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2024-06-24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共11篇)

篇1: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针对培养学生物理素质时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的学习现实,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合作情境、实验情境等,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课堂教学积极因子,拓展学生的学习认知域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解读,用思考问题作为导线,引领学生思维顺利启动,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学习认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观察、思考、归结、优化创造物质基础,还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而联想和想象能力正是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适时提出思考问题,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清晰路线图。学生一旦进入问题情境之中,自然能够形成重要学习内驱力。教师还要改革问题设计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设计中,学生设问学生回答,学生设问教师回答,都是可以选择的问题探究方式,为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展开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例如,在讲“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时给出问题:普通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可以达到200km/h,如果从静止到具备这个速度,这个时间长度会一样吗?学生给出答案:普通小汽车用时长,高档跑车用时很短。教师引入加速度概念,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大吗?运载火箭在点火时,初始阶段速度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成果展示时,学生给出的结果都比较准确:磁悬浮列车虽然速度很快,但进入匀速阶段,它的加速度为零;运载火箭点火时,其速度很小,但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自然很大。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课堂探究气氛浓重,教与学达成和谐。

二、创设媒体情境,调动课堂积极因素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先进技术辅助。多媒体介入课堂之后,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集录音机、功放机、投影仪、电视剧、放像机等功能于一身,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图片、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视频、多彩的文字等材料信息,其声光电信息提出具有强大冲击力,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造成强烈触动。其联网功能可以实现网络信息搜集,远程教学信息共享,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例如,在讲“时间与位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介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船成功发射的场景,2003年10月15日09时0分,神州飞船点火,经过9小时40分50秒,也就是15日18时40分50秒,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展示国旗。这些数据中,哪些是表示时刻的?哪些是表示时间的?学生被视频内容所吸引,容易对相关数据形成敏感性,所以讨论十分激烈。结果很快呈现出来:2003年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表示的是时刻,9小时40分50秒则表示的是时间。这样,创设了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气氛被点燃,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创设生活情境,拓展学生的认知域度

物理是自然科学,而且是距离我们生活非常近的自然学科,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从生活中学习物理,从物理中体验社会。这是现代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众多,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

例如,在讲“速度的合成和分解”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从家里到学校是2。5km,相同的路况,昨天骑车来时用时15分钟,今天却用了20分钟。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最后找出原因,原来是风向、风速形成制约。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风速和车速的关系,顺风时和逆风时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早已接触过这样的问题,自然容易获得正确认知。教师顺势引入“速度的合成和分解”相关概念,课堂教学自然展开。教师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思维自然拓展,联系数学相关学习认知,对速度的合成和分解有了一定感知,也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多的教学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多媒体展示、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实践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思维启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顺利展开,课堂探究学习气氛形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强化,课堂教学自然呈现高效率。

篇2: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物理与实验紧密联系,物理规律和知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不断总结而来。物理实验作用之大,首先它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语言,还在于它能够将物理原理转换成物理现象,非常直观形象。此外,物理实验趣味性浓,学生通过实验更易于接受物理知识,归纳物理规律,加深物理原理的记忆。物理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一些物理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验和物理是分不开的,物理本身就是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物理学家的不断总结和不断修正得来的。实验操作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实验课是他们大展身手的一个好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而动手能力却很强,这会让他们中物理实验课上信息大增,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逐渐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素质,这样才能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好物理学理论,实验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等,还要保持刻苦钻研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例如: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做一做”多是课后小实验,这些内容如何来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忽略会不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影响;练习中有很多的小实验是不是要学习做还是只是作回答,这些问题都要处理好。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对物理教学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对一些现有实验进行改进等,还应该接受新的实验理论,新的实验思想,并及时应用于指导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2.在物理实验中设置情景教学。物理课也要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学有所得。物理实验本身就是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丰富有趣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方法导入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物理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使原来呆板的知识变得灵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在新的背景下,在实验中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通过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比如在进行“单摆”教学时,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冬天,小乐去长春玩,卖了一个摆钟,当时钟表时间和当地保持准确,而回到福建时,走了几天,发现时钟相差了几分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大胆猜想。

