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2024-05-16

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精选8篇)

篇1: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谈有效布置课堂作业

说起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几近一致的“作业观”。这种“作业观”大致有以下特征:

其一,以书面作业代替作业。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不过口头作业因为不方便检查,往往流于形式。而书面作业不去做一做、写一写,岂不是太快活了学生,不仅老师觉得不行,甚至连家长都觉得说不通。

其二,以“教辅”资料代替作业。本是教师基本功的作业设计,却渐渐地被“教辅”替代,我们老师设计作业的本领正在被边缘化。或许你要说,有现成的教辅不是更好吗?市场上的“教辅”质量我们姑且不论,单从作业设计过程来看,老师就必须做到“三个结合”:结合重点、结合难点、结合学情;重、难点一方面来源于知识本身,另一方面还来源于不同学情和针对单节课的实际效果。这些,“教辅”都无法也不能“预设”其个性化需求,我们在实际使用“教辅”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批改作业时才发现题目不是太难,就是过易,还有错题、超纲题,此时发现,学生已经浪费了时日,长期下去,罪莫大焉。

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作业到底是什么?才能谈有效!

l 作业到底是什么?

作业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作业是教师的“晴雨表”,是反映教师教学情况的晴雨表。还有人说作业是学生的“营养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认为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首先都要弄清楚,长期以来,大家的思维中,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 “教的补充”、“教的强化”,作业目的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情感、创造力,这些最可贵的东西则冷落了,而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而轻视了人的主观作用,大家都缺乏对作业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因此,除了巩固知识、技能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增加“营养”。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可以给学生补点方法,如阅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可以给学生补点情感,利用学科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课文教学有关亲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的亲情故事,同时教师也要调适好学生的作业情绪;还可以给学生补点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如成语接龙、诗歌乐园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就这点而言,老师留的作业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心理层面上的表现欲,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符合这些要求的作业。

l 有效布置作业策略

作业本身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但如果因为作业本身的不合理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那就是得不偿失了,那么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呢?从教师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作业从教师亲手设计开始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具有连锁性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所以“做”是“学”的基础。教师亲手设计作业,势必要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智力等实际情况精心考虑好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从题海中精选,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挑战性、系统性,在作业形式上 还可以作一些创新。另外,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在这样“设计”过程中,业务能力势必也在在悄悄的发展。

批改作业时由于是自己编排的,格外亲切,尤其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几个得意的“小陷阱”在批改时分外期待,期待学生的“上当受骗”。第二天的作业评讲是句句落实,孩子们受益匪浅。“教辅”就不一样了,一通布置,胡乱批改,老师还没明白题目的用意,作业已经批改完毕,评讲时也只好对对答案。

亲手设计的作业,亲手批阅,是形成教学有效反馈的重要手段,它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教师通过及时、准确的批阅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对学生的答案给出激励性的答复,从而形成学生学习的新的发展点。当然,由于时间与精力的关系,我们也不可能每课每天每次的作业都那样精心地自己亲自去设计,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也可以带上“剪刀”(剪辑)与“浆糊”(粘贴)去使用“教辅”,使用网络资源。

手艺,用则进废则退,有效的作业必须从老师自己亲手设计开始。

(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题

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应该先搜题、做题,认真考虑哪些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哪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哪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力等,老师经深思熟虑后,从中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应该避免那种随手的抓本资料从多少页到多少页布置方式。

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语文与生活让学生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时,尝试让学生将笔下的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喜怒哀乐,将事物写活。这就充分给予了学生发展的空间,落实了学习目标。

(三)作业要求“多样”化

作业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做习题,适当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上网查资料、实地调查等方面的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那么学生可能会减少对做作业的厌烦感。

“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现在是个信息蓬勃发展的时代,很多知识不能只仅仅拘泥与课本,可以利用网络把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给学生每天都有一项常规作业——看新闻、记新闻。而周末的作业可以是一张手抄小报,规定一个话题,选材紧密围绕主题,再要求一篇原创作文,比起写一篇日记其实任务更重,因为他们还要进行版面设计、美工、查找其它相关资料……但效果却不错,学生办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我们把这些资料、图片贴在教室墙上,进行资源共享。久而久之,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会做得乐不可支。

再如教学练习一口语交际时,我们就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调查,先将学生按兴趣分成若干专题小组,引导学生结合家乡的特点搜集资料。因为之前进行了实地调查,课堂上学生说得小脸通红、兴趣盎然,这样的作业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不喜欢吗?

