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2024-06-11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精选8篇)

篇1: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白南生 李靖 陈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内容摘要:农业生产劳动是农村老人重要的一种自养方式,研究表明成年子女的外出工作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效应,直接效应明显即由老人继续劳动以弥补子女外出的影响,从间接效应看,子女的转移性收入支持减少了老人参加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但这需要扣除未婚子女的收入支持,而照料孙辈对老人是否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没有替代效应。从控制变量看,研究的一个发现是现阶段老人的非农就业会降低其参加农业生产的可能性,但这并非农村非农就业收入效应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人口迁移

农村老人

农业劳动

一、引言

人们曾经对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表示过担忧,但现实状况并没有恶化,Bai(2000)通过一个生产函数检验得出结论认为现阶段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实际上,农业劳动大军的一个重要的供给力量就是老年人,与城市老人的养老方式不同,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一定的储蓄可以为他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很多农村老人在晚年仍然参加劳动以弥补成年子女外出所带来的影响。一些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繁重的农业劳动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子女外出务工前相比,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和家务劳动负担都有了明显的加重(杜鹏等,2004;戴卫东等,2005),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定量地分析这一问题。因为目前关于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讨论多数是从制度方面讨论老年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庞丽华等,2003),而没有对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自养给予足够的关注。庞丽华等(2003)的一篇文章是不多地专门讨论老年人劳动供给的文献,她认为年龄和健康是最明显的决定因素,有子女外出的老人的农业生产劳动参与率高于没有子女外出的老人,但是经济因素(如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不大。由于庞文的数据支撑是一次并非针对农村老人的多项内容的家计调查,这就制约了该文的变量设置,如人均家庭收入由于包含老人的劳动收入而产生内生性,而且另一个变量“有无子女外出务工”由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更加开放以致几乎每一位农村老人都有子女在外务工而变得没有实际意义。参加农业生产性劳动正是农村老人自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而对这样行为的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同意自己的子女在外工作,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改善家庭生活是有着积极效应的,那么现阶段这样的收入转移规模是否已经减少农业劳动供给的效应呢?

二、模型与数据

参加农业劳动实际上是老人获取经济来源以实现自我养老的一个重要方式,因而要将老人的农业劳动放在养老的视角来考察。本文将通过Probit模型来观察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的决定因素,变量的选择是根据我们农村调查的实感和文献整理所形成,以下就是我们在农村调查时所记录下的老人们就农活以及养老等问题而表达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叙述:

“自己能做时自己做,做不动时就是儿子养”。(年龄、健康)

“老人如果一方去世,那剩下的一方生活就比较困难”。(婚姻状况)

“年青人出去打工,留下田地,老人又怕田荒了,种田活很重”。(子女外出的影响)“媳妇想让我带小孩,我想做事,所以就有纠纷”;“每个儿子每年给300元,有一个儿子给1300元,因为他小孩在我这”。(照顾孙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作为控制变量。正如庞丽华等人文中所提到的个案访谈那样,老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不工作就没的吃”、“多干一点可以减轻孩子的负担”,所以老人是否拿退休金和参加非农劳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变量,我们将分别采用哑变量和实际金额进行估计。

成年子女外出工作对父母的劳动会产生双重影响,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子女外出务工后,老人因无人接替他们而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负担仍然较重,这也是我们的实感。另一方面子女外出务工带来家庭收入的增加会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转移性现金收入会较之前有所增加,那么这种收入转移是否足以使老人愿意放弃农业劳动?一个被广泛的引证的是李强的研究,和国外相比,我国外出农民工给家庭汇款的比例高,占农民工总体的75%(李强,2001)。但是另一个调查称60%的父母回答平时子女很少寄钱回家,因而生活费用不够用(戴卫东、孔庆洋,2005),子女收入转移对老人农业劳动供给究竟有无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成年子女外出工作还使下一代的照料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庞丽华等人调查表示12%的老人称不参加正式劳动是因为只从事包括照顾孙辈的家务劳动。在我们调查的地方,由于妇女外出参工率的增加,而能进城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村儿童据估计只有5%左右,老人们显然增加了独自留守孙子孙女的责任,少数成年子女因老人照顾孙辈如前所述会增加收入转移,这在本研究中被视为转移收入支持间接效应,那么单就照料孙辈劳动而言,是否与农业生产劳动具有替代效应呢?

