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梦

2024-04-24

法制梦(精选6篇)

篇1:法制梦

法律人之梦

我有个理想,将来我要做一个法律人。我知道,法治是现代文明制度的基石,是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法律人的中国梦,是维护公民合法利益的权利之梦;法律人的中国梦,是追求社会公平的正义之梦;法律人的中国梦,是让中华民族真正实现民主与文明的复兴之梦。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点点滴滴的贡献。我们还没有到那种可以为国家的振兴做大事的那种地步,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目标——实现中国梦。

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中有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青少年是中国的基础,给我们教育是为完成中国梦打好基石,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希望,是完成复兴的基础。

在古代的时候,管仲和鲍叔牙是生死之交。有一次齐恒公和管仲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恒公问管仲:“假如有一天你要是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好呢?”齐恒公问了他三遍,管仲在第四遍才说的是鲍叔牙,齐恒公说:“我真觉得特别奇怪,鲍叔牙对你这么好,听说你们是生死之交,他也老是让着你。记得你辅佐公子纠时还射了我一箭,如果不是他帮你说好话我早就把你杀了,后来鲍叔牙还推荐你为国相,现在我问你国相人选,你第四次才推荐他,你对得起他吗?”“你现在是问我谁最适合国相人选,不是问我最感激谁,最要好是谁,我和鲍叔牙私交很好,但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是吗?”古代的人都知道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如今有些掌管国家大事的官员却不能遵守法律上的规定,贪污腐化,为所欲为,任人唯私。抵制不住外界的诱惑,以致陷入泥潭,便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美国法学家波登海梦曾说过,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让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法律总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得到应有的保障。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目睹了祖国最近几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深知道,法治意识的加强与进步对实现“中国梦”有巨大的影响,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巨大的帮助。

法律人站在公民权利与强权暴力交锋的战场,捍卫每个人的权利,捍卫每个人的中国梦,让比太阳还要光辉的公平正义洒满人间,是法律让人永恒的信条,让腐朽与蛀虫无处藏身,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文明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中国梦成为世界所敬仰的精神价值。

依法治国的理念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在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安然的景象中朝我们走来,它像阳光一样洒满大地,像暖流一样抚慰人心,让我们在春天的日子行动起来,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发扬廉洁之美德,秉持克己奉公之操守,以法治精神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努力唱响法治的好声音,共同实行美丽的中国梦。

篇2:法制梦

法制宣传进万家,倾力护航中国梦

———龙北社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这也是首次在党的全会上提出的法治中国理念。我们知道,法律是滞后的,法治却是灵活的,应该做到知法守法,更要规范用法。怎样落实依法治国的大方针,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基层法治。

基层法治离不开基层人民的法治意识,如同外国法学家所强调的: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我认为宣传工作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保证。我所在基层地方,交通相对不便,居民法治意识不高,曾经出现很多治安状况问题。近年来,得益于政府加大对违法治安案件的打击,同时在报纸、媒体宣传,以及在各小区内主要交通要道张贴、公布本镇薄弱镇违法违规简报。此举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百姓法治意识,由此可见加强居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是多么重要。青少年历来都是我们社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法制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成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青少年 法治建设 中国梦 基层

实践时间: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8月10日 实践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龙北社区 实践范围:龙北社区居民

实践方法:采用走访调查方式以及参与法制宣传工作当中

引言: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面对列强的凌辱,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为这个梦想奋斗,是光荣的。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漫长的路,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而目前龙北社区作为一个基本的基层单位,她的中国梦,就是中国的基层法治梦。我深信,法治梦既是中国梦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法治梦来托起。

基层法治离不开基层人民的法治意识,如同外国法学家所强调的: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我认为宣传工作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保证。我所在基层地方,交通相对不便,居民法治意识不高,曾经出现很多治安状况问题。近年来,得益于政府加大对违法治安案件的打击,同时在报纸、媒体宣传,以及在各小区内主要交通要道张贴、公布本镇薄弱镇违法违规简报。此举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百姓法治意识,由此可见加强居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是多么重要。

