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2024-04-08

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精选8篇)

篇1: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和恋爱等方面表现的最为典型。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成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管理。

一.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很强烈,有可能较微弱.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诸种影响,可能自觉地接受,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地接受,结果,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习惯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相一致,这些都是从众行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从众行为产生是四种需求或愿望的体现:(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与众不同的压力。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二.大学生从众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不少的大学生行为存在着明显的从众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

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是抱着“一心学习,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不谈的话很不自在,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生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在高校中,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各方面显示出了不同层次,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越来越差,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更严重者因学习严重不合格而停学的学生 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四)入党从众

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申请书,对于学生入党动机姑且不说,但凭如此高的数字,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有的学生入党愿望来自父母的压力,也有不少的学生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者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行动好像不入流似的。

(五)消费从众

大学生个性上独立,但经济上还未独立,其主要来源还是靠家庭的供给。在高校中不乏这样的学生。“穿衣带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且不说别的,单看每年学生才入学时,“老乡会”那壮观的场面,就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同学不愿参加“老乡会”,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忍痛加入老乡会的行列中去了。消费从众使不少学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六)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居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忙于找工作,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原本一心考研的心,乱了分寸,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而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考研与就业,以及如何就业莫盲目从众,这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一般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现象,可以分别从产生原因和具体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认识。

1.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1)个体因素

众多的观察表明,情绪的稳定性、个人自信状况、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智力水平偏低者容易从众,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从众,缺乏自信心者容易从众。(2)环境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从众行为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群体的性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的凝聚力等。如果学生群体中多数成员的地位或能力高于个体,则个体容易放弃自己的见解顺从大家;如果某一学生群体对坚持独立意见没有容忍态度,且对从众者给予一定奖励,则会使个体的从众行为受到强化;能够满足个体愿望的学生群体,个体容易产生服从感;凝聚力高的学生群体,意见经常一致的学生群体,则个人也容易从众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2)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五.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的意义

首先,从众心理会让大学生从中获益。现代社会中,在一个集体里,在作出某种决定之前,通常会以不同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往往是多数人的意见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以从众心理行事,赞同多数人的意见,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大家才觉得你是好人,是个懂规矩的人,才会受到大家欢迎,才不致遭到大家反对排挤,才不致受伤害。否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公敌,就会受到冷落,受到排挤,受到伤害,不招人待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上世纪的十年文革内乱期间,凡事从众的人都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当时有句颇为流行的话叫做不前不后随大流,顺潮流而行,随大势而行,跟着大家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准保你没麻烦没灾难。相反,哪些不按从众行事原则的常规出牌,所谓的有独立思考、有自我之举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逃脱厄运的,灾难一个接一个,可谓苦头吃尽。其实,有时从众行事是需要牺牲点个人利益的,因为这种牺牲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长远看是有好处的,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舍得二字,没有舍就没有得,舍去了反而得到的更多。

其次,盲目从众行事也可能会坏事,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首先,从众会让人盲目,盲从,缺乏理性,因而会做出十分错误的事情,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很可怕的,例子不甚枚举。几年前的抢盐**,人们盲目从众,大批的抢购食盐,导致食盐供应紧张,并引发了社会的恐慌,中国人因此被国际上一些有心人讥讽为“盐荒子孙”;再有,当前高校的不少学生或因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或因想通过高分获得奖学金、当上学生干部、评上三好学生、入党,或因哥们义气帮其考试过关,都频频在考试中作弊、代考,而且并不以为耻。要是成功了,还能成为很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是有能力的表现。反倒是那些不作弊的学生,被认为是傻。而那些作弊不成、被逮住的学生,让一些学生低看,认为太笨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好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考试作弊者的行列,为什么?好学生觉得吃亏,差学生也觉得吃亏。可是考试一旦被抓到,不仅该课程成绩为零分,而且要受到记过或不授学位或开除学籍或退学的处分。以上都是从众心理作用所种下的恶果、苦果。

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研究,可以抵制不良的校园风气和消除不正的思想观念。对于好的就要大力宣传,造成舆论,使之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对于校园中一些不良现象,不加以抵制,任其泛滥,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

