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2024-06-20

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精选6篇)

篇1: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6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怡然不动„„ 4.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不能两组都做)A组(1)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3)《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5.亲贤臣,远小人

().6.其两膝相比者

().7.半山居雾若带然

().8.尔辈不能究物理

().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螵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分)1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人名)。(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10分)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2)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

(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哩而献焉

C 设酒杀鸡作食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存,明日去

B.去死肌,杀三虫 C.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积压以为知”的看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②①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①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

②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③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博士,是一位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我知道你已看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蒙娜丽莎》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玛格丽特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迹终于解一了!④玛格丽特解释说,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而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第三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视网膜的外围区恰好落在她的嘴部和面颊部.由于外围区善于辨别阴影,将蒙娜丽莎嘴角和颧骨部位的曲线突出了,从而显示出笑容.人们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很自然地将视线移到她的嘴部,在看她的嘴时,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⑤为耻证实这个论断,玛格丽特用电脑将蒙娜丽莎士比亚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面部阴影完全消除

时,笑容也随之消失了.面部阴影逐渐加强时,笑容就出现了.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⑥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叹日: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⑦但也有从会说:“ ”

⑧孰是孰非?惟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相关链接:

15.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是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4分)16.细读第4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6分)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论断

17.第6段中加点的“此“指的是(2分)

18.从玛格丽特揭秘过程中可以看出,要探究一个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填写出其中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从文中推断,第7段的内容显然应与第6段相对。请你用一段话来驳斥对方(即第6段)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⑴ 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⑵ 几天拭一,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⑶ “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⑷ 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⑸ “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⑹ “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⑺ 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⑻ 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⑼ 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的目共睹的。

⑽ 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啮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 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下次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 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盲目性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 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 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 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20.第5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1)“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

叮嘱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6分)

(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

(2)选择文中令你最感动的一处,写150字左右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写作(52分)

25.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一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下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第二题: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各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2)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68分)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一)(8分,每空1分,错、漏、添、改一字均不得分)1.明月松间照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 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4 A组:(1)风掣红旗冻不翻(2)塞下秋来风景异(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B组:(1)心忧炭贱愿天寒(2)日出江花红胜火(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4分,每空1分)5.疏远(远离)6 靠近7 停留 8 研究(探究)

(三)(8分)9.(4分,各2分)(1)我小时候喜欢书。(但)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关键词:好,致)10.(2分)书非借不能读。(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11.(2分,各1分)清 袁枚

(四)(10分)12.(4分,各2分)(1)D(2)B。13.(4分)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日,土产,强,知)。14.(2分)得分要点,提出看法:提出看法1分,表述完整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20分)15.(4分,各2分)(1)蒙娜丽莎微笑时隐时现(意到即可)(2)蒙娜丽莎含蓄的笑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16.(6分,“信纸断”2分,其余每空1分)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论断 小凹区 对阴影不敏感,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蒙娜丽莎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外围区 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17.(4分,各2分)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糟蹋艺术 做煞风景的事。18.(3分,答出一点得1分)(1)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丰厚的知识储备(3)锲而不舍的精神(4)勇于实践的精神(5)严谨的科学态度。19.(3分,符合一点得1分)得分要点:(1)能从科学或艺术相结合等角度驳斥对方,确立自己的观点。(2)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3)表述完整。[附原文]“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开之灵当拊掌赞之日: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二)(18分)20.(2分)没有找到水。21.(4分,每空1分)。(1)猛(“拼命”、“毫不客气”等)突出大刘鲁莽直率。(2)轻轻(“缓缓”、“慢慢”等)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22.(2分)要求:符合情境,与水囊、走出沙漠相关。23.(4分,答出一点得2分)要点:(1)给人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给人以生的希望)(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阴。24.(6分)6分:观点或感点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4分:有中心,有内容,语言较通顺。3分:中心模糊,内容空洞,语病较多。

第二部分 写作(52分)25.作文(50分)

参照2004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 写字(2分)

字迹端正,书写认真,2分;字迹沿端正,1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分。附: 2004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满分50分)

等第 综合评分 中心与材料(40%)语言(40%)思路(20%)

