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的故事

2024-06-15

从众的故事(精选六篇)

从众的故事 篇1

“所谓从众, 乃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 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和自身冲突间寻找到的一种解除方式, 获取自身安全感的手段。现今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 独立性不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尚未定性, 这些都是致使从众行为过分普遍的原因, 更是从众心理中消极影响产生的主要源头。

1.1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性方面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下, 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努力进取的从众, 而这样的从众对个人、对社会都将带来有益的收获, 这就是从众的积极意义所在。大学生积极从众的表现有:一是学习从众。努力学习, 为考研做准备。经调查发现, 有些班级考研人数超过一半以上。二是全面发展, 提升自我。现今社会更多的是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而这也要求大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开阔视野, 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能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集中全力。在现今社会竞争、压力、机会和挑战同时覆加的情势下, 从众行为是集体力量的发挥, 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其次, 集体意识得以加强。在群体中大家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互相交流, 新的思维不断产生, 促成新的力量, 落后者想进步, 先进者更上一层, 而个别不自觉的落后者也能在从众行为的效应下, 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改变自己。最后, 从众便于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大学生中正面的影响, 对周边的人有着积极作用。这一群人都这么干, 也就能促使更多的个体衍生出从众心理, 获取良好的行为方式。

1.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性方面

当在一些不良的作风和风气的影响下, 形成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怠工、阻碍发展的从众, 也就是消极从众。这样的从众迫使个体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观点, 不再坚持, 而是盲目地跟随当下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这不仅给个体也对社会带来危害。大学生消极从众的表现有: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学习, 考试时采取非正常手段。有些同学刚开始时对学习态度端正且目标明确, 可当看多了他人平时无所用心, 考试作弊投机取巧却取得好成绩, 遂开始放弃个人理想, 学习不再努力, 考试时更是采用花样繁多的作弊手段;恋爱成风, 追求刺激。更有一些同学不管家庭经济状况, 跟着不良风气走, 讲排场, 摆阔气, 谈恋爱, 滥交友等行为。大学生从众心理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倾向一致的从众行为压力, 容易致使大学生的独创力被扼杀, 个性被压制, 思维被捆绑, 使人变得因循守旧和毫无主见。

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学习及生活经历等都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因素, 并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人, 从众行为的程度, 不同类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表现。普遍来说, 年龄大的低于年龄小的;文化程度高的低于文化程度低的;外向自信的低于内向自卑的;男性低于女性;阅历丰富的低于阅历浅的人。

2.1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 服从的思想意识。“人多”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在众口铄金的情形下, 鲜少有人还能坚持己见。少数服从多数这一从众行为是对大部分人行为信任的一种表现。

(2) 心理压力因素。在某一群体中, 独树一帜的行为总是会招致“背叛”的嫌疑, 使其被其他成员孤立, 更甚于受到惩罚。因而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多是倾向一致。任何人如果做的太多或太少都将被人提醒, 而冒犯大家的人, 都将被抛弃。为不被抛弃, 个体就会采取“随大流”, 而不是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有就是权威的压力。一是因为领导者在工作上经验丰富, 更具权威;二是害怕相左的行为将会带来不利的结果。

(3) 恐惧心理的影响。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在群体中, 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建议与其他成员相一致时, 拥有不被孤立的安全感。从众的产生, 始于群体对自身的无形压力, 致使一些成员做出与自身意愿相左的行为。对于和大多数人并肩齐进的人, 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个别独树一帜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表现出拒绝、厌恶, 甚至有时还会惩治一番。因而, 个体想偏离多数人的行为都将冒一定的风险。

(4) 心理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当个体做出任何行为时, 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 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因为情形是确定的, 清晰的, 不用去从众。反之, 如果不确定性条件存在, 从众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

(1) 个性特征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由于个体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带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提出, 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智能较不发达, 思维过程缓慢, 缺乏己见, 坚韧性不强, 应激能力较差, 情绪沮丧, 明显的自卑感, 自信心不足, 自尊心不强, 人际交往消极被动, 容易受人暗示, 依赖性强。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 大部分大学生在需要做选择时常感到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 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成了他们的参照物, 进而来决定自己的抉择。

(2) 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自然环境, 这里要说的是地域环境。不同地方的人受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 性格特征也有不同。在我国, 他人取向是当今社会里的一大特征, 在这样的情形下, “他人”的建议对个体带来极大的影响。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前景, 从众就成了大学生通有的行为。