首先,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因此应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

其次,重视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班级、宿舍每个成员在形成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特点时,会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这些因素的整合便形成了对班级或宿舍成员的内部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宿舍文化,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又会影响到每个同学。

认真分析大学生从众现象的成因及消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的心理规律,对于了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促进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发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群体消费领域常见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使其能够尽快养成健康消费行为和习惯,对其迈好人生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从众消费行为是指在群体压力面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群体中其他消费者的行为作为参照,作出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反应倾向。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由大学新生自身心理因素导致的。

一是自主消费经验缺乏。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新生自主消费经验缺乏,没有形成相对自主、稳定的消费观念。在面临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生活以及发展需要确定消费计划,在消费行为中常常表现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冲动,产生从众消费欲望和行为。

二是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受各种媒体宣传炒作或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身边同学诱导等而产生消费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强,极易产生随机冲动消费。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种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消费,事后也感到后悔。但当遇到周围环境、市场因素、网络媒体、群体舆论等诱惑时,还是难以自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

三是攀比消费心理滋生。大学新生消费心态多种多样,其中攀比消费心理占有相当比例。一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少部分学生不顾及家庭条件去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个别贫困学生,也盲目地去效仿别人的高档次消费,等等。这些攀比消费心理的滋生,是从众消费行为普遍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一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学生精神压力。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三是导致诚信行为缺失。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思治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新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一是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二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篇3: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一、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表现

目前,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在校生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学习纪律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部分家长、老师看来, 学生还小, 不懂事, 他们往往不重视学生的观点。因此客观上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与其成人意识需要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学校的承认有关, 这一矛盾造成了职校生内心苦恼孤独, 表现为受挫折感强, 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消极的手段来弥补心灵的空虚, 从而产生吸烟、赌博、打架等不良行为, 或厌学, 或辍学, 或对抗家长、老师, 或用奇特的发型服饰以表现其成熟的心理需要。职校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 这种表现的心理需要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

究其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 主要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后, 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 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集体生活中, 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另一方面内心又充满对自身的不自信和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否定情绪, 故在其心理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双重人格”, 即“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统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大约80%的学生承认在学校期间有过舞弊行为, 约35%的学生承认自身存在早恋现象, 约30%的学生认为打架也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甚至个别学生看到其余同学存在上述违纪现象, 不但没有引以为戒, 反而竞相效仿。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 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心智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上。进入中职校许多同学认为没有了应试教育考试的压力, 放松了对自身的学习要求, 他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学习以外, 更加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 更加渴望引起外界 (同学和老师) 的关注, 往往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型、装饰。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积极向上的闪光点, 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受到同学们和老师、家长的尊重理解, 他们的“出格行为”无非是想引起他人关注或证明自身“实力”。作为教育者要及时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 比如学习成绩的进步, 或班级集体活动中的积极表现, 及时跟进, 予以褒扬, 同样会对其余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批评某位“违纪”同学时不顾客观事实, 无限上纲上线, 不仅不能教育好当事人, 反而会引起其余学生的反感, 产生“逆反”心理, 被批评者破罐子破摔, 同情被批评者也大有人在, 甚至有人“逆反心理”, 公然效仿“违纪”行为。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责任不在于学生,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反思。

二、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针对部分“违纪”学生及其群体中存在的“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 笔者认为身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认真研究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对症下药, 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 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 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端倪, 及时跟进服务, 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都有过与同学或亲友不愉快的经历, 这些经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阴影, 对他们“违纪”行为或“过激”行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 充分运用科学教育手段, 引导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尽管学生存在着发展中个体的差异, 但本着“一切学生均可成才”的原则, 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关注每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今天许多中小学老师采用为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 及时关注每位学生成长进步;笔者认为此种做法值得中职学校效仿, 它有助于中职学生自律他律。

2. 教师应作为平等师生关系积极先行者, 一改过去“我训你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时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笔者认为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笔者曾就“你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是怎样的”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是“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讲课生动、精彩”“没有架子”等。

