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镇化

2024-06-20

山地城镇化(精选九篇)

山地城镇化 篇1

1 山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是发展的途径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解决城乡统筹的关节点” 。山地具有的要素禀赋不是很突出, 因为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原因, 产业化程度不高, 龙头产业几乎没有, 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的主体的状况远未实现, 不象特色经济主产区可通过特色农产品等大宗产品产业化使经济发展提速。而资源开发处于初级产品供应, 产品附加值不高, 产业链没有形成, 又使山地经济发展活力更低。

小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转移的基本出路, 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步骤, 这些在中央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都有表述。山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也存在问题。城镇发展相对落后, 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十分有限, 因为交通不便利, 交换的成本高, 城镇之间联系很松散。当然这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相一致。

2 发展的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

看问题要抓本质。我们只需看看推动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对症下药, 就可以解决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发展潜力一般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一个是不可变因素, 如自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等, 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流动性和变更性;另一个是可变因素, 如资本、劳动力素质和教育水平等, 这些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提高。另外, 非经济因素影响往往远大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前面提到的认识与观念因素、经济与社会因素、制度与体制因素等仍然是制约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关因素既独立作用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 又和其他因素一起协同发挥效应。比如, 在所有因素中, 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将要实行的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就是要打破旧的制度, 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城镇化, 但是归根截底影响到体制、政策变更的还是认识与观念因素的作用, 这就是多种因素协同效应的体现。

山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可通过可变因素 (如资本、劳动力素质和教育水平等) 的发展和对不可变因素 (如自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等) 的利用和改造来提高。单从山地区域经济来讲, 山地区域经济并不是没有优势可言, 没有潜力可挖。但是, 就是某些因素的短板效应, 制约了山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 要迅速、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山林资源或其他自然资源, 各地似乎还缺乏必须的智力和技术层面的积累, 这包括较高层次的技术手段和经营、管理、销售方面的人才。逐步消除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源匮乏的二元对立结构, 我们可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提高科技、信息、人才、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因此, 山林县域地区要采取多种措施, 确保增加或引入的要素特别是可变要素在山地收益率较以前、甚至较其他地方有所提高, 通过要素量与质的变化, 尽可能挖掘山地潜力, 促进经济增长。

3 山地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在平原地区或其他特色经济地区, 其县域经济类型以大城市郊区型、综合型、工业优势突出型、粮棉主产区型、平原湖区型为主, 这些地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都较高。如何比照这些已经发展成功的区域经济类型研究山地经济的发展, 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产业集聚是城镇化进程的内驱力”, 小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协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因此, 解决山地城镇化问题的落脚点应该是以产业集聚为内容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山地产业集聚的问题,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山地资源丰富, 靠林业开发, 虽然潜力较大, 但是林业开发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 不仅投入、来源而且产出、消化问题都极难解决, 因而也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另外, 观察先富起来的山地经济, 尽管有资源优势, 但是真正靠单一资源发展起来的并不多, 而是依托资源, 走多种经营的路子, 走工业化的路子。因此山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得从工业上取得突破, 尤其要从产业多样化上取得突破。这个非农经济的发展, 一定要以当地农业或其他特色行业的区域经济为基础, 因为这是这些地区可以拿得出手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东西。同时不能拘泥于资源优势, 要合理引导新资源和相关资源的再开发, 开辟现有资源开发产品的新思路、新创意。政府应及早在企业集群发展中准确定位, 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工业化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型和资源矿产开发型) , 选择其一来作为推动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尽早确定龙头产业带动下的特色产业带, 加快相关小企业群体的培植, 加快产业分工及产业链的形成, 才能避免低效重复竞争, 实现区域经济对资源的连续开发, 实现城镇化的功能性差异, 在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中使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形成, 才能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山地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城镇化可以促进要素积聚, 为中小企业集群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因此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城镇基础设施、城镇环境建设落后, 不管是交通还是电力、通讯, 都对外缺乏吸引力, 因为物流及信息流的不畅通, 所以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 反过来对内也缺乏带动力, 使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因此也延缓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所以应把改善交通状况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职能体系的突破口。

由于山区县域多数地貌复杂, 交通建设具有较高的成本, 所以要抓好内外交通干线建设, 做到城镇密集区沿公路、铁路及水运交通干线分布, 以高速化、网络化为重点, 沿重要交通干线, 形成城镇分布与经济发展紧密的关系。同时要改善电网布局和通讯连接, 形成城乡电网协调发展一体化供电体系和畅通的信息渠道。在此基础上加快当地各级各类市场的建立, 能够把现代化的物流和信息流以及人才流动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山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4 政府应成为山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推手

政府的作用是提高前述因素带来的效率或减少前述因素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促进城镇化进程的自然演进。政府管理的目标是尽量消除负面因素导致的效率损失。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决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判断标准问题, 这就要求政府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 听取多方面意见, 尽量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 提高决策的满意程度, 从而也提高决策水平。

前面说的我们可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激发和引导, 取决于政府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将人才引进来并且对管理思想、技术特征进行消化吸收。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可变因素的发展和对不可变因素的利用、改造的一个方面。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决策水平了。

摘要:我国的山地, 高原, 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0%, 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程度不高是其共同的特点。在山地发展区域经济, 推动城镇化建设, 要根据其地域特点, 对相关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互动机制, 通过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在此进程中的作用来推进两者协调进行。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农业经济,山地地区

参考文献

[1]李胜会.统筹城乡关系与发展区域经济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 2004, (11) :44-45.

山地城镇建设体会_3 篇2

山地城镇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粮食安全和民生大计,也是对促进科学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是世界发展趋向的战略选择、中国国情的迫切要求、普洱市情特点的现实选择和普洱绿色发展的科学选择。普洱山地多、坝区少,要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把山地城镇建设作为一条科学路径。

近年来,普洱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机遇,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加快特色山地城镇建设步伐,开创了妙曼城乡发展变化的喜人局面。澜沧县雪林乡作为澜沧县面向国外的一个窗口,是“普洱绿三角”建设的关键节点之一,在推进全市“山地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全省各地关于“山地城镇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联系雪林实际,我就做好“山地城镇建设”有以下体会:

一、统筹规划、科学谋划,开好“山地城镇建设”的头

俗话说,好的是开头成功的一半,要做好“山地城镇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科学编制城乡、林地、土地等三个规划。

一是抓好城镇规划的修改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城乡发展实际,依据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目标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山坝利用比例控制目标,做好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修改过程中,将坝区与已建成区相连的周边适建山地、坡地和未利用地优先纳入储备,进行必要的前期开发,积极引导城镇、村庄、产业向坝区边沿、适建山地发展,提高各类建设占用山地的比例。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把可利用的坡地、荒山、荒坡作为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用地,合理确定村庄用地布局和规模,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宅基地面积标准等规定,控制坝区村庄用地规模、引导村庄建设用地上山,推进山地综合开发利用。二是优化林地空间布局。根据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科学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优化林地空间布局,为城镇建设预留空间。对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山地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定额指标,优先办理项目使用林地申报手续,优先安排预留的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林地分级管理,科学合理地对林地进行分级区划界定,积极引导城镇建设规划和使用Ⅲ级、Ⅳ级林地,统筹安排城镇化所需林地定额。制定植被恢复措施,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坚持占补平衡,确保实现林地保有量的刚性考核目标。三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在原则保证坝区80%以上的现有优质耕地和山区连片面积较大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基础上,尽快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严格保护坝区耕地;提高坝区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比例,调高基本农田中坝区耕地比例;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对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倾斜,科学合理地提高规划建设用地中山地、缓坡、丘陵的比例。

二、科学推进、建出特色,做亮“山地城镇建设”的景

建设山地城镇,关键是要建得好、建得美,让广大群众觉得舒心满意。一是要转变建设方式。山地城镇建设要依山就势做好“山”字文章,借助自然环境和景观特色,建设与自然面貌有机结合的城市环境,形成“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风貌。二是要强化山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受地形地貌限制,山地城镇在供水、供电、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平地不同。要围绕工业上山、商业上山、居住上山等重点,构思好各类基础设施布局,科学论证、精心选址,扎实做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山地城镇、工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提高山地城镇的安全性和人居环境质量;要配套实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应急救援等山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体系。三是要突出“山地城镇建设”的特点和亮点。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特点来建设,做到“一山一景,一村一品”。

三、强化保护、维护生态,不让“山地城镇建设”成破坏

建设山地城镇,要避免对植被覆盖、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注重保持地貌的整体连续性,尽量顺应坡地的自然形态进行利用,形成山地梯级开发,维护山体的稳定性,防范地质灾害的危害,构建山川、水文、生态的良性环境系统。在实施前,要科学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严格项目的审批制度,做好水资源认证、环境影响评价和使用林地可行性调查,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在建设中,要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要贯彻环保“三同时”的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保原则,建设期间要尽量注意保护原生植被,尽量减少对自然地形地貌的破坏,避免水土流失,把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建成后,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做好生态恢复工作。要按照《森林法》规定,认真做好森林植被恢复和绿化工作,确保恢复森林植被面积不得少于因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要充分利用项目区空地,种树种草,积极开展园区绿化美化,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段,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四、创新机制、落实责任,做好“山地城镇建设”的保障

要不断加强机制创新,确保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各项措施的落到实处。一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和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研究制定坝区耕地保护、城镇化科学发展评价与考核办法,每年进行严格考核和奖惩。探索建立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向荒山荒坡布局的激励机制,对使用山坡地、未利用地发展城镇和各类产业项目的,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和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探索建立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机制,对充分利用山地发展城镇做得好的地方,在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时可给予适当奖励。二是强化监测督察机制。建立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和集约节约用地纠偏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及时查处批少占多、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土地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状况动态报告制度。三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规划管理新体制,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对规划编制和执行的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依法依规实施城乡规划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四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市、县、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对接,积极协调配合,做好规划、政策、项目等方面的衔接,确保工作统筹推进。