本文数据为2006年4月份在安徽省枞阳县三个村调查所得,老年人定义为50岁以上(尽管这并不符合人口标准,但可以考察到受成年子女外出影响最大的人群),共计获得有效样本304个,其中50-60岁的老人113人,60-70岁的老人113人,70岁以上的老人78人。老人们中有22.7%从事非农工作,仅有4.6%的被调查农户可以拿到退休金。成年子女外出、子女转移性收入支持、是否照顾孙辈是本文最关键的三个变量。(1)由于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子女外出务工,所以本文采用了是否有儿子常年住在一起或在本村作为变量来考察成年子女外出务工的直接影响,由于我们调查的地区是外出务工较集中的地方,仅有35.5%的老人家庭有儿子常年住在一起或住在村中附近,这就意味着有近2/3的老人家庭缺乏儿子的照顾;(2)子女转移性收入支持变量,我们的调查是子女转移性收入支持1997元,其中已婚子女收入支持1142元;(3)照顾孙辈变量,有45.7%的老人担负着照料孙辈的家务劳动。

1变量的统计指标

变量

是否从事农业劳动 年龄 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 是否拿退休金 退休金收入 非农工作哑变量 非农工作收入 有无儿子在身边 均值.7006579 63.39474.7532895 1.559211.0460526 399.4079.2277228 1489.043.3552632

标准差.458725 8.476454.4318076.6963702.2099447 2160.962.4200565 6083.421.4793821 1839.42 3536.206.4989893

最小值 0 50 0 1 0 0 0 0 0 0 0 0

最大值 1 97 1 3 1 18000 1 80000 1 15000 28000 1

变量解释

1参加,0不参加

1老伴健在,0丧偶 1健康2中等3身体差 1拿退休金0不拿退休金

1从事非农工作,0不从事非农工作

1有儿子在身边,0无儿子在身边

1照顾孙辈0不照顾孙辈 子女转移性收入(不1142.303 含未婚子女的)

子女转移性收入(包1997.5 括未婚子女的)是否照顾孙辈.4572368

三、结果分析

1.个人基本特征的影响

年龄、健康、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因素影响显著。50-60岁的农业劳动参工率为90.3%,60-70岁老人的农业生产参工率为77.9%,70岁老人的农业生产参工率为29.5%,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退出农业生产劳动的趋势。老人是否参加农业生产还与老伴是否健在密切相关,因为当一方过世后,老人的养老方式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儿子们担负起责任的可能性显著增强。

2.退休金与非农工作的影响

退休金资格的获得与非农工作的参与将会降低老年人参加农业劳动的可能性,拿退休金的14户家庭户均年退休金收入8672元,这在农村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收入效应较为明显,仅有4户从事农业劳动,与总体70%的农业劳动参与率要低了很多,当然这与拿退休金的一方(主要是男性)长期不从事农业生产因而退休后也很难重新种田也是有关的。但是当前农村拿退休金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而从事非农工作对农业生产劳动供给的影响则要复杂一些。69户从事非农工作的家庭,仅18%的家庭不从事农业工作,但68%的该类老人年龄在50-60岁,较总体样本37%要年轻很多,所以当控制住年龄等变量后,参加非农工作会降低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效应不是收入效应所带来的,以非农收入作为自变量带入模型计算统计性上并不显著。这些家庭从事非农工作户均收入6538元,但除去三户收入分别达到4万以上的异常值家庭后,户均收入为4411元,这样的户均而非人均收入是不足以让50多岁的农村老人停止劳动的。通过代表同一经济特征的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来看,非农工作的收入效应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参与非农工作的老人不参加农业劳动的原因并不是收入高到让他们愿意放弃农业劳动,而是因为时间精力、农业劳动技能生疏等原因让他们(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别是打小工、开小店、村干部、打铁等)减少了农业劳动供给。3.劳动力外出的直接影响

儿子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当所有的儿子都外出时,会增加了老人参加农业劳动的可能性,这时老人的农业生产参与率为77.6%。而当有一个儿子与老人住在一起或住在本村时,老人的农业生产参与率为56.5%。调查中较为形象的描述是“儿子全权负责,我和儿子一起生活,收入和开支基本上不掌管,不需要我干事”,而当儿子外出工作时,老人必须自己担当决策者,“去年小儿子在家帮我们把田种着,给几百斤稻,今年就不行了,他们出去了,我们自己得种”,口粮保证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4.劳动力外出的间接影响。

在劳动力外出对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的间接缓解效应中,现金转移支持的收入效应的确存在,但照料孙辈却没有相应地减轻农业劳动负担。应当指出的是,子女现金转移性收入支持的间接效应发挥作用应当剔除未婚子女的转移性收入。本文以所有子女的转移性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估计,结果在模型二和模型四中都不显著。经过对数据的核对我们发现其中有多位家庭子女收入的年现金转移数额过大,超过万元,最大值达到了28000元,这显然超过老人养老的正常所需,而这些过高的转移性收入通常为未婚子女所为,这些收入对老人来说,显然是代为储蓄在将来还需拿出来用于婚事,只能视为暂时性收入。当我们剔除了未婚子女的收入转移后,子女的转移性收入支持就体现出影响来了,支持越大确实会降低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当然,从系数值来看,已婚子女的转移支持的收入效应还是很小的。