3.合理调整课堂结构。物理实验中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探究,也可以从实验上探索。比如在教《电磁铁》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探究,一是探究“外形一样的电磁铁与通电螺线管比较谁的磁性更强”,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要探究第一项内容时,要学生从理念上探索,在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以后,铁芯在电流的作用下被磁化了,在铁芯磁性和通电螺线管磁性共同的作用下导致电磁铁比另一根外形一样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更强。之然,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将物理课上好,物理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找好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如哪些要着重讲解,哪些只要提及就可,都要心中有数,还要注意教学的进度,不宜太快,也不要太慢,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活化教材,优化知识结构。

5.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本身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实际现实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物理知识。比如在教授变压器原理时.让学生在一旁观察,老师可以对简单的变压器进行演示实验,观察后让学生总结变压器的结构和用途,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将变压器的原线圈和副线圈分别和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灯泡连接在一起,并仔细观察灯泡有什么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灯泡亮了,这是为什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表述这个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掌握了电磁感应线圈中的互感现象,也掌握了知识。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物理理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也不再限于书本,而更加注重实验性。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努力使创新的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将实验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陆焰,黄树清.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11).

[2]潘绍伟.浅析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J].广西轻工业,2010,(3).

篇3: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一、合理谋划,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更是有限和宝贵的, 因此,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有效整合教学环节对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环节不科学, 课堂教学事倍功半,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更不会产生吸引力。

1. 剔除关联性不大的环节。

在物理教学中, 有些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非常重要, 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如新知教学以及巩固训练, 但有些环节可有可无, 对新知教学无关紧要, 如与本节内容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的复习, 这样的环节就完全可以删去。有些教学内容在对旧知的复习中可以自然导出, 而如果我们非要机械生硬地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则不仅浪费时间, 更容易扰乱学生思维, 分散学生注意, 可谓画蛇添足。

2.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需要教师在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两个层面着力。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如果教师在复习和导入环节花费太多的时间, 那么无疑会造成新课教学以及新知巩固的时间不足。同样, 如果新知教学与学生已有旧知联系紧密, 那么, 我们在复习环节一定要多花时间, 从而为新学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 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 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这样, 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果。

3. 适时开展训练。

物理学科, 需要学生极强的理解能力,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物理原理和规律, 他们才能学好物理, 才会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将题目训练贯穿于新知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电学知识时, 给学生提供不同型号的白炽灯和电阻, 让他们根据要求设计电路;给学生多用表, 让他们检测电路故障, 并加以分析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科学指导,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的优势, 通过新颖别致的方法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充满新奇的进程中产生全新的感受, 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科学指导指的是我们教师要立足教材, 巧妙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思维习惯以及学生心理,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 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只有当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知识, 他们才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升华对知识的全新理解。

三、开展竞赛, 激活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是生命的个体, 高中生的思维更具有我们教师无法洞悉的无尽潜力, 为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通过一些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在课堂上活力四射, 智慧迸发。开展竞赛, 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追逐, 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内在的潜能, 让物理课堂上智慧的火花不断涌现。尤其是新课改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自主探究,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大组, 每个大组再分成二人小组、四人小组, 教师提出问题, 小组内相互合作, 共同探究, 对表现优秀的组进行表扬。学生天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都有为自己的集体争光的意识, 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显现出来。优胜的小组有浓浓的成就感, 其他小组既产生了危机感, 也不甘示弱, 准备在下次的竞赛中大显身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 借助小组竞赛, 既活跃课堂, 又加深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心智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四、积极反思, 助推师生共同成长

反思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生的物理学习同样需要不断反思, 事实上, 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习效率低下, 成绩进步缓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去反思, 不会反思。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每节课上的困惑, 反思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学习物理的所得所失, 记录自己的学习感受, 总结成败, 对于学生及时纠正自己, 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都尤为重要。同样, 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如教学中的失误, 成功, 学生的困惑, 教学中的灵感等。通过反思, 师生的教学行为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大幅提升, 无疑可以助推物理教学的效益。

篇4: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43-02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物理的教学理念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放弃了原来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开始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最前沿,做课堂的主宰。教师则成为了课堂的“导演”,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要的知识问题。教师帮助学生的过程,也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最佳时期,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引进实验等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其兴趣的形成,提高物理教学实效。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效