山地城镇化 篇3

贵州省作为我国欠发达省份之一,其城镇化发展的条件、阶段和模式与我国其他省份特别是发达省份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2013年,贵州省年末常住人口3502.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4.89万人,乡村人口2177.3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83%,比2000年的23.86%提高了13.97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和西部城镇化水平相比,差距还较大。

2013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为8006.79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29.05亿元、3247.7亿元、3734.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9∶40.5∶46.6。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集中力量发展了酒、烟、茶、药和食品等特色轻工业,推进了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一体化,加快培育了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了军民融合产业。以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得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省域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切实加强了中心城市骨干路网和重点城镇化地区城际主干道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放射形交通构架初步形成,交通干线建设对贵州城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截止2012年底,贵州省有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729个镇。全省城镇人口的层级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头聚集”特征。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贵州省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关于绿色小城镇建设和评价的地方标准——《贵州省绿色小城镇建设评价标准》。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能力仍然较弱,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传统产业仍占较高比重。2013年,能矿产业增加值1141.43亿元,占了工业增加值的42.5%,同时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综合利用程度低,受国内外资源市场变化影响,资源品生产的传统优势正在下降。而制造业中的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不高,劳动密集型的农特轻产业中,只有白酒产业有显著发展,其他产业规模增长相对较小,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规模较小,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0%。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吸纳就业的空间十分有限,难以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

(二)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低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2012年,贵州省建成区面积586.1平方公里,与2005年的371.9平方公里相比,年均增速6.7%,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贵州省可供开发利用的坝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约占全省可开发利用坝区面积的72%;同时,耕地亦集中在坝地和沟谷地带,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人口增长,近年来人均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存在工程性缺水严重,且水利工程建设成本高。工业能源消费量大,废水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量较大,全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三)中心城市带动功能不强,城镇规模普遍较小

贵阳作为贵州省唯一的特大城市,虽然首位度高,但经济实力仍然较弱。2012年,贵阳市人均GDP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倒数第三位,目前仍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对周边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同时,由于周边中小城镇发展不足,导致核心城市功能“大而全”,“城市病”显现,既影响了自身发展功能的优化,也没有形成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的共生格局。遵义、六盘水、安顺、铜仁等中心城市主要承担了更多的行政职能,城市产业多以采矿、冶金、建材、机械等重工业为主,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城镇建设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全省还有30个县没有通高速公路,许多镇的交通条件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道路等级低、路况差等问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城市轻轨、快速交通等大运量交通仍很缺乏,市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机会较少。绝大多数城镇建设起点低,城镇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文化、医疗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规划管理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环境保护、重形象轻功能的现象。

三、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以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为支撑,走融合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扩量提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实力,扩量与提质并举。要促进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白酒、卷烟、茶叶、特色食品、民族医药、制糖等特色轻工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原材料加工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强化山地特色农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优化产业和城镇建设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分阶段、差别化、多层次的思路推动产城融合。提高老城区产业层次,加快城市功能置换,提高产城融合质量。提升新区实体经济支撑,增强吸纳人口能力,增强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建设与多业态互动经营,逐步引入城市社区化管理理念,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园区产业聚集能力,促进区城互补融合,强化产业、生活与服务三元融合。

启动绿色智能引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发展。瞄准绿色城镇化发展催生的节能环保产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智能化网络、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新需求,加强对产业进行再培育和再定位,积极推动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型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不断推进传统工业经济系统绿色化,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绿色智能产品,有效对接新型城镇化催生的新需求。

加快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步伐,形成新型城镇化的物质保障、就业支撑和劳动力进城推力。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发展满足就地城镇基本生活需要的菜篮子产品。积极发展贵州优特农产品展示、农产品网上采购等新兴农业形态,培育有利于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各种类型农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就业支撑。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结构调整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化解城镇化的用工缺口,延长贵州省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积极推进“八朵云”工程建设,实施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平安城市、云计算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一卡通”项目,支持贵阳和贵安新区率先推行升级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和专项建设示范。

(二)大城市与特色中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多途径城镇化发展道路

重点发展以大城市为依托的都市圈。以贵阳中心城市为省域发展主核,以贵安新区建设为先导和突破口,重点发展贵阳—安顺、遵义都市圈,积极培育黔中城市群。全面提升核心城市集聚、辐射能级,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关联程度,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城市功能分工优化、要素有序流动,建设成为支撑贵州省城镇化的核心载体。

协调发展各类中小城镇。在两大核心都市圈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其他地州区域性中心城市、条件较好的小城市、县城和一批特色小城镇。积极发展和培育六盘水、毕节、兴义、都匀、凯里、铜仁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提高这些城市的承载功能和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转移、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服务“三农”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突出发展县域中心城镇,有选择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发展各具特色的功能城市。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引导下,所有城市都围绕发展工业追求城市增长的做法,充分发挥不同城镇具有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独特优势,走出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不同的多途径城镇化道路。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展一批交通节点型、旅游休闲型、加工制造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流通型等小城镇。积极围绕特大城市发展需要,突出发展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的休闲型、创意型文化旅游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的商务型、商贸型、物流型城市等等。

推进不同规模城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强化大中城市的金融商务、商贸物流、科技研发、旅游文化、信息中介、健康服务等功能,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合理引导中小城市发展与其资源环境力相适应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大城市功能互补的小城镇和沟通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的服务型小城镇。

(三)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

管控城镇增长边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集约城市,以精明增长的思维进行生态管制和土地利用,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阻止城市无序蔓延,对城市开发规模和节奏进行弹性管制。引导城市与城市之间按照轴向带状扩展模式扩展,避免圈层式空间扩展模式,引导产业和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采用“极核—串珠模式”,尽量避免“连绵模式”。规划各城市生态空间与建设空间相互穿插,依托河流、大型工程、交通道路沿线以及城市内部街道构建以楔形、带形、片状为主要形态的生态空间。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大中城市人口适度集聚。将城镇化发展置于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关系,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有效防止大中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产生的“大城市病”。坚持保证生活空间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并举,完善人口重点集聚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人居环境。

充分采用城镇集中安置模式,推动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在省级层面,积极推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向生态承载力较好的大中城市集聚。在市县层面,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补充,依托各地产业园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选择县城、重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有条件的乡村旅游开发区,通过城镇化发展吸引和安置目前仍然勉强生活在高寒地带、边远山区、江河源头等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群,让其下山、进城、进镇,彻底改变其生存环境和谋生方式,从根本上杜绝其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用城镇化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城镇布局形态与地形地貌特点相适应,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采取“大集中、小分散”建设模式,降低城市建设和运营成本。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入到地形条件好、开发成本低的贵安新区、贵阳市区、遵义市区等核心区域和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对于地处地形条件差、开发成本高的乡镇,积极通过撤乡并镇工作,逐步引导这些乡镇人口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移。依托现状城镇的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条件,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等方面降低山地城镇建设和运营成本。

针对不同空间尺度,采取适宜开发模式。优先构建都市圈网络化发展,突出发展贵阳都市圈。在其他大中城市内部,引导城镇组团发展,形成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地域形态,各组团间以河流、山岭、冲沟、农田等自然物间隔,有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连。小城镇根据高台地形、坡坝地形、谷盆地形、组合地形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团块状布局结构、带状布局结构、放射状布局结构、组团布局结构等形态的城镇。

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密度,建设紧凑型城市。在城市建设上从大型街区模式转向小地块模式,鼓励较小地块的开发和混合用途开发,增加城市路网密度,改善地块间的连通性。将高密度的开发活动集中在主要交通线路的沿线,并通过填入式开发使城市更紧凑,避免出现开发断层区和城市的蔓延式扩张,激励提高现有建成区密度,减少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采用公交导向发展模式,允许适度提高某些公交走廊的开发密度。

(五)城镇建设与地理历史文化相结合,走多元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自然山水文化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依托各地特有的自然禀赋,着力保持山脉、河流、植被等自然系统。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引导城镇、村庄、工业向适建山地发展,充分利用水面、山丘、农田、林地、草地,进行生态景观分隔,打造生态廊道和城市景观带,使城镇风貌、景观形态、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富有贵州特色的山水城镇、田园城镇、山地城镇发展新模式。

推动历史文化与城镇建设相结合。重视和保护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构建“区域+线路+斑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格局。传承与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加强对具有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的城镇和村庄的特色保护和景观塑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旅游,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生活。

推动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注重保护、挖掘和吸取地方民族传统村落布局、建筑风格的优点,开展少数民族城镇、村寨特色建设,展现民族村落和民居独有的审美价值,彰显和创造人与自然、城镇与环境的和谐之美。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对部分民族民族聚居形态、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等进行抢救性保护。

(六)本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相协调,走人本型城镇化道路

充分尊重不同群体意愿,分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以举家外出农业转移人口为主,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和工作、基本融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优先解决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公共服务待遇问题。对于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为主,常年在城市打工,但有一定流动性、在城里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的农业转移人口,重点改善其公共服务水平。对于未来10年将逐步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年以上的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重点鼓励其返乡创业和再就业,引导其在家乡城市(城镇)落户定居,就近就地实现市民化。鼓励和引导部分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原居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从事二、三产业,因地制宜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兼顾保障农村留守人口权益。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发挥大中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城乡规划、要素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完善城镇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互补、一体互动的城镇体系。大力提高本土农民素质,大胆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加大对乡镇、中心村规划的指导和投入力度,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构建明晰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体系。

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保障异地转移人口和回流人口利益。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机制和网络,加强包容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发展以土地资产流转为核心的产权交易市场,整合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门槛条件及转移成本和风险,增强其异地转移的意愿和动力。完善异地转移人口再本地化的就业保障机制,积极鼓励和推动其再就业和创业。构建地方政府之间的劳动力供求信息联通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形式和途径。

