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训练方案

2024-06-08

运动会训练方案(共14篇)

篇1:运动会训练方案

校运动会运动员训练方案

为迎接2011年校运会,增强学生们的体质,根据本院学生客观实际制定该方案。重在调整运动员竞技状态,帮助运动员恢复体能,备战校运会,因此制定该计划。一·训练时间

10月8日至10月20日 早上6点40至7点 40 晚上6点30至8点30 二·训练地点 中苑操场

三·准备活动与基础练习

1·热身跑:该项目目的使运动员增加肌肉缩短速度和量,改善肌肉肌腱韧带以避免伤害。

2·压腿:该项目使运动员韧带充分舒展,可是=使运动幅度加大,减少运动中的伤害。

3·小步跑:该项目主要增加动作频率,提高步频。四·专项练习

(一)、长短跑训练:

1、协调性:

协调性是影响短跑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跑得快,你必须协调四肢的动作和力量的运用。任何不正确或效率低的肢体动作都将不利于短跑成绩的提高。因此,进行训练以使身体动作在短跑时协调(按合理而适当的顺序运用肌肉)而有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抬腿跑、后踢腿跑等短跑训练方法和练习就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速度: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使你的肢体动作和力量的运用都很协调,如果速度不够,作为短跑运动员你还是跑不快。非常幸运,你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你的速度。例如,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3、力量:

力量也是另一个显著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力量有助于提高步长、步频,同时也影响其它的训练参数。一个协调性好、速度快的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仍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比如,没有力量,你起跑时就没有爆发力,或者在400 m的冲刺阶段没有能力保持充分的抬腿。广义上,力量训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般性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

一般性力量训练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全面而平衡的力量基础,这是专项力量和技术训练的根基。因此其基本目标是为运动员进行更高级的训练做准备。举例说来,一般性力量训练可采取这样的循环训练:以相当于运动员自身体重的阻力进行力量训练,或者以运动员自身体重的20~100%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做2~3组,每组重复8~12次。

专项力量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最适合各种短跑项目需要的力量。因此100 m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将不同于400m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专项力量练习同短跑动作密切相关,并直接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技术。例如,可用牵拉带、高抬腿跑、跨步跳、跳绳、跨步过栏、上坡冲刺等来进行抗阻力量练习。

4、柔韧性:

柔韧性也是显著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即使一个强壮、协调性好、速度快的运动员,其短跑成绩也不会达到最佳。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是提高短跑速度所必需的。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就将限制住你的步长和步频(由于爆发力下降)。应特别注意以下部位的柔韧性:跟腱、腓肠肌、腘绳肌群、髋屈肌群、髋伸肌群、双肩和躯干。

5、耐力 :

耐力是另一个对短跑成绩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即使在100m比赛中,短跑运动员在冲刺阶段的速度都会变慢。大多数人过去常说,卡尔•刘易斯是100m跑冲刺最快的人,但事实上他是速度减慢最少的人。广义上讲,耐力训练也可分为两类:一般性耐力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一种加速跑与慢跑交替进行的中长跑训练方法)

一般性耐力训练的目标是改善、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这包括:持续的放松跑、法特莱克跑(加速跑、慢跑交替进行)、需要持续运动的比赛(如足球等)、间歇跑(即中等强度的400m跑,伴以极短时间的休息),循环训练等。

专项耐力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适合各种短跑项目的不同竞技需要的耐力。所有的短跑项目都需要某种程度和形式的耐力,而对每种短跑距离而言,所需耐力的程度和形式都会有所变化。跑短距离短跑的运动员需要良好的非乳酸无氧耐力。改善这种耐力的例子或方法有:(1)以90%的强度进行4~8次80m~150m跑,每次休息1~5分钟;(2)以90~95%的强度进行50m~80m跑,每组3~5次,每次休息2~4分钟,进行3~4组。跑长距离(即400m)短跑的运动员需要良好的乳酸无氧耐力。改善这种耐力的方法包括:(1)以90%的强度进行1~3次150m~500m跑,每次休息15~30分钟;(2)以80~85%的强度进行100m~600m跑,重复6~12次,每次休息3~6分钟。

二、田赛训练: 每天以循环递增的方式训练,逐渐提高水平。

三、接力训练:

主要联系接力棒的传递。

四、跳大绳训练:

主要训练其协调性,韵律以及默契程度。在节拍和口号的带动下逐渐提高水平

要点提示:

每次重复练习的时间目标=(项目最好成绩×100)/(需要的运动强度×100)

即:400m最好成绩为50秒的运动员,以90%的强度进行训练,则

每次重复练习的时间要求=(50秒×100)/(90%×100)=55.6秒

所需器材:大绳

2* 20元

总计

40元

食工院学生会 体育部

2011,10,07

篇2:运动会训练方案

运动员训练时间定为20天,主要目的在于激活和保持队员的应试状态。

06级运动员训练于26号开始,07级运动员于29号开始。

由于体育特招生须准备和参加省运会,所以运动员的训练指导工作须由06级和05级的有参赛和训练经验的或年级体育部同学负责,这需要年级学生会的支持。

训练时间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一星期训练五天,周六测试运动员成绩,周日休息。

体育部干事每天早晨六点二十就应该到达旧体育场,并且把训练器材搬到体育场,准备好运动员的签到工作。

组织训练的过程中,体育部每个副部长负责一个大项(共四个大项:短跑、中长跑、弹跳、投掷)的运动员签到及训练。

运动员到达训练场地后先签到,然后由个大项的负责人带领所有队员统一热身,再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由负责人带领所有队员统一做放松运动,领取早餐并解散。

一名副部长负责后勤,主要内容有运动员饮用水和早餐。

训练内容:以体能恢复训练为主,辅之以技巧培训。训练之前,所有队员在体育部人员组织下集体做热身活动。

短跑选手以冲刺跑、弯道跑和起跑技巧为训练内容,辅之

以耐力训练;

中长跑选手以耐力训练为主要内容;

跳远及三级跳选手训练内容有冲刺跑、起跳技巧训练及弹跳

训练,立定跳远及跳高选手训练起跳技巧及弹跳;

投掷类选手学习运动技巧。

训练应在校运会开幕前三天结束,在这三天里,院学生会负责带领运动员做一些赛前准备活动,时间定在每天下午5点半开始,为时40分钟。

训练过程中院体育部负责训练器材的准备和保管,工作人员不足时需要院学生会和年级体育部的支持。

训练期间为运动员提供饮用水。

训练期间,应为队员提供早餐;在训练结束后对参加了校运会的同学给予训练补助。

饮用水:训练20天,每天一桶8元,总价160元;

早餐:110人,训练20天,每人每天3元,总价6600元;