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有两点。首先, 专业的设置盲目从众。例如, 很多高校跟风其它院校设置一些专业招收学生, 却忽略了自身的办学实力及当前社会的需求, 致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大, 质量却成下降趋势, 以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再有, 大学生之间的影响也能造成从众。如一个学校及班极拥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 容易形成高素质群体, 这也引导着学生发展成积极理性的从众行为。反之, 消极的、不进取的班风及校风形成的群体易导致学生盲目的从众。家庭从众行为也能导致学生的从众。家庭成员依照自己的经验对情形做出判断, 依照自身对事件的了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所以说家庭成员的从众也是引起学生从众的影响因素。

摘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成因, 有了较细致的叙述。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

从众心理的作文 篇2

由利兹大学Jens 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 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 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愚昧的从众 篇3

但是,这种从众的智慧是否能应用于投资? 如果是在价格高点时,选择与大众方向反之反而有利。一旦大众对某类特殊资产引发狂热之后,泡沫便应运而生,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科技泡沫,还是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期的房地产泡沫,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坊间会有这么一个故事流传:1929年,当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家族第二代成员,商人、政治家,曾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译者注)听到一个擦鞋童 (在另外一些版本中是电梯服务生) 开始给他股票建议时,他就会立马清空自己的投资组合。

不过,极端的泡沫相对少见。在事件的正常发展中,从众也许会比较有利。毕竟, 债券市场的“义务保安员”本来就应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 而股市则应对未来的衰退给点前兆。

从众的愚昧超过智慧

为了研究从众投资的成功之道,《经济学人》让晨星公司(一家美国基金投研公司)提供了它在美国共同基金范围内的资金流向数据以及收益表现统计数据。然后,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测试。当某类资产在之前的12个月内表现强劲,投资者是否会涌进这些资产?然后在接下来的12个月,他们的判断是否得到了证实?

数据显示的结果是,从众的愚昧超过智慧。最热门的行业(通过资金的净流量选出), 在前一年的表现都不错,超出行业平均回报大概2个百分点,投资者十分明显地在追逐这一趋势。可是,在随后12个月,最热门行业的表现却变得落后于行业平均回报近3个百分点。在投资者买入后,那些最热门行业的回报远低于买入之前的情况的出现几率达到60%。(见图表1)

如果作为一个反向指标,大众的行为或许还是有用的。但是,它也有好坏两面:所谓的“反向资金”的确击败了最受追捧行业的回报,可它也没能胜过平均的行业回报。

此外,还有一项关于投资者究竟有多敏感的测试。在任意给定的12个月内,该测试是检验他们在挑选表现最出色行业以及避开表现最糟糕行业方面的能力如何。因为,表现突出的那些相当特殊,比如中国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的资产,它们很难得到最大的资金流入。美国投资者大多倾向于选择更广泛的股票和政府债券的投资组合。同样,该项测试表明投资者比不了诺查丹玛斯(法国占星家),更多的只是“诺查丹盲从”。因为,在随后的12个月中,平均而言有1.66亿美元流入了业绩表现最差的行业,而只有7200万美元流入了表现最佳的行业。

分析师也并不比从众明智

或许投资人是由于他们接受了糟糕的投资建议而误入歧途。由投行分析师和股票经纪人作出的盈利预测往往被作为评估股票长期投资回报的基准。但是,在过去25年中,那些对美国公司长期年收入增长率的平均预测从未显著低于10%。

当然,实际上这个增长率从来就没有达到过。预测值远远超过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因此它从一開始就是一项不可信的预测。股票市场上每股盈利的长期增长率一直落后于美国GDP的增长率,原因在于许多增长最快的公司并没有上市。更糟的是,盈利预测的顶峰在2000年出现,而那时正好是股市趋向崩盘的时刻。这说明专家们并不比他们的客户明智。

从众的智慧只能应用于预测是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就像乡村集市上农民对一头公牛重量的猜测。但是,一旦你知道了其他人的猜测,他们的观点就会误导你犯错。

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篇4

关键词:从众心理,科技创新,影响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科技研究领域, 也时常出现,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尤为明显, 给创新带来重重阻碍。其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权威人士或者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的服从和顺应, 常常造成科研资源和成果的浪费, 尤其是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进程。因此, 探究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1 从众心理的科学描述

