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城镇化

2024-06-24

社区城镇化(精选十篇)

社区城镇化 篇1

1 新型城镇化社区景观绿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生活在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益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之中, 已经成为现实。对新型社区合理绿化, 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宁静感、安全感, 为社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活动场地, 方便人们就近开展健身、娱乐等各种活动。同时利用植物本身的作用, 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净化空气, 阻滞灰土, 减弱噪音, 调节气温, 增加空气湿度, 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

2 目前新型城镇化社区景观绿化的现状

依据建设部《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规定, 新区建设绿地率应不低于30%, 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大多数新型城镇化社区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 开发商把土地大部分都用于房产开发建设, 楼层高、楼间距小的现象非常普遍, 整个社区内绿地面积不小, 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 但人均绿地面积远远达不到标准, 更别说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的场地了。景观绿化设计时照抄照搬, 不因地制宜, 盲目引进香樟等南方常绿树种, 由于气候、温度条件不适宜, 冬季遭受寒流侵袭后, 树木冻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 导致后期树木不能正常健康生长、甚至死亡。社区内树种设计不合理, 常绿树种丰富, 落叶树种、本土树种偏少, 导致社区景观效果千篇一律, 变化不大, 地方特色突显不出来。同时由于社区绿化资金投入不足, 绿化树种普遍规格小、价格低、色彩不丰富, 绿化效果竣工时得不到充分体现, 需要通过2~3 a的施肥除草、修剪养护, 才能使绿化功能得到持续发挥[2]。但往往是社区开发商一走, 由于社区入住率低, 养护费用严重不足, 导致物业公司没有进驻或者人员太少, 缺乏专业人员从事绿地养护, 绿地草坪杂草丛生, 绿篱花卉长期无人修剪, 脏乱差现象明显。加上社区人为活动频繁, 绿篱内缺株断垄, 绿地随意践踏, 园林设施损毁严重, 病虫危害等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更让景观绿化效果大打折扣。

3 新型城镇化社区景观绿化设计原则

3.1 突出设计主题

新型城镇化社区的绿化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植物群落为基础, 乔木、灌木、花草、藤本植物有机结合, 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 从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出发, 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 创造一个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居生态景观, 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同时结合社区地理位置, 周围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背景等, 通过巧妙的构思, 对各类景观元素进行合理组配, 突出社区环境特点, 表达社区文化内涵, 树立形象, 提高品位[3]。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社区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居住区的一切都要围绕着人的需求来进行, 植物造景必须不断地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景观设计时要详细了解和分析居民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精心选择和配置各类景观元素, 合理配置的空间和尺度, 使每个景观元素充分发挥各项功能。比如在道路、园林小品、健身广场设计时, 既要美观大方, 又要安全实用, 方便老人、小孩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正常使用。在树木花卉的选择上, 要选择无毒、无刺、无飞絮的品种, 保证人们亲近植物时的安全性, 停车场要选择高大的庭荫树, 以降低酷暑天气车内的高温,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3 体现时代特征

从绿色住宅概念的提出可以知道, 社区景观绿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时才衍生的, 为此在新型城镇化社区景观绿化设计时,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 使社区的绿化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在社区内部标示工程、灯光亮化工程、安防监控工程、新型材料应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智能化, 体现现代气息和色彩。

4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4.1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原则

基于居民对健康的要求, 在保持整个社区四季常青的基础上,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名贵色彩树种, 突显社区独有的绿色景观特色。以高大乔木为主体, 常绿树种与乡土落叶树种相搭配, 突出林荫功能。既能体现四季交替色彩的变化, 又能让人有种步入四季如春绿色画卷的意境。同时从树种选择上要保证居民安全健康, 在保证社区整体绿化效果的前提下, 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化、果化、香化植物, 如杜仲、石榴、银杏、枇杷、樱桃、牡丹、野菊花等。既利于人体保健, 调节身心, 又可美化环境。

4.2 新型城镇化社区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新型城镇化社区在景观植物配置上, 不仅要取得绿的效果, 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必须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型、赏色、闻味、听声等方面的特性仔细选择, 合理配置, 创造完美的园林意境。在树种搭配上要乔灌花草相结合, 常青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 乡土树种与色彩树种相结合, 利用对比与衬托、动势与均衡、起伏与韵律、层次与背景、色彩与季相的配置手法[4], 在社区道路两侧采取规则的列植方式, 在角落空闲地段采取自然点缀的孤植、对植方式, 注重色块搭配, 实现“春季百花争艳,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色彩多变, 冬季苍翠不衰”的意境和效果。

4.3 新型城镇化社区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社区内道路是连接各功能分区的枢纽, 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可起到为行人、车辆遮荫、保护路基、防尘降噪的作用。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 兼顾远观与近赏的尺度感, 对每条道路按不同的风格进行植物搭配, 多选择既有浓荫又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 如栾树、合欢、白腊、玉兰等, 树木间距要大, 中间配置樱花、海棠、木槿、紫薇等花灌木。这样可以让居民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 把道路两侧不同植物的形态、色彩景观突显出来,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使社区的道路绿化设计简洁、整齐、美观, 成为联通整个社区的色彩丰富、风格各异的生态景观长廊。

家属楼前后的绿化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 在树种选择上靠近窗户的地方不要种植高大的乔木树种, 建筑物的西侧设计种植高大浓荫树种, 墙体攀援植物垂直绿化。单元楼道出入口多规划为图案新颖的水泥方砖嵌草铺装, 方便居民出入和车辆停放。楼间空地的绿地以自然式种植为宜, 楼北阴凉处对植、丛植海桐、石楠、珍珠梅、金丝梅等耐阴花灌木, 墙基角隅栽植红叶小檗、金叶女贞、棕竹、凤尾竹、榆叶梅等色彩植物, 西墙结合道路绿化栽植高大浓荫的乔木, 墙体种植 (下转第64页) 凌霄、爬墙虎等攀援植物, 以免室内西晒之灼。沿人行步道两侧设置圆桌凳、长条座凳, 方便居民停留、休息, 满足居民观赏的需要。

