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2024-05-26

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精选8篇)

篇1: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培育就业载体,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目前,全区16.5万农村劳动力已有7.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3万人,农村非农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3.2%。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打造经济平台,创造转移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我区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培植就业岗位,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采取各种手段,引导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地转移一批。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培强做大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巩固发展一批的办法,培植一批农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现已形成源大实业、东方变性淀粉、海石花蜂蜜、小杂粮加工、天缘乳业、盛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培育粉皮、地瓜枣等农产品加工专业村8个,专业户200余户,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3万人。二是壮大民营经济,就近转移一批。按照强产业、壮载体、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民营经济发展与镇(街)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区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09个,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1.33亿元;全区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91个,累计投入资金4.64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12000余个。三是发展工业经济,吸纳转移一批。围绕工业兴区计划,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膨胀经济规模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抓好续建和新建项目的落实。今年全区4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38个,开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11.3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8.9%,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31.81%;实现销售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72.61%。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农村在岗职工1500人,其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矿山企业的工人劳动力达1000余人。四是致力发展服务业,拉动转移一批。把服务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行业,在加快发展餐饮、流通、维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目前,全区从事商业、运输、餐饮的农民已近2.6万人,已形成运输专业村22个,商饮服务专业村19个,庭院经济专业村17个。五是建立健全农民中介协会,带动转移一批。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农民中介组织建设,带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全区新成立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养殖协会4个,全区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2家,入社农户7143户,带动农户30306户,帮助农户平均增收3900余元。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代理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四)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峄城劳务品牌。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单一是制约就业再就业的瓶颈。为此,我区一直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础性措施来抓,制定了先培训后输送的输出机制,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一是整合教育资源。今年以来,我区以实施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实行“订单”式培训,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了农民就业和择业能力。围绕该工程实施,全区确定培训基地6个,规范劳务中介机构8个,设立劳动保障联系点7处,配备兼职联络员130人,形成了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膨胀教育规模,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用工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样劳动者,就培训什么样劳动者,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工种。近年来,依托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累计对1200余名务工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技能培训,逐步实现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人,就业安置率在到90%以上。其中,为无锡华丰公司培训的陶瓷彩工150人,月工资都在1000元左右。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区劳动保障局还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须知》小册子,发给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狠抓以诚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峄城外出务工人员深受各用工单位的好评,先后有600余名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80余人走上了生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重要工作岗位,树立了峄城外出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广开输出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

篇2: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代理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广开输出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限制,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同引导民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繁荣城镇经济,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切实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我省青烟威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与外地劳动力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依法维护权益,保护和调动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机构,认真清理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监督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对招工后不办理用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用工单位,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领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造宽松环境。牢固树立转移农村劳动力也是政绩的观念,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劳动力转移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落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责任制。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积极申请省、部级项目,争取培训经费的基础上,集中使用现有科教兴农、农业标准化、土地复恳等资金,依托生产培训项目,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倾斜。研究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补贴或奖励,对承担培训费用困难的农民,可区别情况采取减免培训费、就业取得收入后补交培训费、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其参加培训。三是积极搞好就业服务。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培训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信息引导,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全方位服务。在户籍管理、承包地流转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入镇成本,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维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转移典型,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交流,示范推广,跟踪服务,推动农民转移致富。

篇3: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近期, 根据《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4年重大调研课题》的通知的要求, 我区就业办采取到部分企业调研、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等多种形式, 针对我区农村劳动力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情况做了一系列调查, 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效果、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课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现对调查情况作简要汇报分析如下:

一、我区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环翠区位于威海市市中心位置, 是威海的老城区, 下辖“竹岛、鲸园、环翠楼、孙家疃、嵩山”等五个办事处和“温泉、张村、羊亭”三个镇。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 农村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少。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者居多, 村里的留守人员多数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我区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主要是外地来威企业务工人员的培训。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

1. 培训经费投入情况

企业在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普遍较低。通过对魏桥纺织、广泰空港、怡和制造、工友集团等多家企业培训分析, 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企业仅为8.7%, 而占销售收入0.5‰以下的企业有48.2%。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情况看, 培训经费的持续低投入必然不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是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迫切需要引导企业从人才战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高度认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持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

