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2024-06-27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精选6篇)

篇1: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蔡昉

经济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从中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从宏观层次来看,这种 劳动力流动现象是十分积极的。研究表明,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劳动力流 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在16%—20%之间。其次,实现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从流动中获益不菲。根据许多调查结果,每个迁移者平均每年 往家里汇寄2000元,假设目前我国流动劳动力的总数为8000万人,每年出外做工并积累下的收入达1600亿元,相当于1998年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支出 总额的12.9%,以及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7%。

但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却十分消极,利用各种手段限制这种流动。最近几年,城市政府对外地民工定居和就业的限制有增 无减,大有继续加强的趋势。在这样的政策倾向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障碍,不仅很难得以克服,而且不合时宜的政策被不断地复制出来。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待转移劳动力能力上面产生的障碍。许多调查显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劳动力,绝 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从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通常在其家乡处 于中上等水平。和这些已经走出去的人相比,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相对素质偏低,要实现向外转移,需要克服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其次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信息障碍。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转移劳动力的地区分布来看,其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省内转移(按照统计定义,迁 移是指跨县或跨区的流动行为),通常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这是因为跨地区寻找就

业机会,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依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 助,而由于长期以来迁移行为都很少见,所以超越省界之后,社会关系也大大减少了。第三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偏见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资更高的城市部门就业,不仅仅产生提高流动劳动力收入的效果,同时产生压低城市劳动力收入的效果。因此,大规模、无限制的劳动力流动,意味着构成对城市居民特权的冲击。其结果是引起后者的不满甚至抵制。

第四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制度障碍。由于地方政府首先代表本地居民的利益,在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于外地劳动力的不满之后,地方 政府便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排斥外地民工在城市就业,阻碍劳动力流动,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继续分割。户籍制度和排他性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就是障碍劳动 力流动的典型制度安排。

要根除这些障碍产生的根源,就要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进程。这种战略转变的方向,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 这种从重工业优先到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生产要素价格体系,以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最重要的是把资本与劳动力的相对 价格矫正过来,让劳动力价格反映出这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特征,而让资本价格反映出这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特征。目前许多城市政府采取的保护本地劳动力、排斥外地劳动力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严重扭曲劳动力市场的做法,与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转变的目标背道而驰。

此外,中央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家庭增加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特别是从增强落后地区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帮助农村家庭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通过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帮助劳动力短缺的发达地区与劳动力过剩的落后地区建立起协作关 系,并提供信息服务和各种旨在提高劳动力流动有序性的必要管理。

我们大家都关心今后一个时期中,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根据许

多经济学家的估算,在过去20余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增长率作出 主要贡献的因素是物质资本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劳动力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按照相同的道理可以推测,在今后30年,如果劳 动力转移的障碍被逐渐拆除,达到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可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

篇2: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真正实现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转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转移 就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加快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

开平市是农业大市,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约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6%。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在现有农村劳动力27.2万人中,富余劳动 1

力约有11万人,目前未转移就业的约4.2万人。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开平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00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如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低于农村劳动力的净增量,那么势必就会造成农业劳动力剩余量逐年增大。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困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开平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

近年来,随着开平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接收平台。但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许多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电子电器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萎缩,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虽然开平市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但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目前没有转移仍然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占40%,无技能的占6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1年,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水平。一无知识,二无技术,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如建筑工、搬运工、清洁工等,赚钱越来越难。随着企业技术含量、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文化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劳动力。总的来讲,开平市劳动 2

力市场数量上供大于求,素质上供不应求,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

目前,开平市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经政府或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6%。由于大部分劳动者都是通过亲戚、熟人介绍的方式找工作,所以,亲人、朋友扎堆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工作的情况很多,这使得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外出务工人员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转移方式上盲目性很大。许多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依靠亲朋好友和乡邻的介绍,便进城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不了解异地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往往是徒劳而归。而那些没有朋友介绍,又或者不满足于介绍企业的工作待遇的劳动者,要自己重新开发新的就业“阵地”,就更只能靠碰运气。盲目求职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限制了开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民工的劳动保障体系十分脆弱。目前,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为主要特点的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开平市的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村外出劳动者很少有节假日,有13.4%的劳动者全年工作330天以上,而且是经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 3

不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而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甚至没有补偿。