3.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主体性地位。中职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 教师应改变“灌输教育”阶段的包办代替做法, 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长效性, “春雨润物细无声”。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败者, 原先在学校曾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差强人意而长期处于被家长、老师关爱的边缘化。到了中职学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败的心理阴影。在学习生活中稍有外界诱因刺激, 极易诱发情感爆发。在思想行为中容易走极端, 个别学生“违纪”行为容易在“逆反心理”诱导下蔓延成“从众心理行为”, 从而导致“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作为教师面对此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个别学生存在“违纪”现象, 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既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 又要关心其实际存在的困难并给予有效的帮助。“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给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确实提出了挑战, 也在一定层面暴露出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但古人说“知耻近乎勇”, 我们通过认真反思, 及时总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学生, 服务学生, 从而更好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作用。

总之, 通过研究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 笔者认为对这两种看似对立又互相联系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建立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素质教育旗帜下, 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成为我们更好了解学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重要平台。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使广大青年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健全完善考试制度, 逐步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将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同学生个人诚信评议相挂钩。邀请成功人士 (校友) 到学校分享他们成功经验, 从而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辩论赛, 逐步杜绝打架斗殴、赌博、早恋等不良现象, 建设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摘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围绕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的专家学者已经作了多方面精辟的论述, 但大多侧重于分析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本文着重分析诸多心理行为中的两个有代表性的心理, 即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在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正确引导, 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中职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

[1]邬强.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核心期刊[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

篇4: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志趣相投者就会形成从众心理和行为,相反则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那么,什么是“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呢?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行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逆反是指“对事情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但是,又是辩证统一的,从众之中有逆反,逆反中包含了从众,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相互转化。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助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表现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学习纪律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部分家长、老师看来,学生还小,不懂事,他们往往不重视学生的观点。因此客观上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与其成人意识需要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学校的承认有关,这一矛盾造成了职校生内心苦恼孤独,表现为受挫折感强,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消极的手段来弥补心灵的空虚,从而产生吸烟、赌博、打架等不良行为,或厌学,或辍学,或对抗家长、老师,或用奇特的发型服饰以表现其成熟的心理需要。职校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种表现的心理需要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

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集体生活中,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另一方面内心又充满对自身的不自信和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否定情绪,故在其心理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双重人格”,即“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统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学生承认在学校期间有过舞弊行为,约35%的学生承认自身存在早恋现象,约30%的学生认为打架也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甚至个别学生看到其余同学存在上述违纪现象,不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竞相效仿。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心智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上。进入中职校许多同学认为没有了应试教育考试的压力,放松了对自身的学习要求,他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学习以外,更加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更加渴望引起外界(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往往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型、装饰。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积极向上的闪光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受到同学们和老师、家长的尊重理解,他们的“出格行为”无非是想引起他人关注或证明自身“实力”。作为教育者要及时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比如学习成绩的进步,或班级集体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及时跟进,予以褒扬,同样会对其余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批评某位“违纪”同学时不顾客观事实,无限上纲上线,不仅不能教育好当事人,反而会引起其余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被批评者破罐子破摔,同情被批评者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人“逆反心理”,公然效仿“违纪”行为。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责任不在于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反思。

二、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针对部分“违纪”学生及其群体中存在的“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认真研究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端倪,及时跟进服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都有过与同学或亲友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阴影,对他们“违纪”行为或“过激”行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充分运用科学教育手段,引导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尽管学生存在着发展中个体的差异,但本着“一切学生均可成才”的原则,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今天许多中小学老师采用为学生制作成長记录袋,及时关注每位学生成长进步;笔者认为此种做法值得中职学校效仿,它有助于中职学生自律他律。

2.教师应作为平等师生关系积极先行者,一改过去“我训你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时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笔者认为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笔者曾就“你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是怎样的”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是“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讲课生动、精彩”“没有架子”等。