2. 相关企业培训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各调查企业普遍制定了相关培训计划, 约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9%, 另外也有31%的企业并未制定相关培训计划, 从中也可看出有近三成企业尚未建立起规范、完全的企业培训制度, 其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结合企业规模进一步比较可以看出, 企业尤其是不同销售额、资产额的民营企业在内部培训计划制定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别。普遍来看, 规模较大、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量越高的民营企业, 培训计划参与制定的比例也越高, 计划制定的条理性也越好。这说明企业培训的制度建设与企业规模大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小规模企业普遍对自身培训计划的制定缺乏足够重视。

3. 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研发现, 在所有培训方式中, 约有65.5%的企业采用公司“内部培训”, 其它47.5%的企业主要采取“外部短训”的方式, 而通过“学历教育”的企业比例为18.4%。从以上数据来看, 目前企业主要还是普遍采用公司内部培训的方式, 企业对培训方式的选择大多较为理性, 培训主要更加侧重于提高员工自身岗位技能的提高。同时“外部”短训的比例较高, 也说明企业对外部培训市场的需求较大。

三、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 从现实层面看, 企业培训中普遍暴露的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 都严重制约着农村转移劳动力作用的发挥。

由于相应的社会化培训市场服务还不完善, 企业推动转移劳动力培训的体系还不健全, 现阶段区内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于是, 多数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态度变得十分复杂, 视员工培训为“鸡肋”, 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 想要重视培训却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因而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停滞不前, 甚至出现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培训观念差

一方面是企业领导对培训的定位不清, 甚至认为培训是一种浪费, 员工的成长与能力的提升是员工个人的事, 员工培训是一项不经济的投资行为, 更有甚者认为员工的培训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在现实中也存在企业培训后, 部分员工在获得相应技术指导即另谋高就, 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培训投资没有发挥其应有效果,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大, 造成企业主认为解决用人问题还是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更合适。另一方面则是职工本身认为培训无用, 费时费力, 目前的工作自己完全可以胜任, 无需培训、培训无用, 特别是免费的培训更没有用, 学不到真技能。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就本区企业反映的情况看, 多数情况下很难从外部招聘到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上千人的企业竟没有一位专职人事管理员的情形依然存在。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有直接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较低, 制约着人力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3. 劳动力培训管理缺乏科学性

(1) 企业劳动力培训目标不明确

企业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培训决策时往往不能做到科学分析员工培训需求, 使相关培训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培训目标不明确, 培训工作大多是完成任务式的走过场, 培训内容也不尽科学。因而此类盲目性的培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实际上, 培训是需要投资的。这种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精神投入 (如企业管理者心智) 。不少企业本来就对员工培训缺乏足够重视, 再加上缺乏持续的培训投入, 员工培训意识便在此种环境中逐渐淡漠。

(2) 企业劳动力培训计划不完善

多数企业的工培训计划制定较为简单, 内容比较粗糙, 很少有企业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制定体系化的员工培训计划。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较为重视, 但对农村转移转移劳动力培训缺乏足够的关心。

(3) 培训过程的管理不周全

企业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培训准备不够充分, 培训管理协调出现漏洞;对学员的学习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 培训讲师在授课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情况偶有发生;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若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 会使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培训遇到的种种问题, 应该从培训理念、企业决策层管理方式、日常培训管理这三个方面加以转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1. 促进企业经营者转变培训观念

企业管理者本身对员工培训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水平。要想提高员工素质, 必须首先提高民营企业主自身的素质, 促进其重视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这样, 从员工的角度而言形成一种榜样力量, 对企业领导决策者来说, 这也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 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企业经营者要加强自身领导素质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丰富管理知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人力资源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这将对提升公司管理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 企业经营者须转变观念

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放弃“培训无用论”与“培训浪费论”的思想, 端正培训态度、正确认识培训作用。逐渐打破“不培训——经营不好——再不培训——经营更不好”的恶性循环, 从培训下手, 促进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3) 企业经营者需树立系统的培训理念

需认识到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培训管理前端连接着招聘管理, 后端与绩效管理密切相关, 因此企业的培训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深度融合、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企业招聘农村转移劳动力员工后, 首先就要进行岗前培训, 才能使新招员工中胜任本职工作。