(1) 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人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 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中,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被困在社会影响的网里, 作为回应, 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别人的期望, 这就是所谓的从众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从众, 他们说, “从众的本质就是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了解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源, 才能更透彻的理解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纵观大多数的从众心理, 我们发现从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发生在全新的、令人困惑或出现危机的情景中, 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做或怎样说是正确的, 或者说是最好的。此时, 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其中, 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因为他们通常拥有做出合适反应的丰富信息。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显然与信息性社会影响不同:一些人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 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 更懂得怎么样去做或去说, 而是因为这些人希望能够一直维持其团体成员的身份, 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 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尴尬和痛苦。

(2) 从众心理的科学实验。

1935年, 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了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实验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被试者在暗室里, 在被试者前面呈现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 被试者会产生光点在游动的错觉, 请被试者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次实验, 被试者分别在暗室里单独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结果发现个人判断的差异大。第二次实验, 把被试者分为小组, 让他们在暗室里一起估计, 结果发现, 开始进行小组判断时彼此差异很大, 但在几次判断后, 差异变得越来越小, 甚至基本趋于一致。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被试者以别人估计的距离作为自己判断的参考依据, 建立了共同的参照系统和准则规范, 表现出了从众行为。第三次实验, 被试者又一次独立地进行判断时, 他们与第二次实验时情况几乎没有发生改变, 即表现出与第二次小组趋于一致, 并没有退回到第一次独立判断的结果上去。这表明群体的标准一旦为个体所接受, 便会有力地左右着他的思想和行动, 自始至终影响着他的判断。

(3) 影响从众的因素。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即群体因素、个人因素和刺激因素。群体因素主要体现为当团体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或行为方面一致性较高、团体的成员数量较多时, 个体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征、知识经验、性别差异、群体成员的身份等个体差异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刺激因素主要表现在因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内容不同, 从众的程度也大有不同。

2 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1) 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

从众心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和顺应。这主要是由从众的心理基础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 个体都期望被他人喜欢和接受或者期望自己正确。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个体有自己的意见, 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人的看法都不同, 在群体压力下, 放弃原先的意见, 改变态度, 转变立场;有时个体只是采取了与众人一致的行为, 但并没有改变态度, 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它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 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

(2) 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背道而驰。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 并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 以促进企业获得成功、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同样一个问题, 思维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有益于实现思维创新, 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因此, 要想使自己有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 不轻信传统, 不迷信权威, 不唯书是崇, 不囿于思维定势, 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思维创新。这也就从根本上抵御了从众心理。

创新必须求真, 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从众行为一味的服从和顺应, 达不到求真的要求, 也就很难有创新。所以说, 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 鼓励科技创新, 这是当今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主题。创新就是发展, 创新就是财富。爱因斯坦曾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3 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实现科技创新

(1) 积极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科技人员而言,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尤其重要。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其中科技人员的科学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素质主要反映在科技人员对科技相关问题充满好奇心, 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 并具备说明、解释、预测科技问题的能力, 理解大众传媒中所报道的科技文章的能力, 以及就科技问题参与社会讨论的能力。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谈不到创新, 只能亦步亦趋, 照猫画虎, 甚至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 社会就不能进步, 科技也不能发展。就科技创新过程而言, 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重在先理解, 没有经过独立思考, 无法很好地消化所接触的知识, 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 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 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所以, 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培养科技人员各方面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不善于独立思考, 各方面具体能力的培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能力层次上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独立地去分析、解决问题, 特别是遇到新的科技难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形成习惯。有了它, 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可能, 也就迈出了科技创新的第一步。

(2) 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

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要求科研人员不能惧怕科研问题, 冷静的思考、验证、最终解决问题, 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当然, 这里所说的自信, 是理智的自信, 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从容, 而不是盲目的、过度的自信。

在面临一个崭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科研问题时, 科研人员应该通过有根据的思考, 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研方向, 相信自己驾驭科研的能力, 本着对科学以及科研负责的态度, 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3) 积极增强自身判断、选择能力。