照顾孙辈这一哑变量在估计中没有出现我们的预期,这一变量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不照顾孙辈的老人有71.2%参与农业生产,需要照顾孙辈的69.6%参与农业生产,留守子女的照料家务与农业劳动劳动之间没有替代效应,可以说随着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老人们不会专门从事照料活动,而是身上的劳动负担会更重了。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老人减少种植面积而不是完全地退出农业劳动。但是数据并不十分有利,115户既需照顾孙辈又种田的老人种植面积在2亩以下、2亩至5亩、5亩以上的分别占47.0%、42.6%和10.4%,99户不需照顾孙辈的种田老人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3.5%、42.4%和14.1%,二者种植面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因为承包土地面积受限制呢,这些还需今后研究中进一步确认。

模型2 农村老人劳动参与的Probit回归结果

自变量 年龄 婚姻状况 有无儿子在身边 健康状况 是否拿退休金 退休金收入 非农工作哑变量 非农工作收入 子女转移性收入(不含未婚子女的)子女转移性收入(包括未婚子女的)是否照顾孙辈 _cons

模型一-.0998451﹡﹡﹡(-6.91).5868115(2.67)-.5448815﹡﹡﹡(-2.75)-.3234108﹡﹡(-2.38)-1.218432﹡﹡﹡(-2.97)

-.593541-.0001186(-2.72)

.0120759(0.06)7.639773﹡﹡﹡

(7.04)

﹡﹡﹡﹡﹡﹡﹡﹡

模型二-.0985344﹡﹡﹡

(-6.83).5828493(2.66)

﹡﹡﹡

模型三-.09013﹡﹡﹡(-6.89).5262971(2.46)

﹡﹡

模型四-.0896025﹡﹡﹡

(-6.82).5305948(2.47)

﹡﹡

-.4952958﹡﹡(-2.54)-.3027339﹡﹡(-2.22)-1.137512﹡﹡﹡

(-2.81)

-.5584244﹡﹡﹡

(-2.84)-.3116911﹡﹡(-2.34)

-.0001015﹡﹡﹡

(-2.77)

-.5126202﹡﹡﹡

(-2.65)-.2892795﹡﹡(-2.17)

-.0000957﹡﹡﹡

(-2.63)

-8.33e-06(-0.55)

-.0000279(-1.07)-.0359255(-0.20)6.733897﹡﹡﹡

(6.75)

-.5339955

﹡﹡

-.0000102(-0.67)-.0001111(-2.54)

.0053828(0.03)6.90785﹡﹡﹡(7.01)

﹡﹡

(-2.28)(-2.10)

-.0000316

(-1.24)-.0323285(-0.18)7.409139﹡﹡﹡(6.80)

四、结论

对于农村老人的重要自养方式之一的农业生产劳动,年龄、健康、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对老人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经济状况中具有退休金资格和参加非农工作会降低农业生产劳动的可能性,但是非阶段老人的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劳动的替代效应并非非农就业发挥收入效应所致。成年子女的外出工作对老人的农业生产劳动供给具有双重效应,从直接效应来看,的确增加了农村老人劳动供给,从间接效应看,子女的转移性收入支持减少了老人参加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但这需要扣除未婚子女的收入支持,照料孙辈对老人是否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没有影响,这就意味着这二者并没有替代效应。

参考文献:

[1]Nansheng Bai.The Effect of Labor Migration on Agriculture: An Empirical Study,Loraine A.West and Yaohui Zhao,eds.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California, 2000.[2]庞丽华、Scott Rozelle、Alan de Brauw(2003),中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研究,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721-730 [3]戴卫东、孔庆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双重效应分析——基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5(1):40-50 [4]杜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2004(6):44-52 [5]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4)

Abstract: Agriculture work is an important self-support measure of rural elderly.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dult children migrations have two effects on the elderly labor supply.The direct effect is the elderly have to work so remedy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s absence.The migration also has the indirect effect that transfer income of adult children which should deduct unmarried children’s cash will decrease the elders’ participation rate of agriculture work.But works of take care of grandsons haven’t substitute effect.One find from the control variables is current elderly non-agriculture work really reduce the participation, but it isn’t an outcome of income effect.

