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2024-06-0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精选6篇)

篇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欧阳慧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嬗变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的大幅度下降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配第—克拉克、①库兹涅茨②均在不同角度上揭示了这一现象。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及后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来完成这一过程的。而对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却是在此之后才逐步推进这一过程,中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走过的道路值得总结。

一、1978~1983年:“控制流动”下的准备阶段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地区开始的。农村地区的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解体,1983年最终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终结。随着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广,长期被人民公社体制压抑的农业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加了农业剩余。与此同时,在农村改革启动后,城市也开始尝试性地进行某些领域的改革,对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在维持户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了部分缓和,国有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以及部分建筑业用工等开始对农民开放,同时粮食的市场化和住宅的商品化,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一阶段,中央政府频频发文,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苏南地区率先创造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成为当时中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流模式;乡镇企业也相应成为当时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蓄水池”。

但当时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尚未触及,横亘于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二元社会体制也仍被视为不可侵犯之“物”,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大门仍然关而闭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继续受到严格的控制。198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③可见尽管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但政府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严格控制仍如同改革开放之前。这种情况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能量的积聚和释放,终于在原有社队企业的基础上爆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农村改革虽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农村内部相对自由转移的条件,但是从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来看,农村改革不过是对中国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部分修改”,城乡之间的制度隔绝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相应地,中国乡镇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不大,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吸引劳动力相当有限,而农村就业结构的逆向变动: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趋于上升,由1978年的89.70%上升到1981年的90.7%,而非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由10.3%下降到9.3%;198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量仅为190万人,1983年上升到535万人。总之,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大,还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属于大规模转移前的准备阶段。

二、1984~1991年:“允许流动”到“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就地转移主导阶段

1984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改革重心向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向战略转移。为了保证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资金和各种资源配置逐步向城市倾斜,以城市为中心的利益格局的恢复,改革集中体现在城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国家财税制度等领域。

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区域转移的政策,经历了由“允许流动”到1989年后“控制盲目流动”的过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镇落户问题的通知》,④放宽了农民迁移进镇的标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进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86年7月,国务院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允许国营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1984~1988年,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量增加,每年转移的农业劳动力都在450万人以上,农业劳动力年平均转移率达到了2.63%以上。特别是1984年与1985年,每年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更是在1100万人以上,年均转移率超过了3.8%。

但在1989~1991年,随着经济发展的变缓,前一时期实行的允许与鼓励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负面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⑤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空间缩小。随后,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的管理,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国家计委等部门的《关于“农转非”政策管理工作分工意见的报告》等政策规定,但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并没有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一刀切”地清理、清退农村劳动力。从1989年开始,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1989~1991年的三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不足300万人,比1983~1988年间的任何一年的转移量都要少。特别是1989年,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唯一的逆向流动。

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1984~1988年的“允许流动”过渡到1989年后的“控制盲目流动”,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增,从1983年的535万人,上升到1992年的1.1亿人,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1倍。第二,转入地以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为主。到1992年,乡镇企业数目已经达到2000万个,就业人员1.06亿人,其中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60%,异地转移只占40%。第三,转移方式以兼业为主。根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对全国28个县、市的调查,那时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未放弃原有的承包土地,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迁移人口⑥达到2315万人,而户籍迁移仅为343万人。

三、1992~2000年:“规范引导”下的外出务工主导阶段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由此所带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以及外企、外资的大举进入,都有力地刺激了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薄弱的城市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部门开始得到迅速的增长,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经济部门。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年半年以上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7073万人,其中从农村迁出占60%。

这一阶段,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政策,已从控制盲目流动过渡到力求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将农民流动纳入行政规范管理阶段。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199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从1994年开始,一些沿海地区的城市政府还相继实行人口总量控制、行业和工种限制的地方政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容量下降,一方面城市人口就业问题逐渐突出,下岗人员再就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增幅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新的挑战。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仅1999年和2000年就有1800万失业和下岗职工;农产品进入一个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这期间,尽管国家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继1984年后首次开展了户籍制度重大改革,但在城乡分割体制未消除而经济就业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城市为安排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开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如北京市对外地劳动力在控制数量、证件、管理、审批和工种方面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见表1)。种种原因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速度上有逐步放慢的趋势。

总的看来,自1992年开始,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国务院及各部委纷纷颁布各项法令、法规,鼓励、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政府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指导方向是积极鼓励、规范流动,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出务工”取代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数据,传统意义上的乡镇企业的稳定就业劳动力有所下降,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1340万人,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内就业的比例为45.9%,在城镇就业的比例为65.8%。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住户调查资料,1997~2001年年均转移600万人左右;而1992~1996年,年均转移超过800万人。