增强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的能力, 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很大程度上限制从众行为的发生。辨别、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逃避科技问题, 或者惧怕科技问题, 而是科学的选择科技研究的内容, 避免从众行为。科技上的从众行为容易导致迷信权威, 以致科技事实的掩盖或滞后发现, 给科技创新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泰勒.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从众的故事 篇5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Zimbardo P G认为:“个人会在各个层次上对威胁做出反应, 这些层次包括生理、行为、情绪和认知。有些反应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 另一些甚至会致命。”因此, 分析人们在灾难中的心理及行为反应, 有助于找到一个有效的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在1979年, 美国消防工程专家Bryan J L研究Georgian公寓火灾时发现了疏散时的“人员群聚现象”, 即从众型行为。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众多行为科学家的认可。火场上的群聚体指许多人从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逃生——聚在一个相对安全场所的现象, 与平时的生活、学习群聚体不相同。火灾发生时的从众行为极易造成拥堵、踩踏现象, 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消防队员的救援。北京师范大学崔喜红等人研究了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的方向吸引力, 模拟计算了在行人从众心理影响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研究认为:紧急情况下从众心理会干扰疏散人员采取正确得当的疏散行为, 以致影响疏散时间。同时, 研究也指出一定的外部条件 (视野扩大、有效疏导) 可以减小从众心理的不利影响。

上述研究方法主要是靠编程实现模拟过程, 普通工程设计人员难以实现。笔者的研究基于STEPS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evacuation and pedestrian movements, 瞬态疏散和步行者移动模拟) 软件, 在模拟中引入行人从众心理的概念, 以不同疏散路径中不同疏散人员比例模拟从众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得到了北京站、北京西站的行人从众心理所占比例, 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分析研究。

1 交通枢纽内行人交通流特性及心理特点

目前我国对于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行人特征缺乏详细的统计数据, 现有数据不完整。数据的缺乏是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的瓶颈, 也大大限制了人员安全疏散的模拟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2010年完成了北京地铁复兴门、西直门、雍和宫换乘站、国铁北京站、北京西站以及北京南站的行人特征参数调查。调查历时三年, 共获得视频摄像565 h, 获得行人特征信息数据15.302 7 万条。

1.1 行人特征以及交通流特性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现场摄像采集摄像画面, 应用辅助软件对摄像画面进行处理, 获得行人的速率、密度、性别、年龄、流率、族群、大件行李、体型、身高、身宽共10个特征数据。图1为北京西站北一出站口视频截图。北京西站出站大厅内将建成地铁站, 现场调查将对出站大厅的安全改造提供依据。在出站大厅调查中共获得了54 h的摄像资料, 处理样本点共26 295条。

行人在步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设施几何条件的限制, 如通道的有效宽度、坡度, 楼梯的有效宽度、坡度。这些条件都会对行人的步行状态产生影响。通常, 上坡坡度增大, 会降低步行速率, 尤其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下坡坡度增大, 则会提高步行速率。表1为行人在不同设施情况下平均步行速率。

行人交通流模型是指行人的流量、密度、速率模型, 三个参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乘客换乘通道主要是由平面通道、楼梯和自动扶梯构成的。图2为平面通道内行人密度与步行速率建模, 考虑格林希尔治线性模型, 如式 (1) 所示。

u=-0.439k+0.956 (1)

式中:u为行人步行速率;k为行人密度。

1.2 枢纽内行人心理问卷调查与分析

火灾发生时, 产生的烟气等将使旅客难以判断正确的疏散通道, 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 人们的第一想法在心理学中可以称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由危险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人们在危急的状态下产生的第一想法直接决定其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当中有些可能对逃生有帮助, 而有一些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了解灾难发生时人们的第一想法十分必要。

2009-2010年, 笔者对北京站与北京西站进行了行人心理特征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其中北京站共发放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6份, 回收率为95.2%;北京西站共发放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83份, 回收率为95.8%;两次总回收率为95.4%。回收问卷的质量均达到了此前设计的标准, 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调查中重点分析了紧急状况下行人从众心理发生的比例, 如图3所示。调查发现, 灾难发生时选择“跟着大家一起撤离”这个选项的占34.92%, 这表明相当一部分人具有“随大流”的心理特征。人们普遍认为人多力量大、有依靠、安全感强, 这种从众心理是发生火灾情况下人们最容易产生的心理倾向。从众心理是惊慌心理的延续, 由于惊慌失措, 个体失去主见和判断力, 很容易造成自我存在意识的淡薄, 轻信他人的做法。同时“先查看火情, 再做决定”的人达到36.44%, 这将延误疏散时间, 进一步增大从众人员的比例。