在教学中,老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加工,通过文字、图画和音乐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吸引学生的动画模拟情境,把所要教学的内容生动、逼真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能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上物理课堂。

如教学《平抛运动》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有关本节课内容的视频,利用 ppt 制作几张有关平抛运动画面的幻灯片。在课上,让学生观看这些视频和幻灯片,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场景中,为学生后续学习作好铺垫。接着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一些做平抛运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播放的内容,提出一些与平抛有关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思考。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对学生不能理解的一些问题,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前也可做一些与问题相关的flash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即利用多媒体对物理现象进行模拟。另外,还可以发动学生,在网站上下载有关的视频,与同学分享。这样,把有关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把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增加物理教学实效。

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问题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清晰,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物理教材有很多物理实验,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入到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来,体会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学生制造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中。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实验过程分割成几个知识点,把学生引入其中,让他们去思考,这样就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改变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把验证性质的实验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可以把演示实验,改造成实验室的学生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尽力利用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实验,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实验。

如在教学《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一课时,教师可把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改造成实验室的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究。由于液体表面的形变很小,不容易测量,为此有些比较有创意的学生,想到了利用焦利氏秤来测量微小的力的方法,对液体表面张力进行测量。在这个实验的进行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每个步骤进行观察,并认真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观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在问题的解答中,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

通过把演示实验改造成为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养成边做边观察的好习惯,也能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为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运用问题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任务,不但要把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明白对学生的启发式引导,这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式教学。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进行物理实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引。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专心学习,把课外学习当作有力的补充。厚重课堂的知识内容,有利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单摆》这一内容的时候,当学生都能对单摆的周期公式有所掌握,并且也知道了单摆的这个物理模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好原来的模型,对其进行变形处理,在小球活动的范围内加入一个水平的匀强电场。这时教师向学生进行问题设置,这样的小球其运动周期要怎么计算。如果把此电场再换成匀强磁场,又会怎么计算。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利用好电磁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提升。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设置合适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对知识直接的连贯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教师可以多把授课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多引入一些实用性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识。如教学《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电流表来检测小灯泡在通电时的电流情况时,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刚开始的时候,电流比较大,后来就逐渐变小了,最后稳定在一个值上。此时就要联系实际,小灯泡是一个线性元件,刚通电时,电阻的温度还很低,这时的电流会很大。当通电时间增长了,灯丝的温度就会很快升高,导致电阻增加,电流就会变小了。这样讲解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欧姆定律和线性元件的特性。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五、触类旁通,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传授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如果在某一处学过的一个知识点,在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的,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点,看到其本质。

如在教学《力》内容时,力各种分类方法,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如何理解力的本质呢?就要把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各种效果进行联系,从而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知道产生力的原因。这样在处理力学方面的问题时,就能从产生力的原因来考虑。比如在电场中有电场力,磁场中有磁场力,掌握了力的本质。

对物理知识,如果能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那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透彻。也就是说,如果利用好这个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总之,物理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要为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物理创设条件,多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宁纪生.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5)

[2]叶志发.高中物理解题思维培养[J].教师,2013(36)

[3]李成彬.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

篇5: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陈文标

摘要:网络课堂资源越来越在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丰富了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式。本文将从网络课程资源的作用、如何获取课程资源、在课件制作中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技巧等方面阐述网络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所有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是,目前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教材是滞后的,时代是发展的,学生是变化的。对于所有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突破其他课程资在时空上的限制,为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网络课程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1、有利于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程资源在课堂引入中,都比较单

一、乏味,或因条件限制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很好地激趣引入。例如:在《静电现象及解微观解释》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去搜索一些学生科技馆里用手摸静电球时头发飘起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其诡异的现象一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激趣引入将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

2、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很多问题都是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如果只是靠老师的口头描述和学生的想象是不够的。例如: 在《静电现象及解微观解释》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静电的形成是由于电荷的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网上的一些flash动画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还可以通过flash的演示让学生知道电荷如何移动,如何让物体带电。这样,很容易就化解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3、可以演示或模拟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或时间和空间上限制,有些实验进行不了,就有必要通种网络课程资源来进行。例如:在《超重与失重》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录像或动画演示实验:在电梯里放上一个测力计,人站在测力上,当电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观察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当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人的重力。当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测力计的读数小于人的重力。这样的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和条件。