篇2: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施甸县技术服务队耿文诚

1前言

从2009年秋季开始,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全省降水超常偏少,气温超常偏高,省内大部分地区雨季提早结束,河道平均来水量和库塘蓄水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全省16个州市不同程度受灾。按照省委76次常委会提出的继续奋战100天,最大限度减少小春损失,认真抓好春耕备耕的要求,以及全省抗旱救灾动员大会的统一部署,省农业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动员和组织全省农业科技部门技术专家投入抗旱救灾促春耕工作,形成抓大春生产的合力,努力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实施方案中,有一项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施甸技术服务队在工作中了解到,施甸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达10万余人,占施甸县农村人口的1/3以上,而且绝大部分为精壮劳动力,留守家中进行农业生产的多为劳动力较弱的老人、妇女等,在农业生产中倍感劳动力的缺乏。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

由于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目前留乡务农的劳动力呈现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和以女性为主等特点,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缺乏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2.2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务工收入比较高,呈现经济收入的“剪刀差”,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总产量降低,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粮食的商品率和国家粮食安全。

2.3农村公益事业难以开展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致使本该由全体农户投资投劳的许多农村公益事业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正常开展。如乡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土地撂荒开始成为农村的现实问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生产方式的建立,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了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整体推进,务工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拔得头筹,实质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决,使大部分农民不再把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周期性、低收入性和高强度性,促使农民不再留念土地,土地撂荒开始成为时下农村的社会问题。

2.5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村推广缓慢

现在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高、生产投入风险高(如养猪)、生产比较效益低,使一部分留乡农民(科技素质相对低)在接受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上处于被动,而农村公益性技术推广部门由于经费问题处于推广弱势,农业生产效益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发展现代农业难以形成有效推力。

3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的对策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农业损失劳务收入补”的抗旱救灾思路。如何将劳动力转移与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的课题。

3.1形成一个有效拉力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农村经济。在新的农村生产经营变局中,生产与务工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两极。要连结好生产与务工,实现道路硬化“村村通”、“组组通”是一个客观要求。建好村(组)路,就能使农产品运出去和生产生活资料运进来很便捷,一部分农民更好地游离于生产与务工之间,使农业经济和务工经济全面融合,产生农村经济链条,拉动农民收入又好又快地前进。

3.2创造一方发展环境

一是积极提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平台。抓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根据“政府推动、学校举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针对社会需求,重点突出家政服务、餐饮旅游、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和模具制造等专业技能的培训,每年向大中城市输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工,使其走得出、干得好、留得住(城市),从根本上减少农村居民的数量。二是

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动摇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出租、代租、转租、转包、托管、入股、置换、返包、转让、代耕等多种土地的流转方式,遏制“双改单”,杜绝耕地撂荒。三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通过鼓励农村种养大户(包括返乡创业)、运销大户、农机大户、农技推广机构、基层供销部门、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利用各自优势,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服务,填补转移后出现的空白地带,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富裕。四是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重点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农业信贷力度,降低农业信贷门槛,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在信贷服务方面向种养大户和重点项目倾斜。五是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生产旱涝交替频繁,冰冻灾害的出现使农业损失惨重,广大农民不但没有获得收入,有时血本无归。在巩固能繁母猪、水稻等几种保险对象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把大宗农作物列入保险范围,加大财政投入,降低农户承担保费的比例,适当提高保额,尽量降低农民因灾受损程度。

3.3建设一批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发展既需要科技的“软实力”,又需要基础设施的“硬实力”。

要因地制宜,对一些基本农田改造要统筹兼顾,把排灌设施、机耕道建设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夯实基础。对农村的水利设施要加大投入,搞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畅通灌溉渠道,产生“长藤结瓜”效应,使农业用水流得进、排得出,为农业生产发挥旱涝保收的作用。

3.4产生一种科学机制

一要把社会信息服务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当前,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技术难题层出不穷,突发问题盘根错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让农民与政府实现信息触底反弹、资源共享、上下配合,深入农业信息的前沿阵地,畅通信息渠道,使信息有自下而上的反馈,也有由上而下的传递,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各种信息媒体,把好的种养模式、务工方式、创业样式介绍给农民,形成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二要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抓住国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的机会,加大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覆盖面,实行机力代替劳力,弥补因农业劳动力不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三要加大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农业要发展,科技须先行。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抓农业科技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主线,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育无盘抛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控等一批节本增效的农业新技术,通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科学生产。四要积极推行农村社会化服务。针对农

篇3: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一、目前黄岩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来看,黄岩区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02706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4521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7%,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为21683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9.0%。在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为140596人,占51.2%,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为76238人,占27.8%。从事农业的人数仅为57687人,占21.0%,其中,外出就业人数67485人,占转移人数的31.1%。