A 50~45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像力丰富。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分项得分 20—18分 20—18分 10—9分

B 44~37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有一定的想象力。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思路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分项得分 17—15分 17—15分 8—7分

C 36~27分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分项得分 14—11分 14—11分 6—5分

D 26分以下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四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思想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用语不够恰当。(三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两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分项得分 10分以下 10分以下 4分以下 说明:

A等基准分为48分;B等基准分为40分;C等基准分为31分;D等基准分为20分。

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一项富有特色,期货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50%,得分不超过13分。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错别字较多,标点不正确,总扣分3分。(3个错别字扣1分)

篇2: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发布时间:2011-6-9 12:39:18 信息来源: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作 者:沈郁菁 浏览次数:3 【大 中 小】

江苏自主命制的第八份高考语文试卷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读后的初感是:名家热点入卷

来。

先说名家。文学类文本节选自著名作家宗璞“为一代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青春学子立言”的长篇《西征记》;实用类文本则破天荒地采用鲁迅杂文《捧与挖》;古文为苏轼名篇;鉴赏则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语言运用从鲁迅《药》中化出;课外名句竟为卓然大家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再说热点。“高考作文是否禁用网络词语”的议论,言犹在耳,“咳不容缓”作为遭到阉割的成语就已经赫然出现在了考生面前;病句语料引入“建党九十周年”唱红歌;语言表达则是“我国地震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概括和明确为“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清华百年华诞前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多少字校训事件,也已入了命题者法眼,最后以国学大师名言拈出;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美盟军联手抗日:史学界热点成了大阅读绕不过的背景;发表于1925年的鲁迅杂文,嬉笑怒骂,其实是一篇针砭当下的时文;试卷浓烈的鲁迅元素,其实质是对“中学课本鲁迅作品是多是少”争议的强烈的正面回应;而作文“拒绝平庸”,俨然是对庸俗世风、势利百态的一种严正宣示。

笔者曾用“也有风雨也有晴”评说2010年的江苏卷;现在看来,江苏卷命制者已经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度。一是语音题“躲猫猫”,悄然消失,错别字考查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横空出世”(胜卷在握、相形见拙、咳不容缓)。七年试卷始终如一的命题方向,使“多音字”陷入了无米之炊的绝境,其实完全可以仿效国家考试中心卷那样的“转向”,即向考查常见重点字词转移;然而现在这样一转,风雨顿生。二是命题者“坚持”将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考生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窜入“语言运用”的检测:这究竟是我们对“语言运用”试题内涵的集体误判,还是命题者的理解一再出现偏差?相信读者诸君自有判断。江苏卷的“风雨”之三是:病句命制有点怪。第一,语料不少显系临时编制,而非如全国卷均为真实的实用类媒体语言;第二,难以看到精彩的错误设置(如《咬文嚼字》杂志加以分析的那种病点);第三,同一题的三个错误病点常常重复(今年A项“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C项“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就同属“语序不当”考点)。第四,江苏卷的正项设置和几处病点多为“借用”全国卷设置点(今年的“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的歧义点完全是老掉牙的东西了)。2004-2009年(其中2010年轮空)江苏共命制了6道病句试题,其中错误设项18个。错误设项的具体分布分别如下。结构类病句12项,占66.67%。其中:搭配不当4项,占22.22%;成分缺余4项,占22.22%;语序不当2项,占11.11%;结构混乱2项,占11.11%。表意类病句6项,占33.33%。其中:不合逻辑5项,占27.78%;表意不明1项,占5.56%。对比全国卷相关数据,江苏卷病句试题的命题功力无法与全国卷相提并论。

下面笔者对具体试题略作分析。

从2004年的“古代史分期”、2005年的“基因地理”、2007年的“溶瘤病毒”、2008年的“战略环境评价”、2009年的“洼地效应”、2010年“碳链式反应”直到今年的“我国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江苏卷的“定向概括”是语言运用题的“当家花旦”。其他仿句、话题表述各4次,语体转换3次,语句扩展、语段修改各1次,总体感觉:在全国和各省市五彩缤纷的、花样出新的语言