二、利用各种方式搜集网络课程资源。

1、利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查找、下载、收集。

现在的搜索引擎很多,比如,百度、谷歌、搜狗等等。这些搜索引擎都可以用来查找需要的网络课程资源。通过搜索、下载、比较,选择最优的,最适合于我们教学设计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搜索查找的过程中,要注意搜索的技巧,特别是要懂得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

2、利用各种p2p共享软件进行搜索。

P2P共享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这样就有助于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当然包括了很多的教学资源。如今的P2P共享软件很多,比如:BitTorrent、emule等等都可以用来做为资源共享。3.下载网络课程资源的小技巧。

网络课程资源很多,但是有些只提供浏览,不提供下载。比如有些图片不能“保存”或“另存为”。有些视频片段、flash动画也不提供下载。但只要浏览过,一般都会在我们电脑的临时文件夹里有保存。这时,我们可以到临时文件夹里面去找。但是由于浏览记录很多,不好找。所以在我们在浏览之间先清空IE临时文件夹,再浏览网页。接着打开临时文件,按照文件类型进行排序,再选择同一文件类型中较大的那几个文件,逐个打开看一下。

三、在课件制作中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技巧

网络的课程资主要是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开式存在。接下来,本人将从图像和视频这两个形式谈谈在课件制作中的技巧。

1、图像的编辑和插入。

图像能够提供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素材。以图像形式存在的网络课程资源很多,我们必须收集,比较,选择最适合课程需要图像进行编辑和插入。在图像编辑时,我们可利用的软件有很多。比如:photoshop、画图工具、截图工具、PPT自带的图片编辑软件等等。通过这些软件,我们要从网络下载的图片中截取有用的部分,修改里面的文字,去除一些没用的”杂质”,再调整它的亮度、对比度,最后再以最佳的状态插入课件中,调整大小、位置等。

2、视频的编辑和插入。

视频文件有很多种,但是PPT课件支持的并不多,只有WMV、MPEG、AVI等。如果我们从网络获取的是rm、rmvb等等。那么我们必须利用软件将其格式进行转化。有些视频文件很长,而我们只需要的是里面的一小段片段,那么我们就需要利用像PremierePro或movie maker这样的软件进行截取再插入课件中。

如果是flash这样的文件,则我们就利用一些反编辑软件进行修改,以适用于自已教学设计的需要。最后利用PPT的控件工具箱进行插入。在插入过程中,最好将flash文件与PPT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或进行打包处理,不然会因为路径的改变而无法使用。

篇6:高中物理解题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必须正视现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 策略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46-01

现今的教学情形,上课的教材几乎以课本为范本,教学的素材也多局限于课本内容,以致有的学生会因缺乏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运用资讯等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学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联系到物理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何把看似复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且让他们吸收领会,顺利解题,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如果以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更多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使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讨论,此种教学方式符应是较为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并由于较容易获得成就感,自然对物理课也会愈来愈有好感了。解题策略

所谓策略是指目标导向的一系列心理运作,可定义为一种探索或一种尝试,来影响问题使其发生改变,并藉由此种改变来提供信息,使问题获得解决。

EllenD.Gagne(1985)在其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将解题策略大致分成下列三大类:

一是一般的题解策略。主要有,正向解题策略,就是由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向目标方向演算求解。反之为逆向解题策略,就是由目标开始,反过来推向所给予的条件。例如先给最终的结果,要求原始的假设。

二是缩小搜寻答案范围的解题策略。首先,找出目前状况与目标状况间的差异。其次,找出可以改善差异的运作,设立次目标。再次,实际运作用以减少其间的差异,达成次目标。最后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整个问题被解决。

三是扩大搜寻答案范围策略。分为类比解题策略,即先有问题表征,再利用问题表征去催化其长期记忆中与此问题相似之熟悉领域的知识,并先解出此熟悉领域的问题,接着再试着将先前的解法类推到所欲解之问题中,再评量效果如何。还有就是假说与检验策略,即先借由经验的猜测作出大胆的假设,并迅速的判断,得到一组暂时性的解,之后再针对每一个可能的解做检验,以确认是否为正确答案。解题步骤

