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2024-06-05

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精选8篇)

篇1: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江苏省种植业劳动力

影响

金文忻 2012812073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摘要:通过大力推广运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目前,农业机械化还担负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也起着主要作用。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关注“三农”问题的焦点,也成为农村深化改革的重点,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根据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收集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及种植业的发展现状的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论述促进江苏省种植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江苏省种植业劳动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江苏省种植业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与种植业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在江苏省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下,剖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效益,探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江苏省种植业劳动力影响,对推进江苏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获取的定性定量的研究结论,旨在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种植业;劳动力转移;相互作用

0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城乡之间无法用货币收入来衡量的差异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此产生强大的拉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1]。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减少,为了防止种植业出现萎缩,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也就是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研究现代农业的增长特征不难发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具有现代新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作为农业生产率表现形式之一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工程。而农业生产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土地生产率的提高,除来自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外,还来自于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的有力支持。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到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从农业的投入到产出、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的支撑,就没有现代化农业,就谈不上农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1.我国种植业劳动力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规模[2]。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需要从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出发,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减少农民的途径来解决。这已是我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为此,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转移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强调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产业转移出来;二是强调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非农部门就业,即从农村地域转移出来。农业机械化是用机械装备代替人畜力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农业机械化支撑[3]。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而且农村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严重不足1993至1997 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 亿人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 万人左右到2001 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7 亿人左右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08hm2 今后随着人口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会愈加突出。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耕地面积并没有增加相反还有所减少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2 亿多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等劳动力3.59 亿占74.5% 从事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等5302万人占11% 从事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6989 万人占14.5%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十几年的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在这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格局有了很大变化但总的看劳动力资源配置仍不合理种植业中的劳动力占的比重太大且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量高达1.7 亿多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必然造成土地的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因人口增长和农户的增加而越分越细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由于没有土地的集中相配合从而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反而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时必然会造成农民少种地或不种地甚至会造成耕地的弃耕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危急粮食安全从而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4]。

江苏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数量在逐年减少,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庞大,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2006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2665.48万人,除去农业生产所需和已转移劳动力,仍有至少600万以上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江苏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万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江苏省政府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驱动器,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5]。

2.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2.1国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机械总动 力只有9.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至2007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5.50亿kw增长至7.6亿kW,拖拉机保有量由1505.5万台增长到1728.3万台。2007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上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比上年增长40%。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合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6]。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全面结构调整时期,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其重要先决条件。江苏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满足不了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7]。

2.2国外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美国在本世 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 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 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当前依然在种植业、工厂化畜禽饲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 面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高度机械化水平,科学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87年美国农 业劳动力人均产值达到了55300美元,是当时其他发达国家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 了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福特公司(拖拉机)等大型跨国农机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生产率 高,性能先进,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制造质量好,使用可靠,方便、舒适性好,为世界先进 水平。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经过长期 努力,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按作物残茬覆盖量达到30%为标准计算)的比重,大豆已达到30%—40%、玉 米25%。实际屯地表作物残茬覆盖量小于30%而接近标准的土地耕作面积远大于上述数。为了适应农业保护 性涯作技术的需要,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等农机厂商,已向农业提供了大量保护性耕作用的 少耕、免耕农业机械。近几年,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 等高新技术[8]。

3.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种植业劳动力影响关系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前提农村经济劳动力转移率是影响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9]。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农业机械化支撑:(1)农业机械化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外推力;

(2)农业机械化支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化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如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与国家整体解决“三农”问题协整同步?有认人为,“农机化是农业机械和农民抢饭碗,会加重‘三农’问题”,等等。正是有这些问题困扰,我国农机化在上世纪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波折,本世纪初虽然有所扭转,但各种障碍还是比较多,因此,发展农机化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协整就更显得必要。从全国整体看,农机化发展对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的强度和时间与农村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协整,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可略微超前但不宜过分超前或滞后,应使隐性失业的农村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的强度和速度与非农化和城镇化的速度匹配[10]。

4.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及展望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不仅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现代化的标志,而且保障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的载体和手段[11]。要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12]。