运用题面前,江苏卷有点“平庸”。

文言文为苏轼《陈公弼传》,行文洒脱,头绪较繁,用词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史传文。虽然“戢”(约束)、“蠲”(免除)不常用,但B项“以公少年易之”之“易”并非“更换”而是“轻视”义想必考生应该通过排除法得出。第六题以“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设题,判读D项当能轻易得手。第七题C项陈公弼“安排他到鄂州做官”一说与文中“诏复以正民为鄂州”的表述相龃龉,但因文中人物事迹较多,做出正确选择或许不易。笔者作了一个有趣的统计,“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004年D项、2005年B项、2006年C项、2007年A项、2008至今年连续四年均是C项,命题者似乎有个“C项情结”。10分翻译始终是学生的“烫手山芋”和“拦路之虎”。(1)句中“淫祠”,意为“不在祀典的祠庙”(“淫”是过多的、额外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的“淫雨”),确译困难。(2)句中“持满”应为“拉满弓弦”,这是难点。(3)句的“贷而流之”是全句枢纽,“贷”即“严惩不贷”之“贷”,意思为“宽恕”,整句意为“宽恕了他,将他流放了”。

古诗鉴赏三小题共10分,命题者给出了“庾开府、鲍参军、渭北、江东、论文”的解释,这些解释恰是读懂读好读透《春日忆李白》的关键。设置了如下三问:(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八年高考,江苏命题者将《唐诗鉴赏词典》与《唐宋祠鉴赏词典》的鉴赏奉为圭臬应是不争的事实。诸君试看《唐诗鉴赏词典》王思宇先生下文,当谓予言不虚。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

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象“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清代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明代王嗣奭《杜臆》引王慎中语誉

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象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言“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令人读完全诗,心中犹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确实道出这首诗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江苏列出的高中14篇背诵篇目:尚未考查有三篇,师说登高虞美人。高中篇目《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2次,《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2次,《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3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次;初中篇目《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和《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则首次出现;课外名句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则相当熟悉;而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于中学生而言则相当冷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是从宗璞先生的长篇小说《西征记》节选而来,命题者拟定了“这是你的战争!”作为选文的标题。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先生曾撰文指出:

“在当今的文坛上,宗璞是一个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孤独的旗帜。她近30年来,在高龄病中笔耕不辍的四卷本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它所描述的时代心声立言。

“尽管《野葫芦引》前三卷是明确地设置在“明伦大学”在八年抗战中的历史脉络中的,以“南渡”、“东藏”和“西征”为叙事结构,谱写了一代中国学人的抗战史诗;但是,在对这三卷的细读中,我认为,我们可以看到,《南渡记》的着眼点在于写“事”――战事暴发,明伦大学师生南渡流亡,《东藏记》着眼点在于写“心”――国难中一代学人的悠悠护国之心,《西征记》的着眼点在于写“言”――为一代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青春学子立言。在《西征记》结尾的《西尾》词吟道:“驱敌寇半壁江山囫囵挑,扫狼烟满地萧索春回照,泱泱大国升地表。谁来把福留哭,欢留悼?把澹台玮的英灵吊?”宗璞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西尾》这几句词,正是我希望表现的一种整体精神。‟这明确指出了宗璞先生以此书立言志向。

“《西征记》把叙事背景展开在抗战末期的远征军与滇地边民携手反击日寇的悲壮画卷上。在叙述中,宗璞先生以汉赋的手法,从军到民、从我到敌,多方位、多层次地铺陈着这场战争的残酷、悲壮,在此底色上,她又以《诗经》一咏三叹的“兴”的手法将英勇献身的学子们的心声咏叹出来。在这部仅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宗璞先生以非常洗练的笔法描写了20余个性格鲜明、气韵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生死言行共同构成了这幅感人至深的抗战画卷。”

这些介绍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欣赏文章。命题者从小说情节的前后关联、细节描写如何体现人物情感活动、对话场景的对比分析与探究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四个角度切入设问,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实施了坚实的考查。

