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镇化

2024-05-26

江苏城镇化(通用6篇)

篇1:江苏城镇化

xx法制报讯 记者从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获悉,近年来,针对原有户籍管理制度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要求的情况,我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至今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建制镇达978个,占总数的83.2%,共有334.9万人办理了小城镇户口,户籍改革成为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助推器。全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覆盖面达83.2%,城镇化率达41.4%,对推进全省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九十年代中期在全省382个重点镇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围绕推进城市化,省公安厅制定了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十项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要求。在改革中,我省公安机关进一步放宽城市化发展急需各类人才特别是管理、技术人员及家属,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技校生进入城市落户条件,调查报告《户籍改革成为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助推器》。全面实行投资买房落户政策,切实解决了城市郊区无地农民撤组转户问题。为吸引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省政府专门制定了进镇农民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使用、流转等配套优惠政策,保证他们原有利益不受影响,并明确进镇落户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各方面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权利。进一步确立了以居住地和就业为原则,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基本条件的户口准迁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既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据统计,全省参与小城镇户改的人员中,共购、建房屋23.5万套,吸引了62.7万名各类人才和务工经商人员落户小城镇,大大促进了城镇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城镇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通过进一步放宽婴儿、未成年子女、配偶和父母投靠政策,共批准办理“三投靠”户口78万余人,深受群众欢迎。

篇2:江苏城镇化

一、市域城市化发展战略

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筑和完善常州市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常州主城和主城外围片中心的城市建设,加快发展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择优培育6个重点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撤并调整,着力引导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布局有序、功能互补、众星拱月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新格局。

二、市域主要城镇职能结构

常州市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现代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二级中心城市:

1、金坛城区:金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服装制造名城和盐化工城市。

2、溧阳城区:溧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浙皖三省边界中心城市,以湖光山色为品牌的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

重点中心镇:

1、薛埠镇:茅山风景旅游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

2、南渡镇:溧阳市西部地区农工商综合发展的中心城镇。

3、湟里镇:以机械制造和园艺花木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工商综合发展城镇。

4、漕桥镇:常宜边界交通枢纽城镇和环太湖旅游度假区。

5、卜弋镇:市区西部交通枢纽和综合发展城镇。

6、横山桥镇:以铁合金、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旅游观光为主的综合城镇。

三、城镇空间发展轴

全市形成“二横一纵”城镇聚合发展轴。

二横:

1、沪宁交通走廊城镇聚合发展轴

是全省城镇体系“三圈五轴”中沪宁城镇聚合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产业密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沿江高速公路城镇聚合发展轴

以沿江高速公路为依托,东联江阴,经横山桥、戚墅堰东、鸣凰南、滆湖北,至金坛,西接溧水,是横贯市域东西的一条城镇聚合发展轴。

一纵:镇广线城镇聚合发展轴

篇3:江苏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主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供给驱动、90年代的需求驱动和2000年以来的投资驱动三个阶段。在2000年之后, 之所以从需求驱动转为投资驱动, 是因为当时中国进入过剩时代, 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刺激需求, 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扩张的膨胀性政策, 表现出明显的投资驱动特征。长期的扩张政策尽管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是贫富分化、产能过剩、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投资驱动难以持续的背景下,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4%, 未能实现增长7.5%的预期目标。为调整产业结构, 提振内需, 稳定经济增长, 政府提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回顾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城市化或城镇化, 因为“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镇化创造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江苏以“小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城镇化战略取得成功,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7%提高到2013年的64.1%, 经济年均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 江苏城镇化发展经验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江苏城镇化、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 重点关注城镇化水平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期能从江苏的发展经验中得出一般规律, 服务于江苏进一步城镇化, 并且为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政策与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镇化对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较为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 早期西方学者关注发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刘易斯, 1955) 。在此基础上, 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作用, 发展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John C.H.Fei.和Gustav Rains, G., 1961) 。在实证研究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镇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有学者估计出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 (对数)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5 (Vernon Henderson, 2000) 。通过对9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 (Berry, 1965) 。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Lampard, 1956) 。也有学者以非洲为例, 分析农业、城镇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得出农业产值与城镇化率呈反比, 而城镇化率增加对人均GDP增长呈现负面效应的结论 (Markus Buckner, 2012) 。

