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2024-05-26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共8篇)

篇1: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任课教师: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要求:

三、实验过程(说明详细步骤,可以截图说明):

四、问题与总结:(总结实验进行情况,并列出实验时遇到的问题,供任课教师参考。)

篇2: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实验报告手册

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 年级2013 专业 物理师范

姓名钱爽 学号 2220***

任课教师 陈汉蓉 上机地点 25教602

(以上由学生填写)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 月 日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三

实验题目Excel中数据计算与数据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Excel中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

二、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的介绍、主要的操作步骤)

1.实验1-5-1:工作表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学会建立工作表,单元格的选择,会工作表的内容录入。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引用,区分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

实验样张

2.实验1-5-2:数据管理及图表化:学习数据的图表化(创建图表、编辑图表),编辑图表,学习excel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排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高级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改标签名,创建嵌入图表,图表的格式化

实验样张如下

3.实验2-3-1:数据有效性和圈释无效数据的设置:设置单元格的数据有效性,圈释无效数据的标识圈。实验样张如下

4.实验2-3-3:数据透视表及数据透视图:掌握数据透视表及数据透视图的使用方法

实验样张如下

篇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方面, 也是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培养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针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体系等方面做了改革探究。

二、实验课教改探究

(一) 更新实验课教学内容

计算机知识更新快, 实验教材也要随之更新, 要编写采用适应新形势的教材, 我们现在已采用Win7和office2010作实验素材, 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成果, 可以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应用的能力。

1. 设计以章节为基础的实验, 掌握基本技能。

在课程实验大纲指导下, 针对每章学完的知识点适时地选择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的典型应用, 让学生进行实际实验, 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操作。

2. 设计综合性、应用性实验, 提高动手能力。

针对相关的章节设计综合性的实验, 可以把知识串起来。如把word与excel串起来, 把网页与Access串起来。多增加实际应用性案例,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这门课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得每个章节的知识不再孤立。例如给某学院制作学生证, 把如下excel库中的人名等信息打印到学生证的相应位置。

再如, 给某学院设计一个工作量统计表 (如职称、课程性质等内容只用点选, 数据自动统计) 。

(二) 设置合理的内容层次

学生的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差异, 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需求。

(三) 完善教学计划, 科学设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 此时的学生还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转变适应期, 大多数学生仍然采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 重理论, 轻实验。我们分析历年等级考试的机试部分过关率发现:机试往往低于笔试过关率。实际上,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性知识占较大比例, 比如word排版、Excel计算、幻灯片制作等。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较多时间的实验练习, 不但提高了操作技能, 更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巩固。因此, 要科学设置实验与理论学时分配。鉴于此, 我们采用每周3节理论课, 3节实验课。

(四) 革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主体

结合培养计划的要求, 对每一次实验课都进行精心地策划,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改革探究:

1. 上课前预习。

教师在上课前把实验内容和要求提前布置给学生, 同时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即充分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等。教师在实验之前或在实验的演示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方式, 如提问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通过课前预习, 保证了学生对实验有了足够的理论储备, 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思路清晰, 能及时发现问题, 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也就更容易取得实验的成功。

2. 动手体验。

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动”而不“思”也不能“思”而不“动”, 要边操作、边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保证实验质量。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 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 了解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苦难和错误, 作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设疑提问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调试的有效方法。这样使学生对实验方法以及操作过程的认识更加深刻而记忆也就更加牢固, 他们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也有效地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

3. 互帮互学。

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存在差异, 除了分层设计实验内容和要求外, 让学生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建立起一种“互帮互学”关系, 即分成小组由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帮助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 一般每组6~8人。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帮教者多一些激励和鼓舞, 例如评优优先、考试加分等, 通过鼓励使帮教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与此同时, 也要督促受帮教者虚心学习, 不断上进。通过“互帮互学”不但可以使帮教和受帮教双方的水平得以提升, 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4. 实验成果分享交流。

实验完成后, 一方面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 另一方面可以挑选部分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 (作品) , 也可让他们演示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同学有种羡慕感, 而演示的同学具有成就感。能够形成互追互赶的效应。

5. 完善考核体系。

实验考核既要看实验结果, 同时也要看实验的操作过程。采用考勤+课堂回答+实验作业+操作考试的方式。

三、结语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改革探究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增强,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他们以后使用计算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际教学检验此方案是可行的, 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对于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我们还会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韩秋凤, 王伟杰, 罗俊.以任务驱动法主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 2011, (20) :79-82.

