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2024-05-14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通用9篇)

篇1: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减负增效,杜绝随意的、机械的、重复的家庭作业,提倡量少质高、事半功倍的家庭作业。近日从所任班级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家庭作业仍然主要存在许多原因,有以下几种:

1,每个班总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家庭作业。

2、,学生“等”、“靠”想法非常强,不愿花时间独立思考,遇到难题马上等家长讲解或向其它同学“校对”甚至抄袭。

3、学生对作业存在“任务”观点,敷衍了事完成,作业一交空身回家。探索其原因:1,很多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用实践少。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学生完成时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一视同仁;2,每次作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书面作业,缺少变化;家庭作业多,缺少针对性。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3,大部分的数学作业多为机械性计算题,学生真正的数学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而逐渐丧失,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把家庭作业当成一种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学生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我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以教学知识为基础,着眼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体验知识并将其深化为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家庭作业进行改革,给学生设计优化的家庭作业,使家庭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下面就家庭作业的布置谈点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动手实践的家庭作业: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在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应用性的家庭作业。如《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测量校园内各个草坪的面积,并计算出我校生均草坪面积占有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

我在教学“时钟的认识”之前,布置让学生自制钟面的家庭作业。结果学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钟面:有圆的,方的,扁的„„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的用纸,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纸,还有的用木板。这些作品形式各异,色彩鲜艳,漂亮极了。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充满趣味的家庭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理应发挥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感知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我让学生课下到操场上,沿着操场跑一分钟,在跑的一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亲身体会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再如让学生自己测量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等等。

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你能想出()种情况,请做一做。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型,学生一看到这样的内容就来劲,这种题型很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愿做乐做。不仅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

三、有层次的家庭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长短不同。承认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分出层次,设计难易不同的作业,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学生得吃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比宽长4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教室的书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同学之间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合作)?

四、能调研的家庭作业

所谓调研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

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的作业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调查:1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袋黄酒、一个鸡蛋等的重量。这个作业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关心学校、集体的一次机会。

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自主选择的作业

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内容的需要自然就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就要以自主为原则,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给学生。我的数学家庭作业除了少量必做的尝试性家庭作业以外,其他的采取自选的办法,可以做一些以巩固为主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做一些兴趣题或思考题。

如在平时我们出的最多的是语文小报,数学小报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我让学生出些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有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秩事,趣味数学,数学与生活等内容。编写数学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还可以传播数学文化,激发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此外还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课外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并与现实生活相联接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家庭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不以学习新知为目的,只为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本知识,将课本中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而有用的“活”知识,设计成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又富有探索精神的课外作业。真正使家庭作业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家庭作业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2: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推荐小学数学作业与其他学科的作业一样,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个性化展示,反映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阶段性认知、理解及应用的水平或程度。它不仅是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能力、构建知识网络、探索与发现数学奥妙或规律、实施知识创新的舞台或土壤,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了解自我课堂教学得失、为后继教学调控进程、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指导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窗口或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续。数学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反馈的平台,是一项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与教学资源,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家庭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反思,以适应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一、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诸多弊端:

1、要求的“划一性”,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学生完成时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一视同仁”。

2、形式的“雷同性”,每次作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书面作业,写写算算,缺少变化。

3、完成的“强制性”,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查,因为“不完成作业就不是好学生”,学生有完成作业的义务,却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

4、内容的“随意性,”有的老师信奉“熟能生巧”,认为练得越多,学得就越好,同一类型的题目如果不反复操练,学生很难人人达标,教师不能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布置有针对性的,形式各异的作业。因此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厌烦,逆反、恐惧的心理,把家庭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对布置作业本身的反思

1、对作业“量”的反思:有的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老师往往忽略了作业量的多少这个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他的接收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他做作业的时间也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老师就部应该去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因此,老师必须对作业量进行严格控制,一定要抛弃那些所谓“题海战术”思想。