四、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加注重公平和融合

2002年,中国正式履行WTO组织成员的义务,国内市场迅速放开,国际市场持续扩张,国家日益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一是主要依靠近乎无限供给的低素质、低技能农民工维持的低层次生产要素结构受到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二是政府管理能力直接面对WTO组织成员的比较和竞争,公共政策越来越受到WTO规则的约束;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限制变为鼓励,政策着力点是保障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公共政策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轨道。2001年清理整顿对农民工的收费,除证书工本费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2002年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明确流入地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明确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2004年提出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2005年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2006年提出要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劳动管理,搞好就业服务和培训,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等。2008年1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6项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及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同时,各级政府加速了户籍制度改革,如在一些省份改变两种户口、居民权利不平等的状况,开始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深层制度约束,促进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并向市民身份转变。

这一阶段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规较以往明显增多,仅2006年一年就有近十部法规出台。从政策的内容来看,新时期下的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重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城乡统筹就业赋予了新的含义;二是重视转移过程中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重视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涉及的工伤、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总的来说,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改革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已经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但目前为止,中国对转移农民“双向流动”状态依然是政府主动的政策选择,制度层面的彻底改革一再延后及尚未系统考虑。

五、政策建议

(一)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控制流动”到“规范引导流动”,政府从谨慎对待转变为积极应对。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改革不断的深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就业容量的不断扩大,但政府对待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谨慎:20世纪80年代初的控制向城市流动,到80年代后期仅是有条件地允许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走向了规范管理的积极应对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实施暂住证管理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保障农民工权益等解决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从仅着眼于流动向以“流动、公平和融合”多目标综合管理转变。总体来看,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还停留在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上,仅仅关注农民流动、进城就业的政策。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民工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注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二)政策建议。

1.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综合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尽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更加注重公平和融合,但目前的政策还是基于农民工只是暂时地在城市工作、生活而设计的。与此同时,进城农民工转移的家庭化趋势、男女两性的均衡化趋势、女性流动人口的自主化趋势、年龄构成的成年化趋势、流动原因的经济化趋势等,都预示着进城农民工将有更加强烈的长期化趋势,他们将长期扎根城市。因此,大量进城农民工将长期扎根在城市,这是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设计时,要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综合有效的转移政策,要将农民工的政策设计重点从引导农民工流动转变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来。

2.更加重视农民工问题,将农民工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大规模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这些大规模的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致使他们难以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长期处于流动的困惑和焦虑中,影响社会和谐;由于享受不到晋升的权利,他们在工作技能上得不到快速提高,限制了他们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变迁,影响中国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形成和国际经济竞争力等;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从而损害到他们今后参与高考竞争的能力,更损害到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能力,影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可以说,以前的这种产生大量农民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在中国已难以为继: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在不断老化、农民工问题在不断凸显,这些都要求国家更加重视农民工问题,将农民工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加以系统解决。

注释:

①配第最早(1690年)揭示了农业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的内在动力是比较效益的差异,隐含了产业“软化”的思想。两个世纪以后,科林·克拉克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著名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尔后进一步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参见王亚南主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②相关文献参见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阶级增长 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③通知规定:第一,在城市地区严格禁止雇佣农村劳动力;第二,万不得已必须雇佣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时,须得到国务院批准;第三,在国家计划中需要增加人员的情况下,要首先雇佣城市的待业青年;这样还不足时需得到各地人民政府的批准;第四,城市临时雇佣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全部迁回农村,以强化户籍和粮食的管理。

④通知规定:除县城外的各类县镇、乡镇、集镇,包括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全部对农民开放;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

⑤价格并轨引发的通货膨胀,实行治理整顿。

⑥包括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

篇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三农”问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将“三农”问题列入其中,充分显现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就业、收入稳定增加这一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增收,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在新世纪中国要解决“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消化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认识

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学术界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1] 笔者比较赞同,但是这一界定还应该包括有地种但仅仅依靠土地收益难以维持正常生计的农民,这一部分农民,由于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农地收益低等原因,真正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在经济发展和要素流动过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变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转移的特征是脱离农业而从事非农产业,拥有城市户口,在城市居住等。[2] 只有拥有城市户口并在城市居住,农民才可以说是实现了彻底转移,但现实情况是绝大数农民并没有稳定的收入,也不愿放弃有经济保障功能的土地承包权,依然是农忙耕种,农闲兼业打工,表现“不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的流动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真正地转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数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工业化、城镇迅速发展等原因,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群体。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3] 目前,我国农民大部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尽可能多的从农业转移出来,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据一调查表明,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在非农业劳动中,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相比未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更高。[4] 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会被用于农业追加投资,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农民增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 陈俊 2009.7 《经济与管理》第23卷第7期 P5