实践内容:加强社区重点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的关键环节。社区居民的结构成分多样,具备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在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注意加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一是把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模式,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等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崇尚法律的观念和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行为习惯。二是利用法制课堂、法律咨询、现身说法等方式,对社区老年人、下岗职工、残疾人群体,开展以依法维权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这些群体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针对社区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的趋势,坚持法制教育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集中教育为主分散教育为辅的思路,对社区外来人口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

龙北社区因此在不断加大青少年法治意识活动宣传时,采用了多种宣传形式。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

1、我们利用周末在街道设点,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散发《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资料。

2、组织青少年阅读法律知识,各类青少年法律知识读者本、《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等刊物。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1、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法制培训会、反邪教培训会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普及法律知识。

2、组织青少年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通过与庭审现场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警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通过网络搭建交流平台:

龙北社区团支部网络上开通“龙北社区青少年交流群”的QQ群,采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传递信息而搭建的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而我也加入其中,时常与青少年们进行沟通交流。

其实,在向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过程中也教育了青少年的家长们,从而真正使法制宣传工作走进每个家庭之中,在循序渐进中提高群众法律素养,加快平安法治建设,共同努力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倾全民之力为“中国梦”保驾护航。

我在跟随龙北社区的工作人员向青少年宣传法治教育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影响社区法制建设的问题,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一、社区法制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尚未在全社区达到共识

目前,有些社区居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社区法制建设不了解、不重视,不能充分认识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社区法制建设不可能搞好,社区建设也必然搞不好,甚至会偏离航道、走入歧途。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区全体居民的重视,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致共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解决。

二、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质量、工作方式有待于提高和改进

从目前的综合情况看,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对依法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居民公约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尽管龙北社区成立了服务中心,但作用仅限于法律服务上,依法管理社区和依法规划社区建设的氛围还未形成。

三、社区法制建设财力支持问题

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在开始阶段,需要一定经费。就比如这次组织青少年阅读法律知识读本上,由于经费有限,所以此次社区购买的书本数量收到限制。这就需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以及社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的支持来共同解决。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加强社区法制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努力想到解决办法,才能够有效的建设和谐社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制观念

宣传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讲究方式,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这次的“模拟法庭”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加强社区群众对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全体社区居民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社区法制建设。

2、开展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是社区法制建设中最繁杂、最艰巨、最主要的工作。新形势下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将治安防范置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中,要求社会治安防范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3、开展社区法律服务

为社区提供法律保障搞好法律服务是社区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其长兴不衰。开展优质服务“文明窗口”活动,为社区建设保驾护航,为群众和社区单位提供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

实践体会: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龙北社区在这中间担负着重要作用,我身为龙北社区的一份子,在暑假这段时间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希冀,用法治梦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用法治之手托起中国梦!

篇3:法制梦

(一) 学校法制教育缺乏长期性

法制教育是学校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 在进行法制教学时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不能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 不能对学生进行持久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这样就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法律意识, 不能养成法制意识。

(二) 教师的教学计划不能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

教师的法律教学计划最终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时, 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在不合理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法制教学的方向可能会与正确的方向产生偏差, 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还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引导, 让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 不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学生从法律知识的学习中收获不到乐趣与成就感, 学生的后续学习动力也会不足, 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 法制教育活动相对缺乏系统的配合

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 选择有区别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因为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不同, 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而有所区别。目前职业院校对于法制教育活动的支持和关注力度还不够, 学校不能从宏观上正确掌控, 学生的法制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无法达到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 教学方法单一

职业院校虽然已经开展了法制教育, 增加了法制教育课程, 但教学方法单一, 经常是采取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 缺乏生动形象的教育, 使得当下职业院校法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二、增强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意识

