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例子

2024-04-18

从众心理的例子(精选10篇)

篇1:从众心理的例子

从众心理的感想

心理1班 马梦彤 1307111014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的所谓“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体现。

从众是这样被定义的:它是指个体在于他人在一起时,因为他人以某种方式做事,自己也自愿做出与他人这样做的一种倾向,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从众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例如,当几个人聚在一起向天空看的时候,即使天空并没有什么东西,路过的人也会凑过来一起看一看。通常把从众行为分为两种类型:1真从众。这是指个体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其内心也认同群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表里如一的从众。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把这种从众行为称为“私下接纳型”,也就是个体真诚地相信他人言行的正确性因而顺从他人的行为。2权宜从众。这是指个体虽然行为上表现的和群体一致,但是其内心并不完全认同群体的看法,只是破玉群体的压力才做出屈从群体选择的从众行为。阿伦森等称这种从众行为为“公开顺从型”,也就是在公开场合顺从他人的行为,但私下不一定认同他人的所言所行。比如说当公司开会研究出一个战略方案,有人提出了一个让老板非常看好的方案,其他人虽不看好但为了赢得老板的开心从而一起看好这个战略。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就弊端来说:从众会让人盲目,缺乏理性。从众的心理在群体中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很多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导致很多不文明成为了一种屡禁不止和社会现象。还有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老大爷摔倒在路边,却没有人敢去扶,不是不敢,而是从众心理在作怪。从众心理会带来个性的消失。就比如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好多好多的东西,因为看见别人也在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伍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做,这样做不仅仅业余时间被剥夺,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都没学好。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从众心理更会扼杀创新的勇气和锐气,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影响,减少了社会的创新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众现象也不仅仅只是有其负面效应,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些从众效应反而会带来更多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机会,在同伴的支持鼓励中可能对很多原本没想过或不敢去做的事产生动力,抑或在紧迫感的驱使下产生毅力,同伴与同学的共同参与能支持并鼓励我们对很多原本没想过要去做或不敢去尝试的事产生信心,抑或在紧迫感的驱动下产生坚持到底的毅力。总之,最终的结果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谓采百家之长,受益无穷。

由以上分析而知,从众心理利弊各有,有时候从众给你带来利益和好处,有时候从众给你带来不利和伤害。什么时候从众?什么时候不去从众?我们需要先做理性分析、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如何把握其分寸尺度呢?其实,依我看来很简单,不妨借用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作选择,那就是:若从众行事能获得利大弊小的效果,则行从众之举,反之则选择不去从众。

篇2:从众心理的例子

由利兹大学Jens 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 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 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篇3: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分析

“所谓从众, 乃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 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和自身冲突间寻找到的一种解除方式, 获取自身安全感的手段。现今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 独立性不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尚未定性, 这些都是致使从众行为过分普遍的原因, 更是从众心理中消极影响产生的主要源头。

1.1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性方面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下, 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努力进取的从众, 而这样的从众对个人、对社会都将带来有益的收获, 这就是从众的积极意义所在。大学生积极从众的表现有:一是学习从众。努力学习, 为考研做准备。经调查发现, 有些班级考研人数超过一半以上。二是全面发展, 提升自我。现今社会更多的是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而这也要求大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开阔视野, 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能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集中全力。在现今社会竞争、压力、机会和挑战同时覆加的情势下, 从众行为是集体力量的发挥, 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其次, 集体意识得以加强。在群体中大家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互相交流, 新的思维不断产生, 促成新的力量, 落后者想进步, 先进者更上一层, 而个别不自觉的落后者也能在从众行为的效应下, 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改变自己。最后, 从众便于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大学生中正面的影响, 对周边的人有着积极作用。这一群人都这么干, 也就能促使更多的个体衍生出从众心理, 获取良好的行为方式。