[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分析与思考》姜飞 《河南农业》2010第6期(上)P59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5.2第一版P120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 张莹、杜纪玉《中国商界》2010年1月第190期P

43(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从而推动现代化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会促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则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提供人才、技术、交通、信息等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从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的小康。因为虽然中国农村经过改革后,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成为阻碍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重要障碍。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协调城乡发展,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农民增收。而导致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会导致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农业生产难以规模化、产业化,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会增加政府压力,威胁社会稳定安全。而通过合理引导、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会加快我姑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三.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每提高1%,经济增长率就能提高0.7%,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5%,经济增长率提高3.3%[5]。因此,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认识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它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稳定。[6] 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村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改组,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需求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全面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二)完善户籍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

[5]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黄嘉 2009年19卷第2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P142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3)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5年8月1

2目前,我国一直沿用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制度。这种城市 户口和农业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平等的,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劳保、福利等发面存在优势,而农民则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同时,在吃、住、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给农民造成许多困难,限制了农业人口进城,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我国在20实际90年代初就着手筹备制定《户籍法》,至今仍未出台,虽然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已有松动,但未根本改变。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逐步放开县以上中小城市户口,放开县以下城镇户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发展。

(三)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

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按此规定,经营权是农民家庭或个体的,维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严格规范城市用地,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7] 要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四)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1.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内部地域上的转移。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乡镇企业,文化,娱乐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约为1000万左右。[8] 因此要大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

2.激发乡镇企业活力,实现农业内部产业上的转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有一个伟大的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开辟了一条新路。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发展遇到重重困难。要推进乡镇企业改革,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3.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凸显农业内部吸纳能力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家庭经营和适度规模经济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9] 同时农业产业化通过利益机制,促进城乡人才、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更多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就近转移,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

(五)拓展国外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中城市,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虽然是最佳去向,但因现实条件及一些因素的制约,其容量有限,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开辟国际空间。以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配置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劳动力

[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8年10月19新华社

[8]《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陈际华、韩振燕 《甘肃社会科学》 2009第1期P214

[9] 《中国农民问题》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第一版P22-23

[10]《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现状与对策》杨慧娟《经济学研究》2010年4月18P250

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的3%左右,两者极不平衡。[10] 因此,国家可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进行,并同时以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地实现转移。

(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现实情况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相关。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因此,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要从基础工作抓好。继续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尤其是边缘地区,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唤起广大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教育。

2.注重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需求开展都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使其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会对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要教育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建立城市,爱护城市,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总过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从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着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重视农工业基础地位,始终重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要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增强问题意识,从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解决,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

篇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就近转移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逐步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2014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 万人, 比上年增加501 万人, 增长1.9%。其中跨省流动7867万人, 比上年增加129万人, 增长1.7%, 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6.8%, 中部地区跨省流动比例甚至达到62.8%[1]。农民外出务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加快了城镇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但是, 大量农村劳动力异地或跨省转移却带来了诸如土地撂荒、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 唯有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才是最佳出路。

1 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必要性

耕地撂荒现象引起政府对就近转移的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加剧,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仅仅在家种地已无法满足农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 耕地撂荒面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湖北省浠水县2012 年的耕地撂荒面积达4486.7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9.64%, 其中常年性耕地撂荒1253.3hm2, 季节性耕地撂荒3233.3hm2, 分别占撂荒面积的27.93% 和72.07%[2]。针对这种情况, 马龙县和广安县政府出台具体措施, 引导鼓励农民就近务工, 适时复耕, 使耕地撂荒问题得以缓解。这表明, 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 是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一个有效举措。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目前, 全国留守家庭涉及人口2.4 亿, 占全国总人口近20%。其中, 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家庭的77%, 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很大问题, 如家庭教育缺失、儿童缺乏学习兴趣、心理自卑抑郁、性格偏激、怨恨父母等。造成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 就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到城市就业, 没有时间和精力全面呵护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农村劳动力该如何转移的问题, 以实现国家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农村空巢老人强烈呼唤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每年约有2.4 亿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尤其是农村妇女也随丈夫一起出城务工, 严重加剧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弱、精神孤独、渴望亲情, 成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共同特点。空巢老人平时最大的愿望, 就是与远在异地的子女通电话以寻求精神慰藉, 然而这样的愿望也很难实现。这又加剧了老人们的孤独感, 丧失了安全感。就像日本近10a 4 万空巢老人孤独死去一样, 我国的空巢老人也正面临同样的威胁。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给城市带来不良影响, 迫切要求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流动频率高, 出行量大, 极易造成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农民工环保意识淡薄, 常会引起垃圾遍地、市容杂乱等现象, 给城市管理带来不便。更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市, 在城市中从事无证经营、哄抬物价、偷税漏税等非法牟利活动, 对城市经济秩序造成冲击。由于农民工的进入增加了城市就业需求, 对城市居民形成替代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这些现象无不表明,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的现象已不可持续, 而出路只能是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2 就近转移的困境