国内关于城镇化对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也日渐完善。根据研究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方面:城镇化与需求变化互为内生变量, 因此城镇化既是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 也是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时的政策着力点 (蔡昉, 1999) 。我国典型的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 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 (胡鞍钢, 2003) ,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进而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李晓明, 2002) 。而城镇化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樊纲, 2004) 。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使得需求持久增长 (曾令华, 2001;田成川, 2004;李朴民, 2009) , 包括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 (贺建林, 2009) 。因为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就业结构和提高了收入水平, 从而引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张 (蔡思复, 1999) 。在城镇化制约下, 单纯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无法扩大内需, 从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只有加速城镇化才能持久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刘艺容, 2005) 。当然, 城镇化不仅包括地域上的转化, 还包括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现代化等, 其本质是城乡差别消失、城乡文明共建[1] (高凌, 2013) 。实证研究方面: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为推进 (刘耀彬, 2006) , 与工业化的结构转型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 (易善策, 2008) 。基于我国1978—2004年年度数据的VAR模型研究认为,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计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计效应, 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时间更长、更稳定 (胡日东, 2007) 。而对我国234个地级城市2008年截面数据研究表明, 城镇化过程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 并且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农村居民 (蒋南平, 2011) 。也有学者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城镇化进程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 认为受城镇化率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健, 其次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两者呈极强或较强关联[2] (杜华章, 2011) 。

现有研究中, 理论与政策分析的定性研究成果较多。通常认为, 消费由收入决定, 而消费品的供给是否合理以及消费品的可得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供给由生产决定, 而生产由投资决定。有必要从投资类型的角度分析投资对消费的影响, 可以将投资区分为生产性投资和消费性投资[3]。消费品的可得性主要由消费性投资直接影响。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定了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因此将消费分解成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两个部分更合理。总的来说, 城镇化拉动投资总额增加的同时, 也对投资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投资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消费, 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外, 部分研究文献的模型选择存在缺陷, 比如对于存在明显协整关系的变量应用了VAR模型进行分析[4,5]。鉴于此,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 研究江苏城镇化、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旨在研究江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投资结构调整, 进而影响消费, 最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过程, 因此选取以下6个指标变量:城市化率、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地区生产总值。各变量初始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6]。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 本文数据选取的期间为1978—2012年, 并将1978年设定为研究基期。

为满足模型研究的需要, 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 城市化率采用通用的计算指标, 即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除以总人口, 得到城镇化率 (UR) 。其次, 由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处理得到: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投资, 即消费性投资;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非公共服务投资, 即生产性投资。其中公共服务投资涵盖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述公共服务投资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 部分行业投资直接服务于工作与生活, 另一部分行业投资有助于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为居民消费提供可持续的基础。因此公共服务投资可以看作是消费性投资。非公共服务投资额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扣除公共服务投资额而得到, 主要涵盖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这部分投资主要为生产服务, 因此可以看作是生产性投资。采用对应年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 以1978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 并以当年的常住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人均消费性投资 (CI) 和人均生产性投资 (PI) 。第三, 将消费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以便于细致考察城镇化对于城乡消费影响的差别。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分别以1978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 并分别以当年的城镇或非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UC) 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 (RC) 。第四, 江苏地区生产总值采用对应年份的CPI以1978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 并以当年的常住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Y) 。最后, 为减少数据非线性变化对实证分析的影响, 对人均消费性投资 (CI) 、人均生产性投资 (PI)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UC)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 (RC) 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Y) 取自然对数;而城镇化率都是小于1的比率, 采用通用的处理方法对 (UR+1) 取自然对数, 即得到本文研究的变量:LNUR、LNCI、LNPI、LNUC、LNRC、LNY。本文使用Eviews8进行实证分析。

(二) 变量ADF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根据线型图和散点图判断六个时间序列皆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序列。经检验, 在5%置信度水平, 除了LNPI序列是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原序列平稳, 其他5个序列都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1阶差分平稳序列 (见表1) , 即一阶单整。

注:检验类型 (C, T, L)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截距项、趋势项及滞后阶数, N表示不包含C或T

(三) 协整关系检验

做协整关系检验的序列数量为6个, 因此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其协整关系。考虑到分析对象属于含截距和趋势项的时间序列, 因此选择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并呈现线性的检验选项。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 (见表2) , 即所研究的6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所以本文研究模型设定为VEC模型[7]。

