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控制方式

2024-06-20

管理控制方式(精选8篇)

篇1:管理控制方式

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式的论文

在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成本的控制力度不足,工程的实施规划存在缺陷,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至于最后工程完成时,所取得经济效益还比不上付出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投入、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一、成本控制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而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工期问题、施工人员问题、施工管理问题、经济效益问题等。而在这些问题中,经济效益问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行业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赚取利益,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必然要保证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最密切的无外乎施工成本。一项建筑工程,其最初接受工程时,就需要对这个工程进行预测和规划,并投入很高的成本,而投入的成本是为了完成工程后取得更大的利益。

二、建筑行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传统根据目前众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来看,在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缺少前瞻性,就会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控制,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去想解决方法,没有提前制定好应对方案,就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的进程。另外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缺少全面性,会造成建筑工程中建筑成本管理问题,其预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出入很大,缺乏参考价值。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对人员成本以及材料成本等显性成本较为重视,而对其他设计变更、返工等带来的`成本问题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是忽略。而这样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的思考,对于其经济成本情况来说,存在极大的弊端。

2.成本控制意识不高,控制制度不完善就目前来说,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各企业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对于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清楚的认识,很多企业都将利益当成了唯一的目标,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盈利而建立。但是,太过于重视利益,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在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建筑工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导致经济成本损失以及工期延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对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未在施工前就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困难,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最后还可能会延误工期,而这些都是导致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

3.员工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在建筑行业经济成本控制中,员工也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建筑经济成本也包括员工的薪资预期以及最后的工程完成质量。而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对于施工队伍的选择往往不够重视,很多建筑公司为了赚取利益,会选择一些要价较低的施工队伍。而俗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中也是一样,大体来看,要价高的施工队伍比起要价低的施工队伍肯定是要好一些的,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综合素质上。因此,如果选择的施工队伍要价低,从预算来看,确实能够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益,但是,这样的一个施工队伍在工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在平时的管理中、工程质量中以及工作安全上。而这些问题,都极有可能导致工期延长,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涉及到严重的安全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工程停工以及打官司等其他方面的刑事问题,从而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4.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目前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对其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对其管理工作的进行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在很多建筑经济管理制度中,更加注重的是眼前的既得利益管理,缺乏长远的规划,缺少时代感,并且没有对现代企业所运用的开放性思想进行应用,也没有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和监督,尤其是对工程的质量、竞争关系的形成、市场走向和发展以及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没有重视,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考虑,导致在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因时代变化而造成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影响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进度。

三、建筑经济管理中关于成本控制的创新方式

1.提高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水平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以及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是必要可行的。一方面,企业应该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对其展开相应的管理知识实践培训,再结合他们以往的理论知识或是工作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对管理工作的进行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以保证他们能够时刻谨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容,严格遵守相应的管理工作条例。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时代的发展问题及建筑行业的实时变化情况的普及和培训,如此,才能保证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实现更好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施工队伍的挑选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进度,因此,在选择施工队伍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队伍。例如,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中,除了要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还要加上综合素质一起进行考量,如果综合素质差,那么其技术能力再好,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也很难保证施工的进度。另外,在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后,不能放松对其管理,反之,需要时刻掌握他们的情况,并从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上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此加强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加快建筑施工进程。

3.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施工中材料的选购进行控制,时刻注意材料市场变化情况,选择质量能够有所保证的材料进行施工。其次,要加强对于员工施工过程的管理,以保证他们每一步都是严格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不会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从而保证工期能够顺利完成,并减少返修的概率。最后,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关系到施工的进度,一方面需要保证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在安全问题上没有隐患,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需要时常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从而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4.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当今各行业迅猛发展的局势下,建立健全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制度是迫在眉睫的,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目前发展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通过网络数据,对管理工作进行清晰的管理和规划,从而使得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参照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其具有法律意义,这对于建筑工程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让员工更好的遵守制度,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以此提高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从而对经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大力发展的新时期,建立健全经济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成本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使经济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