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2)农用地产权转移缓慢;(3)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速慢,相对于农机价格更低;(4)农业电气化滞后;(5)农民文化水平依然过低。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我们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农机化发展方向做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鉴于目前一些常规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施肥机等农机市场趋于饱和,我们必须向市场提供价格合理、可靠性高的各类新型农机,尤其能保证粮食等主要经济作物增产的关键和紧缺机具。

(2)新研制的农用设备要满足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的要求,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相应考虑农机的环保效果,多发展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防止水分流失的联合作业耕作机和防止残膜污染环境的清膜机械等。

(3)针对我国农业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要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目标,研制一批性能更为可靠的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精量施药、秸秆还田和节水灌溉机械,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设备以及节能型机械等。

(4)要重点解决机械化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研制急需的选种、育秧、栽植和收获等方面成套设备,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成套机械的研制。

(5)农机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衔接,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农业机械要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包装、保鲜、储存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工厂化和现代化[13]。

参考文献:

[1] Paramsothy Silvapulle,Imad A Moosa,Mervyn J Silvapulle.Asymmetry in Okun’ s law[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Malden:2004 Vo1.37,Iss.2;Pg.353.[2]蒋勇,林柏浪,陈泮,冉瑞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3]祝华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4]李小阳,孙松林.蒋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5]丁卫东.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04.[6]辛志遐.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展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7]朱迎春,周志刚,王大鹏.江苏省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中国农机化,2009,(4).[8]国外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展趋势.百度文库,2007.[9]李小阳,孙松林.蒋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0]祝华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1]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the Automobile on Farming Opera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27)41(3):534-544.[12]赵永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改革与探讨.[13]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商务网,2002.

篇2: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呈现以下的特点。

首先,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上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层次呈现出新特点。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 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近年来,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

再次,流向和时间上的变化呈现一些特征。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

纵观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外流无外乎以下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来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正是因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发展足可证明一切。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收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提价措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迅速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为了不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恶化,政府对粮食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粮食购销差额由政府财政补 贴。由于政府不堪重负,于1993年取消。取消之后,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粮食价格下降,农业的贸易条件恶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产品的销售,而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农民购买的化肥、农具和各类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这样,不管是用哪类商品衡量,农民的实际收入都是下降的。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的工业部门在原材料的需求和工业品的供给都处于有利地位。城市与农村的贸易好比行业间贸易,而城市与城市或城市内部则是行业内贸易。显然,创造城市就业和收入主要得益于行业内贸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90年代之后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很快,城市的行业间贸易剧增,而国家工作的重点又不在农村,这一期间农民的相对收入急剧下降。

同时改革开放也使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另外,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 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不管外出打工实际情况如何,看到他人外出打工,自己也要想办法出外“掏金”。结果导致谁家子女不外出打工挣钱,会被左邻右宿歧视,认为没出息。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外出打工潮,并把外出打工当成一种时尚和发家致富惟一出路。

最后自然条件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一个原因。农村镇属山区农业,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交通又相对不便,农业人均年收入低下,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所以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脱贫致富”。