1.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性方面

当在一些不良的作风和风气的影响下, 形成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怠工、阻碍发展的从众, 也就是消极从众。这样的从众迫使个体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观点, 不再坚持, 而是盲目地跟随当下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这不仅给个体也对社会带来危害。大学生消极从众的表现有: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学习, 考试时采取非正常手段。有些同学刚开始时对学习态度端正且目标明确, 可当看多了他人平时无所用心, 考试作弊投机取巧却取得好成绩, 遂开始放弃个人理想, 学习不再努力, 考试时更是采用花样繁多的作弊手段;恋爱成风, 追求刺激。更有一些同学不管家庭经济状况, 跟着不良风气走, 讲排场, 摆阔气, 谈恋爱, 滥交友等行为。大学生从众心理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倾向一致的从众行为压力, 容易致使大学生的独创力被扼杀, 个性被压制, 思维被捆绑, 使人变得因循守旧和毫无主见。

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学习及生活经历等都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因素, 并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人, 从众行为的程度, 不同类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表现。普遍来说, 年龄大的低于年龄小的;文化程度高的低于文化程度低的;外向自信的低于内向自卑的;男性低于女性;阅历丰富的低于阅历浅的人。

2.1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 服从的思想意识。“人多”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在众口铄金的情形下, 鲜少有人还能坚持己见。少数服从多数这一从众行为是对大部分人行为信任的一种表现。

(2) 心理压力因素。在某一群体中, 独树一帜的行为总是会招致“背叛”的嫌疑, 使其被其他成员孤立, 更甚于受到惩罚。因而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多是倾向一致。任何人如果做的太多或太少都将被人提醒, 而冒犯大家的人, 都将被抛弃。为不被抛弃, 个体就会采取“随大流”, 而不是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有就是权威的压力。一是因为领导者在工作上经验丰富, 更具权威;二是害怕相左的行为将会带来不利的结果。

(3) 恐惧心理的影响。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在群体中, 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建议与其他成员相一致时, 拥有不被孤立的安全感。从众的产生, 始于群体对自身的无形压力, 致使一些成员做出与自身意愿相左的行为。对于和大多数人并肩齐进的人, 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个别独树一帜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表现出拒绝、厌恶, 甚至有时还会惩治一番。因而, 个体想偏离多数人的行为都将冒一定的风险。

(4) 心理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当个体做出任何行为时, 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 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因为情形是确定的, 清晰的, 不用去从众。反之, 如果不确定性条件存在, 从众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

(1) 个性特征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由于个体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带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提出, 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智能较不发达, 思维过程缓慢, 缺乏己见, 坚韧性不强, 应激能力较差, 情绪沮丧, 明显的自卑感, 自信心不足, 自尊心不强, 人际交往消极被动, 容易受人暗示, 依赖性强。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 大部分大学生在需要做选择时常感到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 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成了他们的参照物, 进而来决定自己的抉择。

(2) 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自然环境, 这里要说的是地域环境。不同地方的人受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 性格特征也有不同。在我国, 他人取向是当今社会里的一大特征, 在这样的情形下, “他人”的建议对个体带来极大的影响。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前景, 从众就成了大学生通有的行为。

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有两点。首先, 专业的设置盲目从众。例如, 很多高校跟风其它院校设置一些专业招收学生, 却忽略了自身的办学实力及当前社会的需求, 致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大, 质量却成下降趋势, 以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再有, 大学生之间的影响也能造成从众。如一个学校及班极拥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 容易形成高素质群体, 这也引导着学生发展成积极理性的从众行为。反之, 消极的、不进取的班风及校风形成的群体易导致学生盲目的从众。家庭从众行为也能导致学生的从众。家庭成员依照自己的经验对情形做出判断, 依照自身对事件的了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所以说家庭成员的从众也是引起学生从众的影响因素。

摘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成因, 有了较细致的叙述。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篇4: “从众心理”的妙用

有没有想过,其实可以运用从众心理,

让你自己更快乐,让你的团队更有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代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他发现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五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发现: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始终坚持了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阿希的实验让人们都感到吃惊,谁误导了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阿希,还是参与实验的人?图片还是线段?心理学上认为都不是,而是人们习惯性的从众心理。实验中前五位实验参与者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六个人最终做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那些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可以利用这种从众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获取安全感