2.从性别、年龄构成和文化程度来看,年轻力壮的男性占优势,初中以下文化占多数。根据黄岩区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末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67485人。从性别看,男劳动力44793人,占66.4%,女劳动力22692人,占33.6%。从年龄构成看,20岁及以下4449人,占6.6%;21-30岁19407人,占28.8%;31-40岁22398人,占33.2%;41-50岁14127人,占20.9%;50岁以上7104人,占10.5%。从以上分组情况可以看出21-50岁的劳动力占了82.9%,2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劳动力仅占17.1%。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以下文化56093人,占83.1%,高中和中专文化10038人,占14.9%,大专及以上文化1354人,仅占2.0%。

3.从转移的地区分布看,以台州市内就业居多数。根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在台州市内各地就业的人数为51113人,占75.7%。其中:区内乡外转移人数为37992人,占外出从业人数的56.3%;区外市内转移人数为13121人,占外出从业人数的19.4%;市外省内转移的人数为4045人,占外出从业人数的6.0%;省外转移人数为12327人,占外出从业人数的18.3%。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既是大多数外出打工者解决就业问题的共同愿望,又是适当兼顾家庭及农村副业,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经商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兼业性是目前劳动力转移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

4.从收入状况看,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根据黄岩区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区外出就业得到的收入人均782元,比上年增长252.2%。有资料显示,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务工工资的不断提高,外出从业人员家庭收入逐年增长,家庭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好转,耐用物品和其他物品拥有量均高于农户平均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黄岩区农村经济的有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同时也加快了黄岩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闲散人员,使得农村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稳定了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既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规模的不断扩张提供了条件。

2.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85元,比上年增长9.5%,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达2278元,比上年增长17.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1.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外出就业得到的收入人均782元,比上年增长252.2%。而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71元,比上年增长6.9%,城乡收入比例为2.52 ∶1,比2005年减少0.07,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黄岩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2006年黄岩区农村常住人口总数为416979人,农村从业人员总数为274521人,占全区农村常住人口总数的65.8%,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数216834人,占全区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79.0%,其中转移到乡外的劳动力为67485人,占总数24.6%。大量的劳动力向城镇及大中城市的转移,有的甚至举家外出,使农村常住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4.劳动力转移对黄岩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其次,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再次,农村劳动力在城区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解决了城区用工需要,有力地支援了城镇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

外出打工的农民,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城市,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农民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去办企业、搞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同时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造成农村人才进一步缺乏,加剧了农村的弱势地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具有一技之长、劳动力较强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的转移,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才缺失的不良影响。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13.6%,21—50岁的劳动力占67.2%,而外出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就占16.9%,21—50岁的劳动力占了82.9%。年轻力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弱化,只能种一些简单使用机器、节省劳动力的传统农作物,发展特色农业、高效经济作物较为困难。也容易造成农村大量的耕地不能有效利用,甚至荒芜,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农民长期外出打工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负面影响。

一方面留守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思发展。在家务农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其观念保守,满足“现在有饭吃”的现状。这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不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加重了滞留劳动力负担。另一方面外出打工者对子女教育 “鞭长莫及”, 给子女正常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被留置在家的学龄子女大多由外出民工的父母或祖父母监管,祖辈们因文化程度较低无法有效地辅导子女的学习,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而忽略正确引导,小孩子不良的行为较为突出。

3.农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尚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职业稳定性差,缺乏可持续性和确定性。调查显示,黄岩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近九成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自发进行转移的,缺乏应有的劳动力市场管理组织,秩序较为混乱,这样容易形成几个弊端:一是由于没有劳动力流动中介组织介绍,劳动力需求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很难针对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就业机会,也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二是外出人员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正式的劳动合同,他们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未经中介组织介绍,农村劳动力流动容易形成“盲流”,给劳动力管理、社会治安、城市交通、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使农民的比重降下来。实践证明,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小城镇是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具有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容纳量。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黄岩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行业,一些农村急需的新兴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现阶段应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农村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旅游观光,周末度假、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特别是应大力发展西部农家乐,促进西部旅游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西部农民的收入。

5.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如举办妇女专场招聘会、西部农民专场招聘会,或者直接到西部乡镇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等形式,帮助山区农民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6.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搞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健全组织,搞好服务。

篇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农业发展 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轉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指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以及城镇转移的过程。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结构,拉大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民渴望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则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整个农业部门及农村经济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影响

在已转移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动力,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比较解放的农村知识青年。而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认知和接受能力普遍低下,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有限,导致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人员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匮乏,不利于农村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广。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筑公路、整村推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让人代耕,有的甚至因找不到人耕管而让土地荒芜,导致了种田质量下降,效益不高,基础设施中部分应由农民承担的义务很难完成。