(四) 模型设定与检验

先估计VAR模型最优滞后期P值, 而VEC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是P-1。根据LR、SC和HQ等信息准则判断, 结果P=1模型最优 (见表3) , 即对原序列进行VEC模型分析。

VEC模型的稳定性通过对模型的AR根值是否大于1, 或AR根值图是否有点落在单位圆之外来判定。经测定, AR根值都小于等于1 (见图1) , 最大值为1, 表明模型VEC是稳定的。

(五)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为江苏城镇化率变动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仅给出上述对应影响关系的变量之间的单向脉冲响应轨迹, 并结合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期长度10, 见图2、图3、图4和图5。

1. 城镇化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 虽然城镇化率提高对消费性投资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半年滞后期, 但是具有持续的较高水平的正向冲击, 在第5年达到峰值 (9.8372%) 。究其原因, 主要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拉动了消费性投资的持续增长, 这将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生产性投资的影响同样具有明显的半年滞后期, 接着对生产性投资产生负向冲击, 在第3年达到谷值 (-8.0701%) , 在第7年转为正向冲击, 并在长期中呈现发散性正向影响。这说明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初期, 由于消费性投资的迅速增长, 一定程度上对生产性投资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在长期中,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然会带来生产性投资的增长。

通过上述城镇化对消费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的脉冲响应分析, 可以得出城镇化水平提高在短期内将推动投资中的消费性投资比重增加, 完善投资结构, 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在长期中将对消费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皆带来正向的推动。

2. 投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1) 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 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在长期中都产生正向的冲击影响。消费性投资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此后呈现持续的正向冲击, 在第6年达到峰值 (2.6847%) 。这是因为农村人口转移后, 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 两年多以后逐渐转变了储蓄、消费等各方面的习惯, 实现市民化, 以及政府对于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会逐渐覆盖和完善, 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在长期中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性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存在半年滞后期, 此后出现短暂的负向冲击, 自第2年保持较高水平的正向冲击。这是因为随着高收入、高消费倾向的农民离开乡村转入城市后, 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受到负向冲击。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提高, 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上述负向冲击效应逐渐减弱, 最终拉动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2) 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 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都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并且初期呈现正向冲击, 此后冲击效应逐渐减弱, 其中对城镇居民消费在第4年转为负向冲击 (-0.5740%) 。可以得出, 生产性投资在短期内可以带动城乡消费的提高, 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过度依赖生产性投资, 抑制了城乡消费, 这必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由图5可知, 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此后2—8期呈现正向冲击, 并且冲击效应最终减弱, 其中城镇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在第7期达到峰值 (0.3709%) , 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在第4期达到峰值 (2.2042%) 。由此看出, 城镇化发展促使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特别是消费投资的迅速增长, 释放了城乡居民消费, 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结论

根据江苏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投资、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并且各个变量的冲击效应存在半年左右的滞后期。城镇化对投资和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其中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短期效应, 不具有长期效应;而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

城镇化无论在短期和长期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并且这个影响逐渐增强, 持续期较长。城镇化率的提高, 可以持续增加消费性投资的比重,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而投资结构的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避免了过度的生产性投资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不可持续性。通过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在长期中促进投资和消费总量的进一步提升,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 对策建议

1. 缩短城镇化时滞

虽然农村人口转移后, 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储蓄消费习惯、政府对于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完善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最终带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这个过程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因此, 需尽量缩短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时滞, 以缩短“城镇化时滞”, 也就是缩短“身份”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时间。

2. 优化投资结构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消费性投资的比重, 从而为居民消费奠定基础, 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而生产性投资需要与消费性投资相匹配, 避免过度依赖生产性投资,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3. 加快城镇化步伐, 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迅速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 虽然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善投资结构,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 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 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调整投资结构、降低过剩产能、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应能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凌.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我国31个省 (区)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 2013 (1) .

[2]杜华章.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 2011 (10) .

[3]岳立.公共投资与社会福利的动态相关性:1978—2008年—基于V A 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11) .

[4]胡日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V A 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5) .

[5]蒋南平.中国城镇化与农村消费启动—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消费经济, 2011 (2) .

[6]江苏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jssb.gov.cn/.