训练补助:110人,训练20天,每天3元,总价6600元。

篇3:运动会训练方案

短跑是径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运动强度最大的项目, 主要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由于它们距离不同, 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不同, 因此体内所需能量供应形式也各不相同。对于短跑运动的供能原理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在现实的训练实践中, 很多教练员还是忽视短跑的供能原理而进行盲目性的训练, 导致运动员运动成绩停滞不前或者甚至下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本文以短跑运动的供能特点为基础, 制定了几种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的科学化方案, 与广大教练员、体育教师予以探讨, 期望对短跑训练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短跑运动的供能特点

人体供能系统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视角看, 主要分为无氧氧化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无氧氧化系统分为磷酸原供能系统和乳酸能供能系统, 主要适用于强度大、时间短的运动, 例如:短跑100米、200米和400米项目。有氧氧化系统指的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生能, 主要适用于运动强度低、时间长的运动, 例如:中长跑项目。

1. 磷酸原供能系统

三磷酸腺苷是肌肉收缩的唯一直接能源。当肌肉活动时, 最先供给肌肉收缩的能源是三磷酸腺苷。贮存在肌细胞中的ATP不断进入横桥中, 在三磷酸腺苷酶 (ATP酶) 的催化下, 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 (ADP) 和无机磷酸 (Pi) , 同时释放出能量, 使横桥反复摆动, 牵动细肌丝滑动, 从而使肌纤维缩短, 以完成机械功[3]。即:ATP→ADP+Pi+能。

2. 乳酸能供能系统

当持续运动10秒以上, 且运动强度很大时, 机体所需的能量已远超出磷酸原系统所能供给的, 同时机体的供氧量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这时仅靠磷酸肌酸 (CP) 分解供能还是不够的, 此时, 运动中所需ATP再合成的能量主要依靠肌肉中的肌糖原和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来提供, 即肌糖原和葡萄糖酵解为乳酸的过程中生成ATP, 释放能量。

三、短跑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案

短跑是周期性运动中强度最大的项目, 它要求人体达到最高的位移速度和将最高的位移速度尽量保持到终点的能力[3]。前者称为速度, 后者称为速度耐力。二者是决定短跑成绩的关键因素。若提高短跑成绩, 则必以大力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为基础。若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 则必根据短跑供能特点, 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训练方案。

1. 速度训练

发展速度素质, 主要是发展ATP快速分解和CP无氧再合成的能力, 尽量减少糖硣解参与供能。从运动强度是引起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刺激这一生理特点来看, 只有通过肌肉最大强度、甚至超强度的运动, 使ATP和CP消耗到一定程度或耗尽, 才能提高ATP、CP数量。

2. 速度耐力训练

在发展速度的同时, 还要进行速度耐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的意义在于推迟后程减速的出现, 使最高速度保持较长一段距离, 尽量减少后程减速。其主要能量来源是糖硣解。而提高糖硣解供能能力的关键则是:增强机体产生乳酸和耐乳酸的能力。

短跑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糖酵解。只有根据短跑供能特点, 选择最适宜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和合理间歇, 才能获得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训练的最佳效果。短跑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案的基础是大力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对于速度训练需进行6-10秒的极限运动, 并且合理控制间歇时间;对于速度耐力训练, 需增强机体产生乳酸和耐乳酸的能力, 把最高心率控制在180-190次/分, 并充分注意间歇时肌肉的放松, 待心率恢复到120-140次/分左右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参考文献

[1]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36-38.

[2]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113-115.

[3]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5-88.

[4]孙风华.短距离项目无氧训练时的体能补充[J].田径, 2006 (4) .

篇4: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研究

摘 要 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对训练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技术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起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因素。本文就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心理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沟通与合作认同以及合适的心理训练方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心理训练

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素质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领域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都得到了快速而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运动训练中的另外一个课题:心理训练,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虽然,心理训练,在教科书中还不能成为一个成熟而完备的理论,但却是进行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训练是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教练员教练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针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一、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并不是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附属品,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有效而和谐的整体,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是教练和运动员自身都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田径领域的楷模,莫里斯•乌维翁先生曾经说过“撑杆跳高的效果是通过运动员寻找用力点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找好用力点可以使运动员使用好支撑杆并更好地接受支撑杆传送给他的力量,这样,运动员的信心和技巧在此有了直接的联系。运动员信心不足可能会通过收缩肩膀表现出来,这将严重影响推杆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给与他技术方面的建议对他没有任何帮助,而是要从心理方面入手。重要的不仅是让他注意到自己的肩膀后缩,而且要让他自问为什么会收缩肩膀,并且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无疑对于所有的项目都是行之有效的。”莫里斯.乌维翁先生的这段话,很好的证明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二、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充分的沟通和认同,是心理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

在日常运动训练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心理训练,教练和运动员之间必须要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需要两者同时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对一名合格的教练员来说,只有对运动员的技术状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都有充分的了解,才是对运动员的合理而完整的认知。

一般来说,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体能状态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评估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准确的评估出来,而分析了解并充分认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则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说教练员应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心理训练,逐步加深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认识,并通过得到的认识来调整和指导自己所指定的训练计划,已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另外,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特别是心理训练计划时,应该让运动员充分的参与进来,当运动员自身了解并理解,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计划时,那也就基本达成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认同与合作,从而会使所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有效。所以说,心理训练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充分了了解沟通,并且在了解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完美的认同与合作,才会收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三、合适的训练方式,是正确而有效的实施心理训练的基础

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所以说,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的训练过程当中,持之以恒的不断开展并改进。所以说不断摸索合适而有效的心理训练的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训练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训练刚开始对运动员整体技术的潜在效力没有完全掌握的时候,可以运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独特方法,运动员与教练员合作进行大胆尝试找到最适合的办法。但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随时把握尺度,以免做法太过,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另外比较常见而有效的方法是在训练员中间营造一种健康而活跃的集体氛围,让他们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增加团队成员的活力,而且会因为这种活力激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投入度和释放的能力激情,在此过程中,团队中的成员在训练中是合作的关系,在教练设定的比赛中就是竞争的对手,这样不但能让他们得到训练,而且在训练同时得到与他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会避免以个人为中心的情况的出现,时刻准备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分享,所有的人不管表现如何都会得到帮助。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训练方式时,集体的人数不宜过多。过多的人数会导致教练员无法顾及每个运动员自身的情况,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四、如何面对失败与成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失败几乎是每个运动员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都要经历的,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促成下一次的成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成功是令人欢欣雀跃的事情,然而实际上,成功是比失败更难处理的事情,因为目标达成后,如何继续维持以往的动力,成功后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找到之前的激情,都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对运动员以后的运动生涯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说日常的心理训练一定不可忽视“如何面对成功”这个方面。而应把如何引导运动员用正确的心理和心态去面对失败与成功作为日常心理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赛事中运动员们的表现,心理训练问题在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训练过程,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体育工作者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有针对性的对以往的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对运动员的心理成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26.