(二)对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手段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农村壮劳力外流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相对于收益较低的农业生产不是特别用心,因此在种植上首选易耕种、少务作的产品。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发展速度放缓,不利于改善土壤环境的结构,更不能满足如今市场和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另一方面,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构成,较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思维,不易接受农业生产手段的更新。而农村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手段更加漠不关心。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生产手段传统性使农村发展速度放缓。

(三)对农村家庭基础,农村养老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人外出务工,夫妻长期分居,婚姻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结构容易动摇。更使“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严重缺位。留守学前儿童未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志趣、心理等造成极大影响。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务工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造成了经济活动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孤独,造成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人才缺失,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大量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向各大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减缓对于农业技术研究发展的速度,导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匮乏,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缺乏,甚至引起“空心村”的现象,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低下,较难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比较好的人力资本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建议

(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思路,抓好“三个转向”

三个转向为从“转移劳动力”转向“转移农民”,从“异地转移”转向“就地转移”,从“农民进城”转向“工业下乡”,“就地转移”是关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产生的大量就业岗位可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就业压力,农村居民既增加了收入,也照顾了家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一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

加强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使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人员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从而减少撂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惠农政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农民实用技术课的同时培养农村青年的自主创业能力。重点抓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脑力型、技能型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进而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老年化现象日趋突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迫切。一方面,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服务。另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就医难的问题。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何促进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所研究的方向,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课题有很多,然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还较少,虽然本文试图从该角度分析其问题,但是由于相关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做了较为理论的静态分析,其具体动向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萍萍,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J],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2.5

篇5: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季丹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选择产业呈现集群成长态势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产业集群;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0.3

篇6: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http://labour.hljagri.gov.cn/dsck.jsp?moulid=1&nrid=919

1日前,我们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推进,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何适应土地规模经营的课题,在全县7个乡镇98个行政村中,有重点地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和座谈方式进行。我们感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迫切需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创造条件。只有把农村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才会有剩余土地参加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后势必会产生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只有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保证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克东县共有农业人口223,70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21,250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有67,112人得到了转移,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35%。但仍有54,138人留在农村。克东县共有耕地141.5万亩,农民人均不足6.5亩。农村劳动力拥有耕地不足11.5亩。近年来,克东县加大了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举家搬迁已达4,709户,转移劳动力9,749人,土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耕种100?300亩耕地的农户已达1,847户。外出务工的人赚到了外快,在家中种地的人得到了实惠。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

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工作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奠定基础。针对部分农民固有的“老守田园”、“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传统封闭落后观念,克东县结合科普之冬和引导性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有效宣传形式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外出务工的好处。在克东电视台、克东县信息报和克东劳务经济简报上开辟专栏,登载专题报道,不仅有政策解答,还有用工信息发布等,想方设法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积极组织县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把培训办到村,办到农户,使农民工的择业观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同时,还充分发挥外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能人千丰镇毛文春、金城乡马才等人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让身边的人现说法,使老百姓既听得到,又看得见,切实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积极组织各乡镇劳转工作人员和村级信息员深入农户家中做耐心细致地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促进老百姓就业观念的转换,真正形成“走出家门闯天下,自主创业谋发展”的理念。年初以来,共制作永久性标语14条,张贴标语1000多张,印发《致农民朋友》一封信4万余份经过努力,全县上下形成了“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支持老板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今年年初以来,已有5308人得到转移。

二是加大基地建设工作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奠定基础。近几年克东县在抓劳务经济的工作中,一直依靠辟建一大批有转移空间并且稳固的外埠基地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这篇文章。年初以来,克东县明确提出要把劳转工作的重点放在辟建外埠输出基地上,坚持外转与内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灵活方式,多策并举,努力推动劳转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认真组织,积极实施了全市制定的北京、天津行动计划,长江三角洲占抢计划,大连青岛覆盖计划。利用春节期间赴大邱庄慰问契机,开辟了天津顺池基地。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或到县内企业打工挣钱,增加收入。由

于充分利用了转移平台,增加了农民就业门路。,全县就地转移劳动力人数近千人,分别组织到飞鹤乳业、郭氏家俱、东兴农机等企业。被转移的劳动力人均月收入可达1000多元。

三是加大能人引带工作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克东县在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大力实施“能人”引带工程,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和引带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民走出家门搞劳务。截至目前,共有3万多农民在“能人”的带动下走出县门,在北京、天津等地闯出自己一番事业。