对此劳动力的转移将对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不乏一些积极作用。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 6 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篇3: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1 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无论是任何一种种类的生产, 都离不开人力资源、资产以及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 资源相互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互补性以及替代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某一项资源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出现其他的情况, 对原本的资源配置就会发生相对应的改变。在一个时间序列当中, 如果资源的组合关系相互之间处于一个正常的关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下, 那么资源相互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和替补。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其中的某一种资源由于其自身的投入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导致其自身发生一些协调性的变化, 那么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或者是相对剩余。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土地和劳动力是其中两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假设其他的条件影响因素不变, 也就是将农业机械化程度、生产结构以及农业集约度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抛除在外,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 其自身之间的组合比例是一定的。在整个范围当中, 两种资源才能够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和劳动力的整体利用率, 而且能够保证将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为农业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土地和劳动力的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时, 可以分成四种情况, 分别会导致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情况。首先, 在土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不断增加, 导致劳动力出现剩余的现象;其次, 土地数量不断增加, 农业劳动力数量以一种更迅速的方式增加, 导致供大于求, 因此, 劳动力剩余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 土地数量呈现出减少的状态, 但是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数量不变, 就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剩余现象;最后一种现象就是土地数量不断减少,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却在不断持续增长, 这样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更加严重的剩余现象。根据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土地应用情况来看, 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属于第四种。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 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配置关系有非常明显的替代性质。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中, 在保证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机械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 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整体需求量就会有所减少, 这样才能够保证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这种情况的出现, 一般情况下, 被定义为是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一种排挤现象。另外,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 能够将两者之间替代情况充分反映出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果劳动力与土地相比, 呈现比较稀缺的状态时, 农业机械就会被逐渐引入的农业的实际生产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弥补由于劳动力不足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而且能够尽可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作。在这种形势下, 农业机械的逐渐引入可以说是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的结果, 但并不能够说这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农业机械具有能够替代农业劳动力的特征, 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农业劳动力来说, 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促使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根本催化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为了能够将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从中找出相对定解决措施, 可以对农业机械、耨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生产总值进行数值的分析和研究, 从中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存在影响比例。从相关资料调查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替代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正在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因此,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情况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农业机械对劳动力边际替代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现如今, 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 单位数量的农业机械所替代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的减少当中, 这就说明边际替代率当前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1 农业机械的增产作用持续下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农业机械的增产作用每年都在持续下降当中, 农业机械对于农业劳动力边际替代率的经济原理主要是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保证农业总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 农业机械边际产值以及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值之间的比值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根据报酬递减的原则, 保证农业劳动力自身的边际产值不变。在这种形势下, 如果边际替代率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那么只能说明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 导致农业机械自身的边际产值数量在不断的减少。由此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的增产效果在这种形势下的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3.2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持续下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正在不断的减少过程中, 促使农业机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及其自身相对应的劳动力量也在相对应的减少当中。在这种形势下, 劳动力剩余量的不断减少, 导致劳动力的边际产值就会出现增长的状态。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其自身投入的边际产值并没有减小, 在这种形势下, 其自身的边际替代率也会随之减少。

3.3 农业机械化增长速度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为原本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加快农业劳动力的整体转移,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减少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现象, 尽可能保证降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整体问题。如果单纯从耕地的与劳动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话, 可以看出, 农业劳动力剩余当前一直保持持续下降的状态。但是如果从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的话, 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导致劳动力可以负担耕地面积的整体劳动量也在随之增长。在这种形势下, 劳动力的整体剩余情况就会逐渐上升,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非常严重。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快速发展, 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之间并不能够保持一致, 因此, 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来说, 能够促使其自身整体的替代率下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只有加快提高劳动效率, 从根本上节省劳动力的机械被广泛地用于大田作业时, 在这种形势下, 农业劳动力才能够将其自身的替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 边际替代率的不断下降, 只能说明其自身的农业机械正在从大田作业机械方式逐渐转向其他的生产方向, 可以说是农业机械自身不断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综上所述,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体现经济现象的过程,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被大力的引入和广泛应用, 虽然能够加快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但是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 要提高生产部门的机械化程度, 增强农业吸收劳动力的整体能力, 这样能够促使农业劳动力实现良好的转移, 促使两者之间能够达到共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迎春, 周志刚, 王大鹏.江苏省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机化, 2010 (04) .

[2]侯方安.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兼论耕地细碎化经营方式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5) .

[3]于清东, 李彩霞.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 2010 (04) .

[4]祝华军, 田志宏, 韩鲁佳, 等.农业机械化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存度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03) .

[5]杨敏丽, 白人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10 (12) .

[6]于险锋, 纪昌明.小流域持续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控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

[7]黄玉祥, 朱瑞祥, 刘水长, 等.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农业机械学报, 2010 (02) .