鲁迅杂文进入高考阅读材料,《捧与挖》恐怕是首篇。概括论述思路、分析例证作用、解析例证间的关系、把握核心观点是命题者设置的四个问题,可以上手又感觉无甚把握,或许是

考生的基本感觉。

署名“网友泪凝”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此文不无裨益。

读到鲁迅先生的杂文《捧与挖》时,我真正地感到朴实的语言中弥漫出一种愤懑,一种无奈和一种无声的呐喊。尽管语言略显幽默俏皮,但我想鲁迅先生是悲痛的,因为他痛中国人自以为是的“捧”、自讨苦吃的“捧”;尽管语言不动声色,但我想先生的目的是直截了当的,他希望广大中国民众能够摒弃自以为省力的“捧”,希望人们能够领悟到“捧”的结果是不断的“捧”,“捧”那些不易餍足的人,不断的不安,不安于本想因“捧”而苟安的“捧”。

七十分的作文原题如下。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

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题面文字简捷干净,含义清晰。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观点鲜明,巧妙地将两个看似相同的概念、两种易于混淆的状态作出对比,一“不避”一“不可”,褒贬鲜明,妍媸自现。然后着力于对“平庸”的剖析,直指其实质:“为人”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则“无原则”、“无鉴识”、“无坚守”。由此可见,“拒绝平庸”的真正内涵就是勇于创造,坚持发展,努力上进;就是秉持原则,提高鉴识,始终坚守。要求中的第③条“不必面面俱到”,对考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提示:上述任何一点都是“拒

绝平庸”的题中之义。

换个角度切入,“平庸”的对立面是什么?杰出,崇高,卓越,出类拔萃,更高更远更快更

上一层楼……这样就另开了一面。

如果敢于从“平凡”与“平庸”的对比突入,点明平凡与平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平凡的人,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虽然不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但是少了他不行,千千万万的平凡的人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凡中孕育伟大。平庸,是鼠目寸光,是有能力而不肯发挥,有才华而不愿施展,就像河蚌里拒绝成为珍珠的沙子,自甘埋没。

跳出题面,可作引申。“摧眉折腰”是“平庸”,“我为人民鼓与呼”就是“拒绝平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平庸”,“志当存高远”就是“拒绝平庸”;“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平庸”,“趟着石头过河”就是“拒绝平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平庸”,“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拒绝平庸”;“固步自封”是“平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是“拒绝平庸”;“守株待兔”是“平庸”,“深入虎穴”就是“拒绝平庸”;“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是“平庸”,“芝麻开花节节高”就是“拒绝平庸”;“只看眼皮底下”,是“平庸”“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就是“拒绝平庸”;“杀鸡取卵”是“平庸”,“放长线钓大鱼”就是“拒绝平庸”;“随波逐流”是“平庸”,“世人皆醉我独醒”就是“拒绝平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平庸”,“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拒绝平庸”……

官员不作为是“平庸”;官员的急功近利是“平庸”;官本位是“平庸”;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是“平

庸”……

“平庸”必然落后,“拒绝平庸”一定进步;“平庸”一定保守,“拒绝平庸”必能生机勃发;“平庸”等同麻木,“拒绝平庸”就是清醒;“平庸”只会怨天尤人,“拒绝平庸”就能勇于解剖自己;“平庸”如同行将就木之人,“拒绝平庸”则永葆青春……

我们的生活要“拒绝平庸”;我们的人生要“拒绝平庸”;我们的时代要“拒绝平庸”;我们的世

界要“拒绝平庸”……

“平庸”很“安全”,“拒绝平庸”则可能意味“风险”;“平庸”很“轻松”,“拒绝平庸”有时“阻力重重”;“平庸”常常是“多数”,而“拒绝平庸”往往是“独行者”;“平庸”一定“大浪淘尽”,而“拒绝平

庸”则“流芳百世”。

不人云亦云,不讲空话套话,不临时抱佛脚背几篇范文,不张冠李戴来一篇套作,敢于不写应试八股文,走出平庸,讲真话,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做一篇“拒绝平庸”文,做一个“拒绝

篇3: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所谓理性,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是2009年的18道作文题中包含哪些“公约数”, 二是这些题目最希望考生在哪些方面表现自己。