教师所介绍的物理各项观点,对同学而言都是陌生的,因此在概念上和想法上不失为率真或单纯,适合于单刀直入型的问题,如果遇到题目须稍有变化就分不清要从何做起。以作战为例,如果不知为何而战、敌人是谁、敌人在那里,那这场战要从何打起?胜利的机会恐怕是渺茫。解题这个作法就有点像是在作战。

首先是认清目标:找出敌人是谁。此时生手就好像是小兵,专家就好像是指挥官,当然他们的见解会不一样,小兵对一场战争的真正敌人是很难区分的。其次,找到目标后,接下来就是要如何克服他,此时必须拟定做战计划,强调战术应用,而小兵大多勇往直前也不知对方是否已设有陷井。再次,执行计划:战胜敌人,攻下目标,一般读到高中的学生,都应具备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因此大多具备有执行计划的能力。最后进行检讨,分析获得什么,损失多少等。生手做答案后对于做对与否没有信心,因此往往会急着核对答案看看是否正确。而专家只在乎他作过的过程和计算是否有误差,不太需要马上找答案,因为他对自己的解答有信心。同时,为了更明确的了解不同人群的解题差异,我们也可以进行专家与生手解题策略的比较。根据我们可以归纳专家解题的特性,主要有下列四点,并指出专家具有此四点能力:一是从定性关系的了解去组织如何做“量”的演算。二是把问题情境用图或表呈现出来。三是立刻朝答案方向依据原则去组织知识。四是经由模拟物及一连串的模拟物去评估模拟模型的有效范围。有学者在比较专家与生手解题行为时指出,专家是从问题的叙述,经由定性分析之后再取用公式,生手则从问题的叙述直接取用公式。专家倾向于表征问题时引用程序原则,而这些程序原则为可解决问题陈述启动。另一方面生手表征问题偏重引用问题所陈述的具体成份,例如,生手呈现问题表征说“这是斜面问题”,但是专家所呈现之问题表征则为“这是一个必需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的问题”,亦即专家展现较多的后设认知的知识。也有人认为受试者之物理知识的认知结构对物理解题有很大影响,如何教导学生发展一个认知结构去区分物理问题的类型,使能确认有效的解题途径,他们认为阶层性分析的设计,在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引用方程式的程序,帮助学生聚焦于物理原理,而不致于使学生在毫无分析的情况下立即写出方程式去解题。教学互动

学习工作单的设计是否得当,是落实合作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当由传统(教师为中心)教学法改为互动学习(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时,角色的转变不易,因此需要有一套完美的教材,让教师和同学都有遵循的依据,这样合作学习教学法才能顺利进行。

如何使同学愿意彼此分享学习心得,也是互动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上课的同学在基础上,并不太相同,由于有不少同学已上过补习班,将要上的课程已事先读过,另一些同学尚未学过,因此呈现学习的专家与生手同聚一堂,如何让会的同学愿意提供学习心得分享大家,让大家共同进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设计以团体解题比赛,团体平均成绩表现为主要奖励对象,而不以个人成绩表现为主,同时设定每一组有小老师制度,协助老师做到各别辅导的工作,当然还要多多倡导,教别人,愈教自己的熟悉度也会愈好,对大家都有利。

教师要善用同学主动提出的问题。当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能引出一些相关问题,作为讨论提案,鼓励大家思考,并适时融入课堂教学。同时要多给予学生正向鼓励,才能让学生愿意表达出内心想法。

篇7: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

为了真正实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本文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物理学科的知识讲授要注意科学方法的有机渗透;贯彻形象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形象作用;实现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以及重视物理知识教育基础上的德育教育五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期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江刚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6)分类号:G63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策略 思考

篇8: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一、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知教学