2、对作业“质”的反思:通过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应该对自己所布置作业的质量,进行深刻的反思。第一,作业是否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实际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是对当天教学活动的高度概括。因为,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核心的。例如,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那么他的核心就是让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乘法的计算。那我们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就是15×14,25×13等等。如果这样做的话,即能对作业量进行控制,又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虽然我选择的题,具有代表性、针对性,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是,学生往往对一些枯燥的数学题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必须将这些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给他创造一个生活情景,让他感兴趣,从而乐学。

三、对作业评语的反思。

对于数学作业,很少有人会想到用评语,只是习惯性地用等地来评价。其实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段,可以选择不同评价方式。

1.低年级段——“图批”

所谓“图批”就是运用一些简单而生动的图形符号,对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评价或指导的一种主要方式,以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及认知特征。具体说来,就是事先预设几种不同的图形符号,告诉他们每个图形符号所表达的含义,让他们通过图形符号来形象地感受老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及其它学习方面的要求。例如,用一朵“小红花”传递“你做得好极了”,用一张“笑脸”表示“你真聪明”,用一个“大拇指”表示一种赞许或肯定——“你真棒”,再辅以简短易懂的语言文字或拼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意愿。

2.中年级段——从“图批”逐步转向“语批”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增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也就随之有所发展与提高,所以到了中年级,对他们的作业采用“图批”与“语批”交互运用的方式,并且逐渐由“图批”转向“语批”,结合学生的作业实际及日常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高年级段——“语批”

到了高年级,对他们的作业评价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语批”阶段。对于批语的设计,本着简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课堂表现,用无声有形的语言文字,向他们传递老师的赞赏、激励、引导、启发、提示、期待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激发他们的数学热情,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总的说来,对小学数学作业评语的设计,我认为,在以鼓励等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二要切合学生实际,三要重视学法指导,四要体现教师风格,五要实现教育功能。另外还要力求简约,同时注意连续性及针对性,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贯穿始终,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数学方法,体验数学美感,领会老师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掘与发挥数学批语的多元功能。

篇3: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 作业负担重, 学习效率低。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 题目偏多, 不同学科之间经常发生争抢课外作业时间的现象。作业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疲于完成作业, 教师疲于批改作业, 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老师没时间充电。

第二, 只注重统一性, 忽视差异性。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 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违反了因材施教原则, 使学生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三, 随意性﹑盲目性大, 机械重复﹑形式单一。教师课前没有深钻教材、研究作业内容, 出现随意布置﹑机械重复﹑形式单一的现象。

第四, 作业的布置向应试教育倾向。教师只布置应试教育要求掌握的内容, 忽视教材安排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落到实处。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第一, 开放性题包含的知识点多, 覆盖面广, 综合性强。这种题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 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第二, 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可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进行选择, 内容要与教材相结合,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学生的年龄越小, 无意注意越占优势。在教学中, 我通过游戏﹑猜谜等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陷于问题情境时, 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 他们会主动探究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第四, 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需体现层次性。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要精心备课, 因人而异, 布置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作业, 设计出具有一定弹性的作业, 如必做题﹑选做题﹑延伸题。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 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除了做必做题外, 还要做选做题﹑延伸题。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除了做基本题外, 还要做少量偏难的题目。而学困生只需做一些基本题。这样的分层作业, 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 以往教学中, 各课科教师缺乏沟通和交流, 没有控制作业的总量, 导致学生的负担过重, 学生陷于题海战术, 学习效率不高。因此, 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 控制好作业的总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一年级不留课外作业, 二年级不超过30分钟, 三年级、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 五年级、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三有效作业布置实例

开放题是有效作业布置的一种常见题型, 其中一题多变的题型对于学生思维训练非常有效。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 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面包2元、矿泉水3元、蛋糕4元、饮料5元, 小明有15元。 (1) 都买面包, 最多可以买几个, 还剩几元? (2) 都买蛋糕, 可以买几个, 还剩几元? (3) 还可以怎样买, 正好把钱用完?学生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的训练, 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实践作业布置中, 在教学了统计初步知识后, 我让学生调查本校商店哪些商品最畅销, 阅览室里学生最爱借哪种书?让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 制成统计表, 写成小论文。这样的实践活动, 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但只要教师耐心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作业布置,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 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既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又能起到承上启下、拓展提高的作用。学生可通过作业测试自己最近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教师也可通过批改作业得到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玉华.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13)