3.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主体性地位。中职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教师应改变“灌输教育”阶段的包办代替做法,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长效性,“春雨润物细无声”。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败者,原先在学校曾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差强人意而长期处于被家长、老师关爱的边缘化。到了中职学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败的心理阴影。在学习生活中稍有外界诱因刺激,极易诱发情感爆发。在思想行为中容易走极端,个别学生“违纪”行为容易在“逆反心理”诱导下蔓延成“从众心理行为”,从而导致“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作为教师面对此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个别学生存在“违纪”现象,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既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又要关心其实际存在的困难并给予有效的帮助。“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给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确实提出了挑战,也在一定层面暴露出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但古人说“知耻近乎勇”,我们通过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从而更好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作用。

总之,通过研究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笔者认为对这两种看似对立又互相联系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建立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成为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重要平台。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广大青年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健全完善考试制度,逐步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将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同学生个人诚信评议相挂钩。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到学校分享他们成功经验,从而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辩论赛,逐步杜绝打架斗殴、赌博、早恋等不良现象,建设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邬强.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核心期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篇5:从众消费行为认知

从众消费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消费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以的现象。然而,我们一般很容易将它与攀比消费混淆。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一般来说,只要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高收入基层的消费方式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就具有示范作用,低收入阶层不可避免地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进行模仿,这种消费行为是不健康的。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2.1.3 影响从众消费的因素 从众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 1.社会因素 我们都处在这个社会中,所以一般行为包括从众消费行为都与社会因素脱离不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受特定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影响。不可否认,从众消费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以社会因素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2.商品因素

商品因素包括商品的外观、重量、质量、包装、商标、使用特点、使用说明等。它们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观,它们的好坏是消费者对它判断的依据。紧接着,消费者会把自己的观点转嫁给身边的人。渐渐,队伍壮大,会形成这种商品共同认知的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从众消费。

3.购物环境因素

购物环境主要是指门面装潢、店堂布局等。每个消费者都有适合自己消费的消费环境,市场小店自然不能和高档商场相比。此时消费者对另一种消费阶层的追求便易形成从众消费。这里的从众消费类似攀比消费。

4.商品价格因素

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消费时最敏感也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影响从众消费的一个最普遍的因素。通常,人们一旦失去了价格判断的依据时,最简洁和可靠的就是认同社会公众对商品的标价。5.社会媒体或广告传播因素

社会媒体或广告传播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一个人的信息来源和实践经历都非常有限,对事物的了解越少越会出现从众现象。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然而事物也不全是消极的,事物都是有双面的。积极方面指从众消费的正面效应是一个良性消费循环的过程。自原从众,拒绝不良商贩,对于维护这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培养高尚的消费氛围,建立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消极方面指过分的从众消费是盲目的,是一种丧失个性消费的行为。通常会因为缺乏分析,不做独立思考冲动消费,其结果不想自知。更多是,不良商贩会利用这种行为进行欺诈,造成巨大损失。

篇6:从众心理的作文

由利兹大学Jens 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 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 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篇7:消费中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比较

东莞实验中学吴子成一.含义不同

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

二.形成的原因不同

(一)从众心理的成因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因此,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2从众心理效应的形成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庸”封建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历来就推崇“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禁锢,这一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很大影响。由于前辈的言传身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就打下了从众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众的心理。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历史条件。

3从众心理的自然基础在于动物具有明显的从众本能。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成功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

4是人群中的沟通会产生传染。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和社会认识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限制了谈论的话题。从众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

5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众能获得某种报酬。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

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二)攀比心理的成因

1经济因素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由此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这使许多人都以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一种主张人们可以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攀比思想便产生出来,并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腰包鼓了起来,这成为攀比消费在中国流行开来的物质基础。

2政策因素为了缓解通货紧缩,国家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就相继出台。有了来自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攀比消费就有了更为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3哲学因素在西方哲学看来,人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动物”,人类的使命就是以其体力和智力了解世界,进而征服和控制世界,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并使其为人类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不是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和睦相处、互助互利的朋友关系,而是看作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的对立关系。表现在消费领域,它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是消费攀比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消费攀比的产生与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4市场因素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许多人对勒博的号召做出了反应——也可以说,是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为消费攀比推波助澜。我们面前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数据是,2004年国内市场手机换机周期是18个月,2005年5月份的调查显示,该周期已经缩短到1年。