[2]陈亚军, 赵博, 李树君, 毛文华, 苑严伟.基于多特征的杂草逆向定位方法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 2015, (06) .

[3]姜芳, 李国和, 岳翔, 吴卫江, 洪云峰, 刘智渊, 程远.基于粗分和词性标注的中文分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 (12) .

[4]冯博琴.以培植“名师、名课、名实验室”为抓手, 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水平[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89-93.

[5]袁科萍, 龚沛曾, 杨志强.面向应用和实践创新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1) .

[6]孙怡, 杨露.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

[7]蒋昌俊.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锐意改革的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实验中心[J].计算机教育, 2008, (21) .

篇4: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目前各大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笔者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年来,切实地认识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通常安排在理论课后,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对其中需要动手操作的部分进行实践操作,通常课时比例是1∶1。笔者综合三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体会,认为目前实验教学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实验教学认识的不足

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师生普遍都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补充,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课不用备课,只要布置几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即可。这导致学生认为实验课是很随意的,只需要做完老师布置的题目,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样就使实验课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了。

2.教学教材陈旧

目前实验课教材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如目前学生个人机普遍使用的是2007版的Word,而我们的实验教材仍然是2003版的Word,因为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上实验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而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一律采用统一实验内容、统一讲授的方式,结果导致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实验任务而无事可做,而另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却什么都不会。加上实验课时间短,教师指导时间有限,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实验任务而产生挫败感。

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教学的改革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加深认识,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学者甚至认为可以将实验课与理论课合二为一,让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师生都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实验思想,将实验课提高到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高度,积极备课,同时可以将新的教学思想引进到实验课教学中,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需求也不同。将实验与实际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实验课内容进行分类实验,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采用分级实验,将计算机技术的新知识融入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我院非计算机专业为例,我们首先根据理论课的内容,选择实验内容;然后将实验内容按照理工类、经济类、文科类进行分类,编成不同的实验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比如设置全体学生都要做的和一部分优秀学生要做的实验内容。

3.完善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实验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方法,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的小组协同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不能直接将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去探究。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上机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4.完善教学评价

将实验结果作为课程结业评价的一部分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通常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众多,加上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繁多的课程性质,教师不可能做到每次实验课都给出评价。笔者认为可将计算机基础按照课程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制定出评分标准,并将评分标准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自测自己的实验结果。将自测与他测统一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实验质量的提高。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教学在培养信息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作出贡献。

篇5: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课程代码: 8256065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 实验学时: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部分设置了8大类共11个实验,内容包括办公软件Office以及一些常用软件如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的操作实例与相关实验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种。其中验证性实验提供了详细操作步骤,每个实验均可按步骤完成相关操作,得出实验结果;设计性实验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完成,同时提倡创新和自我发挥,并作为实验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本实验课程使用自编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Word验证性实验1(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2)掌握页面设置操作。(3)掌握设置段落格式操作。

(4)掌握修改字号、字体、对齐方式操作。(5)掌握插入图片、背景操作。(6)掌握页眉页脚操作。掌握表格操作。(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在Word中创建基本文档、设置页面、设置段落格式、修改字号、字体、对齐方式、插入图片、插入背景、添加页眉页脚、设置首页不同、设置页眉边框和底纹、插入表格及表格处理等。

(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二: Word验证性实验2(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2)掌握查找和替换操作。(3)掌握设置段落格式操作。(4)掌握设置大纲级别操作。(5)掌握设置列表样式操作。(6)掌握使用格式刷操作。(7)掌握段落编号操作。(8)掌握插入分页符操作。(9)掌握表格操作。

(10)掌握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操作。(11)掌握插入特殊字符操作。

(12)掌握插入艺术字及设置艺术字位置操作。(13)掌握插入文本框操作。(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在Word中创建基本文档、查找和替换、设置段落格式、设置大纲级别、设置列表样式、使用格式刷、段落编号、插入分页符、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插入特殊字符、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插入表格及表格处理等。(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三: Word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类型: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编辑的综合应用。(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编辑一个表格式多功能的Word文档,掌握各功能的应用。可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基本内容,并提倡自我发挥。(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四: Excel验证性实验1(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基本文档操作。(2)掌握工作表改名操作。(3)掌握插入行和列操作。(4)掌握合并单元格操作。(5)掌握对齐方式操作。