篇2:管理控制方式

按控制方式分类

①手柄操纵控制电梯。此种电梯由司机操纵轿厢内的手动开关,实现轿厢运行的控制。电梯轿门和厅门的开关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型式。对于自动门电梯,当轿厢运行到平层区域时,司机将手柄开关回到零位,电梯就会换速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对于手动门电梯,则需由司机手动将门关闭或打开。

②按钮控制电梯。这是一种通过操纵层门外侧按钮或轿厢内按钮发出指令,使轿厢停靠层站的电梯。这种电梯也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型式。自动门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开关门功能。对于手动门电梯,在电梯到站平层后,需要有人将门打开,并通过人工将门关闭以后,电梯得到按钮指令才可运行。

③信号控制电梯。这是一种由电梯司机操纵轿厢运行的电梯,具有将层门外上下召唤信号、轿厢内选层信号和其他各种专用信号加以综合分析判断的功能,因而自动控制程度较高。

④集选控制电梯。此种电梯自动控制程度更高,可以实现将层门外上下召唤信号、轿厢内选层信号和其他各种专用信号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后自动决定轿厢运行,无需司机控制。集选控制电梯一般均设“有/无司机”操纵转换开关,可根

据使用需要灵活选择。如人流高峰或特殊需要时,可转换为有司机操纵,从而成为信号控制电梯。在其他情况下作正常行驶时,可转为无司机操纵,即为集选控制电梯。

⑤向下集选控制(向下集中控制)电梯。这种电梯的特点是,对于各层站的呼梯信号,轿厢只有在向下运行时才能顺向应

答召唤停靠。

⑥并联控制电梯。将两三台电梯集中排列,共用层门外召唤信号,按规定顺序自动调度,确定其运行状态。采用此种控制方式的电梯,在无召唤信号时,在主楼面有一台电梯处于关门备用状态,另外一台或两台电梯停在中间楼层随时应答厅外呼梯信号,前者常称为基梯,后者称为自由梯。当基梯起动运行后,自由梯可自动起动至基站等待。若厅外其他层站有呼梯信号时,自由梯则前往应答与其运行方向相同的所有召唤信号。对于与自由梯运行方向相反的召唤信号,则由基梯前往应答。如果两台(或三台)电梯都在应答两个方向的呼梯信号时,先完成应答任务的电梯返回主楼面备用。这种控制方式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输效率,节省乘客候梯时间。

⑦群控电梯。将多台电梯进行集中排列,并共用层门外按钮,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电梯。采用此种控制方式,是基于建筑物内不同时段客流量不均匀。一般早、晚和中午会出现客流高峰,平时上下往返交错为中等客流量,夜间、清晨客流量少。利用轿厢底下的负载自动计量装置及其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轿厢负载计算,并根据上下方向的停站数、厅外呼梯信号和轿厢所处位置,选择最适合客流量的输送方式,避免轿厢轻载起动运行、满载中途呼梯停车和空载往返。在客流量逐渐减少的夜间和清晨,还可实现电梯运行台数的相应减少,在返回基站后,不运行的电梯经过一定时间可切断电源。因此,这种控制方式有利于增加电梯的运输能力,提高效率,缩短乘客候梯时间,减少电能消耗,适用于配用电梯在3台以上的高层建筑中。

篇3:管理控制方式

与其他的工程项目建设不同,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环境十分特殊, 有些施工项需在水下运行建设, 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 参与建设单位很多, 项目建设工艺十分复杂, 施工现场较为混乱, 因此需要管理好施工现场, 提高施工的水平和质量。本文探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 希望能够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存在的不足

1.1 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认识不足

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发展, 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所以成本控制不仅是施工单位财务部门或者项目负责人的事情, 还应该是所有施工单位员工所需要关心的问题。如果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出现问题, 不仅需要从财务部门或项目管理责任人身上找原因, 还需要检查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否出现了失误。比如施工管理人员为了尽快完成施工, 盲目缩短工程, 擅自调用施工计划外的人力和设备, 使得资源分配不合理, 造成资源浪费。