社区内的小型广场是居民娱乐、休息的中心, 是社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邻里交往、室外活动、儿童嬉戏的主要场所, 绿地组团应以花草树木为主, 适当设置儿童游乐场和老年人休息场地, 同时结合居民游玩时间 (多在清晨和傍晚, 尤其是夏季的晚上) , 适当安排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和夜香驱蚊植物, 设置石凳、桌椅等, 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相得益彰。树种的配置要根据绿地的地形、园林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及人的活动范围而定, 树种选择要富有层次, 高大乔木、丛生灌木、多年生草本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 既有型, 又有色, 既有花, 又有果。同时在小广场周围适当规划一些花架、廊、亭、坐凳和健身器材等, 广场采用硬质铺装, 从而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和居民体育锻炼和健身等。居住小区绿地内乔、灌木数量不宜过多, 绿地覆盖面积控制在60%左右, 最好选用较大规格的苗木, 实现当年绿化一次见效, 早日发挥景观绿地的生态效益。

5 小结

新型城镇化社区和新农村社区的景观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 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 坚持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相结合[5], 使居民的生活居住与园林观赏、游憩活动、文化娱乐结合起来, 把居民楼院建筑掩映在花树丛中,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 使社区绿化和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 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范家骏.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 2006 (3) :34-35.

[2]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中国园林, 1999 (1) :127.

[3]刘滨谊.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J].景观设计, 2004 (5) :11.

[4]陈学似.景观设计的误区[J].中国园林, 2000 (3) :26-28.

[5]陈自新.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6) [J].中国园林, 1998 (6) :55-56.

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 篇2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任务不断加重。治安问题的严峻,发案上升,老百姓普遍安全感较低,对警察的信任度和期望一度非常低。2010年初至今,*****派出所开始反思传统的警务模式,探索降低犯罪率的新方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和学习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域特有的警务模式,(“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并加以实施

所谓称为城镇化。首先它有几个名词,以现在最火爆的房地产为例大家会更加直观的了解,国家区域地产财富推动,一般是分为四项;“城市化、逆城市化、都市群化和城镇化”其中城镇化也就是说在都市群、城市带状发展轴、都市圈内部分布着快速成长的城镇,它的特点就是规模的发展依然与农民天然接触,是农村就地城市化得理想区位。

目前,随着***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要求也在飞速的提高,所以治安工作也应大步伐的加快,基于此,***派出所提出了以“城镇化社区警务”替代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的发展战略,该所的警务工作由此开始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

社区警务在西方一般被称为(Community Policing),而***派出所所实施的城镇化社区警务,和Community

Policing,有本质的区别,也有相似的类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分为四部分

(一)立足农村区块,直接为群众服务。在这里我们所称之为的区块一般以行政村为例,管理中行政村我们称之为社区。在“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警察不再单纯地扮演“社会守护神”的角色,而首先是为群众“提供服务者”。群众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警察的“保护”,而是扮演着既是警察服务的“顾客”,又是警察的合作伙伴的双重角色。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意识一种“服务者”应有的意识。

(二)立足预防犯罪,注重解决治安环境问题。

多年来通过民测表明,***镇的群众对重大犯罪的关注远不如其对扰乱其正常生活的案件的反感和忧虑。而且,群众中常见的一些小问题常常会演变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大问题。基于此,“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虽然仍要求派出所对犯罪作出快速反应,但民警要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警察首先必须要同社区成员一起识别并设法消除容易诱发犯罪的社区环境中的消极、不良因素。因此,我们侧重的“城镇化社区警务”称之为“偏重解决问题的警务”或者“社区偏重解决问题的民警”。

(三)立足责任共担,寻求与社区结成密切的伙伴关系。***派出所在探索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的实践中普遍意

识到,维护辖区治安不能单纯依靠派出所单枪匹马地、孤立

地去进行,全社会都必须行动起来。为使村(社区)成员与警方共同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注重与小自然村以及镇政府、学校、企业等有关方面建立起互信、互动、牢固而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共同探索、制定并组织实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应对之策。为此,***派出所邀请村(社区)成员参加。个别时候甚至还打破传统警务工作的禁区,将一些辖区的罪信息和资料向村(社区)成员公开,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犯罪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民警制定、实施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

(四)立足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倡和鼓励社区民警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辖区事务。

在传统的警务战略中,派出所因为担心基层警察会犯错误而倾向于只赋予其有限的独立自主权。而***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则要求民警要根据各个村(社区)的不同情况,独立自主地决定相应的警务工作方式,并根据同一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点和策略,确定某一类或几类犯罪是某一地方某一时期的预防和打击重点,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

为适应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需要,***镇派出所实施了七项变革;

(一)重组巡逻勤务。派出所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对巡逻勤务方式和职责作了重大调整。一方面,除继续保留机动车巡逻外,更多地采用徒步巡逻和自行车巡逻,以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和警察的亲和力,方便群众与民警和专职巡防队员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要求民警和专职队员一起在巡逻中注意发现影响社区治安的问题,并同群众一道讨论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犯罪。此外,派出所在县公安局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还招收一定数量的愿意帮助公安工作的村民、老师、企业保安等志愿者参加巡逻工作。参加的志愿者都经过派出所专门培训后,开展志愿巡逻,由于警力有限在没有民警的带领时,志愿者自发巡逻中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向民警报告,由民警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二)设立驻村(社区)民警工作站。为使警务工作更深入地向村(社区)延伸,同时也为方便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后,派出所结合村(社区)增设了社区警察工作站,有的社区民警甚至还应群众要求成为了名誉“村干部”也就是调解员。工作站的设立,使群众感觉到民警天天生活在他们的身边,增加了安全感,也增进了群众与民警的相互了解、合作和信任。