山地城镇化 篇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镇可建设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供地紧张、人力资源紧俏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城镇空间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同质现象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城镇各类发展资源的重新认识和发现。在广袤的国土中, 我们对山地价值有了新的诠释和理解, 可以说, 山地城镇化是我国部分城镇,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山地与平原地势相结合的城镇拓展现状,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 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利用、顺应山地, 使其成为特色城镇、组团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新空间, 成为妥善降低大城市病、有效控制城市人口集聚规模、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山地城镇化涵盖了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优化组合与拓展特征, 在本质上是基于山地资源差异化的空间利用形态, 引导人口与用地等城市发展资源在空间和布局上非常规的特色城镇化推进方式, 是一种顺应资源、环境和自然的有效尝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山地城镇化发展, 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是区域城乡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机制, 是地区土地利用方法的重大变革机制、是地区人口空间集聚的重大优化机制, 是推进特定区域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2.1 土地城镇化快速扩张

土地资源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基石,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内涵也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当一个城市或区域传统用地方式无法得到可持续的支撑与平衡时, 寻找可替代的、可行的、满足技术支持的土地资源便成为一种可能性的需求。我国是多山的国家, 据统计, 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27%, 盆地和平原仅占20.73%。

从全国层面看, 沿海发达地区多为盆地、平原与部分丘陵, 可建设用地较为充沛, 促成了建设用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较高这一用地特征 (见表1) 。然而, 深居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受到可建设用地条件等诸多限制, 建设用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极低。我国建设用地差异显著, 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备注:不含台湾地区、香港、澳门数据。

笔者在比较全国城镇化水平中发现, 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均远高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 即将或已经进入城镇化减速阶段或后期阶段,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本均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见图1) 。基于此可以预见, 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是全国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区域,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成为这一趋势的基础保障。

2.2 人口城镇化加速膨胀

1949年建国初期, 我国城镇人口约为0.58亿人, 城镇化率为10.64%, 而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70亿人, 城镇化率为49.68%, 60多年全国增加了约6.1亿城镇人口 (见图2) 。据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随着人口城镇化现状规模不断扩大和预期规模稳定增长, 愈来愈多的土地资源将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 亟需寻求可建设的用地作为新增城镇人口的空间载体。

城镇人口的高度集聚性给区域及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城镇生活如果离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 就如同鱼儿离开水, 失去了群体生物的自然属性。因此, 优质的人居环境是城镇人口永恒不变的追求。山地城镇化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巨大的潜力, 基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理论基础和地方实践, 通过借力于山地城镇化, 为改善人口城镇化加速膨胀中带来的人口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2.3 空间城镇化质量提升

将持续提升和优化城镇化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 各地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国较发达和发达地区在已进入城镇化减速推进期后, 逐渐向加大和提升城镇化质量建设方向转型。正是基于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较为广阔的城镇发展空间, 当面临城市人口集聚峰值和社会总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有效劳动力减少时, 城镇化质量这一空间城镇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再一次成为吸纳新生代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 发达地区已经越加重视空间城镇化建设。如江苏省在2012年5月16日发布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县级市开展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苏建规[2012]278号) 、2012年5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持召开《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质量指数研究》课题可行性方案专家论证会、2012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明确了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提升城市功能两大发展诉求。基于上述分析, 空间城镇化正趋向成为推进健康城镇化、有效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有效判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在空间上是否匹配的有效测度依据和现实途径。

山地城镇化亦是有效改善和优化城镇空间“摊大饼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在于山地城镇的平面布局不再是布局成败的关键, 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所形成的山地城镇空间及其周边视域和山水宜居环境往往成为判断山地城镇建设优劣的重要衡量机制。因此, 山地城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和空间城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

3 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析

3.1 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

建设山地城镇, 首要工作就是安全问题, 建立健全山区用地资源普查机制, 是保障建设安全的重要前提条件。用地资源普查应该包括: (1) 用地类型普查; (2) 山区可建设用地普查; (3) 基于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林地规划的用地衔接普查; (4) 山区可建设用地地质勘察、适宜性评价。

用地类型普查有助于盘清土地资源家底, 建立山地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台账, 为全面开展山地城镇各项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

山区可建设用地普查结合城镇发展实际, 进一步梳理可建设的山区土地资源数量、规模、空间位置和可开展建设的拟选区域, 为进一步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范围和依据。

基于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林地规划的用地衔接普查是符合目前我国国情需要的环节, 既要尊重各项上位规划在规划期内的保护和发展要求, 同时也为山地城镇建设的依法依规开展奠定法理依据。在用地衔接普查中, 以优先保护林地为原则, 在山区可建设用地范围内遴选符合规划的拟建设用地, 确需建设的也应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规划的修改和调整。

山区可建设用地地质勘察、适宜性评价应对拟选用地, 尤其是山地地质勘察资料、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认真分析, 在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包括天然斜坡的风险和因开发建设增加的风险, 按照建设部《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进行岩土工程控制区 (地段) 划分, 为确定城镇的性质、发展规模、各项用地的合理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 以及编制各项专业规划提供工程地质的依据。还应研究和预测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 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3.2 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

在山地城镇化进程中, 关于人口建设用地规模的问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认为建设山地城镇, 本身就是集约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上应略低于平原城镇的人口用地指标, 以实现在更少土地上集聚和承载更多人口, 实现利用山地的资源节约目标。另一种则认为山地与平原不同, 地质承载力和环境脆弱性、生态营造性差异较大, 山地城镇建设应更多的注重生态安全系数和环境风貌营造, 认为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上, 应高于平原城镇的人口用地指标, 以实现山地城镇的自然生态属性和宜居生活条件。应该说, 上述两种观点都在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基于全国山地区域差异性的考量, 不能说某一种认识更为准确, 应因地制宜的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分析、确定。

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人口的集聚水平, 建设山地城镇都必须顺应自然, 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为人口增加而带来的生态噪音, 使山地成为人类新的宜居空间而不是新的生态沙漠。降低和减少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山体的大规模改造, 使人类在山地活动的噪音最小化, 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实现山地的容纳。

3.3 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一种极端是部分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问题重视不够, 喜欢大搞超越自身能力的山地城镇建设, 在产业、人口、资金支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另一种极端是惯性于常规的城镇拓展模式, 山区建设用地非城镇周边不选、不与老城融合不选, 仍然喜好于摊一个立体的大饼。应该说, 山地城镇建设选址仍要因地制宜, 宜近则近、宜远则远, 根据用地条件进行选择, 以能形成新的山地城镇组团为佳。虽然在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本较高, 但是从目前实际来看, 选择进行山地城镇建设的地区多为非沿海地区的中小城市, 基于全国人口迁移和流动趋势判断, 未来形成大城市和城市连绵带的可能性不大, 因地制宜形成山地点状组团更利于提升城镇生活质量、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降低产生“大城市病”的可能。实践证明,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中, 新的宜居区域往往是远离于中心城区的山地组团地带。因此, 从长远角度考虑山地城镇的空间布局, 以点状组团演进方式建设山地城镇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

4 云南的实践

4.1 建设山地城镇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4.1.1 基本思路

以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和镇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主线, 以城乡总体规划的修改和实施为辅助, 控制各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水平, 逐步降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并逐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性调整。将节约城乡建设用地的重点领域放在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 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的工作重点放在各级城镇, 将提高存量土地使用效率的重点放在城镇的周边地区、城中村和各类开发区。坚持以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划管理体系为保障, 利用成熟的技术手段, 在规划阶段要对自然灾害易发区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和规避, 并加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运营等每一步、全过程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 推动城乡逐步全面调整建设用地发展方式;统筹考虑坝区和山地、保护和发展、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刚性和弹性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 规范管理和严格执法。

4.1.2 建设原则

坚持同步规划, 效益统一原则。坚持城镇建设、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原则。针对城镇所处坝区的耕地现状、环境特征、功能定位,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处理城镇发展同人口、耕地、环境的关系, 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山坝用地比例。

坚持统筹兼顾,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编制城镇近期建设规划为重点, 统筹兼顾, 对城镇空间布局进行完善, 既要满足当代城镇发展的需要, 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坚持山坝结合, 保护生态原则。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 山地自然景观和森林景观与城镇相结合, 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配套规划, 完善功能原则。坚持城镇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 特别是城镇防灾规划的相互衔接, 充分发挥其在空间管制、防灾减灾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坚持前瞻性, 可操作性原则。既立足当前实际, 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又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 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2 完善规划, 节约土地

保护坝区耕地、城镇上山, 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全省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云南省充分认识到保护好有限耕地的极端重要性, 积极而为, 顺势而动, 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山坝结合, 节约用地、集约发展, 突出特色、规范管理的思路, 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思路, 使坝区优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城乡建设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在指导各层次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日常工作中, 妥善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杜绝城镇建设向坝区无序扩张现象, 尽量少占用坝区优质耕地, 科学实践,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建设山地、山水、田园城镇。逐步形成“人往宜居山坡移, 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城镇发展格局, 达到“山水田园一幅画, 城镇农村一体化”意境。

2012年初, 云南省形成了由国土、住建、林业等部门的专家共同组成的城镇上山三个规划联合审查组, 采用集中办公方式开展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近期建设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调整完善审查工作 (见图3) 。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全省16个州市的规划完善及审查工作, 为科学合法合规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城镇近期建设规划的调整完善, 各地 (县城及以上) 坝区内“退建设还耕地”达1.8万多公顷, 基本实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标。

4.3 保育生态, 控制人口

云南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建并重, 避免“上山必占林”的误区。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 严禁各类建设用地占用水源林和公益林, 尽量利用荒山荒地、石漠化土地等未利用地或灌木林地、疏林地等低效林地。在山地城镇建设中,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不谋求一次性解决所有土地问题, 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即保护好坝区优质耕地, 又利用好低丘缓坡土地资源。