“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展开。“功”及其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应用, 因此,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知教学是“同课异构”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内容的编排, 可以有意识地将相关知识要点融入到生活实际中, 让学生们体会知识点的应用过程。同时, 借助相关物理知识也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中的出发点。从生活实际出发是许多物理教师会采取的教学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在应用时, 教师除了要做好知识点的迁移, 还要及时将学生们从生活场景中带回来, 让学生们回到知识点上。联系生活实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真正的教学目标仍然是要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应当做好这两者间的平衡, 这样才能够让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在教学导入时, 可以先给学生们引入相关的生活实例, 例如, 列车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下是什么能增加?木头在起重机的拉力作用下是什么能增加?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作用下是什么能增加?通过分析, 得出它们的共同原因是由于有力对它们做了功, 从而引入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这样引入既呼应了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 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对于思维特点已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高一学生来说, 这种引入法适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从教育心理角度来看, 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懈怠感, 使思维一下子就进入兴奋、积极的状态, 急切希望知晓“下文”。不仅如此, 从生活实例中做教学导入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会察觉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居然涵盖了这么多物理学原理, 这不仅让大家感受到物理课程的实用性, 也会让大家学得更为投入。

二、通过实验研究引入新知教学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研究的自然学科, 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学中, 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从实验教学中展开, 因此, 通过实验研究引入新知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从实验出发是物理教学中很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设计通常也十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设计合理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应用, 还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定律的体验与认识。在采取实验导入时, 教师的实验设计应当更有针对性, 要尽量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实验过程, 这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相关教学要点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 在针对“功”进行实验教学导入时, 我首先在多媒体上显示了如下实验场景:某同学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走了4米, 然后提到3米高的二楼, 该同学对水桶做功如何?这个实验虽说非常简单, 但是却是解释做功条件以及引出功的表达式的非常经典的实验。结合这个实验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实验过程展开剖析, 随后得出如下结论:

做功的条件: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通过对这个例子的两种不同的分解方法得出计算功的表达式:W=Fscosα。随后学生们会总结出功的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三、通过知识探讨引入新知教学

许多物理知识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于知识展开相应探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借助实践过程还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采取知识实践展开课堂教学时, 对于实践探究的问题设置应当合理, 尤其是当学生们还没有系统全面地认识相关知识或原理时, 探究的内容应当易于学生们理解。在采取知识探究引入新知教学时, 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梳理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领会到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通过知识探讨引入“功”这章内容的教学时, 我首先给大家列举了两个实例:

实例1:小朋友推箱子, 但箱子不动, 所以推力对箱子不做功;

实例2:小朋友举着一个球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一段位移, 举力对球仍不做功。

随后我让大家对于这两个实例展开对比探究, 随后引导大家分析得出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条件:即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对功的一般计算式W=Fscosα这一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 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 功如何计算? (2) 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矢量的分解知识, 自己通过分析、推理得出W=Fscosα。

通过知识探究引入新知教学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 也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很有帮助。

篇9: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G633.7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验证和探索基础上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认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要更加重视物理实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化科学研究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实验教学实效性不强,学生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

高中物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指导,即使是实验教学也是更多的侧重理论,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指导,更不能让學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自我设计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是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来讲解实验,不能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指导,尤其不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感悟。

(二)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影响综合能力提升

现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的机会非常少,动手操作的频率非常低。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物理时间相对有限,需要安排的教学内容非常之多,也就压缩了学生的实验时间。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为了教学效率,也为了方便,常常以教师演示为主,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还有,有些教师为了安全,或者减少实验失误,将各种实验原理和步骤直接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验原理,无法真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不能真正起到指正和激励作用

实验操作是最能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课程,也是最能暴露问题的教学环节,在操作中很容易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显现出来,这是对学生进行指正、修正和提升的大好机会,也是对学生进行激励督促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也就无法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就没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扬和激励,也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不能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实验操作与现实生活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感知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创新实验方式,引导学生制定或者改良实验方案,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学习能量的转换与传输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家庭实验的方式具体感知这些能量的转换和输送,设计这样的实验:用6伏的信号灯电池代表发电厂(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用导线连接三个灯座,用木棍做线杆,用纸箱做房子并放入小灯,接通电路电能到达每盏灯时,能量就发生了转换,每户家里的灯就亮了。这种将实验内容与解决生活问题巧妙融合的教学模式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而又直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能感受到实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增加物理课堂实验机会