克东县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家乡人出外创业,县劳转办对全县在外打工有一定成就的“能人”进行调查备案,县委、县政府领导通过短信、电话和看望等方式与在外地的“能人”进行对接,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同时在县电视台和克东信息报开办《勇闯八方克东人》节目,介绍北京、天津和大连等地克东人聚集的地区概况,用工信息,为更多的克东人走出县门做好对接和服务工作。

昌盛乡农民蔺善军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独自一人到天津闯市场,从在钢铁加工企业打工开始,逐步闯入大邱庄钢材市场。1985年他把家搬到大邱庄后,买下了王虎庄镀锌厂,以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蔺善军经营两家钢铁加工企业,年生产龙门吊60多台,镀锌钢管5000余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效益150多万元。尝到了打工甜头的蔺善军不断地把亲属、朋友、乡亲带出去,为他们传授经营管理知识。目前在蔺善军企业打工的克东人有100多人。在他的引带下,在大邱庄务工经商的克东人已达到7000多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动力

一是加大国外转移工作力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杀出国门抢土地,克东农民发“洋”财。克东县出现以宝泉镇丰平村为代表的去俄罗斯承包土地,去俄罗斯经商的打工族。现在,克东县有2757人在国外发“洋”财,光俄罗斯就有2699人,代存宝、王玉荣、郭中山等人都已成为百上千万的富翁。

二是加大传统产业发展工作力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由于克东县是农业县份,对种植业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克东县宝泉镇丰平村杀出国门抢土地,在俄罗斯重建了一个丰平村,带动近百名劳动力赴俄罗斯种地,着实富了一村人,千丰镇宏升村把现有的耕地集中到种地能人手中,整村转移,在长水河农场扎根种地。

三是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力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拓展劳转空间。一在县域工业化中培育新载体。克东县加大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引进并扶强了飞鹤乳业、东兴农机、克东腐乳、大地烟花和郭氏家俱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成为克东财政的支柱企业,还成为农民工不出县域就业的新载体,在县域工业企业中,有45%的人来自农村,金城乡齐心村的农民工大都在郭氏家俱就业。二在农村城镇化中拓展新领域。克东县近年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结合撤乡并村,大力发展宝泉、千丰、玉岗、金城四个卫星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农民参与到小城镇经营中来,目前克东县个体私营商户已经达到7000多户,有70%在小城镇和农村,有5000多人从事商品流通、汽车运输、小作坊生产,宝泉镇红星村的600多名劳动力大都在宝泉镇从事个体经营。三在农业产业化中辟建新渠道。克东县重点扶持5户具备规模,效益较好,有一定辐射力,有发展前景的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民就地转移。由于飞鹤乳业带动和县政府政策扶持,克东畜牧业一直升温,目前,克东奶牛和黄牛存栏已经达到5.18万头,带动了1.73万人从事养殖业。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已达农民人均收入的35%左右。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保证

一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保证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城市“民工荒”的核心是“技工荒”。因此,发展劳务市场经济必须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为此,我们在强化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狠下了工夫。切实提高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技能。一要采取校校联合方式进行培训。每年高、中考结束之后,我县都组织阳光工程培训机构和各乡镇、村相关人员深入到全县13所中学宣传我县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和省内外对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车焊钳工的优厚报酬,吸引那些不能考入高中或大学的学生积极参加到我县职教中心开办的车工、焊工、钳工实用技术培训班中来,使这些学生在出校门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为今后外出就业奠定了基础。通过校校联合去年共培训520人。通过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2006年10月份,克东县参加了黑龙江首届“龙哥龙妹”技能大赛,并获了优异的成绩。使我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要实行校企联办进行培训。根据我县机械加工企业多的实际,通过培训部门与企业协作,每年定期组织农村学员到企业的车间进行车焊钳工种的岗位技术培训,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实践能手的共同辅导和拉练,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并能优先被企业录用,实现充分就业。我县职教中心通过校企共培训173人。同时,我县每年通过1+1的培训方式,与大连、上海、天津、江苏等9个大中城市的用工企业进行合作,定向培训一部分车焊钳工的学员进行转移,通过1+1形式培训累计285人。三要千方百计扩大培训能力。从去年开始,我县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又出资100万元,并从省财政厅和省教委争取到16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扶持县职教中心的特色实习基地、教学设备完善上,扩大了车工、焊工、钳工和手工刺绣、手工编织以及数控等专业的培训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我县两年来共培训车工、焊工、钳工1000多人,全部实现了就业。四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工作几年来,克东县加强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按照阳光工程的要求,实施了阳光工程的招投标,并对中标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为确保阳光工程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各培训机构在每班开班前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办和财政局工作人员到培训机构检查招生简章、劳务输出合同和劳务订单。并开展了第一堂课制度,给农民讲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讲相关维权法律、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安全生产和卫生防疫等相关知识,从而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加大特色培训工作力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时间问题,保证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在技能特色培训中开辟新途径。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实际,克东县引导和扶持培训机构开展适合农户为车间的手工刺绣、手工编织、农用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深入到农户家中,手把手地培训,到目前就有3000多名农家妇女参加了手工刺绣和手工编织专业培训,有近千人参加了农用车驾驶与维修培训,现在有近30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手工刺绣和手工编织,月收入在600-1200元。实现了即不耽误种地、养牛,又不耽误家务的途径。