美国有一个非常搞笑的真人版恶作剧视频,就是将阿希实验的进一步形象化:

一个男子进入了电梯,结果后来陆续上来了几个人,每个人都是面向里背冲门口站着。该男子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在进来第五个人之后,他开始侧过了身体,终于在第六个人进入后,他转过身去选择了与大家一致的站立方向;又一个进入电梯的男子遇到同样情形,他的反应与第一位完全一致;到第三个男子进入电梯,陆续上来的人开始整齐地变换站立的方向,一会儿集体侧站,一会集体背对着门站,而被试者也随着大家莫名地变换着站立方向,并且随着别人进行脱帽、戴帽的动作。

聪明的你一定明白了,那些最早做“集体动作”的,都是“托儿”。

从心理学上说,从众是人谋求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越是在狭小的空间和团队中,人的从众心理就会越强。事实上,有许多社会现象也同样透露出从众心理的影响。

很多时候,从众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像前一段火热上映的《让子弹飞》,当颂扬之声俨然已成众口一词,你还敢说姜大导演在哗众取宠吗?当人人都说尖下巴好看,你还指望那些人造美女有哪个下巴是圆的?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从众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比如:失去工作是人生很痛苦的体验吧?——有时候对某些人甚至比离婚更痛苦。但随着失业率的增高,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人——同事、朋友、邻里,甚至是家人也和你一样,失业的打击反而会显著减少。

肥胖也一样,人变胖了通常会很难过。可是,一旦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也变胖了,自我感觉就好多了。

这些现象,都已经得到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流行病学的最新证据支撑。“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心理依据的。

所以,何不好好利用一把从众心理,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也因此更快乐呢?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办砸了某件事被领导臭批一顿,回想一下其他同事被指责时的“惨相”——虽然这有点不厚道——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忍受了吧;当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接手某个任务时,不妨看看身边的某某某,也许他比你还差都敢去拼,赶紧收起你的羡慕嫉妒恨,效仿之吧。

让团队氛围更美好

个人还只是一个微观层面,其实打造团队精神,从众心理也是可运用的很不错的选择。

看看我们的职场吧,你身边同事如今都在用微博,如果你没用就会被人定义为“奥特勒”,也许你并没有强烈感觉,但是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一定是存在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团队中,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太过与众不同的人。因为在孤立的环境下,人会有压力,而从众是摆脱压迫感的一种解决方法。

现在的员工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主管不妨抓住“坚持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使不能守规矩的人产生一种压力。同时,抓住在团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员工,通过他们的行为带动,更有助于影响和帮助整个团队风气的形成。要知道,罚款久了是会产生耐药性的。而心理的压力,才是改善不良行为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当这种心理压力涉及到合作,相信只要想继续在这个团队里生存的人,都不得不“从善如流”。

几个小技巧或可一试:把工作设计成一个严密的流程,使得每个人都是下一道工序的上游;让不守规则的人做规则的监督者,或是奖惩的执行者。作为部门主管,你自己的做事方式、思维模式更要时刻注意,万一有什么负面的东西被“众”所“从”,影响可就大了去了。管理

篇5:从众心理,人的安全需求

每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火车站我们都会随着大流就会不用想事地走出火车站,有许多这样的“从众”而正确的事例。其实这是根据常识做了判断,更多的时候从众并没有从常识判断,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大家都这样,错不了,即使错了,大家都一样。

且不说孩子千差万别,但即使是“百差十别”,那也说明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幼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不同的环境成长和发展。我办学本来开始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但到后来假装得考虑社会的意义并自己也信以为真的时候,我想这种社会意义是提供一个选择,为某些孩子。

我曾有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前面一辆高大的大巴,让我没法看清前面的红绿灯,如何计算左右的红绿灯规律咱也没有去关注过,跟在这大巴后面结果就闯了红灯。如果在当时的情况,自己停一会儿让大巴离我一点距离以免看清红绿灯,但如果那时是绿灯,你傻乎乎地停着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犯罪似地内疚。