[2]阿•杰尔卡奇,阿•伊萨耶夫.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教练员的教育艺术.1983.22.

篇5:运动会训练方案

一、目的为了迎接2013年校运会,增强同学们的体质,根据本院学生客观实际制定该方案。重要调整跳远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帮助运动员恢复体能,备战院运会,因此制定该计划。

二、举办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三、承办单位:管理学院学生会分会体育部

四、时间(表格形式)

无七八节课

15:45—16:00 热身跑操场2圈+压腿

16:00—16:20 专项基础训练1

16:20—16:35 休息

16:35—17:00 专项基础训练2

17:00—17:15 自己跳沙池找感觉

17:15—17:30 放松肌肉、总结有七八节课 17:30—17:45 热身跑操场2圈+压腿 17:45—18:05 专项基础训练 18:05—18:20 自己跳沙池找感觉 18:20—18:30 放松肌肉、总结

五、地点:广东白云学院西区运动场

六、规则:跳远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为了便于分析,将它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

a)助跑:是为了获得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起跳做好准备。助跑距离男子一般在35—45米,约跑18—22步;女子一般在30—38米,约跑16—21步。速度发挥快的可适当减少步数,反之可适当增加。

b)起跳:起跳的任务是改变身体重心向前运动的方向,腾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跳出优良成绩。

c)腾空:起跳后,在空中所做的动作都是为了保持平衡,推迟着地时间和为落地创造条件。空中动作一般有三种: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d)落地:尽可能的推迟脚着地的时间,安全落地。着地后屈膝缓冲,骨盆前移,使身体迅速移过落地点,避免后坐。

七、训练内容

训练注意事项:穿着适宜运动,宽松,穿有弹性的鞋,尽量减少首饰的佩戴(尤其是颈间的饰物。

训练内容:

a.热身运动:慢跑两圈,400m一圈;

压腿,拉伸腿部肌肉;

活动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b.专项基础训练:

①速度训练: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过渡到加速跑,每项两组,一组一次,距离

为50~60m。

步频练习,依次进行30/50/70M跑,每次回程慢走休息,起点启动,各

一组。②跳跃训练:单足跳、跨步跳、换腿跳、连续蛙跳,每项两组,一组一次,距离为30m ③力量训练:负重深蹲20次*5组,负重深蹲跳20次*5组,后期还可以加入杠铃训练。

④腰腹肌训练:仰卧起坐,两人一组,随机组合,20s为一组*3组。

c.跳沙池找感觉:

开始的训练

试跳8次,每种方式两次,选择一种助跑开始方式

试跳5次,找到自己的起动处和最后5~6步处,做好标记

试跳6次,每种方式两次,选择一种空中动作

试跳6次,每种方式三次,选择一种落地动作 之后的训练 原地重复助跑技术动作5次,试跳3次 原地重复起跳动作5次,试跳3次 原地重复腾空动作5次,试跳3次 将各部分要领结合起来,试跳至时间结束 注意:试跳过程为轮流试跳,不得由一人或组建小团队霸占场地。

八、运动员规则

助跑 : 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得触及起跳线以后地面。

起跳 : 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得触及起跳线以后地面;不得在跑道外起跳。

腾空 : 不得采用任何空翻动作。

落地 : 不得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沙池)以外地面,而区外触点较区内最近点离起跳线近。

完成试跳后,不得向后走出落地区。

十、注意事项

事务注意事项:

a.第一天训练时,运动员应将其课程表交至指导老师处,以便指导老师安排训练内容。b.如需请假,请提前一至两个小时像指导老师说明,不得迟到和无故缺席。c.训练前应做好热身运动,训练后应做好放松,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向指导老师反映。练习注意事项:

a.注意练习安全。练习前要挖好沙坑,尽量挖深点,以保证落地安全。

c.反复体会快速助跑与有力踏跳相结合的技术,使二者很好地衔接起来。

d.反复丈量助跑步点,以保证踏跳的准确性。

e.空中动作以先掌握好蹲踞式为主,因为它是另几种动作的基础。

f.练习跳远必须与提高快速跑能力和加强腿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十一、奖励方式:在校运会中获得前三名的同学,指导老师将请吃宵夜。

管理学院学生会分会

体育部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十二、附表:

a.运动员课程表,便于指导老师安排训练时间。

b.由于天气原因,改为早训的时间安排。

早训时间

6:30—6:45 热身跑操场2圈+压腿

6:45—7:00 专项基础训练

7:00—7:15 自己跳沙池找感觉

7:15—7:20 放松肌肉、总结

十三、紧急方案:

a.当天下午因天气原因导致无法训练,训练时间讲改至第二天早上。

b.若运动员在校运会之前受伤,将视受伤程度决定是否参加比赛,如受伤程度较轻,恢复后

继续训练和比赛,如受伤程度较重,将挑选其他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

c.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对于训练方案有意见,指导老师将耐心听其意见及给出合理解释,必要时更改训练方案。

d.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口角,指导老师将努力协调在课余的时间了解双方问题所在以

篇6:运动会训练稿件

花落多悲,也只是瞬间

胜利光荣,只代表过去

失败遗憾,却是前进动力

篇7:运动会前的训练-

这次南风学院的运动会不仅要和别的学校的人比赛,还会有城里的大人物要参加,所以会比往年更加别开生面,小庄报了“霹雳球”,就是10人一组去争抢一个群,然后用脑袋顶,谁顶的`多谁就赢了。

无音报的是最简单却也是最耗费体力的跑步。

下周就比赛了,体育老师用严肃的口气说道:“所有同学都必须认真锻炼,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关乎着学校和班级的荣誉!”