篇4:江苏城镇化

关键词:特大镇新型城镇化江苏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透露,对于10万人口以上特大镇或将升级为市。当前,国家正在抓紧修订设市设镇标准,优化设市设镇模式。对于特大镇的界定,目前能掌握的材料只是设定了10万人口规模的门槛。2015年,江苏省10万人口以上的乡镇为95个,其中仅苏州就占据27席,显然,对于以乡镇经济发达著称的江苏省来说,单纯以人口规模来界定特大镇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江苏省特大镇的界定应该是镇区人口10万以上,经济总量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在产业集聚辐射、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已经发挥着城市副中心作用的乡镇。

江苏乡镇经济的繁荣,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为665%,高出全国104个百分点。当前,江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举措,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江苏特大镇发展,发挥特大镇在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一、江苏特大镇发展的历史成因

毋庸置疑,特大镇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市场行为驱动,如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苏南乡镇经济的基础,但当乡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则渐渐占据主导作用。江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围绕特大镇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城镇融合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特大镇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镇扩权”改革

2010年,江苏启动强镇扩权改革,在全省20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个改革试点镇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均在所属省辖市位居前列,每个省辖市至少有一个乡镇入选。强镇扩权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两年左右努力,推动一批有条件的经济发达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与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員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试点镇按照副县(处)级管理,镇以下不设派出机构;二是扩大管理权限。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增强发展活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的目标要求,加强对试点镇规划的指导,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强镇扩权”改革,从产业、形态、功能、体制等方面,对特大镇按照小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特色产业集群

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很多都是源于乡镇企业的集中,进而发展为围绕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分工,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可以说,江苏的产业集群与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从2011年到2014年,江苏省先后认定了4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功能提升”的发展目标,围绕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集群集聚、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可持续发展、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行动、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集群自律性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的扶持作用,对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扶助相关活动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优先支持列入省“十三五”重点扶持建设项目。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聚合土地、人才、资金、创新等各类要素资源,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城乡一体化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了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 六个一体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方向;把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把提升城乡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内容;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苏州市率先开展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创造了“三集中”、“三置换”、“三大合作”等做法和经验。特大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重点镇规划引导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提出,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省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批工商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增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重心下移的思路,培育重点中心镇,促使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对重点镇的规划指导方面,江苏省提出重点镇的控规、强规、总规等规划体系实现镇域全覆盖,并对重点镇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以推进镇村规划。结合“重点中心镇培育计划”实施,启动10个左右“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对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成为特大镇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目标,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二、特大镇的发展经验与成效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特色产业集群、城镇体系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江苏特大镇的发展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特色产业构筑了特大镇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是特大镇持续发展的核心。很多特大镇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集聚,发挥了对周边乡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县级城市副中心的作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苏南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大乡镇,如以丝绸闻名的盛泽镇,以提琴闻名的黄桥镇,以不锈钢闻名的戴南镇,江苏特大镇也因此可以概括为工业主导型、商贸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农业主导型、综合型等五种特大镇类型。

(二)科学规划拓展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

由于受发展阶段性制约,很多乡镇在发展初期,对于城镇的空间布局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随着特大镇产业规模扩大、人口规模增加,以及城镇功能的提升,特大镇的城镇空间布局与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的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城镇化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乡镇的合并,为特大镇实现产业、城镇、居住、文化等功能重新进行布局优化、为乡镇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

(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乡在人口服务管理、土地管理、住房保障、资金保障、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针对特大镇“小马拉大车”问题而推行的“强镇扩权”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提高镇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与城镇发展体系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内生活力,成为特大镇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特大镇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特大镇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仍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

(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很多特大镇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么结构单一,容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要么多头分散,产业门类过多,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主导特色产业。产业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产业科技创新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负责人缺乏创新意识等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进而形成新产业。特大镇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亟需提升自身吸引优质资源的能力。

(二)城镇功能亟需完善

很多特大镇作为县级城市副中心,已经发挥着小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亟需按照小城市标准和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目前来看,特大镇财力与事权仍不匹配,镇级可用财力不足,难以满足按照小城市标准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有些特大镇尤其是工业主导型的城镇,由于在发展初期缺少科学的规划指导,城镇功能分区比较混乱,按照新的理念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三)城镇品味有待提升