(四)作业要有“层次”性、“区分”度

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作统一的规定,完全忽视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不能要求“一碗水端平”。因此,语文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试着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选作业,然后加上相应的评价制度,例如布置了三项作业,完成一项作业最多只能得一颗星,而如果三项作业都完成,就能相应地得到六颗星。结果,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只做一项作业,而大多数学生都是自愿完成了三项作业。这样的作业,其实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教学活动,并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体现了作业的有效性。效果也还不错。

(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作业时间。

同样的作业任务如果老师需要半小时完成,哪估计大多数学生半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还不够。再者,教师只教一门功课,而学生要完成三门作业,甚至更多,所以我们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作业的时间,应该放弃“哪科作业越多,学生越重视哪科”的想法,在布置作业时要相互协调,不要只考虑增加本学科的作业量而不考虑其他科。毕竟学生要做的是所有科的作业,加起来的数量是不容忽视的。盲目追求数量,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养成抄袭的不良习惯,想必这点各位老师也是深有感触吧!

总之,让作业的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作业为检测有效教学而布置”这一宗旨服务。那么,教和学也会和谐统一,共同进步。

篇2: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摘 要:物理学科是高中理科学习中比较难的科目。物理知识往往比较抽象,致使很多高中生谈到物理学科就望而却步,造成很大的排斥心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缓解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困难,高中物理教师在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时,应重视校本作业的科学布置,使课堂的教学和作业巩固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布置;校本作业;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物理学习难,难在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公式应用灵活多变,造成学习物理效率低。学习仅停留在表面上,不深入。要学好高中物理,教与学配合非常重要。教师在完成物理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及时完成教师科学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有兴趣独立地完成,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知识,教学才有效。

一、科学布置作业,是提高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必须要保证作业难易适度,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如果太难,则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反之,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就很难发挥强化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很难实现作业的应有效果。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多样化原则,除了考虑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外,还应考虑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教师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作业的趣味性。由于物理知识较乏味,作业不能是机械、重复性很高、缺乏趣味性的作业。教师应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合理布置有效作业,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二、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科学布置

(一)布置不同难度层次的物理书面作业,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学生侧重和喜欢的章节也不一样,所以布置作业的难易程度的科学合理分配很重要。一般来说,以往的物理作业布置都采用的是统一的。这样统一布置作业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对一些物理学习本来就很好的学生布置一些比较有难度的作业,这些学生做起来才具有挑战性,才能激发这部分学生勇往直前的信心。但是,难度较大的作业布置给基础一般或者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会适得其反,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会让学生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统一布置作业不科学,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选择面大,就会提高做作业的兴趣。书面作业按难易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做基础训练题,B层次学生以基础训练题为主,同时配以少量提高题,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灵活性和综合性题目。作业的分层使每个学生感到完成作业轻松愉快,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科学布置一些利用实际生活的废弃材料来完成“小实验”的校本作业,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所以教师在布置物理校本作业时候,适当增加一些能利用实际生活的废弃材料来完成“小实验”的校本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学到牛顿运动第二定律时可让学生完成这道习题:某同学从五楼阳台处释放两个易拉罐,一个盛满水,一个是空的,它发现空易拉罐比盛满水的易拉罐晚落地一段时间,它想着一定是受空气阻力引起的,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测定空易拉罐所受空气阻力的实验。他先测出了易拉罐的质量m,又测出了一层楼的高度h1,及五楼地板到阳台窗口的距离h2,他再请来另一位同学在楼下用秒表测出空易拉罐从五楼阳台窗口到落地所用时间t。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空气阻力的表达式。

(三)充分利用高中物理实验室器材,布置课外有效的校本物理小实验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面对班级内一些学困生时,应该想办法给自己的课程添加一些问题情境,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课后多布置些能在物理实验室由教师协助下来完成的课后实验作业,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有?筛?通电电流,不同的方法放置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可能相斥,可能相吸,也可能旋转。面对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这时候教师切不可急躁,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动手探究,通过亲身观察后再去完成书面作业,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在布置物理校本作业的同时,尽可能地布置一些能动手操作的小作业,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知识的巩固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并不断进行作业布置创新,树立科学的作业观,使作业布置成为高中物理课堂的动态延伸与有机组成部分,这样通过课内外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物理思维,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再明.高中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快乐阅读旬刊,2013(34):50.[2]沈景英.高中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注:本文系福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课题:创新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号FJJK15-475。