2 基于行人从众心理的疏散模拟

定量分析北京西站地铁站内 (出站大厅) 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 通常有两种方法:实地疏散演习和计算机仿真。通过大量疏散演习寻找人员紧急疏散的特点规律很难实现;利用仿真研究人员紧急疏散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人员紧急疏散系统的分析, 建立灾害中人员紧急疏散仿真模型, 寻找灾害状态下人员紧急疏散行动的特点规律, 为地铁换乘站安全设计和疏散行动指挥提供技术支持。模拟根据已有调查数据进行, 与实际条件有一定误差。

运用STEPS疏散软件对北京西站地铁站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进行模拟。STEPS是专业三维疏散仿真软件, 可模拟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室内外均可应用, 如机场、地铁、办公楼、露天体育场等。

2.1 疏散方案确定

北京西站地铁站位于地下一层由北广场、换乘大厅和南广场三个区域组成。疏散方案为:假定火灾发生在地铁层, 首先将地铁层的乘客及工作人员疏散至地下一层换乘大厅, 由于烟气未扩散至地下一层, 南北广场的防火卷帘不会下降, 人员通过南北广场进行疏散。

安全疏散模拟通常采用紧急模式进行。紧急模式下的疏散, 行人的疏散线路是根据网格系统计算出的最近的疏散路线。为了分析从众心理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模拟采用正常模式进行。正常模式下行人的疏散路线是可以人为设定的, 通过设定各疏散线路人员比例反应行人的从众心理的影响。

疏散路径设置方法一:在南广场、北广场的出口前分别设置一道虚拟的出口用来设置路径, 如图4所示。疏散中从众人员首先按照设置好的路径通过虚设的出口, 然后根据STEPS软件计算的最近出口疏散, 疏散中非从众人员则是直接用STEPS软件计算疏散路径。

疏散路径设置方法二:在北广场的设置三个虚拟出口分别代替北广场东北出口、出租车站出口、西北出口, 南广场同样设置两个虚拟出口, 如图5所示。疏散中从众人员首先按照设置好的路径通过虚设的出口, 后根据STEPS软件计算的最近出口进行疏散。

模拟中疏散人数由设计方提供资料与现场调查综合确定。模型中人员分为地铁层疏散人数与换乘大厅人员。地铁层人员主要包括列车上乘客、站台上候车乘客、站内工作人员, 总计4 099人;换乘大厅人员主要包括高峰时刻离站乘客、接站人员、站内工作人员、地铁乘客通过换乘大厅出站人员、售票厅人员, 共计3 429人。

2.2 安全疏散模拟与结果分析

假定地铁层发生火灾, 数值模拟共分为8种方案, 从众人员比例由0逐步按10%递增至70%, 即为方案1~方案8。如方案5, 将疏散人群中有从众心理的人员比例设定为40%, 这一部分人群的疏散路线将设定为正常状态下最主要的出站线路, 即通过南、北广场进行疏散, 其中通过北广场疏散占70%、南广场占30%。剩余60%无从众心理的人员则是由系统自动计算的最近逃生路线疏散。其他方案更改从众人数的比例即可。对比8种方案疏散结果, 寻找从众人员比例与疏散时间的关系。

图6~图9为逃生路径设置方法一在疏散时间为300 s时方案1、方案3、方案5、方案8的疏散状态。表2为逃生路径设置方法一的8种方案的疏散时间, 表3为逃生路径设置方法二的分析结果。

由两种逃生路径设置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 疏散时间相差不大。由此得到疏散时间与从众人员比例的线性关系如式 (2) 所示。

t=175x+783.6 (2)

式中:t为疏散时间, s;x为从众人员所占比例。

由图6~图9对比可以看出, 随着从众人员比例增大, 地铁检票闸机位置 (图中心) 拥堵情况愈发严重, 形成弧状阻塞。行人通过的方向呈震荡性变化。通过图10可以看出, 当从众人员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时, 疏散时间也随之增大。由此可以说明, 在缺乏有效的疏散引导的情况下, 从众心理对于疏散是不利的。从众心理占主导会严重影响疏散过程, 延误宝贵的疏散时间。根据不同的从众心理人员比例可以得到不同的延迟系数以及从众心理比例与延迟系数的线性关系 (见图11) 。

从众人员比例与延迟系数的线性关系如式 (3) 所示。

u=2.02x+0.81 (3)

