产生不良结果。

(三)盲目的从政意识

盲目从政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又一误区。这是因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收入稳定、地位高、权力大,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多。当然,大学生从政意识增强,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社会阅历,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引发了一些错误想法。如不加强教育,其后果非常严重。

(四)追求稳定工作,缺乏开拓精神

不少大学生把眼光停留在一些如教师、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上,不愿意到企业就业。一些大学生乡土观念较重,认为远走不如近爬,尽管有用人单位愿意签约,却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甚至个别大学生有排外思想,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

二、大学生就业观误区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观误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市场竞争机制、国家政策等的客观因素,更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市场经济造成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是一

把双刃剑,对我们生活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错误的就业观念。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表现观的抬头,择业期望标准商品化,择业理想务实化,功利主义色彩浓厚,择业社会岗位等级化。

(二)就业政策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等,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倾向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着实用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第一,过分注重文凭。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文凭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和人才浪费的现象。第二,存在性别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性生理、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因素,很少招聘女大学生,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非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所以优先考虑本地生源,这是地区保护主义思想作怪,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希望很快给单位带来效益,而一般大学生因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被拒之门外。

(四)大学生个人素质存在差异

在内因和外因中,内因起决定作用,所以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最终是由大学生自身素质决定的。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目的和理想追求,进而也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观。思想品德素质高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择业时,他们能够考虑到国家的需要,愉快地接受所从事的职业,并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本职工作。而思想品德素质低的大学生,会过多考虑个人的私利,择业时,患得患失,根本不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不同个性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择业观。大学生择业时受个性心理素质的影响,一般会选择适宜自己的职业,以便胜任未来的工作,并能在今后取得较大的成就。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观误区的对策

(一)优化整合专业和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学校专业,以就业为重点调整专业课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教育部宣布从2005年起把招生指标适度与就业挂钩,就业要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招生、教学、就业”再也不是孤立的三个环节,而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学校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把学生就业情况作为考核各二级单位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激励院、系对课程设置、就业目标进行改革,使学校教育知识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匹配,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学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优化整合学校资源,着力调整与就业市场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努力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竞争力,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高校应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就业面临的形势,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课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 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高校应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当好学生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的参谋长。大学生应摒弃陈旧的、非科学的就业观,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观。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身份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普通员工”应是大学生科学的身份定位,也是大势所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开出租车、作保姆、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已不再是“精英”身份,而是“普通员工”身份。树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流动观念。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才资源总是在不断交换和流动中得到优化配置、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替,用人制度不断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建立,一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先就业、后择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明智策略。现在大学生就业渠道较多,既可以招聘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只要大学生校内强炼内功,提高能力,就业观念上解放思想,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观念。薪水是物质生活的保障,其份量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但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薪,将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因此,大学生就业时应考虑长远利益,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观念。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树立符合社会运动变化的专业观念。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强化了分工专业化,而劳动力需求的专业性也增加着劳动力对分工的选择,对各类各层次人才供求呈现出不断变化。即使就业初期工作岗位是“专业对口”的,但如不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变化着的情况,必然要“转岗”或“下岗”。社会需求变化,必然需要职业的专业性也变化,大学生应主动适应职业的专业性变化,确立宽口径就业的观念,而不是死守着“专业对口”等待着职业来适应自己。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社会因素

高等院校要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加强传统知识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就业观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使大学生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广开就业门路,提供就业机会,下大力气,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应会同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就业需要设置专业。政府相关部门还可在税收、贷款、自谋职业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西部去工作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消除其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优化就业环境,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学以致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篇6: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很长时间以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来说,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都属于外部因素,短期内也很难得到很大的改观。因此,想要应对目前就业困难的局势,只能先从自身出发,针对目前就业困局,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就业策略。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凸显出其重要性了。本文拟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要误区,充分发掘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积极的主观应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学科,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伴随就业指导而生的一门课程。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认识自我、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是就业主体本身,因此对于解决因为大学生本身就业观念误区造成的就业困难有其根源性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次就业质量差虽然很多高校官方公布的就业率全线飘红,但初次就业率仍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每年统计初次就业率期间,是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最头疼的时候,要去一个一个追毕业生及时就业。可想而知,一定会存在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任务随便先找一个工作应付了事,这也随之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离职率高。