篇3: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一、作业布置的形式要多样

初中是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 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作业布置形式的单一是英语学习兴趣的“屠宰场”。因此, 作业布置形式要不拘一格, 如听、说、读方面, 可以模仿录音读, 也可以以朗诵、唱歌、讲英语小故事、演讲、话剧表演等形式, 调动学生英语听说的积极性。在写方面可与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 进行连词成句练习, 同时要求每周写一篇英语小作文, 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这样形式多样, 但目标统一, 既能巩固学习内容,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 切忌流于花样, 即花里胡哨, 而无实在内容与实在效果, 为形式而形式。

二、作业布置的内容要丰富

精挑细选的作业不仅能使课后作业得到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更能让学生觉得做英语作业是一种莫大的放松, 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这就要求英语作业的布置内容丰富, 但绝不泛滥。既要有书面作业, 又要有听说作业, 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听说练习是读写的基础,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加大听、说的练习量。在听方面, 教师可要求学生听课文中的对话、短文、单词, 或做听短文、对话回答问题和判断、选择题之类的练习;在说方面, 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听录音并模仿跟读。书面作业设计要与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 可进行连词成句、句型、词汇、写作等练习, 向学生明确说明书写格式、具体要求, 对复杂的题型要耐心解释题意, 做到难易适中。

三、作业布置的内容要重视基础和提高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Lev Vygotsky, 1896—1934) 在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重视基础;同时又要为学生提供略带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区的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作业内容的布置要重视基础和提高, 即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 我在教完Go for It!教材七年级 (上) Unit 3“This is My Sister.”后设计了“作业超市”:1.听读作业。听磁带, 模仿课文录音的语音和语调并朗读。2.对话作业。带上自己的家庭照片, 用英语向自己的同伴介绍各自的家庭成员。3.实践作业。到同学家去做客, 试着用英语进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作业难度逐步加大, 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超市”中难度不同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完成一项作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多项作业。这种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 增加了作业的弹性, 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这样既重视了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加上相应的评价制度, 完成第一项最多只能得一颗星, 如果三项作业都完成, 就能相应地得到六颗星。结果,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了第一项作业, 大多数学生都是自愿完成了三项作业。

四、作业布置的内容要有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结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水平差异,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层次。可以把班级学生按层次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 科学明确地制定分层目标, 设计出难、中、易层次的作业。课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用不同层次的作业, 鼓励C级学生有余力可做一些B级作业, 鼓励B级学生有余力做一些A级作业。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 Go for It!教材八年级 (下) Unit 7, 在授完阅读篇“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后, 我设计并布置了三个层次的课堂练习:对C级学生, 我请他们看投影上改编的短文, 请他们做重点词语填空练习;对B级学生, 我让他们看挂图, 每张图旁提示一部分重点词, 请他们在台下准备复述课文;对A级学生我请他们看图和提示词, 要求以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最后加上自己的评论。一位学生复述完课文后评论道:“I think etiquette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in China.As for our students, We should obey the rule of etiquette.We should ask someone to behave more politely if we see them breaking a rule of etiquette.Of course, the way people behav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ituatoins.”分层作业针对个别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在不同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和发展。为促进班内学生的竞争, 平时还可以定期按学生学习进步和退步的状况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升层”和“降层”的动态调整。

五、作业布置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 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 去决定, 去思考, 去体验, 去感悟, 去创造实践, 去应用。因此, 作业布置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让学生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创造性地去学习。例如, 学习了Go for it!教材八年级 (上) 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后, 我设计了一个周末作业:请每位学生制作一道dish, 并用英文介绍该dish的原料来源、制作过程及所花费的时间。星期一课堂上, 全班进行dish展示和评比活动。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 不少学生平时做作业很粗心, 可此时也在追求着精益求精。在展示过程中, 全班学生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将所做食物的制作过程用英文表述出来, 同时, 对中西方饮食习俗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后, 学生们一边相互品尝食物, 一边开心叫着:“Great!Delicious!Wonderful!Yummy!”并非常急切地在相互学习制作方法, 自然地延续了英语学习。

六、作业布置的内容要科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 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 (每科15分钟左右) 。英语科每天的课后作业量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包括口头和书面作业。因此, 教师作业布置要科学, 应加强指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系统的归类, 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 做到选题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 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 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总之,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并据此调节、改进自己的教学。科学高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 温故知新;科学高效的作业布置更能满足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因此, 教师布置作业, 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 从学生的个体水平和知识层次出发, 把握好作业布置的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实践性等方面的要求, 追求课堂设计与作业布置的和谐统一, 追求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追求传统与新型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琳, 程小堂.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倪佩琴.英语教学的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3]王亚军, 王平.布置家庭作业的艺术[J].教学与研究.