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化建设, 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于员工培训工作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的认知。树立现代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重点应打破人力资源管理仅是一种单纯的业务性、技术性管理活动的认知, 要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经营目标科学地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及战略。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应将企业员工视为组织的首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而以往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往往忽视人力的可开发性, 主要着眼于引进成熟人才, 希望人才引进后即可承担相应工作职责, 省去培训的步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之一。

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1. 注重舆论导引, 培育积极良性的社会氛围

要继续加大企业职工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 做好动员引导工作, 使企业真正认识到职业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员工培训;要通过典型引导、工作研讨、政策宣讲等手段加强政策宣传, 经常性地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 听取意见建议, 支持、帮助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增强企业培训意愿, 增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农村劳动者, 要多措并举, 加大就业培训宣传力度, 使劳动者充分认识到就业技能在改善个人生活、促进致富增收中的巨大作用, 从而激发劳动者培训热情, 使其积极了解就业政策、认真参与技能培训。

总之要通过政府、企业、职工三方面联手、积极协同, 最终在形成重视职业培训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实现“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积极转变, 努力使崇尚技能、鼓励创业的思想导向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 健全机制, 使培训工作见实效

当前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依托专业化院校完成, 各专业化培训学校凭借其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队伍和教学资源, 为全区劳动力培训事业的持续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2009年至今, 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0485人, 创业培训3373人。尽管如此, 通过长期实践我们发现, 在培训中劳动者自身技能掌握层次参差不齐, 部分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经费拨付使用程序繁琐等体制机制性问题较为突出。因此, 建议应继续加大就业培训管理实施机制改革力度, 统筹利用好各类职业培训资源, 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着力完善政府补贴与培训成本、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切实用好培训资金。

(1) 努力促使培训补贴发放流向多样化

促进培训补贴发放流向多样化, 可考虑对于自行组织培训的企业, 可将补贴直接发放给企业, 提高其参与培训组织与实施的积极性;对于自行选择技能培训的劳动者, 在劳动者接受完培训并经劳动部门鉴定后, 可将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以此激发企业和劳动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 进一步简化培训补贴审核拨付程序

篇4: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对策措施;江苏省盐城市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2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盐城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世纪工程。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96.84万人,转移比重为64.92%,其中劳务输出126.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64.03%。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1.1 总体概况

江苏省盐城市现有农业人口456.09万人,占总人口的55.46%。其中,农村劳动力303.21万人。计截止2013年12月末,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303.21万人,其中,女性144万人。从文化程度分,初中及以下176.18万人,中专和高中101.75万人,大专以上25.28万人。从年龄结构分16~25周岁73.01万人,26~40周岁104.68万人,41周岁以上125.52万人。从资源分布看滨海、阜宁、响水三县农村劳动力占总量的34.07%,东台、大丰、射阳、建湖农村劳动力占总量的48.18%,大市区仅占总量的17.75%。

1.2 输出就业

到2013年底,盐城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126.04万人,占转移比重的64.03%,其中女性57.81人,占转移比重的29.37%。省内输出64.74万人,其中苏南地区51.93人,占输出人数的41.2%。省外输出54.83人,占输出人数的43.5%,境外就业6.46人,占输出人数5.13%。

1.3 同期相比

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较2012年相比下降0.57%,下降幅度较大的为东台市,达8.48%。输出就业人数同期增长速度由2012年的1.59%下降到0.72%,其中新增省内输出就业9 174人,较上年增长11%,增长地区较快的仍为苏南地区,占输出就业人数的32.03%,较上年增长24.2%。省外与境外输出就业人数较2012年均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分别为2.07%和11.4%。就近就地就业:2013年全市新增就近就地转移2.37万人,占新增转移总量的52.32%,同比增长2.12%。

1.4 主要特点

1.4.1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盐城统计年鉴》2008-2011年的农业人口统计数据反映,我市农业人口已从2008年的507.88万人下降至2011年的472.24万人,四年的人口比重分别为62.57%、61.24%、60.25%、57.54%。2010年、2011年、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增速下正逐年递减,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在家门口就业。

1.4.2 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逐步提高

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1%,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56%,大专及以上占8.34%,2012年、2011年和2010年三年同期这三项比例分别为:59.45%、33.23%、7.31%,61.75%、33.59%、4.67%,62.39%、33.33%、4.28%。截至2013年9月末,盐城有105.687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53.97%,比重偏低,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53.7476万人,仅占参培人数的50.86%。