2.“人找岗位”和“岗位找人”现象并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到了每年的秋季或年后,就会有很多学生到处寻求招聘信息,请求老师同学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工作。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就业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甚至托自己认识的老师推荐、找人。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呀,人需要工作,工作就来了。事实却是需要工作的人和需要人的工作并不能一一对应。这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岗位对人的要求与求职者对工作的期望不相适应,二者的对口性存在偏差。

3.离职率高很多学生刚走出校门,基本上处于一种懵懂、茫然的状态,完全对社会和自己的未来一头雾水,搞不清状况。有的是迫于学校压力随便就业,有的呢则是出于“自己长大了,不能再靠父母养着”的朴素观念先随便找一份工打着;在校期间老师出于就业率的考虑一般也会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总而言之,他们对于所谓“职业生涯”不说一无所知,也是一知半解,大多数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

二.就业困难背后凸显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

1.专业选择盲从,随大流大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并未仔细考虑自己的性格、志趣,只要找到能录取的学校、科系,便草草地签下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不用花费太多心神,在短时期内的效率很好。缺点是无法根据个人的能力、特性作长远的规划。这种以进入能录取自己的学校、科系为目标的自然发生法,能暂时解除烦恼,但是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性向、能力、个性与就业条件等因素之下,将来所面对的职业风险就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后,要求改专业或者完全没有学习积极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没有进行自我分析和科学规划,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未来的职业导向、岗位要求等方面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准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学生完全无心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稍作了解就会表露出对专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家长意愿做出的选择;有一些学生要求要转专业,但让他谈谈对两个专业的认识,却不知所云,甚至仅仅因为专业名称听着顺耳就要转过去,更遑论进一步对专业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了。2.就业主观性强,盲目随意(1)盲目跟风引发频跳槽正因为在专业选择上的随意性,进入专业后又没有端正态度,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学习和规划,认为毕业后自然应该有工作在等着自己,就会造成到虽然毕业但是并不能成为有效的“产品”,不符合行业要求,自然找不到工作。勉强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因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喜欢怨天尤人,对将要遭遇的种种困难没有心理准备,工作流动性大,这对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对社会的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浪费。(2)追求高薪四处碰壁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选择”的时代,大学生如果没有周全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定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找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哪儿热闹往哪儿挤,有一种随波逐流的趋势,没有紧迫感。甚至把“工作报酬”作为就业时最重要的参数。而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能为企业、单位提供什么,自己到底值不值自己期望的那个薪酬标准。在四处碰壁中也很少进行自我反省,长此以往,还会对人生失去信心,甚至对社会产生消极不良情绪。3.职业期待和定位过高或过低(1)盲目自信、胃口高吊导致巨大落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盲目地追求大的自我发展空问、高的薪酬、好的工作地点等,其功利性明显,对就业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择业都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及前景看好的行业,而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人为造成僧多粥少,就业困难。(2)自卑畏怯、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梦寐以求的企业对自己的简历一点儿回音都没有,也许是发了无数份简历都没有下文,开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讲,就是不敢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归根结底也是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分析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业能力。总而言之,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就算在外力因素下勉强就业,也会有较高的离职率。

篇7: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一、盲目迷信985、211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岂不知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是有它的软肋的,即985、211大学也有它的许多弱势学科,相反一些普通院校却有着它的强势专业群。比如河北科技大学的制药工程就比一些211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要强得多,河北工程大学的土木建筑类专业也要比目前的一些211大学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强得多,(注:至于这些211工程大学的名称在此不便提及)。所以要正确认识那些普通本二院校和其中的学科优势(即有实力的专业群),特别是那些省部共建高校、省级重点骨干大学、小211大学等政府资金支持的高校和其中的优势学科。