(三)实施邻里守望或街区守望计划。***镇开展的此项计划—邻里守望,其实在西方非常的盛行,美国称为

(Neighborhood Watchor Block Watch),是美国警察机关为了发动市民更多地关注居住地治安状况而把相邻的市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自助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利于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而***镇派出所实施的方法与其不同的是,在群众中吸纳村(社区)志愿者、治保队员、留守老人参加邻里守望计划,他们还结合传统警务模式“十户联防”措施帮助派出所了解村(社区)治安信息。这些志愿者群众实际已成为警察的“眼睛和耳朵”。

(四)推动村(社区)成立专门组织,并利用村(社区)现有资源,共同关注社区治安问题。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过程中,***派出所还根据辖区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推动村(社区)、企业成立村(社区)“打更队”“企业互助队”、校园治安保卫队等队伍协助警方解决社区治安问题。此外,***派出所还动员学校针对青少年精力旺盛、容易实施犯罪的特点实施放学后计划,开展体育锻炼,办免费兴趣学习班等,使得学生放学后有地方释放其过剩的精力,减少犯罪的机会。与此同时,社区民警通过积极参与其中,与这些村、企、校组织建立起来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定期召开村(社区)会议或责任区会议,共同研究警务工作对策。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一般由学校校长、企业主、群众、负责辖区工作的民警以及派出所长、镇长、书记参加。村(社区)内的任何单位、组织和群

众也都可以参加会议。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在*** 镇通常一个月举行一次。在村(社区)会议上,民警与成员互相交流、通报社区治安情况,共同讨论辖区在现阶段存在的治安突出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确定下一步警务工作的工作重点。

社区城镇化 篇3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市民 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9.2 文献标识码:A

New Citizen Community Education Model Research in Urbanization

——Take Hu'nan Hengyang City as an example

WAN Jianguo

(Hengyang Radio & TV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which the citizens oft he new community education is a top priority, as new citizens oft he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article first stud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new public community education model, through community education Hengyang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a new public community education mod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new people; community education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都推动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乡人口大量的转移过程中,“新市民”的市民化的问题不断呈现。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市民的社会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要对社会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市民中开展能够提升市民素质的社区教育。

1 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市民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城镇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成果,但是城镇化有可能会让人民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价值观上也会有所转变。新市民的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城乡结构不断调整,引起了市民在空间上的转移,所以,通过教育新市民,提高市民的素质,让新市民真正的同城市相融合。让新市民产生全局的观念和整体的理念,让市民的胸怀更加开阔,让新市民在和谐的社会中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外,通过对新市民进行社区教育来提升整个人民群体的素质,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人文的氛围,让城市的精神同市民相融合。自我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本,通过对新市民的社区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2 衡阳市的社区教育现状

2013年,衡阳市城镇人口344.77万人,比上年增加8.04万人,增长1.12%;城镇化率达47.9%,与上年相比,提高0.91个百分点。从人口总量看,人口总量越大城镇化率提高较快。衡阳市50万人以下的县区6个、50~90万人的县区2个、90~120万人的县市4个,城镇化率分别为83.21%、39.73%、37.92%,分别比2011年提高0.39、1.03、1.06个百分点。传统的城镇化指的是人口的城镇化,但是现代的城镇化不仅仅指人口数量还包含着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在衡阳市中城镇化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但是社区教育的资源并不是很充分,衡阳市对城镇的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但因为城镇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会出现负重的状况。衡阳市不断的在增加社区教育的公共设施,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财政专项经费得到了保障,社区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社区大学、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居委会社区学习中心的四级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社区教育工作的专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相继成立,衡阳市终身学习网的建立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十分便利的网上学习平台,积极提升城乡居民的素质。社区教育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稳步推进了示范创建工作。

3 对衡阳市进行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

新市民做为城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群体,其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相比于老市民来说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的,通过对新市民进行社区教育以帮助其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或社会素养,从而使得新市民在城市中更好生活和发展。

3.1 以政府支持为主全民行动的社区教育组织

在以往的社区教育工作中,单靠一些自治组织进行的社区教育,其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社区教育是一项积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进行规范,更是需要政府和学校或者居民来共同努力。只有依靠政府的推动力和宣传力,加以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同时让社区中的那些有能力、背景和那些对社区教育有志向的居民或者优秀的教育家来参与到社区的教育之中,一起配合社区的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社会的影响力,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的教育发展要求。

3.2 社区学校和居民互动的教育模式

日本一些公立学校会开展一些同社区生活有关联的教育课程,或者录取一些成人的旁听生,开展一些公开讲座的活动以促进公民社区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可以向其进行借鉴,通过学校开展一些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或者课程,让新市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自身特点参与进来,依靠学校的先进教育设备和师资力量对新市民进行教育活动。在整个社区教育内容中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还要加强对新市民的就业技能进行必要的训练,在教育的方式上要坚持教育的社区化,社区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区范围内的活动,这样才能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构建以社区学校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模式。

3.3 资源共享的网络化社区教育模式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社区,其教育资源或者教育力量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在一些先进社区或者成熟社区内,社区教育资源长时间的处于闲置状态,社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也很容易造成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在保证社区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等教育设施的同时,社会资源或者成熟社区教育资源与城镇化落后小区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可通过社区间的活动网络化,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化资源共享社区机制,方便新市民掌握新的技能,同时也促进了社区间文化交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为了能够让新市民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的市区教育。通过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让处于城镇化的新市民得到思想上的转变,让整个城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永回.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3(11):46-47.

[2] 陈乃林.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60-61.