篇4: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练习,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形式单一,要求独立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内容上机械重复,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纸上。方式上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的造成学科间的分离,不同学生作业要求无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对高效作业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1、以导学案为平台,增强学生预习作业的主动性

我在安排新授课时,采用导学案的形式,把预习作业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做作业的惊奇和乐趣。预习作业方式的改变,是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了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学习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

2.作业的内容要合理

作业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超出过去所学和当堂所学知识范围,即是学生通过复习能找到的内容。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必须亲自想一想,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对学生通病问题的解答,应指明出自书本哪一课、第几页、第几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链接性质的内容或习题。

3.作业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在布置作业时,我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作业设计能注意梯度。作业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抓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作业应杜绝偏题、难题、怪题。作业的难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为适度。再设计一些思考性,创新性的题目,主要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练习,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的过程。

4.作业的分量要适中

作业不宜过多,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留给学生一定量的看书时间。一般单一课时的作业,以用四十分钟的时间能独立完成就可以了。由于课程的内容、性质不同,有些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就要打破常规。总之,要灵活掌握,使学生达到不厌,且身心快悦的境地。

5.作业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处理

因作业有难易之分,学生有优差之别,作业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要鼓励学生去做选做题,没有布置的作业学生若是做了并且做对了,就要予以奖励。根据作业的分量多少,难易程度、课时松紧,还快悦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根据上课的内容可分为单一作业和综合作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笔答作业和阅读作业等多种形式。总之,作业要为教学服务。

教师布置作业,只说明本次课堂教学的结束。为了更好的执教下一轮的课堂教学,在布置完作业后,教师一定要检查。总之,教师要重视布置作业,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及时认真检查作业,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篇5:如何确保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性

如何确保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性

根据上学期的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的研究和统计发现数学作业的发现: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片面性与限制性

教师布置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于主任在级部会议中曾提到,家长委员会反映晚上作业应该适当增加有难度的题目,让好学生吃得饱,同时让大部分同学不至于太累。若题目难度整齐划一,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嫌作业难度不够,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

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作业“强化训练”,大量做题,使学生“熟”能生“巧”,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思维“磨盘”式旋转,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熟练的“记数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对学生长远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是无益的。

三、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只有走“捷径”——“抄袭”。“抄袭”既省时间,又省脑筋,还不受批评。但长期抄袭作业不但不会增长知识,而且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

综合以上因素,在范组长的带领下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创新性的分层布置,并且结合学校定制的淘题吧,让学生进行自适应。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性。

一、作业类型

一种是练习型作业----(书面作业)。

这类作业是我们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类作业,也是最简单的一种作业类型,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做题技能,这类家庭作业必须与已知学习的材料紧密相联系,才能发挥作用。每天的作业大部分都有书面作业。

另一种是准备型的家庭作业----(预习作业)。

这是推行小组合作改后,尤其是执行学案后,老师们常布置的一类作业。这类作业的内容要紧密接着在课堂中得到扩展,由于事先已预习或者说自学过,它能使课堂节约大量的时间运用于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是扩展型作业------(课外思考型作业)。

扩展型作业主要用来考查学生是否能把熟知的技能和概念运用于新的情景。解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想。例如: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题目.其实这样的作业,目的也不在于寻求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类作业一般是给优等生布置的。我一般布置这三种作业。

二、作业的设计及要求

作业的设计要注意量的优化,作业量是影响作业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家庭作业量过多,并不能相应提高学习成绩,而且特别不利于中下游学生的学习,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不利于他们积极个性的形成及其他能力的培养;但家庭作业量过少,又会削弱必要的训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家庭作业量是一个微变量,它随着班级基础、教材特点、学生素质的不同而改变。虽然不存在家庭作业的最佳量,但却有一个适度量。教师要尽量把握这个适度量,布置因人而宜的作业,我在作业方面做了精心设计。设计分层次作业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设计。制定丰富、灵活的分层次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设置作业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一些有“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或布置作业时,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在练习中体现不同的教育对象的不同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一题多解。对同一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引导,一题多变。

这样即让优秀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又要让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作业的批改方式