二、盲目迷信本

一、本二招生的大学。岂不知本

一、本二招生,仅仅是国家招生时的一种说法而已;本一批次所安排的专业一般为985、211工程大学中的全部专业,还有一些是普通高校中的实力强劲的学科、还有一些因为报考热多高而被纳入一本批次的专业,再就是因为国家需要又想获得良好生源的冷门学科。这其中特别是一些985、211工程大学中的一些专业,因为这些年它们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目标,随着潮流开始了盲目的疯狂扩招,于是一些草草上马的学科也就这样被草率的纳入了本一之列。

我不否认,985大学、211大学中的教授、博士点、重点学科确实是数量不少,但是在“跑办”“公关”“要政策”的潮流中,其可信度又有几何?院士造假的新闻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况且大学本科的课程国家是有规定的,这些根本与本科教育无关;再者说,当今社会大学中的教授是不讲课的,再多的院士、教授又与本科教育有嘛关系呢?

三、盲目相信大学排行榜,人云亦云地说这个大学好那个大学差。中国大学

1排行榜是倍受专家非议的,特别是那些工科院校的排名总是显得那么不公平而遭人质疑。学生们用以参考选择报考大学是有情可原的,因为他们对中国社会了解不够,作为一个在中国社会正值壮年的老板、人力资源部经理们难道也能相信这些吗?

四、不懂得如何使用大学毕业的。现在一些老板,动辄就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高分低能呀!”请问作为企业界老版的你你为他们创造了科研平台吗?你又知道这些科研平台如何使用吗?中国的一些“高考制造工厂”的重点中学的孩子也许有些高分低能,但他们多是在985、211大学之中呀!

篇8: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就业能力结构的界定, 学界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Fugate, Kinicki和Ashforth (2004) 提出就业能力是个人确认和获得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 也是一个心理—社会结构, 包括: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以及社会和人力资本。英国研究者Pool和Sewell (2007) 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技能、情商、工作与生活经验、职业生涯发展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就业能力的基础。而国内的研究者张丽华和刘晟楠 (2005) 认为, 就业能力包括五个因素: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以上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尽管学者观点略有差异, 但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体的适应能力, 认为两者都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本文中采纳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这个简单定义。而将就业能力具体分为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 如一个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教育学知识, 医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 美术工作者必须具备色调感、浓度感、线条感和形象感等。而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一些个人素养和基本知识。具体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自我管理能力、基本的计算机和英语知识等。

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误区

国外学者Archer和Davison (2008)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指出, 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社会现实所需相比都存在差异, 这种情况意味着, 对于在高等教育阶段究竟应着力培养哪些就业技能, 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 必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尽管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根据行业的不同, 存在不同的认知误区, 但总体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共性。

1、认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科成绩及毕业院校排名

通过和高校大学生的接触, 笔者了解到, 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学科成绩优异, 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学生会比较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十分看重学科成绩, 甚至不惜为了学科成绩考试作弊, 或在毕业材料的成绩单中弄虚作假修改分数。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 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不敢迈开步伐积极就业, 或者碰到比自己毕业院校有名气的求职者就自动放弃求职机会。而实际上, 学科成绩只是用人单位推断应聘者学习能力的一个微证, 而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由此反映出的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及态度。

2、特殊就业能力较之一般就业能力更为重要

“选修课必逃, 专业课选逃”这句话即反应出大学生的学风问题, 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较之基础通识教育, 大学生更重视专业技能。笔者通过简单的问卷了解到, 74%左右的大学生认为特色就业能力较之一般就业能力更为重要, 较之全才社会更需要专业性人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校期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特殊就业能力的积累上, 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考取专业证书。而在一般就业能力上却不够重视, 在自我管理、自律、抗压力能力、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很是欠缺。而社会现实是,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青睐一般就业能力强的应聘者。这是因为目前社会发展, 科技更新较快, 一般就业能力强的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同时研究表明人们失去工作不是因为缺乏特殊就业技能, 而是缺乏一般的就业能力。美国一份有关失业的报告说, 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 或者经常迟到。