社区城镇化 篇4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配套工程。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向纵深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然要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6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已有不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 都加快了社区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6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农村社区建设依靠全体居民,整合各类资源, 强化社区的自治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也有别于城市社区,它是由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建设而成的,或由若干行政村组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而成的。首批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一般都是位于人流、物流较为便捷、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或人口集聚,而是营造一种新的生活共同体,让农民过上类似城市人的生活,享受类似城市人的公共服务,实现就地城镇化的目标。这是一种无形的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全方位消除城乡间的本质差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种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到不把农民迁入城镇,而是把 “城镇”植入乡村,可以称之为无形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重视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 把农民工化为市民,也要着力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就地城镇化(即无形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的空间转移, 还包括用城镇生产生活方式来改变农村。与其相联系,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重点解决农民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这样做既可以降低城镇化成本,又能符合农民的意愿,也不会造成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既不必进城, 又能享受城市文明,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真谛。

伴随着村庄改造成为新型社区,农民也就转化为社区居民。这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 更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村改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的必然结果。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是社会建设,但是,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农村社区建设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农村社区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是农村社区的重要支撑。有了可以容纳农民充分就业的高效益产业园区,农民才有可能在农村社区安居乐业,逐步把生活水平提高到接近城镇居民的程度。这就要求把产业园区规划与现有产业基础以及农村社区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每个产业园区都应当从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健身需求等等。农业功能拓展得越充分,农业资源开发得越全面,农业产业体系就越健全,农民增收的渠道就越通畅。农业的首要功能是食品农业,是从农业中从事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生产的特殊部门派生出来的,为的是满足城乡居民的食品需求,通过发展鲜活农产品,直接供应城乡居民,被称为“菜篮子”、“果盘子”、 “奶瓶子”;其次是生态农业, 是从农业所特有的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派生出来的,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满天星斗;再次是休闲农业,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让城乡居民旅游、观赏、度假等等。 通过这些途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

社区城镇化 篇5

周光华

怎样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社区党建,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坚强的保障。为此,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党建工作进行初探及思考。

一、认识和管理不到位,影响社区党建工作的推进.(一)社会层面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党建认识不到位。一是社区居民认识不够。许多居民习惯了过去村庄的管理模式,对社区各项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二是社区干部认识不够。社区党建工作思路不开阔,创新点子不多。三是有的党组织重视程度不够。

(二)社区党组织对社区管理存在不适应的地方。社区干部多数是从居委会或村干部中重新组合而来,其思维模式、工作方式还停留在村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上,党组织的活动范围主要限于本支部,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单位党建工作方式,不能迅速适应社区党组织职能向服务和管理的转变,难以较快完成从农村党建领域向社区党建领域的跨越发展。

(三)社区党员教育管理难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管理难。一些单位的在职或退休党员将户口迁入社区,但组织关系不愿转入或未及时转入社区。这些情况给社区党组织掌握了解问题、开展活动、教育管理等带来新的困难。

(四)社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政府财政对农村社区投入比较少,政府下拨给社区的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和完成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所需经费的要求。

二、积极营造氛围、激发活力,让社区党建服务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

(一)营造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的浓厚氛围。认真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居民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精神,了解建立社区的意义,使之对社区建设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自觉融入社区党建工作中来。通过黑板报、宣传窗、横幅、资料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活动。

(二)加大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大力实施核心工程。要建立由“县、乡镇领导牵头,社区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由驻区单位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科学规划社区建设,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形成社区党建的合力。二是大力实施共建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通过建立共建制度,增强驻区单位“驻在社区、关心社区、支持社区”的意识,形成党委领导、部门配合、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做到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小区联建。三是大力实施保障工程。县、乡财政要加大对社区服务体系的投入,逐步改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条件,逐步解决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和干部待遇。

(三)不断改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首先,要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拓宽选人视野,注重社区班子配备建设,推行社区工作者专职化;建立社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努力改善社区干部队伍的结构,使社区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阵地。其次,要切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要更新观念,树立服务新理念,以服务促管理,寓监督于服务。加强党员分类管理,采取思想沟通、设岗定责、爱心帮扶等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人性化、个性化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活力。再次,要切实提高居民素质。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法治思想教育,提高居民适应城市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引导居民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致力于培养共同参与意识,聚合成共同的社区精神理念,实现新型的农村城镇化。

社区城镇化 篇6

关键词:城镇化;社区治理;保障房

引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预言,影响21 世纪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两件事分别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毫不犹豫的朝着其预期的热烈方向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贫困与不平等、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社会福利与服务、社会治理等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其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展开研究。

一、文献综述

社区治理是居民生活的地理空间内,依托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民营组织以及民间公民组织等各种组织化的网络体系,以社区居民发展为中心,面向居民需求的服务,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治理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1]它通过协商谈判、资源交换、协调互动,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福利、推进社区全面发展的。[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拆迁安置型和保障性社区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城市规模越大,发展越迅速,其面临的拆迁安置社区就越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思路,以能够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必须妥善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拆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使社区治理与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相适应。[3]

二、我国保障房社区的特点

(一)社区多处城郊结合处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拆迁安置的社区多处城郊结合部,有些甚至是在原来农村拆迁地的旧址上进行改造的新居,他们会有交通闭塞的特点。在社区建立之初,往往配套设施跟进不到位,离城市中心距离相对较远,因此也没能逃离还在农村的命运,即使是住上了城市的高楼建筑,也没能很快的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待遇。再加上城郊结合部基础设施跟进不到位,社会隔离现象会比较突出。

(二)社区涉及人口中的农业人口人数较多

在城镇化过程中,老城区的改造也会有拆迁现象,但是相对面积较小,涉及到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多。而农村改造就是大面积的人口“迁移”现象了。拿南京市江宁区的拆迁工作来说,很大一部分的农村都已经纳入了拆迁范围,虽然时间战线拉的很长,但是大部分的农村都已经进行了拆迁,而拆迁后住进安置社区的居民也带着原来的农村户口。