(一) 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要想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 就务必把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 只有相融后的法制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开始独立思考, 并找到正确的法制观与人生观。文化教育建设是法制观念实现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要加强与地方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不仅要提高学校的文化环境, 更要增强学校周边的环境, 清理学校周边的黑网吧、歌厅、台球室等, 加强对学校网络的监管, 坚决抵制黄色、暴力、邪教网站的传播, 净化网络环境。从调查中发现, 许多学生的坏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 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也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的主要场所, 一些家长的坏毛病很容易被孩子学到, 所以学校要联合社会和家庭共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不断优化文化环境, 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成长, 为进入社会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 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是当下学生的重点方向, 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实践教育尤其重要, 学校依靠开展多种方式、内容多变的社会实践, 例如, 在学校宣传栏中加强对法制教育的学习和宣传, 在学校广播中加强对法制节目的言传, 在社会调查中加强法律知识调查, 在组织集体活动时, 注重加入法律元素, 引导学生用心学习法律法规, 用眼看懂法律现象, 用脑去思考法律相关知识, 用耳去听法律讲座。全面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 持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实际活动和亲自实践增强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不断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去挖掘实践资源, 不断从身边的实践出发树立法制观念。

(三) 确定统一的教学计划

首先, 确定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 保证课程的实施。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制教育课程设施的保障,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课程内容的保障, 不允许法制教育课程被其他课程挤占, 保证课程的保有量, 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 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其次, 确定法制教育的计划。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加强对校园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 全方位提升法制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引导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制观念, 自觉维护法律法规。提高职业院校法制观念工作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 提升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制度保障上的能力和水平。应该做到从教学中确定法律知识教学提纲、教学内容等方面上都要达到标准化要求。注重法制教育课程中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学院所一直坚持的法制教育体系, 并规划出具体教育内容及方案, 并能保证到各个环节, 因此在学习法律课程的内容时, 要注重前后内容的互相融合, 不断提升内容的贴合度。

其次, 好的法律教材应该拥有法制中的严谨性、科学性, 同时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情况, 而教师也应该在开展教学前详细了解课文内容, 为法制概念的讲解进行铺垫, 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保证学生可以了解教材详细情况, 也可以通过教材中配图对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最后,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课堂实践活动, 另一个是课外实践操作。其中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配合下不断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集体讨论, 通过创设课堂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不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更加直接和亲身操作的体验和知识;二是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指课外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积极保护自身法律权益, 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 这是加强法制观念的深层次运用, 是法律知识的操作和实践, 是提升法制观念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一) 尽量丰富教育内容

1.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有数据显示, 在面对同一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采用口授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两节课内理解度最多能达到55%;只让看学生能理解70%;如果听、看、说并用能理解90%。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交互使用, 开展多维教育教学。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 例如微课法课程教学等。只有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拓展, 利用新媒体解决传统教育中的不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和壮大, 各种学习资源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被学生获得, 所以更要主动利用新媒体把正面、积极的法制思想传播到学生身边, 不断增强学生对于法制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不断夯实学生的法律知识, 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用新媒体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兴趣, 挖掘新媒体潜力, 带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是职业院校强化学生法制观念的举措与内容。

2. 要加强课堂上师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只有注重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可以了解更多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还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只有深入学生之中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具体问题, 只有用平等关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法制教育。至于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 真实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学习, 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了解得更深, 这样有详有略的进行讲解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在针对几乎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的非法学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时, 其教学案例的选择想法和法学专业的法制培养观念不同, 案例的选择应以职业院校学生日后工作及生活中所能涉及的案例为主, 以此来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 改革课堂教育形式

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法制教育教学, 丰富法制课堂形式。虽然目前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职业教育的法制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的法律教育配置课程一直是人们思想上的盲区,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法律教育体系相对健全, 许多高效的教学方法较为成熟, 而职业教育在法律教育上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教材压缩, 没有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职业院校的法制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无非是对传统法制教育课程的重复、延伸, 因此生搬硬套, 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别, 其特点为满足市场专业技术的需求, 所以在配置职业院校课程要加强与专业学科的结合, 以其专业特殊性制定较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只有法制观念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 才能使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目标在与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的情况下得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实现。