(6)掌握调整行高和列宽操作。(7)掌握填充数据操作。(8)掌握复制单元格操作。

(9)掌握使用直接输入编辑公式操作。(10)掌握使用公式编辑栏编辑公式操作。(11)掌握绘制表格线操作。(12)掌握排序操作。(13)掌握高级筛选操作。(14)掌握插入图表操作。(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建立工作表,编辑工作表,处理数据,数据排序、数据筛选、作统计图表。(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五: Excel验证性实验2(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基本文档操作。(2)掌握合并标题单元格操作。(3)掌握调整列宽操作。(4)掌握绘制表格线操作。

(5)掌握修改单元格数据显示格式操作。(6)掌握绘制表头操作。(7)掌握条件格式操作。

(8)掌握设置数据有效性操作。(9)掌握分类汇总操作。

(10)掌握调整表格文字样式操作。(11)

(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建立工作表,编辑工作表,表格设置、数据格式设置,数据分类汇总。(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六: Excel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类型: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

(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设计一个集数据、图表一体的Excel电子表格,并完成相关数据的处理,掌握各功能的应用。可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基本内容,并提倡自我发挥。(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七: PowerPoint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与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掌握设置母板页操作。(2)掌握插入图片操作。(3)掌握插入表格操作。(4)掌握插入图表操作。

(5)掌握插入组织结构图操作。(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使用内容提示向导新建文稿,文稿中输入和编辑,增加图表和表格幻灯片,增加注解和图饰、设置母板页、插入组织结构图、自定义动画、定义幻灯片切换、观看放映等。(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

实验八: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与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建立图像处理的正确观念,强化图像美学的设计理念。(2)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3)了解图像处理的机理,熟悉图像高级处理的手段。(4)掌握图像处理的高级技巧,提高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图像的一般处理,图层的使用,效果滤镜的使用。

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Photoshop图像处理设计性实验题目,提倡创新和自我发挥。(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Adobe Photoshop cs 实验九: 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与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了解Flash动画的特色及基本原理。(2)熟悉Flash软件的基本功能。(3)掌握Flash绘图工具的使用。(4)掌握Flash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制作简单的帧动画,制作引导线动画,制作变形动画,为动画添加声音。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用Flash制作一个动画,完成设计性实验题目,内容自定,提倡创新和自我发挥。(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Macromedia Flash 8 实验八: 用Dreamweaver MX 制作个人网页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与设计性(二)实验类别:基础(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

(1)了解网站的制作过程,会收集、制作网页素材。(2)熟悉Dreamweaver MX的基本功能。

(3)掌握网站设计工具Dreamweaver MX的使用。(4)掌握简单网页制作的步骤与方法。(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练习制作简单的网页。

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用Dreamweaver MX制作一个网页,完成设计性实验题目,内容自定,提倡创新和自我发挥。(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Office2003、Dreamweaver MX

实验九: 网络配置与连通性检查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基础

(三)实验学时数:选做(不占学时)(四)实验目的(1)掌握检查主机名的方法。(2)掌握检查网络设置的方法。(3)掌握测试网络连通情况的方法。(4)了解局域网下双机互相访问的方法。(五)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指导书内容检查主机名,利用ipconfig命令检查网络设置,利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情况,设置两台局域网计算机的相互访问。

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利用ipconfig/all命令以及ping命令完成验证性实验操作。(六)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七)实验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CPU: P4以上处理器;

RAM:1G以上;

1024×768 真彩色显示器; 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

撰写人:徐东风

篇6: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的所有本科学

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填写报告内容:如实填写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详细过程,每完成一道题要求有截屏图片为证(在word里完成)。完成作业后请将电子作业先提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下周上课时提交全班电子作业给老师,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如:222013XXXXXXXX张三)。并将电子作业的过程部分如实填写在实验报告册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实验报告一中的“

二、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内,无需截图”。如果报告册不够填写请用A4纸填写并粘贴在报告册相应的位置。在报告内直接写内容不需要抄