(三)社区中外来人口占一定比例

拆迁安置型社区有一个特点就是房价相对便宜,加之有些地区一个家庭分到的房数远远超过居住能力,因此许多拆迁户会将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去。而许多打工人员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往往会选择拆迁安置型社区作为定居场所。跟城市居民相比,拆迁户的经济收入要略低一成,他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往往会将房屋的各种可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进行充分利用。这不仅降低了社区的居住质量,也给社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社区面临的治理困境

(一)社区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矛盾

在原来的农村,村长和村支书管理着本村的一切事务,本村的不同公共资源在进行拆迁以后所领到的新公共资源就相对不同。为了更好的管理庞大的拆迁安置户,拆迁安置社区还是会选择分区管理的办法。就是原来的村管理集体还在,并且原来的村领导班子负责本村新的公共资源的分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原来各村的公共资源就相对不均,再进行拆迁分配后的公共资源也很难做到各村都一样,因此各村的财政收益就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二)社区公共服务落后

相对于商品房而言,拆迁安置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相对落后,在社区成立之初,很多地方的路还没有修好,居民的外出很不方面。建筑设施也会增加居民外出的危险。在生活服务方面,超市、商场、菜市场、药店、银行等场所也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社区的不断完善中逐步建设,因此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三)安置社区服务质量低下

就目前的了解,拆迁安置社区中的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是由原先村组织中的管理者构成。这一部分人的优点是了解居民情况,但缺点就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我们强调科学发展社区建设,但是这一部分知识水平落后、观念陈旧的群体在拆迁安置社区的管理中需要摆正各自的位置。

四、关于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的建议

(一)通过引进外来组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供给

面对不同的服务群体,我们很难做到均等分配,加之拆迁安置社区面对的人员相对复杂,因此很难在原先的分配制度上进行修改,因此外来组织进行新的公共服务的分配就能很好避免分配不均问题。

(二)调动政府的力量,把争取政府支持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

政府作为基层社区的支持者,是为社区提高保障的中坚力量。社区管理者应该明确本社区所需资源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向政府部分提出申请,最大限度的利用政府资源,为本社区的治理寻求支持。

(三)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

工作人员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居民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不仅是社区发展所需也是居民生活所需。引进专业服务人员,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设置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加强监督和举报渠道的建设,为拆迁安置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需要专业工作人员的支持。

五、结论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问题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然而本文只是从浅薄的角度谈了一些作者自己的看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不断的完善这方面的知识,加强对于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剩勇.政府创新、治理转型与浙江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9(04).

[2]史柏年.治理:社区建设的新视[J].社会工作,2006(07).

[3]宋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结构变迁及其机制研究——以南京市S 新村社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03).

[4]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浙江学刊,2011(05):41-46.

[5]杨斌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西部论坛,2010(0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探究 篇7

按照帕森斯 (T.Parsons) 的社会行动理论, 农村社区建设可被视为一种目的合理性行动。遵循“实践社会学” (孙立平语) 的主张, 系统检视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历程可以发现, 当下农村社区建设暗含了国家现代化治理、社区自身发展和地方政府社区建设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统合的目的。三个目的缺一不可, 实现某个单一的目的, 并不能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农村社区建设整合三重目的于一身, 形成了一个嵌套型结构, 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制衡状态。进入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内部细分来看, 三重目的的实践行动可被化约为治理转型、社区发展与建设策略这三项关键议题。

1 治理转型

广义而言, 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建国以前、土改及合作化后的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阶段。其中, 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国家为实现现代化的治理目标, 寻求对农村社会更好的治理效果, 探索实施了三次重大的治理转型。

建国之前, 广大农村地区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影响, 采用“县—保甲—士绅、宗族大户—村民”的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上官民不分, 社会管理较为混乱, 社区发展比较落后。建国伊始, 国家积贫积弱。为确保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早日实现, 对农村社区采取了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并开始采用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了一系列恢复农村社会秩序的权力机关。严格的社会管理制度, 巩固了国家政权, 产生了农村地区的第一次繁荣, 但也带来了农村地区社会流动固化、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等负面影响。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的“自上而下”具有浓重理想主义色彩的严格管理制度,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一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末端, 负责农村地区社会管理, 农村内部则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受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进一步解放了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农村社区内部, 从过去的大锅饭状态, 逐步向集体、个体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状态过度。土地制度则采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实施家庭分散集体统一的集体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确立的“乡政村治”模式,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二次转型。

当前, 农村社区建设是对国家“乡政村治”模式的继承与发展。在山东省的社区建设实践中, 地方政府出于城镇化的治理需求, 社区内部既保留了“村民自治”这一维系原有村庄政治秩序的组织架构, 又化零为整, 增加了统领各村的社区“党建组织架构”, 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 并通过社区服务中心, 向辖区所有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通过制度性创新, 建立起了基层政权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联, 并利用社区建设、服务提供和社区秩序维持等一系列具体而微的治理实践, 调和了传统村治模式“上不管国家指令, 下不顾人民利益”的结构性矛盾, 既避免了基层政府凌驾于村庄之上的“悬浮型”状态, 又避免了基层政府为跑项目而国家、村庄两头受气的“协调型”状态, 实现了对农村社会的“技术型治理”。围绕农村社区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社区制的治理方式,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三次转型。

社区制与前两次转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并未全盘否定“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 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调整, 推动农村地区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就农村新型社区与行政村的关系来看, 各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总体上还在行政村建设的范畴内运行, 没有并列于行政村建设之外, 更没有取代行政村和村民自治, 而是通过暂时采用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双规运行”的方式, 将其转化、吸收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受历史条件限定, 当下村民自治制度还是必须存在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大大拓展并赋予原有的行政村建设、村民自治以新领域、新内涵、新形态, 为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二元结构提供了可能, 同时满足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大战略需求, 标志着国家对农村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 也是实现农村地区持续繁荣的内在要求。国家的社会治理与政府的建设策略, 只有与社区本身的发展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那么,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的当下, 农村社区发展遵循着怎样的内在机制, 便成为该议题的关切所在。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 社区发展是指依靠人民自己和政府的努力, 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 并把这些社区整合进国家生活, 使其全力以赴地对全国进步做出贡献的过程。社区发展由两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人民尽可能依靠自己的首创精神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政府鼓励首创、自助和互助, 并富有成效地提供技术的和政策支持服务。