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所以“作业要及时指导、批改、评讲、订正,这不仅能取得及时反馈、纠错、巩固等效果,而且能够满足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好批改记录。对有些作业,我们在批阅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统计与小结,并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目的与要求、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的收获等。批改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写一些鼓励性的言词,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解法,给予介绍推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够稳定,意志力也比较薄弱,我们只有通过及时的鼓励和适当压力,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这也是老师们常用的办法。

但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常常采用一些办法:

1、教师面批。

为做到人人过关,利用课外时间及其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及时指导、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及时订正,这不仅能够满足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而且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里说的面批主要对于出错作业,对于出错作业基本采用二次批改的做法,进行面批时要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如何改正等等)。

2、全班面批。

我们有时挑出3-4本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本,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出优缺点,教师评点。

3、自批和互批

篇6:如何有效布置词汇学习的作业

记单词是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扩大词汇量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不愿意去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方法,充满爱心和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改变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弊端?如何使小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易、快、多地牢记单词?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将记单词的作业做了如下的改动:

第一,故事记忆法。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单词编成一个故事,上课时将给同学们,看谁的故事最好记,使单词记忆事半功倍。如play chess 这个动词词组,怎样才能表现的更好呢?我请学生回家把它编成故事。一名学生说是两条蛇在争一只鹅吃。就这么一句话全班同学都记住了这个单词。当我把这句话告诉其他班的同学时5班一名学生说这个故事反过来说更好记——吃一只鹅的两条蛇。学生的智慧真是无可限量啊!。

第二,用TPR动作记忆法。英语教学中有些单词比较抽象,仅仅用图片、音乐或绘画等方法是无法很好地辅助学生记忆的。

如果学生换一种方式,利用TPR来记些单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用相结合,那样这些抽象词就很容易对付了。如:come here、go there、sit down、stand up、listen careful、open your eyes、close your eyes等这些词学生只需利用几个很简单动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做中牢记它们了。而且也可以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前想好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将要学习的新词,这样预习作业就不那么枯燥,而且在课堂上可以边做自己设计的动作边学习新单词,这样既有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绘画记忆法。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好动性较强,常常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爱好,帮助他们记住更多的单词。如:apple、orange、banana、peach、pear,简洁、美观、大方的简笔画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记单词的效率。听写单词也是学生不愿做的一项“苦差事”,但是我将它和图画联系在一起,请学生用图画表达出他们所听到得单词或词组(检测学生的听力能力),再请学生展示他的作品,让大家猜一猜是哪个单词或词组(训练口语)。有时候学生还会利用课间来继续联系,因为学生已经把它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

第四,儿歌记忆法。儿歌通常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巩固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新授内容作铺垫,起到搭桥引路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对生词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以旧引新,以新带旧,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记忆更多的单词。在单词的记忆中,发音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一些有调整的单词,如周一至周日儿歌就成了恨好的方法。上课的时候我先给他们做示范,将他们会唱的歌曲融入进去,这样他们回家后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制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了,第二天的歌曲比赛中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单词的发音他们全记住了。

第五,替换记忆法。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是发散的。一次课堂上的不经意的发现让我有了布置这样的作业的想法。在学习catch这个词的时候,我巧合的将它写在watch这个已学单词的下面,一名学生忽然笑了起来,我忙询问他,他说这个好记!不就是用C把W换了?这就是WC的问题。于是全班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单词。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将一个生词用已学单词来替换一部分,这样单词记起来就更容易了。

第五,以旧代新联想记忆法。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往往可以把一些不相关的词很好的组织在一起。在学butterfly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说一个在飞的黄油,有人说苍蝇飞到黄油里就变成蝴蝶了。这样同学们不但记住了蝴蝶,同时也对黄油,苍蝇和飞也加深了印象。所以对于一些组合起来的单词我就请学生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第六,在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加强记忆法。美国一名教育家John White曾经说过:“单词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会灵活运用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我让学生在每周阅读的2篇小短文中画出最近学习的新单词,让他们知道这些词应该怎么运用。(小学生所学单词不多,所以小短文中总能出现新学单词)

篇7: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布置分层次的作业,给每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

一、什么是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作业指导。分层作业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作业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有效的。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布置分层作业应遵循“两种三层”的原则,何谓“两种”,即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三层”则是指设计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如抄写和选择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如简答题和短文阅读),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如composition和project),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通常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作业评价更有实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在布置作业时,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则适时予以指导,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而对于C层学生,则多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分层作业不仅淡化了形式,而且注重了实际,同时还起到了保尖、保中、补差的作用。