篇4: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代际差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515-03

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流动管制逐渐放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城乡流动大军占据了主流。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 261万,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6 336万,比2011年增加47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除数量大幅增长外,其内部也产生了较大分化,已不再是高度同质的群体。2012年,全国农民工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表明,16~20岁农民工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主体。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矛盾,另一方面也对农村、农业发展带来挑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根据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将农户分为4种类型:无劳动力转移农户、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农户、第一代劳动力转移农户以及第一代和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农户,分别称为第Ⅰ类农户、第Ⅱ类农户、第Ⅲ类农户、第Ⅳ类农户,探讨这4种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的务农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的影响。

1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有大量研究。受教育水平较高、较年轻、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具有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且更倾向于外出。有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流,尤其是大量青壮年、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转移,造成了农村“精英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趋势,使得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Skeldon强调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修正了以往学者普遍认为的老龄化缘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观点。庞丽华等对中国农村5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进行研究发现,农村老人的劳动参与率较高[1]。吴海盛研究发现,江苏省样本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仍然在从事农业劳动[2]。白南生等认为,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加重了农村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现金转移的间接效应降低老人农业参与率[3]。李旻等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4]。不少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女性化。高小贤从研究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差异入手,分析女性非农转移的现状、滞后的原因,指出了农业女性化给妇女自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5]。孙秋等认为,农业女性化是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过程中女性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滞后于男性,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的现象[6]。张凤华也从劳动力转移次序上进行了研究,指出家庭对劳动力转移次序的决策是依据了“先男后女、先长后幼、先内后外”的父权制潜规则,一方面制度变迁使得农民流动中的性别分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理性又为劳动力转移中性别先后次序的确立提供了依据[7]。李旻等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不利于农业发展[8]。何军等以农业家庭的性别分工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收入、农业生产决策权等在内的自变量对农村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比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女性化现象在江苏省具有普遍性;农业女性化现象具有一定刚性,男性劳动力“回流”以及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并不能显著影响女性从事劳动生产的比重;女性在农业生产诸方面的的决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9-11]。但是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de Brauw利用河北省、辽宁省1994—2000年的调查数据,论证了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结论并不成立,并提出未来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可能性很小。

2数据来源与基本统计分析

2.1数据来源

2012年,本课题组织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代表的几大高校三农协会学员在寒假期间开展有关农户种植经营的问卷调查,调查主要询问了样本农户外出务工和留守务农人员的自身特征、家庭特征等,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3份。

2.2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在受访的203户样本农户中,7户因其土地全部出租或者给亲友种植而无务农人员,剩下的196户中,96户为无劳动力转移农户,100户为存在劳动力转移农户。本研究主要针对有务农人员的196户农户进行分析。196户农户中,务农劳动力共计392人,其中男性221人,占56.38%;女性171人,占43.62%。100户存在劳动力转移的农户中,外出务工人员为137人,其中男性101人,占73.72%;女性36人,占26.28%。由表1可知,从外出务工者(3个月以上)的年龄分布来看,男性外出务工者平均年龄为35.58岁,其中新生代最多,占46.53%,50岁以上占14.85%。女性外出务工者的平均年龄比男性小,为31.83岁,其中新生代女性外出务工者占61.11%,50岁以上占11.11%。从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分布来看,没有劳动力转移的有96户,占48.98%;有劳动力转移的有100户。从转移劳动力的不同代际分布来看,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农户分别占48.98%、20.92%、21.43%、8.67%。

由表2可知,样本农户的务农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221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年限为7.29年,其中30岁以下仅14人,占6.33%;40~59岁占65.61%;60岁及以上有32人,占1448%。女性劳动力为171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年限为665年,其中30岁以下18人,占10.53%;40~59岁占6784%;60岁及以上占8.19%。进一步分析农业老龄劳动力 所占比例,发现50岁及其以上的男性务农劳动力占4027%,女性为33.92%,两者均已经超过1/3。由此可见,留守在农村的务农劳动力年龄较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从务农劳动力的性别组成来看,30岁以下的务农劳动力中女性比男性多,其他年龄段的务农劳动力男性均比女性多。从总体上看,农业劳动力是否存在女性化趋势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3不同代际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的务农劳动力