物理实验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增强实验课程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之下观察得更为仔细,理解得更为透彻。如果教师时间有限,或者需要准备的器材过多,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操作,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事先做好实验演示,制作成微课,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上课也能非常迅速地进入实验学习状态,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还能让教师得以解放,能够为学生做更多的讲解和互动,学生观看微课后,还能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演示实验不仅效率高,而且有利于师生互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教师不能制作更多的微课,也可以搜索一些较好的演示微课,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更为简单快捷。

例如,学习“超重和失重”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简单容易操作的演示实验,首先,教师准备好一个加多宝易拉罐,在罐底开上一个小孔,先用一个小塑料食品袋塞住这个小孔,再往里注满水,这时将塑料袋轻轻取出,罐中的水就会从小孔中喷射出来。这种现象学生一看便知,需要做好改进和优化:将一个小木板悬挂起来,并将一块砖放在木板上,然后将一条纸带放在砖头与木板的中间,当悬挂的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时,因为压力较大就会导致纸带断裂。如果迅速将用于悬挂木板的线裁断,木板就是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木板的着地点放置一个防护垫,就可以一只手轻松地将纸带拽出。教材中的很多设计都是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公式或者定律,加入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认识,真正获得强烈的体验,深化学生的认识。

(三)开展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性拓展学习

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研究精神,增强他们的探索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真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做好拓展延伸,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性实验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他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从而在生活中研究,在学习中实践,在探究中提升。教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研究性实验学习,提供一些课外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做好实验设计,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实验,学生能够就地取材,选择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或者工具,开展各种验证性实验,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兴趣和理解。也可以对平时的实验方案进行生活化改造,这样能够将实验更为生活化、简单化,进一步打破教材束缚,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一些生活发明创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培养,需要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论定律等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重视物理实验,学好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参考文献:

[1]郄玉霞.高中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03期

[2]陈阳涛.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J]. 才智. 2016(27)

篇10:浅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怎样提高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我们正处在是一个知识信息呈爆炸式发展的时代,新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服务广大的师生.比如教学信息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课堂的出现、教材编制的软件化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能很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但是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我们物理老师教师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断的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经常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进修,提高自身知识的更新速度,努力掌握物理学最新的科技知识.同时也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物理知识,从而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需要经历以下过程:教师的吸引?D学生开始产生兴趣?D教师的引导?D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我们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引导学生联系到物理知识,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个比较重的东西,同时释放这两样物品.我们既可以让纸水平落地,也可以让它垂直落地,也可以把它团成一团落地.然后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要做出解释.他们会得出结论:质量轻的物体不一定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这样就会很容易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启发他们真正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什么,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与物理学知识进行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知识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物理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去深入探究其中的原理,注意从身边发生的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有效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比如说核反应等,这些知识既高度抽象化,同时也难于真实演示和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学生很难理解,更不用说去深入探究其中的规律和原理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物理有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以影像、图片等多媒体信息,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物理实验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物体瞬时性的变化和极其微小变化等,这样能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大大增强实验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课件将很抽象的磁感线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展示,再配上各种颜色的可动线,使抽象、难以理解的磁场状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再加上老师当场的启发、诱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理解,这样很容易突破我们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氛围,原来比较单一的教师“说”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凭空的想象,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把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提升他们的物理运用能力.四、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1: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张耀春

高中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学中发现, 尽管有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关调查显示:高中物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困难的一门学科。而且,江苏新课程08年高考模式要求理科必选“物理”,这样,迫使半数以上学生要学习物理学好物理,因此,为了提高广大同学们的物理学业成就,帮助更多的学生顺利地升学,讨论和研究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本文仅就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作一些探讨。