同学们有气无力的回答道:“知道了!”锻炼时,同学们卖力极了,“无音无音,我去啦!”“嗯。”

训练开始了,裁判员吹了一口哨,手中的枪“崩”地一声响,运动员像离线的箭一样跑了出去,无音在心中说道:风之元素,开启!顿时,无音的脚离开了地面,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情况下,毫不费力地飞快跑了起来,很快就跑到了终点。

小庄那边,所有人都疯狂的抢着球,训练完,小庄找到无音,抱怨道:“无音,那人真可恶,我马上就要顶到球了,她竟然故意绊了我一下!”说完还挥了挥拳头。无音微微皱了下眉,“嗯。”

篇8:运动会训练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 年9 月~2011 年9 月在我科就诊的脑损伤患儿116 例, 均有窒息、早产或低体质量等围产期高危因素, 运动发育落后1~2 个月或有异常姿势,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ABA) ≤36 或/ 和影像学异常[1], 男62 例, 女54 例;年龄2~4 个月。根据首次入院日期随机分为A、B两组, 另选取同期体重、年龄、身长相当的正常足月出生婴儿30 例为对照C组。A组64 例, 男35 例, 女29 例;出生体重1860~4 350 g, 平均体重 (2.94±0.64) kg, 胎龄 (29+4) ~ (41+6) 周, 平均 (36.94±2.82) 周;B组52 例中出生体重1 950~ 4 150 g, 平均体重 (3.05±0.54) kg, 胎龄 (29+3) ~ (41+4) 周, 平均 (36.82±3.04) 周。A、B两组在性别、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围产期情况以及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比较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体格检查及量表评估

A、B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测量身长、体质量、头围, 并进行心、肺、腹部检查, 神经系统主要检查视听反应、运动、肌力、肌张力、反射等, 有异常者进一步查头颅CT或MRI、脑电图、宫内感染指标, 听力障碍者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C组正常婴儿门诊测量身长、体质量、头围;所有婴儿均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同一名人员采用儿心量表进行评估, A组患儿入院后, 同时由两名受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评估资格的人员采用PDMS-2量表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按其配套训练方案进行训练。

1.2.2干预方法

B组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方法, 包括触觉刺激、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婴儿体操、指导合理喂养、运动疗法、理疗及药物等。A组患儿采用综合干预的基础上, 根据PDMS-2评估结果制订康复计划、设定训练动作, 指导家长参与训练。C组婴儿进行一般家庭教养, 未进行医学干预。

1.2.3疗效评定

治愈: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正常, 异常表现或残留的原始反射消失[6];有效:运动功能有改善, 但原始反射残留, 肌张力仍异常;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1.2.4发育商评定

干预3月后有同一名评估师采用儿心量表进行评估。同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

1.2.5治疗成本分析

对A、B两组治愈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三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干预前三组体格发育及发育商比较

A、B、C三组中身长、体质量、头围相比无显著性, P >0.05;三组发育商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 P >0.05。而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 P <0.01。详见表1。

(±s)

2.2 干预3 月后三组体格发育及发育商比较

表2 显示, A、B、C三组中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无显著性 (P >0.05) ;发育商 (DQ) A组明显高于B组 (P <0.01) , 而A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 (P >0.05) 。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 (P <0.05) 。

(±s)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详见表3。

注:与B组比较, 有效率从80.76%增高到87.50%, 但无显著性 (Z =1.026, P =0.305>0.05) 。

2.4 两组治愈患儿的成本分析

详见表4。

2.5 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除个别患儿在刚接受治疗时哭吵外, 绝大多数患儿能耐受, 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围生期一些因素尤其是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非进行性脑组织损伤, 易导致行为神经发育迟缓、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听觉或视觉障碍、语言和情感障碍等[2]。近年来,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的普遍建立和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脑损伤患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但同时使神经系统疾病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增高,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对脑损伤患儿早期进行恰当的综合干预, 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改善脑损伤患儿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负担[2]。

干预前后正确的评估是如何进行适宜干预的前提, 是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其中运动评估及干预是综合干预中的重要一环, PDMS-2 对脑损伤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可以进行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准确评估, 确定其粗大运动功能与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是否存在相对偏离[5]。该量表还配套有运动发育干预训练方案, 根据评测结果可以确立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7]。对A组64 例脑损伤患儿入院后即进行PDMS-2 评估, 并根据评定结果, 按照配套训练方案, 针对每个落后患儿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使这些患儿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各能区的运动技能。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3 个月观察患儿的体格发育发现A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较B组高, 而低于正常对照C组, 但均无显著性;儿心量表评估其发育商发现A组DQ显著大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而与对照C组相比仍有差距, 但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恰当的被动运动刺激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运动技能, 纠正不良姿势, 而且通过对大脑的不断刺激, 也有利于改善患儿智能。A、B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分别为87.00%和70.00%, 无显著性;两组治愈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A组均小于B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说明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不仅可以使落后孩子在发育中进步更大, 而且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家长参与其中, 懂得如何去帮助自己的孩子, 并看到孩子身上所蕴藏的潜力, 从而提高家长对治疗的兴趣和信心, 有利于培养父母与孩子的感情[8]。与文献报道对脑瘫患儿[9]和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0,11,12,13,14]采用PDMS-2 进行干预前评估, 并参照该量表中的动作方案设定训练动作, 使这些患儿运动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结果一致。体质量、身高、头围、疗效评定无显著性, 这可能与本组观察样本量小, 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PDMS-2 可以全面评估患儿的运动功能, 帮助医生对运动落后患儿各能区的发育水平进行准确评估, 其配套方案对提高这些患儿的运动技能效果显著, 而且易学易用, 对评估疗效、制定康复计划、降低医疗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PDMS-2) 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年龄23个月脑损伤患儿116例随机分为A组、B组, 并选取同期正常婴儿30例为对照组C组。各组婴儿干预前均进行儿心量表评估, A组患儿干预前同时采用PDMS-2进行评估, 并根据结果运用其配套训练方案进行干预, B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3个月后再次对各组患儿用儿心量表进行发育评估。同时对治愈患儿进行治疗成本分析。结果 3个月评估显示两组患儿发育商都有所提高, 但A组患儿发育商显著高于B组 (P<0.05) ;治愈患儿成本分析, 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小于B组, 二者相比有显著性P<0.05) 。结论 PDMS-2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在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中意义重大且可降低医疗成本。

篇9:武术运动恢复训练

恢复的过程应该是渐进的,粗略地讲,用于恢复训练的时间同运动员中止训练的时间大致相同。如果伤痛使运动员中止训练2周,那么就仍需要2周的时间用于完全恢复。但这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规律,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受运动员在停止训练这一段时间里的情况影响。如果运动员只是停止训练数周,一般需要超过数周的时间来恢复;如果在停止训练的2周中进行适当活动,那么运动员完全恢复的时间可能就会少于2周。另外,运动员在一开始恢复训练时绝对不要尽全力。经验告诉我们,当运动员进行恢复训练时,由于事先经过了休息,他们在第一天的表现会非常好,甚至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惊讶,但不幸的是,他们受伤的部位尽管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因此,在训练中尽全力或接近全力,就会使受伤的部位再次受伤或伤势加重。从中可以看出,在训练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逐渐地上升是十分重要的,身体受伤所造成的机能不良不仅使运动机能受到影响,也使得训练,恢复能力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其恢复训练并事先进行精心的安排。