篇6:从众心理的例子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刘振吉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如何区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特别是运用这个知识去解选择题更是难以区分,甚至搞错。下面先把教材和有关材料对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分析摘抄如下: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②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③商家通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2)评价:①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②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3)特点:仿效性、重复性和盲目性

(4)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2)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3)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4)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从上面的内容,归纳一下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共同点是:盲目性,对个人生活不利。

我刚开始讲课就是按照上面所列的内容给学生讲的,结果学生在具体处理问题时仍然对这两种消费心理区分不开。举例如下:

例1:见到别人有的,自己不管是否有用,都想方设法买来。这是:(C)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例2:据调查,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多是和同学一起逛商店时买的,同学们都说好,可买回来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C)

A、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B、往往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C、属于消费上的从众心理

D、是一种明智的消费选择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中的消费都涉及到受别人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但为什么例1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例2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我认为,要给学生讲清楚,必须特别强调例1中的“想方设法”,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呢?肯定消费有困难,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条件。因此才要“想方设法”。由此,在讲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是应特别从“攀”字上下功夫。何谓“攀”,应是从下向上攀登,即“向上看齐”,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涉及到消费,就应理解为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的攀比别人的消费。这是说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如何理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很多”说明购买这些东西不费劲,很轻松、很简单,这种消费本人或家庭完全能够承受得起,或者根本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凡是超越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就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相反,如果消费完全在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甚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消费类型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简言之,应以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标准来区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可行,我以高中生买手机这一现象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购买手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收入很少,父母下岗,靠政府发放的最底生活补贴过日子,这样家庭或类似家庭的孩子,如果看到别人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应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收入很高,甚至年收入过几十万、百万,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区别的标准就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篇7:大学生从众心理论文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 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 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于“相似”而成为朋友,而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年龄、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爱好。

其次是客观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构成。潇洒是社会主体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表征。但是不少人对于潇洒的理解就是穿着名牌,拿着手机,出手阔绰,没有理解潇洒的深层含义。于是一种“潇洒”的风气和现象很快渗透在空气中,然后青少年也就接受了这种熏陶,接受并模仿着这种“潇洒”的行为。(二)社会流行的影响。社会流行是在社会上传播一时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内爆发、扩展、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费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是流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现和从众是流行的心理基础。确实,社会流行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消息,当人们都去追随它时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二)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三)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四)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

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四.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心理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对大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大学校园整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消极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迷茫的情绪,研究从众行为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理性从众而减少盲从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导。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更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浓重大学校园内的学术氛围,高校能真正做到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篇8: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从众心理,科技创新,影响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科技研究领域, 也时常出现,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尤为明显, 给创新带来重重阻碍。其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权威人士或者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的服从和顺应, 常常造成科研资源和成果的浪费, 尤其是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进程。因此, 探究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1 从众心理的科学描述

(1) 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人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 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中,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被困在社会影响的网里, 作为回应, 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别人的期望, 这就是所谓的从众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从众, 他们说, “从众的本质就是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了解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源, 才能更透彻的理解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纵观大多数的从众心理, 我们发现从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发生在全新的、令人困惑或出现危机的情景中, 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做或怎样说是正确的, 或者说是最好的。此时, 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其中, 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因为他们通常拥有做出合适反应的丰富信息。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显然与信息性社会影响不同:一些人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 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 更懂得怎么样去做或去说, 而是因为这些人希望能够一直维持其团体成员的身份, 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 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尴尬和痛苦。