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

2010年,开平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51.8:38.2,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服务要求的提高,第二、三产业企业对工人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已经很少企业会招聘初中学历以下的劳动者,至少要求高中以上学历,甚至要求大专、本科学历。

开平市有些乡镇由于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求职者中初中文化以下,无基本技能的占60%,文化程度偏低成为转移就业的一大障碍。

以前,企业招工往往对年龄有严格限制,一般要求25岁以下,或者30岁以下。但是现在,由于用工紧缺,已经有部分企业把年龄要求放宽至40岁,但是由于大龄劳动者文化程度太低,很多企业仍然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这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对转移就业的制约非常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教育程度较低,而上学时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主要目标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离开学校以后,没有特长,动手能力较差,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普 4

遍缺乏职业技能,而随着工业产业升级,开平企业对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技能的缺乏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

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然而,要把一个“白纸”般的劳动者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型生产工人,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一般不愿意对毫无基础的劳动者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大量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技能训练。

目前,开平市个别镇未能建立相应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全市上下定点培训机构不多,培训设备设施相对简陋,机构规模小、师资短缺,制约了培训数量的增加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开展培训工种相对单一,培训层次多为初级,对开展专业水平较高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缺乏必备条件,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

(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多年来,开平市只有一个人才市场和一个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提供服务,劳动力市场为普通劳动者服务。虽然两个机构都号称“市场”,但实际上仍属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机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与其它城市相比,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发展明显滞后。

目前,开平市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也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的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属于原始的盲目流动。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

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近几年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当前,开平市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仍然比较薄弱,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参加各种社会 6

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2.6%。部分企业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农村劳动者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制约了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

一是积极发动企业开展岗位培训。结合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的需求,引导企业转变用人观念,更多地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并继续动员企业开展灵活有效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的培训服务。

二是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定点培训机构通过与用人单位定向联系,结合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制定培训方案,设立培训专业工种,培训后向用人单位输送技能人才,促进培训与用人单位岗位素质要求紧密结合。

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各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作用,依托技工学校、技工分校和就业训练中心、镇级培训基地等设立定点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前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工智力扶贫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办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积极承担农村劳务输出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格局。

四是加强培训与就业渠道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延伸到乡镇社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并为转移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后转得出、转得快、转得好。

(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全市按实名制的要求,对有转移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建立电脑工作台帐,实行转移就业跟踪。对开平市劳动适龄人口和进入本市就业的所有劳动者,统一印制和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免费核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

二是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备案制度。由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管理,转变就业观念,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回流率不超过20%。

三是建立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制度,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推荐就业信息服务。

四是建立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按时足额 8

支付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

五是完善“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和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江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部署要求,充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企村劳务合作的业务指导,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提高企村劳务合作实效。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抓好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条件,为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和自主择业及企业自主用工提供便利、快捷的公共就业服务。

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工程。积极筹建新的劳动力市场和综合培训基地。二是远程招聘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立市与镇两级远程招聘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建立省、市、镇(街道)联网的远程招聘信息系统。三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市区建立一所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训工种齐全、辐射全市的公共实训基地。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农村富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可在市区开设大型的免费专场招聘会,方便市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而比较偏僻的乡镇,可联系各用工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到各乡镇开设的招聘会上设置招聘摊点,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将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消除农村已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将 9

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对于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应将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在教育、劳动、工商、医疗、保险等方面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优越条件,消除转移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近几年,开平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的重要渠道,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开平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344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89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501人,农村劳动力参加考证人员考评合格率为87%,获证后转移就业率86%,使企业和农民双方都受益匪浅,较好地实现了双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促进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开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开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3、《2010年开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篇3: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一、农村劳动力问题的重要性

农民工问题十分重要, 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城镇的未来发展, 更关系到“十一五”规划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农村劳动力问题关乎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目前, 中国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2.49亿农户户均耕种着5.8块耕地, 土地的微小规模经营, 加之汪洋大海般的传统小农经济, 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步履维艰。其实, 农村劳动力问题即是由这一问题衍生而来, 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实乃是对传统农业、小农经济、落后农村的“突围”。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村劳动力问题就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瓶颈所在。因为解决三农问题, 归根结底是要减少农民, 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 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才能最终使广大农村得以繁荣。在新的条件下, 解决三农问题重在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二) 农村劳动力问题关系到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政策的落实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实施“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战略, 缩小城乡差别, 农村劳动力是一支无可替代的主体力量, 可以说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互相促动、互为前提的关系。“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开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据统计, 四川省2005年上半年农民工的劳务收入经银行和邮局汇回农村287.4亿元 (不含其他渠道) , 净增134亿, 增长88%。过去, 农民工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工还将成为国家实施“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战略的重要载体。