2.1就业服务平台基础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通过自发组织实现转移就业的约占70%, 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有组织输出实现就业的约占20%, 通过政府劳务输出部门组织就业的不足10%[3]。这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组织为主。政府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层次较低, 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 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监测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 河南省85% 以上的县级以上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没有独立网站或者没有实现省级联网或者全市联网。各自为政、互不联通的现状, 使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就业指导、劳动力资源供求状况等信息共享级别低, 共享程度差, 产生了很严重的服务漏洞。

2.2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参加过相关职业培训的人数较少, 农村务工人员大多从事对体力要求较高脏、累、险、差工种。而从事组织管理型、技术创新开发型行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愈发激烈, 一职难求;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却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就导致求职者找不到工作, 而招聘者找不到员工的尴尬现象。河南的农村劳动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素养与实践技能不高、就业能力低、求职观念落后和心理素质较差的不足, 成为制约该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瓶颈。

2.3持续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但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就业潜力巨大。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50% 左右, 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占比仅在16% 左右, 服务业整体产业层次偏低, 制约着吸纳就业的能力。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偏低, 消费观念、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相对滞后。消费服务需求有限抑制了消费服务类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对吸纳劳动力极为不利。河南省的主导型产业竞争力下降, 而新兴产业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支撑能力也不足以带动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4就业难度日益增大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 待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人数多, 城镇化进程中从第一产业释放的劳动力也在逐年增加, 再加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人员等, 每年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达200 万左右。河南省城镇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却较少, 无法满足这么大就业群体的需要。偏低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用人需求越来越不匹配, 致使就业领域受限, 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增大了转移难度。

3 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实现路径

3.1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就近转移是农民的转移, 我们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学习韩国政府自下而上的市场型城镇化方式。政府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各地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条件, 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政府只能从政策上支持或引导, 而不应行政干预。增加农民的农业性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政府不仅要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硬件方面加大投入, 而且要在农业的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软件环境方面加强建设, 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建立全覆盖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大量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定居创造外部条件。只有实现了所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 农民才能够自由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 才能切实保障就近转移、就地城镇化健康发展。

3.2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设工程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移民工程, 着力提高农民就业素质和能力。其次,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地采取就地培训、校企结合、就近培训、资助培训等方式。再次要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与当地产业特色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强调“公民化”培训和“适应性”培训, 如美国的“工读课程计划”、德国的“双元职业训练制度”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3.3发展乡镇企业

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实际优势开展转移工作, 比如发展乡村旅游业, 农产品加工业、林业和畜牧业等等。其次, 要着重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集聚、产业扶持等方面, 引导乡企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项目, 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要提升乡镇企业的自身素质, 培养创新能力, 生产创意产品, 塑造自主创新主体, 为从业人员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氛围, 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最后要利用国家信贷政策, 尽快建立乡企风险投资担保机制, 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和风险基础。

3.4引导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发布书籍和开展创业模范评选等活动, 大力推动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给予创业补贴、收集和发布创业项目、加强创业服务等方式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还可通过减免税费、开通自主创业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 提高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农民创新能力, 激励农民挑战新项目, 提出新观点, 做出新尝试, 发展新产业。2011 年, 新安县仝沟村村民利用交通优势以及水质好等特点, 开展了千亩玫瑰基地和一个有关玫瑰的养殖项目——音乐玫瑰鸡, 带领临近村民群众致富, 不仅带动了劳动力就近就业, 还为家庭和谐、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hb.gov.cn/gk/zjjd%20/110390.htm.2015-04-29.