(2) 从众心理的科学实验。

1935年, 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了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实验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被试者在暗室里, 在被试者前面呈现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 被试者会产生光点在游动的错觉, 请被试者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次实验, 被试者分别在暗室里单独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结果发现个人判断的差异大。第二次实验, 把被试者分为小组, 让他们在暗室里一起估计, 结果发现, 开始进行小组判断时彼此差异很大, 但在几次判断后, 差异变得越来越小, 甚至基本趋于一致。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被试者以别人估计的距离作为自己判断的参考依据, 建立了共同的参照系统和准则规范, 表现出了从众行为。第三次实验, 被试者又一次独立地进行判断时, 他们与第二次实验时情况几乎没有发生改变, 即表现出与第二次小组趋于一致, 并没有退回到第一次独立判断的结果上去。这表明群体的标准一旦为个体所接受, 便会有力地左右着他的思想和行动, 自始至终影响着他的判断。

(3) 影响从众的因素。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即群体因素、个人因素和刺激因素。群体因素主要体现为当团体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或行为方面一致性较高、团体的成员数量较多时, 个体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征、知识经验、性别差异、群体成员的身份等个体差异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刺激因素主要表现在因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内容不同, 从众的程度也大有不同。

2 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1) 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

从众心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和顺应。这主要是由从众的心理基础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 个体都期望被他人喜欢和接受或者期望自己正确。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个体有自己的意见, 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人的看法都不同, 在群体压力下, 放弃原先的意见, 改变态度, 转变立场;有时个体只是采取了与众人一致的行为, 但并没有改变态度, 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它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 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

(2) 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背道而驰。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 并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 以促进企业获得成功、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同样一个问题, 思维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有益于实现思维创新, 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因此, 要想使自己有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 不轻信传统, 不迷信权威, 不唯书是崇, 不囿于思维定势, 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思维创新。这也就从根本上抵御了从众心理。

创新必须求真, 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从众行为一味的服从和顺应, 达不到求真的要求, 也就很难有创新。所以说, 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 鼓励科技创新, 这是当今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主题。创新就是发展, 创新就是财富。爱因斯坦曾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3 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实现科技创新

(1) 积极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科技人员而言,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尤其重要。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其中科技人员的科学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素质主要反映在科技人员对科技相关问题充满好奇心, 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 并具备说明、解释、预测科技问题的能力, 理解大众传媒中所报道的科技文章的能力, 以及就科技问题参与社会讨论的能力。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谈不到创新, 只能亦步亦趋, 照猫画虎, 甚至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 社会就不能进步, 科技也不能发展。就科技创新过程而言, 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重在先理解, 没有经过独立思考, 无法很好地消化所接触的知识, 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 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 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所以, 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培养科技人员各方面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不善于独立思考, 各方面具体能力的培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能力层次上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独立地去分析、解决问题, 特别是遇到新的科技难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形成习惯。有了它, 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可能, 也就迈出了科技创新的第一步。

(2) 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

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要求科研人员不能惧怕科研问题, 冷静的思考、验证、最终解决问题, 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当然, 这里所说的自信, 是理智的自信, 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从容, 而不是盲目的、过度的自信。

在面临一个崭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科研问题时, 科研人员应该通过有根据的思考, 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研方向, 相信自己驾驭科研的能力, 本着对科学以及科研负责的态度, 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3) 积极增强自身判断、选择能力。

增强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的能力, 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很大程度上限制从众行为的发生。辨别、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逃避科技问题, 或者惧怕科技问题, 而是科学的选择科技研究的内容, 避免从众行为。科技上的从众行为容易导致迷信权威, 以致科技事实的掩盖或滞后发现, 给科技创新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泰勒.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篇9:如何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A家长:您好!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这在孩子中相当普遍。从众心理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尤其是误从了不良行为后,所以家长有必要予以重视。改变从众心理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二要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其实,孩子的从众心理是和我们平时的教育有关的。孩子认识不到自身的能量有多大,对自身估计也还不准确。而平日里父母又习惯说,“你看人家xx又得一百分”,“你看XX的衣服穿两天都还那么干净。”平日里漫不经心的几句话,却总是在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这在孩子心理就划下了一道印痕,孩子会认为,哦,我没有别人优秀,这样就导致孩子的不自信。

孩子还小,对是非的判断也不甚分明。他们往往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去判断是非。比如,他们在看《亮剑》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包括李云龙骂小鬼子的话,他们会觉得很酷,就会模仿,而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适时指导,就会导致孩子误学不良行为。