很多特大镇在城镇建设方面没有实现与乡镇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在建筑风貌上“千镇一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些乡镇如黄桥镇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元素的体现,已经着手在核心街区、建筑立面、道路节点色彩、街边小品等设计上,体现黄桥的乐器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体制机制仍需创新

一方面,财权与事权仍不匹配。在财政支持方面,市级财政已根据自身实际财力,向特大镇进行了倾斜,但与特大镇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落差。目前,很多特大镇尚未建立财政一级金库和土地储备中心。另一方面,人员与事权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现有人员编制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特别是综合执法局和便民服务中心,承接的权限领域宽、范围广、种类多、专业性强,专业人员明显偏少,个别特大镇存在把下放权限又交回上级部门的现象。

四、新型城镇化引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建议

特大镇的转型升级,目标就是在产业、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向小城市看齐。基于特大镇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特大镇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功能层级,集聚要素资源,为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而促进优势产业集聚,这将是特大镇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对招商引資设立环保、科技等门槛,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吸引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集聚。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类要素资源的支撑。从高端生产要素来看,要吸引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的集聚,需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时,按照中小城市的水平,培育与高端人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从一般生产要素来看,要为吸引人口集聚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优美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要素集聚拉长产业链。通过要素的集聚推动大企业的衍生、裂变,中小企业的配套集聚,推动相关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进而增强就业支撑,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优化布局。由于历史积累原因,很多乡镇在目前的基础上按照新的理念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难度较大,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撤乡并镇,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统筹发展,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按照“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的要求,推进产业,居住,生态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逐步规划引导,最终实现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的四位一体、有机融合。

提升功能。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合理规划布局各种生产生活重大设施,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建设优美的乡镇环境,提升乡镇人居质量。

彰显特色。综合考虑乡镇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充分挖掘、培育、放大乡镇的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文化与城镇建设相融合、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契合,充分彰显乡镇特色,打造个性鲜明小城镇,提升城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新型城镇化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投融资多元化。加大财政对特大镇的资金支持,设立特大镇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特大镇一级金库和土地储备中心,在税收和用地方面进一步给予倾斜。鼓励特色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大镇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把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等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特大镇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以入股、出租等形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参与小城镇开发,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矛盾,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

完善户籍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业人口落户特大镇的具体标准,制定吸引农业人口落户的鼓励政策。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紧密结合,消除户籍制度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提高行政管理能力。鼓励特大镇减少管理层级,推行大部门制,降低行政成本。特大镇统一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专业性强的行业,允许政府定向购买社会服务。

五、案例分析:黄桥镇

黄桥镇是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位于江苏四市交界处。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万人,拥有国家级称号15个,以“中国提琴之都”闻名国内外。

精致发展,笃实产业基础。黄桥镇一直坚持产城融合,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带动人气、商气、财气“三气”集聚,通过精致发展,笃实了产业基础,2015年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804亿元,工商税收收入56亿元。

精细管理,改善城乡环境。围绕“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总要求,坚持建设和管理两手抓,注重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精心谋划,彰显独特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注重挖掘文化资源,融入“文化元素”,有效彰显了乐器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等自身特色。

精密规划,打造特色小镇。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已将乐器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空间、城乡融合新平台、产业集聚新载体、人文风情新亮点、旅游休闲好去处。乐器特色小镇年产各类提琴产品70万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世界总量的30%,“凤灵”集团成为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分会会长单位。年产吉他120万只,占全国总量的30%。2015年,乐器产业完成开票销售2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多元。

精确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以群众满意感幸福感为标准,同步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精准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場的“双引擎”作用,在社会管理、行政体制、公共服务、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突破。

黄桥镇的成功实践表明,新型城镇化带动了黄桥镇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加快调整和优化,是黄桥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新时期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参考文献:

[1]沈和 改革发展前沿问题观察与思考[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2]钱志新 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新华社 江苏20镇试点强镇扩权[EB/OL].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10/07/022056513shtml,2014—10—07[ZK)]

篇5: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

一、江苏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一直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 长期以来生活污水被直排到田间河塘, 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及其周边水环境的恶化。农村生活污水除水量少外还分布不均, 这给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存在投资高、能耗高、运行管理要求高以及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影响的缺陷, 不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笔者在对南京及南京周边城市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村镇污水治理新趋势, 进行了适合南京及周边农村地区的核心污水治理技术及技术组合的研究, 对促进水源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2 组合工艺的组成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输配水单元、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单元及监测单元4部分[1]。污水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 经输配水单元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 在人工湿地内, 污水中的污染成分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过滤、吸附、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等作用被去除。经过处理的污水可根据具体情况, 直接由管井收集后排入河道或回用。整个工艺流程见图1。