一、备课、上课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备课、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更应该分析和熟悉学生情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始终有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体现,上课时有所落实。其次教学时必须心中装有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想到他们。课堂提问时,对低层学生,提的问题要基础,尽可能浅显,一点一滴地启发,确需综合考虑的问题,教师要作好铺垫,多设计一些台阶,避免跨度太大。通过提问使低层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中层学生,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略加提高,提一些经过思考和比较就能回答的问题。对高层学生而言,提的问题要在中层基础上深化、拓宽。笔者在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中就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取得较好效果。复习初,首先对全体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习惯上的差异。问卷内容为整个高中物理的38个知识点以及解题习惯、数学运算能力等。要求学生按掌握情况好坏以A、B、C、D作答。比如“摩擦力”这一知识内容,掌握情况好回答“A”;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一些不解回答“B”;掌握情况一般,有点似懂非懂回答“C”;掌握情况糟糕,几乎不懂回答“D”。最后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就可以清楚知道每一位学生各个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运算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而不是简单笼统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印象。这样,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在复习某些知识内容环节中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及时提问、板演、督促和鼓励。从而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不同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有每一个环节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的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一般大多采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

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有的教师把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甚至干脆不做,变成黑板上讲实验。一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到底,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动脑练习的机会。结果是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课后自己却不会做。教师越讲水平越高,学生越学越没信心。教师抱怨学生笨,学生佩服教师“水平”高。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能被动在下面听,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一下,课堂的时间都被你教师占用了,学生练习、体验的时间就没有了。毕竟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课后化多长的时间来自觉学习物理这一门课。而且,从白天上课到晚上自习,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对白天课堂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对有的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和练习就有了一定的困难,这也为他们完不成作业或抄袭作业提供了机会和理由。这种情况下,教师内容讲得再好,语言再流畅,例题再多,其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练习时间,要敢于精简“讲”的内容,放手给学生多“练”的机会。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讲-练-讲”或“练-讲”或“讲-练”的模式,注意学和教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方法,保证教和学的有机同步进行。

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力学重点内容时,引导学生清楚认识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向心力?进而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引导学生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动能定理?进而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能熟练推导完成。通过推导定律、定理的过程,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更加清楚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定律、定理不再是毫无联系、各自孤立的内容。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发展。相比之下,如果只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定理的内容、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来掌握,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只能是低效的学习。

最后要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几乎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真正来做实验,引导学生来操作实验,而宁可在黑板上不厌其烦地反复多次地去讲实验,教学效率低下。专家认为: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有的教师主观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来得轻松,更容易应付考试。其实不然,由于缺少亲身动手操作体验,印象不深,学生课上听懂课后就忘了,怎么办?你以后还得反复讲。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缺少长期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另外,实验操作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多年前出现物理系的学生不会换电灯泡,高中毕业生对游标卡尺、多用电表不会使用,但愿现在和将来的学生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否则真是教育的悲哀!

三、引导学生养成情景分析和画图分析的习惯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练习是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具体学习形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书面交流的主要方式。而目前许多表述物理情景的练习题一般是通过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阅读再现物理情景。许多习题结合生产、科技、生活,为了能够将题意表述清楚,出题人不惜文字,由于文字较多,再加上一些隐含物理含义的文字,使得情景分析变成一个重要的审题过程。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受“重结论轻分析”思想的影响,急功近利,忽视情景分析,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凭大概套用某个物理规律,导致解题失误。所以,新课程背景下面对新高考,解题过程中思维重点要前移,引导学生重视情景分析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读题,说题,分析习题中的情景特点,以及满足的规律。

另外,由于有些习题没有配图,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程度不同,往往会弄错情景、遗漏条件、降低解题的正确率。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要求学生将物理情景构建成对应的物理模型图,包括过程图、状态图、示意图、图象等,将物理条件标注在图形的相应位置,寻求因果关系,应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从而提高了练习的正确率,培养了学生画图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时虽然强调了画图分析很重要,但仍然有部分同学解题时偷懒不画图,为此我提出:“无图不讲课、无图不解题、无图不答疑”;要求学生做到:“无图不提问、无图不答题”。我平时上课的时候刻意在黑板上规范画图、板书相应的条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探究,突出解答问题的层次性和条理性;要求学生作业时必须在作业本的左侧三分之一区域内画图,并以“十分制”对学生是否画图或画

图是否规范进行评价,采取分数刺激的办法来达到规范画图的目的。

其实,情景分析和画图分析是密切联系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情景分析清楚便于画图分析解题,而恰当的图示分析反过来也促进了情景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提高,有了流畅而准确的情景分析和画图分析,物理规律的运用就显得顺理成章。经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了情景分析和画图分析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上一篇:文秘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养殖行业人才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