这里提供以下方法,以逐渐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细微进步,要及时予以关注和赞扬,让孩子在赏识下建立自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一定要继续努力哦!”如果你觉得孩子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可以说:“孩子你真努力,相信你下次会更好的。”这样既让孩子充满自信,又激励他以后继续努力。

引导孩子辨别正误。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以学,不仅让他知道什么正确,还要让他知道什么是错误。孩子往往对一些不良行为模仿得很快。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拉帮结派,搞对立面,家长就应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团结每一个同学。日常生活中应反复疏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孩子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了。

把教育融入到点滴生活中去。关注和引导孩子要从细节人手,不要只拘泥于学习方面,生活中的各个角度,诸如生活习惯、文明礼仪、责任心、独立性等多方面都要有所渗透。坚持不懈地去做,孩子就会逐渐改变从众心理。

(袁淑伟培训教师,家庭教育工作者)

篇10:深究旅游营销从众心理应用论文

一、从众心理的概述

从众(conformity),也叫作“随大流”,“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conformist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个体的判断、思维、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或趋向于公众标准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众”是一种标准。由于个人知识或信息的缺乏,因而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判断往往来源于他人。人们认为“人多势众”本身就具强大的说服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几乎不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坚持自己不同的观点。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多数人行为尤为信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少数服从多数”。在信息掌握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总是优先考虑人数多的地方。这是因为自我利益的最佳追求者和最佳判断者都是个体本身,个体在从事某种行为的时候,要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

(二)“众”是一种压力。在一个群体内,“众”的一致性一但形成,其权威是不容被个人挑衅的。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而“鹤立鸡群”,极有可能会被招致“叛徒”的嫌疑,会遭到大众成员的孤立与抛弃等惩罚。因此,迫于大众的压力,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为了免遭抛弃或惩罚,人们就往往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采取“随大流”的行为。

(三)“众”是一种归宿。在群体中,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意见符合大众的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没有错”的安全感,个体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群体生活当中。对于同多数保持一致的人,其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反之会招致反感、厌恶甚至惩罚。在群体生活中,任何人对大众行为的偏离都将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宿,许多人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言行举止符合大众要求的习惯。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人们认为在与众人保持一致之后,即使是选择错了,也会有“大家都一样”的侥幸心理。

二、参照群体及其影响方式

(一)参照群体的概念

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或称参考群体,就是对个人的评价、期望或行为具有重大相关性的事实上的或想像中的个人或群体[2]。参照群体是人们通过与其进行某种比照以便选取某种态度、立场或行为的群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过程中,参照群体是个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判断标准。参照群体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过去,参照群体选择的范围是家庭、亲戚、朋友等与个体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网络等媒体进入千家万户,日益扩大了人们的交际面、接触面,参照群体不仅包括了这些具有直接互动基础的群体,同时也包括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二)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3]

1、信息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是指个体以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态度、意见作为有用的信息予以参考,而在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产生影响。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缺乏掌握时,更多地是从参照群体的私人关系中寻找到专家建议,别人的推荐与旅游经历将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不是求助于商业信息来源。因为他们认为基于别人经验基础上得来的信息,比商业信息更值得依赖。

2、规范性影响有时又叫功利性影响,它指个体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需要。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群体为其成员确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性影响之所以产生和起作用,取决于奖励和惩罚的`存在。个体按群体的期待行事,可以获得赞赏和避免惩罚。

3、认同性影响也称为价值表现影响。这类影响的产生前提是以个体对参考群体价值观和参照群体规范的内化,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旅游者在价值表现上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表面为:首先,个体旅游者可能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提升在群体中的形象。其次,个体旅游者可能特别看重该参照群体,也可能对该群体极为忠诚,并向往与之建立和保持长期的关系,因此认同群体价值观为自身的价值观。

