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策略

2022-09-10

我们国家作为有着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国家之一, 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基本的特征。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 本就具备较大基数的农村劳动人口, 还快速的增长。所以, 科学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 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 使得非农就业的数量和比例在不断的提升。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成因

1.1 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矛盾的产生

受到我国人口基数、社会经济发展均衡度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滞后城市化的问题非常的明显。而且, 最近几年来,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化建设与进程的推进落后于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加之各个地区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限制, 让城市的聚集功能与效益很难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 城市就业岗位的数量、容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转移的效率, 影响了城市就业矛盾问题的化解。

1.2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双重二元结构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 指的是我们国家既有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构成的经济二元结构, 也有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构成的社会二元结构, 这两种二元结构成为双重二元结构的载体。双重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我们国家的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 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提升生活的质量, 选择到城市里面打工等途径。因此,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 是导致当下城市就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同时, “民工荒”也成为招聘市场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劳动力过剩与专业性短缺的问题, 是由于用人企业的需求与劳动力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来看, 初中及以下的劳动力占了主体, 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很好的胜任技工类、知识类等岗位, 导致就业市场“技工荒”等问题的出现。因此,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 制约着城市就业数量与结构的矛盾。受到社会法制进程推进的速度和完善程度的影响,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用人制度、保障体系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健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用人机制等的不健全影响, 对农民工的权益、城市的就业、教育、治安等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直接造成了我国二元劳动力结构矛盾的产生。

1.4 就业市场人员结构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失业人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增加。城市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成为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之间矛盾的契合点。技术密集型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快速的发展, 而随着技校等社会培训力量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快速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就业的范围。这也使得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的竞争态势愈加的激烈。加之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问题的存在, 使得解决城市就业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成为当下政府等职能部门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策略

2.1 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加快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对促进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进程当中, 服务业、基建业等提供的就业空间在不断的扩大, 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阵地。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 通过统筹城乡建设, 发展各地区的中心城镇, 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对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比重

最近几年,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制度的不断实施,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路径。从当前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来看, 工业比重整体上占了较高的比例, 但是受到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 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低于第三产业。因此, 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需要通过增加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等, 来扩大第三产业的规模与数量, 以此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当中, 进一步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

2.3 加大农村综合教育投资的力度

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 政府要从社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 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资, 在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出发, 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农民工的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农村就业培训站、农民工定期培训班等方式, 来增加农村劳动力专业人员的存量, 降低无技能、知识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数量, 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岗位的转移, 提供有效的智力、技术与素质支持。

2.4 多元创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式

探索灵活就业的方式, 为农村劳动力谋划就业的多渠道, 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的重要丝路之一。灵活就业是与传统的企业等岗位就业形式相对而言的, 灵活就业可以通过个人创业、社区服务、小型加工服务等途径来实现。灵活就业方式的创新与盘活, 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多路径就业的引导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岗位补贴等方式进行扶持。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灵活就业方式与渠道的拓宽, 实现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的科学、多元、高效引导。

2.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 提升社会保障的水平, 需要通过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科学转移。通过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门槛, 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利的各种其实, 加大区域间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共享等。同时, 各级政府要加大多层次农村社保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城乡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 是当下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活、提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这一问题, 需要通过加大城市化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等措施, 来进一步的规范、创新劳动力的转移,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效益, 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稳定、和谐发展。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就业二者之间的矛盾, 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此, 本文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为研究的主题, 在分析二者矛盾成因的基础上, 就矛盾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 丁润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 2016 (13) .

[2] 田志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J].福建农业, 2015 (08) .

[3] 李媛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河南农业, 2016 (01) .

[4] 吴亚红, 耿相魁.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11) .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联合干预研究下一篇:任务型教学在城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