1.2 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有效的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 如果出现资金不足, 则会影响施工质量。目前, 很多的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因为规模小, 施工时间短, 所以政府会采取地方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加上政府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投资十分少, 造成工程资金短缺, 设备陈旧, 材料不足等现象, 影响了项目的开展。

1.3 赶进度现象

因为很多的施工单位项目工程量大, 人员缺少, 为了保障施工速度, 出现赶进度的现象, 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4 普遍存在分包和转包现象

很多的承包商会把水利工程项目分成多个小项目, 通过分包或将每个小项目给不同的单位承担, 因为单位不同无法了解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 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1.5 缺少复合型管理人才

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之中, 缺少复合型管理人才。部分管理人员因为不熟悉施工过程, 无法严格把控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而熟悉施工的工作人员, 他们并不熟悉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管理上出现人才的欠缺。

1.6 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格

施工质量与施工材料质量紧密相连。目前, 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购买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 并且不按照施工单位材料购买制度进行购买, 将单位的整体利益抛之脑后, 忽略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

2.1 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做好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工作, 就必须要加强单位里的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员工了解单位成本控制与自身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 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让每一个单位员工都把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当成自己的工作, 认真且负责地完成。只有单位员工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 才能使单位的成本控制工作走上正途。

2.2 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进行工程预算时, 要考虑项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①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费用, 在合同上明确标明可提供的补贴, 将工程预算全部纳入。但是要注意一点, 如果因项目管理不严或者其他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工程损失不可纳入工程预算当中;②招投标的费用也是工程预算中的主要部分之一, 一般施工单位所得到的工程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办法得来的, 而招投标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的, 比如材料费用、信息咨询费用等等。如果通过招投标获得了工程项目, 那么本次招投标的费用就可以从工程项目的利润当中抵消掉;如果没有获得, 那么这就是一笔纯粹的开支, 如果多次都没有中标, 那么这些开支不容小视。所以在投标时要注意投标成本控制, 尽量减少施工单位在投标方面的经济损失。

2.3 加大资金的投入

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了重视程度, 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因此地方政府也应该同时加大对管理经费的投入, 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设施和人员配置到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要严格把关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处关键环节, 提高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保证施工质量, 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

2.4 优化工期设置, 控制工期成本

工程总成本控制与工期有着重要关系, 工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总成本。工程总成本包括了直接产生的费用和间接产生的费用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随着工期的改变的变化规律是差不多的。要想缩短工期, 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设备, 所以直接产生的费用就会增加, 而工期延长则可以减少直接产生的费用。当然, 工期是不可能任意压缩的, 每个工程的工期有一个最短工期极限。如果能在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工程, 那么可以获得单位的额外奖励。但是在缩短工期的同时要注意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要符合合同所提到的要求, 切忌因为盲目赶工而影响工程质量, 使得单位对工程不满意。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延误了工期, 那么需要向业主提供一定的赔偿费用, 增加了工期成本。

2.5 规范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对人员的管理, 另一个是对经济的管理, 而经济管理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 可以说决定了水利工程项目的命脉走向。施工水利工程项目作为资金流动性很强, 它围绕资金而展开活动, 因此, 施工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内部的每一笔财务支出, 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了解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动态, 为了提高每一笔资金的利用效率, 更为了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内部的成本管理, 施工水利工程项目应规定每日的资金使用额度, 超额度要向总负责人申请报备。总负责人根据资金的使用理由, 可以赞成或驳回。施工水利工程项目制定规范化的支取资金规章, 这样的制度规定, 不仅防止了员工超额度支取资金购买设施设备情况, 更有效对成本进行加强化管理, 做到合理规范的使用支出成本。施工水利工程项目要加强经济的收支分析, 应当督促经济管理部门登记好每一笔账目的支出收入状况, 月底之时, 对当月的财务收支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支出大于收入的日期, 重点了解情况, 针对收入大于支出的日期, 也详细了解。施工水利工程项目只有做到对当月财务进行收支对比分析, 才能随时的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经济动态, 也才能根据经济动态进行及时的调整, 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保障工程质量。