三、影响旅游者从众心理强度的因素

(一)旅游者个性心理特征及个体对参考群体的忠诚程度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了个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作为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会影响到个人对参照群体的依赖程度。旅游者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主要表现在旅游者对群体旅游活动的模仿上。忠诚度越高,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就越会依赖参考群体。因此,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就越可能受到参考群体的影响。

(二)旅游目的地与群体的相关性

某种活动与群体功能的实现关系越密切,个体在该活动中遵守群体规范的压力就越大。例如,身份、地位高,财富多的旅游者比较容易跟豪华的旅游消费联系起来。特别当参照群体属于渴望性参照群体时,追随者一般会比较渴望加入该群体,追随者会努力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尽量向该参照群体靠拢。此时,参照群体对个体旅游者有价值观表现上的影响。旅游目的地与参照群体的相关性越强,而且当个体旅游者渴望加入该群体时,就越能够影响个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三)参照群体类型差异

参照群体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即:会员群体、热望群体、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来说会员群体的成员对群体影响持有肯定态度。热望群体一般是旅游者模仿的对象,在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一般会产生正面的效果。而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会成为个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刻意回避和拒绝模仿的群体,对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从众心理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运用

(一)亲和力营销

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从众心理的一种方法就是亲和力营销方法。亲和力(affinitymarketing)是指把群体识别(i-dentify)联结到旅游者个人生活,从而加深旅游者对会员群体或象征性群体识别感的营销方法。如旅游景区在推出新产品时都以优惠价招揽顾客,以求迅速扩大影响,获得市场肯定。此时,他们往往会给一些单位或群体中有权威影响的人取得联系,以赠送优惠券或赠品券等方式进行推销。这就是所谓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所说明的道理。有时人们的旅游需求并不明确,但当他们得到一张折价券或赠品券时,购买行为就发生了,从而带动一个群体到该地消费。

(二)抓住“面子”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社会文化、人格特征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自我表现作出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大众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它与身份、地位、角色相吻合。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面子”文化,使得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因此具有很强的面子情结,甚至构成了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力,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特殊消费市场。群体和个体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西方,个体的影响更大;然而在中国,群体的影响作用更大,群体影响会让消费者形成从众心理乃至羊群效应。因此,适当的诱发人们在群体中的“面子”心理,能够大大的提高营销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旅游地的酒店考虑宾客的“面子”,提供免查房的贵宾VIP结算通道。

(三)口碑营销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营销就是指通过旅游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参照群体,从而影响其旅游购买决策的形成。旅游者的口碑宣传是免费的旅游从众心理者的活广告,口碑宣传能有效地减少旅游者感觉中的购买风险,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市场形象,在旅游营销中能发挥旅游广告、宣传册等正式传播渠道难以发挥的作用。其主要方法如: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者愿意而且乐意为企业作口碑宣传;增强与游客的沟通联络,引导良好口碑的形成与传播;也可以选择一部分人率先体验,获得满意体验的游客正是宣传旅游产品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之口,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良好的口碑舆论,影响和感染一大批潜在旅游者前来旅游。

(四)广告营销

从众心理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通过对从众心理的深入挖掘,增强广告对旅游消费者的引导力度,营造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亲近的空间,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最佳效果。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做广告的方式有:

(1)选择名人或公众人物做广告。如,遭遇“911”之后的美国旅游业一落千丈,美国旅游业协会拍摄了一个推广美国观光业的电视广告,其广告中就有两次出现布什声音。韩国总统金大中也为韩国旅游做过广告,扮演一名客机驾驶员,在驾驶舱里面金大中对观众说出这样的广告词:“韩国正在脱胎换骨,欢迎前来领略韩国。”另外,日本首相小泉也在亲自上电视为日本旅游业担任形象代言人等。

(2)选择普通旅游者做广告。如旅游目的地可以邀请普通旅游者谈谈对该旅游地的感受、旅游经历以及该旅游地的满意度等,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传。这些旅游者有着自己亲身的旅游经历,这会使受众感到亲近,从而使广告诉求更容易引起共鸣。

上一篇:军事爱好者协会下学期活动计划下一篇:施工总进度及网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