(三) 注重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是保证法制观念落到实处的关键, 通过不同的学科渗透, 能够将法制观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从而深化法制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加强法律知识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串联。通过在不同的专业学科中加入了法律知识, 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深化法制观念;另一方面, 能够加深自身接触到领域范围的法律知识积累, 提高懂法、守法和用法能力。其次,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不断强调法律知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引导学生选择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要课程, 还是未来择业的法律知识积累。最后, 加强课堂意外的法律知识学习, 在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之后,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明显提高,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要不断加强实践和注意平时生活法律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对侵害自身权利的举措要坚决制止, 要积极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不断维护法律权威, 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不断维护国家法律, 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晓.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2.

[2]杨楠.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尚法理念培养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3]王广红.沈小军.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建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46-47.

[4]娄淑娟.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法制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篇4:法制影视的法制意识

近年来,法制题材影视片的拍摄十分走俏,从《红色康乃馨》、《公安局长》到《荣誉》等,大都以惊险的情节、火爆的场面、激烈的冲突、善恶的冲撞而吸引观众的眼球。然而,在某些法制題材的影视片中,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有悖于法理的现象及有悖于法制的言行。前不久,看了由赵薇、谢霆锋、孙海英等当红影视明星主演的《玉观音》,就感到影片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丧失了法制观念,混淆了法理界线,反映了编导在创作思想上的迷惘。

《玉观音》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恨交错,生死情仇。影片中爱的浪漫、情的缠绵似乎被更多的血腥杀戮和复仇火焰所吞噬和覆盖。安心作为一名缉毒女警,在有未婚夫的情况下,和一个小帅哥毒贩毛杰邂逅,即刻擦出火花而以身相许,并怀上了孩子。后来,毛家毒窠被捣毁,毛父被击毙。于是,情人成仇人,毛杰和其兄疯狂地找安心报仇,先后残忍地杀死安心的丈夫、安心的孩子并严重打伤安心的新男友杨瑞。如果说在这之前,毛杰的贩毒或许是受家长的教唆或蒙骗,而他对纯真爱情的憧憬并未泯灭,那么当他出狱后开始丧心病狂地追杀复仇,毛杰的个人性质就完全改变了,沦落成了一个无视国法、杀害无辜的凶残杀人犯,而此时安心却依然痴情不改、爱情至上。当她单身去会毛杰时,毛依然毫不手软地向她开枪。至此,丈夫的血、孩子的血、杨瑞的血和她自己的血应该使她警醒了,但她却还是情意绵绵地讲:“这把枪本来是想打你的,但我满耳还是你的声音……。”最后还是潘队长一枪打倒了毛杰,毛杰临死前还向安心打了致命的一枪,使之同归于尽。一名缉毒女警察,对一个大宗贩毒、杀害数人的凶犯竟爱得如此至死不渝,真是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公民个体来讲,安心丧失了最起码的思想觉悟和情感理性。作为一个司法人员来讲,安心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守则和法制原则。一个缉毒女警的生活作风如此轻浮放荡,一个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如此淡薄错乱,这样的叙事形态、人物设置和主题解读,反映了编导人员在审美观念上的迷失和法制观念上的失落,这与现代社会所迫切呼唤的法制意识相去甚远,也有违有损于文明秩序的公共意识和安康祥和的国家利益。值得一提的是片名取为“玉观音”,很有反喻的象征性,观音是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化身,其宗教的意蕴是“度一切苦厄”,而影片中的安心被她的爱人、情人视为玉观音。实际上正如安心所言她是灾难的化身,谁沾上她谁就难逃灭顶之灾,从颇有才气的丈夫到年幼的儿子都命归黄泉,而富有男子汉魅力的杨瑞也险些丧命,从中折射出了一种“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观念。也许编导无意表达这个古老而令人窒息的封建遗绪,但从情节到场面、从人物到命运却如此具体而实在地演示着。