[2]浠水新闻网.农村土地撂荒调研报告[EB/OL].http://www.cnxishui.27/cms6775 3article.shtml.2012-07-27.

[3]谢芳.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14.

[4]李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2) :188-191.

篇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Factors in Transferring Rural Labor in China

LIU Ru-liang JIA Ren-an2,DONG Qiu-xian1

(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2.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 in China,pointing out that transferring into small city or count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most part of rur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push and 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as rural people transferred from peasants to farm workers, from farm worker to city people,it advocates a consequa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forces.

Key words:transferring rural labor;push and pull theory;farm 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 、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3] 刘学忠.县城在我国农村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村经济,2004(10):73-76.

[4] 薛国琴.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J].农业经济,2006(7):29-30.

(责任编辑:樱 紫)

篇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2012-8-13 6:24:00 来源:湖北日报作者:执笔 杨朝中 陈帆

人员结构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大,处于人口红利持续增长阶段。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文化程度不高,男性比例逐渐增加,本乡镇人员就业结构优化。本乡镇仍是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区域。留守农村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员。

外出务工状态上,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力度不够大,就业层次也不高。

待遇有效改善。2011年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人员的比重为35.27%,较2009年增加11.66个百分点。从业环境良好,侵犯外出务工者合法权益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覆盖有限。劳保补贴覆盖面不广,“五保”(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参保率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不高。

返乡人员大量外出。2011年返乡12.02万人,再就业12.02万人。返乡人员比重较低,为11.66%,低于2009年5.18个百分点。片区内

1尚无吸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的产业,外出返乡人员再次大量外出。

片区内外差异。收入水平偏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企业招收人员比重偏低,经商人员比重偏低。

我省武陵山区劳动力富余,处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阶段,农民非农收入不断增加,务工环境显著改善。但受劳动力素质不高、转移组织化程度偏低影响,片区转移劳动力在收入、能力培养、发展空间等方面与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各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片区内劳动力的扶持力度,促进当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劳动力转移对片区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人地矛盾有效缓解。大量人员外出增加了留守人员的土地耕种面积,减少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消费。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锻炼,能够掌握一门或数门专业技能。

负面影响:骨干农民流失,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农作物增产增收受到一定影响。农村年轻一代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仅影响到他们市场竞争力、待遇水平和成长空间,也不利于国家经

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留守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堪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几点建议

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政策扶持范围内,可着力发展以高山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延长生产链条,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技能和收入水平。片区政府应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指导,密切与劳务输入地、用工单位的衔接配合,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输出。

制定倾斜政策,大力扶持外出返乡人员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建立用工信息交流发布平台。对吸收外出返乡人员就业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在金融、税收、土地、资本金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支持外出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破除体制限制,积极引导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门槛。逐步实现养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共享。

处理留守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组织农村留守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村留守人员集中居住,配建基础设施,覆盖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城市扶贫新领域。探索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扶持办法,加强政策引导,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打破向上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保障其发展权。

篇6: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20117381

2011级农经2班

胡家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可避免的在向城市转移,这在我国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怎么进行合理转移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稀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很早就保留着许多富余劳动力。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转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转移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国家主流话题。自“三农”政策实行以来,农民工进城打工越来越受到国家各大媒体的关注。农民工进城是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允许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决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潜在许多问题待我们加以早期预防和及时解决,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证明,它对于现存的传统体制的冲击,对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业人口有8亿多,但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现今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个,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两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已经转移的一亿多人外,全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

2.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也不过60多年,改革开放也不过是30余年。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普遍偏

低。由于封建社会旧意识的存在中国人思想中扎根很深,国外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先进思想难以让中国人从意识上接受。虽然中国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中国地广人稠,许多地区依然很少有人接受到高等教育。也只是在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才让中国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偏远的农村,由于意识或者是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其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19.2%,总体农村劳动力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50%之多,而且很多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低下,使得整个行业难以高速发展。

3.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新增人口数依然很庞大,而且现在正走向老龄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而在农村这个比率更高,因为5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年龄都集中在15~45之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正是处在体力旺盛,出于对社会贡献率较高的阶段。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农村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其次,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

1.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加大,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意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国家很多的政策倾斜,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这些差距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这些人,通过改革初期积累的资本,使得自己的财富进一步增加。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大量的资本积累,也很少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思想,与发达地区相比,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相对的贫穷。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在看到发达地区富人们的豪华生活方式之后,也开始不满生活现状,产生了想进城打工的思想。