式中:u为延迟系数, x为从众人员所占比例。

由图3可以看出, 疏散中行人从众心理占总人数的34.92%, 考虑到“查看火情, 再做决定”的人中有一部分属于最终是“跟着大家一起撤离”, 因此估计从众心理人员可达到40%~60%。如果取表2中从众人员占40%的疏散时间1 190 s, 是不考虑从众心理疏散结果的1.5倍, 疏散中人员从众心理严重影响疏散结果。故应在疏散中考虑人员从众心理的因素或在原疏散时间的基础上乘1.5的延迟系数。但各种建筑中人员的从众心理所占比例不同,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值。

与此同时, 从众是人员固有的心理特征, 不可能完全消除, 应该考虑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如果能采取措施, 趋利避害, 使从众心理的影响向有利于疏散的方向改变, 将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众多的计算分析表明, 正确及时的疏散诱导对人员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有效的疏散诱导一方面能使旅客迅速找到疏散路径, 向正确的方向运动;另一方面, 当大量旅客都向某一正确方向运动时, 从众心理无形中对疏散起到了正面作用。由统计结果可知, 有92.23%的人会听从广播系统与疏导员的指挥, 很少一部分人不听指挥自己逃生, 这与预想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人群在危急时刻愿意相信广播引导与疏导员的指挥, 愿意融入到疏散体系中, 也表现了乘客对疏散工作的信任。大量事实证明, 广播系统和疏导员的有效引导对及时通报火场情况和稳定受困人员的情绪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3 结 论

基于行人特征调查、行人问卷调查和从众心理STEPS软件模拟分析, 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在紧急疏散模拟分析中, 通过逐次设定不同的从众人员比例, 得到从众人员与疏散时间的线性比例关系。

(2) 对北京西站地铁站进行了行人特征参数调查, 并对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从众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获得了北京西站地铁站行人特征参数和北京站、北京西站从众人员比例等重要基础数据。

(3) 将行人从众心理调查数据应用到模拟中, 得到疏散中考虑从众心理的因素的延迟系数。

4 建 议

(1) 建立有效的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交通枢纽应建立有针对性的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加强枢纽内广播系统与疏导员对疏散的干预和引导。广播系统和疏导员的有效引导有利于稳定受困人员的情绪, 防止恶性从众行为造成踩踏事故。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其掌握逃生自救和疏散诱导的知识。在发生火灾时, 工作人员能够担当起引导人的角色, 指挥旅客的疏散。

(2) 开展应急预案演习。

应急预案演习对于紧急疏散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演习可以进一步完善预案, 使疏散的指挥者和引导员熟悉自己的职责以及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同时应改善安全疏散知识的宣传方式和方法, 提高宣传效果。

(3) 设立有效的疏散标志。

调查发现, 很多乘客对枢纽的疏散线路不熟悉, 换乘指示和疏散标志对其尤为重要。有效的疏散标志是紧急疏散时的指挥者, 直接决定疏散人员对线路的抉择。如果疏散标志不清晰, 容易传递错误的信息, 造成疏散人员的混乱, 浪费疏散时间。疏散标志的设置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易读性及统一性。

(4) 建立完善的灾害探测、报警应急系统。

减小灾害的发现时间和报警时间是缩短必需疏散时间的重要措施。交通枢纽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灾害探测系统和报警系统完好程度和灵敏度。

参考文献

[1]陈艳艳, 安志强.北京奥运行人交通组织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 2004, (1) :6-8.

[2]Hoff mann N A, Henson D A.Si mulating transient evacuation andpedestrian movements in stations[C].Kuala Lumpur: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ass Transit Management, 1997.

[3]崔喜红, 李强, 陈晋.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模型研究———考虑个体特性和从众行为[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2) :133-140.

[4]刘栋栋.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建筑科学, 2010, (7) :26-30.

[5]刘栋栋.北京地铁交通枢纽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建筑科学, 2010, (3) :70-74.

[6]Helbong D, Farkas L, Vicsek T.Si 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 of es-cape panic[J].Nature, 2000, 407 (28) :487-490.

[7]Pursals S C, Garzon F G.Opti mal building evacuation ti me consid-ering evacuation rout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 (2) :692-699.