2.1 预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单元是组合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砂、油脂和悬浮物, 以防土壤渗滤单元被堵塞, 另外还可以与人工湿地互补不足, 共同完成污染物的降解, 提高系统总处理效率。该试验选用生活污水净化池沼气池为预处理单元, 生活污水通过两级前置处理区实现厌氧分解、泥水分离, 污泥沉积于池底进行腐化分解;后处理区为生物滤池, 污水通过滤膜上好氧、兼性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质。污水经过净化沼气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池的处理, 大大降低了后续人工湿地的负荷。据检测, 沼气池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BOD去除率达80% 以上, 寄生虫卵和蛔虫卵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工艺流程为: 生活污水— 前置处理区 — 前置处理区— 后处理区—排出。其布置见图2。

2.2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单元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单元构造由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三部分组成, 并且底部做好防渗层(图3)。

处理区为人工湿地工作区, 共分上下2层, 上层基质采用用土壤或煤渣, 基质厚50~ 60 cm;下层基质采用卵石, 颗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粒粒径由下而上递减, 基质厚度取50~ 60 cm。底层厚20 cm, 粒径 40~ 60mm, 为粗碎石层;中层厚20 cm, 粒径20~ 40mm, 为中碎石层;上层厚15 cm, 粒径10~ 30mm, 为细碎石层。

人工湿地的防渗很重要, 应保证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向外渗漏, 防止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周围环境卫生。该试验工程采取先夯实湿地底层的土壤, 在夯实土壤层上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塑料薄膜, 再在薄膜上铺设1层土工布以防止卵石刺破薄膜。2.3 输配水单元和监测单元

输配水单元是将污水按工艺要求投配到污水处理单元, 通常通过地形的合理利用, 输水方式基本上采用重力流, 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可采用压力配水。监测单元是为保证地下土壤渗滤工艺持续、高效、安全、可调控而设计的。表1 列出了系统运行6 个多月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和去除率。由表1可以看出, 系统对COD、总磷、总氮、氨氮等污染物质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处理出水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B标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3.1 湿地堵塞问题

随着人工湿地运行时间的延长, 污水中的SS、化学反应沉淀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在土壤中积累而造成土壤渗透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率将逐渐下降, 发生土壤堵塞, 土壤/填料堵塞问题。湿地堵塞有3种解决措施。

3.1.1 间歇投配。长时间持续淹水的系统中, 土壤一直处于还原状态, 从而造成胞外聚合物的积累, 而逐渐导致堵塞。而采用间歇投配污水(落干和淹水交替运行), 则系统能保证土壤处于一定的好氧状态, 避免胞外聚合物的过度积累, 防止造成土壤堵塞。

3.1.2 曝气充氧。长时间的厌氧状态是引发土壤中胞外聚合物积累的重要因素, 因此污水在进入土壤渗滤之前先进行充分的曝气充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土壤堵塞, 在布水管周围供空气可有效提高污水中的DO(溶解氧)值, 维持土壤中的好氧状态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继而防止土壤中胞外聚合物的蓄积。

3.1.3 增加生物量。Rolston 等发现用雀麦草、本土植被及草莓三叶草为土壤遮盖作物不仅能降低38%的地表土壤强度, 且将渗滤效率和累积摄入水量分别提高37% ~ 41%及20% ~ 101%,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堵塞。除了加大植被外, 还可以考虑向土壤里引进蚯蚓。研究表明, 蚯蚓不仅能疏松土壤, 还可以通过吸食有机物颗粒达到改善处理效果的目的,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文档。3.2 冬季湿地处理效果下降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易受环境, 特别是温度的影响, 申欢等发现冬季人工湿地对TP 和TN 的平均去除率比夏季分别降低了34% 和27%。温度过低会造成填料层冻结、床体缺氧等, 从而降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冬季湿地处理效果下降解决措施有植物覆盖和地膜覆盖2 种, 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尽量采用湿地植物覆盖覆盖方式。

