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2024-06-0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通用6篇)

篇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工作环境差且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对此,无论是政府和个人,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规范规范劳动力市场,适当拓展境外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濮阳 农村富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工业、服务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132802万人口中有72135万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濮阳市农村人口259.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1.1%,其中农村劳动力188.01万人,富余劳动力64.9695万人左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50.31万人,全年劳务总收入150.93亿元。据统计,2010年濮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76.5元,当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678元,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2.75%以上。濮阳市在河南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等方面表现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重要途径。实现这种转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果转移速度过快,不仅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给城市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问题和压力。所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辩证看待。

农村劳动力转移集体化组织化程度低。濮阳市劳动力市场目前发育程度较低,一方面,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机构对这个市场进行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乡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措施不完善,职能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而已成立的农村劳动力服务组织,也存在办公场地、人员和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输入地与输出地工作相互衔接配合不够,比如说农村就业服务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匮乏,盲目性较大。

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内十分重视改善民工务工环境,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但政府及相关部门仍存在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现象,特别是城市用人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农民工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不够重视;

二、对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缺乏政策优惠,影响了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

三、现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不够,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实现职业和身份转换的同时,缺乏组织依托、保护和制度承认,在社会保障、户口、婚姻、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基本被排斥在城市以外;

四、对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工作环境差,权益保障和在外生活状况堪忧。工作环境差、防护措施不健全、私自延长工作时间,这直接影响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安全和身心健康。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25%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天工作12~16小时的占48%,没有休息日的占49%。据统计,我国86%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75%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93%存在粉尘超标,职工中有35%接触有害物质,职业病发病率高达16.8%。由于维权途径和手段不畅通,真正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去处理问题的并不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是衡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基本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美国目前为3%,而我国则高达66.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客观现象,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作。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实现转移的思想基础。首先,国家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制定中长期转移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小组”,吸收发改委、劳保、民政、公安、农业等职能部门参加,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参与,全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维权、劳动保护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重新定位。

其次,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要充分发挥其宣传工具的优势和监督的魄力,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认识到加快转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农村工自身要克服自卑思想。要放弃农本位思想,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安于现状,穷家难舍的传统守旧思想,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教育,积极投身到转移大军中去,融入到城市、小城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实施异地二次创业,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重要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上的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建设高效顺畅的就业市场信息网络,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一是加快乡县省级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动整个劳务输出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就业指导、跟踪管理服务一体化,真正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建设成集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社会保障服务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培训等协调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信息网络。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构建覆盖区域、全国连接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省县乡级劳动力市场区域联网,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库。三是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组织化水平。四是进一步与外地建立密切的劳务关系。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要签订劳动力转移供需合同。如豫北南乐县充分利用政策创建濮阳市第二技校,并与浙江省奉化市技工学校、湖南省湘南市技工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输送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五是加强跟踪服务。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要加强跟踪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拓宽境外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我国境外劳动力转移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动力的1%,且输出较少,从事职业也较少,多集中在土木建筑工程。相比之下,罗马尼亚人口只有2100万,但2009年国外务工达500多万人次,国内汇款达20多亿美元;墨西哥有10%的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劳务输出收入达160亿美元,同时增加国内9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5,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总量的3%。资料显示,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动市场,俄罗斯远东地区国外劳动力需求达几百万。因此说,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如濮阳市张屯村,是有名的出国村:全村640口人70人出过国,收入相当可观。

结 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实现自身非农化、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新阶段,清醒认识和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篇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真正实现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转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转移 就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加快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

开平市是农业大市,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约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6%。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在现有农村劳动力27.2万人中,富余劳动 1

力约有11万人,目前未转移就业的约4.2万人。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开平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00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如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低于农村劳动力的净增量,那么势必就会造成农业劳动力剩余量逐年增大。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困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开平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

近年来,随着开平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接收平台。但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许多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电子电器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萎缩,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虽然开平市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但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目前没有转移仍然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占40%,无技能的占6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1年,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水平。一无知识,二无技术,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如建筑工、搬运工、清洁工等,赚钱越来越难。随着企业技术含量、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文化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劳动力。总的来讲,开平市劳动 2

力市场数量上供大于求,素质上供不应求,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

目前,开平市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经政府或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6%。由于大部分劳动者都是通过亲戚、熟人介绍的方式找工作,所以,亲人、朋友扎堆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工作的情况很多,这使得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外出务工人员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转移方式上盲目性很大。许多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依靠亲朋好友和乡邻的介绍,便进城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不了解异地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往往是徒劳而归。而那些没有朋友介绍,又或者不满足于介绍企业的工作待遇的劳动者,要自己重新开发新的就业“阵地”,就更只能靠碰运气。盲目求职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限制了开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民工的劳动保障体系十分脆弱。目前,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为主要特点的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开平市的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村外出劳动者很少有节假日,有13.4%的劳动者全年工作330天以上,而且是经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 3