篇7: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呈现以下的特点。

首先,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上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层次呈现出新特点。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 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近年来,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

再次,流向和时间上的变化呈现一些特征。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

纵观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外流无外乎以下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来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正是因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发展足可证明一切。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收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提价措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迅速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为了不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恶化,政府对粮食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粮食购销差额由政府财政补 贴。由于政府不堪重负,于1993年取消。取消之后,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粮食价格下降,农业的贸易条件恶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产品的销售,而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农民购买的化肥、农具和各类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这样,不管是用哪类商品衡量,农民的实际收入都是下降的。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的工业部门在原材料的需求和工业品的供给都处于有利地位。城市与农村的贸易好比行业间贸易,而城市与城市或城市内部则是行业内贸易。显然,创造城市就业和收入主要得益于行业内贸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90年代之后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很快,城市的行业间贸易剧增,而国家工作的重点又不在农村,这一期间农民的相对收入急剧下降。

同时改革开放也使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另外,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 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不管外出打工实际情况如何,看到他人外出打工,自己也要想办法出外“掏金”。结果导致谁家子女不外出打工挣钱,会被左邻右宿歧视,认为没出息。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外出打工潮,并把外出打工当成一种时尚和发家致富惟一出路。

最后自然条件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一个原因。农村镇属山区农业,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交通又相对不便,农业人均年收入低下,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所以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脱贫致富”。

对此劳动力的转移将对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不乏一些积极作用。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 6 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篇8: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 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建设中,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 近些年来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农民纯收入中, 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 而工资性收入主要就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此外,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一定条件, 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 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进的作用。

2.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也是劳动者的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这种机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要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 这就迫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 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 不但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 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第一, 获得非农就业机会, 为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二, 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受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获得了职业锻炼机会, 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 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变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

3.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 而且在于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从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 单纯地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比较多, 服务很少, 公共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比较大, 对农村投入过低, 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1]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 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二、三产业发展, 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态压力, 也可减少闲置人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的隐患。这些作用和效益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说,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 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有效方式。

4. 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 开拓消费市场。

在“三农”问题中,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 从而导致消费不足, 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 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难以突破, 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 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因此,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人力资本, 开拓消费市场等积极意义,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流动性, 决定了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造成农业发展的瓶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 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使用化肥数量的增加, 灌溉、除草、杀虫等的次数减少, 逐渐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 数量下降的问题, 甚至还出现土地抛荒,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 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 为了力求稳定或者降低生活成本, 并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他们宁愿自己种植粮食而不愿意出去购买, 而且他们视土地为失业后的保障, 更不愿意转让土地承包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不利于组织体系的建设。

2. 影响农村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各级领导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 比如根据当地情况, 进行对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等等。但是作为农村劳动主力军的青年劳动力, 通过劳动转移已经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 很多已移居外地, 这无疑造成了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缺失, 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有效进行。

3. 教育问题及老人赡养问题的凸显。

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 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欲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想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迫于各种压力, 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将子女交给已年老的父母抚养。留在农村的老年农民, 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 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3]众所周知, 老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加上年老体弱, 若要让孩子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何等困难。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与督导, 常常参加打架斗殴、网吧游戏等不良活动, 早早就辍学在家。不仅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 而且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困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

4. 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农村主力的缺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偷、抢、骗的机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2次全体会议上说, 目前我国农村犯罪案件日趋突出, 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多发。[4]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 只有稳定才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做到乡风文明, 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将两者分开, 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并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 同时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带回来的技术和观念, 会大大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自身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 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一旦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削弱了, 社会稳定的系数便会随之降低, 农村社会的稳定必然会受到威胁,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 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农村,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因此, 我们既不能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必要的、合理的流动, 也不能放任自流,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同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认真解决。一方面,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加以消解, 以把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摘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和需求。农村劳动力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素质, 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整合和有效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的合理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 必须处理好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才能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老人赡养

参考文献

[1]牛有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J].求是, 2006, (2) .

[2]刘国炳, 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12) .

[3]王兴仓.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

上一篇:办学条件自查报告下一篇:排水工程应届毕业大学生个人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