3.2.1 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是将植物的地上部分割去就地覆盖, 操作较为简单, 但植物腐烂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污染物, 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必须在第2年开春前将覆盖植物清除;此外植物的枯叶会随风飘扬, 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卫生环境。

3.2.2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法在农业中应用较多, 技术成熟, 但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 其覆盖膜易破、铺设操作较为复杂、投资较高, 且来年开春必须要回收并妥善保管, 否则会造成白色污染, 因此难以在野外大面积应用。

二、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标准探讨 1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

发展小城镇是中央提出的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随着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也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小城镇具有不同于大城市的特点,如技术、经济相对落后,污水处理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资金来源少等,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量低于1万m3/d。我国现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大标准”)适用于规模1万m3/d以上(含1万m3/d)的污水处理工程,目前还没有针对小城镇特点的污水处理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程项目建设标准,这使得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在建设中只能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近年来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经验表明,硬性照搬“大标准”,往往会造成工程投资偏大且运行成本高。而大多数小城镇都难以承受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标准,还使得部分小城镇因建设资金短缺而推迟建设计划,进而影响了水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因此,为促进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编制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管理水平相适应的专项适用性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为此,原建设部2005年以19号文下达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小标准”)的编制任务(标准的主编单位为国家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中南市政设计院为协编单位),要求总结我国近几年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经验,针对小城镇的特点,结合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建设水平制定专项适用性新标准,目的是使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该报批稿已经完成。2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现状 2.1 小城镇的定义及污水量

一般来讲,小城镇概念有两个层次的意义,第一个层次是指除设市城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另一个层次是指除第一个层次外,还包括以乡政府驻地为主体的集镇。由于后一层次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因此是目前我国小城镇理论与实践中更为普遍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小城镇最多的国家。在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趋势正逐渐从数量的增长向规模扩大转化,小城镇当前发展的重点是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据民政部统计数据,从1988年到2007年,国内的建制镇从10,609个增加到19,249个,乡从45,393个减少到15,120个,乡镇总数由56,002个减少到34,369个。即建制镇数量正逐渐增加,同时乡数量逐渐减少,乡镇总数逐渐减少。虽然乡镇的数量在减少,但乡镇的平均规模却在扩大。就建制镇而言,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都在逐年增加。但小城镇这种从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大转化的发展方式只是刚刚开始,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小城镇的规模仍然普遍较小。根据有关调研统计,2007年我国大部分小城镇镇区人口规模为2500~10,000人,平均人口规模在8300人左右,其中很多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下,根据相应的用水量指标推算,大多数建制镇的污水量为1000~2000m3/d。

2.2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概况和发展趋势

根据建设部《2006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设市城市656个,城市城区人口约3.41亿人;县城1635个,城区人口1.10亿人(1586个县城的统计值);而乡镇共35,764个,其中建制镇19,369个,乡16,395个,乡镇总人口8.89亿(建制镇建成区1.4亿人)。全国656个设市城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814座,处理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能力为201亿吨/年,污水处理率达57%(其中135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到或接近70%)。县城已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7.95亿吨/年,污水处理率为13.56%。但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则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不足1%。

从以上统计资料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小城镇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建制镇建成区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了县城的人口数。小城镇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增加,仅以建制镇建成区为例,按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0升(全国县城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22.65升)和80%的折污系数计,年污水排放量为49亿吨。据《2008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评价报告》初步预计,2007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580亿吨,小城镇中建制镇建成区的污水量已经占污水总量的8.45%。城镇污水已成为我国区域性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水资源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国内已建的污水处理工程大多集中在城市或县城,故小城镇污水治理将是国家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未来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3 已建小城镇污水项目的基本情况

根据原建设部《2006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目前国内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刚刚起步,污水处理率不足1%,已建项目多集中在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沿线或其它重点流域。3 “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的部分项目 3.1 三峡库区重点镇建设计划

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8〕16号)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8年1月修订本)》,“十一五”期间,三峡库区计划在78个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其中湖北省4个、重庆市74个,规模均在1000~10,000m3/d之间,估算总投资11.32亿元,详见表2。表 2 中所列项目现正按2011年全部建成投产的目标积极推进。

3.2 其它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计划 4 已建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由于没有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法规及政策,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按现行的针对城市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根据已有的工程调研资料,这些项目各地的单位水量、投资差异巨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操作管理复杂,小城镇难以承受。已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运行成本较高