从实际来看, 山东省农村社区可被概括为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两种方式。内源式发展强调对社区内部潜力的激发, 依靠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 通过当地农民的民主参与, 达成发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 这是一种由内及外的发展需求所引导的模式, 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一般情况下, 山东省靠村庄内部产业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社区都属于此种类型, 例如潍坊市寿光蔬菜种植业、各地城郊乡村休闲业带动型的社区。外源式发展则是依赖外部条件 (如外部政策引导、市场拉力等) 而建立的模式。山东省部分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外部企业入驻等建立起来的农村新型社区, 多属于此种类型。

从长远来看, 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 农村地区完整的社区制架构尚未完全成形。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 当前社区发展动力主要由5个方面构成, 并形成了一种特殊机制, 即:政府力量先期介入, 成为主导;产业化、城镇化有效带动, 成为核心动力;市民参与从内部助力, 成为核心诉求;NGO组织提供外来支持, 成为有效补充。在具体实践中, 各种动力排列组合、相互作用, 形塑了不同的社区形态, 但大致遵循着这一动力机制。随着农村新型社区深入推进实施, 各种利益关系发生变化, 也推动社区发展走向深入。

3 建设策略

受资源、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 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社区凤毛麟角, 更多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 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桥梁, 在社区建设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 在农村地区推行社区建设, 还存在规划不科学、管理水平低、社会保障差、社会融合难等多项问题, 需要政府采取正确的建设策略加以克服。因此, 政府所采取的社区建设策略, 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效果。总结近年来山东省实践经验,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策略上, 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优化布局, 充分发挥空间区位优势

以县域为单位, 按照政府驻地周边优先布局、产业园区周边优先布局、交通干线周边优先布局、基础设施较完善区域优先布局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民耕作半径, 合理确定社区人口规模, 实现农村新型社区的优化布局。对城边村、城中村等依托城镇聚集而成的社区, 注重发挥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资源优势, 充分挖掘土地升值潜力, 凸显规模聚集效应,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对传统型村落发展而来的农村新型社区,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习俗相同, 便于建设”的原则, 就地就近进行合村并点, 尽快形成改造合力, 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对一些地处偏远、尚不具备社区建设条件的农村地区, 考虑到当地经济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生活需要, 社区建设应适度推进。

3.2 科学规划, 实现农村新型社区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 统筹布局, 尽快出台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规划要促进农民居住区内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和社区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 考虑好居住区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问题;要体现农村特点和地域特色, 加强对历史和人文资源的保护, 保留现有地貌特色;要集约利用土地, 实现空间向镇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规划符合率。

3.3 完善管理,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大规模集中建设任务的初步完成, 也是农村社区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强化物业管理、社区综合治理、基层组织管理创新, 探索农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径, 实现并进一步发展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在增强农村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坚持公共服务先行, 促进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构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3.4 改善环境, 推动社区内外加快融合

一是构筑和谐宜居的社区内部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 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让农民享受到方便、优质的服务。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促进规范参与社区事物。营造创新型社区文化, 促使农民对新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实现社区内部文化融合。二是优化社区发展外部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社区产业,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实现社区与产业良好互动, 为社区发展打造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加强社区制度建设, 理顺乡镇 (街道) 基层政府与社区治理之间关系,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 为社区环境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4 总结与讨论

治理转型、社区发展和建设策略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三项关键议题。三项议题勾连起了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三方主体, 内涵丰富。从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嵌套型结构出发, 就不难理解各方侧重的关注点。国家的关注点在于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治理现代化, 社区的关注点在于利用多方力量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地方政府的关注点则在于采取正确的建设策略实现国家治理与社区发展的双重目标。概而言之, 农村社区建设是通过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实现国家治理转型与社区发展目标共赢的过程。

三项关键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更好认识农村社区建设。宏观层面, 农村社区建设是国家在基层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并因此担当起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中观层面, 各级地方政府为完成国家既定任务、实现对辖区的“善治”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则必须采用正确的建设策略。微观层面, 社区本身要遵循社区发展内在规律, 整合利用各方力量, 保障居民社区生活满意与幸福, 实现长远发展。

三项关键议题暗含了发展这一主线, 理论增长空间来自于三个层面:第一, 国家对农村治理转型将做出怎样的回应;第二, 农村社区发展动力怎样演化;第三, 具体建设实践怎样随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2]李勇华.农村“社区”与“行政村”辨析[J].探索, 2015 (3) .

[3]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 2006 (3) .

社区城镇化 篇8

作为城市的灵魂, 文化力量是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的关键。先进文化不但能够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还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并采取多种方法将城市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进一步跃升为发展的动力。以文化艺术塑造城市新形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 如纽约、毕尔巴鄂等城市都纷纷通过更新与发展文化艺术产业而改变其城市面貌。各种类型的艺术区、文化区、文化街以及文化城市的建设, 不仅保护了原有文化遗产, 也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1 文化社区及其建设理念

1.1 基本类型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文化社区有以下几种类型:艺术区、艺术街、文化区、文化街和文化城市。

1.2 功能与特点

文化社区最大的特点, 就是它以历史文化的延续或是重塑手段所造就的文化魅力。文化社区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 降低发展成本, 以文化、艺术激活城市闲置地区, 形成新的创新发展集群和文化产业集聚区, 进而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一个展示窗口, 凸显城市的鲜明文化特色。

1.3 选址布局

在选址上, 这些文化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位于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古迹所在地或者周围有丰富的文化设施和人文景点, 即具备一定程度的历史文化积淀。整体布局基本上是顺应街区原有的形态肌理, 对建筑原有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使之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