有哪些“公约数”呢?或者说, 这些题目明晰的或隐藏的内核在“哪儿”显出其共性呢?通过综合分析, 可以看出———

第一, 作文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

四川卷的题目就是“熟悉”, 命题人极直白地似乎带点命令的语气在告诫: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湖南卷的“踮起脚尖”、广东卷的“常识”、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江苏卷的“品味时尚”、湖北卷的“站在______的门口”、山东卷的“见证”、宁夏/海南卷所给的以“诚信”为题的材料, 辽宁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材料, 无一不和考生的现实生活、人生经历紧密相关, 无一不可把自己置身其中, 无一不可设想自己就是言行的主体。

当然, 有些题目乍看字面, 好像与“自己熟悉的生活”隔得远, 如“见证”, “我”不在某案件发生的现场, “我”小小的年纪, 在历史长河里可以忽微得不被人看见……怎么“见证”?错了!面对桌上的饭、身上的衣, 你见证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看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与开放, 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望着朝晖夕阳、长江黄河, 你见证了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哪一样不是“自己熟悉的生活”?

考虑到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特定语境义, 更容易找到与自己熟悉生活的契合点、共鸣点。

第二, 一定要以“小”见“大”。

考场是十分特殊的写作环境, 气氛异常, 时间紧迫, 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转换频繁, 命题或选用材料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有时会很巧妙地从小处着眼。考生一定要能由小及大, 小中见大。如上海卷的材料作文, 说的只是郑板桥的字体, 够小的了。但想到古今皆无, 那是什么层次什么地位?想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那是怎样的丰富与胸怀?想到独特的个性, 那是怎样的鲜明与启发?这些都已从哲学层面思考了, 大不大呢?再如江西卷的材料兽首拍卖, 生意场上的一次交易, 事情的本身大不到哪儿, 谁卖谁买也无关紧要。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多的是, 做的交易多的是, 我们知道 (或愿意知道) 的有几次?从这里头说, 小得很。但“这个兽首”的来历所隐藏的东西, “这次拍卖”所有的背景, “这次拍卖这样的结果”所包含的种种博弈, 却和蔡铭超先生的为人、智慧, 和中国近代史, 和中华民族的感情, 和当代的中国紧密相连, “大”得很。

对这类文题, 当然可以写出深刻犀利的评论, 这需要丰富的学识与人生阅历作支撑, 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应当从小入手, 不要描画“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巨幅了, 只取一滴, 站在通亮处, 让它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好了。没有这样的“小”为基础, 为求见解的高深新奇, 动辄几千年历史、国家民族世界, 极易落入空泛、浮华、搪塞的境地。

第三, 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

作文不是“写”出来而是“想”出来的。命题者为了考生都有得想, 会命制具有相当开放程度的题目, 这自然也就要求考生以尽可能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如全国卷Ⅰ的作文材料, 有众多的“行为主体”:兔子、小狗、小龟、小松鼠、野鸭、青蛙、仙鹤、动物管理局等, 可以说, 他们各自的言行都“有戏”, 都可以引出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 相互间有同有异甚至对立, 怎样既看到联系又看到区别, 既注意个别又关照到全体, 既能有所选择又有所扬弃, 最后找到与自己最好的“契合点”, 没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很难做到。全国卷Ⅱ、北京卷、浙江卷、安徽卷等, 也应作如是观。

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________”, 题目所用的句式, 与课文《项链》的开头一句“她也是……”相仿。整体的语气, 似乎是见到了很多、亲历了很多、思考比较了很多才得出的这么一个判断, 才有的这么一点体会, 带有终于明白的叹息, 带有豁达宽怀的包容。其中的“也”更值得玩味, 从语法讲, 它连接的两部分 (或几部分) 是并列关系, 但从语义和味道上讲, 它后面的句子对前句, 还常有非常细微的补充、让步、无奈等等意味, 联系到所及人物的情感, 更丰富复杂了。只有有了开放包容的心态, 才能有对命题更好的把握。

如何理解“有用”呢?如果说“理性”讲的是认识层面的问题, 那么“有用”讲的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

离开了接受的主体 (考生) , 那些作文题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接受的主体接受了它, 它包含的意义才被激活。2009年的18套作文题希望考生在以下方面表现自己的才华———