1.4.3 转移总数中女性与男性比例有所拉近

女性输出就业人数逐年走高。2000年女性输出就业人数仅4 751人,占总数的31%。从2005年开始女性输出就业人数有所放量,并逐年递增,至2014年12月底女性输出就业人数已达57.7万人,占总数的46.5%,为2000年女性输出就业人数的121倍。

2 主要特征

2.1 全市人口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增速减缓和大龄农村劳动力比重上升

从盐城人口的增长历史情况来看,1990年的人口出生率为22.93‰,1991年到2004年为10.65%~8.87‰,降幅明显,在国家计生政策暂无调整的情况下,人口出生与成长必将继续呈下降态势。根据1990-2006年人口出生率计算,16年后,也就是2006-2008年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平均增长了14万人,2009-2022年平均增长了7.39万人;这表明盐城劳动力供给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人口的减少意味着适龄劳动人口不足、大龄劳动力比重会不断提高。

2.2 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能偏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强,进城打工,只是生活所需,是一段时期权宜之计,缺乏长远规划,加之城市繁华富裕与农村劳动力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微薄的收入反差明显,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业与务工与其个人兴趣爱好相去甚远,对继续学习提高技能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往往把身边的朋友作为参照群体,认为学习技能用处不大,能够顺利拿到“血汗钱”就很满足了。尽管不少农村劳动力也有自己职业发展目标,比较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但对现有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不乐观,苦闷和无奈情绪比较强烈。此外,部分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这部分人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自我学习能力,造成低学历和低技能恶性循环。

2.3 扶持政策的局限性导致就业和创业补贴向农村延伸不充分

2.3.1 社会保险补贴对象范围不大

目前,只有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并为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企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但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没有照顾,而这些人员是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中的大多数。endprint

2.3.2 培训补贴标准不活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为5年,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但培训标准执行上不能反映培训工种成本实际,影响了政策引导功能的发挥。

2.3.3 创业服务项目不多

农民创业扶持和服务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农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虽然我市将此列入年度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加大推动力度,但发放总量仍偏小,贷款贴息工作因无资金还未启动。

3 对策措施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点,应该按照“自主择业,分类指导,完善制度,搞好服务”的思路,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各级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从公平、公正角度去宣传农村劳动力群体,引导农村劳动力正确看待自己。首先,宣传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文化和技能学习意识。加强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其次,要宣传树立竞争和技能学习的意识,加强农村劳动力对自己的认识,结合个性能力和特点、特长,努力去掌握新技能,学习新知识,不仅要看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要做长远规划,对工作环境的改善和职业前景要有信心,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营造相对舒适和稳定的务工环境。

3.2 坚持分类指导,提高服务效果

一是针对已落实岗位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探索建立培训资金直补企业的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村劳动力积极性,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岗位成才,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二是针对准备转移尚未落实岗位的农村劳动力,精心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及时将就业信息和培训信息进村入户、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实现有序转移就业;三是针对仍在观望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发挥乡镇和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定位工资预期,实现及时就业;四是针对不准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地了解原因,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对返乡创业的人员,由农民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使他们能够成功创业。

3.3 完善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做好城乡就业创业政策梳理工作,消除政策壁垒,使城乡劳动者享受同等的扶持政策。积极落实农民就业失业登记、农民求职登记、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和农民创业服务四项制度,将城镇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服务项目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农民,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统筹就业和平等就业,力争做到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确保有转移就业愿望和转移就业能力的农民都能够得到方便、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进而实现转移

就业。

篇5: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07春行政管理班:何小平学号:20077430011327

摘要:通过对花明楼镇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就该镇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实现农民就业的主要方式,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还能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发挥积极作用。要更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键是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从制度、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规范。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