从“小月月”事件看网民的从众心理 篇6

关键词:小月月,从众心理,引导

2010年10月5日, 天涯网友“蓉荣”发布的一个帖子《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 深度八做留念》, 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蹿红网络, 受到数千万网民的追捧。

此帖讲述了“小月月”带着刚认识的男友“小W”到上海看世博, 在上海打工的“蓉荣”作为东道主进行接待所遭遇的无比复杂而痛苦的经历。女主角“小月月”体态肥胖, 行为怪异, 喜怒无常, 被贴上“人格变态”、“性欲倒错”、“怪癖症”等标签, 遭到网民的火速膜拜, 已然形成“拜月神教”。截至2010年10月26日下午5时, “小月月”原帖点击率超过4600万, 网友回复10.5万余条。

已有事实证明, “小月月”事件是某书商利用网民口味策划的一次低俗文化炒作, 但这并没有停止网民的疯狂, 有关“小月月”的衍生品, 如贴吧、小组、论坛、插图等应运而生, 甚至出现了“小月月官方网站”。随着事态的发展, 以及传统媒体的介入, “小月月”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拜月潮”。

“小月月”的走红固然有很多原因, 但是网民的从众心理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众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但“小月月”事件中网民的从众心理对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容轻视。如果任由“泡沫化”网络红人泛滥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 “小月月”事件中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以及引导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小月月”事件中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最好的写照。从众心理对网络受众的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小月月”事件中存在明显的从众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群体的“结盟”。网络群体“结盟”, 实际上是具有共同点的网民群体的组合。他们共同的经历、心态以及爱好使其交往的可能性和频繁性增加。网民或出于猎奇心与窥私欲, 或持调侃、戏谑的看客态度, 进行一场“审丑”的狂欢。如果有人说不知道“小月月”, 会被认为与时尚脱轨, 有人甚至相互攀比炫耀所收集的“小月月”资料。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讨论,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股网络盲流中, 形成所谓的“拜月神教”。心理专家廖丽娟认为, 因为小月月而产生的“拜月神教”其实是一种群体激烈情绪的渲染和表达, “你去问群体中的个人, 似乎没有人能说出‘拜’小月月的哪种言行, 但集合在一起, 就变成了一种来势汹汹的氛围和舆论”。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网络流行语指在一定时期内网络平台上被网民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它带有很强的媒介性, 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并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 语言的流行更多的是一种从众现象, 是网络情境下网民社会心理变化的反映。源于小月月事件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带着当下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风靡网络, 被千万网友复制引用, 并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生活语境当中。它的盛行及其句式的广为仿造, 有赖于广大网络受众的推波助澜。网络语言的普遍使用成为网民从众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量无意义的跟帖。巨大的网络点击率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网民大量无意义的跟帖。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和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李君认为, 心理空虚是“小月月”事件的症结所在。内心的空虚通过没有内涵与意义的表达来实现, 网络行为的传染使无谓的表达在短时间内病毒式蔓延着。

网民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当大量的网民态度一致的时候, 在信息强势的影响传染下, 出现众多没有对事态进行认真分析思考的追随者。在群体压力和跟风的双重影响下, “小月月”便在从众跟帖中出笼了。

网民从众心理形成的原因

网络受众:自我“把关”的缺失。较之现实社会中相对狭小的话语空间, 网络使网民的话语主动权获得了空前的提升, 具有相同心理倾向的受众发出相对“强势”的声音。在网络舆论强势的影响下, 许多持质疑观点的人选择沉默或加入优势方。越来越多不知情的追随者蜂拥而至。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的东西, 在网络中却得到了另一种满足和补充。这种角色和可能性的提升, 极大地膨胀了网民的认知, 从模范的听众, 到小心地尝试参与, 再到大声“呐喊”, 极短的时间和社区互动, 就可以将一个网民从无知者变成无畏者。

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利益多元化, 导致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信仰的迷茫。在网络事件面前, 网民并不会认真考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是一味追随信息发布者的口吻。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使受众不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而导致随波逐流, 淹没在对“小月月”式网络红人的盲目崇拜浪潮中。

非主流文化:角逐传统价值观。美国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 62%的中国网民患上了“坏消息综合征”这一怪病, 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 作为旁观者享受那种置身事外的幸运感。众多美女、帅哥在行业包装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下纷纷亮相, 使大众在审美鉴赏中产生疲劳, 转而进入“审丑”时代, 于是, “犀利哥”、“凤姐”、“小月月”等一批网络红人成为众网民追捧拥趸的对象。网民在审丑过程中体验到自我感觉的良好, 获得满足, 很少关注是否造成对当事人的伤害, 是否有真实的根据。“娱乐”包裹下的网络红人与包括伦理美在内的现实审美评价日趋远离, 使其更近于“感官享乐”。此外,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期望网络红人式的一夜成名, 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为与传统价值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截然相反。