在山地人口集聚方面, 云南省坚持积极稳妥、有序引导, 避免急功近利的误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切实做好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规范管理、稳步推进”的要求, 科学有序引导山地城镇人口集聚。

4.4 宏观指导、微观培训

稳步推进《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立法进程,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是云南省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的有利补充, 是全省城镇上山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法律准则。根据省人民政府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 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结合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 起草了条例草案。2012年7月, 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2012年9月, 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将“保护生态, 保护坝区农田, 因地制宜建设山地城镇”作为全省城乡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同时对各州市下一阶段开展山地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积极开展全省城乡规划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山地城镇规划培训工作。2012年9月11日~12日, 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云南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顺利举办。邀请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知名专家学者来云南讲授山地城镇规划经验和技术, 系统开展了包括山地城镇规划的基本内涵、山地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理论框架、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和山地城市非建设生态用地规划控制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学习, 进一步提升了云南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

5 结语

山地城镇化是云南在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于坝区可建设用地紧缺和山地资源相对丰富前提下的一种实践和探索。应该说, 山地城镇化不是全域范围的山地城镇建设行政命令, 也不是为建山地城镇而大规模利用山地的破坏式开发, 而是因地制宜地结合并基于现有城镇发展格局、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需求、保护坝区优质耕地等方面的一种补充、拓展和优化, 在保持山区生态环境可允许、可接纳、可保护的前提之下, 创新利用现有用地资源的思路和途径。云南作为多样性十分突出的西南省份之一, 结合地方实践对山地城镇化建设进行探讨, 借此为进一步积极稳妥、科学健康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模式提供地方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2011.

[3]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

[4]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2011.

城镇山地园林景观设计 篇5

1.1与居民生活交相辉映

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一般与居民生活交相辉映,不可分割。居民建筑就像生长在山地景观之中的点缀物,是景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些中小城镇的山地景观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是吸引外来游人和展现城镇特色风貌的重要风景。不管是何种山地景观,都具有与其他园林景观不同的空间特性,地形的高低变化赋予了山地园林景观独特风貌。游人可在山地中仰视、鸟瞰或远眺,视角和视域都会发生丰富的变化,这是人们在平原难以体验到的。

1.2提供给人们不同的景观画面

中小城镇山地景观提供给人们不同的景观画面,是步移景异,每个局部都有不同的空间和景观特征。景观的轮廓线构成了丰富的背景层次,就像画面的基调,使景观更立体化。在山地景观中,地形的高低起伏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1.3拥有复杂多变的道路系统

中小城镇的山地园林景观拥有复杂多变的道路系统,从平面上看似乎完全贴近的两条道路。中小城镇山地的自然地形决定了道路的布局形式,中小城镇的山地景观中,道路往往多采用自由的布置形式,街道景观、广场景观由于地势而生,无固定的格局模式,形成很多自发的景观空间。中小城镇的山地景观从三维的角度创造出自然的空间围合,利用自然地形的高差形成不同的入口,不同的道路系统,不同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接触面。山地景观增加了人们与自然的交流。由于因地域特征而生的建筑形式、景观特质突出了中小城镇的独特风貌。

2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构成要素

2.1自然要素

地形地貌的基础是土壤,山地土壤类型多,缓坡、谷地或低地是汇集区域、土壤的厚度和肥力好,是城镇建设的较好用地。而山顶、山脊等处受风化和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土壤一般较薄和贫瘠,不适合植物生长。不同的土壤条件影响山地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一般应按土壤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树种,减小贫瘠土壤对景观的影响。在山地景观中,地表的径流量、径流向,以及径流速度都与地形相关。由于地面越陡,径流量越大,流速就越快,若地表形成大于50%的斜坡就会导致水土流失。

山地的凸起与凹陷形成了空间的边缘和轮廓。各种不同的地貌,如凸地、山脊、凹地、谷地、山地景观等。不同地形地貌承载不同的景观功能和元素。地形变化较小的场地一般会形成居住、娱乐的聚集之地;在山巅或陡峭的场地,则以植物种植为主,形成绿地山地景观背景。

中小城镇山地景观中的水系一般按地形高差的不同,产生流速急、落差大、蜿蜒曲折的水景。无论是瀑布、跌水还是湖泊,山地景观中的水景一般以自然的形态居多,山水相映,形成浓郁的自然气息。

在不同的山体位置有不同的植物群落生长,它们形成了山地景观重要的自然元素。山地景观中的植物随着地形坡度的变化而不同,坡度陡,变化明显;坡度平缓,无太多变化,陡的坡则不能生长植物。山地形成的不同小气候条件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在向阳的坡地上生长喜阳植被,阴坡以耐阴植物为主。山地景观地形条件的复杂,产生了丰富的植物群落。

2.2人工要素

在山地园林景观中,一类特殊而常见的人工要素是挡墙,由于地形的复杂多变,一般需要各类挡墙来围合活动的区域或居住的区域。山地景观中的挡土墙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艺术感。可充分利用现状条件,设计不同的挡墙形态和墙面的装饰,增加挡墙的审美情趣。挡墙选用不同的材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质感,如木质的挡墙质朴、自然、亲切;毛石挡墙粗犷、野性;石板堆叠的挡墙细腻、精致。应按实际情况,设计满足功能,与环境相协调,有较强艺术感的挡土墙,增加山地园林景观的情趣。

园路在山地园林景观中非常重要,为解决交通的需求,并符合山地的地形变化,山地中的园路一般具有极有特色的层级系统。园路不仅是山地景观中交通的主要承载,也是形成变化的山地景观效果的关键,山地起伏、高差变化都通过层级系统进行消化。山地景观中的园路形式多样,布局自由,为人们提供了在街道之间观赏城镇风貌的重要途径,在不同高差的园路之中能看到各种独特的城镇景观。在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园路多采用弯道布线,蛇形道路,在解决高差的同时,为步行者提供了不断变化着的景观画面。有时为缩短道路长度,常采用加大道路的纵坡,用回头线连成之字形或螺旋状的斜交道路系统。在高差变化较大的山地园林景观中,常设有坡道、梯道、缆车、索道和自动扶梯等,以解决纵向的交通联系。

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中会较少设有人工构筑物、服务设施、座椅、垃圾桶等,由于用地的限制,山地园林景观往往以自然要素为主,尽量减少人工设施的设置。而且,较多的构筑物也会破坏山地景观的自然气息,降低舒适性。

3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整体性设计

3.1因地制宜

在城市山地环境中,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不同的场地使用功能和空间特性完全不同,相应的景观建设也千差万别。平坦的地形适宜安排活动空间,陡峭的山坡或种植植物,或结合山体情况开发建设攀岩、爬山、徒步等活动场所。山地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群落与海拔、地质、土壤类型都有很大关系,植物配置要适当考虑山地的小气候环境,做到适地适树,减少维护与投资的投入,并保证山地园林景观的整体风貌。中小城镇的山地园林景观建设,必须认清山地环境的现状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建设。

3.2空间设计强调流线体验

山地景观中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园路系统恰恰是流动空间的最好例证。在山地景观中,空间的布局与流线的组织必须紧密结合,力求在符合现状的基础上,产生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观层次。空间的流线强调人们视觉的变化以及心里的感受,不同的画面由不同的空间界面、视觉主体和轮廓线组成,这在山地园林景观中是具有突出特色的景观特质。只有在三维空间中的组织与设计才能突出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的特征。城镇的山地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平面空间设计不能有效地体现山地景观复杂的空间层次和空间体验。

3.3视线控制强化空间序列

在中小城镇的山地园林景观中,视线的变化比平原更丰富。正是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视线变化才形成了人们可感知的空间组织序列。在山地景观设计中,必须充分利用山地中的制高点,因为这里视野开阔,可以把整个城镇的景色尽收眼底。山地中的园林蜿蜒曲直,视线随之时而开阔,时而封闭,这些不同的空间感受需要进行有效合理地组织,形成此起彼伏的空间序列。

摘要: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与居民生活交相辉映,提供给人们不同的景观画面,拥有复杂多变的道路系统。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构成要素有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整体性设计必须因地制宜、空间设计要强调流线体验,视线控制强化空间序列。

关键词:中小城镇,山地,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韩轩.园林工程规划与设计便携手册[K].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雷一东.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陈茂铨.城市绿地生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褚泓阳,屈永建.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研究 篇6

(一)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概述

山地是“陡坡”与高地并列的单独或串联的景观元, 是人类能够利用和适应的边际性地区, 它由山峰、山脊和沟谷组成, 是有一定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地面。山地一般包括高原、山间盆地和丘陵。因此, 山地小城镇一般是指依托山地, 利用山间盆地而发展的空间聚落。

资源型小城镇是指依托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水、生物等开发产生或发展起来, 并以此为主要职能的城镇类型。

本研究将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界定为:依托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 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山地型小城镇类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山地小城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 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工业化提供用地, 如何让空间结构在各个时期既发挥最大效能, 又有机衔接, 笔者以此为线索, 从镇域镇村体系的空间结构和镇区空间布局两个层面入手, 力求通过研究小城镇空间的演变过程, 寻求科学合理的空间扩展模式, 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结构界定

空间结构是各空间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是空间系统性的表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城镇空间扩展, 分为三个层次:城镇外部空间, 即镇域空间;城镇内部空间, 即镇区空间;城镇要素空间, 包括小城镇产业空间、生活空间、流通空间、生态空间等空间要素, 各要素按逻辑形式组合, 内在上体现城镇机能的平衡和秩序, 外在则表现城市的空间形态。