本人自8月20日至9月10日就花明楼镇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主要以上户调查为主,走访了全镇17个村的部分村组干部和部分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在镇属各部门如花明楼镇党政办、经管站、统计站、招商办等部门查阅了相关资料,掌握了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写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花明楼镇位于宁乡东南部,距长沙28km,距韶山20km,毗邻湘潭、望城等地,该镇辖行政村17个,居委会2个,总人口45200人,耕地面积46000多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力不断增多,因而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外出劳务收入已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现状。根据农村住户调查,2006,花明楼镇总人口45200人,劳动力人数为26990人,外出务工人数为8688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2.2%,常年外出务工人员6705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4.85%。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人数500多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76%,经培训输出的688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7.92%。1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地点现状。由于沿海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经济较为发达,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加上高工资、高收入的吸引力,使我镇许多劳动力转向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随着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新城区的扩建,金洲新区的建设),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纷纷落户宁乡等均为解决本地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花明集镇的建设,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回流人员,据调查,花明楼镇2006年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约为30%分布在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25%分布在县外省内其它城市,45%分布在本镇本县。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业现状。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制衣、餐饮服务,商贸营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工作。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一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成为临时性劳动力转移人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搞活本地经济。它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一些村、组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如竹湖村吴文明,长期在外承包基建业务,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男壮劳力基本上跟随他在外打工,人平年收入实现万余元。根据全镇经济收益分配统计,2006实现劳务总收入达到5200多万元,全镇人平1150元,占人平纯收的25%(2006花明楼镇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5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

(二)劳动力转移搞活本地经济,促进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有一部分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先进的管理

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回家创业的打算。为此,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佳宁农机、富诚机械、乐邦纸业、湘宁耐材、花明耐材、五星耐材、螺丝加工等一些规模企业纷纷落户花明楼,大热门超市、百顺超市、金龙超市、家家乐服装超市、心连心服装超市等商业物流迎运而生,花明宾馆、福利宾馆、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流通商贸业、机械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的繁荣和发展,搞活了本地经济,促进了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该镇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镇域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一方面,吸引了部分外来人员投资创业,2006,花明楼镇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本地剩余劳力也涌入了镇区经商、从业,为镇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区人口逐年增多,镇域面积逐步扩大,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外出劳动力转移人数虽然逐步增加,但转移速度却有所趋缓,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劳力的转移,一部分人员舍不了几亩田地的收入,他们无心外出劳务,甚至不愿外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一般体力型的较多,技能型的较少,制约了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术培训的较少,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他们因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从事苦、脏、累的工作,一方面,收入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同时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2006年,花明楼镇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人数500多人,仅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7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致使外出人员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如农民工工资难以按时发放、发生劳

务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等。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一般技能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低学历较多,高学历较少,专业技术的学习也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大多数外出人员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水平较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缺乏综合管理部门,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掌握,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协调解决。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是“亲靠亲”、“邻帮邻”。一些中介机构也不规范,重利益、轻服务,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

(四)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调查,去年,花明楼镇在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懂技术、有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电脑、家政、保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

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渠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劳动力转移人员保险制度,并能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尽量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就医难问题及子女就学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出租房问题,使用廉租房方式;四是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劳动纠纷,对弄虚作假、欺诈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时查处,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签订无效合同条款等进行及时调处,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篇6: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祝

4、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通过多年的实践,县外投资企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和鼓励政策,大力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鼓励学习技术,了解信息,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充分利用我县的劳力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形成链条经济,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拓展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诸多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篇7: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

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达。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

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但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仍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仍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向城市部门流动。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看到的,只有当城乡隔绝的体制松动后,哈里斯—托罗达模型才可能重新作为一种有用分析工具。

显然,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这一双向进程中,关键因素是城乡的工资差别,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于城市期望工资的预期差异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我们将会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城镇下岗与失业 199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上升,自达到3.0%时,、两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但是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和新增从业人员始终分别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岗职工考虑在内,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9.36%,就业压力将会更为突出(孟庆红等,)。1992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中、下岗人数分别为420万人和300万人,而到19,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20万人和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胡鞍钢,1999A);19进一步变为892万人和571万人(陈淮,1999B)。显然,中国的城镇的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通过职工下岗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据原劳动部的一项调查分析,至6月底,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1.2%,而全国下岗职工总人数为711万人(原劳动部培训就业司,1999)。而杨宜勇估计,19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估计有300万人,绝对数总计达到2394万人,比年多出460万人,即1999年就业压力将比1998年增加23.7%(刘诗白,1999)。而且,杨宜勇等人估计表明,在1999到三年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中,农转非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600万人;城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新下岗850万人,扣除当年再就业的70%,将会有255万人等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分流82万人,1998年年底结转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614万人,这样仅仅因为劳动力总量的调整就将会为城镇增加1551万人的就业压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放慢意味着经济对就业的吸收作用减小;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新增就业人员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这样整个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为自身技能较差而被调整下来的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渺茫。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特征,经济疲软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构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

