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保障

2024-06-30

法制保障(精选8篇)

篇1:法制保障

5年前,民工张某在某建筑工地发生工伤,致使脾脏全部切除,因此与该建筑公司发生伤残纠纷,拖了几年却未得到解决,法制 降低工伤风险的保障。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介入后,通过鉴定确定张某为工伤五级伤残。根据鉴定结果,用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了伤残补偿和妥善安排。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后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分散企业工伤风险,促进职工工伤康复,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重庆市不断完善的职工工伤保险制度,正在使许多类似张某这样的不幸者得到了保障,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制度在不断完善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逐步在19个区、县、市实施工伤保险,几年来,在已开展工伤保险的区、县、市逐步完善了制度,组建了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至2001年8月,全市工伤参保企业2306户,职工达35万人。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首先规范了劳动鉴定程序中的组织和管理,着重规范了劳动鉴定程序:对劳动能力最终鉴定的申请审批、鉴定材料审核、鉴定专家教授的确定、鉴定过程的组织和鉴定结论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合法性;成立了由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伤残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每次按照鉴定学科从专家库内随机抽取鉴定人员,鉴定结果必须经过鉴定专家小组评议后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加强了对鉴定过程的监督,被鉴定职工和单位均到场,接受鉴定专家的询问,现场检查伤情,并请市内新闻媒体参加整个鉴定过程,增加了鉴定过程的透明度,调查报告《法制 降低工伤风险的保障》。其次,工伤的认定坚持实事求是。重庆市社会保障部门规范了受理工伤认定工作程序,规定了企业上报的工伤事故的责任和时限,对个别企业未上报,职工或其亲属申报的均一视同仁受理,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申报材料、调查取证,及时下达工伤性质认定书,并协助企业正确处理工伤事故。第三,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处理工伤纠纷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工伤保险应当立法规范自1996年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后,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已经开展了工伤保险的区、县、市结合实践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各地制定了相关《工伤保险实施细则》,为顺利贯彻落实《试行办法》起到了推动作用,逐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伤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伤性质认定时限、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特困或倒闭企业无力支付工伤赔偿等等。黄军系国有粮食加工厂的工人,1998年7月16日夜间操作玉米加工机时发生工伤,右臂被机器绞伤,造成粉碎性骨折,当地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经县医院抢救治疗未愈,后经厂领导同意,转入市医院住院治疗。黄军出院后,要求加工厂报销在县、市级医院治疗费用和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粮食加工厂以企业经营亏损,无钱支付为由,仅报销了治疗费用,而不予支付其住院期间伙食补助,使黄军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某特困企业职工刘强,1998年6月的一天,下班后到厂内职工浴室洗澡时,突然发生锅炉爆炸,左腿高位截肢,造成终生残疾,医疗费花去60多万元,其家属要求赔偿100万元,由于厂方拿不出钱,刘强的赔偿始终无法兑现。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关注,在重庆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沙坪坝区代表团陈一化等11位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重庆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的议案》,此议案已引起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

篇2:法制保障

加强安全法制 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红线不可逾越

2015年是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政策,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唱响“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主旋律,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液化气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活动开展方式主要以强化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素质,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事故发生,保障我中心安全生产。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体系,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明显加强;事故隐患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篇3:法制篇:强化建设保障权益

办好商会就要发挥商会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以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北京水产农特产企业商会自2014 年12 月1 日起, 在“商会微信公众号”开通商会合作单位——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以法助商”专栏。专栏开辟至今, 已刊发法律案例与分析内容达18 期, 受到广大会员的极大关注, 切实做好了为会员单位的法事服务工作, 为会员及时排忧解难。同时, 律师事务所对在经营业务中合同签订、履行及其他各类问题提供常年的每周五坐班咨询服务, 现场办理相关事宜。此外, 通过举办相关法律专题培训、学习讲座等, 为会员单位提供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篇4:农民土地权益需要法制保障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确实要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化、如何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必须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以此保障农民的生存就业与发展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另外,土地使用成本增加,也可以减少盲目占地、随意圈地等现象的发生。

应尽快出台新的《土地管理法》,让法律为农民土地财产权护航。去年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解决了近年来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乱象。而对于涉及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现行《土地管理法》,其征地程序、補偿和补助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在该法中一直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和充分体现,也是目前产生一切乱象的根源。

农村征地随意问题也必须解决。农村征地范围必须界定为公益用地才能征用,比如可以对公共利益界定为: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用于非公益性的其他城市化用地,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由用地者与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承包人直接交易合作开发。