二、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城镇空间扩展是按照能耗最低原则, 向能耗最少的方向逐渐发展并形成稳定有序的空间序列, 这种空间序列有三个生长周期:分生期、扩展期、分化期, 相应的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空间扩展的三个阶段:集中的形成与扩大—集中与分散的过渡—分散的蔓延 (见表1) 。

(一) 第一阶段:集中形成与扩大

仅在小城镇内部空间内扩展。本阶段分成三个增长期:

1. 准备阶段

比较缓慢。由于受到自然地形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镇区发展遭遇第一道门槛, 只有在资源开发效益大于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之时, 空间发展才得以启动。而资金投入、设施改善的效益是长期才能够显现出来的。

2. 腾飞阶段

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 一旦具备发展条件, 空间发展便能较快发展;同时由于小城镇现有经济规模、空间规模较小, 空间发展基数低, 因此增长效应显著。

3. 成熟阶段

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增长, 镇区建设渐趋饱和, 镇区空间扩展逐渐进入成熟稳定期。

(二) 第二阶段:集中与分散过渡

在镇区内部和外部空间内同时展开。镇区建设饱和之后, 随着交通轴的建设和完善, 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在镇区周边沿交通轴扩散和渗透开来, 镇区范围进一步扩大, 直到镇区空间发展进行二次集中。

(三) 第三阶段:分散扩展

主要在镇区外部空间展开。利用发展轴, 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在镇区外部空间的流通;在资源衰竭前, 空间上实现产业转型、调整和优化。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结构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演变中, 遵循四个扩展原理:1.最小规模/门槛原理;2.非均衡增长变化原理;3.依赖形态原理;4.非均质原理。

其中, 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最小规模/门槛原理, 是指只有当产业、建筑、人口等要素达到一定规模时, 空间结构才会发生突变或者质变, 而这个规模值 (或值域) 就是最小/门槛;同理, 当规模要素达不到一定程度时, 城镇空间结构主要依存现有机理和形态发展缓慢的、数量上的演变, 比如沿原有道路、河流等带状要素延伸, 或是填补现有的低效用地、空缺用地、污染用地等, 这即为依赖形态生长原理;而当受到资源驱动、产业带动或是贸易推动等“发展力”的强劲作用, 镇区空间将在某个方向或轴线的延伸段发展猛烈扩张, 而在其他方向上则缓慢生长甚至萎缩生长, 并通过一两个方向上的优先快速生长带动整个镇区 (乃至镇域) 的“突飞猛进式”发展, 这即为城镇空间结构非均衡增长变化原理, 这也是推动镇区空间“非均质化”的主要动力。最后, 不少山地型小城镇空间结构均将经历从“均值化”到“非均质化”再到更高水平的“相对均值化”的循环发展过程, “非均质化”也往往成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形态表征。

一般而言, 在空间扩展的分生期, “依赖形态原理”占据主导地位, 城镇发展处于缓慢生长阶段, 主要沿原有城镇化机理填补、扩大;该阶段的发展重点在于寻找“动力因子”, 尽可能打造空间扩展的“引擎项目”, 以打破空间结构低水平“均质化”的原始状态。在空间扩展的扩张期, 城镇要素将跨过“最小规模/门槛”, 呈现超脱原有“均质态”而非均衡增长变化的态势;但受发展惯性影响, 空间结构并未完全摆脱原来格局, 而是呈现出“内部较乱、外部单一”的表征;该阶段的发展重点在于进一步强化“主导因子”, 尽可能寻找多元化的“动力因子”, 并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积极引导外部结构向科学方向发展。在空间扩展的分化期, 镇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非均衡增长”得到进一步强化, 城乡要素统筹得以重视并逐步实现;同时, 镇区、镇域的“非均质化”空间将逐步得以弱化, 新的平衡态将得以缓慢构建, 此时, 城镇的发展转入资源型城镇转型、内部空间结构调整、外部空间结构优化的新阶段。

三、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的问题解析及其规划响应

(一) 空间扩展存在的问题

1. 镇域空间结构松散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结构具有“原生”分散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由于资源分布的分散性, 以及交通条件的制约, 部分村庄通过资源的开采与开发, 人口形成一定规模产业聚集, 使镇域的空间结构出现了松散的多中心形态特征;多中心结构分化了小城镇有限的空间资源, 镇区集聚效应不显著, 小城镇空间扩展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 镇区空间结构失衡

产业是城镇空间扩展的原动力。对于区位优势不明显、政策扶持力度不强的小城镇, 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但是, 这种开发偏重于粗放性增长方式, 具有产业单一性的特征。而产业单一性在一定时期对城镇空间扩展具有强劲的动力, 空间各要素围绕单一产业组合演进, 形式上协调统一, 内在机制上却弱化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作用, 最终导致空间结构失衡。

3. 空间扩展综合效能低

小城镇的镇域空间要素分为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以及网络 (即交通体系、产业体系、设施体系等要素) 等四类。目前, 由于资源未能统筹开发利用, 镇区、中心村及基层村之间的分工协作不紧密, 产业同质现象严重;同时,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受到交通条件以及公用设施不配套等影响, 缺少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便捷渠道, 相互联动受到严重制约, 镇域空间的整体效益低下。

从规划学角度看, 镇区空间结构由生产、居住、公共服务、道路及休憩等要素构成, 各要素逻辑整合, 形成整体效应, 而整体效应是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集中体现。当前资源型山地小城镇在资源开发的背景下, 各类用地得到扩展;只是产业的单一性特征使各类用地比例失衡, 特别是生产用地比例大, 绿地少, 居住空间因社会分异产生隔离,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 各要素间的集约程度与整体效应亟待提高。

(二) 规划响应

1. 建立带状、单核的镇域空间扩展模式

山地型小城镇有效的空间发展模式能够促进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推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小城镇的村庄通常密集分布在对外交通干线两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使镇域大部分经济体集中在交通干线两侧, 无论从自然地形条件、村庄分布, 还是从产业发展条件的角度考量, “点轴”的空间发展模式都是山地型小城镇空间生长的最佳模式。

“点轴”的空间结构, 有利于山地型城镇镇村空间紧凑组合。要实现镇村空间布局紧凑, 则应提高交通轴线的可达性。首先应加宽轴线道路, 理顺线路, 提高道路等级;其次, “点”的位置宜在公交站点上, 鼓励加大“点”周围的土地使用强度。

2. 建构开放的镇区空间扩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镇工业化水平提高, 工业用地需求量逐渐增大;为协调镇区用地的供需关系, 规划以“中心凝聚, 外围疏散”的空间布局模式, 即以镇区为核心, 在发展轴的点——中心村内建设工业园区, 间以布置带状高优特色农业区, 构成镇村协调“一区多园”组合型镇村空间组合模式。这种模式为镇区承担部分工业用地, 疏散了部分镇区人口, 缓解了镇区的空间压力。将临近的中心村纳入镇区规划范围内, 形成“镇区—组团”的扩展模式。可以说, 该模式扩大了镇区空间, 使镇区与组团之间建立起便捷的交通联系, 消除了通勤长距离带来的空间隔阂。

3. 优化镇区内部的空间结构

在镇区空间各要素中, 生产空间决定空间扩展的方向, 能够优化镇区的空间结构。首先, 从整合生产空间开始, 设置集中工业区或者工业园区, 让零星散乱的工业厂房化零为整, 这种整合模式可改善镇区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的可达性是空间各要素集约协作的先决条件, 镇区应确保留足2—3条干道以便对外联系, 并打通与各中心村、基层村的通道, 确保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内外流通, 保证镇区的核心地位;镇区的居住空间在尊重原有社会结构的前提下, 设置新社区, 为外来人口提供居住空间、公共空间, 如绿地、广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便捷的交往场所, 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有利于消除新旧居民的空间隔离,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分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镇区空间结构的自我优化能力,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促进镇区空间的良性扩展。

四、实证检验与测评

(一) 闽清县池园镇概述

池园镇隶属福建省闽清县, 距离闽清城关29km, 距离福州87km。全镇境内山脉属戴云山脉的北段,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丘广布, 平原狭小, 层状地貌明显, 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盆地 (面积计26.265km2, 占全镇总面积的25.83%) 、丘陵 (面积计21.54km2, 占全镇总面积的21.18%) 、山间盘古 (面积计6.612km2, 占全镇总面积的6.49%) 、山地 (面积计47.293km2, 占全镇总面积的46.49%) 。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 特别是高岭土蕴藏量近1000万吨, 目前镇域工业基础较好, 全镇拥有电瓷企业298家, 生产高低压电瓷五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 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瓷件约占国际市场的30%, 国内市场的70%。

(二) 池园镇空间扩展演进历程

池园镇空间扩展的历史演进主要围绕产业空间的分布进行, 从人口空间分布和产业空间布局看, 目前池园镇的空间演进尚处第一阶段, 即集中形成和扩大期。以1980年为起点, 从人口空间、产业空间及空间结构三个维度考量, 该阶段又可细分成3个特征期 (见表2) 。

(三) 池园镇现状空间扩展问题分析

1. 空间结构演变将进入第二阶段, 即集中和扩散过渡期。

1980至2009年期间, 镇区人口规模增大, 镇域人口分布呈现集聚梯度特征;产业空间已实现以二产为主的空间转换。从2009年的人口分布和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池园镇的空间结构演变进入第二阶段, 即集中和扩散过渡期, 主要表现为: (1) 外来务工人口和偏远村庄人口向镇区迁移, 镇区空间压力加大; (2) 镇区空间逐渐向外围的宝新、顶坑、宝山等村庄扩张; (3) 部分村庄如福斗、潘亭和湖前等人口密度和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2. 空间扩展模式呈多核心无序的发展状态。

池园镇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福斗、潘亭等地, 这些村庄工业发展较快, 人口密度较高, 逐渐形成了配套设施完善、相对独立的镇区空间体系, 与镇区形成恶性竞争的态势, 使池园镇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出现无序的状态化。