众所周知,过度训练的现象时常发生,这经常是由机体未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恢复而造成的,当机体出现疲劳状态时,运动员会表现出无精打采、肌肉酸痛并导致反应下降,而运动员在心理和身体未得到充足恢复时,是很难激发出训练动机和热情的。一旦运动员机体产生慢性疲劳,并且运动员机体得不到充足时间的恢复,就很可能会导致其,恢复系统的崩溃。任何人对应激反应的恢复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训练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在日常训练,尤其是大强度训练中,赛前、赛中、赛后的疲劳恢复也是尤为重要的。恢复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改变一下训练节奏,采用一些闲暇的活动,甚至交叉训练,都可以达到恢复机体的目的,这些方法被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称为积极性休息。

疲劳的运动员最需要休息,这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人都知道失眠会妨碍运动员的身体恢复,所以,学会休息,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将有助于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饮食营养与休息一样,在运动员全面恢复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动员经常为控制体重而节食,会造成他们体内机能失常。蛋白质是运动员机能恢复不可缺少的物质,体内缺乏足够数量的蛋白质,就不能保持和恢复肌肉力量。因此,合理地安排运动员的饮食,对其进行营养搭配,对更好地进行恢复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大强度训练和比赛中,机体恢复所必需的另一种营养物质是水。大多数运动员对水和饮料的摄入十分谨慎,因为这是他们减轻体重计划中最先考虑的。事实上,人体对食物的耐受程度比对水的耐受程度大,当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时,一些重要的电解质的含量会下降到很危险的水平,体液蒸发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也可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因此,水在恢复训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有些运动员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而一些运动员更多地需要周边环境的影响,与同伴的交谈对缓解紧张和焕发精神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赛前或比赛间歇听听音乐或模拟想象,可以使运动员摆脱比赛压力,适当程度的幻想也能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

调整情绪对运动员身体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挫折时,他们的情绪可能乐观也可能悲观。帮助他们解决情绪中的消极因素,及时对运动员加以鼓励和激励,对恢复运动员的精神会有很大的帮助。

篇10:县田径运动会训练计划

2012年下学期

为了迎接区市县径运动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较的好成绩,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训练计划:

一、计划目标、任务

1、迎接区市田径运动会,促使我队运动员顽强拼搏,以更高的运动技能迎接比赛,争取能拿到好的成绩。

2、做好新队员的选材,吸收新的队员,做好队伍的衔接工作。

3、全面发展队员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队员名单 兵乓球:

男:戴辉、刘传、叶广洪、田健华、吉彬 女:田慧敏、钟爱萍、杨东霞、黄洁、钟宁 羽毛球:

男:戴诗军、钟健明、吉彬、田健华、戴辉 女:钟燕玲、田莉梅、钟宁、黄洁、杨东霞 田径:

男:戴辉、刘传、赖辉海、田健华、卢东海、田佳欢、李启贤、张刘 女:王云、钟春梅、田莉梅、田俊、曾慧玲、田瑞梅、刘小珍、钟爱萍

三、训练计划

1、训练目标:(1)、增强队员身体素质,全面恢复体能;(2)、通过训练提高队员运动技术、技能,使能在比赛中达到最好成绩。

2、训练重点:

重点抓住短跑、中长跑、投掷项目的训练,以争取能在区市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

3、训练时间:

2012年9月10日至2012年10月31日;早练:6:30至7:30; 下午:4:20至5:20。

4、各项目指导教师

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胡冲、曾友祥

5、具体训练计划: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弹跳等等素质。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要求:

1、队员准时出席训练,训练要认真刻苦:

2、队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之间要有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为学校争荣誉的思想。

(二)、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专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定期检测队员的运动成绩,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要求:

1、队员掌握从事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

2、队员运动后要进行积极的放松练习,增强营养的补充;

3、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能力,因此要提高比赛的发挥能力。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上犹梅水中心小学

篇11:运动会前的魔鬼训练

再过几天就我们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我们班为了拿到全年级第一,开始了运动会前的“魔鬼训练”:

一、冒雨练习。

上个星期三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告诉我们11月要开运动会。于是,我们选好人后,在星期四的下午上课前冒雨练习接力赛。练了不到十分钟,我们每个人的衣服、头发都被“好心”的雨水“洗”过了。豆大的水珠从我们的头发上流下来,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衣服头发打湿了还没什么,关键的是,由于下雨,操场上的煤渣都被雨水打湿了,有的地方还有许多的水坑,我们在跑步的时候,脚一踏进水坑里,煤渣和水就会溅到我们的衣服上,在我们的衣服上“画”一个个黑色的圆点点。那两个跑得慢的女生的衣服还好好的,可我的牛仔衣呢,都快成黑色的了!

二、时间长。

要说练的时间最长的,除了我们班,再没有其他班。我们每天可以说是“早出晚归”:早上7点40到校,中午12点多回家;下午1点半到校,晚上天黑才回家。记得有一次,我们回家时,弯弯的月亮已经升到半山腰了。

三、付出“巨大”代价。

有一次,我们在练十人50米接力赛时,我们班两个跑得快的女生都愿不跑第一棒(注:接力赛中第一和最后一棒最重要),我本来也不想跑第一棒,可为了显显我“大度”的风格(我跑步的速度是全班女生第二,有资格跑第一棒),我只好跑了第一棒。当我班的拉拉队说“开始”时,我像离了弦的箭一般冲出去。当冲到男生那边时,我不知怎的,竟连人带棒的摔了个“狗啃泥”。我一看,只是左胳膊的轴关节擦破了点皮,右腿的膝盖有点儿红,手上和运动衣被泥土“覆盖”,因为我小时候经常摔跤,我妈妈又是护士,所以这点伤算不了什么。虽说不怎么疼,但我总要为自己讨回个公道呀。当我正准备一一盘问每个男生时,我的朋友马晶莹忽然跑下来,说是王志樊绊的,可王志樊又说是熊文箭绊的„„一时间弄的我更糊涂了,我只好自己用自来水洗洗伤口再继续练习。我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表扬表扬我,可上了一天的课,老师却一字未提。呜啊,老师,人家为了班级体荣誉付出了如此“巨大”代价,表扬一下不行吗?呜啊,老师,不公平„„

篇12:院运动会训练计划书

为了迎接田径运动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系特别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期间必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负责部门:生物工程系学生会体育部

训练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体育场

训练项目:

田径类项目: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3000米(男子)跳远 铅球 4X100米接力 三级跳远(男子)

四.运动员训练:

1.800米1500米3000米运动员训练方案:

每星期一、三、五进行采用长跑的方式进行体能训练,时间:6:30起点:西校区大门口路线:西校区大门口出发沿公路向上过十字路口路过西农北校区门口在沿原路返回。期间星期一、三跑一个来回,星期五跑两个来回。

2.100米200米400米运动员训练方案:

蹲踞式起跑练习: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

跑:掌握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和发展素质速度

手段: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摆臂练习。

训练时间:每个周末。训练地点:西校区操场。速度练习:结合途中跑技术教学进行30~ 60米 行进间跑,结合改进技术进行

40~ 80米 反复跑、结合改进步幅进行

30~ 60米 计时跑

100米200米400米计时跑

3.跳远跳高铅球等田赛训练方案:

训练时间:每周末。训练地点:西校区操场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篇13:运动会训练方案

1、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反思

前苏联的运动训练学者马特维耶夫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创立了超量恢复论和训练周期, 这深深地影响了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效果, 尤其是在指导作用上面对体能类的运动项目及其重要。不过训练周期理论毕竟受很多因素的限制, 比如说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年代、比赛制度等因素以及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等等, 有些解释不清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么一个问题, 我想有必要反思一下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

1.1、现代赛制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

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比赛密度大、时间周期长、强度高的球类项目的联赛, 决对不能够机械的、简单地套用运动训练学教材上的单、双周期的安排。应该把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本项目的特点和当年的赛制结合一起, 来进行年度的训练周期的安排。实际上, 一支球队也会在在一个赛季中随着队员个体状态的起伏而变化不可能一直会连胜, 不论是洛杉机湖人队还是芝加哥公牛队。纵然他们都是夺过NBA总冠军的, 也不可能是全胜的, 状态也会有起伏。当然他们能够最终获得整个赛季的冠军, 这主要就是各个队的教练的训练技巧以及调控整个状态了。

所以应该注意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内在联系, 保持一定的训练周期性、系统性、节奏性的统一。在联赛的过程中,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对年度周期的实施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及改变, 这样就能够做到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1.2、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已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人们首先必须认识到, 高水平得运动员和青少年后备力量的训练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大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运动员的心里和生理状态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要求方面, 还反映在运动员自身素质方面, 这就构成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训练的实践证明, 专项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 特别是世界顶尖级的运动员之间竞争的主要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学地选择对专项最具影响的素质或能力, 来进行优先发展和专门训练。2个主要支撑点支撑着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 准备期主要是以一般得训练和负荷量为主, 慢慢的随着比赛期的临近, 负荷强度和专项训练也会逐渐增加, 到比赛期达到并且一直保持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不过随着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 人们慢慢的发现这个理论不能覆盖整个训练的过程, 主要忽视了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化基础、生理础以及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不尽相同的要求, 没能够对不同水平和年龄条件的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 特别是不利于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水平。

2、改变传统的训练理论的方法

根据各个项目全年比赛的次数, 将全年训练计分成几个训练、比赛的周期, 根据本年度的训练任务以及全年重大的比赛次数和运动员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训练、比赛周期时间的长短。每个训练、比赛周期的时间可以是两三个月。比如说, 田径项目一年有五次国内外的重大比赛, 分别在三月初、五月底、六月中、八月初和十月底, 比如准备参加这五次重大的比赛, 那么就可以把全年的训练分为五个训练比赛周, 从头年11月到来年3月初为第1周期, 以后几个周期以此类推.每一个星期算一个训练的周期。把全年的训练计划分成几个不固定的比赛周期和训练, 还应该把运动成绩逐步提高的指标以及全年的训练分配到各个训练和比赛周期之中。如果这样的话, 全年的训练计划在各周期练习内容上也需要会有相应的变化.也就是把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术、一般身体素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或者是根据每以个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各个周期找一个侧重点。总而言之一句话, 想要让各种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成绩之间达到一个高度的协调, 就要把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一般身体素质的模式特征列入训练的计划内, 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对每个运动员进行评价参考的依据。

3、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

现代的运动训练把训练过程看做是机能性的运动系统。首先根据自身得项目特点来制订出完善技术的、发展的速度以及长期的训练大纲, 并且在不同的中小训练周期中用来确定阶段训练负荷和重点发展目标。不过每一个运动项目在生物学理论的指导的。系统机能的发展以及提高主要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的, 也就是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我们用篮球作为例子来看现代的运动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周期性的安排篮球运动训练过程。它的实质在于系统地重复各个完整的训练单元训练课、小周期、中周期和大周期, 这样才能够让篮球运动训练水平波浪式的、阶段的发展以及螺旋型的上升。

4、结论

首先要对训练周期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训练是不的断往前发展的, 而周期理论也应该不断的向前发展, 从产生至今天, 很多的国家学者都对它进行了补充以及修改, 这其中就包括马特维耶夫在内。那最为显著的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提出的训练个体化的问题, 也就是在周期训练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以及项目特点, 所以对于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不应该简单的进行否定, 而是应该全面的判断这一理论的科学依据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

可以说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对于运动训练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且到现在对那些超长距离以及长时间耐力性项目和全能多项的运动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商业化的比赛越来越多的的进入到竞技体育当中, 比赛的强度越来越大, 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己经不完全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 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了。而且也不能够代表和解释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了, 所以面对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 要能够充分的利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科技, 密切联系运动训练实践, 探索更加适合新的赛制的现代训练理论,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通过对运动训练的周期理论来进行反思和回顾, 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的理论应该合理的进行利用, 那么对于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以及实践应该通过具体的比赛安排、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训练的环境等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让现代运动训练理论更加的适合运动员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周期理论,运动训练,发展,反思

参考文献

[1]倪俊嵘, 杨威.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 .

[2]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4) .

[3]王村, 杨兴权, 钟敏.新赛制下全年训练周期的安排[J].体育学刊, 2004, 11 (2) .

篇14:运动会训练方案

练武术,哪一种功力最重要?多少年来不断有小伙子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每次我都回答说:爆发力,练爆发力最重要。

在运动训练学中,爆发力是被放在力量素质里来谈的,但爆发力又不是单纯的力量素质,单纯的力量素质可以不考虑速度因素,爆发力不行,爆发力离开速度因素就不存在了,因为爆发力是由速度与力量集合而成。在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速度性力量"(或'速度力量'),爆发力就是典型的速度性力量。

尽管大家对爆发力都有着深刻的体感和视觉上的感知,但我还是想把爆发力的概念再唠叨一遍(它涉及我下面要说的话)。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这一概念提醒我们,不是在最短的时间发出的力,哪怕这个力量再大,也不叫爆发力,比如你用5秒钟举起别人都举不起来的杠铃,你这个力量叫绝对力量。如果说绝对力量来自最大能力的肌肉收缩,爆发力则主要看最短时间的肌肉收缩(但也离不开肌肉收缩能力,缺乏这个能力,任什么力也产生不了)。

由静止到爆发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爆发力越大。

由静止到爆发所用的时间相同(加速度相等),则肌肉的收缩能力越强(力量越强),爆发力越大。

爆发力有多么重要大家从常识就能一目了然,比如街上有两个人打起来,不管双方是有功夫的还是没功夫的,只要某一方受了伤,你看吧,准是爆发力干的--挨了拳打脚踢或者被猛力摔倒。