不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而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甚至没有补偿。

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

2010年,开平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51.8:38.2,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服务要求的提高,第二、三产业企业对工人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已经很少企业会招聘初中学历以下的劳动者,至少要求高中以上学历,甚至要求大专、本科学历。

开平市有些乡镇由于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求职者中初中文化以下,无基本技能的占60%,文化程度偏低成为转移就业的一大障碍。

以前,企业招工往往对年龄有严格限制,一般要求25岁以下,或者30岁以下。但是现在,由于用工紧缺,已经有部分企业把年龄要求放宽至40岁,但是由于大龄劳动者文化程度太低,很多企业仍然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这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对转移就业的制约非常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教育程度较低,而上学时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主要目标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离开学校以后,没有特长,动手能力较差,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普 4

遍缺乏职业技能,而随着工业产业升级,开平企业对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技能的缺乏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

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然而,要把一个“白纸”般的劳动者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型生产工人,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一般不愿意对毫无基础的劳动者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大量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技能训练。

目前,开平市个别镇未能建立相应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全市上下定点培训机构不多,培训设备设施相对简陋,机构规模小、师资短缺,制约了培训数量的增加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开展培训工种相对单一,培训层次多为初级,对开展专业水平较高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缺乏必备条件,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

(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多年来,开平市只有一个人才市场和一个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提供服务,劳动力市场为普通劳动者服务。虽然两个机构都号称“市场”,但实际上仍属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机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与其它城市相比,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发展明显滞后。

目前,开平市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也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的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属于原始的盲目流动。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

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近几年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当前,开平市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仍然比较薄弱,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参加各种社会 6

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2.6%。部分企业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农村劳动者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制约了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

一是积极发动企业开展岗位培训。结合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的需求,引导企业转变用人观念,更多地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并继续动员企业开展灵活有效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的培训服务。

二是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定点培训机构通过与用人单位定向联系,结合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制定培训方案,设立培训专业工种,培训后向用人单位输送技能人才,促进培训与用人单位岗位素质要求紧密结合。

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各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作用,依托技工学校、技工分校和就业训练中心、镇级培训基地等设立定点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前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工智力扶贫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办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积极承担农村劳务输出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格局。

四是加强培训与就业渠道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延伸到乡镇社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并为转移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后转得出、转得快、转得好。

(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全市按实名制的要求,对有转移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建立电脑工作台帐,实行转移就业跟踪。对开平市劳动适龄人口和进入本市就业的所有劳动者,统一印制和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免费核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

二是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备案制度。由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管理,转变就业观念,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回流率不超过20%。

三是建立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制度,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推荐就业信息服务。

四是建立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按时足额 8

支付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

五是完善“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和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江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部署要求,充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企村劳务合作的业务指导,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提高企村劳务合作实效。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抓好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条件,为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和自主择业及企业自主用工提供便利、快捷的公共就业服务。

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工程。积极筹建新的劳动力市场和综合培训基地。二是远程招聘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立市与镇两级远程招聘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建立省、市、镇(街道)联网的远程招聘信息系统。三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市区建立一所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训工种齐全、辐射全市的公共实训基地。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农村富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可在市区开设大型的免费专场招聘会,方便市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而比较偏僻的乡镇,可联系各用工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到各乡镇开设的招聘会上设置招聘摊点,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将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消除农村已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将 9

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对于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应将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在教育、劳动、工商、医疗、保险等方面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优越条件,消除转移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近几年,开平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的重要渠道,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开平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344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89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501人,农村劳动力参加考证人员考评合格率为87%,获证后转移就业率86%,使企业和农民双方都受益匪浅,较好地实现了双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促进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开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开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3、《2010年开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篇3: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讨

1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1 新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2007年新疆总人口2095.1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1274.92万人, 占总人口的60.85%。2007年新疆从业人员830.42万人, 其中乡村就业人员454.83万人, 占新疆从业人员总数的54.77%, 其中乡村就业人员当中, 完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21.56万人, 占总乡村就业人员的70.7%, 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29.3%, 可见, 新疆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严重偏低。

1.2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1.2.1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创收总体情况。

2003年全疆农村劳务输出54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99元;2004年全疆农村劳务输出100万人次, 人均创收140元;2005年全疆劳务输出的人数超过115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达到180元;2006年转移130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260元;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劳务创收情况比2006年也更加好转。