题。

要求:以下操作为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如有雷同所涉及到的所有人按0分计,全部正确完成题按100分记

分。

请在D盘根目录下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MyFile”,请问建此文件夹有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分别写出它的具体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

(只需一张截图))请用记事本和快捷菜单分别建两个文本文件(扩展名为.TXT),名字分别为T1.txt和T2.txt,并将它们保存在“MyFile”文件夹内,分别写出创建的具体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分别用快捷菜单方式(复制|粘贴)和键盘上组合键的方式(Ctrl+C和Ctrl+V)将T1.txt复制到D盘根目录下,并更名为“我的文件”,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将T2.txt文件用快捷菜单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夹快捷方式还是文件快捷方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

需一张截图))

写出打开“添加或删除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

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

截图))

用什么方法可以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

图))

如何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

需一张截图))

分别写出菜单的种类和具体的名称。(文字描述6分,截图4分(需四张截图))

Windows XP的窗口与对话框区别。(文字描述6分,截图4分(需两张截图))

篇7: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摘要: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校申报并通过审批,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开放式试验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收获更加丰富、实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强化了与学生互动的意识,使实验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多方面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该文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教改前后学生实验情况,探讨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总结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式和教学成果。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7-4124-02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类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高度融合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同时,这又是一个面向全校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每年都有数千人进行考试,涉及面广。大学新生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学生基础和需求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体现了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一性、僵化性,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挑战。因此,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们就这个学科进行了从传统型转向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试点改革。传统实验教学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对比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开放、时间开放、教学方式开放、师生互动渠道开放及实验室开放。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比起以往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指导指定的班级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等等传统模式来说,可以体现出多方位、多侧面的创新优势。

1.1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教改之前,我校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是32学时课堂讲授+24学时的上机实践,实验的比重相对较低,学生对实验的喜欢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

1.1.1 实验内容涉及面窄,题目少而且简单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对于教学对象缺乏差异性分类组合,实验教学成了一个封闭的木水桶,水桶功能被木桶的短板所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普及,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掌握。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电脑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软件的操作,半数以上的学生仍然对电脑的操作知之甚少,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Office。所以学生在一起上实验课时,有的很快完成了任务,有的下课都完成不了,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如何操作,又羞于询问老师,时间长了,就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来实验室上课,或者在上课的时候看录像、打游戏等。由于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我们的实验难度都较低,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或者细节的设置问题都很少涉及,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了电脑初级培训班。

1.1.2 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和单一

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实验的内容,教师对于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学生无需思考,按照实验讲解就可以顺利完成作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很少会举一反三,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假思索直接举手询问教师,这使得学生是消极的被动体,始终处于从属地位[1-3]。封闭化、简单化和重复化的实验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消极情绪,也影响并制约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的潜力难以发挥,更难以进行突破和创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师生互相制约的封闭体系中难以呈现。

1.1.3 考试比重低,学生重视不够

由于考试与教学时间分配相匹配,实验考核只占考试中的很少一部分,丧失了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高。我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设置是:20%平时成绩+20%上机成绩+60%笔试成绩,而笔试也是在纸质试卷上完成,考试方式和题目都不能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互溶性,所以学生对上机实验重视不够,对原理和操作理解不透,更无从谈及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2 从形式到内涵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调研和全面反思、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参照了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试点学校的教学经验,对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又联系实际进行了既实事求是,又大胆开创的设计策划,提出了我校针对这门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新模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开放;从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互动渠道多元化开放;从实验室管理的封闭、僵化向提供灵活、宽松的实验环境开放;从教学内容的狭窄性向市场化、多元化开放;从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向差异化、多样化开放;从校内教师主导考试向内外结合、激励型考试方式开放。因此我校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由原来的56学时(包括32学时课堂讲授和24学时上机实践))改为44学时(包括8学时导学和36学时上机)[4]。减少了教师讲授的课时,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比重。

1.2.1 实验内容开放,学生实现自学为主,老师教授为辅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基础之上。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教学的系统,它也是我校进行教改的根本保障。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提供指导和帮助。所谓的导学课程,就是教师集中对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选择自愿上课或者点播视频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机房,通过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我测试、查看教学资源和交互式问答[5],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实验内容的布置上分为客观操作题和主观创作题两个部分,客观操作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点,主观创作题就是没有固定的题目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越好则得分越高。比如用Word设计宣传海报或者制作一个自我介绍的PPT等,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非常喜欢,尤其得到老师的评语后,热情更加高涨。