凡是优秀的法制题材影视片,除了应遵循创作规律、尊重受众娱乐性外,也应更为关注影视片的审美效应、思想取向及法制意义。如拍法制题材而有悖于法制原则,那是有违于艺术创作初衷的。而《玉观音》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在法制影视片中并不少见,如有的执法人员不按司法程序执法,有的以情理取代法理等。此种倾向的出现,和一部分影视编创人员的艺术心态浮躁、创作态度草率、法制观念淡漠有关。他们为了片面地追求票房价值,迎合市场而粗制滥造,使银幕上打斗凶杀成风,多角情爱成灾,从而一味地刺激感官而忽视法制建设,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篇5:法制梦

周严东

自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话题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共鸣。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因此法治梦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梦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片段中还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第一次把法治保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了法治建设在未来社会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地位。

法治建设的加强有待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中国梦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牵涉到各行各业;中国梦不是哪个个人的,是全国人民的,千百万个独具特色的梦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我作为在基层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思想后,既感到无上光荣,也觉得责任重大。中国梦对我来讲就是法治梦,就是普法梦,就是人人学法守法用法梦。

作为我们这个国家仅仅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路,从农业社会跳跃式进入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从君主时代进入民主时代,从人治社会进入法治社会,从封建专制社会进入民主法治社会,在两三代人身上发生了发达国家几十代人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实事求是地说,自我都感觉到落后于时代,科学技术方面接近科盲,不懂的东西太多了;社会管理社会知识方面,还是沉迷于帝王、清官时代,缺乏现代公民意识,缺乏法律、法治意识。所以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

首先,作为公民,自己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争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健全,但每年都有新的法律颁布实施,每年都有法律法规的修订版本公布实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各类法律知识,平时遇事或工作时才能准确使用法律,达到维护权益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目的。一是积极参加各类法制报告会,及时完成《公务员法律知识周周学》读本,了解各类法律法规的常识;二是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通过网络、报纸或购买单行本进行学习,熟悉最新的法律知识;三是阅读一些法律、社会知识经典名著,提高自己的公民、法律意识,赶上时代发展步伐,做一个合格公民。

其次,作为一名法制宣传工作者,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增添正能量。一是利用一切机会,直接开展好法制宣传 1

工作。充分发挥铁军广场法制宣传栏和白天鹅法治公园的作用,及时更新法制宣传内容,让广大市民常学常新。有时间就利用“百案说法”展板到广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巡回宣传,扩大“六五”普法的知晓率。二是积极参加县民生直通车宣传活动,参加其他如县安委会、环委会等专业部门开展的专题法制宣传活动,配合主办方开展好各项工作。三是在调处矛盾、工作交往过程中宣传法律。由于在司法局工作,社会上的朋友遇事都来咨询。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就直接给予一些建议和答复,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复杂的问题就介绍他们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在参加一些矛盾处理工作中,坚持宣传法律,依法依理调解,让双方当事人满意。

第三,作为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应协助领导做好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法制宣传工作面广量大,牵涉到几十个执法部门,牵涉到社会各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村居,如何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发挥各单位普法积极性,顺利完成法制宣传工作任务确实是个大课题。目前要在普法工作机制、普法载体建设、普法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确保法制宣传工作有领导重视、有法制宣传阵地、有法制宣传专兼职工作队伍。一是加强普法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各单位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县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协调指挥督查奖惩的作用,充分发挥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作用,分别落实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明确各牵头单位的工作责任,策划好法制报告会、法制文艺演出、法制课堂、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律六进”活动,把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二是加大普法载体建设力度,提高法制宣传的渗透力。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层出不穷,法制宣传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在媒体方面,发挥县电视台、广播电台、阜宁报社、县门户网站的作用,开辟普法专栏、专版,为广大市民学法提高便利;在阵地建设方面,继续推进“321”工程建设,促进镇区法治公园、法治大道、法治文化墙、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等各种法制宣传载体建设,让广大居民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法律,学习到法律知识。三是加大普法队伍建设力度,形成一支专兼职法制宣传工作队伍。各执法单位都要有法制宣传工作机构和人员,各学校都要有法制副校长,镇村依托农家书屋,成立“学法读书会”,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成为农村社区永久型的业余法制宣传队伍,为农村稳定、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篇6:论法制与法制