1.2.2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情况。

从地域结构方面看,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在疆内, 如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内地沿海有10万人, 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3%, 同时农村劳动力在疆内流动也有几个明显的地域表现, 即南疆多向北疆转移, 北疆多向天山北坡经济带转移;从年龄结构方面看, 绝大多数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处在15~40岁的年龄段;从素质结构方面看, 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7.24%, 小学程度的占42.84%,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8%,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从农牧民总收入结构看, 2004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244.93元, 其中劳务收入仅138.23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860.23元, 新疆劳务收入占纯收入的6.1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39个百分点。

2 影响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政策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国家对劳动力培训转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项目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二是新疆党委和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上的思想越来越统一、措施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大, 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并正在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 解放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

2.1.2 农民需求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步增加, 单纯的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农民转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 南疆喀什、克州及和田三个贫困地区, 目前就闲置了1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农民对增加收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三是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农民对相关的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2 不利因素

2.2.1 农牧民思想保守, 安于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虽然全国农民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 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仍然较为落后, “宁愿在家受穷, 不愿外出务工”、“老守田园”、“温饱即安”的保守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农牧民安于现状, 怕苦怕累, 故土难离, 不愿外出的思想依然较为严重。尤其是南疆的喀什、和田和克州等地, 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总人口的95%以上, 受传统习俗和一些陈规陋习的影响, 加上生态环境恶劣、信息闭塞, 制约了新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的转移。

2.2.2 农牧民自身文化素质低、语言不通、技能低弱。

据统计, 2004年, 新疆农村劳动力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0.02%,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7.62%,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6个百分点, 小学文化程度占41.76%,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56个百分点, 初中文化程度占40.6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4个百分点, 高中文化程度占7.79%,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6个百分点, 中专文化程度占1.7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9百分点, 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45%,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2个百分点,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新疆社科网,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探析, 张新华, 2006-10-27.

2.2.3 绿洲经济使得劳动力转移成本高。

新疆虽然地域辽阔, 但新疆农业属于绿洲农业, 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虽然新疆国土面积达166万多km2, 但适合农业生产的绿洲只占总面积的5%, 2007年底, 新疆耕地面积只有411.42万hm2, 耕地面积仅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2.47%。而且新疆生态脆弱, 土地“三化”比较严重, “沙进人退”时有发生, 因此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绿洲经济。尽管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地貌环境上的阻碍, 但绿洲与外界的联系毕竟不如沿海地区、平原地区那样便捷, 严重地制约着绿洲之间的劳动力转移, 如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 (州) 所在城市间的平均公路距离为742km, 各地 (州) 署、府城市与所属县城之间平均运距为155km, 各县之间的平均运距135km, 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高。

2.2.4 培训滞后, 培训层次水平低。

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技能低弱, 在转移过程中就需要以培训作为前提和基础来加强和提高农牧民的素质与技能, 以符合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的需求, 同时, 培训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工种、就业时间和就业人数。根据目前情况来看, 新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培训滞后、覆盖范围小;二是培训师资力量紧缺;三是培训层次水平低;四是培训经费缺口大。

2.2.5 城镇化水平不高,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

2007年新疆城市化率只有39.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新疆的特大城市有1个 (乌鲁木齐市) , 没有大城市, 中等城市有5个, 其余均为小城市。由于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经济实力不强, 缺乏聚集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并且很多小城镇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简陋、城镇化和工业化普遍发育不良等问题,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

2.2.6 信息不灵, 渠道不畅, 中介服务组织不规范。

农村相对闭塞, 信息不灵, 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难度较大,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无序化, 很多农民想出去打工, 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 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 不知要到哪里去学。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亲友介绍、家庭成员带领、本村外出人员示范、自行外出等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缺少管理规范的专门从事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协调、培训和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性中介组织, 这就使得农民的流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 不仅给劳务市场带来混乱, 也给接收地增添了不安定因素, 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后续转移及规模化流动。

3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3.1 加大宣传, 切实转变农民就业观念

在新疆及各地州所属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介开辟专栏, 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方面的有关政策, 以及当地涌现出的劳务创收典型户、典型乡镇等。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 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 树立“一户一人外出打工, 学会一门手艺, 赚回一笔钱, 致富一家人”的新观念, 大胆走外出务工创收之路。努力营造浓厚的鼓励劳务创收的社会舆论氛围, 帮助农牧民逐步开拓视野,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增强农牧民开展劳务创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强化培训,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和以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 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 使更多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 对职业培训结业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实行“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带动鉴定, 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3.3 各地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为当地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地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该重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 要积极组织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牧民, 参与政府投资的退耕还林、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环境整治、县乡公路、电力和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地州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 在项目招标中, 要把使用当地农民工作为一项约束条件, 对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做得好的企业, 工商税务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3.4 积极探索、拓展境外劳务输出