[2]陈燕.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增效减负[J].小学生 (教学实践) , 2013 (4)

[3]李彦.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1)

篇4: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初探

关键词:有效作业;多样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182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的数学教学,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主体性课堂,而对于巩固、拓展和延伸的课外作业却缺乏关注,作业单调乏味使得许多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兴趣,不乐意做。高效课堂是对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要求,所以不仅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高效,也要关注作业环节布置的适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作业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因此,课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数量等均需要改革,教师要改变题海战术的布置作业的思维,要针对学生来布置符合学生要求的、恰当数量的作业,甚至可以由学生来灵活选择自己的作业,这样才可能针对性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一、形式上创新

数学作业布置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于上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但是方法不是固定的,只要我们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的训练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举措。因此,数学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地写写算算,其内容和形式应丰富多彩,题型应多样,方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的形式可以有书面作业,但是也可以有其他类型的如口头作业、探究作业、自制教学器材等形式,这样学生对于作业就能够有新的认识,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

二、内容上要有趣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作业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激发主动性,才会自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会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这才是布置作业要实现的效果。因此,在布置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敢于在学生有兴趣的内容和方法上着手,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例如,学过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

小鬼当家

妈妈让你用10元钱买早点,你准备选择哪些物品?为什么?

对这道题,学生的兴趣相当浓厚,交上来的作业多种多样,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些经验,出现了差异性很大的组合,有两个数的、三个数的,还有四个数的,既体现了他们对于数学的认知,也体现出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学会精打细算,这不仅能够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够使他们对于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性有更深刻的体会,这远远比教师日常说教有效得多。

三、数量上要适当

长期以来,题海战术的作业模式在数学作业安排中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往往认为熟能生巧,学生做得多了自然也就掌握了。但事实上,过多的作业布置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反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所以我们常说作业不在多而在精。

例如,在学完“位置与方向”后,我对学生说:“有位数学家曾说过‘自然界以数学的语言讲话。今天的作业就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一种方式,或进行描述,或画一幅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或画一幅图,或者选用其他你喜欢的方式,能让老师和同学们根据你的作业,准确地找到你的家,好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作业难度层次性

差异是一种资源,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课外作业中“千人一面”的做法,设计的课外作业应以学生的差异为本,设计出难易不同,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的作业,力求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作业。作业布置可确定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学生可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选择作业。三个层面的作业要螺旋上升,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求。

例如,学完分数应用题以后,学生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三种类型应用题的特点总是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的作业是:

A.做练习四第4题,练习十三第6题,118页总复习的第5题(这三种类型题各一道),并体会它们的异同。

B.做练习四第4题,然后把它改编成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分数应用题,并体会它们的异同。

C.从你的课外书中各选取一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分数应用题,并找出它们的异同。

D.自己各编一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分数应用题,并找出它们的异同。

作业有了层次,学生就有了选择。通过这些有层次的作业,学生不仅可以自觉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还可以在达标的基础上向高一层次的目标攀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有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有时改变只需要一点点。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素质教育的思想寓于作业之中,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让作业的形式多样化,难度层次化,把选择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就能在课外作业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它变成学习的动力。这样还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积极体验,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每天的作业,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苦学”为“乐学”的境界,从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作英,赵雪峰.浅谈学生的“作业心理”.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2).