3 结束语

目前,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很多诸多问题, 在很多的大型水利施工项目之中, 因参与建设的单位很多, 建设工艺十分复杂, 施工现场较为混乱, 需要及时的完善才能保障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通过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加大资金的投入, 优化工期设置, 控制工期成本才能规范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和成本, 才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秋霞.探究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探索[J].中小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4, 14 (06) :66~67.

[2]杨学莉.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J].中小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6, 03 (10) :42~43.

[3]刘磊.刍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点问题及创新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 (06) .

篇4:文化管理的控制方式与特点

摘要: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采用组织文化指导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是一种柔性的、内化的控制方式。它以“观念人”假设为理论基础,主张建立紧凑、高效、灵活、快速、富有弹性的管理组织,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注重文化的自觉积累及其对管理的持续支持。

关键词:文化管理;文化控制

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学说和管理模式,是指管理者采用组织文化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的理念、方式和过程,而并非是对文化事业以及文化工作的管理,正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并不是指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工作的管理一样。它是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模式。不管是把管理分为古典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管理丛林和文化管理四个阶段,还是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它都是管理的高级阶段。它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组织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将组织的价值观灌输到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培养组织的共同情感,为组织成员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热情、创造力和自觉行为,实现超越制度管理的飞跃(应焕红,2000)。

文化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思潮(Hammer M,1993),它有别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位,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文化执行力为驱动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二是一种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和建设有特色的文化进行管理的理论体系(高立胜,1991)。它在管理理论上,针对科学管理学的缺陷和不足,又立足于科学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之上:强调组织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执行力,但是并不同于组织文化理论。三是一种管理模式或方式(张德,1993),是把文化管理思想、学说和理论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实践方式,通过组织文化来治理组织,带动经营管理工作。

一、文化管理理论的沿革

“文化管理”(Cultural Managemen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管理学家特伦斯·迪尔(T.E.Deal)和阿伦,肯尼迪(A.A.Kennedy)于1982年合著的《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典礼和仪式》一书,书中指出:“本书的目的是为企业领导人提供有关文化管理的入门知识”(罗争玉,200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企业文化热的兴起,“文化管理”的提法开始被管理学界广为采用,并不断见诸学术期刊和专著(张德,2008)。20世纪80年代早期,威廉姆,乌奇(William Ouchi)的《z理论》(1981),理查德,帕斯科尔(Richard Pascale)和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 Athos)的《日本管理的艺术》(1982),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和罗伯特·沃特曼(Roben Waterman)的《追求卓越》(1982)以及特立斯·迪尔(Terrenee Deal)和艾伦·肯尼迪(Allan Kennedy)的《公司文化》(1982)等四本书将文化管理理论逐渐推向管理前沿。20世纪末期。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出现明显的文化导向,管理控制方式出现从官僚控制向人性化控制转变的趋势。

从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史的发展清晰地表明,存在一个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文化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应焕红,2001年)。进入2l世纪,我国著名管理学家成思危先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

近些年来。基于传统语境对管理科学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进行研究的代表及其成果主要有成思危提出的“复杂性系统管理”、席酉民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成中英的“C理论”、曾士强的“M理论”、苏东水的“东方管理理论”、黄光国的“人情一面子理论”、郑伯埙的“家长式领导理论”等等(周建波,2007)。2008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德教授和吴剑平博士著的《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一书提出,文化管理学说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文化管理模式是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管理中心工作的管理模式(张德,2008)。