这一下岗趋势是对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过低局面的一种纠正。在中央根据计划指令来配置经济资源,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且因此形成由国家行政等级组织垄断工业和商业,管制农业和实行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受到扼制,导致企业无力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果是企业的效率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亏损;企业的剩余也被政府以利税的形式拿走,作为补偿,职工获得了“城里人”身份:较低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一工资水平相对于农村的工资水平还是很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安排。这相当于一种“借旧债还新债”的制度安排,即运用当期企业的利税来支付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负债,但是随着这一负债水平的提高和当期企业效益的下降,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职工的下岗就在所难免。由于整个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劳动岗位供给不足、下岗职工自身竞争力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于是,各地政府费尽心机寻找再就业门路,甚至是关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这样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混淆了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同时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那部分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在面临城市就业压力时,政府开始选择退却,那么城市就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将丧失殆尽。

2、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相互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就业通过三个途径得到缓解:第一,农业内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了;第二,农村的非农就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据作者参加的劳动部一项研究的结果估计,间(1978-1992)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机会共增加了约50%,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近1亿个新的岗位,另外约有3000万农民工转移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就业。另外,据范芹估计,截至1997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安排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1.9万多个小城镇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范芹,1997;转自邓大松等1999成都)。

但是,当前乡镇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融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乡企自身面临制度创新等原因,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少。1991年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一直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也即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乡镇企业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成为其主要出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主要在于城乡工资差别,如果城市就业的期望工资(城市工资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流向城市。显然,随着乡镇企业界的不景气,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大大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城乡工资差别,使得劳动力更有激励流向城市就业。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资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民工的流动带给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关门”政策,即城市由于下岗压力对农村劳动力关闭了大门。但是,这只是部分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难以下调,而农村的工资水平则随着乡镇企业停滞而大幅下降,这样就意味着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关门”政策的结果是农民工“清而不退”,这一巨大的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通过重新回到土地上转变成为隐性失业堵塞,大部分则通过采取种种规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且,一旦农民工在某一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就会习惯于城市的生活,即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在1995、和1997年三年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字达到2400万、2500万和3000万(陈淮,1999)。这一压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为明显;很难想像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城市的大门紧锁而全部返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协调这一人口转移压力在城镇就业压力日渐严重的.今天更凸现其重要性。

3、新增劳动力压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仅反映在劳动力存量的变化上,而且来自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H-T模型中,如果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水平没有较大的改进,而劳动力总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的那一点所决定的就业水平没有大的增加,最后的结果是总失业水平面的上升。

篇8: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一、济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 济源市坚持把扩大农民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机制, 采取一系列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村劳动力从业空间不断拓展, 就业结构实现了由以农为主到非农为主的大跨越, 极大地推动了农民增收, 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农村劳动力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09年年底, 济源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达到29.36万人, 比上年增加0.36万人, 增长1.2%。其中劳动年龄内人数为26.15万人, 较上年增加0.12万人, 增长0.44%。农村劳动力的增加,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09年年底, 济源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达15.2万人, 比上年增加0.22万人, 增长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1.6万人, 从业人员中男性7.46万人, 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4.3%, 女性4.14万人, 占35.7%。男女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明显。

近年来, 济源市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 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 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中, 经过技能培训的人员有3.2万人, 参加引导性培训的有2.4万人, 转移就业人员中培训率达到48%以上。

4. 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呈现新格局。

从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看, 近年来, 济源市劳动力向经济效益更高的林、牧、渔业转移,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优化。林业、牧业、渔业等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和生态农业基地, 使农民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5. 农村劳动力重心向二、三产业转移。

随着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近年来, 全市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成为农村劳动力聚集的重要领域。2009年, 全市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占28.7%, 达到7.36万人, 比上年增加0.17万人, 增长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21.4%, 其中, 交通运输业占5.8%;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占8.4%, 其他行业占7.2%。非农产业人员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更趋合理。