1.2.2 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

为了达到实验时间自主选择,我们对实验室也进行了开放式管理,即分为指导性开放和自学式开放。指导性开放即为教学计划中的36学时上机,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可以对学生直观和及时的了解。自学式开放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到电子阅览室刷卡(校园卡)上机,或者在双休日到指定机房进行上机,并安排有指导教师值班。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实验的时间,也能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2.3 全上机形式的第三方认证考试,实现教考分离

期末考试采用第三方认证(广东省高校考试管理中心)考试,这种考试形式类似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客观题和操作题全部都在上机中完成,这样既实现教考分离又能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充分重视。由于老师不能成为考题的主导者,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就小很多,紧迫感增强了,主动性自然就调动起来。第一次通过性考试的及格率尽管在60%以上,但是这个成绩已经达到广东省高校的平均及格率了,这显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过快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发现实施开放式实验模式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改革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也根据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2.1 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实验内容难度大, 项目设置不合理。由于实行第三方考试认证,我们使用的教学平台也完全依赖别人,里面的实验内容多而且细,有些题目与基础理论衔接不强,部分项目的设置重复性高,缺少综合设计性实验。而且指导教师完全没有参与到考题的设计中,对学生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仍然缺少对实验内容的主动选择,实验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然改变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几乎不适应。首先是少数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授课和实验过程中,让他们缺少对课程的认真性。其次,学生仍然被动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导学讲到哪里学生就做到哪里,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学生几乎很少。而且实验室的开放给他们并没有带来过多的变化,很多同学认为周末回家或者在宿舍也能完成实验内容,其结果是机房没有几个人上机,宿舍没有几个人练习,资源浪费依然存在。

3)资源有限和投入不足制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6]。由于设备陈旧,再加上资源有限,实验课时的安排不得不大大降低。而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也必将增大耗材消费和仪器损坏。尽管我校已经允许新生带电脑,但是拥有自己的电脑并积极使用在实验课程的只是少数同学。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展开,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的开发性不大,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

2.2 探索应对策略,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经过一系列教学探索和老师间的交流,我们采取了以下对应的策略:

1)任课教师参与部分题目的设计,增加学生创造设计分数。我校已与广东省高校考试中心达成协议,由任课教师出一部分题目存放在试题库中,这样既能控制考试的难度,又能结合本校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上机,发挥他们主动创造能力,我们也增加了实验内容完成奖励分和创造题目奖励分制,并把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络中进行公示。学生在论坛中能够相互评价和鼓励,不仅扩大了影响力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开放与约束管理并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对实验教学进行约束,即对实验内容和过程开放,对教学质量进行约束,建立符合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的监控体系,控制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尽量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让老师和学生在线的情况进行直观的表示,并设立相应的鼓励措施。

3)实施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和竞赛基金[7]。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并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研究使用。为了激励学生,我校也设立了竞赛基金,成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兴趣小组,设计和组织各式教学比赛。同时,也鼓励与企业联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比如我校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校园阳光数字化工程,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学生设计和开放的。结束语

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教师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水平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实验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而是整个实验教学系统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都需要很大的转变;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也必须在改革中适时调整,以顺应本校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最终使开放式实验教学真正实施下去,取得更加出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兰,赵鹏,赵卫军.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319-321.[2] 徐建东,王海燕,蔡银燕.宁波大学开放实验现状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6):101-104.[3] 盖功琪,宋国利.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62-164.[4] 王婧,程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经验总结[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7):2-3

篇8: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反复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在现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向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速,计算机技术与学科知识逐步融合,因此,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成为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的有效工具[1]。尽管各高校办学层次不同,但是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养都是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该课程的教学在各高校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重点。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教学中面临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办学层次高校、几乎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各高校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授课教师积级参与该课程的教学研究,研究人数逐年增多、研究层次逐步提高、成果显著,无论是精品课程、教材还是研究论文,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2]。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该课程在高校教学中依然面临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1 受众面广,师资匮乏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队伍组成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组成,并且以中青年为主,师资结构相对合理[3]。对于我校来说,计算机应用系共有20位教师讲授该课程,受众学生人数达5000多名,大部分教师每学期带8个班甚至12个班,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的比例严重不协调,造成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科研等其他方面的工作。