由于思想意识相对比较保守以及知识、技能水平不高等原因, 以往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期转移到国际劳务市场上的非常稀少。随着培训力度的增强、农村劳动力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新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以及少数民族农牧民与周边国家在语言、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有较强趋同性的优势, 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输出, 把邻国的国际劳务市场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战场”, 将中亚国际劳务市场作为劳动力长期转移输出的主攻方向。

3.5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与二、三产业是相辅相成的, 城镇化能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城镇建设。新疆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 鼓励农牧民以家庭经营形式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业, 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和产品发展相关的加工、贮运、营销和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新领域。

3.6 培育劳务中介组织,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

按照“政府服务引导, 乡村组织登记, 中介组织参加, 农民自愿参加”的思路, 新疆各地州应该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培育支持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带动农民劳务创收, 并结合实际建立劳务经纪人奖励长效机制, 同时重视加强农村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的管理。此外, 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通过劳务供求信息服务网和劳动保障网等网络体系、农业部门“三电合一”和农信通等各种媒体广泛搜集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培训信息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 并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搞好供需对接, 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又可以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

3.7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回归”创业, 实施“引凤还巢”工程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返乡农民工回到自己的家乡, 这批人在发达地区打工过程中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思维, 增进了阅历、知识、经验和技能, 自身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与未外出者相比, 回乡农民工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如何使这些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已成为一些贫穷落后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 也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所以新疆各地州应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 这种回流实际上包含有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甚至意识流等, 各地工商管理部门也应该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降低准入门槛, 为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农民从事经营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寻找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新疆社科网,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探析, 张新华, 2006-10-27.

[2]新疆党校经济学部,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经济杂志, 2007, 11.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王方华, 顾海英.新农村、新思路、新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篇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文化约束,择业空间约束及信息约束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转移规模。本文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就是农村失业者,他们与城市失业者的区别,在于其失业的隐性化。根据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失业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存在巨大的堡垒,农村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现象突出,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在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在十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的民工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少、层次底、盲动性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一,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转移任务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尚有5亿多人,而根据我国现有耕作土地面积来看,大概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耕作方式的更新,集约经营的推广,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减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从“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随着开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业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由“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从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游击队”逐步成为“正规军”。

第三,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看,改革之初以至整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90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从转移人员就业情况上看,从事加工建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二、三产业的人员较多。

二、制约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待输出的劳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少。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智力型的劳动力却难以及时大量提供,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的劳动力输出停留在靠体力、干重活的低层次阶段。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存在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技术型、智力型劳动力的供给严重短缺,因此,其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对于大量要求文化技术的复杂劳动则 “望工兴叹”,眼睁睁地失掉一些就业机会。

2、缺乏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文化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城镇人口就业技术教育,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社会办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缺乏与农村劳务输出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和管理;缺乏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缺乏与输出地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计划。这一切,都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另外,随着目前城市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劳动者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劳动力竞争,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3、择业空间的狭小

一方面,城市就业空间在缩小。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同时,同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市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就相对缩小。

4、信息约束

在我国,待转移劳动力常常会面临信息的制约。其信息的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地区分布来看,多为就近转移,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风险较大。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免也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在缺乏正确、合理的指导下,易形成盲目的、自发的、无序的民工潮。加之平时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对劳动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缺乏充分考虑,使不少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偿所愿,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也常常会造成劳动力待工时间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5、制度制约

但现行政策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许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受歧视现象仍很普遍。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和子女教育、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城镇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差甚远,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潜力,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就业的新局面。总之,要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2、 强化职业培训,保障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下,农村劳动者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3、搭建服务平台,保障劳动力转移有序

劳力盲目转移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构建如下相关平台。如: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发和启动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动态跟踪管理,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服务基础。

4、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载体

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现有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交通、供水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品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增强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为农民进镇创业创造条件,使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

参考文献:

[1]张宏,任海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⑴.

[2]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⑵.

[3]廖乐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⑴.

[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05,⑹.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经济日报,2006-2-6.

[6]任保平,洪银兴.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4)

篇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1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 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 …………………………3

(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3

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4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4

(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5

(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5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6

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7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7

(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8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9

篇6: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一、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

(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

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发布、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1998年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四、加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更多的“务工能人”成为企业家,为家乡新农村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五)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转移

上一篇:转正申请书、四篇思想汇报下一篇:安全工作例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