(三) 农村劳动力问题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农民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二者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从负面看, 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一方面, 一些地方在城市用工、管理等许多制度安排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 农民工受到伤害, 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 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的问题, 他们仍不能融入城市而生活在边缘化的状态之中。有时他们的逆反心理和压抑苦闷情绪宣泄出来就会导致违法、犯罪事件的出现。因此, 如果没有农民工和城市的和谐共处, 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城市, 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 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 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 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 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 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 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 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 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 歧视农民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不合理存在

在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逐步推进城市化, 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 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 都限制城镇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长期以来, 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 严重阻碍城市化发展水平, 也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是, 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 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制度障碍。

(三)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享受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 投入不到位, 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路径分析

(一) 加快城市化进程, 推进农村城镇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意味着就业空间扩大, 农民外出务工机会较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说, 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劳动密集型工厂搬至或设分厂于生产成本低、交通日益通达的不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 产业和资本出现了加快转移的趋势, 这种梯度转移对加快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此, 要不失时机顺应这种趋势大力促进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中国大型城市和超大型城市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不可能在短期内吸收大量农村人口。中小城市受种种条件的限制, 人口和就业压力也非常大。通过农村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二)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户籍制度的改革, 说到底就是如何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社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就是居民身份的平等化, 打破城乡壁垒, 弱化甚至消除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种种特权。现在阻碍农民向城镇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就是僵硬的户籍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因此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同时, 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我们可通过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动 (包括转让、转包、转租、抵押、入股等) ,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促使土地逐步集中, 搞集约化经营, 这也有利于转出土地的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同时,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完善流转办法, 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必将对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使农民工享受到国民待遇

城市社区建设应该把安排民工生活纳入考虑之列, 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还可以采用联谊会、俱乐部等形式, 提供转移劳动力的业余娱乐和学习场所, 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中。制定合理的最底工资标准,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 将进城的农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 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 加强工伤、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

(四)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是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治本之策。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进一步升级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 从近期看, 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 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参考文献

[1]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 1997, (2) :37-42.

[2]陈宗胜, 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张征, 张正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4) :25-31.

[4]肖文韬.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J].人口与经济, 2004, (3) :1-7.

[5]周晓, 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 2003, (6) .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篇4: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关键词: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31-0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海南省属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南部沿海欠发达地区,但由于众多原因,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当前,在海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失业共存的情况提出了“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托达罗认为,人口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取决于迁移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比较,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影响迁移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预期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1]换句话说,农民移入城市的决策是建立在获得较高收入和遭受长时间失业风险两者平衡上的。20世纪80年代后,O·斯塔克和E·布鲁姆等人对新古典理论模型的许多假设提出挑战,其主要观点是:迁移的决策并不是由孤立的个人而是家庭做出的,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集体行动,不仅要求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要使风险最小化。[2]

我国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国力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基础上,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另一方面就业机会多也会促进劳动力转移,而就业机会与当地就业结构进而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3]叶堂林等人提出了速度层次交流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指出: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程度的提高,居民的转移速度层次总体是提高的。城市居民转移的速度层次总体高于农村居民,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转移速度层次高于欠发达地区。由此得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要大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4]蔡昉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制度障碍,认为我国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虽然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但制度的障碍使得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制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上更为重要。[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应该说以上几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目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二、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转移率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调查初步推算,2006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转移率为20.8%,比2004年提高7.9个百分点(注:从现有公开的资料来看,有关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数字难于找到。因此,本文所列数字除注明来源的外,均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采取比例测算办法推算得出。)。

1.转移劳动力以年轻成年子女为主,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更趋于年轻化,16-30年龄段的人群流动比例最大,占转移劳动力人数66.3%,比2005年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21-30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46.3%,比2005年增加5.1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的家庭普遍采取的是户主在家务农,其子女在外打工的模式。