3.1年龄结构的比较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存在较大影响。由表3可知,4类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农户中,30岁以下务农劳动力所占比例均较小,仅第Ⅱ类农户比例超过10%;30~39岁务农劳动力所占比例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第Ⅰ类、第Ⅲ类农户比例均超过15%,第Ⅱ类、第Ⅳ类农户比例均小于3%;40~49岁务农劳动力在4类农户中均是务农人员的主力军。第Ⅱ类农户中50岁及其以上的老龄劳动力所占比例达40.23%,比第Ⅰ类农户高了2.91百分点。由此可见,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表3不同代际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

3.2性别结构的比较

所有样本农户的务农劳动力中男性务农人数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及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的务农劳动力性别结构比例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由表4可知,除第Ⅰ类农户务农劳动力的男女性别比高于1,其他3类农户务农劳动力的男女性别比均小于1。从各年龄段的务农劳动力来看,第Ⅰ类农户各年龄段的男性务农劳动力数量均明显高于女性,其他3类农户女性务农劳动力数量高于或者与男性务农劳动力数量接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主力军的40~59岁务农劳动力中,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农户女性务农人数大多高于男性。由此可见,劳动力转移导致女性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大增加,第一代劳动力转移相比新生代劳动力转移而言对女性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增加作用更加显著。表4不同代际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务农人员的性别结构

年龄人数/性别比第Ⅰ类农户第Ⅱ类农户第Ⅲ类农户第Ⅳ类农户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合计人数1466341462645817性别比2.320.890.580.4716~29岁人数95471501性别比1.800.570.20030~39岁人数24111151100性别比2.1810.4540~49岁人数57251821815511性别比2.280.860.530.4550~59岁人数291517168835性别比1.931.0610.6060岁及以上人数277114600性别比3.8610.67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50岁及其以上的农业老龄劳动力占比超过1/3,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新生代劳动力转移相比第一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更明显。男性务农劳动力比女性务农劳动力多,农业劳动力是否存在女性化趋势需进一步探讨。劳动力转移加大了女性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不同代际的劳动力转移对务农人员的性别结构影响存在差异。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但同时也改变了农业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随着新生代劳动力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将增加务农劳动力中老龄劳动力、女性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将对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青壮年流失,遏制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失衡趋势。

参考文献:

[1]庞丽华,Rozelle S,Brauw A D.中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研究[J]. 经济学,2003,2(3):721-730.

[2]吴海盛. 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8(5):96-102.

[3]白南生,李靖,陈晨.子女外出务工、转移收入与农村老人农业劳动供给——基于安徽省劳动力输出集中地三个村的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6-52.

[4]李旻,赵连阁.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9):68-75.

[5]高小贤. 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J]. 社会学研究,1994(2):83-90.

[6]孙秋,周丕东. 农业女性化对妇女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193-196.

[7]张凤华. 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我国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7-11.

[8]李旻,赵连阁.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9(5):61-69.

[9]陈素琼,张广胜. 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16-419.

[10]何军,李庆,张姝弛. 家庭性别分工与农业女性化——基于江苏408份样本家庭的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0-56.

篇5: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状为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

河南

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移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形式、工作的范畴、其转移起到的作用等有不同的界定。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边际收益等于或接近与零时从农民中脱离出来的富余人口的定义已被大对数学者所接受。

(二)国外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最广为人知。该理论指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直到资本积累率等于劳动生产率为止。该研究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三)国内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开来,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这期间关于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这种因社会进步而推动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所以无论是流入城市还是从事农村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都将取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所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向东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收入。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自由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提高到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促使着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来提高生产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经营后便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力的分工。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力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利于维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所以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四)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能力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顺利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就迫使农村劳动力加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急需解决。

(二)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也是河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现状。

(三)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河南省要在这当面加紧探索,争取为其他地区的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做好榜样。

(四)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河南省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两面影响,河南省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应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6: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摘要]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原因,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因之一,而区域差距反过来又加速了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本文针对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经济发展 区域