篇5: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重大工程任务。法制建设作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保障,研究 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谓寻得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良策,为造福子孙,惠及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最伟大的、根本性的事业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

二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的重要性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问题时,便成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关注点;另外一点在物质形态这一层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和关系,改进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生产领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如循环型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物质产业、低碳发展;在精神领域,能够创造新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了环境方面教育、关乎环境的科技、影响环境的伦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3.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社会必须有解决冲突、维持或构建秩序的程序,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一种关于秩序的背景观念,使人类社会得以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持续发展。而法律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涉及到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法制的发展对这种约束将是实质性的,它会约束市场如何运作,并确保维持这些约束条件,以促使市场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共同福祉和活力而运转。可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方法。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法治。

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要正确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而变革旧的观念并育养先进、文明的法制观念,创建合理、和谐的法律制度且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在于培养、改善、提高每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力量集中起来,明确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我们在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现状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修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草案一审稿民意征求激起一场强烈的公众表意“风暴”后,此次在众多立法修法中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意征求”,同时,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官网全部公开。在这封被许多媒体认为在“中国修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函件中,民意表达被放在了显著地位。环保法修订如此吸引大众视野,表明了民众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注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在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问题与民生促进焦点的考量。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破坏制约经济长效发展,生态破坏日益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近两年来频发的雾霾现象更是将公众的视线从经济增长转移到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深化,以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短视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价值排序在悄然发生变化,民众、社会团体与政府从不同角色出发,均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各方力量从不同价值取向的频繁交锋到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乃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就在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迎来三审的第二天,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就因为严重雾霾而全面停课,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具有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行为规范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相较于法制,作为动态之治的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的依法而治,而立法即法律制度的完备是这一切的起点。科学的立法是以现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以可实行性为关键,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良法的建立。

以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为例:从2012年的一审草案到目前的三审草案,本次修订从人大立法会到专家讨论、民众参与,充分吸收了各方积极的建设意见,从而形成了针对客观实际,立足现实,具备可执行性的修改预案。

针对目前环保工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因经济发展的冲动而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而无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环保宣传教育薄弱、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等,草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针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针对处罚过轻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同时引入了“按日计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者的处罚上限就是100万,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对此此次修订案草案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存在违法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处罚,而且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发生逾期不改正的情况,将依法做出严厉处罚决定的执法行政机关就在当日可以按照原来的处罚数额继续按日进行连续处罚。

针对某些地方因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建议将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的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主体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考核对象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开。在三审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修订。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专家建议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也需要考虑诉讼主体的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防止滥诉。据此,建议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由二审稿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区、市)里的环保联合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诉讼”修改为三审稿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于此次修正草案的关注,以及广开言路、积极响应的立法修法精神,使得民众的意见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此形成的草案,乃至以后将正式颁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也会激励社会各界,运用法律制度,积极监督自我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生态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这就是法治的价值认同。

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1.将生态文明、环境权的地位上升到宪政高度

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使其既有防治环境污染的功能,又能对自然资源提供保护,真正起到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享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从现在的国家政府的事变成广大民众自己的事,调动他们运用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目标。

2.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项目设计市场准入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施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改革措施的确定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公开听证确定这些项目和措施是否对生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3.推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而且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不单单包括政治制度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模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

[1] 周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4期第73页

[2] 帕提古丽·库尔班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思考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4期第59页

[3] 汪培文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 绿色视野-2014年5期第143页

篇6:法制保障

方忠敬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总体势头良好,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够和谐;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抓好“四个民主”,突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构建长效机制,探索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途径。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我区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搞得好不好,如果有关政策规定、实施程序、办理结果都不公开,农民群众缺乏了解和参与的机会,政策措施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落实农民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管理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把党和政府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第二,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推进村民自治,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过去,在一些地方,一些乡村,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忽视甚至剥夺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对一些村里重大事项,他们不知情,没有村务管理的监督权,严重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促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实现依法管理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依法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管理村级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法治在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只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做到对基层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广大农民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而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民主进程有效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总体势头良好,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教育不够深入,普法宣传教育在外出务工人员等方面还有疏漏,针对性、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好,弱化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肆意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民主法治观念不强,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够和谐;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绊脚石”。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1、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加强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既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农民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重在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法制化管理水平。