2.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比例较小。根据海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6年海南省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占总转移劳动力的75%左右,高中程度的约占22%,而大专及以上的占不到3%,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此外,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中受专业培训人员占18.5%,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

3.转移的劳动力就业范围较狭窄。2006年,96.5%的转移劳动力选择在非农产业就业。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占14%,九成集中于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82.5%,近一半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总体来看,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的第三产业,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作的种类。

4.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外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增长加快。据测算,2006年海南省本地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比2003年增加3万人,年均增长4.6%,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0.7%;省内跨市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年均增长38.4%,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3.5%,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外省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9.2万人,年均增长73.9%,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吸收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8.9万人,年均增长79.4%。由此可见,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省转移发展形势良好,但总体流动仍以岛内为主。

5.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性水平较低。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亲属介绍,政府和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相对较少。据测算,2006年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由亲属介绍外出的约有15.4万,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6.4%;而由中介和政府组织介绍出去的约3万人,占5.1%。由此可见,农民外出务工盲目性大、效仿性强,往往是亲戚朋友中有一人成功了,其他人也就跟着跃跃欲试。

6.省外务工收入增长快于省内务工收入增长。2006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8251元,比2003年增加2076元,年均增长10.1%。其中,省外务工人均收入12163元,比2003年增加4670元,年均增长17.5%,东部地区成为省外务工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省内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823元,比2003年增加891元,年均增长4.8%。全省人均务工收入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省外务工人员收入要普遍高于省内务工人员的收入,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7.外出务工人员支出结构较为稳定,食品、交通通讯费是主要支出项目。据测算,海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和交通通讯费用约占60%,是主要的支出项目。生产性开支中,办理各种手续支出费用总体在增长,但旅费支出仍占主体,特别是对跨省转移的劳动力,这一项费用占生产性开支的75%-85%。总体来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费用支出逐年上升,但支出结构变化不大,消费项目多集中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上,而对医疗保健等消费品支出较少(占生活消费支出4%左右)。

三、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成因

1.独特的海岛心态,强烈的本土意识。海南岛是我国孤悬海外的大陆离岛,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在海南优越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出人们的惰性心理、闲适心理和恋乡心理,不少农民思想保守,地方观念、乡土观念较重,缺乏商品经济意识。这些心理特质在人们行为上表现为安于现状、贪图休闲,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目前仍有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打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2.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首先,海南省部分市县财政是“吃饭财政”,教育经费往往成了被挤压的对象,这导致许多地区的教育设施仍十分落后。其次,由于长期较为封闭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农民做事方法简单直接,重视当下效益。我国传统的九年义务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学成出来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农民投入大量金钱及时间成本但看不到现时的收益,这就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继续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技能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极为重要的出路,但省内职业培训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2006年全省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仅占18.5%,这影响了农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转移劳动力的竞争力。

3.海南省内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战略不利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首先,海南省二、三产业规模较小,2006年海南二、三产业增加值为593.82亿元,占GDP的66.4%,比全国平均水平87.4%低2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62.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2个百分点。[6]较小的产业规模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其次,自海南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战略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造纸、医药等几大新兴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轻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海南工业格局的改变使得相同经济增长量下创造的就业岗位较少且需求的劳动力多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因此不利于大量较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再次,海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等基本省情上的。[7]传统的第三产业领域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占主导地位,结构性不合理和增长速度滞后等突出矛盾制约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外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海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集中在珠三角一带,近几年来由于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生产技术成本的压力加大,珠三角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广东“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主要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挑战。况且产业结构调整也增加了大量的城市下岗工人。以广东为例,每年的失业工人近40万。但与此同时,广东省各级政府也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放在了对劳动力培训方面,广东工商局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因此海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就业竞争增大,就业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5.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受阻。目前,海南省劳动力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广泛覆盖全省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给海南省当前就业服务部门造成过大压力,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与现代市场就业机制严重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政府依据法律对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通畅。海南省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缓,由于经费不足和缺乏足够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建设和维护,不仅劳动力供求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对接,而且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较小。大量乡镇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有些地方根本没有信息网络系统,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搜寻成本较大。