篇7: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根据国情制定的各阶段农业发展政策需要不同的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技术推广型农业期刊代表了一定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代表了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作为传统的宣传媒体,地方农业期刊与农民、农技推广人员紧密联系,宣传报道当地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地方农业与全国农业沟通交流的桥梁[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地方农业期刊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的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地方农业期刊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刊物,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当地技术推广管理部门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1.3繁荣农村文化、经济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技推广交流的平台,与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技术宣传、引导、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密切相关,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农技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地方农业期刊面临的制约因素

2.1作者、读者群体受限,期刊评定处于劣势

地方农业期刊主要以技术推广为主,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技术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试验研究类的学术类文章更多地集中在影响因子高的学术型期刊中,这就导致地方农业期刊在学术期刊的评定中处于劣质。

2.2地方农业期刊受体制影响处于边缘化境地

地方农业期刊大多数隶属于地方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非独立法人编辑部的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附属部门。受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在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中不受重视,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大多单位新进人员不愿意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人才难以引进、办刊经费不足、稿源减少是大多数农业类期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

3发展地方农业期刊的有效应对措施

3.1稳定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刊编辑部首先要做好与主办单位的沟通,积极为编辑部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其次,地方农业期刊应针对地方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突出优势,开办相关的特色栏目,对地方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报道,同时采用灵活择稿策略,实验研究的学术类稿件与技术推广普及性稿件兼收并蓄,增大对生产技术类稿件的选用量,扩大与农业相关学科的联系,突出自己的特色[3];最后,应细分读者市场,吸引特定的读者群和培养稳定的作者群,同时要找准期刊定位,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各地农业期刊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3.2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期刊的稳定发展

地方农业期刊要创新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探索刊群联合经营模式,组建出版集团或期刊联盟[4],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发行渠道,实现期刊快速稳定发展。办好地方农业期刊,要把握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不断拓展报道领域;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建立长远的品牌目标,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8,353:31-34.

[2]周少霞,蒋巧媛,陈海林.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构建稳定作者群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业科学,2008,23(05):106-108.

[3]潘志萍.浅析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08):139-141.

篇8: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1954年刘易斯首先系统地建立起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其主要观点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通过吸收落后的农业中无限供给弹性趋于无穷的剩余劳动力, 从而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新经济迁移理论也认为, 农村劳动力外出有利于分散农业风险, 通过寄钱回家后改善家庭的投资能力而补偿劳动力的流失效应, 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Stark.oded) 。

从经济学供求理论角度看, 劳动力流入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 供求规律的作用导致工资降低, 厂商将利用这一机会, 扩大生产规模, 以求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并且劳动力能够充分自由流动情况下, 如果每一个劳动力都拥有关于个人和市场完全充分的信息, 在市场和价格的自动调节作用下, 劳动力会不断流动并最终达到均衡状态, 实现帕累托最优。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可以通过下面图形进行分析:

图1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图。横轴O1O2表示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 纵轴表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在竞争条件下, 同时也表示工资水平, 两条斜线分别表示两个地区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在流动之前, 农业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C, 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是H, 由于H>C, 受到高收益的吸引, 大量劳动力就会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 最终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会达到相等的水平T。农业劳动力工资上涨, 非农产业工资水平下降, 但是劳动力流动造成一些人收益的下降数量没有另外一些人收益增加的数量多, 所以说从整体上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总的经济效率提高了ΔEMG的面积。

国内的大多数学者也认为中国广泛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推进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宏观效应 (蔡昉、都阳, 马忠东等, 2004) 。目前的分歧主要在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导致农业生产的产量与效益下降, 不利于流出地的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其中, 阚中华 (2008) 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苏北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影响为例, 认为农村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劳动力流出, 留下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 没有能力对农业精耕细作, 造成耕地撂荒, 同时也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夏莉艳 (2009) 认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农业劳动力转移流量扩大, 农村“兼业”现象严重;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 农村中基础设施建设无人解决, 对农业生产甚至农村的存在产生威胁。而一部分学者, 如蔡昉 (2001) 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农业部门不仅不会造成农业的减产, 相反, 从外出劳动力往家庭汇款和带款的情况来看, 在目前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不足以缓解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情况下,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发挥着较大的作用;陈元吉等 (2003) 认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它可以增加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 使之获得规模收益, 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和产品竞争能力等。