创新载体,开展“四进农家活动”。基层民主法制宣传要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一是开展法制宣传进农家。要编印法制宣传资料或法律单行本,向农民免费赠送;二是开展法制信息进农家。依托新闻媒体,开辟《农村普法》专题、专栏,及时传递法制信息,向农民普及基本法律知识;三是开展法制文艺进农家。把抽象的法律法规编演为通俗易懂的法制文艺节目;四是开展法律服务进农家。通过法律咨询和调解,解决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纠纷,引导农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整合资源,开辟“四种培训阵地”。一是充分利用乡镇党校,村级党员活动中心这块阵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专项培训。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阵地。通过法律援助咨询热线维护农民正当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法制学校阵地。在条件好一些的村,要建立村民法制学校,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四是创新法制宣传橱窗阵地。要结合各村实际,设立法制宣传园地,使广大村民抬头见法,随时学法。

突出重点,开设“四项学习内容”。农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突出四个方面的重点学习内容。要以学习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要以学习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以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要以学习合同法、劳动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确保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广大群众懂得如何依法维权。

2、抓好“四个”民主,突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决定着农村现代化进程,只有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障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要以尊重民意为原则,实施民主选举。搞好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是基础,村委会选举是难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坚持、四把关:坚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选举;坚持不划框框,不定调子,不干预民意;坚持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坚持公平、公开、竞争的选举原则。

要以民主议事为关键,实施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管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群众当家作主的主要标志。对凡是涉及新农村建设和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如遇重大事项,根据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要以民主理财为重点,实施民主管理。财务工作是村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当前要把财务管理作为村务管理的重点。一要健全组织。二要严格审核。民主理财小组根据财务规定,逐一对收支单据进行审核,对审核合理的开支,方能入账。三是定期公开。

要以村务公开为基础,实施民主监督。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各环节中是过程最长、组织行为最为复杂的环节,也是目前“四大民主”中最为薄弱而亟需加强的环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就要把监督活动贯穿于村干部行使权利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村干部的权利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覆盖到哪里。一要开展村民评议干部活动。每年要召开一次全体村民会议,由村干部向村民述职,村民对工作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要设立村级民主监督箱。并把民主监督结果作为村领导干部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要强化责任追究。

3、构建长效机制,探索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途径。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如果没有一套长效机制,就无法保证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持续健康深入推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组织领导体系、村民自治机制和两委运作方式三个关键环节,努力探索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途径。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确保农村民主法制工作的健康推进。

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以法建制,以制治村,照章办事,规范管理的原则,对涉及农村工作的多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形成上合法度、下切民意、系统全面、配套完善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一是实施科学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既注重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功能,又简洁明快、易于被群众接受和执行的村规民约。二是实施共建和谐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农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矛盾调处机制,使农村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权益保障机制,用健全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来维护、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有效落实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

篇7:《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法制讲座稿

《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法制讲座稿

深圳市芳草地社工中心--------司法社工 杨振亮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共同从法制这个角度认识一些有关残疾人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我国的各项事业都是在依法运行,包括残疾人事业也是依法促进。关于残疾人事业除了宪法等法律法规中有规定外,我们国家还特别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专门规定了残疾人的权利、义务、社会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及国家对残疾人的保障措施。除此之外,我们国家还有一些配套的相关政策规定。只是大家没能够全面掌握而已,也正因为认识不到位,也就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寻求救济渠道。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残疾人到底有哪些权利?第一项权利是平等权。我国宪法赋予任何公民包括残疾人在内都享有平等权。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当然,残疾人也有例外的时候,有的法律特别规定残疾人受处罚与其他人不一样,如《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