第一, 正确解读文题或文题材料。

首先是整体把握, 对材料作文, 此点尤其重要。如全国卷Ⅱ, 涉及到不同国别的三个人, 事件各不相干。要整体把握, 关键在事件当中找到“结点”。道尔顿、安腾百福、乔利都是成功者, 其发明创造和劳作都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 他们的成功都带有偶然性, 他们在某一点上都有超乎常人的韧性。在归纳分析这些“点”的时候, 就会有思维的聚合, 会形成某种“指向”, 这就有了“整体把握”。

其次是“点”的深掘。单个词语的命题, 这个词就是“点”, 弄清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基础。特定情境的附加义是动态的不定的, 是发挥。上下左右辐射是旁及。想象与联想是时间空间的扩张。正反辩证统一是个性与出新的通道。广东卷的“常识”, 初看寻常, 提笔难作, 思之奇崛。按辞书对“常识”一词的释义, 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爱惜粮食、注意卫生, 似乎都是常识, 但是否“常为”“常好”呢, 又似乎到处听到不满之声, 有说不完的话。四川卷的“熟悉”也一样。

给材料的作文, 深掘要复杂些, 因为材料中的“点”, 有的处于“隐形”状态, 需要发现、提炼、聚焦 (这是“点”形成、明晰的过程) , 然后才去深掘 (这是发散、演绎、归纳、由特殊到一般、推陈出新的过程) 。如全国卷Ⅰ, 如重庆卷, 如宁夏/海南卷, 都要这样解读才行。

再次是触类旁通。这在前些年盛行的话题作文中多见, 因为话题作文在文题内容理解上多要求宽泛, 但当下似乎“式微”了。考察今年的18套作文题, 只在天津卷、广东卷那儿看到影子。所以, 顺便提及。

第二, 在题与人 (考生) 之间建立清晰而紧密的联系。

此点在前面“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一节已有分析, 还要强调一句:你写成的文章所展示的认识过程之中, 必须有你;所展现的情感经历中必须有你, 尽管你大可写你之外的任何人, 但这人的情感经历必须是经过你的情感“过滤”了的。

第三, 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法。

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文体不同而有别。有的命题或所给材料有比较清楚的文体指向, 虽然它在后面的要求中有所谓“文体自选”或“文体不限”的话。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上海卷、辽宁卷、江苏卷、宁夏/海南卷、天津卷等写议论文的指向就比较清楚。湖北卷、福建卷较易写抒情散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至于江西卷, 更是明确要求“必须写议论文”。

对于确实不易确定文体的命题或材料, 或者是什么体裁都可以写的命题或材料, 考生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空间, 选自己最擅长的文章形式来作文, 展现自己的才华。

2009年的18道作文题, 9道“文体不限”, 7道“除诗歌外, 体裁不限”, 1道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 1道强调“必须写议论文”。应当说在文体选择上是很自由的。也许, 本来没有哪一道作文题或哪一则作文材料有文体可以限制, 只是长期形成的经验、观念和习惯影响着我们。我们应该在接受一般规律制约的同时, 也能保留求异、求新的趣味和激情, 在考场上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写出不拘一格的作文来。

以上就是2009年全国和分省自主命制的18道作文题体现出来的特点和要求, 2010年的复习备考者应好好琢磨。

篇4: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所谓理性,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2009年的18道作文题中包含哪些“公约数”,二是这些题目最希望考生在哪些方面表现自己。

有哪些“公约数”呢?或者说,这些题目明晰的或隐藏的内核在“哪儿”显出其共性呢?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作文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

四川卷的题目就是“熟悉”,命题人极直白地似乎带点命令的语气在告诫: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湖南卷的“踮起脚尖”、广东卷的“常识”、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江苏卷的“品味时尚”、湖北卷的“站在——的门口”、山东卷的“见证”、宁夏,海南卷所给的以“诚信”为题的材料,辽宁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材料,无一不和考生的现实生活、人生经历紧密相关,无一不可把自己置身其中,无一不可设想自己就是言行的主体。

当然,有些题目乍看字面,好像与“自己熟悉的生活”隔得远,如“见证”,“我”不在某案件发生的现场,“我”小小的年纪,在历史长河里可以忽微得不被人看见……怎么“见证”?错了!面对桌上的饭、身上的衣,你见证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看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与开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望着朝晖夕阳、长江黄河,你见证了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哪一样不是“自己熟悉的生活”?