3、认为与职业相关的能力才纳入一般就业能力范畴内

一般就业能力涵盖的范畴很广泛, 它即包括一般的普通知识和技能等硬性因素, 同时也包括个人素养、价值观、自我管理等软性因素。当对一般就业能力进行范畴界定时, 大学生一般将除了特殊就业能力外与职业相关一些能力纳入一般就业能力的范畴内, 例如:组织协调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及普通知识和技能等。但一些与职业存在隐性联系的能力并未并纳入一般就业能力中。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 大学生认为个人的价值观, 时间观, 态度等是属于个人发展方面的事情, 跟就业和职业发展没有关系, 容易忽略这些能力的培养, 导致在职场中应届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合理的价值观, 端正的工作态度, 较强抗压能力而被拒之门外。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就业能力产生认知误区, 要解决这种误区的存在, 修偏引正, 探究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必要的。尽管这种认知误区产生的原因要仔细分析下来, 与地域观点、个人环境等都有联系, 但从整体上来看, 主要是由于中国特色的考试文化、转型期中国就业环境的变化及高校培养模式等。

1、古代的科举制, 现今的高考制度, 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考试文化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是读书人的理想, 这种传统深刻的影响着国人的教育理念。在计划体制时期, 考入大学是成为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如今在高考的影响力渗透到各个角落, 应试教育也越演越烈, 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也越来越浓。为教育致贫返贫的屡见不鲜, 异地购房参加高考的比比皆是。而这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 是中国千万家庭“名校等于功成名就, 分数决定命运”的观念支撑。在这种独具特色的考试文化熏陶之下, 认为用人单位也同样看重学科分数、注重毕业院校排名的观点孕育而生。

2、转型期中国就业环境的变化, 对人才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我国的就业制度从“毕业生统一分配”到如今“双向选择”, 从“铁饭碗”到如今“合同聘用”, 随着转型期的社会发展, 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化改革, 对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 特殊就业能力突出的个人, 容易受到单位的足够重视而工作业绩突出。如今要成功地从事某种职业, 常常需要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如今的就业形势是“专业对口”的越来越少, 工作职位和内容的变换更是家常便饭, 专业范围内的技能和知识更新也是日新月异。这些变化都意味着, 用人单位对人才一般就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大学生来说, 一进校就按专业学习系统课程, 一入大学就被引入按专业教育的窄胡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在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引导上也存在误区。

3、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重专业教育, 轻广博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书本教育为主, 重专业教育, 轻广博教育。这样的培养模式与目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背道而驰的。在我国高校一般按专业制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渗透专业教育, 二年级逐渐开设专业课程, 三四年级基本就是专业课的天下, 学生对基础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不感兴趣。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书本教育为主, 实践教学满足不了学生需要, 考试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我国高校一般是“严进宽出”,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紧张不起来, 整日沉迷于游戏、过多的社会活动, 完成正常的学习都很困难, 在不知不觉中掉队了, 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不高, 毕业后出现一批批“蚁族”“啃老族”“待业群”就不难理解了。重专业教育, 轻广博教育的模式还与国际教育主流模式背道而驰, 如哈佛大学规定学生入学后先学七艺 (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 , 然后再学习语文、人文、社会、自然,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鉴别判断能力, 分专业学习是二年级以后的事, 宽专业宽基础国际名校把广博教育放在首位, 专业培训放在次要地位。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 大学生普遍认为特色就业能力容易在职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一般就业能力由于与工作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 而不被重视。同时在一般就业能力中个人价值观、独立思考能力、鉴别判断能力等看似与职业不相关的技能, 被未被大学生纳入到一般就业能力的范畴内, 未得到重视。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的各方面转型。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解读需要与时俱进, 否则将会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解读的误区, 一方面来自自身对就业能力和形势的认识不够, 固步自封。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及传统的特色考试文化相关。认知问题不解决, 实际问题便无从下手。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除去政府、社会提供较好的外部就业形势外, 大学生的就业意识, 特别是对就业能力的正确解读也需要正确引导修正。只有如此, 我国才能从人力资源大国步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关键词:特色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专业教育,广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海、赵成刚:《中外大学生就业工作之比较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8) 。

[2]徐文菡、黄爱华、杨立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特性实证研究》, 《北方经贸》, 2011, (12) 。

[3]袁建林、张京平、穆庆生:《中外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西安合大学学报》, 2001, (2) 。

上一篇: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有感下一篇:三星手机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