6. 农村劳动力发展空间扩大。

2009年, 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点已演化为:省内转移就业人数9.52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82%, 其中市内转移就业人数7.4万人, 占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的77.8%, 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约2.1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18%, 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就业人数约1.3万人, 占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的61.7%, 东部地区占7.36%, 异地就业现象较为普遍。中等城市为外出劳动力首选。全市农民就业打破了城乡二元就业结构的壁垒, 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就业趋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龄偏低。

在全市农村29.36万劳动力中, 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小学和初中人数, 占劳动力总数的60.9%, 未上学、高中、大专及以上, 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3.1%、26.0%、10.1%, 平均受教育年龄仅为7.5年, 只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

2. 农村劳动力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少。

全市农村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10.1%, 而发达国家的比重在35%以上, 差距明显。全市人力资本的低层次供给过剩和高层次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阻碍了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转移, 给劳动力就业带来巨大压力。高学历人数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农村教学质量相对城市要落后, 师源、生源不如人意, 由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较差, 留不住好的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 一些跳出农村的大学生不愿回乡村创业和就业。

3. 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的劳动力偏少。

近年来, 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有了提高, 但是真正具备高素质、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还比较缺乏。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现在企业对务工人员素质要求比较苛刻, 对技能要求非常高, 最好有工作经验, 这样就为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 并且企业相信符合条件的都有较高的生产能力, 一进企业就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农村劳动力大多数还停留在体力型劳动, 缺少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等人才, 因此, 就业竞争能力越来越弱, 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2009年, 未参加任何培训的农民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达到51.7%。由于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 导致企业“招工难”与劳动力“就业难”并存, 农民从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4. 制度因素。

目前, 济源市仍维持着城乡分离格局的户籍制度, 但大部分城市存在歧视性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劳动用工和报酬制度方面, 农民工往往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脏、累、差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 而其报酬却远远低于从事同种工作的城镇居民。2009年外出从业人员中, 月收入1600元~2000元仅占4.4%。

5. 经济因素。

近几年, 全市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落后的小作坊式生产或简单餐饮住宿方面。2009年, 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9%, 不具备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实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在提高农村人口基本文化素质的同时, 还应注重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采取“就近就地”培训、“进村办班”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开设各类实用性技术培训项目。从工业化升级对劳动力要求看,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对低级劳动力需求下降, 而对从事技术、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劳动力需求呈上升趋势。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彻底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观、择业观。

2. 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 缓解农民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济源市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拓展农业产业链, 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济源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发展这些农产品的深加工, 推进产业化经营, 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生产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一举两得。与此同时, 利用本市独特的种植、养殖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观光、农家乐等休闲娱乐行业, 为当地农民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

3. 积极扶持发展中小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以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企业, 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是适应市场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中小型企业尽管从资源配置和技术构成方面不如大企业先进和高效率, 但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小企业投资相对较少, 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 操作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适合于普通文化程度人口就业。对吸纳劳动力较多、市场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 政府应从用地、融资、税收等政策上进行扶持。

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保证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济源市城区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大批的住宅小区和成批的产业用房相继建成。因此, 需要大批人员从事城市道路及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保洁、城市绿化养护、城市河道清理等工作, 以及保洁、保安、水电等物业管理工作。此外,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白领阶层将逐步把家务活推向社会, 这就需要大量保姆、钟点工等“三替”服务人员。这些工作对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给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机会。本市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 并且又过早进入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 而一些农村急需发展的第三产业 (如农产品流通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 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发展严重不足, 很难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 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具潜力的产业, 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配套发展城镇商业, 积极发展信息业和服务业, 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社, 建立健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 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5. 注重“村留地”开发, 为失土农民寻找出路。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所难免, 应合理开发“村留地”建造市场、停车场, 建造厂房出租以及兴办各种商业、文化娱乐等城市配套型服务产业, 这样既能让村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又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使村民的生活有所保障。为使“村留地”开发取得最大效益, 在开发时序上, 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原则, 把握主次先后。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管理, 防止出现各村各自为政、规模偏小、遍地开花、混乱开发的局面。在开发方式上, 坚持政府主导开发和村集体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发功能上, 要避免产业同构性, 突出专业化分工,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形成功能互补、收益稳定的发展格局。

6. 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拓展就业渠道。

上一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下一篇:运动会广播稿之写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