6.管理体制不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不到位。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海南省转移的劳动力当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占全部转移农村劳动力的8.8%,参加劳动保险仅为6.0%。其中,省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占省外务工人员的32.5%,参加劳动保险为24.7%;省内跨市县域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7.1%,参加劳动保险仅为3.8%;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1.5%,参加劳动保险仅为1.0%。这一方面反映农民普遍自我维权意识较低,对社会保障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海南省就业市场不够规范,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和有关部门落实力度不强。

四、加快海南省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1.促进政府推动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内生力的有效对接。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努力。目前海南省的状况是一方面政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民反映普遍冷淡,劳动力转移政策遭遇上面热、下面冷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自发途径的无序转移,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增加了难度。两方力量汇集不到一起,其单方发挥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或抵消,有时甚至引起结果的变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推进式”向“内生式”转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宣传的力度不再以挂标语的多少来衡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农民宣传展示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客观性和必要性,引导农民消除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和对劳动力转移的消极情绪,进一步树立起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心理。同时,根据农民具有的较强效仿心理,在每个乡镇或村委会树立几位就业和创业的成功典范,发挥示范效应。二是落实政策与政策支持相结合。要加大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琼府(2005)33号)的力度,文件中提出的二十四条意见,可具体分解细化到各市、县以及相关单位落实,明确责任。同时,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海南省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融入城镇,支持“打工经济”。

2.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相关,但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以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针对海南省教育经费紧张、师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在全力保证全省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安排应有前瞻性,合理搭配教学资源以适应短、中期劳动市场的需要,教学内容应涵盖从职业搜寻到就业保障的整个过程。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海南县域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全国发达县(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海南省要推动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就要搞好搞活县域经济,这样能有效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心理成本和旅途成本,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内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具体应做到:一是要以战略眼光对各县(市)进行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如提倡一村一品、乡(镇)支柱产业、县(市)特色产业等,培育发展当地果业、种植业或畜牧业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以及特色海洋渔业。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农村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要重点抓好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选择有特色产业为依托、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建制镇适当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使之逐步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地,加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多条渠道吸收剩余劳动力。政府疏通城乡劳动就业渠道并不意味着光集中精力减少流动障碍,而是要合理兼顾人口流动的引导和调控,统筹规划,将剩余劳动力疏散到不同目标地域。首先,海南要充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输出的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进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大、精加工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其次要尽快整合海南的旅游资源,树立多种具有热带海岛特色和生态特色、高文化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旅游产品。再次,充分利用“9+2”等经济区域优势,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有关精神,加强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从以上分析得知,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可以是,通过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消化20%左右,发展非农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吸纳50%左右,省外打工输出30%左右。

5.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畅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目前,省内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但由于缺乏全面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和系统的市场信息支撑,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政府应致力于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回访制度和跟踪服务体系,提高海南省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水平。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与职业学校和其它培训机构密切合作,使之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发展最新动态,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的制度是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行的保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充分认识到这是农村劳动力有序可持续转移的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省情,严格依据《劳动法》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尽快出台相应法规,规范劳动力转移相关操作,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住房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把关招工企业的福利保障制度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及时通告,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政府间的合作,为农民工维权活动开辟多条“绿色通道”;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解决劳资纠纷的业务能力;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思想培训工作,帮助其树立必要的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3] 尹继东.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叶堂林,王红林,张考考.速度层次交流理论及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J].经济与管理,2004,(12).

[5]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篇5: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是全省30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7.8万,现有农村劳动力64.6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4万人。