1.4 规划建设措施[3]

作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文化社区的建设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整体保护, 历史延续。这种模式以完整地延续原有建筑、艺术和文化生活形态为主, 即保留原有的“形”与“神”; (2) 保留形式, 改变内容。即保留其“形”, 重塑其“神”, 对建筑进行改建, 保存外壳而更新内部功能; (3) 再现建筑风貌。这是一种只求“形似”的思路, 即采用一些传统的建筑语汇和手法, 再现城市传统建筑风貌; (4) 延续场所精神。这是一种追求内在的“神似”, 而不求外在的“形似”的做法, 即只注重空间与行为结构的一致性, 延续了空间类型所体现的文化特色。

2 文化社区建设范例

2.1 艺术区

在西方发达国家, 以艺术的名义介入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 打造城市新名片已有相当的历史。艺术家的集聚使得艺术区迅速形成, 这些艺术区也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时尚文化。

北京798艺术区的建设, 属于“保留形式, 改变内容”的典范。借鉴西方国家以艺术的名义介入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手法, 原有旧厂房被成功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和展示交流空间[4]。随着文化艺术机构的不断集聚, 798艺术区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以现当代艺术展示交易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园区, 其集群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2.2 艺术街

西安雁塔:西安雁塔美术街的建成, 属于“延续场所精神”的模式。它以雁塔西路为载体, 周边西安美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等在内的众多文化设施及人文景点为依托, 形成了一条涵盖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领域, 具有鲜明西安特色的多维度文化艺术街区。艺术街的建设, 不仅实现了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对雁塔地区的资源整合、统筹开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海泰康:该街区的建设模式与北京798艺术区基本相同, 独特之处在于其率先提出“不用国家投资, 利用废弃厂房, 招商营建泰康路工艺品特色街”的设想和改造方略[6]。经过3年的发展, 至2002年7月这条没有国家投资的艺术文化街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 它汇集了国际、国内设计信息, 积极构建都市工业公共设计平台, 吸纳国内外优秀设计公司,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品牌展示, 组织各类人才培训, 以设计带动了都市工业的发展。

天津古文化街:古文化街位于天津三叉河口西岸, 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的场所。作为天津文化的发源地, 该地曾以“漕运文化”和“移民文化”兴盛一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建的食品街和古文化街就选址在这两个老文化圈中。近年来围绕这两条街形成的“南市商圈”和“新安商圈”, 又反过来带动了这两个传统历史文化圈的恢复。

从古文化街建设, 可见天津当代文化发展的独特思路:以商业街带动商圈, 商圈带动整体经济, 而经济的发展又捆绑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就是天津的“街文化”, 充分体现了“保留形式, 改变内容”的建设思想。

2.3 港口文化区

宁波“外滩”指江北外马路一代, 从曾经的兴旺到没落再到如今的重新崛起, 在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它构筑了全国第一个“街区地产”[8], 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新路, 也使老外滩成为传承宁波历史和文明的纽带, 成功实践了对原有文化的延伸发展。

江北岸的开拓, 使宁波三区鼎立的城市格局得以完整;外滩的开发使宁波继承了对外贸易主要口岸的历史, 延续了港口城市的性质和地位;江北岸近代建筑群的形成, 使宁波的城市传统风貌发生了变化;外滩作为“外人居留地”吸引西方商人接踵而来, 其存在使宁波经济开始直接面对世界市场, 刺激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宁波近代市政的兴起, 而按西方模式创办的学校也对宁波传统的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

2.4 文化城

在文化社区的基础上, 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文化社区”, 那就是文化城市, 其发展是最能体现“整体保护, 历史延续”的脉络。文化城市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 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如, 以大学、图书馆及文化机构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型城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以古代文明遗迹为标志的城市:中国的北京、西安、洛阳等;以寺院、神社为中心的宗教性城市:印度的普陀迦亚、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阿拉伯的麦加等。在这类城市中, 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主导。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实现了互利共生的发展态势。

3 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滞后

文化社区的知名度需要通过个性鲜明的策划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手段才能打响。宣传方式的选择和个性策划的引领是提高文化社区关注度的关键。报刊、电台、网络、海报等宣传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和辐射面, 因此, 应针对文化社区的地域特点, 合理选择宣传方式并配合有效的营销模式。

3.2 资源趋同

不论是在原有基础上延续修建还是新建的文化社区, 都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资源的相似性, 文化城市亦是如此。历史背景模糊、主题不明确, 建筑模式千篇一律[9], 审美疲劳的游客自然就不愿再来。

3.3 开发落伍

旅游过程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 但真正能在文化社区建设中把这6点完美呈现的并不多见。多数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的建设中, 休闲娱乐等参与式项目所占的比重都不高, 即使有, 也多是缺乏新意的, 游客很难形成对街区深刻的文化认同和感知。

3.4 管治失调

目前, 我国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中的建筑多为木构架或砖木结构, 消防安全问题首当其冲。而大量游客的进入, 对于景区内基础设施以及建、构筑物的破坏也不可小觑。在部分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中, 管理服务滞后的现象比较突出, 设施老化、不健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节假日期间游人突增对于景区的管理维护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 结论

文化社区及文化城市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 结合其选址布局特点, 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潜力, 以创新思维为指导, 以特色策划和针对性营销为宣传策略, 完善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的旅游项目开发和管理服务, 以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建设促进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提升, 形成地区独特的文化产业集群, 将文化力量转变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摘要:改革开放进程和旧城改造、环保、节约、集约等理念催生出了新型城镇化浪潮, 文化力量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文化社区及文化城市的类型、选址布局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提出构建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 挖掘城市文化潜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社区,文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魏怡.城头山遗址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2) :17-19.

[2]新型城镇化[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9463.htm fr=ala0-1.