考虑到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特定语境义。更容易找到与自己熟悉生活的契合点、共鸣点。

第二,一定要以“小”见“大”。

考场是十分特殊的写作环境,气氛异常。时间紧迫,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转换频繁。命题或选用材料会考虑到这些因素,有时会很巧妙地从小处着眼。考生一定要能由小及大,小中见大。如上海卷的材料作文,说的只是郑板桥的字体,够小的了。但想到古今皆无,那是什么层次什么地位?想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那是怎样的丰富与胸怀?想到独特的个性,那是怎样的鲜明与启发?这些都已从哲学层面思考了,大不大呢?再如江西卷的材料兽首拍卖。生意场上的一次交易,事情的本身大不到哪儿,谁卖谁买也无关紧要。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多的是,做的交易多的是,我们知道(或愿意知道)的有几次?从这里头说,小得很。但“这个兽首”的来历所隐藏的东西,“这次拍卖”所有的背景,“这次拍卖这样的结果”所包含的种种博弈,却和蔡铭超先生的为人、智慧,和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当代的中国紧密相连,“大”得很。

对这类文题,当然可以写出深刻犀利的评论。这需要丰富的学识与人生阅历作支撑,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应当从小人手,不要描画“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巨幅了,只取一滴,站在通亮处,让它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好了。没有这样的“小”为基础,为求见解的高深新奇,动辄几千年历史、国家民族世界,极易落人空泛、浮华、搪塞的境地。

第三,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

作文不是“写”出来而是“想”出来的。命题者为了考生都有得想,会命制具有相当开放程度的题目,这自然也就要求考生以尽可能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如全国卷I的作文材料,有众多的“行为主体”:兔子、小狗、小龟、小松鼠、野鸭、青蛙、仙鹤、动物管理局等,可以说,他们各自的言行都“有戏”,都可以引出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相互间有同有异甚至对立,怎样既看到联系又看到区别,既注意个别又关照到全体,既能有所选择又有所扬弃,最后找到与自己最好的“契合点”,没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很难做到。全国卷Ⅱ、北京卷、浙江卷、安徽卷等。也应作如是观。

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题目所用的句式,与课文《项链》的开头一句“她也是……”相仿。整体的语气,似乎是见到了很多、亲历了很多、思考比较了很多才得出的这么一个判断,才有的这么一点体会,带有终于明白的叹息,带有豁达宽怀的包容。其中的“也”更值得玩味,从语法讲,它连接的两部分(或几部分)是并列关系,但从语义和味道上讲,它后面的句子对前句,还常有非常细微的补充、让步、无奈等等意味,联系到所及人物的情感,更丰富复杂了。只有有了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有对命题更好的把握。

如何理解“有用”呢?如果说“理性”讲的是认识层面的问题,那么“有用”讲的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

离开了接受的主体(考生),那些作文题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接受的主体接受了它,它包含的意义才被激活。2009年的18套作文题希望考生在以下方面表现自己的才华——

第一,正确解读文题或文题材料。

首先是整体把握,对材料作文,此点尤其重要。如全国卷Ⅱ,涉及到不同国别的三个人,事件各不相干。要整体把握,关键在事件当中找到“结点”。道尔顿、安腾百福、乔利都是成功者,其发明创造和劳作都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他们的成功都带有偶然性,他们在某一点上都有超乎常人的韧性。在归纳分析这些“点”的时候,就会有思维的聚合,会形成某种“指向”,这就有了“整体把握”。

其次是“点”的深掘。单个词语的命题,这个词就是“点”,弄清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基础。特定情境的附加义是动态的不定的,是发挥。上下左右辐射是旁及。想象与联想是时间空间的扩张。正反辩证统一是个性与出新的通道。广东卷的“常识”,初看寻常,提笔难作,思之奇崛。按辞书对“常识”一词的释义。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爱惜粮食、注意卫生,似乎都是常识,但是否“常为”“常好”呢,又似乎到处听到不满之声,有说不完的话。四川卷的“熟悉”也一样。