二、文化管理的控制方式

不同的管理模式中,组织的控制方式是不一样的。Carol Axef Ray等学者将组织控制分为官僚控制、人性化控制和文化控制三类,三者的控制方式和路径各不相同。

官僚控制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严格的监督、绩效评价和奖励来对组织成员从外部进行控制,人性化的控制方式主要通过提供令组织成员满意的工作任务或者让他们参与令人愉悦的工作团队来满足员工需要从而加强内部控制,文化控制在于将事实上的强制同从强迫措施下所感知的自由整合起来,使文化成为一种最强有力的控制方式,使得统治秩序获得合法性和正当性(PierreBourdieu,1997)。社会科学观认为,文化管理是试图内化管理控制的,被称为“内化的控制方式”。批判家威尔莫特(WiLlmott)认为文化管理方式是试图“克隆思想”或者“设计组织成员的灵魂”,从而鼓励组织成员内化组织期望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传统管理理论以分工理论和部门制为基础。其管理职能以分工和“管”为职能,采用以技术驱动的刚性管理模式。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使组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面对外界,管理层必须寻找一些控制并减少组织成员行为变数的方式,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文化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文化管理主张用机器来放大人的智能,并以智能机器为管理手段,把人的自然智能和机器的人工智力两者的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各种管理现代化手段与人的聪明巧妙地结合。通过潜移默化形塑潜意识的心智图式。对客观条件和社会区域进行划分。产生相应的界限感、位置感(Sense ofPosition),使行动者自动地、自觉自愿地依照这种被形塑的心智图式呈现世界表象,做出反映(PierreBourdieu,1984)。

三、文化管理的特点

从对人的作用的重视来看,文化管理是对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但决不是行为科学发展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哲学的层面而言,这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它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牵系管理的所有层面,不仅仅关联到战略、组织、人力、流程和产销等职能序列面,也关联到组织上至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的管理的等级序列面,还涉及组织各分支机构的地域序列面和产业序列面:不仅仅要看整体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还要考察每个序列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协助各个序列提升各自的价值,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提升(谭昆智,2008)。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而言,文

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观念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综合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德教授综合“社会人”、“文化人”等理论。提出“观念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接受欲望、本能和物质利益的驱动,而且还受到具体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道德观念的制约。基于这一假设,文化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机器和规章的附属物不同,强调人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和目的所在。

2,主张建立紧凑、高效、灵活、快速、富有弹性的管理组织。传统理论下的管理组织是以等级为基础,以命令为特征,以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源为主体的“金字塔”结构,横向分工是一种以“直线组织”为支柱的框架结构,迟缓而缺乏灵活性。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和载体,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重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环节,压缩职能机构。因此,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趋势,具有灵活性、柔性、跳跃性等特点。

3,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谓理性。是指以唯物的态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发展成科学,形成逻辑:而非理性就是人的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灵感等,这些同样也是管理的重要元素和人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各种著作以及许多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表明科学理论如同海上漂浮的冰山,有一个巨大的被淹埋的部分,这部分是“非科学”、非理性的,但对于科学的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发展远远不是与理性主义的发展同一的,而是一个充满非理性化和重新理性化的不稳定的过程(龙跃君,2008)。文化管理既重视以唯物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又重视人身上的非理性因素,尊重其个性,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耦合、促进组织成员自觉认同组织目标,并积极投人实践活动。

篇5:企业财务控制的七大方式

财务控制作用:财务控制必须以确保单位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的。财务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助于实现公司经营方针和目标,他既是工作中的实时监控手段,也是评价标准;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财务控制的局限性:良好的财务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为此必须对这些局限性加以研究和预防。局限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二是财务控制人员由于判断错误、忽略控制程序或人为作假等原因,导致财务控制失灵;三是管理人员的行政干预,致使建立的财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由于财务管理存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非常大。财务控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由财务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财务控制环境指建立或实施财务控制的各种因素。主要因素为管理单位和相关人员对财务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具体包括: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影响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做出适当的分类;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反映经济业务、披露会计信息。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财务控制方法和程序。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人员的职责分工,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帐单的设置和使用,准确通过会计帐簿反映经济业务;管好用好财产物资;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财务控制方式:

1.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是指一个人不能兼任同一部门财务活动中的不同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划分为五个步骤: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3.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4.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限制接近控制是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定期清查控制是指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帐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分粗放型成本控制和集约型成本控制。粗放型成本控制是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和产品销售成本控制三个方面;集约型成本控制一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产品工艺的改善来降低成本。

6.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在这些风险中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显得极为重要。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而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各种决策时,必须尽力规避这两种风险。如企业举债经营,尽管可以缓解企业运转资金短缺的困难,但由于借入的资金需还本付息,到期一旦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必然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篇6:控制参数个数的几种方式

例子:添加用户

原函数体:AddUser(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string address,string phone,int age)

重构:添加一个User类:

class User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Passwor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Address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Phone { get; set; }

public int Age { get; set; }

}

将AddUser改为:AddUser(User user)

存在的问题:如果添加的这个类没有其他地方用,常常会觉得这样做并不值得,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匿名类封装参数的方法。

2、使用属性来替换参数

如果将1中的AddUser方法置于User类中,那么AddUser方法中的user参数都可以省掉了,有的时候可能为了减少某些方法的参数个数而添加某些属性。面向对象设计中,对象应该自己负责自己,而且应该清楚定义责任。某个方法参数太多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方法写在了他不该存在的地方,GRASP原则中讲的“信息专家”模式很多情况下可以减少参数的个数。

例子:帐户转账

原函数:Transfer(Account from,Account to,decimal money)

重构:

代码

public class TransferProcess

{

private Account From;

private Account To;

public TransferProcess(Account from, Account to)

{

this.From = from;

this.To = to;

}

public void Transfer(decimal money)

{

if (money

{

From.Money = From.Money - money;

To.Money = To.Money + money;

//更新数据库

}

else

{

throw new Exception(“超出余额”);

}

}

}

注:信息专家模式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我们设计对象(类)的时候,如果某个类拥有完成某个职责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那么这个职责就应该分配给这个类来实现,

这时,这个类就是相对于这个职责的信息专家。

3、使用私有函数

调用某个函数时往往并不需要很多的交互参数,但我们提供参数时则需要提供所有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把函数分类,将最复杂的函数封装成私有的,而暴露出来的简单函数调用这些复杂函数完成功能。我们来看看mvc中的TextBox方法的实现方式:

代码

public static string TextBox(this HtmlHelper htmlHelper,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IDictionaryhtmlAttributes) {

return InputHelper(htmlHelper, InputType.Text, name, value, (value == null) /* useViewData */, false /* isChecked */, true /* setId */, true /* isExplicitValue */, htmlAttributes);

}

private static string InputHelper(this HtmlHelper htmlHelper, InputType inputTyp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bool useViewData, bool isChecked, bool setId, bool isExplicitValue, IDictionaryhtmlAttributes) {

if (String.IsNullOrEmpty(name)) {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MvcResources.Common_NullOrEmpty, “name”);

}

篇7:防烟系统联动控制方式有哪些?

正压送风口开启方式:

手动:现场操作;

自动:通过报警总线和控制模块实现,

通过监视模块反馈开启信号;

正压送风风机开启方式:

手动:在消防控制中心通过硬接线手动控制;

自动:1、通过报警总线和控制模块实现,

2、利用正压送风阀的微动开关的硬接线直接启动;

篇8:管理控制方式

1 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关系

明确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关系,对于控制好项目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在形式、内容和性质上都有所不同,只有分析好两者的异同之处,才能明确提出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范畴,合理控制建筑项目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建筑项目经理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既有相同又存在着区别。(1)在管理主体上,企业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经理部和所属机构;(2)在管理对象上,企业质量管理的对象是总体施工任务,项目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施工项目,重点管理对象是工序质量的管理。企业是从总方向出发、全方面考虑,而项目质量管理将管理渗透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由此可知,企业质量管理间接影响工程的管理和控制,而项目质量管理是工程合格的主要原因,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需要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要指导。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管理一切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原因,都是项目质量控制的范畴。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1 项目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