(一)转移就业工作现状。

1.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及异地转移情况。近年来,新泰市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覆盖范围,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市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3.3万人,异地转移就业中,有组织劳务输出计3.7万人。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状况。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新泰市先后下发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两个文件,同时下达了具体培训任务,今年农村劳动力累计培训5125人。同时,市就业办积极联合各街道、乡镇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班,现已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开办30期培训班,培训农民工2100人,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新泰市现有定点培训机构26处,针对农民工和企业的需求,按级别、工种分别设置了不同培训类别,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3.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及存在问题。根据调研,新泰市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为8小时,农民工年平均收入为2万元左右。工资构成中以正常工资比例最大,加班加点补助其次。全市基本实现城乡职工工资统筹,同岗位与城镇居民收入基本持平,城镇职工收入比为1:1。由于大多企业实行计件工作制,农村劳动力坚韧踏实的劳动品质,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甚至高于城镇职工。4.农民工劳动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新泰市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为保证农民工安全生产,近年来,该市加大力度定期对企业生产车间设施、环境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让广大农民工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5.农民工社会保障及享受公共服务情况。转移就业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约为28%,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28%,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约为28%,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约为10%,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约为46%。农民工子女大部分都能纳入当地的免疫规划,能够享受到国家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计生经费已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租房或住在老家,住房条件较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该市有1.3万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从另一方面,部分服务型和以技术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很难招到熟练和充足的员工,用工需求量持续攀升。2.部分农民工思想不够开放,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守旧等原因,宁愿在家无所事事、吃救济受穷,也不愿参加培训、外出务工,使得培训工作难度加大,成为转移就业的一大“瓶颈”。3.培训机构力量参差不齐。该市的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相关的资金补贴扶持,大多靠自身市场运作来维持经营,师资力量较差、年培训量较少,难以适应现在高技能、高水平工种的培训要求。4.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各种工作补助、津贴都难以落实到位,有些单位甚至没有按照劳动法规要求,发放加班加点工资,造成一些农民工工作压力较大。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5.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管理和监督不够完善,部分用人单位克扣和拖欠工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同时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住房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行和完成。从实际情况出发,新泰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分工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大督察力度,对违法违纪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帮助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强资金供给保障。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上的目标责任,发挥劳动力转移协调小组的作用,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级分解、自上而下签订目标责任状,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鉴定专

项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运作机制。鼓励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深入推进“SYB ”创业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下乡,培训入户。

三是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增强技能培训能力,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机构的作用,构建新泰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适合各类企业用工需求的初、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倾力打造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各类就业培训机构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项目推进计划的用工需求,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

四是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充分发挥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以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的功能,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加快整合人力资源市场,挖掘其服务社会大众,衔接企业和求职人员的作用和潜力。不断巩固扩大劳务输出网络,促其向全面服务、规范服务方面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按省就业办统一要求,为其采购相应办公设备,提高其硬件设施。同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乡镇保障所建设的高水平、高质量。同时积极发挥乡镇服务平台作用,对农村劳动力状况实施动态监查,定期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统筹管理,加大综合服务力度。通过开展农民工恳谈日等综合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展免费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篇6: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剩余劳动力,转移

1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决不是偶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它是21世纪农村改革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它是我们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尽管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的地位日益突现出来,占据了主导、支配地位。其次消费结构也有着重要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中包括消费需求从重视产品和生活必须品的消费向制造产品和劳务消费方面的转变,使二三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吸纳了较多的城乡劳动力,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减少,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外,人们不愿意在食物上投资更多,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小了。第三,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工农收入差距,收入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使许多农村人口都想寻求机会进入城市务工,以寻求更高的收入,这也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力。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原因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也受制度、心理、民族、婚姻等因素的影响。

2 转移过程中的障碍

2.1 客观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弊端。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力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这种存在状态既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穷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所致,中国也已经认识到了这种结构的危害,并积极寻找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但这种结构的弊端并不是马上就能消除的,在某一段时间可能有扩大的倾向。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扩大。这一系列的不平衡就会使更多的农民想进入城市。可是二元经济结构又使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筑起了一道道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壁垒,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非常艰难。

(2)城市承受能力的有限。现如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都涌入了城市。钟甫宁教授认为,入世以后的国际竞争将迫使我们把农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列为重大而有急迫的任务,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人口又占绝大部分。据调查,农业部门人多地少,劳动力急切需要转移,目前中国农村仍有一亿到两亿处于隐蔽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况的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以上。实现城乡统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就意味着在没有完成高度的城市化之前,会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迅速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近些年来,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大批城市下岗工人,部分城市甚至制定了一些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地方条例来保障本地劳动力的就业。

(3)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因素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征地制度中“征地权的行使超过公共利益的需求”,导致征地权滥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没有普及广大农民。土地征用制度这一制度的提出本身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要求的。但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有些集体、企业和个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大肆占用农民耕地。我国土地的征用是用来满足人民公共利益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果是要中国人民共同享有的,而不是要城市或是某一个利益团体和个人独自占有。我们必须要把土地征收严格限制在公共性的范围内。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大肆圈占农民的土地建造豪华的办公楼,富人构建豪华别墅,大量预征土地长期闲置及超标征地,使许多农民可耕地越来越少或无地可耕。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农村土地的减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来严重困难。