5心态因素 暴富者心态在当前国人心态中表现地比较明显。刚刚富起来的人们对财富还没有树立起正确恰当的观念,表现欲强烈,这也为消费攀比的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家庭教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之下,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而家长总怕孩子受什么委屈,心想: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又不是拿不出,何必苦了孩子呢?于是孩子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时家长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可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这种放纵孩子的行为,促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7消费宣传因素 过去,那种过于保守的消费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盲目宣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也正在误导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突出表现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收入预期,就敢大举借债消费,小到购买家用电器,大到买车购房。

三.特点不同

1追求的目的不同

有从众心理的消费者在乎别人的印象、评价,追求的是时尚。有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对消费者来说,攀比重在“拥有”——你有我也有。

2性质不同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

攀比则是不健康的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从小的方面说它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大的方面看会造成社会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者应该采取的态度不同

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

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

篇8:从众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1.1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向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在迅速变化着,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不断地涌入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青少年的生活消费方式也直接受到了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对西方的消费方式很崇拜,在购买商品时崇尚洋牌名牌,以购买外国商品为荣,认为追逐时尚就是吃麦当劳、过西方节日、看美国大片和听欧美流行音乐,盲目攀比成风。青少年接受了大量的西方观念,比如追求享受、“快餐文化”、交往开放等,也逐步的认同、支持、依赖西方文化观念,在消费行为上也逐渐有追求西方的时尚消费变为从众行为,成为青少年消费的趋势。

1.2家庭环境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多数都为独生子女,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毫不吝啬为孩子花钱,对于子女的任何要求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满足,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就能使子女独立安定生活、快乐学习,而这种做法在事实上却是错误的。青少年在人格上很容易因为这种无节制的满足而形成依赖性格,从而造成了青少年依附于同学,因攀比而造成盲目从众消费。正是家长的这种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的不合理消费行为,阻碍了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造成了很多青少年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和道德的缺失。同时有些家长自身的奢侈浪费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1.3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的消费道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上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和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设置相关的教育内容,或者没有足够积极的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众教育逐渐取代了精英教育,使得部分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部分青少年没有主见,盲目的模仿他人,在消费行为上出现了从众心理。

1.4个体心理原因

青少年的所处的心理阶段还未真正的成熟,他们之间普遍存在自尊心和胜负欲,青少年都希望得到来自周围同辈群体的欣赏和认同,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为了让别人认可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往往会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部分消费观不稳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那些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现象的群体中会感到无形的群体压力,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就很容易从众。青少年群体成员之间在消费上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一旦在青少年中出现不合理的消费,就会快速流行起来,这就是青少年消费的“趋同效应”。

2.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心理的对策

2.1提倡勤俭节约,对青少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勤俭节约一直是传统美德,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一直在倡导和践行这一传统美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追求奢侈品牌、讲究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也对青少年的消费观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应该对青少年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倡青少年勤俭节约,对社会不良的攀比风气要坚决抵制,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引导青少年从点滴做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2.2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网络的应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校级思潮的冲击,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是为了追赶时髦还是盲目的攀比,从而让青少年学会科学、和的消费。目前,青少年基本都具备了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要引导帮助青少年矫正攀比从众心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健康的消费意识,从而改善青少年不良的从众消费心理和行为。

2.3加强青少年的家庭消费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各种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榜样,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金钱观,让青少年明白财富来之不易,为青少年的合理消费心理打好坚实的基础。逐步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要正确对待,不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对于孩子的消费情况要技术的掌握,对青少年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要及时的纠正,要科学合理的指导青少年的消费,让青少年学会正确的理财之道。

总结,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积极配合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会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面对社会上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的消费风气要严格抵制,在消费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合理消费,不能盲目从众。

摘要:青少年在社会上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从众心理严重影响着其消费行为,本文分析了青年从众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青少年,从众消费,心理因素,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岩.中国青少年从众性消费行为实证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4:3-10.

[2]代祺,周庭锐,胡培.情境视角下从众与反从众消费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2007.

上一篇:留宿申请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120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