3. 交通基础设施限制了镇区与村庄的空间互动。

据统计, 镇域道路网密度仅为0.47km/km2, 过境道路等级低, 道路功能结构不明确, 等级结构不合理。交通设施的严重滞后, 影响该镇产业空间的系统整合, 人口流动也受限制, 镇区和村庄的空间互动被阻滞, 单核的空间模式效应不显著, 从而催生多核的空间组织模式。

4. 生态空间结构整体恶化。

随着陶瓷加工业的发展, 矿产的大量开采, 工业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污染了环境, 破坏了植被, 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芝溪水源污染严重, 镇区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5. 单一的产业类型影响整体空间结构的稳定。

在空间结构演变的初始阶段, 池园镇主要发展陶瓷生产加工业, 其他产业相对薄弱, 产业类型较为单一。今后当城镇面临资源枯竭时, 产业发展必然受到极大影响, 城镇发展的动力也会必然持续减弱, 继而造成城镇空间结构的必然失衡。

(四) 池园镇空间扩展优化策略

1.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实现空间稳定转型

首先,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第一产业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 利用山地自然资源, 建设一批以竹业、水果、食用菌为主导的农业生产基地;第二产业则优化结构, 进一步延长陶瓷业的产业链, 发展竹藤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 打破产业单一性现状, 实现产业多样化, 为未来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第三产业以商贸业的发展为主, 体现特色。其次, 划定产业功能区。建立核心综合经济区、工业商贸经济区和生态农业经济区。通过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有序转型, 空间结构实现了稳定和有序的发展。

2. 优化镇区空间结构, 强化单核空间效应

首先扩大镇区的规划范围, 为镇区空间外拓和延展提供用地保障;其次, 利用镇区地形地貌特点, 结合村庄布局、交通设施、耕地保护等因素, 确定“一核一心两轴五片区”的镇区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 进一步强化镇区的核心作用。

3. 合理规划镇村体系, 制定有序开放的空间体系

确定池园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体系, 保证人口空间的梯状递减分布;强化“中心凝聚, 外围疏散”的点轴空间结构模式, 以镇区为核心, 在福斗和湖前等中心村内建设工业园区, 间以设置带状高优特色农业区, 构成“一区多园一带”组合型有序镇村空间体系;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对215县道进行拓宽改造, 开辟第二条对外联系干道, 为构筑开放的空间结构和实现镇村空间互动提供保障。

五、结语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无区位优势, 政策扶持力度小, 资源成为小城镇空间扩展的内在动力。笔者根据资源开发的特性, 分析小城镇三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特征, 从而寻求各时期最佳的空间扩展模式, 以实现空间结构转型和优化, 探索独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Messerli B, Ives JD.Mountains of the World:A GlobalPriority[M].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 1997.

[2]王明业, 朱国金.中国的山地[M].成都:四川学术科技出版社, 1988.

[3]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27-29.

[4]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83-85.

[5]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6]徐君.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研究 篇7

1 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东邻万州, 南接石柱, 西连丰都、垫江, 北靠梁平;“黄金水道”长江西南—东北向横贯全境;忠县县城上距重庆180km, 下距万州105km。县域东西宽66.2km, 南北长60.2km, 幅员面积2187km2, 辖28个乡镇, 县人民政府驻地忠州镇。

忠州镇城乡兼容, 中心城区约10km2。城区海拔高程在150m~280m之间;城市建设条件较差, 用地坡度22%左右, 部分可达35%。依据《忠县城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正着力打造“一城、两岸、五组团、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见图1) 。其中, 州屏组团发展较成熟, 苏家、水坪、灯树组团发展已初具规模。州屏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76.34%, 苏家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3.30%, 水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8.16%。灯树达到规划目标值的26.80%, 东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4%。独珠、高营铺尚未启动。2009年末, 忠州镇常住人口14.2万人,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1.9万人, 其中州屏组团10.8万人。

2 交通发展限制条件

2.1 地形地貌影响

区域地形总体呈中部高, 东南侧和西北侧低的特征 (见图2、图3) , 地形坡度一般为5%~30%之间。由于地形原因, 现状道路多蜿蜒曲折, 坡度较大;且受河流山谷影响, 现状桥梁较多, 区域内有忠县长江大桥、甘井大桥、玉溪大桥、沙田大桥、白桥溪大桥、川祖庙大桥、红星桥等。

2.2 现状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城市现状道路系统性较差, 等级不清晰, 干道系统与对外交通系统交叉重叠;道路等级序列失衡, 次干道较少, 使城区交通过分依赖于有限的几条主干道或过境道路, 导致整个路网交通流分布不均匀;支路间距较小, 服务性较好但通行能力较低, 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老城区交通资源有限, 改造难度较大;城区与其他组团间的联系不畅, 通道较少, 导致规划区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不高。城区内其他交通设施缺乏, 停车场较少, 公共交通不发达, 缺乏安全措施。

3 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由于公共交通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 以为乘客提供快速、安全、舒适、便捷、经济的交通服务为宗旨, 公共交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性, 再加上城市空间、土地和能源等资源的有限性, 忠县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将构建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中巴车、客运出租车为辅助, 多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常规公交以覆盖面广为优势, 主要承担中短距离的出行;出租车以灵活机动的优势, 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中巴车则在中心城区以外提供城郊之间的连接服务。各种公交方式根据功能定位, 合理分工, 紧密衔接。

根据忠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目标和客流分布构成特征, 不同区域可采用不同的公交优先组合策略:中心城区部分采用常规公交+出租车;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采用常规公交+短途巴士。

4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2010年, 忠县中心城区开行公交线路11条, 形成“五纵、四横、二环”的格局, 完成客运量1068.7万人次 (见图4) 。忠县公交线网总长36.6km, 公交线网密度4.4km/km2, 大于规范中市中心区3~4km/km2, 市边缘区2~2.5km/km2的线网密度上限。忠县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密度呈现老城区高, 外围区域低的趋势。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也呈现老城区高, 外围区域低的趋势。中心城区的平均线路重复系数为3.98, 远远高于规范建议值的2.5。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在1.2~1.3之间为好, 最大不宜超过1.4。这样有利于提高行车速度, 缩短乘车时间。经计算求得中心城区平均非直线性系数为1.58, 大于规范有关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的规定。11条线路中有6条线路的非直线性系数高于规范值, 占到54.5%。中心城区共有公交车辆54台, 且基本为荷载29人的小型车。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0.8万人, 每1662人拥有一台公交车。依据规范,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 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 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忠县公交车拥有水平低于规范要求。

此外, 忠县公交系统还存在如下问题:

(1) 公交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无专设的公交站场, 致使车辆维修保养、停放无法做到统一有序, 给正常运营、保养造成了很大影响。仅在三公里车站、白公祠设立了两个简易现场调度, 远远不能对所有线路进行有效监管。公交站点不规范, 不能正确引导市民到规定站点等候乘车, 客源不集中很散乱, 公交车沿途随意停靠上下旅客现象严重, 停车秩序和乘车秩序混乱, 不但公交车运行速度下降, 而且安全隐患突出。

(2)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公交车的正常运行

由于中心城区正处于旧城改造期间, 城区道路本身就窄, 加之城区车辆增长速度极快, 城区内经常堵车, 特别是二公里、老车站等处最为严重;公交车专用停车位经常停靠一些社会其它车辆, 公交车无法停靠, 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3) 公交线路布置不合理

忠县城区公交线路, 比周边任何一个区县都多, 线路走向重叠, 资源浪费较大, 除主要的几条线路 (101、201、202、301、302) 外, 其余线路公交承担的客运量均较小, 空闲公交车的开行不仅占用了道路资源, 也没有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其他线路发班密度不能有效保障, 企业监管难度大。

(4) 城乡客运班车深入城区, 存在交通干扰

忠县城乡客运班车部分集中在玉溪大桥长通客运站收发, 城乡班线客车穿越城区, 造成城区交通压力。

(5) 出租车乘坐率下降, 经营利益下滑

忠县拥有出租车220辆, 现有经营模式为公司合资参股经营和个体挂靠公司管理经营模式, 由于出租车的“CNG”补贴方式采取乘客承担, 增加了市民出行的费用, 乘坐率不高。

5 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5.1 线网型式选择和层次划分

根据忠县的城市发展形态和路网结构, 主城区公交线网应以环线型、棋盘型为主, 外围换乘枢纽站和各组团中心形成多中心放射型, 忠县城市公交线网为环线、直径线、放射线等构成的混合型式。

忠县公交线网划分为四个层次:

主城区线路作为忠县中心城区主城区, 即州屏组团内承担居民中短距离出行及接驳骨干公交线路的换乘任务。

组团间线路连接主要客流集散点, 承担大部分的公交客流, 线路沿主要的客流分布方向布设, 加强忠县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跨组团线路主要为忠县跨组团穿梭线, 连接城市内部主要公交枢纽站。

城乡线路主要起填补、接驳及辐射作用, 在外围组团及周边乡镇填补常规公交无法布设的区域, 扩大公交线网覆盖范围, 方便城镇居民出行,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同时承担城市外围与骨干公交线路的换乘任务。

5.2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逐步实施“五纵、八环、两横、十二射”+城乡公交线路的忠县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构想, 实现忠县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格局。

5.2.1 主城区公交线路

主城区公交路线规划首要满足用地拓展的需要, 其布局思路如下:一是结合城市分区用地的特点, 加强片区间的联系, 加密居住片区、就业片区之间的公交路线;二是增加新居住片区与主要的商业中心、居住片区之间的公交路线建设;三是增加新建商业中心与居住片区的交通路线。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 对主城区内部主要是对既有的公交线网进行优化整合, 取消客流小, 发车班次少的线路, 尽量避免资源浪费。