2、针对不同程度的家长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既能让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和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通过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能自觉地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去。对于不懂英语的家长,让他们负责监督孩子认真听读,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签上姓名和日期,以及孩子的完成情况等,同时也可让孩子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家长进行英语知识的简单学习,让学生做家长的教师,让家长跟孩子们一起听读,一起学习;而对于一些懂英语的家长,除让他们监督好孩子听读任务外,并让其帮助孩子纠正语音、语调,另外,还要配合和帮助孩子听写单词,与孩子们一起表演课文对话、学唱英语歌曲等,从某些方面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在布置这些家庭作业时,一定要有层次性,能让家长一目了然;还要目的明确,以便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三、分层作业及评价举例

分层作业的评价原则。

A、B、C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于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方向,激励其积极上进;对于C层学生,应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四、实施分层作业的教学的实施及举例

1、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对于C层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他们无法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日积月累,难免会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感,对英语作业往往会力不从心。而分层作业在教学中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使C层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不断奔向新的起点,从而走向自信的舞台。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否,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知识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分层作业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孩子都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在收获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五、我们的思考与困惑

分层布置作业如何维持作业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具有积极情绪色彩,趋向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高效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由此看出,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很重要。

篇8:课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一、搞题海战术,轻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许多年轻的教师都是接受以前的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在观念上有沿袭和保守的痕迹。有的教师就来了个“文科教学理科化”,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习题来与“数理化”抗衡。即使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周围不少学生还经常有做不完的作业,导致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下,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越来越考虑短期收益,使得语文作业在开阔阅读视野、积累语言、培养人文精神上的功用大打折扣。

二、习惯于简单重复,积累运用不够重视。

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老三件”: 一抄词;二背诵;三默写。这种机械重复的抄写与背诵只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往往时间花了很多,但收效甚微。此外,不少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课堂上从不认真读课文,在家更是不肯再读,导致有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咬字不准,缺少语感。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情结”,只求迅速做完作业,汉字书写水平比之小学阶段不升反降,令人深思。

三、作业内容过于笼统单一,缺少个案分析。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笼统地设定某某学习用书“第几课”或“第几页到第几页”,而作业内容的难度、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预计学生完成的效果都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一些缺乏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不加选择地去做,实在是费时而无益。另外,对于语文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如忽视对其“因材施教”,笼而统之地布置作业,势必会造成该类学生陷入作业完不成、语文学习兴趣下降、语文课上不听讲、不想做语文作业的恶性循环。

四、看重短期效应,重阅读轻写作。

很多初中生一碰到阅读分析题,往往就要犯“晕”:读不懂、题目多、表述难。为此,教师开出了“多做多讲”的解决之方。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指导与训练一时难见成效,要想“分数好看”,“阅读题”是关键。眼睛就只盯住阅读分析题,从课内到课外,大量训练阅读分析题,从而忽视了有计划的课外练笔,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反思自己的生活,没有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作畏难情绪遂现。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疾呼“有效教学”的今天,纠正偏差,寻求对策是当务之急。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同时,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完成作业, 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背景下,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就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教学实践,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通过实践,我尝试布置“有效作业”,追求“作业有效”,在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同步提高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作业内容层次化,实施分层作业,重视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差异、学生心理差异为前提,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够愉快地接受作业,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轻松快乐的体验。所以,我在设计时尝试采取分层分类设计的策略,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时间上分层,让班内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事实证明:一旦准确定位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辅以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就可以改善作业的效果,并通过长期坚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有效发展,同时也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位置上。

2.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注学生兴趣,力求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做和愿意做,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在日常教学中,“听、说、背诵、默写”是教师惯用的作业方式,但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会扼杀学生的作业兴趣。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作业的方式,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听、读”变为让学生模仿对话朗读的录音带,自己录音,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评比,评选出“金话筒”或“模仿秀”;将“抄写、默写字词或句子”变为“画(看)图写字词”、“重组词”、“连词成句”、“看图写句子”、“看问(答)写答(问)句”等,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从而提高听、读、写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开放性作业,突出作业的拓展延伸功能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为打破传统作业中单纯的语文知识观和单科思维的方式,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渗透与融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情,我设计了口头表达作业。即利用语文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学号为序,到台上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可以讲述天文地理,推荐名人名著好书,评论时事焦点,朗诵散文诗歌……这种“口头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知识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业的训练中获得各种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较为宽广的知识平台。

上一篇:描写漓江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弘扬英模精神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