[3]侯正华.“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4种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 2003 (2) :84-88.

[4]阿福.艺术区与城市发展[J].城市环境设计, 2009 (2) :18-37.

[5]西安美术街开街[EB/OL].陕西书法网, http://www.snshufa.com/news.asp id=777, 2009-06-06.

[6]上海打造“设计艺术街”[EB/OL].视觉中国, http://static.ch in avisual.com/storage/contents/2002/06/12/3431T20020612015347-1.shtm l, 2002-06-12

[7]天津古文化街[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667.htm fr=ala0-1-1.

[8]外滩文化与城市发展[EB/OL].江北新闻网, http://jbxww.cnnb.com.cn/gb/node2/node10/Node15/node34/userob ject1 ai132.htm l, 2008-06-12.

社区城镇化 篇9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特性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盲目地向大中城市转移, 而是在所在的地域进行非农就业, 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政府能通过完善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逐步实现就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这些新型的农村社区, 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社区,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而其社区治理必然具有自身特点。

所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指的是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新产生的农村社区, 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下, 结合社区治理的特殊性, 通过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变革, 从而实现社区良好治理的过程。具体来说,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1 农村社区治理的系统性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的最前沿, 是整个体系的“神经末梢”和最终落脚点。社会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 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过程中, 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结合社区发展的特点, 注重社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1.2 农村社区治理的人本性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农村社区治理, 同样要求把“人”作为治理的核心,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在城镇化过程中, 解决社区建设问题。

1.3 农村社区治理的协调性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实现社区治理的协调发展, 既要解决社区治理内容之间的协调发展, 提高社区治理绩效, 促进社区发展;又要通过构建多元合作、民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促进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1.4 农村社区治理的可持续性

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要解决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加强社区治理创新, 不能只求数量、只重形式, 而要立足于长远, 重视社区治理的质量问题, 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道路。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对于农村社区治理来说, 如果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社区治理也就失去了意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 作为城市社区的一种过渡形式, 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传统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社区的最大短板和不足在于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要求在地方政府主导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 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功能和定位, 从而建立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 实现农村社区在公共服务供给的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要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首要制度困境。我国实行的《户口登记条例》人为将农村和城市进行分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发展,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较多的资源、资金。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比农村好。但是, 对于广大农村社区来说, “历史欠账”较多。社区公共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公共文化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的滞后, 给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2.2 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改变社区居民以往的生计方式、生活方式, 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创业政策扶持等, 为农村社区居民非农化就业提供帮助;在就业过程中, 要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 解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提高劳动者收入。其次, 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社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支付标准, 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2.3 促进城市和农村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城市和农村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体系, 建立从学前教学、中小学教育到“社区老年大学”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 在教育公益性原则下, 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 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就近入学、公平入学。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加大社区职业教育、社区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权。

2.4 促进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社区城镇化 篇10

1 新型城镇化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2],但如今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还是主要针对城市制定的,如《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等。若将其直接套用到新型城镇化社区中,就会导致现行的规章制定在新型城镇化社区中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

1.2 物业管理的规范措施落实不彻底

针对物业管理中央会出台一系列有关物业管理的规范及政策,到各省市也会制定并发布一系列适用于本省市的物业管理政策制度,但各小区真正具体实施时却有一定的困难,能落实的内容也很有限。如政府主管部门对普通住宅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但有些物业管理公司却并不遵守,擅自提高收费价格,乱立收费项目,消费者弄不清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增加了收费难度[3]。

1.3 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没有“花钱买服务”的消费意识

新型城镇化小区中的居民均为农民,他们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都不高,尽管身份上已经完成了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但他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成转变,认为自己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土地上不需要外人来替他们管理,不想打破自给自足的状态,更遑论让他们花钱来购买物业管理的服务,所以他们是不适应物业管理模式的,当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上门要求他们交物业管理费用时,村民会感到困惑和不满,甚至是抵触的。因此如何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了解并接受物业管理理念,积极响应配合专业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1.4 村民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卫生管理困难

从古至今,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就呈现出松散、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且不喜欢过被约束管制的生活,住进新型城镇化社区后的村民,生活空间由原来的宽阔平方大院变成了狭窄的楼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和适应。因此,为了还原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村民在绿化所用的树上拉绳子晒衣服,果皮、塑料袋、烟蒂随地乱扔,将绿化带上的草坪破坏进而划分区域种植蔬菜,为了抄近路在新栽的绿化区域中随意穿行、践踏等现象比比皆是。

2 新型城镇化社区物业管理对策

2.1 健全新型城镇化地区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加快完善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是调节业主,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政府之间关系,解决三者之间纠纷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等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实施,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大部分法规制度都是针对城市制定的,并不适合新型城镇化地区实施,所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急需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尽快制定出适合新型城镇化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2.2 加强物业管理的宣传力度,使村民树立物业管理的消费理念

物业管理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主要是针对城市社区居民而言,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物业管理的概念还是相对陌生的,这就需要加强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的宣传,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何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带给他们怎样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如:在公告栏,宣传栏张贴有关物业管理的知识;定期举办物业管理有奖竞赛活动;定期与业主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加以改进,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更了解物业管理,感受物业管理带给他们的好处。

2.3 聘用社区家庭经济条件差,失业村民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

首先,农村乡邻互相之间关系较熟悉,假如聘请自己村子里的村民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那么业主与物业管理的可沟通性增强,村民就不会特别排斥与抵触物业管理,且村民更加熟悉自己社区的特点,了解居民的行为生活习惯,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其次,社区有物业管理后,必然需要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用,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经济承受能力差,有的甚至需要政府进行救济,聘用村民后可以适当减少其物业管理费予以鼓励,减轻生活压力,增加生活收入。

参考文献

[1]董兵,刘立群.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HM’2008物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08.

[2]李洪玉.我国现行物业管理的缺陷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668.

上一篇: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下一篇:盐酸沃尼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