初期主城区公交线网初步规划“三纵五环”共8条公交线路。近期主城区公交线网初步规划“四纵七环二横”共13条公交线路。远期主城区公交线网初步规划“五纵八环二横”共15条公交线路 (见图5) 。

5.2.2 组团间及跨组团公交线路

主城区与忠县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其余组团之间的公交联系则分别按方向的不同从外围换乘枢纽站分别引射线予以联系。考虑到公交覆盖以及各组团的联系, 设置联系各个组团的跨组团公交线路 (见图6) 。

5.2.3 城乡公交线路

城乡公交路线联通主城、重点镇乡与普通乡镇之间的交通衔接, 或直达、或换乘, 不断完善路线布局。

5.3 公共交通车辆规划

规划近期按12标台/万人、远期按17标台/万人计算, 规划2020年公交运力规模按408~510标台控制。其中, 主城区即州屏组团规划2020年居住人口13万人左右, 需要公交车辆221辆左右。车型发展方面, 建议单机公交车辆选用低底板、大开门、大马力的车辆, 并逐步实现智能化IC卡收费;大力发展适合忠县山地地形的中小巴士;加速公交车辆淘汰周期, 加强公交车辆养护。至2020年, 公交车淘汰周期调整为7~8年, 不超过10年, 依日常养护和强制养护 (四级养护) 进行;同时结合忠县城市能源结构特点, 积极发展CNG汽车。

5.4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

5.4.1 公交首末站具体布局

(1) 根据忠县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在原三公里客运中心基础上改扩建县城长途汽车客运中心;在苏家与灯树组团之间的仙人脚板处, 新规划忠县长途客运站;在高营铺迎宾大道东端规划一长途汽车客运站;在水坪组团东部至独珠的桥头规划一座汽车客运站。在上述四个长途客运站附近, 设立公交首末站, 可以实现与长途客运站的“零距离换乘”, 方便旅客中转、集散。

(2) 根据忠县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增设2个大型的公交站场, 分别位于城区客运中心港、忠州火车站附近。在上述两个铁路车站、水运码头附近, 设立公交首末站, 可以实现与铁路、水运的“零距离换乘”, 方便旅客中转、集散。

(3) 在州屏组团黄家湾和邓家垭口附近设置公交首末站以方便主城区公交线路开行。

(4) 在顺溪、独珠、复兴、东溪、黄谷和灯树组团各设置一个公交首末站, 方便各组团之间的公交开行。

5.4.2 公交枢纽站

多条公交线路相交处或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等客流集散点附近根据需要设置枢纽站, 以方便换乘, 共设6座枢纽站 (州屏组团:三公里汽车总站公交枢纽站、客运中心港公交枢纽站;水坪组团:水坪公交枢纽站;苏家组团:郭家转盘公交枢纽站;邓家垭口公交枢纽站;忠州火车站公交枢纽站) 。

5.4.3 公交中途站

公交车辆的中途站点规划在公交车辆的起、终点及线路走向确定以后进行, 在道路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路段上应尽可能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忠县城区公交停靠站上的问题集中在巴王路、巴王支路、健康路, 改善措施除压缩线路以外, 对于线路集中的站点还可以采取设立辅站 (离开主站约30m处) 拉疏站点方法, 将发生频率或停靠时间较短的公交线路安排在主站前方的辅站上, 以减少进站公交车较多的主站发生阻塞的可能性。

5.4.4 公交调度中心

根据忠县公交线网规划, 应考虑2~3个调度中心, 每处面积按照500平方米考虑。

此外, 根据保养场大小结合的原则, 设大型保养场 (300辆) 一个, 小型保养场 (100辆) 2个, 每车保养面积按照210m2/辆。大型保养场在用地较为宽裕的郊区布置, 小型保养场在城市用地中均匀布置。修理厂用地面积以年承担运力总规模10%的车辆数为基数, 按250m2/标台计算。修理厂用地面积按照12750m2考虑 (见图7) 。

5.5 公共交通客运出租车规划

按照忠县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人口算, 2010年应有306辆, 2020年应有出租车450辆。其中, 州屏组团规划2020年居住人口13万人左右, 按18辆/万人的标准配置应有出租车234辆左右。为减少现状出租车空驶率, 降低道路交通中无效行驶的车流量, 在客流集散量大的场所, 规划增加出租车候车站。城市出租汽车交通发展总的指导原则是:总量控制、适度发展、强化管理、提高素质。

6 结语

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公共交通在山地小城镇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显现。本文通过规划调整, 远期2020年忠县城市公交线网布局以主要枢纽节点为重心, 形成环形线、放射线、直径线、半径线、切向线组合的混合型线网布局, 各组团之间有较强的公交联系。主城区公交线网密度为2.7km/km2, 公交线路密度达到5.22km/km2;线路重复系数下降到1.91;受主城区山地限制, 线路平均非直线系数仍维持在1.59;按300m半径计算, 主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为92.5%;按500m半径计算, 主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为100%。同时为保证忠县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高效性, 建议应该对不同客运方式实行统一的交通管理, 使多种客运方式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合理衔接、协调发展, 以实现客运系统合理化、科学化。希望通过该案例研究, 对其他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项志远, 陈武, 贺卫东.生态优越地区城镇规划思路与方法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11 (1) .

[2]舒沐晖.西南山地生态小城镇规划设计探讨——以重庆市彭水县万足新场镇规划设计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7 (4) .

[3]李开猛, 蔡云楠, 王鹰翅, 等.山地小城镇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09 (7) .

[4]林兆武, 陈晓键, 魏书威.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2 (6) .

山地城镇化 篇8

世界建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大有提高,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设备与技术日益进步,但与这种进步与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1)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建筑,要消耗几十亿吨林木、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土地破坏、植被退化和自然环境恶化等。2)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了全球约1/3的能源,主要是地球经历了亿万年才形成的石化能源。3)世界各国房屋能源使用中所排放的CO2,大约占到全球CO2排放总量的1/3。CO2的增加,使地球变暖,造成两极融缩、冰川消失、洪水泛滥、干旱频发、物种灭绝等灾难性后果。生态系统是一个漫长协调发展的系统,如果不协调其关系,那么发展就是急剧而短暂的。要保持持续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三大压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发展应满足环境的承载能力,因环境具有一定的容量,资源也并非用之不竭。面向未来,必须重视材料和能源的数量和生命周期,使建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技术与材料的影响在生态建筑中越发显得重要,无论是生态建筑还是节能建筑,技术手段是重要的支柱,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关键。

2 关于高技

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有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中国香港汇丰银行等(见图1,图2)。

技术原则是高技派技术观的核心并主导其建筑观、美术观和历史观。除替代技术外,适宜技术是建筑师解释技术原则时最重要的概念。新一代“高技派” 建筑师致力于利用现代工艺技术中的新成就来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适用于山地城镇的“高技”

1)山地城镇的建筑节能。

在很多山地城镇地区,大多数人不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其实地球上资源和能量的有限性是所有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限制条件,建筑设计应该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尽量保持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问题;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并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在山地城镇地区,合理审慎地利用资源,才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优化利用和保存地球上的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山地城镇的“适用技术”。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或循环利用资源,在山地城镇必须采取适用的技术,节能不仅要从规划和社会总体的角度去考虑,而且要落实到每个社区、每幢建筑及细部中去。在建筑方面,必须从过去那种只注重形式而应逐渐演变为注重环境。山地建筑形式是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都与地方环境和资源条件密切相关。而在技术方面,从过去的木材、石头、泥土等,发展到钢铁、混凝土、玻璃等,建筑材料和技术拓展了建筑表现的语汇,产生新的设计思潮和空间处理手法。但在追求现代技术的同时,还应关注环境道德,应更多地依赖地方条件,特别在山地城镇,应以“适用技术”解决问题,而不应只将技术作为驾驭和控制环境的目的,必须共同对资源实行最大程度的节约、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并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3)适宜山地城镇的“高技”。

a.“高技”与“低技”的结合。针对具体的技术手段,出现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由此两方面因素就出现了“高技”与“低技”之分。发达国家,社会物质程度与技术水平已相当高,欧美各国的建筑师都在乐观地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而亚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因而出现了用“低技术”的办法解决建筑问题,即立足本土,走乡土化的道路(见图3)。我国情况比较复杂,东西发展不平衡,无论高技还是低技,都有了用武之地。在上海、深圳等城市,由于海外先进技术和观念的大量引入,高新技术的生态建筑出现很多,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当地的土技术和低廉材料的设计方法也被大量推广应用,其结果使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无论“高技”还是“低技”,其目的都是实现生态与节能。所以,在山地城镇,应该多吸收经验和技术,结合山地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条件,广泛地运用适宜山地的技术,实现生态和节能。b.技术的转向:从“生态建筑”单体到“山地城镇生态系统”。过去对城市生态或建筑生态的研究往往就城市论城市、就建筑论建筑,将城市或建筑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带有“牛顿机械自然观”的缺陷。山地城镇本来就是一类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山地城镇生态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于建筑单体各部分或城镇各个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因此在山地城镇,生态建筑未来的走向很显然应该是注重“城镇生态系统”技术的研究,注重“城镇生态一体化”、“全球生态一体化”。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不再是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问题,它已变成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全球问题。因此,研究山地城镇生态系统,必须站在系统工程科学的高度,建立山地城镇生态系统模型,对山地城镇生态系统应用与分析,提出山地城镇生态系统的规划、调控的新理论、新方法,预测山地城镇生态的发展方向。c.尊重利用自然条件和低能耗原则。可持续建筑的场所设计与传统场地设计的区别在于它的设计决策注重的不仅是场地本身,而且是场地以外更大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较为强调分析场所的特性,特别是生态与资源特性,其中包括土壤、地址、地形、植被、水文、微气候等条件,以场所提供的这些信息为依据,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以减少未来建成环境的能耗以及对周边建筑的消极影响。由于山地城镇的生活和生产建设经常引起的微气候和区域小环境的变化,其场所设计的复杂性更强调了在更大范围内注重生态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作为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山城重庆的“天奇花园”,采用了较为全面的整体设计策略,在适应山地城镇气候、结合地方经济和地方材料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以传统技术更新为主的技术线路,为山地城镇地区节能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见图4)。

4 结语

山地城镇的建筑节能首先要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原则。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因地制宜”的思想,结合气候条件,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因地制宜,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高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还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1]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曹伟.论生态建筑及其技术[J].工业建筑,2001,31(6):29-30.