要说明的是,打人的力和摔人的力都是爆发力,我们武林习惯把打人的力叫爆发力,而把摔人的力排除在爆发力之外,这样的认识失之粗放。其实打人的力和摔人的力都产生了加速度--是否产生加速度,是区分爆发力与非爆发力的标志,所以运动训练学把打人的力和摔人的力都叫爆发力。

打人的爆发力和摔人的爆发力

尽管打人的人和摔人的力都叫爆发力,但这两种爆发力仍然有区别。

区别在表现形式上。先说打人的爆发力,这种力的表现形式为"撞击",即拳脚如同砖头一样直接撞击到人体上,撞击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是直接的,拳到人伤。而摔人的爆发力对人是"非撞击"式的,即力量不以撞击的形式直接释放到人体,尽管摔人也能给人体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必须借助于其它物体,譬如水泥地面、桌角,墙壁等等,你必须把人摔到硬物上,通过硬物对人的反作用力,才会造成伤害,所以摔人造成的伤害是间接的。

间接伤害也必须由撞击导致,只不过这时不是用拳脚撞击,是把人摔倒让他去撞击硬物。间接撞击要想伤人有一个前提,必须把人摔到很硬的东西上,如果是把人摔到软垫子上,则被摔的人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这是非撞击式爆发力与撞击式爆发力的又一区别。撞击式爆发力释放到人体后,哪怕人向后跌在棉花堆上,他也照样受伤。因为人遭到撞击式爆发力的一瞬即已受伤,在跌倒前已然受伤,和跌倒在硬地还是软垫上没有关系。

上面的分析表明,撞击是伤害的前提,人只有遭受撞击才会受伤,不管你是用拳脚直接撞击人体,还是把人往硬物上摔借助硬物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去实现撞击,反正离开撞击你就没有办法把人搞伤。

不过尽管都是爆发力、都能产生撞击,但打人的爆发力因为是直接撞击、直接伤害,它来得快,同时不受双方体重差异的影响,即使小个子打大高个,只要撞击力足够,也照样能一击得手。而摔人的爆发力由于是间接撞击、间接伤害,它来得就慢多了,尤其受双方体重的影响较大,让体重120斤的人去摔180斤的大个子,成功率很低。这也是武林为什么格外青睐打人的爆发力的原因所在。

对于爆发力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爆发力与力量素质或速度素质的比较中分析,单纯的力量素质不涉及速度快慢,单纯的速度如果离开一定的质量也不会做功。当然就现实中的人来说,没有哪一个人是只有力量而没有一点速度的,也没有谁是只有速度而力量为零的,这样的人不存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是力量大但速度慢或者速度快但力量弱的人。力量大速度慢的人动作迟缓,速度快力量弱的人他的拳头即便打到人身上也解决不了问题。

从爆发力的角度解释,是这两种人的爆发力都不行。力量大速度慢的人肌肉收缩能力强但收缩需要的时间长。速度快力量弱的人,肌肉收缩得够快但失之收缩的能力太弱(或参与收缩的肌肉少)。

从爆发力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前一种人重点提高的是肌肉的收缩速度,后一种人要加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借助发力技术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收缩。

如果有人问:这两种人通过各自的方案训练后,他们谁的爆发力会更大。是个难以确定的事。爆发力的大小既受制于各人的肌肉类型,神经系统功能、天赋能力、发力技术、体重、体型、年龄等等因素,同时也取决于谁的训练方法更科学、更系统。

从非擂台的格斗看,人只要练就了出色的爆发力,便具有了应对厮杀的最大本钱(就身体素质范围内而言),哪怕你是个只有100斤体重的人,出色的爆发力也会使你的拳脚产生骇人的杀伤力。赵道新先生甚至将"古今名拳手的神奇功力"归结为"高质量的爆发力"(见《道新拳论·论爆发》)。爆发力所以能成为拳家标志性的功力,令古往今来的拳家痴迷追求以致不顾伤及自身,即是因为爆发力是"在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此乃爆发力的独特魅力。

不过,对于参加擂台赛的拳手,则不应该过分突出爆发力的价值,因为同水平拳手的比赛,爆发力并非决定胜负的枢纽。同水平的拳手在爆发力上极少见明显的优劣差异。

有关爆发力的话题在很多运动学科中都有涉及,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对爆发力有兴趣,运动生物力学捎带脚也要谈到它,即便是以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影响为主的运动解剖学,虽然对爆发力谈得不多,也不到绝不理睬的程度,多多少少总要扯上几句。

因为该系列文章是由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入手,所以下面的话我主要结合着运动训练学来谈。

爆发力训练的几个问题

对于爆发力的训练问题,我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谈一下。

(一)怎么练爆发力?

答:八极拳的"兔子蹦",铁牛耕地(撑地时,手或手脚要跳离地面),极速跑、猛力拧大缸,快速立卧撑、快速出拳,快速踢腿,踢打拳脚靶、踢打沙袋、两腿交替快速侧踹(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练法),跳跃滑步出拳或踢腿------等等练法,都能提高爆发力。

其中兔子蹦、极速跑是练下肢爆发力,铁牛耕地主要是练上肢爆发力,猛力拧大缸是练两侧腰部的爆发力,快速立卧撑是练上下肢爆发力(兼提高灵敏、持续高速的能力和心血管机能--心血管机能是反映人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练爆发力,在训练方式上是否有别于单纯的力量训练?

答:是的,练爆发力使用的方式,有别于单纯的力量训练。这是由双方不同的追求决定的,爆发力追求的是最快的肌肉收缩(使之产生加速度),力量(绝对力量)追求的是最大的肌肉收缩。目的不同,训练方式当然不一样。

举例说,负重深蹲是提高下肢绝对力量的好方法,但负重深蹲无计提高爆发力。要提高下肢爆发力,则八极拳兔子蹦之类的跳跃训练是不错的选择。

与负重深蹲不同的是,专为下肢爆发力服务的跳跃训练,在提高下肢爆发力的同时还能促进下肢力量。不过,在提高下肢绝对力量的效果上,跳跃不如负重深蹲。

(三)练爆发力是否也分"一般爆发力训练"和"专项爆发力训练"?

答:是的。练爆发力和其它的身体训练一样,也分"一般"和"专项"两种。像兔子蹦、极速跑属于一般下肢爆发力训练,连续快速空踢或踢靶、两腿交替快踢等,属于专项下肢爆发力训练。

一般爆发力训练是专项爆发力训练的基础。

(四)爆发力训练是否要借助科学原理?