《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到2010年6月, 中国网民中10~19岁人口占到了29.9%, 20~29岁人口占到了28.1%, 30~39岁人口占到了22.8%, 年轻人占了网民人数中的一半以上。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他们是网络这类新媒介的主力, 这使得他们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了公众舆论的走向。而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并未完成, 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是非常成熟, 容易受到网络群体行为的极大影响。他们的无意义表达行为, 体现了盲目的网络从众特点。

网络推手:推波助澜的主导作用。2007年初, 据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青年中所做的一份调查表明, 网络红人在青年人中的知名度很高。有1.3%的青年人明确表示自己经常关注网络红人, 2.5%的青年表示自己很希望成为这样的网络红人, 13.7%的青年开始动摇, 表示自己可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自己成名。由此可见, 网络红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市场。网络推手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容易产生争议性的话题或人物, 不惜以俗为美, 甚至走向低级娱乐, 利用网站的点击率, 赚取网民的眼球, 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某些传统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和发行量, 对这些话题或人物盲目跟进, 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并增加了焦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网民从众心理的引导策略

从众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表现为积极效果的从众是有前提的, 理性是从众的基础。盲目地从众不仅造成对传统价值观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甚至导致过激行为与网络暴力。因此, 我们应根据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及成因, 采取相应策略对其规范引导。

巧用“皇帝的新装”效应。《皇帝的新装》中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发出“他什么都没穿”的不同声音后, 人们狂热的从众行为便土崩瓦解了。“皇帝的新装”效应即通过建立网络预警机制, 设立评论员队伍, 形成“意见领袖”, 从而对网络公众舆论起到理性引导作用。网路管理部门应吸引和组织高端群体以网民身份参与评论, 在网络舆情形成阶段做到洞察与引导。他们发表有影响的意见, 提出导向性见解, 鼓动并引导公众认识社会问题。其意见对事件发展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能够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大攻势。

此外, 还应做好网络监管工作, 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应该严格自律, 对网络争议帖及时监督和处理, 政府应当为网络公关划定界限, 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这样才方便管理。

以主流思想主导网络文化。“小月月”事件体现了大众文化追求娱乐而忽视责任的后现代特征。个人的“叛逆”与某些人的“狂欢”应在道德宽容与约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让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精品来主导网络文化, 引导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判断好坏和甄别真假。

除了继续运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和知名度较高的门户网站坚守和扩大主流文化建设和宣传的阵地外, 我们还应大力扶持博物馆等高端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打造精品栏目, 满足网民们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 挤压“三俗”的活动空间, 改变受众偏颇的需求结构。针对甄别力尚不完备的青少年, 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积极引导其正确认识主流文化, 形成“网络荣辱观”, 建立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主流思想在网络上的形成和构建对于抑制网络低俗化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构建合理的网络群体结构。网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是非理性网络舆论产生的重要条件。网民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对其能否理性地看待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更为优化, 并且更加均衡, 但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因此, 合理构建网络群体结构, 提升成熟网民所占比重, 加强知识分子的话语权, 使其趋向成熟化和理性化, 可有效掌握公众舆论走向, 避免网络从众行为的发生, 降低网络群体行为发生的概率。

虽然“小月月”至今“热”度未消, 但其本身底蕴的浅薄决定了她终将成为网络红人集体记忆中的一员, 然而网络红人的出现会越来越超出一个临界点。正视网络红人事件, 明确网络从众的意义与可能的现实影响力, 对正确引导和规范受众网络行为, 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芸:《“小月月”事件说明什么》, 《青年科学》, 2010 (12) 。

[2].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年。

[3].郑波:《网络事件中的从众分析——以典型网络事件为例》,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2010年。

[4].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爱好者》, 2007 (4) 。

[5].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半数网络争议热帖后有推手, 芙蓉凤姐小月月均由此蹿红》, 引自http://xiaoyueyue.1258z.net

[7].桑丽:《论非理性网络舆论产生的条件》, 《西安社会科学》, 2010 (6) 。

上一篇:相互依存下一篇:安神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