[4]林其标.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9(10):44-45.

[5]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石铁矛.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的生态设计[J].新建筑,2001(1):28-29.

山地城镇化 篇9

城市出入口,广义来说主要指的是城市与非城市之间,是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生命大系统与周围生存环境之间,作为空间界定标志而存在的,用以交换人流、物流、信息流,并可进行各种活动的城市空间单位。狭义的城市入口即城乡结合部,也叫城乡过渡带、城市连绵带,兼具城市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特征,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标志性功能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城市出入口作为城市门户的功能始终是如一的,它不仅能够改善、丰富城市和建筑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文化和历史载体,还能增强城市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或区域带来繁荣与活力。

山地城镇由于地形限制,用地多被山峦或溪河等分割,形成分片区的布局模式。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山地城镇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其显著特征就是城市边缘的城市出入口区域沿道路向外蔓延进行开发建设,城市将自身功能和部分内部产业调整置换到城市出入口区域,城市门户地区存在着逐渐融入城市中心区域的趋势。这种由点到面的开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体现出多主体、多类型、多手段的特征,直接导致城乡结构混杂、边缘结构无序、土地产权属性模糊、景观特征各异的城市出入口开发形态,也使得城市出入口成为山地城镇发展的交通瓶颈。因此,加强山地城镇出入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功能特征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基本功能特征

1)交通组织功能: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区域既负担着城市各组团之间、城市与郊区、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的短途交通需要,也负担着城市与区域之间的长途交通需要,属于城市交通敏感地带。

2)景观生态功能: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作为城市蔓延的自然屏障,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具有生态限定作用,是城市空间格局中定位与辨向的主要参照物,已经成为山地城市塑造极具地域特征的形象展示窗口。

3)经济发展特性:城市出入口以便捷的交通引导城市产业的聚集,形成产业活动的城市空间新单位,从区域角度改变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土地价值和使用方式,从而为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2 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建设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对山地城镇出入口的功能、作用、性质、运输体系、出入口道路路网等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使得山地城镇出入口的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事故频发、建设混乱、环境恶劣等。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1)交通组织缺乏协调性和全局性。大多数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缺乏对交通流的系统分析,各出入口之间的交通流成为交通主流向,给城市出入口之间的城市干道带来沉重的交通负荷;又由于未对交通流做系统全局的组织和协调,产生交织干扰的车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产生拥挤和堵塞。

2)城市出入口区域总体规划布局不合理,忽视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地域性景观特色的塑造。城市出入口管理游离于城市与郊区管理之间,两者为争夺城市出入口边缘的有利发展空间而出现了各自为政,建设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出入口区域景观重点一般放在道路红线以内的路面景观设计上,对道路两侧的建筑界面、自然景观(山体、农田)未加重视,使得出入口道路景观相对缺乏完整性,景观各要素之间协调不够。

3)城市出入口区域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不协调。城市扩张行为的显著特征便是以城市出入口为发展纽带,依托城市对外围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城市扩张影响力,带动区域新一轮的土地开发建设和城市的推进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往往使得城市开发处于被动促进作用机制下,未与城市整体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导致区域发展界限模糊。

2.3 小结

通过对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功能特征,以及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建设与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只有从其整体控制的源头———山地城镇出入口体系建设与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协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出入口设置、建设、管理以及出入口区域建设的相关问题。

山地城镇出入口体系建设的具体需求体现在:便于山地城镇的综合交通布局;便于很好的塑造和展示城市形象;便于整体控制出入口区域的动态建设。本文基于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策略,提出了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西南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体系优化建设实例,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城市出入口各项功能进行基本评价,并结合城市整体布局进行出入口的层级和类型匹配,以规范和指导城市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 城市出入口体系建设的探究——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法的应用

3.1 城市出入口级与类型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

3.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传统的城市出入口层级与类型评价多采用定性分析法,主要以城市出入口道路等级与通行能力为基础依据,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评价研究中因子影响的判断不准确,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出入口等级与类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城市出入口进一步开发与价值提升的指导意义很小。

另外,由于城市出入口功能与对应的道路等级以及出入口土地利用等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影响程度的描述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利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而模糊数学方法可以提供一种较好的思路———遵循“定性—定量—定性”的步骤,即从定性研究入手,经定量加工处理,得出定性的评价结果。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建立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模型进行研究。

3.1.2 评价模型的构建

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取X={X1,X2,X3,……,Xn}为对象集;

第二步,取U={u1,u2,u3,…,um}为指标集,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层次,下一层指标是上一层指标的具体化;

第三步,取V={V1,V2,V3,…,Vn}为评语集,并把其看成一个向量C,进行赋值;

第四步,确立模糊转换矩阵R(rij)m×n,其中,rij(i=1,2,…,m,j=1,2,…,n)表示对第i个指标做出的第j级评语的隶属度,一般通过专家打分得到;

第五步,取A={A1,A2,…,Am}为各层指标的权重集,同理,有的上层指标权重可由若干个下层指标权重代替;

第六步,计算B=A/R,若Σbij≠1,则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bij=bij/Σbij,得B=(B1,B2,…,Bn);

第七步,计算W=B·C≠即为Xi的最后得分值;

最后,对W(X1),W(X2),…,W(Xi)按大小排序进行择优。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管理者、设计者、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等人群进行深入问卷调查,综合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交通、服务、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较为完整、易于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综合评价层3个因素;因素评价层10个因素(见图1);因子评价层11个因素。

1)权重确定

建立指标体系后,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本次计算采用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2)数学模型计算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大多为定性指标,需要在确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的基础上建立评语集,然后进行单层模糊综合评价及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到评价结果。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是在单层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单层评价结果作为较高一层评价的基础,从而形成对新的指标的综合评价。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M(*,+),W=B·C,计算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其中,W是综合评判结果,是对一事物的总体评价和作出决策的依据;B为指标的权重;C为综合评价矩阵,“·”为模糊合成运算。

计算模式:

由表1将因素指标集U={u1,…,u13}划分为三个层次:

1)因素评价集U1={F1,F2,F3},U2={F4,F5,F6,F7},U3={F8,F9,F10};

权重A=(0.3,0.4,0.3),A1=(0.3,0.4,0.3),A2=(0.2,0.2,0.2,0.4),A3=(0.2,0.3,0.5);

2)因子评价集F1=(u1,u2),F3=(u3,u4),F4=(u5,u6),F9=(u7,u8),F10=(u9,u10,u11);

权重a1=(0.6,0.4)a3=(0.6,0.4),a4=(0.5,0.5),a9=(0.3,0.7),a10=(0.5,0.3,0.2);

3)评语集V={v1,v2,v3,v4,v5}={优,良,一般,较差,差},可将评语集V中的等级视为向量C=(5,4,3,2,1)。

3.2 算例分析———以万州城市出入口为例

根据3.1.3节中所讲的计算过程,以其中一个出入口为例,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权重分配表,对万州城市出入口(见图2)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万州城市出入口的层级和类型体系。首先,进行单项功能评价。综合各单项能力计算结果,在单层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单层评价结果作为较高一层评价的基础,对综合评价顶层作综合评价。过程如图3所示。

3.3 计算结果小结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类似地,可以得到万州其他城市出入口的综合评价价值,综合评价的各影响因子含义及其评价结果汇总如表2。

根据综合评价价值W1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将万州城市出入口划分为三个等级:5~3.5为第一层级,3.5~2.5划分为第二层级,2.5~0划分为第三等级。则万州城市出入口1、5、10为城市第一层面的出入口;4、6、8为第二层面的出入口;剩下的2、3、7、9为第三层级出入口。

根据各单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可以划分各出入口的功能性质。例如,根据出入口1的各项指标分数与其他对比可知,其交通能力、服务能力、以及景观展示功能都较为全面是综合行城市出入口。因此,综合全部出入口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可知:1、5、10为综合型城市出入口;3、4、7、8、9为景观型城市出入口。

综上,根据模糊评价结果,可以对万州区城市出入口进行层级划分和类型匹配,构建城市出入口体系。在万州区城市出入口建设与管理中,可以结合万州区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出入口的总体形象和体系建设目标,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出入口制定相应的建设和管理导则,从而规范城市出入口地区的规划管理。

4 结语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朝着区域化、战略化、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山地城镇城市出入口,尤其是高速路的出入口建设必须更多的考虑城市出入口地区对城市的引导作用,研究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机制,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城市出入口体系的布局和整体协调建设。城市出入口的综合评价和体系建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

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法,是一种灵活方便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专家的经验,全面地对现有城市出入口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出入口层级划分和类型匹配,从而为城市出入口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此外,本方法还可以对优化设计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城市交通规划布局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加强城市出入口地区的建设控制。

摘要:城市出入口是城市的重要门户节点,也往往是城市交通、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结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从对城市出入口进行整体布局建设的角度是改善当前城市出入口问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论文以西南地区典型山地城镇———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利用多因子分层模糊评价法,建立四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出入口各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城市整体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出入口层级和类型匹配,以规范和指导城市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上一篇:英语教师威信的树立下一篇: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