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指数上升,人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加。给农村人口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外随着高校教育费用的提高以及农村医疗开支的压力,如果仅仅靠种田,农村人口生活难以维持。

2.三农政策的实施、法律体系的完善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了机遇。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生活问题得到了重视。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各种利于农民的政策慢慢得到有效实施。从以前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出,到现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首先,户籍制度的逐步弱化,特别是2013年起国家逐步放开全国大中城市及小城市的落户,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目前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大降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根据市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住房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得到保障。最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推出,使得农村人口生活及安全的到保障。目前,我国规定,凡是用人单位雇佣民工的,一律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建筑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法律的出台,进一步使得农民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权益保障。

3.土地规模经营及专业合作社生产方式的运用实践,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生产耕地过于分散零碎,一户一家的农业生产依旧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然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种植条件好,土地集中连片,农业经济效益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快,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土地面积较大,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节余了大量劳动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尽快投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在问题分析

鼓励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疑使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适应市场调节的结果。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必要措施。然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施,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事情会向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去发展呢?

1.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控制。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向城市涌进,农民在外打工的年限不断地增加,很多的农民已经开始走向富裕。其实,这也是国家制定政策的目的。但是,问题是:很多的农民看到别的农民开始富裕后,自己也想着出去挣钱,留下家里面的田地无人耕种。据调查,许多偏远地区农村有接近95%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很多的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每年仅播种口粮,够自己一年吃饭就足已。拿着国家的补贴,却只种点口粮,甚至田地荒芜。如果在这样下去,今后农村的广大土地谁来耕种,这不得不深思。

2.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未来人口素质担忧。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思潮,然而接受教育的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农民的心目中却不够强。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地区70%以上的人口只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将近20%以上的人口甚至初中都没毕业,虽然现在这一状况正在改善,但与城镇户口的子女相比,农村户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化率要低1/3甚至更多。这样一来,城市居民文化程度会更高,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也会相对越来越低。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中国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化发展。

未来是知识的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优化产业,进行合理产业转换,才能大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并且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在未来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提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3.加重城市负担。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够快。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

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而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2.57%。但是许多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而偏偏这些城市又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城市,大批劳动力的进入,给城市交通、住房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城市经济负荷,当一个城市承载的负荷高于这个城市的最大承载力,那么会给这个城市带来许多的规模不经济,尤其是污染,城市垃圾的排放的会话只能加重一个城市的新陈代谢负担。另外,大量劳动力的输入,加重一个城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负担。比如,公共秩序的维持,教育费用的增加,环境卫生费用的增加等。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概率的加大,需要一个城市及时维护,无疑增加一个城市的管理成本。

四.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夏商周以来,农民视土地如自己的父母。但是仅仅依靠土地,农民只能温饱。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土地流转,这个不仅能够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它还加快将农业产业细化、专业化,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化分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加快城镇化道路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形成了今天的城乡二元经济。二元经济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经济团体。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就是要磨合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别观念,重新科学定位工作、居住、休闲等生活圈,使得未来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提升,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政府及其相关事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承载力,吸收更多劳动力。

另外,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我国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商品交换和市场发育,而且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内部。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如果仅仅依靠向城市内部转移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只能是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补充二、三产业,更多的人口应该依托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很大,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以兼业为主,亦工亦农、亦商亦农,这样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小城镇更接近农村,进镇定居更加容易和方便,可降低成本和风险,能够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吸引更

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对那些地域偏僻、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山村,更是如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很好的选择。

4.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面对农民工创办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培训学校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职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条件的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的结合衔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开展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最后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小农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和适应城市文化及现代文明,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市场经济新理念。

5.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构建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首先,加快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由迁徙、自主择业、自由选择居住地的问题。同时还要使农民在社会生活、民主政治、接受教育等所有领域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其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尽快消除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合理配置,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竞争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拖欠、克扣工资等恶劣事件要加大管理力度。最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条件、工伤医疗、子女教育等很难得到基本保障,农民工几乎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因此,要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制度,使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养老、工伤、子女上学等方面能够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虽然逐渐减弱,但随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加快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合理布局,推动乡镇企业连片发展。鼓励创办适应农村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此外,重点发展农业第三产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今后要大力发展以餐饮、旅游、商贸、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五. 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4.5.马国祥,浅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2009,3 张燕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途径分析,农业经济,2009,6 韩科峰,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流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魏振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

6.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问题,2009,2

7.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

8.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9.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1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1.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12.成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新长征,2002,1

上一篇:MBA论文致谢词下一篇:七夕浪漫主题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