“法制”与“法治”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两个词,人们有时甚至不加区分地使用。实际上,“法制”与“法治”是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因此,从广义上看,法制是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的有机结合。,“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与乡规民约、民俗风情、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规范相比,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法治与人治则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

由上述定义可以知道,法制与法治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要这样来理解法制与法治,在弄清两者不同的目的后,就一目了然了。也就是说,必须在弄清楚“法制所要维护的是什么”和“法治所要维护 的是什么”之后,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法制是一种现实性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既有的现实服务的,是为国家及其统治者服务的。法制的目的就是维护现存秩序,实现统治者意志,它服从于特定国家的主旨或意志。不管现存秩序和国家意志合不合理,法制都得去执行它的维护和实现的职能, 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则不同,它强调的主要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一种合理性的价值观念及其实现形式,法治本身就包含了目的、途径和手段。法治是为它自身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服务的。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制约权力、保障民主权利,进而保障人性自由并实现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合理衡平。法治在其法制含义的层面上,当然也服务于国家意志,但这个国家意志本身也要服从于法治精神。当国家意志和行为违反法治精神时,法治思想和原则将通过权力制衡机制对国家意志和行为进行调整,当法治国家蜕变为非法治国家时,它就不再是法治国家,也就无所谓法治了。法制具有现实性,法治更具有合理性。法制所要维护的是现存秩序,它不具有泛化和超越意义;法治所要维护的,是法律主治的治国方式,是与此相应的国家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保障自由和民主权利及人与社会衡平、人与自然平衡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这是现代法治的要义和精髓所在。

作为与人治相对应的法治,它与法制有如下区别:

(1)法制既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也可指严格依法办事的一

种方式、制度。而法治概念的含义则主要在于主张执政者严格依法治 理国家。

(2)当法制作为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时,它指的是具有实体性的法律、制度,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加强法制是强调要有治国的工具。而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相对人治而言,强调法治就是强调法律、制度这种工具在治理国家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国执政者特别看重法律、制度的作用,以法治国,即为通常所说的法治。

(3)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强调的主要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在近现代,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亦即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法制。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以法治国,都有法治。

但法制与法治又有密切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制是法治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不仅当法制意指严格依法进行国家管理时,与法治含义相同,当法制意指一国法律制度简称时,与法治也有密切联系。因为,一国法律制度的健全需要有法治理论指导,执政者没有法治观念,不重视法律制度在治国中的作用,不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执行和遵守,就不可能真正加强法制。同时,法治这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现,又需要以健全法制为条件,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是

1、人民民主

2、法制完备

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具有同构性。作为上层建筑构成之一的法律,其根本原则与经济活动的原则是一致的。按照上述

观点去考察市场经济与法治关系,不难发现,人类步入法治社会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亦即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政权结构形式上,实行代议制、普选制,人民的权力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来实现;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一套分权制衡的机制,能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合法运行;公共权力运行程序必须符合民主的最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民主政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也正是法治所要求的。可以说,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否,是现代社会能否实现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三、健全法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固然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具体法律制度作保障,实行法治也只能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想。综观各国实践,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无一不是与健全法制相伴随的。中国要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目标,形成完善的立法、公正的司法、严格的执法、深入的普法的法制体系,同样也不能超越这一规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最基本的要求。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并且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对我国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实施全面领导。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我们的依法治国与资产阶级所奉行的法治有着本质区别。我们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赖以建立并为其服务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它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快速富裕为根本目的;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以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坚持和实行的依法治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依的是社会主义之法,治的是社会主义之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所以,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各种形式的依法治国实践放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做到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步骤,避免政出多门,法出多道,各行其是。

上一篇:空欢喜一场作文250字下一篇:曙光中心小学庆六一运动会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