[2] 贾红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抓住“三性”.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

篇5: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心得

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新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能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外通过布置合理的目标任务(即作业)能对课堂教学起有效的补充作用,更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布置除了传统的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多元化的目标。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下简单谈谈在作业布置中的几点心得:

二、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设置作业。

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学有余力的综合型的练习),中等生可选B(本次课内容上略有升华的),学困生可选A(本课的基础知识,可面向全体学生))。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这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做到少而精,形式多样。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天两天甚至一两周的时间。

例如,在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在学折线统计时,让生上网搜索这些图(如某地区一个月的天气变化统计图等),并对统计图做以分析。如学习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知各种物品的价位,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老师布置学生,到超市购物,把自己购买的物品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学习了时间后,回家自己制作一个漂亮的钟表模型,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就掌握了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并可以和家长玩“你说我拨”的时间游戏等形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作业布置可追求索性与开放性,拓宽学生的视野,释放作业的思维性。

心理学家说,如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作业,使他们不感兴趣,也就不愿动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作业也应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乐于完成。教师必须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的,也可以是展示创作成果的。如让生观察某一现象,编个数学故事、制作学具等,这些毫无思想制约的作业,学生做得既有兴趣,又培养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探索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篇6: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批改检查方案

作业布置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养成具有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有效手段。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根据我校实际,对作业布置批改以及检查作如下规定:

一、作业布置要求:

各位老师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原则,科学、精心地进行作业设计。作业应少而精,杜绝机械训练式的枯燥作业。倡导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作业。

二、作业内容:

1、课堂作业:每周不少于四次。内容为课本中具有代表性、灵活性、巩固性的习题或教师自己精选的习题。

2、课外作业:小练习册,大练习册。

三、学生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时要做到一心一意,进行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漏做

少做,不拖拉,对教师批改中指出的错误及时订正。

2、书写必须工整。执笔姿势要正确,一到三年级用铅笔答题;四到六年级用钢笔答题,作图用铅笔,数学、符号要端正、清楚。

3、数学簿作业:①先写练习几,每条作业前写上作业题号;②每题之间必须空一行,注意作业不出底线;③作业本不得任意涂改,更不能随意撕页;④作业如有错误,先在错题右边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如不够或还错,再在作业后面订正,并写上题号;⑤数学运算符号、等号排列整齐,疏密适宜,作线段图或几何体图时,选择位置、比例适当,竖式计算时,横线划在练习本的格子线上,写分数占两格,分数线划在格子线上。⑥计算题,一步计算采用连等横式计算,两步以上的计算用递等式计算,递等号要上下对齐。

四、教师批改要求:

1、课堂作业:认真及时批改所有学生的作业。批改作业均用红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作业批改后应有等级、有日期。若有错误学生应及时订正,教师认真做好学生订正后作业的批改。

2、小练习册:批改要求同上。

3、大练习册:选具有代表性的题进行批改,本书不纳入检查。

五、作业检查扣分项目:

课堂作业一月不少于16次,少一次扣0.5分。(有假期递减)学生未订正,一次扣0.3分。错批一次扣一分。无等级、无批改日期一次扣0.1分。

篇7: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策略与方案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作业要求一个样,期望达到同一教学目标,这么做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都存在差异,我们实施“一刀切”的作业方式,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如果长期这样布置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适宜的锻炼,两极分化会更为严重。

一、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习题单调,内容陈旧

作业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应用题也只不过是通过机械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

(二)时间要求一刀切

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程度好的学生而言,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盲点,使学生普遍对练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类作业中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作业的研究是很有必要性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教学理念,因而,为了尽量更好地培养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效率,教师必须擅长从多个角度方面权衡考虑,这也是对教师因材施教能力的考验。

二、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与落实

教学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解决教育中的普及和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

2.个性差异原则。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

3.素质教育理论。实现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即:基础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就课内作业如何分层设置,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并完成作业,教师与家长如何对学生进行督促与评价等内容进行探讨。

以下是分层设计的几点策略:

1.学生的分层。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每一名学生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学生分层次:基础一般的分为A组,A层为基础类,也是必做类,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分为B组,我们主要设计一些模仿性习题,他们通过套用公式来尽快巩固学过的公式;基础好的学生分为C组,要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练习,锻炼他们综合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对于各层次的学生,老师都应该注意对他们进行发展性学习的指导,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2.作业的分层。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把作业设计成自选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学生在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性完成作业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完成A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选择B类中的两道题目。B层为拓展类,是选做类,适当地增加了难度,拓宽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讲评时,A层内容重在点拨教学的重点、难点,B层内容以理思路、讲方法为重点,从而保证各类学生学有所获。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的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们的进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课内综合部分同样应注意分层设置。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税率》课堂作业设计中B层作业:

(1)妈妈在邮局给奶奶汇2000元,需要交1%的汇费,汇费是多少元?

(2)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人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元?

(3)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而A层作业的设计:

(1)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率的,其余部分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2)小丽家买了一套售价32万元的普通商品房。他们选择一次性付清房款,可以按九六折优惠价付款。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多少元?买这套房子还要按照实际房价的1.5%缴纳契税,契税是多少元?

以上作业中A类是基础题,B类是发展性题,是综合性练习,有一定思维难度。

作业的分层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放归”作业自主权,从而推动作业内容能够和学生具体现状保持一致。

(1)“放归”后进生基础性作业权:我满意。通常提到的基础性作业,即为从教材内能够轻松找到,难度比较低的作业。

(2)“放归”中等生发展性作业权:我挑战。通常提到的发展性作业,即为将基本知识当作基础,不过应当展示自身观点的作业。

(3)“放归”优等生创造性作业权:不断超越。通常提到的创造性作业,即为将基础知识当作前提,呈现了非常突出的整体性还有创新性的作业。

另外,注意各层作业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层次作业所需时间的科学设置,确保学生完成所选作业总量时间不超过规定要求。

三、分层作业的指导与评价

对分层作业的评价既要考虑到评价的内容,也要考虑到恰当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①作业中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从作业书写要求、整洁度,作业时间来评价学生的作业习惯。

②作业中的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作为教师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真地分析、对待,评价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利资源。于此同时进行分层式的后置处理,也就是让学生做练习中发生错误的习题及其变化题,谁错了谁做,错得多,做得多,错的少,做的少,不错不做,这相当于“病人吃药”,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无病不吃药。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主要指批改学生作业的方式,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的先决条件。从评价主体考虑,我们主要将从教育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三方面研究与实践。

(三)评价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在学生作业评价表现上我们常见的主要有等级式等几种,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评语式、谈话式、提示语式等评价表现形式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篇8: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一、更新理念, 适应时代

我们所处的时代, 竞争日益激烈, 而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 未来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但传统的家庭作业往往以考试为指挥棒, 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 形式单调。虽然减负已经强调了很长时间, 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被教师和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给“侵占”了。把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变成了写作业的机器。实际上, 这种强制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很不理想。要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 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布置一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作业。例如, 大多说学生都喜欢看电视, 教师和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便以种种借口想方设法进行“封杀”。然而事与愿违, 屡禁屡犯。家长和教师最明智的做法, 就是迎合学生的心理积极加以引导。允许学生在学习疲倦之时, 看一些类似于《动物世界》《智慧树》《焦点访谈》这样的的电视节目, 让孩子学到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形式多样, 异彩纷呈

家庭作业不但内容要新鲜生动有趣, 而且形式还要多样, 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布置同伴作业,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 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例如让学生自主完成简单的作业, 而一些复杂的作业, 让同伴配合完成, 从而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 布置劳动作业, 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热爱劳动应该从小培养。洗碗、洗衣服、打扫、收拾整理房间、摘菜等等, 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应该让孩子去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应该成为永远的历史, 我们所培养的应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因材施教, 突出层次

(一) 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差异,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要体现适量性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差异。作业并非越多越好, 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适量布置家庭作业, 双休日的作业量可以多些, 一二年级作业每天不能超过半小时, 因为根据研究表明, 家庭作业总数与学业成就之间并没有一致的和明显的关系。学习的自觉性与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如何使学生在课外既从事学习活动, 而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认为教师应当精心选择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布置作业, 而不是多多益善。