本文利用1978~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和粮食产量数据,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试图验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以消除对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对农业生产的顾虑, 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条件, 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实证分析

实际上, 人们最关注的是, 大量有知识的年轻劳动力离开农业, 是否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对农业的劳动投入, 进而对农业产出产生负面影响。有关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过去30年里, 农业产出并没有下降, 而是一直在稳定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其中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5万t增加到2006年的49747.9万t。因此, 初步判断农村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

本文选取了1978~2006年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与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验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由于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粮食安全问题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用粮食产量来代替农业产出。用Q表示我国粮食产量, MP表示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数量, 即农村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数量。图2和图3是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图。

为了验证两者是否有因果关系, 我们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两变量展开具体分析 (取对数可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 。对粮食产量和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数量进行自然对数转换, 记为:Ln Q、Ln MP。原假设记为:粮食产量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因为Ln Q、Ln MP是时间序列数据, 需要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单位根检验。

(1) 单位根检验数据平稳性。由表1可以看出, 在1%显著性水平下, Ln Q和Ln MP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是二阶单整序列, 即I (2) , 因此可以对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注:Δ表示一阶差分, Δ2表示二阶差分

(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观察图2和图3, 劳动力流动数量与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似乎存在相关关系。但是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回归问题, 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出现较大的相关关系, 其实只是数字的巧合而已。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伪回归。因此我们对时间序列Ln Q和Ln MP做Granger因果检验, 输出结果见表2。

从表2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计算出的F值小于显著性水平1%下的临界值, 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 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 我们得出的结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广泛转移不会对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

3 现实分析

不可否认, 农村劳动力流动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兼业”现象等, 使从事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减少, 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忽略的是, 这种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从而抵消了负面影响。

3.1 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农业机械化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促进了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一方面, 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提高, 因此使用农业机械, 节省劳动时间, 增加外出打工时间成为经济有效的选择, 成为农民经济理性的选择。另一方面, 农民外出务工, 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有选择地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成为可能。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 197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是11750万kw, 2007年增加到76590万kw, 增长了5.5倍。特别是1997年以后, 随着劳动力流动加快, 外出人数增加, 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递增超过6%。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劳动力生产率大大提高, 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首先, 劳动力流动加快了土地流转, 使农民获得了规模经营的利益。根据世界银行在中国部分省的一项跟踪调查,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 大概有7%~10%的农民发生了土地转包行为, 到2000年以后, 这一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估计有15%左右的农民存在土地租赁行为 (金松青, 2005) 。中国农民的流动推动了土地流动和流转机制的形成。其次, 劳动力流动加快了小农生产方式的变革。家庭劳动力外出使资金和其他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家庭, 特别是现代商业资本和观念的进入, 改变了小农经营目标和方式, 打破了小农的封闭性和独立性, 使分散的农户能按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来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组合。

3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带动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出, 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从而使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带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必然促使农业人力资源素质的大幅度提高;二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以后, 因种种原因, 他们经常回家乡, 把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带回家乡, 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农户家庭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呈下降趋势, 但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途径,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从而抵消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因此, 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并不必然导致农业产出的下降,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下转P17) (上接P9) 基于此, 我们大可不必因为担心农村劳动力流动会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而对其加以限制。相反地, 要积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加以正确引导, 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 为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摘要: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证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生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并对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原因进行了现实分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邓楚雄, 曹其炜等.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8, (08) :41-44.

[2]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裴新辉, 周耀华等.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地制度障碍因素[J].农业经济, 2008, (07) .74-75.

[4]王承武, 蒲春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经济视角, 2008 (09) :19-29.

[5]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6]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张秋锦, 张强, 龚介民, 吴志冲.农本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乡镇村支书记2013年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发展对象的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