在《民法通则》中,主要针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的规定。行为能力和残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为能力欠缺的人中有的是残疾人,但残疾人未必是行为能力欠缺。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8条设有三款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为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教唆、帮助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凡是盲人、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都不予处罚。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减免制度适用的对象限定在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民事责任减免针对行为能力欠缺的人。刑事责任减免的适用条件要求必须是在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的行为时所为的犯罪行为。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则未加适用条件,只要其犯罪,都可以减免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减免则强调主体的行为能力欠缺和监护人的监护能力。这种规定,正是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特别关照和保护。第二项权利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项权利要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而 定,并不是所有的残疾人都能享有,如有的残疾人是盲人,可以享有选举权,但是被选举权能不能享有?很明显,不符合被选举的条件。另外的还有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和获得赔偿权(指得是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侵害的,残疾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以及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第三项权利是宗教信仰自由,也就是残疾人可以信仰宗教,也可以不信仰宗教,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你们信或不信宗教。当然,邪教组织是不能参与的,比如,练法轮功反党反社会的行为是不允许的。第四项权利是残疾人的人身自由权利。根据宪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残疾人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残疾人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残疾人的身体。任何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个人,未经法律许可或者未经残疾人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或者封残疾人的住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需要对残疾人的身体、物品、住宅及其他地方进行搜查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要出示搜查证、执法证等证件。反之,这些人员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在人身自由这项权利中残疾人还享有生存权(残疾人一生下来就受法律保护,禁止监护人遗弃和虐待残疾人,如果监护人遗弃和虐待残疾人,轻者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负刑事责任)、生命健康权(任何人不能侵犯残疾人的身体,侵犯者构成犯罪,刑法规定要从重处罚)、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残疾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较轻接受治安处罚)、隐私权(通信自由及通信秘密受保护,包括一些日记也受法律保护)。第五项权利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残疾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受侵犯了,残疾人或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提起诉讼的过程中,如果残疾人有困难,可以请求县残联法律援助站协助请求县法律援助中心派出援助人员进行免费援助。)、劳动权(残疾人只要有劳动能力,就有从事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国家专门制定了《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及培训、服务保障措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对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休息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受教育权(残疾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专门制定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专门规定保障残疾人的接受教育的教育设施条件,从师资、经费保障等方 面加以保障,残疾人同其他公民一样参与义务教育,国家拿出经费保障残疾人完成义务教育,甚至到中专、职业学校及大学就读,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以上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残疾人享有的权利。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残疾人的义务。根据宪法及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残疾人的义务有: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残疾人虽然受国家和社会保护,但是,残疾人同样也不能不受约束的为所欲为,同样和其他公民一样要遵守法律法规,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同样要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处罚);

(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四)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五)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六)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七)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对残疾人税收减免,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有的减得少一些,有的减得多一些,有的全免了。所以,残疾人还是有纳税的义务)。

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展开讲。大家了解了残疾人权利、义务以后,应当体会到,残疾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残疾人事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帮助残疾人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安居乐业,和朋友一起为建设富裕、祥和、文明、进步的新曼等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解读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四大亮点

立法,为了8300多万残疾人的切身利益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 陈菲)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24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对残疾人保障法的全面修订,是惠及全国8300多万残疾人的一件大事,对于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专家表示,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呈现出四大亮点。

亮点一:禁止对残疾人歧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说,中国政府已签署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国应当禁止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其内涵不限于教育、就业等歧视,还包括拒绝为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等情形。

基于此,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除了歧视残疾人以外,对现在有些人侵害残疾人亲属以及工作单位的歧视,都是属于禁止基于残疾人的歧视。这既与国际公约衔接,又对于残疾人的权益保护更加充分。”

亮点二: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和早期发现

有关单位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100万新生儿患有各种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生人口质量,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母婴保健和预防残疾的知识,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机制,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法律还明确,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

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尽早发现和预防出生缺陷、促进残疾人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亮点三: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目前我国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亮点四:强化各级政府在保障残疾人权益方面的职责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对残疾人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的实现。

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务院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

篇8:法制保障

一、西方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动因

(一)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展开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德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一方面,“工业革命”为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随,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过去农业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家庭养老形式已难以抵挡工业化时代的生存风险。另外,“工业化”的产物无产阶级与工人运动导致了社会不安定,迫使资产阶级通过养老制度来维护公民的合理生活预期,维护其统治稳定。养老保障制度最终在社会变革与转型的背景下建立起来。首先,两次“工业革命”为养老保障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不仅使本国国力得到增强,也成为了养老保障的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国家的财富积累促进了养老保障的制度化。在早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美、德等国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进展非常迅速,工农业产值和国民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积累的大量国家财富才能保障政府具有足够的财力负担养老保险金,这是养老保障法律制度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

其次,“城市化”为养老保障制度提供了生活条件。

“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城市化”进程,促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解构,为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提供了生活条件。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在1800年以前,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到了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达到52%,19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城市化速度更快。(1)在城市工业社会的生活中,以工业生产与家庭的分离为代表一切传统的观念都发生质的变化,家庭的特殊功能开始外移。子女对父母在经济上的依赖程度降低,父母在家庭的绝对权威地位被削弱,家庭规模在缩小、分化,核心家庭逐渐代替了多代同堂的联合家庭,代际关系日益淡薄。(2)传统农业社会中通过家庭和教会的“互助型”、“慈善型”来提供养老保障的传统救济制度逐渐削弱,养老保障制度从民间转移到国家和政府。从此,农业社会中那种生产方式分散、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集聚生产、抚育、赡养为一体的家庭养老模式被分解,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大生产制度下的集中、专门、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然后,“市场经济”为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观念支撑。