以三峡库区为例。为保护库区水环境,库区内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尽管项目由国家划拨经费建设,但建成后高达0.6~0.9元/m3的运行成本远远超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于缺乏运行费用,许多工程实际运行水量大大低于设计水量,还有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不少工程成了“晒太阳”工程。(2)受工业废水的冲击负荷较大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承受污染物负荷冲击的能力较低。目前国内处理工艺落后、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向小城镇转移的趋势,为降低生产成本,部分工业企业未严格执行有关生产废水预处理的规定,将高浓度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严重影响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3)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

已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常规二级处理工艺,工艺和电气设备较多,运营管理比较复杂。而小城镇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当实际处理水量、水质出现波动时,污水处理系统不能相应地调整运行参数。同时,设备故障维修也较困难。这些问题导致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难度较大。5 建议

国内目前有关污水处理的标准、规范主要是针对大中城市的特点编制的,项目建设经验也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小城镇生搬硬套大中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标准、规范和经验,就容易出现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运行费用高和管理复杂等问题。因此,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符合小城镇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尽快制定《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现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1万m3/d以上(含1万m3/d)的污水处理工程,而国内绝大多数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小于1万m3/d。近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小城镇

硬性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往往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大多数(尤其是中西部)小城镇难以承受,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编制适用于小城镇的规模在1万m3/d以下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极为迫切。(2)明确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保护水环境的当务之急和切实有效的途径是建设与小城镇现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程,使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得起”。

这就需要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规划以区域总量减排为主,而不是某个具体项目的高排放标准。具体方法是结合受纳水体环境容量,明确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包括合理确定经济基础较差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分阶段应达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构、建筑物的建设标准),达到既保护水体又经济治理污水的目的。(3)选择适宜的工艺技术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不能简单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工艺技术除应满足功能要求外,因地制宜和经济适用非常重要。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国内相关的设计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结合“十一五”各类科学研究计划,积极探索,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选择适于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技术,并以工程示范模式带动小城镇污水处理集成技术、管理模式的推广。(4)规范工业废水排放的管理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较小,处理工艺简单,而工业废水成分复杂,纳入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不但会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造成冲击,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为保障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工业废水应在企业内部进行预处理,达到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方可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加强相关国产设备和仪表的研发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定型产品多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适用于小城镇(小规模)的工艺设备较缺乏。此外,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仪表采用的都是国外产品,这不仅造成投资高,也给维修带来不便。因此,小城镇应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尽量避免采用进口仪表,同时国内有关企业也应加强相关国产设备和仪表的研发,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发展。(6)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6:江苏省城镇土地使用税施行细则

第二条 根据《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凡在我省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均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都应当依照《暂行条例》和本施行细则的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 根据《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其实际占用土地面积的确定,按土地使用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计算。

第四条 《暂行条例》第四条中的“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其大、中、小城市的划分,以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非农业人口数为依据,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规定的标准划分。凡城市非农业人口数在五十万以上的,为大城市;非农业人口数在二十万以上不足五十万的,为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不足二十万的,为小城市。

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

建制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城镇;

工矿区是指城市、县城、建制镇以外,工商企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工矿区的确定,由市、县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县城、建制镇的范围,依行政区划确定,工矿区的范围依省政府批准的为准。

第五条 根据《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我省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平均税额暂定如下:

(一)大城市:南京、无锡不得低于0.70元,苏州、徐州不得低于0.60元;

(二)中等城市不得低于0.50元;

(三)小城市不得低于0.40元;

(四)县城、工矿区不得低于0.30元;

(五)建制镇不得低于0.20元。

第六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在不低于前条所列平均税额的基础上确定本地区的年平均税额标准;并根据当地的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将本地区土地划分为二至三个等级,分别确定各等级的单位税额。省辖市(包括计划单列市)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县及县级市经所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需减免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按《暂行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 纳税人应在本施行细则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持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或土地权属登记文件,据实向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纳税手续,按照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纳税期限,缴纳土地使用税。

新征用的土地,凭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办理申报纳税手续。

第九条 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土地管理机关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第十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计征,分期缴纳。缴纳期限,企业按季缴纳,个人按半年缴纳。具体期限,由市、县税务机关按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 本施行细则由江苏省税务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研课磨课活动总结下一篇:财政专管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