(4)政府陷入对农村宏观调控的误区。解决农村问题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和引导,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是必须的,但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支出能力的有限性,单靠政府增加投入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农业税补贴、自然灾害补贴,这些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是靠他们自身创造新鲜的血液来维持的而不是一味地靠外部输送,政府只能以引导为主。

2.2 主观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但是现在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聚集,尤其是往发达城市聚集。农村教育日渐萧条,我们可能看过很多关于农村教育的报道,从简陋的校园我们便大致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教育了。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致相同:师资数量不够;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大多是高中毕业的教师,尤其在小学;队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比例失衡,老教师占多数,青年教师较少。

这就是明显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农村的孩子在起点就输给了城市的孩子,即使有机会深造也会因为高昂的学费而辍学。农村教育落后又如何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农村大多数的人都处于半文盲状态,最多上个高中那也只是少数人。农民文化素质低进城务工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有工作也只能是那些又脏又累又危险的活,造成农民收入低。收入低,教育投资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农民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不了其他的生产,转入城市又与城市高新产业需要的高知识高技能人才不符。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建立现代农业必须走发展合作组织的道路。由于农民现代文化的匮乏、观念落后、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农民个人缺乏独立的经济人格,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主体。政府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物资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加上农民自身对这些东西的了解程度的有限,农民的合作创业意识淡薄,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比例较低,部分农民对此还没有积极性,以致于农民各自为阵,效果又不明显。

3 对策研究

(1)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实现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转变。因此,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科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能认真贯彻执行,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他们内在发展的能力,从而使农村居民在同城市居民竞争的起点上不至于落后太多,体现以人为本的平等观念;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急需要人才的问题,利用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针对农民的实用性专业技能培训,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实用性技能的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还要发挥农民群众学习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农业科学文化知识,实现从单纯种地的农民向知识型农民、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的转变。

(2)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经济组织,加大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虽然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受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壮大农民的力量,通过为农户进入市场提供帮助,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生产资料,帮助销售产品,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扩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农村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它兼顾公平与效率,发挥着稳定农村社会的功能,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起着某种制衡作用。它还特别担任着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某些公益性职能,也还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它能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完善农村信贷体系。目前,我国农业信贷体系在解决农民资金方面作用不够。政策性银行由于缺乏配套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农业的资金支持作用不大。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由于国家实行商业化经营体制,缺乏优惠政策支持,导致这些农业信贷机构逐渐退出农业,借贷资金大部分都用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了,农民借贷资金困难问题依然很严重。此外,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国家的支持目前尚处于徘徊阶段,还谈不上对农业的支持作用。我们可以从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借鉴经验,完善国家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就为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打开了大门,就不会出现农民借贷难的问题,为一些剩余劳动力进行创业提供了资本,推动了乡镇企业和农民企业家的发展。

(4)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为了防止农民土地不断非法流失,我们必须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采取一些新的制度措施,填补土地征用制度的漏洞,遏制非法征地行为。

征地留用制度是指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时,核定一定比例的土地指标,留给被征地的村组和农民,用于发展非农产业的经营和开发,为失地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土地租金分配,长期保留农村组织和农民在土地上的发展和财产权。这种制度早在我国南海就已经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样可以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使农民成为无地农民。既满足了国家公益性目的的要求,又满足了农民的利益。

我们还要逐步实现土地征用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法律在我国的各项决策中就有较高的权威性。一个制度或政策一旦上升到法律的程度就会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和实施,并且会有严厉的惩罚体制,那么这项制度的实施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6)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也逐步形成,中国的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就自身而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依靠的还是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粗放性经营;就外部环境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占据了世界的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很难进入,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总之,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走出农业的困境,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难以完成。我们必须要找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充分挖掘农业的就业增收潜力,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政府要以市场机制为主,政策引导为辅,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分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的就业问题随着近几年农工潮的出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也是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表现,这表明农民不会一辈子被束缚在土地上,也可以从事一些其他的行业。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努力寻找解决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应当靠农村自己的内在吸收,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经济探讨,2003,(9):3-6

[2]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3,(1):4-12

上一篇:铁路物流基地投资方案下一篇:初中酸碱中和反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