答:是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使用科学原理能让我们找到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说(其实是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说,因为运动训练学的这一理论是从运动生理学里直接搬过来的),提高爆发力的最好方法,是做"超等长力量练习",即先让肌肉做"离心工作",然后再做"向心工作"。有些读者可能不清楚"超等长"、"离心工作"、"向心工作"这些术语是什么意思,鉴于这些术语讲起来很枯燥,在此我不解释了,我只告诉大家,像做跳跃练习,像把腰往后转一下再猛力出拳,都叫超等长力量训练。这么一说大家就好理解了。

练习方式简单不意味着科学原理的用处就不大了,不是这样,最起码的,它能使我们训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进而坚定地去选择练什么和不练什么,像做跳跃练习(超等长力量练习),既然是提高下肢爆发力的最佳方式,我们当然就要把跳跃作为一项训练内容确定下来--我们也没有理由放弃下肢爆发力,因为下肢一旦缺乏强大的爆发力,它直接影响的就是你腿法的使用,不管是八极拳的穿桩腿(类似正蹬)、还是侧踹、还是扫踢(类似边腿),你的爆发也就顶在你现有的水平那不动了。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多次强调"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爆发力训练也遵循这一规律,一般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比如跳跃练习,是专项的下肢爆发力训练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像盖大楼打地基,你基础越雄厚牢靠,你将来上升的空间就越广阔。连续快速踢沙袋属于专项的腿法爆发力训练(也是腿法速度训练),但要与各种跳跃结合着练(但不要安排在同一次训练里)。单靠踢腿来练腿,会极大地限制你腿法的爆发力。哪怕你踢腿的爆发力已经不错了,也不该放弃一般训练,放弃则意味着你放弃了对自己爆发潜力的挖掘,要知道,不错的爆发力还可能更加不错。

科学的另一好处是它具有普适性,如果大家仔细观摩就会发现,从传统武术技击到现代散打、再到泰国拳、跆拳道、空手道------凡含有腿法的武技,都安排有跳跃练习。我们进而扩展视线范围,则不惟武技,凡需要下肢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如短跑、跳高、跳远、篮球、跳水------在腿部力量训练之外,都有跳跃训练。

即使为了出拳,也仍然需要下肢的爆发力。拳发力离不开脚蹬地,这是武术爱好者人人皆知的常识。脚蹬地慢了是不行的,必须快速,快速地与腰、肩的爆发合而为一。快速蹬地,换个说法就是下肢爆发式蹬地。说到底仍离不开下肢爆发力。

(五)玩命练力量或一些姿势不动的静力性力量训练,是否真的会把肌肉练僵,进而影响爆发力的提高吗?

答:是的。一味地追求力量(指用接近极限的负荷练绝对力量),和长时间进行姿势不动的静力性力量训练(如低势站桩),确实会使肌肉僵紧,降低人的爆发力。

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爆发力的影响,虽然不象人们在几十年前认为的那么严重,但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它既是事实也有科学依据。如果有谁不信,请去查阅《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这两本书。

(六)如何既能提高绝对力量又不影响爆发力?

答:把绝对力量、爆发力、柔韧三种训练交替进行。但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交替不要安排在同一次训练里,以免因疲劳影响训练效果,同时避免运动损伤。

(七)练爆发力与练力量要遵循什么不同的原则吗?

答:是的。练爆发力和练力量(绝对力量)不但训练方式有别,而且在训练中遵循的原则也不同。

力量(绝对力量)训练的原则是,采用大负荷量,比如负重深蹲,负重要接近你的极限。每次练三、四组,不可再少但也必不再多。每礼拜练一、两次就够了。

练爆发力则要避免负重极限,像跳跃练习,你自身的体重就已经使你负着重了,没必要再给身上压东西加分量,有能力你就继续往高处、远处跳。练爆发力每次的组数要比练力量多一些,训练的次数也要比练力量多一些,每礼拜练三、四次或搁天一练。

如果是负重练爆发力,比如说拧大缸(练两侧腰部的爆发力),如果说追求绝对力量的拧大缸因为需要极限负重,该用重量大的缸或在缸里放砖头、沙子什么的,那么追求爆发力的拧大缸,缸的重量要减轻,不能像练力量那么重,要把重量控制在练力量时的一半(稍弱),拧的次数不必多,一组几下即止,多做几组。

练爆发力所以要和力量训练采用不同的原则,内中的原理涉及运动生理学,我们以后再谈。

(八)练爆发力,是否也遵循"冬天突出负荷量,夏天重视负荷强度的原则"?

答:没错。任何一种训练,不管是练身体还是练拳术技术,都要遵循夏天上负荷强度,减小负荷量,冬天降低负荷强度,增加负荷量的原则。尤其练爆发力时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就更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练爆发力时的负荷强度,主要指练习中的密度、速度,譬如踢靶打靶、立卧撑、兔子蹦练习中的速度、密度。爆发力训练的负荷量则指你每一次训练做几组,每组重复几次--每组重复的次数如果很多,则这个负荷量又有了向负荷强度转化的倾向,尤其是在追求绝对力量的练习中,每组重复的最大次数即称为负荷强度。这表明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在不同的练习中有不同的界定。

爆发力训练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虽然要依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但练爆发力又有一个总原则--以突出负荷强度为主。因为负荷强度对爆发力的影响更深刻。考虑到突出负荷强度的训练更容易导致损伤,武术教师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必须细而又细,别把学生练残了。

(九)力量分"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爆发力是否也有这样的两种概念区分?

答:是。爆发力也有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两个概念。如同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的区分一样,绝对爆发力指的是不考虑体重大小的最大爆发力,相对爆发力指的是人每公斤体重具有的爆发力(绝对爆发力/体重)。

在按体重大小分级别的比赛项目,如拳击、摔跤、散打、泰拳、跆拳道等比赛中,相对爆发力好的选手占优势,因为对阵双方的体重差不多,当然谁每公斤体重具有的爆发力强,谁就占有优势了。

在不计体重的项目里,比如铅球、标枪、短跑、跳远等等,则绝对爆发力好的选手,具有更多获胜的可能。

武术的施展,譬如说正当防卫,很遗憾没法考虑你和罪犯的体重差距,而且罪犯专爱找比他身量小的人下手,就是说正当防卫是一种不计体重的搏斗。从爆发力的角度讲,这时看的是绝对爆发力。所以练武术,要突出绝对爆发力的提高。这一点对体重小的人是不利的,但没有办法,你只能下苦功去练。好在搏击歹徒不光看爆发力,还要看速度(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动作速度)、看灵敏,尤其还有看搏击技能--搏击技能也是影响人搏击水平的一大主因。

搏击技能越高的人,在打斗中越擅长通过技术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爆发。从"通过技术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爆发"这一角度讲,凡是因为体重小而绝对爆发力稍差的技击高手,必是实战技能水平非常高的人。

上一篇:中考优秀作文-倾听下一篇:2011长春师范学院学生会工作评比细则