“工业化”发展的另外一个产物就是以风险经济为本质的“市场经济”。它一方面保障了通过合法风险行为获得的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也潜伏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工伤、失业等巨大风险。就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来说,市场风险意味着老年劳动者生活的无保障性和不确定性,给社会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立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时,俾斯麦宣称:“如果我们能使没有产业的人们满足于现在他们的地位,任何物质代价都不会太大,这不啻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而其应付革命的代价却会是更大。”(3)同样,罗斯福也认为:“我们被迫通过政府运用整个民族的积极关心来增进每个人的安全保障。”(4)“在我们目标当中,我把我国男女老少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5)因此,他力主美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工业化”造就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增强了社会的风险意识,这为养老保障制度的确立提供了观念支撑。

最后,工人运动为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外在动力。

“工业化”在改变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关系的结构,资产阶级一方面通过“工业化”获得利益,另一方面也造就了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家往往通过工人和无产者来转移经营风险,延长劳动时间,或者解雇员工,这无疑使本来就利益对立的两大阶级的关系更加恶化,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工人运动,工人阶段要求企业和社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养老给予应有的保障。为了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反抗,不得不采取一定措施通过强化国家镇压职能以及对社会政策做出必要的调整,来转移社会风险,并保证其合理合法地进行。而规范化、法制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举措之一。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养老保障确立的外在动力。

(二)养老保障制度产生的思想根源

思想是制度的先导。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自由竞争一度是主要的经济和生活理论,这也反映到社会保障制度上,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公民的个人生活。但是,由于工业社会中,风险的不断扩大,尤其是19世纪后期以来市场失灵的屡屡出现,工人罢工和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思想家们开始反思既有的完全竞争理论,出现了德国的新历史学派、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等,为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

1. 德国的新历史学派

19世纪晚期,以解决德国社会中存在的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为主要目的,以布伦坦、施穆勒诺等人为代表的德国新历史学派(此学派也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劳资合作的社会政策,具体内容为:以缓和阶级矛盾为重点,以提高工人的生活待遇为目的,以政府立法和社会政策为手段,最终达到资本主义统治稳固的效果。德国在新历史学派的影响下,率先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1889年,德国推出了《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开启了西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先河。随后新历史学派在美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发展起来,于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基础形成。

2. 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

费边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矛盾急速尖锐化的社会背景之下。费边社会主义的组织基础则是成立于1884年的费边社。“费边社”由以伯纳德·萧伯纳、社会理论家悉德尼·韦伯和比阿特丽丝·韦伯夫妇等代表的一批关心社会问题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该组织在最初由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心以研究和教育宣传为主要目的成立,名称取自于费边在罗马名中的含义———师法费边有名的渐进求胜的策略。

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在了英国工党的成立中发挥了作用,对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着重要影响。英国政府1908年出台的《养老金法》,规定了每一位达到退休年龄这均能领取数目相等的养老金的强制性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直接产物。

二、早期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实践

(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这其中有诸多因素,而“工业化”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则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工人阶级为争取生存保障而进行的斗争愈演愈烈。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民主党运动的影响,德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表现得更加激烈。当时,在德国首相俾斯麦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采取了“胡萝卜大捧”的应对政策,一方面通过制定《社会党镇压法》抑制革命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采取软化的政策,促使当德国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的法律,如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工伤保险法》和1889年的《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由此首次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险体系。因此,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其发端之初,实质上是为了防止工人阶级反抗的政治工具。(6)当然,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也表现了统治者对社会安定的追求和增进无产阶级福利的愿望。

1. 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案

1881年初,德国皇帝宣布实行社会改革,社会问题的受害者采取保护性措施。对于老年保障问题,其实早在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政府就曾经颁布了“陆海军人养老金及遗属救济法”。该法案一提出就引起了社会民主党人的反对,1889年初社会民主党人向国会提交了老年和残疾人社会保障法案修改提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范围从71岁降低到60岁,将养老保险缴费资格从30年降低为20年;将补贴标准从50马克提高到90马克;降低获得残疾津贴的条件;对收入高于3000马克以上者征收累进税,作为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的基金来源。

2.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特征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由于没有经验借鉴,其独自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社会保险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社会保险法制原则。