给材料的作文,深掘要复杂些,因为材料中的“点”,有的处于“隐形”状态,需要发现、提炼、聚焦(这是“点”形成、明晰的过程),然后才去深掘(这是发散、演绎、归纳、由特殊到一般、推陈出新的过程)。如全国卷I,如重庆卷,如宁夏,海南卷,都要这样解读才行。

再次是触类旁通。这在前些年盛行的话题作文中多见,因为话题作文在文题内容理解上多要求宽泛,但当下似乎“式微”了。考察今年的18套作文题,只在天津卷、广东卷那儿看到影子。所以,顺便提及。

第二,在题与人(考生)之间建立清晰而紧密的联系。

此点在前面“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一节已有分析,还要强调一句:你写成的文章所展示的认识过程之中,必须有你;所展现的情感经历中必须有你,尽管你大可写你之外的任何人,但这人的情感经历必须是经过你的情感“过滤”了的。

第三,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法。

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文体不同而有别。有的命题或所给材料有比较清楚的文体指向,虽然它在后面的要求中有所谓“文体自选”或“文体不限”的话。如全国卷I、全国卷Ⅱ、上海卷、辽宁卷、江苏卷、宁夏,海南卷、天津卷等写议论文的指向就比较清楚。湖北卷、福建卷较易写抒情散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至于江西卷,更是明确要求“必须写议论文”。

对于确实不易确定文体的命题或材料,或者是什么体裁都可以写的命题或材料,考生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空间,选自己最擅长的文章形式来作文,展现自己的才华。

2009年的18道作文题,9道“文体不限”,7道“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道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1道强调“必须写议论文”。应当说在文体选择上是很自由的。也许,本来设有哪一道作文题或哪一则作文材料有文体可以限制,只是长期形成的经验、观念和习惯影响着我们。我们应该在接受一般规律制约的同时,也能保留求异、求新的趣味和激情,在考场上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写出不拘一格的作文来。

篇5: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语文

1.D2.C3.A4.B5.A6.C7.D8.B

9.(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10.(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11.(1)卒相与欢。(2)将有事于西畴。或棹孤舟。(3)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

12.专业化教育,命意

13.C14.D

15.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16.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17.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18.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19.答题要求:所写文字必须紧扣阿必“不肯睡觉”,能体现人物天真、可爱等特点,并符合生活逻辑。

20.答案要点提示: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

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

21.答案要点提示:前者谈的是人的天性中不是产生好的东西,便是滋生坏的东西,对其中好的要培养,坏的要铲除;通过设喻,侧重修身实践方法的揭示。后者谈的是人们应积极看待个人的修身过程,只要不懈努力。必将趋于完善;通过批驳,侧重修身实践应具的态度。

第一则材料启示人们,应常怀惕厉之心,反躬自省,辨善别恶,进而付诸行为,去恶扬善,提升自我。

或:第二则材料启示人们,应树立正确人生目标,防止消极怠惰、自暴自弃,只要积极行为,并持之以恒,就可不断接近理想目标。

篇6:18年河南中考语文卷

21.按要求作文。

⑴请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篇文章:他们两人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06年:

28.下面两个作文题,任选一题

(1)请以“我与水”为题,或者以“我与水”为写作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请以“发生在 纠纷”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作文必须写在试卷的方格纸上。07年:

22.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08年: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09年: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打拳踢毽;草坪上,一家老少围着蹒跚学步的幼儿逗趣;生日聚会,三五知己送上诚挚的祝福……这种和睦快乐、融和温馨的情景常在生活中出现,你有驻足欣赏过吗?你发现了什么?

请以“其乐融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 校的名称。10年:

22.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奖励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11年: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 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2年:

22.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13年:

23.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4年:

23、按要求作文。(60分)请以“迟了一分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5年: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件。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广州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广州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地铁客的风格》一文的内容。16年: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独立宣言》一文的内容。

17年: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8年:

上一篇:高中毕业感言简短精辟下一篇:管理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