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部经理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或者是专职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检查人员,以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工程项目的质量。把专职于质量检验的管理人员设置在项目经理部门,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2.2 项目质量管理须有明确的目标工程

在工程承包合同或者是任务书中,对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然而为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总目标,还需要细分很多分项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化步骤。对于目标的确定有着两方面的意义:(1)要求被控制的对象要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2)控制活动不能超出一定的资源限定条件。在明确整个工程的质量目标之后,项目经理部需要把工程目标作为依据来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科学合理地分析施工工程中的主要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技术标准,以保证实现目标质量。

2.3 按预定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

项目质量控制,需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来实施项目工程的质量控制活动,其实质在于检查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情况和预定计划是否存在偏倚,偏倚的幅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否采取有效的整改方法。以上的考虑都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计划和技术上的标准,那么久无法实施好控制。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之中,经常看到优质工程的总目标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从而最终只能成为被虚化。除此之外,有的建筑项目工程一心想要克服质量通病却没有预定的标准,甚至有的虽然有了标准却忽视,只是按照经验进行施工管理,这样的工程质量控制就失去了意义。项目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计划和标准之中来,以约束方式做好管理和控制工作。

2.4 项目质量管理时空上的连续性

项目质量管理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全面地管理控制应当对被控制的对象的所有要素和投入产出全过程进行管理。项目质量控制必须从分析项目对象的基本特点着手,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规律和矛盾所在,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应当随着施工的延续而持续,并且随着交叉施工的展开而展开。在进行建筑项目工程的全过程控制过程中,尤其是要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作为重点监督控制对象。

3 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3.1 对人的管理控制

在建筑项目管理之中,对于工作质量的控制可以转化为对五大要素的管理控制,即“人、机、料、法、环”。其中,人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无论是管理、施工人员还是项目的具体操作人员,参与项目中的人的素质高低,对于工程质量起着最决定性的作用,其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在于所做出的的工作的质量,因而需要对工作质量做严格地管理。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参与项目的人进行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通道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引导人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意识,这样才能使得质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随着自觉的作用而起到一定的效果,才能在项目中形成自觉关注项目质量的良好风气。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还可以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来帮助实现,以有效的、合理的机制提高对人的引导和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3.2 对工程所用原材料的控制

建筑项目工程实体需要多种原材物料,原材物料的使用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在质和量上的供应,是进行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于项目所使用的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当坚持严格把关和检验的原则,把好材料供应人员关卡、质量检验人员关卡和操作使用人员关卡,检验使用原材物料的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等。

3.3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行业是一个相对危险的行业,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好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的安全管理。

一般而言,施工机械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所以其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其有着间接性的影响。在确定工程方案时,要选择先进可靠的、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符合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这些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带有计量的设备,保证其正常的性能,避免误差的出现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3.4 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对于装饰工程质量有较大程度影响的施工工序,施工单位要对其进行交接和交叉工序的检查。如果检查中发现面层有不平、水平与垂直方面有偏差等现象,若偏差值超出了允许范围,则必须分别进行处理。因此,可以说装饰工程施工中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并通过了交接和交叉工序的检查方可。此外,对于已完工的施工工序,要进行复核性检查以及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

4 结束语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做到认真对待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环节。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对于整个建筑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做好对人员的管理,提高工程施工的劳动生产效率,保证现场施工秩序的安全稳定,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品质质量、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市场竞争主动权的获得。

参考文献

[1]王志毅,潘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管理控制方式】相关文章:

无人机飞机控制与管理方式之研究09-11

控制方式05-05

液位控制方式05-24

灯光控制方式06-11

管理控制风险04-29

技术控制管理06-26

资金管理控制05-09

控制与管理05-27

自我管理控制05-31

管理造价控制06-14

上一篇: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下一篇:以善德文化为主题打造常德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