在1883至1889年的德国,《工伤保险法》、《疾病保险法》、《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等一系列法案相继通过,由此当工人发生了患病、年老、残废、生育、死亡情况时,国家负有保障工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的基本义务这一原则得到确立。换而言之,国家把解决工人在风险发生时产生的各种困难当作自己的法定责任,这使得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和施舍型的社会救助相区别,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也体现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精神。

第二,强制性原则与共同责任原则相结合。

社会保险制度的强制性原则体现在:共同责任原则指雇主、雇员与政府共同分担相应的责任。其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履行监督义务,而雇主责任与雇员责任则表现为对社会保险费用的共同承担。企业独自承担工伤保险费,雇主和与雇员共同承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费用,监管职能则由政府承担。通过强制性原则和共同责任原则,既保障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执行,又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缓和了劳资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三,“自助”原则为前提。

在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下,雇主、雇员按各自的收入比例共同缴纳保险金,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将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资助。而被保险人想要依法领取到各种社会保障津贴就必须先履行完自己缴费义务。也即,社会保障只有在工人先缴纳一定费用,“自己帮助自己”的前提下,他才能得到社会保障。同时,社会保障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对等”的特点,因为给付标准同劳动者的收入和交纳社会保险税费相关联,这也是“自助”原则的进一步延伸。

(二)英国免费养老金制度的建立

19世纪末以前,英国养老主要是依靠个人自助、家庭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形式解决。政府对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主要是在家庭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介入的救济。实际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正是以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开启的,该法力图使传统宗教式的社会慈善过渡到社会救济,虽然其实施未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这部法律毕竟将济贫事业视作政府责任,是近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源头。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英国议会又陆续通过了《吉尔伯特法》《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法》)等法律,但现代意义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则以1908年颁布的《养老金法》为标志。

1.1908年免费《养老金法》

1908年英国颁布的《养老金法》主要的特点就是免费性和普遍性,该法案规定了收益群体的资格条件:

(1)年满70岁;

(2)作为英国公民至少已达20年,并居住在英国的土地上;

(3)依该法令标准计算,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10先令。(7)

这说明,只要是居住在英国20周年以上并年满70周岁的英国公民,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这确立了英国养老保险普遍覆盖和免费领取的两大原则。《养老金法》是20世纪初英国颁布和实施的第一部重要的社会改革法令,由政府出面,通过国家养老金防止因年老而造成的贫困,开辟了不同于德国共同责任的全新保障模式,它不再像济贫法制度那样在贫困成为事实的情况下实施消极的救济,而是一种通过国家提供养老金防止因老年而造成贫困的积极的预防性的措施,是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这种免费的养老金制度注定不会实施太久,但是免费养老金制度却为老年贫民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保障。

2. 英国免费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

(1)缓解了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英国的免费养老保险制度于1909年正式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贫困的问题,领取国家养老金的人数也不断上升,从1909年的46万上升到了1914年的78万。(8)

(2)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免费养老金的所有支出都由政府承担,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统计,1914年政府用于养老金方面的支出达到970多万英镑,1919年为1800万英镑,1922年为2530万英镑,1927年就高达2700万英镑。(9)

(3)老年贫困仍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养老金领取的资格审查十分严格,这就导致了许多养老金申请者在种种限制下难以领取全额养老金。尽管英国政府做出了努力,为了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领到养老金,改善生活水平,扩大了养老金制度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养老金津贴,但根据社会调查专家鲍利和霍格的估算,1923年英国领取最高标准养老金的每对夫妇每周得到的养老金,距离能够充分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所需资金仍然相差2先令2便士。(10)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面对不断高涨的提高养老金补助的公众呼声和高额的养老金支出,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对免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途径。

三、小结

西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确立,是与西方社会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变革分不开的。两次“工业革命”为养老保障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城市化”为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提供了生活条件,“工业化”的另外一个产物“市场经济”的风险理念则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观念支撑。当然,不能忽视的是,工人运动为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外在动力,而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劳资矛盾而确立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为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德国的新历史学派的国家责任主义、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的平等理论,以及英、美等国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则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主要西方国家纷纷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养老保障制度。

注释

1史探径.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法译评,1999(2).

2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

3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杜,1990:361-362.

4富兰克林·德·罗斯福.罗斯福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8.

5同上,第69页.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7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31.

8武琼.英国养老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1:45.

9David Black.Pension Scheme and Pension Fund in the United Kingdom,Oxford,1995,pp9,转引自武琼.英国养老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1:45.

上一篇:政务诚信建设整改方案下一篇:“三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三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