1.2 教学条件不能适应教学需求

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实践性比较强。对于那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原本应该在教学机房边讲边练习,但是由于我校实验室紧缺,设备不足,不得不采取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对于课程的实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实验安排难度大。在安排实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的空余时间和学生的上课时间冲突,给教师的教学也会带来很多不便,一方面,使得教师在安排实验的时候不得不忽视授课内容与实验内容的衔接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带的班级比较多的教师来说,班级上课时间不统一,造成实验安排过于分散,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其次,实验安排的太少。计算机基础课程至少应该有一半时间在实验上,对于我校来说采取36+12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36个学时的讲解加上12学时的实验,这个安排对于这样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来说有些不合理,缺乏大量应用和创新的机会,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知道”这层教学目标上,谈不上“掌握”,更谈不上“应用”。

最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笔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就像“纸上谈兵”,不具有合理性。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做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上述问题,一方面缓解教师压力,另一方面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立足于本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渗透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去。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所面临的问题,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上机,教师轮流辅导,既可以缓解教师压力,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原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外大学校长会议上说到:“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和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大学计算机基础开放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教学目标、学科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师资分配等多方面因素融合的结果,对于学科发展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将采用课堂和上机相结合的形式,上机为主,课堂为辅。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以下几项内容:(1)开放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2)理论知识;(3)操作部分的重难点以及注意事项。上机部分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来实现,该平台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学习、实验、考试三个模块,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以下简要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的三大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3.1 学习模块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5]。

在学习模块中,主要设置以下几项内容:(1)课程学习,包含课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借助超链接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学习步调安排学习进度;(2)辅导资源,教师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包括:课件、文本、视频等多种资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浏览相关资源,深入并且扩展所学知识;(3)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讨论交流”专区提问,辅导教师会一一答复学生的提问,学生本人提问的答复会在自己登录之后的页面中提示;(4)作业上传,学生完成作业之后通过“作业上传”提交给系统,教师评阅之后会给出成绩和评语,同样地,学生本人的作业评阅结果会在自己登录之后的页面中有所提示。以此同时,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之后,系统每次会记录学生本次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当学生在同一页面停留时间超过30分钟,系统会自动退出。

3.2 实验模块

实验模块主要通过该平台进行课程实验,分为独立性实验和合作性实验。独立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大纲和特定的实验素材,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合作性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素材不限,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素材,实验小组由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划分,确定组长,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分工明确。

在实验模块中,主要设置以下几项内容:(1)实验大纲,其中包含每个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要求;(2)实验素材,针对独立性实验所提供的素材,一般地,独立性实验中要应用特定的素材,按照实验要求对素材进行加工;(3)作品上传,每个实验完成后,通过“作品上传”提交实验报告和作品,合作性实验还要提交小组分工表,教师评阅之后给出成绩和评语,学生本人的作品评阅结果会在自己登录之后的页面中有所提示;(4)优秀作品赏析,每次学生提交作品之后,教师将其中优秀的作品上传,供学生鉴赏并共享,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3.3 考试模块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课堂、上机、作业、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核,占总评的30%;总结性评价通过实验平台进行,占总评的70%。

改革以往的笔试为机试,考试分为两种题型,选择题和操作题,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题则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情况,要求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模块中,主要设置以下几项内容:(1)考试,进行期末的总结性评价,由于考生人数比较多,考试需要分批次进行,因此,考试题目将会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选择题直接作答,操作题需要保存到特定路径的考生文件夹,该文件夹会自动保存到考试专用的服务器中;(2)成绩查询,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成绩,并且可以查看做错的题目以及其正确答案;(3)评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最终成绩给出评语以及学习建议。

4 结束语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许多规律并未被我们充分认识,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探讨教学规律,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更深入、更扎实地向前推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

摘要:结合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现状,特别是实验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本校实际出发,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详细阐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平台的学习、实验、考试三大功能模块。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开放实验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赵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1,(3):30-32.

[3]练永华.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与互动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6):158-159.

[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研究下一篇:五年级养蚕日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