(二) 要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业的布置应具有较强的参与性

学生是能动的个体, 有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让其充分参与到作业中来,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多动脑筋, 作业布置的形式要丰富有趣一些。例如, 在教过了“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后, 一般我们布置的作业都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作业可以这样布置, “一张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的长方形纸, 把它围成一个圆柱, 并配上两个底面, 动手做一做, 有几种方法, 并分别算出它们的表面积。”这样的作业学生比较喜欢, 既动手, 又动脑,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寓学于做之中, 寓学于玩之中, 效果很好。

(三) 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业布置应适当

在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重复的作业, 或让他们做一些过分困难而力所不能及的东西, 他们都是不感兴趣的。一方面, 作业太简单, 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 起不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 作业太难, 会使学生因完不成作业而失去信心, 甚至抄袭作业来应付教师检查或干脆不做, 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作业有一定的难度, 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 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并且迫使自己去掌握它。

总之, 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为学生准备的一份礼物, 它不仅可以传达教师对学业的重视, 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业成效的责任感。我们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形式, 不管布置什么作业, 都要以提高质量、减轻负担、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为目的。

摘要: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 是课程与教学之间不可缺少的链接纽带。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都离不开做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 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 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知识的掌握。“轻负担, 高质量”是当今社会对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好的家庭作业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问题对策,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忠杰.以学生为本活化数学作业设计[J].辽宁教育, 2009 (4) .

[2]刘瑶.浅谈数学作业分层布置问题[J].新西部, 2009 (2) .

[3]陈春香.精心设计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当代教育研究, 2009 (2) .

[4]陈晓蕾.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小学数学参考, 2008 (3) .

[5]董志云.如何给小学数学作业“改头换面”[J].小学数学参考, 2008 (27) .

篇9: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布置研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数学作业的布置相对随意,作业量过大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作业布置工作的重视,在布置过程中并没有结合课堂教授的内容来选取作业,而是随意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这很容易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积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在大多数教师看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多做题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经常不顾学生的能力和状况,布置的作业量过大,作业中包括多种类型的题目和内容。部分学生因为能力、时间有限,无法完成作业,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这就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2.数学作业题型多次重复,未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

教师在运用“题海战术”这一作业布置策略的过程中,没有对作业的题材和内容进行选取,学生的作业中存在很多重复性的题型。这种作业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只会占用学生的做题时间,耗费学生的精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太大的作用和效果。此外,一些教师也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不同状况来布置作业,因为班级内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一部分学生根本无法顺利完成作业,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如果作业难度过小,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本的达不到满足,布置作业的效果根本体现不出来。

二、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布置对策研究

1.作业的布置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遵循适量的原则

小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数学课堂中教授的内容,根据课堂知识点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和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作业的布置还要把握适量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摒弃原有的思想,认识到“题海战术”式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控制作业的完成时间,确保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数学作业的布置要实现当堂完成和同步讲解,即学生的作业量、完成时间和讲解时间要统一,避免作业的完成和讲解间隔过长时间,保证学生的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布置作业的目标。

2.确保作业题型的多样性,实现作业与生活的有机整合

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对作业的内容进行严格的选取,不能使作业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题型,而是要尽可能地在作业中设置多种类型题材,使学生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能力向着多方面的方向发展。此外,数学作业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保证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转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看法,更加自主、积极地完成数学作业,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教师要围绕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将所学作业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实例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完成作业,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

3.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的设置作业难度

因材施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一定基于整体的角度,合理选取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使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与作业难度保持一致,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较少量、难度较低的作业,而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作业布置的难度可以相对增大。只有作业布置的相对合理和科学,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状况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高对数学有效作业布置的重视,严格遵循作业的布置原则,对作业的题材、题量、难度等内容进行总体性的把握,让小学生通过完成数学作业的方式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发散数学思维,逐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上一篇:人员分析报告下一篇:小学语文《生命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